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传统易学的内部突破与近代转轨——杭辛斋易学思想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冯鹏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3-60,共8页
出于对近代中国民族文化自信失坠的关切.杭辛斋走上了一条与同时期其他易学家不同的易学研究道路。他希望通过阐明易道重树民族文化信念。为实现这一理想,杭辛斋整合了传统易学的诸流派与传统文化的诸派别,并积极引入近代西方社会科学... 出于对近代中国民族文化自信失坠的关切.杭辛斋走上了一条与同时期其他易学家不同的易学研究道路。他希望通过阐明易道重树民族文化信念。为实现这一理想,杭辛斋整合了传统易学的诸流派与传统文化的诸派别,并积极引入近代西方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新知识,试图构建一个涵摄范围极广的大易学体系。在整合传统易学方面,他主张破除汉宋易学的门户之见,以“讲《易》”替代“诂经”,并提出“辞、象、数、气、占”五位并重的易道观。这种努力客观上成为了对传统治《易》方法以及传统象数易学的总结与革新。此外,他对《周易》“象辞相应之理”的过分探求,以及将近代西方学说与易学两相附会的做法,大体可以归因于历史观念和历史方法的欠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易学 象数易学 科学易
原文传递
刘大绅对杭辛斋师承问题的发隐及易学批评——兼从河图诠释争议比较二家思想之分野
2
作者 姚彬彬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1-68,共8页
太谷学派的近代传人刘大绅在其著作中透露了杭辛斋师承于该学派王伯琴这一情况,针对杭辛斋诠释河图之数“阳顺阴逆”等易学观点进行批评,并系统论述了太谷学派基于丹鼎炼养之说对河图的诠释。杭辛斋的易学风格倾向于以理性思辨调和古今... 太谷学派的近代传人刘大绅在其著作中透露了杭辛斋师承于该学派王伯琴这一情况,针对杭辛斋诠释河图之数“阳顺阴逆”等易学观点进行批评,并系统论述了太谷学派基于丹鼎炼养之说对河图的诠释。杭辛斋的易学风格倾向于以理性思辨调和古今众说,刘大绅所宗奉的太谷学派易学则以神秘主义为思想底蕴,二家之学同源而异路。太谷学派易学虽至今仍传承不替,然因其思想路数已近于历史陈迹,只能作为“暗流”而存在;杭辛斋易学则表现出一定的“现代性”特色,切合时代精神,呈现博通气象,故能得后世之高度推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谷学派 河图 刘大绅 王伯琴 神秘主义
原文传递
“儒道同源”与“以《易》解经”——太谷学派对晚近中国哲学的影响二题 被引量:1
3
作者 姚彬彬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63-70,共8页
迄今为止,太谷学派对晚近中国哲学之影响,学界罕有论及。事实上,这种影响在"儒道同源"与"以《易》解经"上表现得较为明显。太谷学派的缪篆、钟泰认为,老子之学本于周礼,与孔子之教并无本质分歧;庄子可谓"讽谏... 迄今为止,太谷学派对晚近中国哲学之影响,学界罕有论及。事实上,这种影响在"儒道同源"与"以《易》解经"上表现得较为明显。太谷学派的缪篆、钟泰认为,老子之学本于周礼,与孔子之教并无本质分歧;庄子可谓"讽谏之儒",其学出于儒家颜回。追本溯源,儒、道二家皆本于《易》。刘大绅认为,诸经皆为《易》之注脚。缪篆认为,《周易》所言为道德之普遍原理,《论》《孟》《老》《庄》则是以具体问题印证之,二者如同公式与例题。此外,据文献记载,杭辛斋曾学《易》于王伯琴,王氏亦为太谷学派成员,此一情况鲜为人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谷学派 儒道同源 以《易》解经 钟泰 缪篆
原文传递
运河兴叹
4
作者 徐亚明 《文学港》 2019年第9期65-91,共27页
1出杭州城,溯上塘河东进北上,有一座依水而建的千年古镇,名唤长安。那便是我的故乡。出门在外,但凡自我介绍是长安人时,总有人误认为我是西安人,夸我历史感厚重,至今仍把西安叫长安;也有人误以为我是孙中山先生小老乡,奇怪怎么听不出半... 1出杭州城,溯上塘河东进北上,有一座依水而建的千年古镇,名唤长安。那便是我的故乡。出门在外,但凡自我介绍是长安人时,总有人误认为我是西安人,夸我历史感厚重,至今仍把西安叫长安;也有人误以为我是孙中山先生小老乡,奇怪怎么听不出半点广东口音。我只好反复声明,我的故乡既非西汉建都的古长安,也非孙先生祖籍粤长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字脚 秦始皇 长安街 上塘河 乾隆皇帝 童养媳 日本鬼子 孙中山
原文传递
影响中国的新闻人
5
《新闻与写作》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3-33,共1页
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邵飘萍邵飘萍(1886-1926),浙江东阳人。1911年,辛亥革命后杭州光复,与民主人士杭辛斋共同筹办《汉民日报》。他从此进入新闻界,开始了他15年的终身报业生涯。1915年,因发表了著名的反袁时评《预吊登极》而被捕。
关键词 邵飘萍 生活日报 汉民日报 新闻界 中华人民共和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