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宋云惠生行纪》文本构成新证 被引量:5
1
作者 吴晶 《西域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9-13,140,共5页
《洛阳伽蓝记》第五卷《宋云惠生行纪》为杨衒之综合《宋云行纪》、《惠生行纪》和《道药传》三篇而成,学界一般认为该文本以《宋云行纪》为主体,故惯以"宋云行纪"称之。余太山的新观点进一步否定《惠生行纪》的存在。本文通... 《洛阳伽蓝记》第五卷《宋云惠生行纪》为杨衒之综合《宋云行纪》、《惠生行纪》和《道药传》三篇而成,学界一般认为该文本以《宋云行纪》为主体,故惯以"宋云行纪"称之。余太山的新观点进一步否定《惠生行纪》的存在。本文通过分析杨衒之的自述、《洛阳伽蓝记》的叙事惯例、《北史》作者李延寿的评论,以及行纪各部分篇幅的差异,指出《宋云惠生行纪》的文本主体应为《惠生行纪》,而非传统观点认为的《宋云行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云行纪》 《惠生行纪》 《洛阳伽蓝记》
原文传递
浅论《洛阳伽蓝记》的史料价值
2
作者 王梦琪 《今古文创》 2024年第26期88-90,共3页
《洛阳伽蓝记》是东魏杨衒之撰写的散文体地理志著作。东魏武定五年(547),杨衒之重游洛阳,追忆北魏盛时洛阳城内外伽蓝(梵语,指佛寺)的兴隆景象,成此书。全书共分为5卷,以洛阳佛寺在洛阳城中区域分卷记之,记载了八十余所寺庙的方位、兴... 《洛阳伽蓝记》是东魏杨衒之撰写的散文体地理志著作。东魏武定五年(547),杨衒之重游洛阳,追忆北魏盛时洛阳城内外伽蓝(梵语,指佛寺)的兴隆景象,成此书。全书共分为5卷,以洛阳佛寺在洛阳城中区域分卷记之,记载了八十余所寺庙的方位、兴废,也记叙了宫廷变乱、诸王废立等孝文帝以后的一些史事。该书内容包罗宏富,取材真实,其中许多资料可补《魏书》《北史》之缺失。《洛阳伽蓝记》是研究洛阳城及佛寺的重要史料,具有丰富的史料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洛阳伽蓝记》 佛寺 史料价值
下载PDF
《洛阳伽蓝记》舆汉晋辞赋传统 被引量:3
3
作者 曹虹 《古典文献研究》 CSSCI 2008年第1期142-151,共10页
《洛阳伽蓝记》一书之富于文学价值,为世所公认,现当代的各家中国文学史撰著都把它与郦道元《水经注》视为北朝文学的双璧。但作者杨衒之文学素养的来源是什么?此书的文学魅力是如何构成的?似仍有继续掘发的余地。十多年前我在《〈洛阳... 《洛阳伽蓝记》一书之富于文学价值,为世所公认,现当代的各家中国文学史撰著都把它与郦道元《水经注》视为北朝文学的双璧。但作者杨衒之文学素养的来源是什么?此书的文学魅力是如何构成的?似仍有继续掘发的余地。十多年前我在《〈洛阳伽蓝记〉新探》一文中认为:本书描写高阳王元雍的府宅为"白壁丹楹,窈窕连互,飞檐反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洛阳伽蓝记》 辞赋传统 飞檐反宇 北朝文学 《水经注》 白壁 文学魅力 双璧 元雍
原文传递
《洛阳伽蓝记》里的文学史料 被引量:2
4
作者 顾农 《中原文化研究》 2014年第4期124-128,共5页
《洛阳伽蓝记》是北朝文学的代表,内容丰富,包含大量的文学史料,主要介绍了相关的作家事迹,引用了若干文学作品,讲述了当时的文坛轶事。这些内容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气,为了解和研究当时的文学发展状况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宝贵资料。同时,... 《洛阳伽蓝记》是北朝文学的代表,内容丰富,包含大量的文学史料,主要介绍了相关的作家事迹,引用了若干文学作品,讲述了当时的文坛轶事。这些内容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气,为了解和研究当时的文学发展状况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宝贵资料。同时,该书也在某种程度上弥补了北朝历史研究中某些方面史料不足的缺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洛阳伽蓝记》 文学史料
下载PDF
《洛阳伽蓝记》研究新动向述评 被引量:1
5
作者 李煜东 《中国地方志》 CSSCI 2023年第1期112-121,M0007,共11页
近15年来《洛阳伽蓝记》的研究取得长足发展,成果可观。就本体研究而言,学界在其作者杨衒之的姓氏、历官,全书文本与体例的厘定,以及字词注释等方面均有突破。在阐发研究中,无论是以《洛阳伽蓝记》作为直接对象,还是将《洛阳伽蓝记》作... 近15年来《洛阳伽蓝记》的研究取得长足发展,成果可观。就本体研究而言,学界在其作者杨衒之的姓氏、历官,全书文本与体例的厘定,以及字词注释等方面均有突破。在阐发研究中,无论是以《洛阳伽蓝记》作为直接对象,还是将《洛阳伽蓝记》作为主要依据材料的研究,在史学、宗教、文学等传统路径上都取得了进展。同时,学界还在较新的空间研究方面成果迭出。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反思研究方法、立足文本、有效结合多层次的材料,将是进一步取得突破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洛阳伽蓝记》 研究综述
原文传递
论杨衒之的生平仕履与史家意识 被引量:2
6
作者 林大志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2期73-79,共7页
《洛阳伽蓝记》一书具有较高的史学价值,足可补官修正史之阙,被后人称之为北朝之"别史"。作者杨衒之,因正史无传,其生平事迹仍有待考述。深入考察发现,史籍著录中的三姓更倾向于杨姓;生卒年问题尚无确论;籍贯更倾向于今河北... 《洛阳伽蓝记》一书具有较高的史学价值,足可补官修正史之阙,被后人称之为北朝之"别史"。作者杨衒之,因正史无传,其生平事迹仍有待考述。深入考察发现,史籍著录中的三姓更倾向于杨姓;生卒年问题尚无确论;籍贯更倾向于今河北遵化一说,即平州北平郡;仕履行迹均与《洛阳伽蓝记》有关。《洛阳伽蓝记》并非标准的史书,但文中贯穿着杨衒之的史家意识。具体表现为去伪存真的实录意识、秉笔直书的史家精神、主观情感的贯注与表现。同时《洛阳伽蓝记》在志书领域,特别是寺院志研究领域占有较为重要的地位,为学术界、佛教界所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平 史家意识
下载PDF
《洛阳伽蓝记》都城书写的多民族思想文化特质 被引量:1
7
作者 蔡丹君 《民族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84-97,共14页
东魏、北齐之际的杨衒之的《洛阳伽蓝记》产生于多民族融合时代,对以往都城书写传统具有多重融汇与拓展。其采用“剪辑”末世侧影来进行实录的书写策略,以传说人物穿梭于古今洛阳,实现了对都城地理和人文空间的多维建构,展开了多民族的... 东魏、北齐之际的杨衒之的《洛阳伽蓝记》产生于多民族融合时代,对以往都城书写传统具有多重融汇与拓展。其采用“剪辑”末世侧影来进行实录的书写策略,以传说人物穿梭于古今洛阳,实现了对都城地理和人文空间的多维建构,展开了多民族的历史对话。该种书写策略不仅关注上层权力,也全景式地歌颂多民族聚居与融合状态中的都城日常生活与城市文明,超越了唯歌颂皇权正统的都城书写传统。全书深蕴佛教义理,卷五所附惠生、宋云《行记》,称洛阳为“佛国”,与伽蓝、佛事之记述形成内外映照。这不仅是杨衒之对故国的情感寄寓,也是他以北魏为正统的思想的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洛阳伽蓝记》 黍离 佛国
原文传递
如何在北魏洛阳修造一座佛教寺院
8
作者 李煜东 《文史知识》 2023年第4期73-81,共9页
北魏洛阳城以佛寺众多著称。在专门记录当时洛阳佛寺的《洛阳伽蓝记》中,作者杨衒之称最盛时,洛阳“寺有一千三百六十七所”(本文以下未标明出处的引文和寺例,均源自《洛阳伽蓝记》)。当时的洛阳佛教文化之鼎盛,从洛阳城被西域来僧视作... 北魏洛阳城以佛寺众多著称。在专门记录当时洛阳佛寺的《洛阳伽蓝记》中,作者杨衒之称最盛时,洛阳“寺有一千三百六十七所”(本文以下未标明出处的引文和寺例,均源自《洛阳伽蓝记》)。当时的洛阳佛教文化之鼎盛,从洛阳城被西域来僧视作“佛国”便可见一斑。不过,尽管记录佛教、佛寺盛况的史料不少,学界也有相当多的分析,但关于当时佛寺的具体修造过程,则似乎并无明确的、综合的阐说。倘若要在当时的洛阳兴修一座寺院,应做什么样的准备,会经历何种过程,又应该把寺院建成什么样的呢?种种问题,值得思考。以下就以建寺者的视角,对建寺选址、定名、获取土地屋舍、申报、营造、开放等问题,加以解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洛阳伽蓝记》 佛教文化 佛教寺院 北魏洛阳 洛阳城 佛寺 建寺
原文传递
略论北魏佛教寺院之功能——以《洛阳伽蓝记》为中心 被引量:1
9
作者 高曼 《法音》 2022年第5期37-41,共5页
由于北魏统治者的大力推崇,佛教得到了迅速发展,域内宝刹林立、香火鼎盛,盛况空前。杨衒之《洛阳伽蓝记》中记载:“至于晋室永嘉,唯有寺四十二所。”[1]而及至北魏末年,各州郡所立寺院已达三万余所。《魏书》中云:“(北魏)世宗笃好佛理... 由于北魏统治者的大力推崇,佛教得到了迅速发展,域内宝刹林立、香火鼎盛,盛况空前。杨衒之《洛阳伽蓝记》中记载:“至于晋室永嘉,唯有寺四十二所。”[1]而及至北魏末年,各州郡所立寺院已达三万余所。《魏书》中云:“(北魏)世宗笃好佛理,每年常于禁中,亲讲经论,广集名僧,标明义旨……至延昌中,天下州郡僧尼寺,积有一万三千七百二十七所,徒侣逾众。”[2]北魏佛教之盛,可见一斑。本文将以对北魏洛阳佛寺记载翔实的《洛阳伽蓝记》为文献基础,对当时佛寺的社会功能做些初步考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洛阳伽蓝记》 讲经 佛教寺院 佛理 《魏书》 州郡 北魏洛阳
原文传递
佛教世间化视域下的晚明题寺诗研究——以紫柏真可为中心
10
作者 屈丽蕊 《法音》 2023年第5期42-48,共7页
寺院是佛教僧团居住、修道、弘法的场所,也是僧团活动的基地。随着佛教在中国的发展,大批寺院在各地兴建起来,成为佛教兴盛的体现与标志。北朝杨衒之在《洛阳伽蓝记》记载当时洛阳城郊佛寺之盛,“京城表里,凡一千余寺”。所谓“南朝四... 寺院是佛教僧团居住、修道、弘法的场所,也是僧团活动的基地。随着佛教在中国的发展,大批寺院在各地兴建起来,成为佛教兴盛的体现与标志。北朝杨衒之在《洛阳伽蓝记》记载当时洛阳城郊佛寺之盛,“京城表里,凡一千余寺”。所谓“南朝四百八十寺”也体现了南朝佛教的发展盛况。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众多寺院形成大大小小的经济实体和文化中心,并发挥了广泛的社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洛阳伽蓝记》 佛教兴盛 紫柏真可 僧团 弘法 南朝佛教 寺院
原文传递
东魏北齐三书(上)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跃进 《文史知识》 2021年第7期76-83,共8页
一杨衒之与《洛阳伽蓝记》杨衒之,《史通·补注》《郡斋读书志》《百川书志》作"羊衒之"。羊字疑误,《四库全书总目》辨之。《新唐书·艺文志》作"阳衒之"。周延年《杨衒之事实考》补证此说曰:详考《北史... 一杨衒之与《洛阳伽蓝记》杨衒之,《史通·补注》《郡斋读书志》《百川书志》作"羊衒之"。羊字疑误,《四库全书总目》辨之。《新唐书·艺文志》作"阳衒之"。周延年《杨衒之事实考》补证此说曰:详考《北史》及《魏书》,杨氏达者无北平籍,而《魏书·阳固传》:固字敬安,北平无终人,有三子,长休之,次诠,三未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洛阳伽蓝记》 《郡斋读书志》 《四库全书总目》 《魏书》 《北史》
原文传递
从《洛阳伽兰记》看北魏后期洛阳的经济和文化 被引量:1
12
作者 袁成铎 《渤海学刊(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0年第Z1期73-78,共6页
北魏太和十八年(494年),孝文帝把国都从平城迁到洛阳.洛阳这个历史名城,自东汉以来屡遭毁坏,残破不堪,而在北魏迁都以后,又成为当时中原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杨衒之的《洛阳伽兰记》一书正好记载了北魏自迁都到灭亡洛阳四十年历... 北魏太和十八年(494年),孝文帝把国都从平城迁到洛阳.洛阳这个历史名城,自东汉以来屡遭毁坏,残破不堪,而在北魏迁都以后,又成为当时中原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杨衒之的《洛阳伽兰记》一书正好记载了北魏自迁都到灭亡洛阳四十年历史,它虽是以记洛阳佛教的兴盛为主,但也反映了洛阳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各方面的情况,保存了许多《魏书》等历史中所没有的材料.该书作者杨衒之在序文中说:“武定五年(547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书》 伽兰 历史名城 文化中心 文明太后 武定 崔延伯 道武帝 班禄制
下载PDF
《洛阳伽蓝记》叙事内容分类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玉婉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6期75-83,共9页
《洛阳伽蓝记》一书很多人关注到他的历史、地理以及佛学价值,然而其中的叙事内容向来少为人所关注,尤其是叙事内容中体现的小说特色。根据书中出现的叙事内容,可以分类为轶闻传说和神怪传说两大类,而轶闻传说又有着历史逸闻、人物品评... 《洛阳伽蓝记》一书很多人关注到他的历史、地理以及佛学价值,然而其中的叙事内容向来少为人所关注,尤其是叙事内容中体现的小说特色。根据书中出现的叙事内容,可以分类为轶闻传说和神怪传说两大类,而轶闻传说又有着历史逸闻、人物品评以及佛教传说;神怪传说又有谶纬异象、佛教志怪、道教志怪之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洛阳伽蓝记》 叙事内容 小说特色
下载PDF
《洛阳伽蓝记》的政治文化省思 被引量:1
14
作者 杨柳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5期54-59,共6页
"北地三书"之一《洛阳伽蓝记》饱蕴杨衒之的士夫情怀。对往昔荣耀帝国的骄傲、对北魏堕落败亡的愤激、对乱离之世的悲怆、哀悯,时空移换的沧桑慨叹,构成了该书化不开的浓浓的情感底色。而在浓郁又不失节制的情怀书写之外,该... "北地三书"之一《洛阳伽蓝记》饱蕴杨衒之的士夫情怀。对往昔荣耀帝国的骄傲、对北魏堕落败亡的愤激、对乱离之世的悲怆、哀悯,时空移换的沧桑慨叹,构成了该书化不开的浓浓的情感底色。而在浓郁又不失节制的情怀书写之外,该著更显现出杨衒之作为亲历前朝兴衰的朝廷官员的政治文化省思,体现出冷静理性的史家之志和客观谨严的学术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洛阳伽蓝记》 拓跋 北魏
下载PDF
论《洛阳伽蓝记》的艺术之美
15
作者 邢培顺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2期51-59,共9页
《洛阳伽蓝记》以寺庙为线索,用清晰的空间结构,"正文子注"的叙事体例,丰富巧妙的描写技巧和精美的语言,记录了北魏都城洛阳一千余座佛寺中的四十余座具有代表性的大寺。在此过程中,记载了洛阳城的门阙、宫殿、官署、坊里、... 《洛阳伽蓝记》以寺庙为线索,用清晰的空间结构,"正文子注"的叙事体例,丰富巧妙的描写技巧和精美的语言,记录了北魏都城洛阳一千余座佛寺中的四十余座具有代表性的大寺。在此过程中,记载了洛阳城的门阙、宫殿、官署、坊里、沟渠、桥梁、园林,及有关的史事、典故、古迹、人物、民间艺术、市井生活故事、灵异故事等。以正文记佛寺,以注文记其他有关内容,整部作品,恰似一篇内容丰富、结构严密精巧的辞赋,其巧妙的叙事方法,使作品内容虽驳杂而线索清晰,篇幅较小而容量甚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洛阳伽蓝记》 正文子注 艺术
下载PDF
《洛阳伽蓝记》故事研究
16
作者 谢嘉欣 彭红卫 《三峡论坛》 2016年第5期66-71,共6页
作为一部记述北魏时期洛阳寺庙兴亡史的著作,《洛阳伽蓝记》收录了大量故实,全面生动地反映了当时洛阳城内的方方面面。这些故实具体可分为寺庙灵验记、志怪故事、历史事件、人物传记、市民风俗等五类。通过这些故实的运用抒发了杨衒之... 作为一部记述北魏时期洛阳寺庙兴亡史的著作,《洛阳伽蓝记》收录了大量故实,全面生动地反映了当时洛阳城内的方方面面。这些故实具体可分为寺庙灵验记、志怪故事、历史事件、人物传记、市民风俗等五类。通过这些故实的运用抒发了杨衒之的"黍离之悲",这与作者生平、时代背景、作者的责任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洛阳伽蓝记》 故事类别 黍离
下载PDF
《洛阳伽蓝记》城市空间书写的政治内涵
17
作者 杨柳 《文史知识》 2021年第11期27-37,共11页
《洛阳伽蓝记》中,与政治立场相涉的部分,作者杨衒之态度很鲜明。他对北魏政治应是有着相当的认同。在北魏政治合法性论述上,该著也作出了不少努力。除了从文化角度进行论辩外,更是将这种政治认同融入了对洛阳城的空间描写中。
关键词 《洛阳伽蓝记》 政治内涵 政治合法性 政治认同 北魏 洛阳城 政治立场
原文传递
《洛阳伽蓝记》中空间书写的人文意蕴
18
作者 曹仪敏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 2016年第5期77-79,共3页
《洛阳伽蓝记》描写了洛阳城的寺庙伽蓝。《洛阳伽蓝记》中的空间书写不仅是对于小范围的洛阳实际地理环境的描写,更是对于抽象的王朝政治空间的细笔描摹,此中包含了历史沧桑的沉痛感悟,浸淫的是杨衒之对于洛阳伽蓝之外的人文空间的挖... 《洛阳伽蓝记》描写了洛阳城的寺庙伽蓝。《洛阳伽蓝记》中的空间书写不仅是对于小范围的洛阳实际地理环境的描写,更是对于抽象的王朝政治空间的细笔描摹,此中包含了历史沧桑的沉痛感悟,浸淫的是杨衒之对于洛阳伽蓝之外的人文空间的挖掘。北魏悠悠历史消逝在了一座座伽蓝的缘起缘灭中,这段无限空间的永恒沉默使作者感觉到了窒绝生命的凄芜,由是在他史笔的妙绝雕琢中,伽蓝尽人事,一一垂丹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洛阳伽蓝记》 空间书写 人文意蕴
下载PDF
从《洛阳伽蓝记》看北魏洛阳城商业布局特点
19
作者 周梦杰 刘亚中 《炎黄地理》 2021年第3期69-71,共3页
《洛阳伽蓝记》是北魏杨衒之撰写的一部记载洛阳城内诸多佛寺兴建状况的重要历史著作,其意义深刻,全面反映了北魏都城洛阳的基本面貌。文章根据《洛阳伽蓝记》所载的商业里坊名称和方位,推断出北魏洛阳城的市场布局,以及商业特点。
关键词 《洛阳伽蓝记》 北魏洛阳城 商业布局 市场布局 基本面貌 都城
下载PDF
关于《洛阳伽蓝记》
20
作者 郭新庆 《文史杂志》 2017年第2期89-90,共2页
《洛阳伽蓝记》是记述洛阳佛寺旧事的一部历史散文长篇,在历代正史的“艺文志”中皆有著录。伽蓝是和尚住的地方,这里指寺庙。洛阳是北魏后期的都城,是孝文帝于太和十七年(公元493年)迁都始建的。北魏拓跋氏是鲜卑族政权,他们是游牧... 《洛阳伽蓝记》是记述洛阳佛寺旧事的一部历史散文长篇,在历代正史的“艺文志”中皆有著录。伽蓝是和尚住的地方,这里指寺庙。洛阳是北魏后期的都城,是孝文帝于太和十七年(公元493年)迁都始建的。北魏拓跋氏是鲜卑族政权,他们是游牧民族。孝文帝这个人很喜欢华夏文化,迁都后他断北语,改姓氏,禁胡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洛阳伽蓝记》 华夏文化 北语 胡服 鲜卑人 鲜卑族 《水经注》 《颜氏家训》 佛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