期刊文献+
共找到265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汉语写作构段思维模式探略
1
作者 陈福宝 《东疆学刊》 2001年第3期62-64,共3页
在汉语写作教学中学生普遍存在着结构层次不清 ,思路混乱的问题。究其原因 ,不了解汉语写作构段思维模式和缺乏这方面的训练是最主要的原因。汉语构段模式分为两大种 :总分式和分分式。可采用多种方法对学生加以训练 ,如 :按基本形式写... 在汉语写作教学中学生普遍存在着结构层次不清 ,思路混乱的问题。究其原因 ,不了解汉语写作构段思维模式和缺乏这方面的训练是最主要的原因。汉语构段模式分为两大种 :总分式和分分式。可采用多种方法对学生加以训练 ,如 :按基本形式写段落 ;排序构段 ;续写段落 ;概括段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写作 思维模式 写作训练 写作教学 模式
下载PDF
三年级作文片断训练方法 被引量:1
2
作者 左维芳 《小学教学研究》 1999年第10期11-12,共2页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三年级教材中共安排了16次学生写片断的练习,但仅仅完成这16次片断练习,还不能达到全面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要求。教师应借助教材,留心生活,精心设计一些富有情趣、形式多样、难易适中的片断练习。笔者在三年级上学期...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三年级教材中共安排了16次学生写片断的练习,但仅仅完成这16次片断练习,还不能达到全面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要求。教师应借助教材,留心生活,精心设计一些富有情趣、形式多样、难易适中的片断练习。笔者在三年级上学期作了粗浅的尝试,下面略陈拙见,以就教于同仁。一、学范文构段法,写片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导学生 片断 三年级 全面提高 练习 作文能力 教材 留心生活 教师
下载PDF
中年级片段作文的方法论思考 被引量:1
3
作者 薛明 《小学语文教学》 1996年第11期10-12,共3页
中年级片段作文的方法论思考陕西特级教师薛明“大纲”要求,三年级学生在作文中要“学习有顺序地、比较细致地观察图画和事物,写出内容比较具体的片段。”我们在中年级的作文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达到这一要求呢?笔者以为需认真思考... 中年级片段作文的方法论思考陕西特级教师薛明“大纲”要求,三年级学生在作文中要“学习有顺序地、比较细致地观察图画和事物,写出内容比较具体的片段。”我们在中年级的作文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达到这一要求呢?笔者以为需认真思考以下问题。一、片段作文的概念。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训练 作文 方法论思考 作文教学 自然 引导学生 年级学生 三要素 作文兴趣
原文传递
段的分析归纳及修改
4
作者 罗昆霞 《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学报》 2000年第4期38-42,共5页
复习要点及要求一、掌握组句成段的一些规律,感知总分、总叙、解说、问答、并列、承接、因果、转折等构段形式,学习运用这些知识给自然段、意义段划分层次。二、能在理解文章中心思想的基础上,选用恰当的方法及合理的步骤给课文分段。... 复习要点及要求一、掌握组句成段的一些规律,感知总分、总叙、解说、问答、并列、承接、因果、转折等构段形式,学习运用这些知识给自然段、意义段划分层次。二、能在理解文章中心思想的基础上,选用恰当的方法及合理的步骤给课文分段。三、能在理解一段话的主要内容和结构形式的基础上,运用恰当的方法概括段意。四、能运用组句成段的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 方法 举例 中心思想 意义划分 学习运用 修改 总分式 复习要点
原文传递
中年级写段训练初探
5
作者 张友忍 《小学教学研究》 1997年第2期14-14,13,共2页
中年级以“读段”、“写段”作为训练重点,是《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提出的新要求,也是读写结合和作文起步教学的一个关键环节。如何在这一关键环节中训练学生的写段能力,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对此作了初步的探讨。本文试从下面三... 中年级以“读段”、“写段”作为训练重点,是《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提出的新要求,也是读写结合和作文起步教学的一个关键环节。如何在这一关键环节中训练学生的写段能力,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对此作了初步的探讨。本文试从下面三点谈谈粗浅的体会。一、读懂典范段落,认识构段方式小学语文课文中,段的结构形式不尽相同,句子间的联系也是关系各异。因此,在读段教学中,除了要完成理解词句、了解句子与句子间的联系、归纳自然段段意等诸方面的训练任务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训练 引导学生 关键环节 新要求 读写结合 句子 义务教育 语文教学大纲 教学实践
下载PDF
构段训练的几种方法
6
作者 黄红昕 《龙岩学院学报》 1999年第S1期81-82,共2页
关键词 引导学生 训练 幻觉描写 小学生 《我爱故乡的杨梅》 《卖火柴的小女孩》 合理想象 《爬山虎的脚》 《三味书屋》
下载PDF
浅谈小学中年级写段训练
7
作者 陈煜熙 《龙岩学院学报》 1997年第4期134-135,共2页
关键词 小学中年级 训练 阅读教学 创设生活情境 观察生活 《周总理的睡衣》 年级学生 《八角楼上》 语文教学
下载PDF
让语用在课堂教学中无痕起步
8
作者 王芳 吕敏 《基础教育论坛》 2013年第11期34-35,共2页
“语用”是语文的特性,“语用”就是语文实践,要求教师要培养学生在特定的语境内领悟和使用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即培养学生语言运用的能力.笔者认为,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尽可能挖掘文本内涵,设置语言情境,通过词、句、片段的有... “语用”是语文的特性,“语用”就是语文实践,要求教师要培养学生在特定的语境内领悟和使用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即培养学生语言运用的能力.笔者认为,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尽可能挖掘文本内涵,设置语言情境,通过词、句、片段的有意训练,让学生在模拟的生活氛围中,学习用语言,使其运用语言的能力得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斟词 酌句 语用
下载PDF
读写结合 加强中年级段的训练
9
作者 陆金生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1997年第3期18-19,共2页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中年级要加强段的训练”,“作文教学要与阅读教学紧密结合”,“要指导学生灵活运用在阅读中学到的知识和技能”。的确,以扩大学生语言积累,内化课文语言,以及学习课文写作方法为目的作文练习,主要应该在阅...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中年级要加强段的训练”,“作文教学要与阅读教学紧密结合”,“要指导学生灵活运用在阅读中学到的知识和技能”。的确,以扩大学生语言积累,内化课文语言,以及学习课文写作方法为目的作文练习,主要应该在阅读课上进行。也就是说,阅读课上应结合课文的特点,适当地设计作文练习,让学生在练习中运用并掌握课文中的词句及一些写作方法。多年来,我在教学中注意读写结合,探索教学目标要求,寻找对策,对加强中年级段的训练,提高学生作文能力,作了一些尝试。一、确定训练的目标 任何“训练”切忌随手拈来,漫无目的,要加强训练,必须明确训练什么。有了明确的训练目标,才能有的放矢。我根据教材所显示的语言特色、大纲要求和中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实际能力制定了以下训练目标:1、要求学生扎扎实实地读好范例,不仅要领会文章写什么,怎么写,而且要有所感,掌握一些构段规律,培养学生一些基本的思维程序。2、通过段的训练,使学生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能把有关的内容有顺序地表现出来,懂得怎样连句成段,写清段内的各个层次。3、通过循序渐进地进行段的训练,让学生掌握段的结构能力,为将来写“篇”打好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读写结合 阅读教学 写作方法 作文练习 训练目标 语言特色 表达方式 作文教学 阅读课
下载PDF
基础写作综合练习
10
作者 张继缅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1997年第1期70-74,共5页
基础写作是任何学习写作的人,所不可忽视的。妄图跨越基础而直接应用,那是徒劳。想直接通过应用写作的练习一步到位,是走弯路,充其量也只能事倍功半。因此,忽视基础,片面的讲应用,那是很害人的。基础写作的学习,应在理沦的指导下,多写... 基础写作是任何学习写作的人,所不可忽视的。妄图跨越基础而直接应用,那是徒劳。想直接通过应用写作的练习一步到位,是走弯路,充其量也只能事倍功半。因此,忽视基础,片面的讲应用,那是很害人的。基础写作的学习,应在理沦的指导下,多写多练。作为一门学年课,这一学期讲至构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写作课 综合练习 应用写作 写作技巧 直接应用 文章内容 学习写作 提示 多练
下载PDF
基础写作(下)教学指导(一)
11
作者 张继缅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1996年第8期50-53,共4页
从第五章"构段"开始,我们所学内容已进入到写作的执笔阶段了。段的构制是由句来完成的,即所谓"积句成段"。这样就逐步落实到行文上了,也就是说,段的问题的最终解决还要看句子和词的使用。如果词不达意,句意不明,即... 从第五章"构段"开始,我们所学内容已进入到写作的执笔阶段了。段的构制是由句来完成的,即所谓"积句成段"。这样就逐步落实到行文上了,也就是说,段的问题的最终解决还要看句子和词的使用。如果词不达意,句意不明,即使知道了怎么构段,也不会写出令人满意的段落和层次的。因此,造句,措词就成为了一个十分突出和必须解决的问题了。此外,我们还要讲述几种基本文体:叙述、说明和议论。至于"文面",我们应当做为平时每一次作文训练时的常规内容,因为它本身就是一种规范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指导 叙述角度 重点突出 突出重点 读者 说明 文面 描写 作文训练
下载PDF
基础写作(下)辅导
12
作者 张继缅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1999年第7期11-14,共4页
从第五章“构段”开始,我们所学内容已进入到写作的执笔阶段了。段的构制是由句来完成的,即所谓“积句成段”。这样就逐步落实到行文上了,也就是说,段的问题的最终解决还要看句子和词的使用。如果词不达意,句意不明,即使知道了怎么构段... 从第五章“构段”开始,我们所学内容已进入到写作的执笔阶段了。段的构制是由句来完成的,即所谓“积句成段”。这样就逐步落实到行文上了,也就是说,段的问题的最终解决还要看句子和词的使用。如果词不达意,句意不明,即使知道了怎么构段,也不会写出令人满意的段落和层次的。因此,造句、措词就成为了一个十分突出和必须解决的问题了,此外,我们还要讲述几种基本文体:叙述、说明和议论。至于“文面”,我们应当作为平时每一次作文训练时的常规内容,因为它本身就是一种规范的要求。只要形成习惯,就不会有什么问题了。凡有*号的为重点掌握,其他可一般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述角度 重点突出 突出重点 读者 说明 文面 作文训练 内容 描写
下载PDF
回读归纳练写——浅谈三年级作文复习
13
作者 杨彩霞 《宁夏教育》 1999年第6期34-35,共2页
三年级语文期末复习不仅要对拼音、识字、阅读等知识进行全面系统的复习,也要对写作知识进行系统的复习。第六册作文教学仍侧重写片断,要求是围绕一个意思写真实、写具体。那么第六册作文复习如何以此为重点,帮助学生复习归纳写段的... 三年级语文期末复习不仅要对拼音、识字、阅读等知识进行全面系统的复习,也要对写作知识进行系统的复习。第六册作文教学仍侧重写片断,要求是围绕一个意思写真实、写具体。那么第六册作文复习如何以此为重点,帮助学生复习归纳写段的方法呢?一、回读复习,归纳观察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 观察方法 三年级 作文教学 《三味书屋》 组织学 练写 《千里跃进大别山》 修辞手法
原文传递
关于法律条款式修辞的几点思考
14
作者 陈炯 《平顶山学院学报》 2005年第3期61-64,共4页
法律语言文本结构以条为基本单位,条款式表述是法律修辞之特质。法律条款式表述,往往以主题词为核心形成一个主旨突出、语义贯通的主题语链(topicchain)。条的构段,要注意设款的匀称,款与款之间在语义上和形式上的关联。
关键词 条款式 主题语链 主题词 关联
下载PDF
小练笔 大收获
15
作者 王凤玲 《湖北教育(综合资讯)》 2001年第11期32-33,共2页
作文教学就是对学生进行认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综合训练,它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要想使学生真正提高写作能力,养成良好的作文习惯,一个学期单凭课本上每单元规定的那六七篇作文是远远不够的,平常必须经常进行一些小练笔。在多... 作文教学就是对学生进行认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综合训练,它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要想使学生真正提高写作能力,养成良好的作文习惯,一个学期单凭课本上每单元规定的那六七篇作文是远远不够的,平常必须经常进行一些小练笔。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摸索出了一套以课文为凭借,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为目的,以发展思想能力为重点,以读写结合为突破口的切实有效的训练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收获 作文教学 仿写 插图 少云 李白 景物 语言表达能力 榕树
下载PDF
读写结合:巧挖教材有效训练点--以苏教版《我不是最弱小的》教学为例
16
作者 徐雪珍 《教育界(教师培训)》 2016年第1期17-18,共2页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把阅读教学与学生的作文实际紧密联系起来,根据教材特点,精心选择读写结合点,及时指导学生进行仿写和创造性练笔,从而提高他们的习作表达能力。
关键词 手法 补白
下载PDF
尽量解除小学生作文中的羁绊
17
作者 陈庆云 《小学教学研究》 1996年第10期16-17,共2页
怕作文,这已经成为小学生的一个通病。为什么怕呢?其原因除了学生自身生活经历少,素材积累有限,遣词造句及构段谋篇的能力差等因素外。教师在教学中也有意无意地给学生施加了一些有形无形的羁绊。要让小学生从“怕作文”的困境中走出来... 怕作文,这已经成为小学生的一个通病。为什么怕呢?其原因除了学生自身生活经历少,素材积累有限,遣词造句及构段谋篇的能力差等因素外。教师在教学中也有意无意地给学生施加了一些有形无形的羁绊。要让小学生从“怕作文”的困境中走出来,就得尽量解除小学生作文中的一些羁绊。(一)揭开神秘的面纱许多小学生对作文有一种神秘感,甚至达到了可望而不可及的地步。在他们看来,作文是学习中最难的事。因此,不喜欢作文,厌恶作文,这是小学生作文的最大羁绊。解除这个羁绊的关键是让学生明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生作文 遣词造句 生活经历 解除 命题作文 谋篇 教师 神秘感 积累
下载PDF
基础写作(下)辅导
18
作者 张继缅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1998年第7期10-13,共4页
从第五章“构段”开始,我们所学内容已进入到写作的执笔阶段了。段的构制是由句来完成的,即所谓“积句成段”。这样就逐步落实到行文上了,也就是说,段的问题的最终解决还要看句子和词的使用。如果词不达意,句意不明,即使知道了怎么构段... 从第五章“构段”开始,我们所学内容已进入到写作的执笔阶段了。段的构制是由句来完成的,即所谓“积句成段”。这样就逐步落实到行文上了,也就是说,段的问题的最终解决还要看句子和词的使用。如果词不达意,句意不明,即使知道了怎么构段,也不会写出令人满意的段落和层次的。因此,造句、措词就成为了一个十分突出和必须解决的问题了,此外,我们还要讲述几种基本文体:叙述、说明和议论。至于“文面”,我们应当作为平时每一次作文训练时的常规内容,因为它本身就是一种规范的要求。只要形成习惯,就不会有什么问题了。凡有*号的为重点掌握,其他可一般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写作 叙述者 重点突出 作文训练 突出重点 读者 文面 说明 文体
下载PDF
依托文本 潜心涵咏——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阅读教学策略的思考与实践 被引量:11
19
作者 林玉洁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2016年第8期46-47,共2页
一、潜心涵咏,品味语言色、香、味 1.紧扣语言表达的形式,由内容向表达美丽转身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将旧课标"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校定为"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 一、潜心涵咏,品味语言色、香、味 1.紧扣语言表达的形式,由内容向表达美丽转身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将旧课标"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校定为"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文字 课堂阅读教学 涵咏 方式 校定 读写结合 著名特级教师 课程标准 小组讨论 于永正
下载PDF
“长文短教”:短在哪里,教在何处? 被引量:7
20
作者 朱旭光 《小学语文教学》 2020年第13期10-11,共2页
统编本教材与其他版本的教材相比,一个显著的特点是长课文的数量显著增加了。长课文,对于学生来说,意味着内容深、难度大、耗时多,如何在单位时间内,全面落实长课文的教学任务,是一个亟待破解的难题。"长文短教"该指向哪里,... 统编本教材与其他版本的教材相比,一个显著的特点是长课文的数量显著增加了。长课文,对于学生来说,意味着内容深、难度大、耗时多,如何在单位时间内,全面落实长课文的教学任务,是一个亟待破解的难题。"长文短教"该指向哪里,教在何处?笔者结合统编本教材的一些课例,谈谈自己的做法与思考。一、整体感知:一篇文读成一两句"整体感知"是指阅读者初次阅读文本时,运用统摄思维,在较短时间内对内容的大体领会,对主旨的主观感触,它是对文本的宏观理解。"整体感知"是鸟瞰式的、较粗疏的,当然,也是阅读教学必须经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文短教 统编本教材 整体感知 方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