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1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松辽平原苏打盐碱土改良利用研究现状及问题 被引量:79
1
作者 赵兰坡 尚庆昌 李春林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S1期79-83,85,共6页
概要介绍了松辽平原苏打盐碱土的成土环境条件、土壤类型及其特性,在此基础上,对苏打盐碱土的改良利用现状进行了概括总结,并根据作者多年的研究和生产实践经验,提出了苏打盐碱土改良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和需要重点研究的课题。
关键词 松辽平原 苏打盐碱土 土壤改良
下载PDF
松辽平原玉米主要病虫害综合治理体系研究 被引量:29
2
作者 晋齐鸣 李建平 +4 位作者 张秀文 王广祥 宋淑云 刘煜才 王立新 《玉米科学》 CAS CSCD 2000年第2期84-88,共5页
经过 5年玉米主要病虫害综合治理系统研究 ,明确了松辽平原生态区玉米主要病虫害的灾变动态 ,进行了品种抗病虫性研究 ,筛选出抗性品种 ,明确了玉米苗期丛生苗的发生原因 ,建立了玉米螟发生程度长期预测体系。将综合治理技术组装配套、... 经过 5年玉米主要病虫害综合治理系统研究 ,明确了松辽平原生态区玉米主要病虫害的灾变动态 ,进行了品种抗病虫性研究 ,筛选出抗性品种 ,明确了玉米苗期丛生苗的发生原因 ,建立了玉米螟发生程度长期预测体系。将综合治理技术组装配套、协调应用 ,建立了以灾变动态为依据 ,以抗病品种为基础 ,综合配套措施为主导的玉米主要病虫害综合治理体系。并进行大面积示范 ,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平原 玉米 病虫害 综合治理体系
下载PDF
东亚季风El Nio与中国松辽平原夏季低温关系初探 被引量:31
3
作者 廉毅 安刚 《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724-735,共12页
分析了1951~1995年东亚夏季风、ElNino与中国松辽平原的代表站长春站夏季农作物生长期(5~9月)气温关系,结果表明:20世纪50~70年代,东亚夏季风偏弱,ElNino增温始于上半年,长春夏季多气温偏低或有... 分析了1951~1995年东亚夏季风、ElNino与中国松辽平原的代表站长春站夏季农作物生长期(5~9月)气温关系,结果表明:20世纪50~70年代,东亚夏季风偏弱,ElNino增温始于上半年,长春夏季多气温偏低或有低温冷害发生;1980~1995年,东亚夏季风偏强,即使ElNino增温始于上半年,当年长春夏季气温多为稍高到偏高,次年夏季气温稍低,但不致出现偏低和低温冷害。初步分析了典型ElNino年OLR季内振荡特征,研究了ElNino,OLR季内振荡、东亚夏季和冬季风对松辽平原夏季低温影响的某些成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季风 松辽平原 夏季 低温 厄尔尼诺 季风
下载PDF
基于MODIS数据的松辽平原土地退化宏观评估 被引量:17
4
作者 卢远 林年丰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2-25,共4页
该文利用植被指数、最小噪声化变换、纯净像元指数和匹配滤波等遥感信息定量分析方法,从MODIS陆地观测数据中提取反映松辽平原土地退化状况的植被覆盖、盐碱化和沙漠化信息,实现土地退化制图及土地退化格局分析。MODIS数据及其定量分析... 该文利用植被指数、最小噪声化变换、纯净像元指数和匹配滤波等遥感信息定量分析方法,从MODIS陆地观测数据中提取反映松辽平原土地退化状况的植被覆盖、盐碱化和沙漠化信息,实现土地退化制图及土地退化格局分析。MODIS数据及其定量分析技术,对干旱区与半干旱区土地退化的宏观监测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DIS 土地退化 定量分析 松辽平原
下载PDF
松辽平原古大湖演变及其平原的形成 被引量:24
5
作者 裘善文 王锡魁 +3 位作者 张淑芹 廉毅 张振卿 朱金花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011-1021,共11页
北东向延伸的松辽平原位于中国东北地区中部,其西部与大兴安岭接壤,东部与长白山脉邻接。松辽平原主要是一个中新生代沉积盆地,其内沉积了巨厚的侏罗纪-白垩纪地层和420~530m厚的古近纪-新近纪地层,以及75~200m厚的第四纪地层。本文... 北东向延伸的松辽平原位于中国东北地区中部,其西部与大兴安岭接壤,东部与长白山脉邻接。松辽平原主要是一个中新生代沉积盆地,其内沉积了巨厚的侏罗纪-白垩纪地层和420~530m厚的古近纪-新近纪地层,以及75~200m厚的第四纪地层。本文根据松辽平原北部500多个钻孔揭示的第四纪地层沉积序列和岩性,确定松辽平原第四纪早期的沉积物主要为厚层粘土,厚度55~68m,埋藏深度从11m到75m。对乾安令字孔和大庆7901孔的岩芯样品进行了粒度分析,对大安CAD01孔的岩芯样品进行了粒度分析、孢粉分析、古生物化石鉴定和古地磁年龄测试,对莫莫格XY2孔的岩芯样品进行了粘土矿物X衍射分析。结果表明,这些第四纪早期的沉积物主要为湖相沉积。对粘土层进行的古地磁定年结果表明,这些第四纪早期沉积物的年龄为0.20~2.15MaB.P.,属于早更新世-中更新世沉积。所以,松辽平原在早更新世-中更新世时存在一个古大湖,古大湖的边界沿着林甸与依安之间的三兴—齐齐哈尔东南的烟筒屯—坦途—白城东—洮南—安定—乌兰花—瞻榆—太平川—科左中旗东北—长岭—前郭尔罗斯—扶余—肇源—安达西等一线分布,总面积约5×10~4km^2。晚更新世初松辽平原的古大湖衰亡,该区进入了河流作用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层粘土层 古大湖演变 平原形成 松辽平原
原文传递
松辽水系的变迁 被引量:22
6
作者 杨秉赓 孙肇春 吕金福 《地理研究》 1983年第1期48-56,共9页
现代松辽水系是在松辽盆地地质构造、古地貌发育的基础上,几经变迁逐渐演变而成的。晚第三纪以来,古松辽水系经历了几次大规模的河湖交替。中新世早期,形成了古嫩江—西辽河向心状水系。中新世晚期,形成了大安—大布苏湖和盘山—田庄台... 现代松辽水系是在松辽盆地地质构造、古地貌发育的基础上,几经变迁逐渐演变而成的。晚第三纪以来,古松辽水系经历了几次大规模的河湖交替。中新世早期,形成了古嫩江—西辽河向心状水系。中新世晚期,形成了大安—大布苏湖和盘山—田庄台湖。上新世为新生代以来的河湖全盛期,泰康期水文网再度出现向心状内陆水系。早更新世末或中更新世初,松花江和下辽河分别切穿了三姓附近的分水岭和铁法丘陵,古松辽向心状水系逐渐转变为现代状态的外流水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水系 松辽平原 西辽河 松嫩盆地 三级阶地 大布苏 中更新世 大湖 嫩江 松辽盆地
下载PDF
近九十年吉林省松辽平原作物生长季气温变化的小波分析 被引量:18
7
作者 安刚 廉毅 王琪 《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458-466,共9页
利用功率谱、小波分析及突变分析方法分析了以长春站为代表的吉林省松辽平原作物生长季(5~9月)平均气温近90a的变化,结果表明其存在3a左右的甚低频振荡,15a和60a左右两个主要长周期振荡,从本世纪20年代初期到50... 利用功率谱、小波分析及突变分析方法分析了以长春站为代表的吉林省松辽平原作物生长季(5~9月)平均气温近90a的变化,结果表明其存在3a左右的甚低频振荡,15a和60a左右两个主要长周期振荡,从本世纪20年代初期到50年代初期处于暖阶段,从50年代初期到70年代末期为冷阶段,从70年代末期至90年代中期又处于暖阶段内。预计现在所处的暖阶段将持续到2010年左右。由突变分析结果表明,吉林省松辽平原作物生长季平均气温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变化,其各冷暖阶段同小波分析的结果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在作物生长季内月平均气温的变化有突变发生。在近期气温变化呈上升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平原 作物生长季 气温变化 小波分析
下载PDF
大豆种植技术与病虫害防治技术要点 被引量:14
8
作者 邵丽娟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 2022年第3期20-21,共2页
中国大豆种植主要集中在松辽平原、黄淮平原等地。相对于国外大豆种植而言,中国大豆种植单产水平较低,存在较大的增长潜力。大豆产量偏低主要受栽培技术、生产条件及病虫害等因素影响较大。大豆病虫害会造成大豆减产及品质降低,影响大... 中国大豆种植主要集中在松辽平原、黄淮平原等地。相对于国外大豆种植而言,中国大豆种植单产水平较低,存在较大的增长潜力。大豆产量偏低主要受栽培技术、生产条件及病虫害等因素影响较大。大豆病虫害会造成大豆减产及品质降低,影响大豆经济效益。研究大豆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技术对促进中国大豆增产提质有着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种植 病虫害防治技术 松辽平原 栽培技术 增产提质 大豆病虫害 黄淮平原 中国大豆
下载PDF
松辽平原第四纪地质历史演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15
9
作者 赵福岳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2010年第B11期152-158,共7页
基于卫星遥感技术的调查成果,结合已有的地质资料,从第四纪地质演化角度,系统阐述了松辽平原新构造运动特征、第四纪地质历史和古环境的演化过程,提出了松辽平原第四纪地质历史的8大演化阶段,分析了各个阶段新构造运动对生态地质环境的... 基于卫星遥感技术的调查成果,结合已有的地质资料,从第四纪地质演化角度,系统阐述了松辽平原新构造运动特征、第四纪地质历史和古环境的演化过程,提出了松辽平原第四纪地质历史的8大演化阶段,分析了各个阶段新构造运动对生态地质环境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平原 新构造运动 地质环境演化 古环境 生态地质环境
下载PDF
松辽平原土壤环境背景值区域特征及分布规律 被引量:12
10
作者 吴燕玉 李彤 +4 位作者 谭方 郭雷 孟宪玺 陈万峰 伞家菊 《环境科学》 EI CAS 1986年第5期24-33,97,共11页
一、前言 “松辽平原土壤环境背景值调查研究”列入国家“六五”重点攻关课题,由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环境监测中心站、中国科学院林业土壤研究所、长春地理所、高能物理所等十六个单位组成协作组,对松辽平原24.6万km^2土地,采土壤剖... 一、前言 “松辽平原土壤环境背景值调查研究”列入国家“六五”重点攻关课题,由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环境监测中心站、中国科学院林业土壤研究所、长春地理所、高能物理所等十六个单位组成协作组,对松辽平原24.6万km^2土地,采土壤剖面1025个,土壤样品3284个,进行35项元素及土壤性质的分析测试,共获得数据七万余个,提出了松辽平原土壤背景值及背景图。本文从土壤地球化学观点出发对该区土壤背景值区域特征及分布规律作一些探讨,至于详细采样布点设计,所用分析方法与质量控制以及分布类型检验方法等,请参阅“松辽平原土壤背景值调查研究”报告,此处从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平原 土类 环境科学 变异系数 土壤背景值 碳酸盐草甸土 区域特征 分布规律
下载PDF
东北黑土地地球化学调查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13
11
作者 翟富荣 梁帅 戴慧敏 《地质与资源》 CAS 2020年第6期503-509,532,共8页
东北黑土地是世界四大黑土区之一,以高有机质和高肥力而著称,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东北平原大地构造位置上属于欧亚板块大陆边缘活动带,经历了多期复杂地质作用和环境演化过程,逐渐形成如今的黑土地.黑土矿物组分主... 东北黑土地是世界四大黑土区之一,以高有机质和高肥力而著称,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东北平原大地构造位置上属于欧亚板块大陆边缘活动带,经历了多期复杂地质作用和环境演化过程,逐渐形成如今的黑土地.黑土矿物组分主要包括伊利石、蛭石、高岭石和蒙脱石.黑土地被开垦后农田化过程中存在黑土退化、地质调查方法不统一、基础地质研究薄弱、综合研究不足等主要地质问题.目前主要通过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遥感等技术手段,已在黑土地质量状况、土地质量限制因子及其交互作用机理、黑土形成时代及其环境、黑土地关键带天-空-地一体化调查方法、富硒土地资源筛选等领域取得重要研究进展.今后地质工作者应在长观基地监测与国际联合公关、黑土地修复地质方案研究与实践、元素地球化学循环机制研究、黑土形成演化理论、土地资源“双评价”技术方法等方面加强探索及综合研究,确保黑土可持续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土地 土地质量调查 地球化学 松辽平原 中国东北
下载PDF
松辽平原中西部地区生态环境逐渐恶化的地学机理 被引量:11
12
作者 姜琦刚 刘占声 邱凤民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430-434,共5页
松辽平原中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正日趋恶化,就地学原因而论,新构造活动引起的长岭弧形隆起带即松辽分水岭的形成是最主要的地学因素,它的形成破坏了原属于一个由北向南流的统一完整的松辽水系格局,一分为二为松花江水系和辽河水系,使松... 松辽平原中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正日趋恶化,就地学原因而论,新构造活动引起的长岭弧形隆起带即松辽分水岭的形成是最主要的地学因素,它的形成破坏了原属于一个由北向南流的统一完整的松辽水系格局,一分为二为松花江水系和辽河水系,使松辽平原中西部地区水资源逐渐减少,开始进入日趋消亡的进程,从而形成了该区生态环境日趋恶化的前提条件。气候变化和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大大加快了松辽平原生态环境恶化的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平原 生态环境 长岭弧形隆起带 松辽分水岭
下载PDF
松辽平原盐碱沼泽地的渔业治理模式 被引量:12
13
作者 杨富亿 李秀军 +2 位作者 裘善文 王德斌 刘银良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284-289,共6页
根据1990~1993年在松辽平原腹地大安市的试验研究结果,报导了盐碱沼泽地渔业治理中七种类型模式及其主要技术与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 松辽平原 盐碱沼泽地 渔业治理
下载PDF
松辽平原典型黑土-古土壤剖面AMS^14C年龄首次报道 被引量:11
14
作者 宋运红 刘凯 +4 位作者 戴慧敏 许江 赵君 梁帅 张哲寰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926-1927,共2页
1研究目的(Objective)东北平原孕育着地球上最珍贵的黑土资源,是世界三大黑土(美国密西西比河流域、乌克兰大平原和中国东北地区)之一,也是中国最大的商品粮生产基地。确定黑土的年龄和古气候环境,恢复黑土的形成过程,可以为从根本上修... 1研究目的(Objective)东北平原孕育着地球上最珍贵的黑土资源,是世界三大黑土(美国密西西比河流域、乌克兰大平原和中国东北地区)之一,也是中国最大的商品粮生产基地。确定黑土的年龄和古气候环境,恢复黑土的形成过程,可以为从根本上修复黑土地提供理论依据。因此,本研究对于摸清东北黑土地家底,保护东北大粮仓,实现黑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平原 商品粮生产基地 典型黑土 东北黑土地 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黑土资源 东北平原 古气候环境
下载PDF
松辽平原土壤盐渍化现状及盐分特征分析 被引量:10
15
作者 王耿明 姜琦刚 +1 位作者 高永志 邢宇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05-107,111,共4页
在野外调查采样和土样化学分析基础上,给出了松辽平原土壤盐渍化现状及特征;利用统计分析方法,对研究区盐分特征进行分析表明:松辽平原盐渍土土壤含盐量较高,盐渍化程度较重且差异较大。建立的研究区土壤电导率预测土壤离子含量和含盐... 在野外调查采样和土样化学分析基础上,给出了松辽平原土壤盐渍化现状及特征;利用统计分析方法,对研究区盐分特征进行分析表明:松辽平原盐渍土土壤含盐量较高,盐渍化程度较重且差异较大。建立的研究区土壤电导率预测土壤离子含量和含盐量的模型,有助于实现野外土壤离子含量和含盐量的快速经济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平原 土壤盐渍化 盐分
下载PDF
东北地区人口发展的回顾与前瞻 被引量:8
16
作者 胡焕庸 《人口学刊》 1982年第6期60-64,共5页
东北地区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和内蒙的呼伦贝尔盟,面积约100万平方公里,人口约9,000万,分别占到全国总面积,总人口的1/10左右。不论在自然方面、经济方面、历史方面以及人口方面等,东北地区都有它独有的特点。东北地区纬度位置偏... 东北地区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和内蒙的呼伦贝尔盟,面积约100万平方公里,人口约9,000万,分别占到全国总面积,总人口的1/10左右。不论在自然方面、经济方面、历史方面以及人口方面等,东北地区都有它独有的特点。东北地区纬度位置偏北,冬季寒冷、漫长,作物每年只生长一次。森林复盖率达30%,占全国森林总面积的30%。既是全国重要粮食生产基地,也是全国工矿业发达地区之一,石油与钢铁产量均居全国首位。铁路交通的发达也居全国各大区之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地区 黑龙江 呼伦贝尔盟 森林复盖率 粮食生产基地 东北三省 总面积 人口增长 松辽平原 人口发展
下载PDF
松辽平原玉米带黑土不同耕作制度下的土壤侵蚀特征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王鸿斌 赵兰坡 +1 位作者 王杰 王宇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6-28,40,共4页
通过田间调查和土壤肥力指标分析,探讨了松辽平原玉米连作黑土在不同的耕作制度下所形成两种不同构型剖面土壤侵蚀特征。结果发现,“平面型”剖面构型比“波浪型”剖面构型的土壤结构优良,土壤物理肥力水平较高;不合理的耕作制度是造成... 通过田间调查和土壤肥力指标分析,探讨了松辽平原玉米连作黑土在不同的耕作制度下所形成两种不同构型剖面土壤侵蚀特征。结果发现,“平面型”剖面构型比“波浪型”剖面构型的土壤结构优良,土壤物理肥力水平较高;不合理的耕作制度是造成土壤侵蚀的重要原因,而坡地土壤侵蚀又是造成土壤质量退化的主要原因。不同的耕作制度下,土壤的抗侵蚀性有较大的差异,“平面型”剖面的侵蚀率平均为2 88,“波浪型”剖面的侵蚀率平均为3 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作制度 松辽平原 特征研究 黑土 玉米带 土壤侵蚀特征 土壤质量退化 指标分析 土壤肥力 田间调查 土壤结构 肥力水平 土壤物理 抗侵蚀性 平面型 侵蚀率 剖面 构型 浪型 原因 平均 连作 坡地
下载PDF
松辽平原典型黑土区有机质的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8
18
作者 刘驰 刘希瑶 刘澎 《地质与资源》 CAS 2020年第6期550-555,共6页
根据2003~2008年松辽平原中南部地区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成果,研究了典型黑土区有机质的分布特征,提出了绥化-哈尔滨-四平一线典型黑土区有机质含量具有纬度地带性分布特点,有机质由北向南逐渐降低.分析了土壤有机质的影响因素,认为... 根据2003~2008年松辽平原中南部地区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成果,研究了典型黑土区有机质的分布特征,提出了绥化-哈尔滨-四平一线典型黑土区有机质含量具有纬度地带性分布特点,有机质由北向南逐渐降低.分析了土壤有机质的影响因素,认为土壤的成土母质和土壤质地是决定有机质含量的重要基础,湖相沉积物和土壤质地细腻,黏粒成分多,有机质含量高.气温和降水等气候条件是影响土壤有机质的主要因素,低温湿润气候条件有利于有机质积累.耕地开垦时间长、作物连作和化肥使用等人为因素降低了有机质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质 分布特征 影响因素 气候条件 典型黑土区 松辽平原
下载PDF
典型黑土中有机质和养分元素的变化分析 被引量:6
19
作者 刘希瑶 刘澎 刘驰 《地质与资源》 CAS 2022年第4期500-507,共8页
依据2003-2008年松辽平原中南部地区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成果,选择黑土类型土壤样本6553件,研究典型黑土中有机质及养分元素碳、氮、硫、磷、钙、钾、铁、镁、锌、铜、钼、锰、硼的变化特征.发现典型黑土中有机质结构性元素碳、氮、... 依据2003-2008年松辽平原中南部地区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成果,选择黑土类型土壤样本6553件,研究典型黑土中有机质及养分元素碳、氮、硫、磷、钙、钾、铁、镁、锌、铜、钼、锰、硼的变化特征.发现典型黑土中有机质结构性元素碳、氮、硫、磷以及铜、镁、铁、钙元素的含量变化与有机质的变化具有正相关性.养分元素含量的变化与成土母质和土壤类型关系密切,如锰在黑土中含量普遍偏高.中国土壤以及松辽平原土壤的宏观背景是典型黑土中钾偏高和钼、硼偏低.生物气候带是影响有机质和某些养分元素变化的重要因素.温带-寒温带的气候条件影响着土壤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如粒级、黏粒性、酸碱性,进而影响元素含量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土 有机质 养分元素 土壤地球化学 松辽平原
下载PDF
基于RS和GIS的松辽平原黑土流失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邢宇 姜琦刚 +1 位作者 王耿明 王坤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2010年第2期189-194,共6页
基于RS和GIS技术,利用1986年TM数据和2001年ETM数据,对松辽平原黑土分布现状与动态变化进行监测研究,分析了黑土流失特点及其时空分布规律,并引入冲沟线密度概念量化黑土流失趋势。结果表明:松辽平原典型黑土面积54 989.92 km^2,沿京... 基于RS和GIS技术,利用1986年TM数据和2001年ETM数据,对松辽平原黑土分布现状与动态变化进行监测研究,分析了黑土流失特点及其时空分布规律,并引入冲沟线密度概念量化黑土流失趋势。结果表明:松辽平原典型黑土面积54 989.92 km^2,沿京哈铁路线呈弧形条带状展布;1986-2001年间,黑土区水土流失面积达3 765.21 km^2,减少速度为251.01 km^2/a,集中在河流两岸、较大建筑用地附近和与盐碱土接壤的地区;仅考虑冲沟的有效作用域,预计到2016年黑土面积平均会有1411.0 km^2/a转变为冲沟,黑土流失状况不容乐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土 水土流失 冲沟 遥感 地理信息系统 松辽平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