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6
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宋韵文化”的构成与核心
被引量:
4
1
作者
沈松勤
《浙江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25-129,160,共6页
生于忧患、长于忧患的宋人在“祖宗家法”规范下,通过内省营造了继先秦以来的又一座“文化高峰”。这座高峰的顶端就是以经世为终极目的的理学。理学是宋代文化的核心,也是宋代社会的大脑,具有“致广大”“尽精微”“极高明”的意蕴和韵...
生于忧患、长于忧患的宋人在“祖宗家法”规范下,通过内省营造了继先秦以来的又一座“文化高峰”。这座高峰的顶端就是以经世为终极目的的理学。理学是宋代文化的核心,也是宋代社会的大脑,具有“致广大”“尽精微”“极高明”的意蕴和韵味,体现出不同于汉、唐的精神境界,作用于宋人的各种实践活动,使两宋期内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透过宋代文化理解其中的意与韵,探讨宋人的精神塑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韵
致广大
尽精微
极
高明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精神论
2
作者
张立文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
2024年第6期35-36,共2页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仅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还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中国精神具有极高明的哲学理论思维、尽精微的实践经验,因为中国精神世界是在五千年历史实在中创造的诸形相和无形相逻辑地联通、凝聚而成的和合体。认识到中国精神...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仅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还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中国精神具有极高明的哲学理论思维、尽精微的实践经验,因为中国精神世界是在五千年历史实在中创造的诸形相和无形相逻辑地联通、凝聚而成的和合体。认识到中国精神世界和合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力量
精神力量
哲学理论
精神论
极
高明
合体
尽精微
实践经验
原文传递
“极高明而道中庸”──冯友兰人生哲学的本质特征
被引量:
2
3
作者
孔祥宁
胡伯项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6年第1期7-11,共5页
“极高明而道中庸”是冯友兰新理学追求的最高目标,是其关于人生境界、理想人格的总概括,因而它构成了其人生哲学的本质特征。文章揭示了“极高明与道中庸”和新理学的最高人生境界──天地境界的内在一致性,论证了“极高明与道中庸...
“极高明而道中庸”是冯友兰新理学追求的最高目标,是其关于人生境界、理想人格的总概括,因而它构成了其人生哲学的本质特征。文章揭示了“极高明与道中庸”和新理学的最高人生境界──天地境界的内在一致性,论证了“极高明与道中庸”的统一过程即超越的过程,分析了作为其理想人格──内圣外工人格的特质及内在矛盾,并简明地指出了冯友兰人生哲学的现代意义及其局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冯友兰
人生哲学
新理学
极
高明
道中庸
境界
超越
内圣
外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理想人格设计
被引量:
1
4
作者
魏磊
《社会科学家》
1987年第1期4-8,3,共6页
理想人格是时代精神的凝聚。人类在创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实践中,塑造和提升了自身的人格.时代精神的代言人——大思想家.肩负着理想人格设计的使命并身体力行之。在人类精神的发展进程中,树起了一块块界碑。而众多的思想流派,从迥...
理想人格是时代精神的凝聚。人类在创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实践中,塑造和提升了自身的人格.时代精神的代言人——大思想家.肩负着理想人格设计的使命并身体力行之。在人类精神的发展进程中,树起了一块块界碑。而众多的思想流派,从迥异的思维框架和价值系统出发,建构出的不同理想人格,对我们体认诸种文化形态,特定的时代风貌,不失为重要的参数.所以,探究中同传统文化的理想人格设计及其对中国人心灵的影响.对反思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质,构建新的符合历史必然的价值系统,塑造现时代的理想人格——社会主义新人,均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围绕这个主题,本文拟从三个方面展开运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理想人格
中国传统文化
仁与礼
圣人
道德人格
价值系统
“自我”
天地
极
高明
论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庸”的分析
被引量:
3
5
作者
张郁乎
《哲学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41-46,共6页
孔子视为至德的"中庸",首先是一种实践智慧、成事之德,同时又天然地具有道德内涵、是成仁之德。就其追求"恰当"而言,"中庸"体现的是理性原则,是结合了智与仁的实践理性。作为理性原则的中庸,一方面表现...
孔子视为至德的"中庸",首先是一种实践智慧、成事之德,同时又天然地具有道德内涵、是成仁之德。就其追求"恰当"而言,"中庸"体现的是理性原则,是结合了智与仁的实践理性。作为理性原则的中庸,一方面表现为对欲望、激情和偏私的控制,即"克己";另一方面表现为随时间而定的能力,即在具体条件下对度的掌握和该不该的道德抉择,也即"权"。但此实践理性不是人天生具备的,而是通过"极高明"("致知")获得的。然而任何时代的"极高明"皆有其局限甚或偏荡,"道中庸"遂亦有其流弊。欲解决儒家"道中庸"的流弊,须反省儒家"极高明"的局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庸
理性
极
高明
原文传递
极高明而道中庸——论陶渊明的人生境界
被引量:
3
6
作者
张君梅
《惠州学院学报》
2008年第4期50-54,共5页
陶渊明在对自己性分深刻体认的基础上,选择躬耕的生命实践,以儒家德性自励的工夫去实现道家玄远的本体追求,在平实的日常生活中实现返朴归真的人生理想,达到了极高明而道中庸的崇高境界。
关键词
陶渊明
躬耕
极
高明
道中庸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冯友兰融道于儒的人生哲学
被引量:
1
7
作者
杨翰卿
《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8期46-50,共5页
关键词
冯友兰
天地境界
人生哲学
道家思想
自然境界
人生论
道德境界
极
高明
现实人生
道中庸
原文传递
评冯友兰的新统─—兼论冯友兰哲学的归属问题
被引量:
1
8
作者
陈晓平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63-68,共6页
评冯友兰的新统─—兼论冯友兰哲学的归属问题陈晓平(武汉大学哲学系)冯友兰先生在《新原道》中把自己的形而上学体系称为“新统”。在笔者看来,这一名称也适合于冯先生的整个哲学体系。本文就是在这后一种意义上使用“新统”一词的...
评冯友兰的新统─—兼论冯友兰哲学的归属问题陈晓平(武汉大学哲学系)冯友兰先生在《新原道》中把自己的形而上学体系称为“新统”。在笔者看来,这一名称也适合于冯先生的整个哲学体系。本文就是在这后一种意义上使用“新统”一词的。本文力求阐明冯友兰的新统的内在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理学
冯友兰哲学
负的方法
中国哲学
道家
道中庸
极
高明
负方法
儒家
正的方法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朱熹《大学》《中庸》注对中华文化的理论贡献
9
作者
陈进坤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4年第2期12-17,共6页
朱熹《大学》《中庸》注对中华文化的理论贡献陈进坤曾子作传的《大学》、子思作传的《中庸》二篇保存在《礼记》中,先秦至宋,并未独立流传,亦未引起社会的足够重视。东汉郑玄作注,唐孔颖达作疏,也只是虚应治“经”之故事,了无新...
朱熹《大学》《中庸》注对中华文化的理论贡献陈进坤曾子作传的《大学》、子思作传的《中庸》二篇保存在《礼记》中,先秦至宋,并未独立流传,亦未引起社会的足够重视。东汉郑玄作注,唐孔颖达作疏,也只是虚应治“经”之故事,了无新意。中唐韩愈、李翱始予重视,视之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庸》
《大学》
中华文化
“格物致知”
道中庸
辩证法
认识论
极
高明
三纲八目
止于至善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广播新闻编辑的“中庸”境界
被引量:
1
10
作者
陈记生
《视听》
2010年第2期38-41,共4页
《中庸》中"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之句,是做人做事的一种境界和方法论。古为今用,它对提高广播新闻编辑工作很有裨益。本文从"致广大"、"尽精微"、"极高明"、"道中庸"等...
《中庸》中"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之句,是做人做事的一种境界和方法论。古为今用,它对提高广播新闻编辑工作很有裨益。本文从"致广大"、"尽精微"、"极高明"、"道中庸"等四个方面,融合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基础理论和工作实践,指出新形势下广播新闻编辑要努力追求"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的新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播新闻
致广大
尽精微
极
高明
道中庸
主题策划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极高明而道中庸--基于《中庸》文本的解读
11
作者
李茂祝
杨慧龄
《文教资料》
2022年第15期17-21,共5页
中庸之道是儒家思想的特色,《中庸》对中庸之道进行了详尽阐述。《中庸》认为中庸之道本于天道,又不远于人,体现在实实在在的人伦常道当中。中庸之道虽不远人,但要实行中庸之道并非容易的事情,因为知者、贤者容易做过头,愚者、不肖者做...
中庸之道是儒家思想的特色,《中庸》对中庸之道进行了详尽阐述。《中庸》认为中庸之道本于天道,又不远于人,体现在实实在在的人伦常道当中。中庸之道虽不远人,但要实行中庸之道并非容易的事情,因为知者、贤者容易做过头,愚者、不肖者做得又达不到中庸的要求。知、仁、勇是行中庸之道的入德之门。能实行中庸之道,达到中庸之道的极高明境界便是内圣外王。而达到内圣外王的极高明者不自大自夸,不标新立异,不离群索居,因此极高明者又是道中庸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庸
天道
极
高明
内圣外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高明与中庸:儒家人格的两重性
被引量:
1
12
作者
左靖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1期45-46,44,共3页
从先秦诸子到当代新儒家,一直有一条线索贯穿在这几千年的哲学发展史中,这就是,中国知识分子一直在有意识地追求一种最高的人生境界,这种人生境界是最高的,而且又不离人伦日用。它是即世而又出世的。通常人们把这种境界说成“极高明而...
从先秦诸子到当代新儒家,一直有一条线索贯穿在这几千年的哲学发展史中,这就是,中国知识分子一直在有意识地追求一种最高的人生境界,这种人生境界是最高的,而且又不离人伦日用。它是即世而又出世的。通常人们把这种境界说成“极高明而道中庸”。 “极高明而道中庸”语出《礼记·中庸》。“极高明”其实是一个道家范畴。“极”和“高明”最早见于《尚书·洪范》。这也从一个方面反映了思孟学派受到的道家哲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人格
孔子思想
极
高明
道中庸
人生境界
中国知识分子
思孟学派
天命观
《尚书·洪范》
当代新儒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评冯友兰的新统——兼论冯友兰哲学的归属问题
13
《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2期30-36,共7页
评冯友兰的新统——兼论冯友兰哲学的归属问题陈晓平冯友兰先生在《新原道》中把自己的形而上学体系称为“新统”。在笔者看来,这一名称也适合于冯先生的整个哲学体系。本文就是在这后一种意义上使用“新统”一词的。本文力求阐明冯友...
评冯友兰的新统——兼论冯友兰哲学的归属问题陈晓平冯友兰先生在《新原道》中把自己的形而上学体系称为“新统”。在笔者看来,这一名称也适合于冯先生的整个哲学体系。本文就是在这后一种意义上使用“新统”一词的。本文力求阐明冯友兰的新统的内在涵义,这对于澄清冯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理学
冯友兰哲学
负的方法
中国哲学
超道德价值
形而上学体系
道家
道中庸
极
高明
负方法
原文传递
极高明而道中庸——访画家徐庆平
14
作者
艺宾
《中国人才》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28-30,共3页
徐庆平是美术大师徐悲鸿四个子女中唯一继承了父业的,现任中央美院副教授、徐悲鸿纪念馆副馆长。 1993年4月9日,他的个人画展在新加坡中华总商会举行。在此期间,他和母亲廖静文女士受到了新加坡总统黄金辉和夫人的亲切接见。总统说:他...
徐庆平是美术大师徐悲鸿四个子女中唯一继承了父业的,现任中央美院副教授、徐悲鸿纪念馆副馆长。 1993年4月9日,他的个人画展在新加坡中华总商会举行。在此期间,他和母亲廖静文女士受到了新加坡总统黄金辉和夫人的亲切接见。总统说:他很高兴看到徐悲鸿的后代来到新加坡办画展。他赞许说:这是一次受人欢迎的成功的画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中庸
极
高明
徐悲鸿
新加坡
画家
中国画
艺术创作
画马
呼伦贝尔草原
人工繁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极高明而道中庸”的人生哲学
15
作者
宋云芳
《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2期12-14,17,共4页
冯友兰是程朱理学一脉是现代新儒学者,但对非儒学尤其是道家思想也很重视,提出了自己完整的道家观。冯友兰评判哲学在哲学史上中的地位,他用的评判标准为"极高明而道中庸"。"极高明"是讲一种真正的形而上学必须经虚涉旷,超乎形象,...
冯友兰是程朱理学一脉是现代新儒学者,但对非儒学尤其是道家思想也很重视,提出了自己完整的道家观。冯友兰评判哲学在哲学史上中的地位,他用的评判标准为"极高明而道中庸"。"极高明"是讲一种真正的形而上学必须经虚涉旷,超乎形象,也就是说必须超出经验世界之上,对真际有所了解。"道中庸"则是讲必须把高明所得最后落实到人伦日用之中,因而不离世间。冯友兰认识到了儒道两家的优点和不足,在新理学中就有可能把"极高明"和"道中庸"结合起来,建立一种最哲学的哲学或真正的形而上学。这种形而上学既是对中国传统哲学的超越,又是对中国传统哲学最好成果的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
高明
道中庸
道家
儒家
人生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简论冯友兰新理学对中国哲学精神的阐释
16
作者
杨翰卿
《中国文化研究》
CSSCI
1998年第2期42-46,共5页
简论冯友兰新理学对中国哲学精神的阐释杨翰卿一新理学对中国哲学精神的概括和提升有方家认为,冯友兰先生一生的哲学历程,是由论入史,由史而论,又由论到史。三、四十年代,冯先生的“贞元之际所著书”所建立的新理学哲学体系,作为...
简论冯友兰新理学对中国哲学精神的阐释杨翰卿一新理学对中国哲学精神的概括和提升有方家认为,冯友兰先生一生的哲学历程,是由论入史,由史而论,又由论到史。三、四十年代,冯先生的“贞元之际所著书”所建立的新理学哲学体系,作为这一历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显示着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哲学
中国哲学精神
中国哲学史研究
冯友兰
新理学
极
高明
道中庸
精神境界
世界哲学
精神文明建设
原文传递
阐旧邦以辅新命极高明而道中庸──缅怀先师冯友兰先生
17
作者
钱耕森
《江淮文史》
1997年第3期107-116,共10页
关键词
人生哲学
冯友兰先生
中国哲学史新编
道中庸
极
高明
哲学体系
新理学
“历史唯物主义”
中国现代哲学
金岳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极高明而道中庸——《合同法》解析
18
作者
韩世远
《中国工商管理研究》
1999年第6期18-21,共4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已于1999年3月15日在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通过,并定于同年10月1日施行.《合同法》是由立法机关、专家学者与实际工作者三方面密切配合、通力协作的成果,历经五年始成一剑,既继承了我国原有立法的成功之处、...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已于1999年3月15日在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通过,并定于同年10月1日施行.《合同法》是由立法机关、专家学者与实际工作者三方面密切配合、通力协作的成果,历经五年始成一剑,既继承了我国原有立法的成功之处、吸收了司法实践的丰富经验,又广泛参考了国外立法、判例与学说的先进之处,是一部成功的立法.对其特色,可用一句话概括:极高明而道中庸.换言之,《合同法》综合考虑了各方面的因素,既要促进交易,又要担当道义;既追求交易便捷,又保障交易安全;既接轨于国际惯例,又注重了中国国情;既借鉴了大陆法系,也参考了英美法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同法》
合同当事人
道中庸
极
高明
交易安全
大陆法系
订立合同
不履行合同义务
书面形式
诚实信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旧邦新命 真火无疆——冯友兰先生学思历程片论
19
作者
萧萐父
田文军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6期54-56,27,共4页
冯友兰先生是二十世纪中国对传统哲学文化的现代化作出了重要贡献的哲学家。他锲而不舍的学术活动,几乎跨越了整个世纪。本世纪初,当新文化运动在神州大地崛起之时(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创刊于1915年),冯先生正踏入了北京大学的中国...
冯友兰先生是二十世纪中国对传统哲学文化的现代化作出了重要贡献的哲学家。他锲而不舍的学术活动,几乎跨越了整个世纪。本世纪初,当新文化运动在神州大地崛起之时(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创刊于1915年),冯先生正踏入了北京大学的中国哲学之门。从此,他在中国哲学这片丰饶而荒芜的田野上辛勤耕耘了七十五个春秋。七十多年心血,浇灌出的一批又一批优秀学术成果,不仅以其会通中西、融贯新旧的独特理论贡献,在中国现代文化思想史上享有特定的地位,并且以其扎根于传统文化土壤,具有强烈民族性格因而得以蜚声海外,对世界哲学论坛发生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旧邦新命
冯友兰先生
真火
中国哲学史
武汉大学哲学系
极
高明
道中庸
学术活动
哲学史家
人生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广州 致广大 尽精微
20
作者
千江水(文/图)
朱七(图)
《中国国家旅游》
2024年第1期46-55,共10页
广州是中国千百年来对外交往的南大门。不同于北方中原的厚重朴拙、烟雨江南的踵事增华,这里的文化底色就如同当地物产那样多元、独特而平易近人。在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上,广州文化的高度包容精神都让人想到《中庸》里的古训:“致广大...
广州是中国千百年来对外交往的南大门。不同于北方中原的厚重朴拙、烟雨江南的踵事增华,这里的文化底色就如同当地物产那样多元、独特而平易近人。在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上,广州文化的高度包容精神都让人想到《中庸》里的古训:“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容精神
踵事增华
文化底色
南大门
温故而知新
极
高明
而道中庸
平易近人
《中庸》
原文传递
题名
“宋韵文化”的构成与核心
被引量:
4
1
作者
沈松勤
机构
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出处
《浙江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25-129,160,共6页
文摘
生于忧患、长于忧患的宋人在“祖宗家法”规范下,通过内省营造了继先秦以来的又一座“文化高峰”。这座高峰的顶端就是以经世为终极目的的理学。理学是宋代文化的核心,也是宋代社会的大脑,具有“致广大”“尽精微”“极高明”的意蕴和韵味,体现出不同于汉、唐的精神境界,作用于宋人的各种实践活动,使两宋期内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透过宋代文化理解其中的意与韵,探讨宋人的精神塑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宋韵
致广大
尽精微
极
高明
Keywords
Song Yun Culture
to the broad
to be refined
to be brilliant
分类号
K244 [历史地理—历史学]
G127 [历史地理—中国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精神论
2
作者
张立文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
出处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
2024年第6期35-36,共2页
文摘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仅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还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中国精神具有极高明的哲学理论思维、尽精微的实践经验,因为中国精神世界是在五千年历史实在中创造的诸形相和无形相逻辑地联通、凝聚而成的和合体。认识到中国精神世界和合体。
关键词
物质力量
精神力量
哲学理论
精神论
极
高明
合体
尽精微
实践经验
分类号
D64 [政治法律—政治学]
G12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原文传递
题名
“极高明而道中庸”──冯友兰人生哲学的本质特征
被引量:
2
3
作者
孔祥宁
胡伯项
机构
南昌大学马列教研部
出处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6年第1期7-11,共5页
文摘
“极高明而道中庸”是冯友兰新理学追求的最高目标,是其关于人生境界、理想人格的总概括,因而它构成了其人生哲学的本质特征。文章揭示了“极高明与道中庸”和新理学的最高人生境界──天地境界的内在一致性,论证了“极高明与道中庸”的统一过程即超越的过程,分析了作为其理想人格──内圣外工人格的特质及内在矛盾,并简明地指出了冯友兰人生哲学的现代意义及其局限。
关键词
冯友兰
人生哲学
新理学
极
高明
道中庸
境界
超越
内圣
外王
分类号
B261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理想人格设计
被引量:
1
4
作者
魏磊
出处
《社会科学家》
1987年第1期4-8,3,共6页
文摘
理想人格是时代精神的凝聚。人类在创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实践中,塑造和提升了自身的人格.时代精神的代言人——大思想家.肩负着理想人格设计的使命并身体力行之。在人类精神的发展进程中,树起了一块块界碑。而众多的思想流派,从迥异的思维框架和价值系统出发,建构出的不同理想人格,对我们体认诸种文化形态,特定的时代风貌,不失为重要的参数.所以,探究中同传统文化的理想人格设计及其对中国人心灵的影响.对反思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质,构建新的符合历史必然的价值系统,塑造现时代的理想人格——社会主义新人,均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围绕这个主题,本文拟从三个方面展开运思。
关键词
儒家理想人格
中国传统文化
仁与礼
圣人
道德人格
价值系统
“自我”
天地
极
高明
论语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庸”的分析
被引量:
3
5
作者
张郁乎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出处
《哲学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41-46,共6页
文摘
孔子视为至德的"中庸",首先是一种实践智慧、成事之德,同时又天然地具有道德内涵、是成仁之德。就其追求"恰当"而言,"中庸"体现的是理性原则,是结合了智与仁的实践理性。作为理性原则的中庸,一方面表现为对欲望、激情和偏私的控制,即"克己";另一方面表现为随时间而定的能力,即在具体条件下对度的掌握和该不该的道德抉择,也即"权"。但此实践理性不是人天生具备的,而是通过"极高明"("致知")获得的。然而任何时代的"极高明"皆有其局限甚或偏荡,"道中庸"遂亦有其流弊。欲解决儒家"道中庸"的流弊,须反省儒家"极高明"的局限。
关键词
中庸
理性
极
高明
分类号
B222.4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极高明而道中庸——论陶渊明的人生境界
被引量:
3
6
作者
张君梅
机构
惠州学院中文系
出处
《惠州学院学报》
2008年第4期50-54,共5页
文摘
陶渊明在对自己性分深刻体认的基础上,选择躬耕的生命实践,以儒家德性自励的工夫去实现道家玄远的本体追求,在平实的日常生活中实现返朴归真的人生理想,达到了极高明而道中庸的崇高境界。
关键词
陶渊明
躬耕
极
高明
道中庸
Keywords
Tao Yuan-ming
tilling by himself
being brilliant
way the doctrine of the mean.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冯友兰融道于儒的人生哲学
被引量:
1
7
作者
杨翰卿
机构
河南行政学院
出处
《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8期46-50,共5页
关键词
冯友兰
天地境界
人生哲学
道家思想
自然境界
人生论
道德境界
极
高明
现实人生
道中庸
分类号
B26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评冯友兰的新统─—兼论冯友兰哲学的归属问题
被引量:
1
8
作者
陈晓平
机构
武汉大学哲学系
出处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63-68,共6页
文摘
评冯友兰的新统─—兼论冯友兰哲学的归属问题陈晓平(武汉大学哲学系)冯友兰先生在《新原道》中把自己的形而上学体系称为“新统”。在笔者看来,这一名称也适合于冯先生的整个哲学体系。本文就是在这后一种意义上使用“新统”一词的。本文力求阐明冯友兰的新统的内在涵...
关键词
新理学
冯友兰哲学
负的方法
中国哲学
道家
道中庸
极
高明
负方法
儒家
正的方法
分类号
B26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朱熹《大学》《中庸》注对中华文化的理论贡献
9
作者
陈进坤
出处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4年第2期12-17,共6页
文摘
朱熹《大学》《中庸》注对中华文化的理论贡献陈进坤曾子作传的《大学》、子思作传的《中庸》二篇保存在《礼记》中,先秦至宋,并未独立流传,亦未引起社会的足够重视。东汉郑玄作注,唐孔颖达作疏,也只是虚应治“经”之故事,了无新意。中唐韩愈、李翱始予重视,视之如...
关键词
《中庸》
《大学》
中华文化
“格物致知”
道中庸
辩证法
认识论
极
高明
三纲八目
止于至善
分类号
B244.7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广播新闻编辑的“中庸”境界
被引量:
1
10
作者
陈记生
机构
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广播电视台
出处
《视听》
2010年第2期38-41,共4页
文摘
《中庸》中"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之句,是做人做事的一种境界和方法论。古为今用,它对提高广播新闻编辑工作很有裨益。本文从"致广大"、"尽精微"、"极高明"、"道中庸"等四个方面,融合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基础理论和工作实践,指出新形势下广播新闻编辑要努力追求"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的新境界。
关键词
广播新闻
致广大
尽精微
极
高明
道中庸
主题策划
分类号
G222 [文化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极高明而道中庸--基于《中庸》文本的解读
11
作者
李茂祝
杨慧龄
机构
广东医科大学
出处
《文教资料》
2022年第15期17-21,共5页
文摘
中庸之道是儒家思想的特色,《中庸》对中庸之道进行了详尽阐述。《中庸》认为中庸之道本于天道,又不远于人,体现在实实在在的人伦常道当中。中庸之道虽不远人,但要实行中庸之道并非容易的事情,因为知者、贤者容易做过头,愚者、不肖者做得又达不到中庸的要求。知、仁、勇是行中庸之道的入德之门。能实行中庸之道,达到中庸之道的极高明境界便是内圣外王。而达到内圣外王的极高明者不自大自夸,不标新立异,不离群索居,因此极高明者又是道中庸的。
关键词
中庸
天道
极
高明
内圣外王
分类号
B222.1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明与中庸:儒家人格的两重性
被引量:
1
12
作者
左靖
机构
安徽省财政学校人事科
出处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1期45-46,44,共3页
文摘
从先秦诸子到当代新儒家,一直有一条线索贯穿在这几千年的哲学发展史中,这就是,中国知识分子一直在有意识地追求一种最高的人生境界,这种人生境界是最高的,而且又不离人伦日用。它是即世而又出世的。通常人们把这种境界说成“极高明而道中庸”。 “极高明而道中庸”语出《礼记·中庸》。“极高明”其实是一个道家范畴。“极”和“高明”最早见于《尚书·洪范》。这也从一个方面反映了思孟学派受到的道家哲学的影响。
关键词
儒家人格
孔子思想
极
高明
道中庸
人生境界
中国知识分子
思孟学派
天命观
《尚书·洪范》
当代新儒家
分类号
B22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评冯友兰的新统——兼论冯友兰哲学的归属问题
13
出处
《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2期30-36,共7页
文摘
评冯友兰的新统——兼论冯友兰哲学的归属问题陈晓平冯友兰先生在《新原道》中把自己的形而上学体系称为“新统”。在笔者看来,这一名称也适合于冯先生的整个哲学体系。本文就是在这后一种意义上使用“新统”一词的。本文力求阐明冯友兰的新统的内在涵义,这对于澄清冯友...
关键词
新理学
冯友兰哲学
负的方法
中国哲学
超道德价值
形而上学体系
道家
道中庸
极
高明
负方法
分类号
B26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极高明而道中庸——访画家徐庆平
14
作者
艺宾
出处
《中国人才》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28-30,共3页
文摘
徐庆平是美术大师徐悲鸿四个子女中唯一继承了父业的,现任中央美院副教授、徐悲鸿纪念馆副馆长。 1993年4月9日,他的个人画展在新加坡中华总商会举行。在此期间,他和母亲廖静文女士受到了新加坡总统黄金辉和夫人的亲切接见。总统说:他很高兴看到徐悲鸿的后代来到新加坡办画展。他赞许说:这是一次受人欢迎的成功的画展。
关键词
道中庸
极
高明
徐悲鸿
新加坡
画家
中国画
艺术创作
画马
呼伦贝尔草原
人工繁殖
分类号
K825.7 [历史地理—历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极高明而道中庸”的人生哲学
15
作者
宋云芳
机构
西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出处
《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2期12-14,17,共4页
文摘
冯友兰是程朱理学一脉是现代新儒学者,但对非儒学尤其是道家思想也很重视,提出了自己完整的道家观。冯友兰评判哲学在哲学史上中的地位,他用的评判标准为"极高明而道中庸"。"极高明"是讲一种真正的形而上学必须经虚涉旷,超乎形象,也就是说必须超出经验世界之上,对真际有所了解。"道中庸"则是讲必须把高明所得最后落实到人伦日用之中,因而不离世间。冯友兰认识到了儒道两家的优点和不足,在新理学中就有可能把"极高明"和"道中庸"结合起来,建立一种最哲学的哲学或真正的形而上学。这种形而上学既是对中国传统哲学的超越,又是对中国传统哲学最好成果的吸收。
关键词
极
高明
道中庸
道家
儒家
人生哲学
Keywords
extremely sophisticated
Road Mean
Taoist
Confucian
philosophy of life mean
分类号
B261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简论冯友兰新理学对中国哲学精神的阐释
16
作者
杨翰卿
出处
《中国文化研究》
CSSCI
1998年第2期42-46,共5页
文摘
简论冯友兰新理学对中国哲学精神的阐释杨翰卿一新理学对中国哲学精神的概括和提升有方家认为,冯友兰先生一生的哲学历程,是由论入史,由史而论,又由论到史。三、四十年代,冯先生的“贞元之际所著书”所建立的新理学哲学体系,作为这一历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显示着其...
关键词
中国传统哲学
中国哲学精神
中国哲学史研究
冯友兰
新理学
极
高明
道中庸
精神境界
世界哲学
精神文明建设
分类号
B26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阐旧邦以辅新命极高明而道中庸──缅怀先师冯友兰先生
17
作者
钱耕森
机构
安徽大学
黄山文化书院
出处
《江淮文史》
1997年第3期107-116,共10页
关键词
人生哲学
冯友兰先生
中国哲学史新编
道中庸
极
高明
哲学体系
新理学
“历史唯物主义”
中国现代哲学
金岳霖
分类号
K825.1 [历史地理—历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极高明而道中庸——《合同法》解析
18
作者
韩世远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民法室
出处
《中国工商管理研究》
1999年第6期18-21,共4页
文摘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已于1999年3月15日在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通过,并定于同年10月1日施行.《合同法》是由立法机关、专家学者与实际工作者三方面密切配合、通力协作的成果,历经五年始成一剑,既继承了我国原有立法的成功之处、吸收了司法实践的丰富经验,又广泛参考了国外立法、判例与学说的先进之处,是一部成功的立法.对其特色,可用一句话概括:极高明而道中庸.换言之,《合同法》综合考虑了各方面的因素,既要促进交易,又要担当道义;既追求交易便捷,又保障交易安全;既接轨于国际惯例,又注重了中国国情;既借鉴了大陆法系,也参考了英美法系.
关键词
《合同法》
合同当事人
道中庸
极
高明
交易安全
大陆法系
订立合同
不履行合同义务
书面形式
诚实信用
分类号
D923.6 [政治法律—民商法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旧邦新命 真火无疆——冯友兰先生学思历程片论
19
作者
萧萐父
田文军
机构
武汉大学哲学系
出处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6期54-56,27,共4页
文摘
冯友兰先生是二十世纪中国对传统哲学文化的现代化作出了重要贡献的哲学家。他锲而不舍的学术活动,几乎跨越了整个世纪。本世纪初,当新文化运动在神州大地崛起之时(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创刊于1915年),冯先生正踏入了北京大学的中国哲学之门。从此,他在中国哲学这片丰饶而荒芜的田野上辛勤耕耘了七十五个春秋。七十多年心血,浇灌出的一批又一批优秀学术成果,不仅以其会通中西、融贯新旧的独特理论贡献,在中国现代文化思想史上享有特定的地位,并且以其扎根于传统文化土壤,具有强烈民族性格因而得以蜚声海外,对世界哲学论坛发生一定的影响。
关键词
旧邦新命
冯友兰先生
真火
中国哲学史
武汉大学哲学系
极
高明
道中庸
学术活动
哲学史家
人生哲学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广州 致广大 尽精微
20
作者
千江水(文/图)
朱七(图)
机构
不详
出处
《中国国家旅游》
2024年第1期46-55,共10页
文摘
广州是中国千百年来对外交往的南大门。不同于北方中原的厚重朴拙、烟雨江南的踵事增华,这里的文化底色就如同当地物产那样多元、独特而平易近人。在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上,广州文化的高度包容精神都让人想到《中庸》里的古训:“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
关键词
包容精神
踵事增华
文化底色
南大门
温故而知新
极
高明
而道中庸
平易近人
《中庸》
分类号
I26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宋韵文化”的构成与核心
沈松勤
《浙江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中国精神论
张立文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
2024
0
原文传递
3
“极高明而道中庸”──冯友兰人生哲学的本质特征
孔祥宁
胡伯项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6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理想人格设计
魏磊
《社会科学家》
1987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中庸”的分析
张郁乎
《哲学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2017
3
原文传递
6
极高明而道中庸——论陶渊明的人生境界
张君梅
《惠州学院学报》
2008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冯友兰融道于儒的人生哲学
杨翰卿
《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7
1
原文传递
8
评冯友兰的新统─—兼论冯友兰哲学的归属问题
陈晓平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5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朱熹《大学》《中庸》注对中华文化的理论贡献
陈进坤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广播新闻编辑的“中庸”境界
陈记生
《视听》
2010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极高明而道中庸--基于《中庸》文本的解读
李茂祝
杨慧龄
《文教资料》
202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高明与中庸:儒家人格的两重性
左靖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7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评冯友兰的新统——兼论冯友兰哲学的归属问题
《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5
0
原文传递
14
极高明而道中庸——访画家徐庆平
艺宾
《中国人才》
北大核心
1995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极高明而道中庸”的人生哲学
宋云芳
《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简论冯友兰新理学对中国哲学精神的阐释
杨翰卿
《中国文化研究》
CSSCI
1998
0
原文传递
17
阐旧邦以辅新命极高明而道中庸──缅怀先师冯友兰先生
钱耕森
《江淮文史》
1997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极高明而道中庸——《合同法》解析
韩世远
《中国工商管理研究》
1999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旧邦新命 真火无疆——冯友兰先生学思历程片论
萧萐父
田文军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广州 致广大 尽精微
千江水(文/图)
朱七(图)
《中国国家旅游》
2024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