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4
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胡琴起源辩证
被引量:
14
1
作者
钟清明
《音乐学习与研究》
1989年第2期33-39,共7页
关于我国胡琴的起源,民族音乐先师杨荫浏先生在《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下简称《史稿》)中说;“这时候(指唐代)已有两种拉弦乐器:一种是轧筝,约有七条弦,是用竹片擦弦发音的。一种是奚琴,有两条弦,是用竹片在两弦之间发音的。后者是后来...
关于我国胡琴的起源,民族音乐先师杨荫浏先生在《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下简称《史稿》)中说;“这时候(指唐代)已有两种拉弦乐器:一种是轧筝,约有七条弦,是用竹片擦弦发音的。一种是奚琴,有两条弦,是用竹片在两弦之间发音的。后者是后来胡琴的前身”(上册235页)。可是,最早记载奚琴的是北宋末年陈旸的《乐书》(书成于1011年),与奚琴演奏方法相同的“嵇琴”,其记载时间也不出上下。而胡琴呢?此前两百多年的唐朝便有记载了。所以,杨老在注释中说:根据推断,奚琴“可能是唐代已有”。由于这种推断的支配,产生了如下论点:1.将奚琴的产生由“可能是”变成肯定是唐代已有,现在,进而推至“隋唐”时已有;2.将唐、甚至宋代胡琴说成是”泛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奚琴
嵇琴
拉弦乐器
陈旸
民族音乐
杨
荫
浏
先生
演奏方法
二弦
稽琴
竹片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黄锺正律”析——兼议律管频率公式中的物理量
被引量:
6
2
作者
陈正生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1989年第2期29-31,59,共4页
我国的律学研究,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这可以《吕氏春秋·古乐篇》和《管子》中有关“五声”生成的记载为佐证);而且贯穿于整个中国音乐发展史的过程中。在我国古代的律学研究过程中,始终都把确定“黄锺正律”的音高放在首位。我国...
我国的律学研究,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这可以《吕氏春秋·古乐篇》和《管子》中有关“五声”生成的记载为佐证);而且贯穿于整个中国音乐发展史的过程中。在我国古代的律学研究过程中,始终都把确定“黄锺正律”的音高放在首位。我国古代的律学研究,对于确定“黄锺正律”音高的办法,又始终以“同律度量衡”为指导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律
律学
管口校正
音乐发展史
《管子》
吕氏春秋
指导原则
杨
荫
浏
先生
中国音乐史
测频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弦索备考》想到的一些事
被引量:
1
3
作者
李玫
《人民音乐》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4-48,共5页
2023年是《弦索备考》问世的第209年,杨荫浏先生于1953年撰写的《关于“十六板”的说明》一文开启了“弦索十三套”开拓性研究,至今已有70年。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的前辈学者从1950年代开始研究这个谱本,并将其译为五线谱和简谱出...
2023年是《弦索备考》问世的第209年,杨荫浏先生于1953年撰写的《关于“十六板”的说明》一文开启了“弦索十三套”开拓性研究,至今已有70年。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的前辈学者从1950年代开始研究这个谱本,并将其译为五线谱和简谱出版,为这个谱集变成活的音响奠定了基础。1983年在曹安和先生的指导下,谈龙建老师与她的朋友们组织了“弦索十三套研究小组”,并寻访到弦索传人爱新觉罗·毓峘先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弦索十三套
杨
荫
浏
先生
开拓性研究
五线谱
前辈学者
原文传递
杨荫浏先生和中国的民族音乐学
被引量:
5
4
作者
黄翔鹏
《音乐学习与研究》
1985年第3期2-4,共3页
1984年2月25日,中国音乐界震惊地获悉:国际知名的中国民族音乐学家、音乐史家、乐律学家、八十四岁高龄的杨荫浏先生因病逝世了。先生对于当代的民族音乐学,既是一位博大精深、见识卓著、享有盛名的学者;在本门学术史上更是一位继往开...
1984年2月25日,中国音乐界震惊地获悉:国际知名的中国民族音乐学家、音乐史家、乐律学家、八十四岁高龄的杨荫浏先生因病逝世了。先生对于当代的民族音乐学,既是一位博大精深、见识卓著、享有盛名的学者;在本门学术史上更是一位继往开来、影响深远的桥梁武人物;他亲手开拓的许多新的研究领域,在我国当代民族音乐理论中,也正处在方兴未艾的时候。“五四”以来的民族音乐人物中,并驾齐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音乐学
杨
荫
浏
先生
乐律学家
八十四
中国音乐史
当代民族
中国音乐文化
王光祈
音乐实践
天韵社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杨荫浏与中国民族器乐研究(下)——乐器篇
5
作者
王英睿
《乐器》
2023年第8期72-74,共3页
(接上期)杨荫浏先生说过,笼统的国乐,可以用声乐和器乐来涵盖。中国民族器乐演奏形式主要表现为器乐独奏、器乐合奏和用器乐伴奏声乐,从古至今概莫能外。先生对于中国民族器乐的研究同样是建立在扎实的实践基础之上的。一、参与器乐合...
(接上期)杨荫浏先生说过,笼统的国乐,可以用声乐和器乐来涵盖。中国民族器乐演奏形式主要表现为器乐独奏、器乐合奏和用器乐伴奏声乐,从古至今概莫能外。先生对于中国民族器乐的研究同样是建立在扎实的实践基础之上的。一、参与器乐合奏合奏是中国民族器乐学习中的重要环节。杨荫浏先生自幼年学习乐器时起就有着与道士们合奏的习惯。用他自己的话讲:“每天晚上都同他们泡在一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
荫
浏
先生
中国民族器乐
器乐伴奏
器乐合奏
器乐独奏
民族器乐演奏
学习乐器
声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也谈河南方言及其对河南筝流派艺术风格的影响
6
作者
吴泽洪
陈文革
《音乐生活》
2023年第11期10-14,共5页
20世纪80年代初,周青青最早就河南方言对河南筝曲风格的影响发表文章[1],该文是改革开放之后最早运用杨荫浏先生的语言音乐学理论讨论中国传统音乐的文献之一,也是较早运用音乐形态学方法研究中国传统音乐结构的重要文献之一。该文从方...
20世纪80年代初,周青青最早就河南方言对河南筝曲风格的影响发表文章[1],该文是改革开放之后最早运用杨荫浏先生的语言音乐学理论讨论中国传统音乐的文献之一,也是较早运用音乐形态学方法研究中国传统音乐结构的重要文献之一。该文从方言音韵与音调发生的关系入手讨论了河南方言音韵对于河南地方音乐、河南筝曲曲调进而对河南筝曲风格的影响,是河南筝曲风格研究的突破性成果,对河南筝曲的演奏产生了积极的作用。笔者作为一名从事河南筝曲演奏多年的学习者,也从周青青的论文中获得很多教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
荫
浏
先生
河南方言
突破性成果
音乐形态学
中国传统音乐
20世纪80年代初
语言音乐学
原文传递
也谈王朴律——兼与陈应时同志商榷
被引量:
4
7
作者
王子初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1987年第1期20-27,共8页
关于王朴律,五十余年来已凝聚了不少学者的心血,不尽相同的研究角度与方法,得出不同的结论。王光祈、吴南薰等说它近于纯律;缪天瑞先生认为近于12平均律;杨荫浏先生则说它更近于三分(损益)律。不久前陈应时同志发表了《王朴律究竞是一...
关于王朴律,五十余年来已凝聚了不少学者的心血,不尽相同的研究角度与方法,得出不同的结论。王光祈、吴南薰等说它近于纯律;缪天瑞先生认为近于12平均律;杨荫浏先生则说它更近于三分(损益)律。不久前陈应时同志发表了《王朴律究竞是一种什么律?》一文(以下简称陈文),对上述各家之说作了进一步研究。他列表将三种律制(三分律、纯律、12平均律)用简明的音分数与王朴律作了比较,从而证实了杨先生的意见是较为正确的。这对于王朴律研究的深入,做了很好的工作。不过,《陈文》释王朴的“84调”为“84宫”,还否定了杨荫浏先生认为王朴律计算具一定随意性的说法。我以为,尚有讨论的余地和必要。本文拟以此为出发点,发表一些粗浅的看法,向陈应时同志请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朴律
陈应时
三分律
杨
荫
浏
先生
王光祈
平均律
三分损益
南吕
七宫
律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对《勃拾细哩》考释的若干质疑
被引量:
4
8
作者
桑德诺瓦
《民族艺术研究》
1992年第2期17-24,共8页
一、研究现状综述 《勃拾细哩》(后文简称《勃乐》)是迄今仍保留和传承于云南丽江纳西族民间的一部大型器乐、歌舞组曲。 建国以来,音乐工作者曾对其进行过实地调查和初步考证,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就文学史学界而言,早在一个世纪前就...
一、研究现状综述 《勃拾细哩》(后文简称《勃乐》)是迄今仍保留和传承于云南丽江纳西族民间的一部大型器乐、歌舞组曲。 建国以来,音乐工作者曾对其进行过实地调查和初步考证,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就文学史学界而言,早在一个世纪前就有人试图予其“正本清源”、概括诸研究,结果为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元人遗音”(蒙古族音乐);“创自民间”(纳西族音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族音乐
音乐工作者
白沙细乐
遗音
火不思
别时谢礼
音乐形态
初步考证
苏古笃
杨
荫
浏
先生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杨荫浏与中国民族器乐研究(上)——乐器篇
9
作者
王英睿
《乐器》
2023年第7期71-73,共3页
作为20世纪音乐界学贯中西的一代宗师,杨荫浏先生的研究所涉极为广泛。先生在中国民族器乐方面的演奏实践、研究方法,以及取得的相关成就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器乐首先离不开乐器,乐器是音乐的载体,是始终贯穿于整个音乐历史发展...
作为20世纪音乐界学贯中西的一代宗师,杨荫浏先生的研究所涉极为广泛。先生在中国民族器乐方面的演奏实践、研究方法,以及取得的相关成就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器乐首先离不开乐器,乐器是音乐的载体,是始终贯穿于整个音乐历史发展过程中为数不多的音乐要素之一;器乐的发展与乐器的创制、吸收与改革紧密联系,由此可见其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民族器乐
杨
荫
浏
先生
演奏实践
20世纪音乐
音乐要素
一代宗师
乐器
学贯中西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应该如何评论《敦煌曲谱研究》——与毛继增同志商榷
被引量:
3
10
作者
陈应时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1982年第4期41-49,共9页
自从叶栋同志的学术论文《敦煌曲谱研究》(以下简称《叶文》)发表以后,引起了国内两种绝然不同的反响。从今年六月以前新闻界(包括部分报纸、电台、电视台)发表的报道来看,他们对《叶文》基本上取肯定的态度,认为《叶文》对敦煌曲谱“...
自从叶栋同志的学术论文《敦煌曲谱研究》(以下简称《叶文》)发表以后,引起了国内两种绝然不同的反响。从今年六月以前新闻界(包括部分报纸、电台、电视台)发表的报道来看,他们对《叶文》基本上取肯定的态度,认为《叶文》对敦煌曲谱“破译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曲谱
唐代音乐
叶栋
二十谱字
燕乐
林谦三
杨
荫
浏
先生
中国音乐史
绝然不同
学术论文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阿炳与广东音乐的关系诱发的驰想
被引量:
3
11
作者
余其伟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1987年第3期42-44,17,共4页
杨荫浏先生在《阿炳技艺的渊源》一文记载:“1950年秋天,有一个晚上,中央音乐学院民间管弦乐组的教师和同学们,在第一次听了阿炳‘二泉映月’的录音以后,曾有人提出疑问:‘阿炳有没有受广东音乐的影响,因为在这曲中间,偶然也会给人感到...
杨荫浏先生在《阿炳技艺的渊源》一文记载:“1950年秋天,有一个晚上,中央音乐学院民间管弦乐组的教师和同学们,在第一次听了阿炳‘二泉映月’的录音以后,曾有人提出疑问:‘阿炳有没有受广东音乐的影响,因为在这曲中间,偶然也会给人感到有些广东音乐的气息’”。事后,我们调查的结果,知道亚炳曾跟无锡一位业余演奏者学过粤曲‘三谭印月’,但除此之外,他并未学过别的粤曲。中央音院那位同行,应是建国后最先提出阿炳与广东音乐有关系的人之一。以后,在陆续出现的研究文章里,也看到这种提问或简略的印证材料,但一般都未超出阿炳只学过‘三谭印月’这个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炳
粤曲
杨
荫
浏
先生
刘天华
吕文成
二泉映月
中央音乐学院
陈振铎
奚琴
病中吟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唐宋·古乐·遣踪——《寒鸦戏水》试析
被引量:
3
12
作者
陈安华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19-25,共7页
驰名遐迩的《寒鸦戏水》,是潮州音乐十大套曲中流行最广的一套,向来深受人们的喜爱,是民间音乐聚会时常奏的曲目,知其音、会其意、懂其律、和其乐者甚众。它雄踞潮乐乐坛,长盛不衰,可谓是“曲高和众,雅俗共赏”。《寒鸦戏水》有以下三...
驰名遐迩的《寒鸦戏水》,是潮州音乐十大套曲中流行最广的一套,向来深受人们的喜爱,是民间音乐聚会时常奏的曲目,知其音、会其意、懂其律、和其乐者甚众。它雄踞潮乐乐坛,长盛不衰,可谓是“曲高和众,雅俗共赏”。《寒鸦戏水》有以下三大特点: 首先,它音调清逸秀丽,风韵古朴典雅,意境舒展宽畅,格调欢欣活跃;其次,乐曲结构严谨,分句鲜明,起承转合,宛如诗词,耐人寻味;第三,其“曲速三变”的独特演奏手法,使乐曲情绪跌宕起伏,出神入化,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和向上振奋的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鸦戏水
民间音乐
乐曲结构
古朴典雅
杨
荫
浏
先生
转句
演奏手法
中国古代音乐史
曲式结构
八板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古代音乐史编写方法的思考
被引量:
2
13
作者
王誉声
《音乐学习与研究》
1991年第2期23-28,共6页
在中国古代音乐史的教学中,我试用一种新的教材编写方法,我暂时称它为以专题史为主的专题与断代相结合的方法。在探索这种方法时,我进行了多方面的思考。现在,我将几个主要方面作一简要叙述,希望能得到同志们的指正。同时,也希望起个抛...
在中国古代音乐史的教学中,我试用一种新的教材编写方法,我暂时称它为以专题史为主的专题与断代相结合的方法。在探索这种方法时,我进行了多方面的思考。现在,我将几个主要方面作一简要叙述,希望能得到同志们的指正。同时,也希望起个抛砖引玉的作用,引起同志们对编史方法的探讨和争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音乐史
教材编写
编史
杨
荫
浏
先生
钟子期
六代乐舞
乐纂
康昆仑
王光祈
吴钊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应用律学的概念和律在音乐实践中的性状
被引量:
2
14
作者
陈天国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1987年第3期18-21,共4页
音乐是自然的物理因素、人的生理因素和心理因素三者的综合体。音律既是音乐里面的一项内容,它也不能不受这三种因素的制约。可是历来研究音律的人,很多人都偏重于律的自然的物理属性和数理的研究,而几乎置其他因素和音乐实践于不顾。于...
音乐是自然的物理因素、人的生理因素和心理因素三者的综合体。音律既是音乐里面的一项内容,它也不能不受这三种因素的制约。可是历来研究音律的人,很多人都偏重于律的自然的物理属性和数理的研究,而几乎置其他因素和音乐实践于不顾。于是,出现了这样一种怪现象:研究律的,自己在从事律的案头研究和计算,不一定从事音乐实践;而从事音乐实践的绝大多数人,则自己搞其音乐实践,却不一定去理会你的律学,不知律为何物事。这是长期以来律学研究中一种不正常的现象。我认为律学的研究,由于研究目的和方法等的不尽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实践
律学
事律
学堂歌曲
音乐院校
西洋音乐
乐器制作
杨
荫
浏
先生
演奏实践
异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礼修乐明,多士燕蒸——从丁丙致蔚也、云庄信札看同治杭州孔庙礼乐器制作
被引量:
1
15
作者
徐颖
《南方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91-300,共10页
清代关于祭孔释奠体系成熟完善,所留文献和实物较前代多样,现在学界已有不少对其研究的成果。杨荫浏先生于1958年撰写《孔庙丁祭音乐的初步研究》一文,可以说是新中国成立后对祭孔礼乐研究之发端,经20世纪80年代,开启了清代祭孔研究的...
清代关于祭孔释奠体系成熟完善,所留文献和实物较前代多样,现在学界已有不少对其研究的成果。杨荫浏先生于1958年撰写《孔庙丁祭音乐的初步研究》一文,可以说是新中国成立后对祭孔礼乐研究之发端,经20世纪80年代,开启了清代祭孔研究的新思路,至今已呈现了多维度的视角和丰富的研究方式。视角一,以音乐作为切入点,通过对中国古代乐器、古代乐谱、舞蹈动作的解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
荫
浏
先生
乐器制作
祭孔
舞蹈动作
丁丙
多维度
原文传递
昆明圆通寺佛教音乐调查
被引量:
2
16
作者
梅佳
《民族艺术研究》
1993年第1期32-34,共3页
宗教仪式与音乐艺术相伴,是一种普遍的文化现象。人类初期就将宗教及音乐的认识紧密联系在一起了。杨荫浏先生说:“正因为音乐艺术有强大的感染力,所以古人常将音乐的起源归之于神明的作为,视音乐的效果,为有巫术的作用。”佛教仪式中...
宗教仪式与音乐艺术相伴,是一种普遍的文化现象。人类初期就将宗教及音乐的认识紧密联系在一起了。杨荫浏先生说:“正因为音乐艺术有强大的感染力,所以古人常将音乐的起源归之于神明的作为,视音乐的效果,为有巫术的作用。”佛教仪式中的音乐,也具有这种人类的共性心理,起源很早。“梵呗”即是古代印度宗教的曲调。现在中国佛寺中流行的佛乐,是从古代印度的“梵呗”经过漫长的演进,吸收并融合了中国古代乐曲及民间音乐形成的。浙江的天台山,是我国佛教教派天台宗的发源地,现今昆明各大佛寺都有的一本流通物《音声佛事》即是由天台山的国清寺印行的,其中有篇佛史的文章中说:“梵呗”传入中国后,最早新创“梵呗”之人是三国时期的曹植,此后历代都有人仿其声而另创……自从元代南北曲盛行以后,佛教的歌赞全采用了南北曲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明圆通寺
佛教音乐
佛教教派
宗教仪式
天台宗
天台山
三国时期
杨
荫
浏
先生
释迦牟尼佛
古代印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为长安“古乐”研究廓清道路——长安“古乐”开元五年抄本真伪辨
17
作者
雨田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1986年第4期10-13,共4页
杨荫浏先生在《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一书中,谈到《西安鼓乐》时说:“我们于1952年和1953年曾对陕西《鼓乐》作过两次采访。当时曾见到民间私人抄藏的乐谱,有七十几本之多。其中署明抄写年份的,有十六本;除何家营的一本其署作‘唐开元五...
杨荫浏先生在《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一书中,谈到《西安鼓乐》时说:“我们于1952年和1953年曾对陕西《鼓乐》作过两次采访。当时曾见到民间私人抄藏的乐谱,有七十几本之多。其中署明抄写年份的,有十六本;除何家营的一本其署作‘唐开元五年六月十五日立’,不大可信,可以不计外,余下抄写年代最早的是雍正九年(1731)。”(着重点是笔者所加)。此后杨老对这册“不大可信”的抄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安鼓乐
杨
荫
浏
先生
何家营
唐开元
曲破
秦王破阵乐
倾杯乐
敦煌曲谱
李石根
宋遗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唐教坊曲子的曲调考证研究
被引量:
1
18
作者
高兴
《中国音乐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40-142,共3页
一、研究背景 在中国古代音乐史的研究中,古谱学历来是难度较大的前沿性课题。众所周知,在世界音乐文化发展史中,中国古代音乐居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曾两度达辉煌的顶峰,一次是以编钟乐舞为代表的先秦音乐,另一次是以唐俗乐大曲为代表的...
一、研究背景 在中国古代音乐史的研究中,古谱学历来是难度较大的前沿性课题。众所周知,在世界音乐文化发展史中,中国古代音乐居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曾两度达辉煌的顶峰,一次是以编钟乐舞为代表的先秦音乐,另一次是以唐俗乐大曲为代表的唐代宫廷燕乐。由于时代的久远与曲谱资料奇缺,音乐学术界一向为“古乐沦亡”而惋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音乐史
唐教坊
世界音乐文化
俗乐
燕乐
考证研究
二十八调
黄翔鹏
杨
荫
浏
先生
前沿性课题
原文传递
唐宋拍论——兼与王凤桐、张林先生商榷
被引量:
1
19
作者
庄永平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1993年第Z2期8-14,59,共8页
关于唐宋拍实质的争论已久矣。一方面由于流传下来的古谱很少,尤其是节拍方面的标点很不明确,形成解释上的分歧。另一方面大都文献资料理论一鳞半爪、过于简略,引起诸多猜测与别解。但是今天来论及唐宋拍的实质,仍离不开这两方面所提供...
关于唐宋拍实质的争论已久矣。一方面由于流传下来的古谱很少,尤其是节拍方面的标点很不明确,形成解释上的分歧。另一方面大都文献资料理论一鳞半爪、过于简略,引起诸多猜测与别解。但是今天来论及唐宋拍的实质,仍离不开这两方面所提供的依据。如果能在前人基础上再深入一步,结合古代的乐谱文献以及今天的音乐实践,力求能予以贯通,那是今人应尽的义务。对于唐宋节拍的研究工作,笔者认为首先应围绕古谱的译解工作展开,以避免前人从文献到文献。理论到理论所产生的弊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实践
杨
荫
浏
先生
敦煌乐谱
王凤桐
法曲
张林
谱字
《词源》
倾杯乐
句中韵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胡琴起源辩证
被引量:
14
1
作者
钟清明
出处
《音乐学习与研究》
1989年第2期33-39,共7页
文摘
关于我国胡琴的起源,民族音乐先师杨荫浏先生在《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下简称《史稿》)中说;“这时候(指唐代)已有两种拉弦乐器:一种是轧筝,约有七条弦,是用竹片擦弦发音的。一种是奚琴,有两条弦,是用竹片在两弦之间发音的。后者是后来胡琴的前身”(上册235页)。可是,最早记载奚琴的是北宋末年陈旸的《乐书》(书成于1011年),与奚琴演奏方法相同的“嵇琴”,其记载时间也不出上下。而胡琴呢?此前两百多年的唐朝便有记载了。所以,杨老在注释中说:根据推断,奚琴“可能是唐代已有”。由于这种推断的支配,产生了如下论点:1.将奚琴的产生由“可能是”变成肯定是唐代已有,现在,进而推至“隋唐”时已有;2.将唐、甚至宋代胡琴说成是”泛指”
关键词
奚琴
嵇琴
拉弦乐器
陈旸
民族音乐
杨
荫
浏
先生
演奏方法
二弦
稽琴
竹片
分类号
J6 [艺术—音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黄锺正律”析——兼议律管频率公式中的物理量
被引量:
6
2
作者
陈正生
机构
上海艺术研究所音乐研究室
出处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1989年第2期29-31,59,共4页
文摘
我国的律学研究,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这可以《吕氏春秋·古乐篇》和《管子》中有关“五声”生成的记载为佐证);而且贯穿于整个中国音乐发展史的过程中。在我国古代的律学研究过程中,始终都把确定“黄锺正律”的音高放在首位。我国古代的律学研究,对于确定“黄锺正律”音高的办法,又始终以“同律度量衡”为指导原则。
关键词
正律
律学
管口校正
音乐发展史
《管子》
吕氏春秋
指导原则
杨
荫
浏
先生
中国音乐史
测频
分类号
J6 [艺术—音乐]
J91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弦索备考》想到的一些事
被引量:
1
3
作者
李玫
机构
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
出处
《人民音乐》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4-48,共5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音乐创作“中国性”研究》(项目批准号:22&ZD037)阶段性成果。
文摘
2023年是《弦索备考》问世的第209年,杨荫浏先生于1953年撰写的《关于“十六板”的说明》一文开启了“弦索十三套”开拓性研究,至今已有70年。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的前辈学者从1950年代开始研究这个谱本,并将其译为五线谱和简谱出版,为这个谱集变成活的音响奠定了基础。1983年在曹安和先生的指导下,谈龙建老师与她的朋友们组织了“弦索十三套研究小组”,并寻访到弦索传人爱新觉罗·毓峘先生。
关键词
弦索十三套
杨
荫
浏
先生
开拓性研究
五线谱
前辈学者
分类号
J609.2 [艺术—音乐]
原文传递
题名
杨荫浏先生和中国的民族音乐学
被引量:
5
4
作者
黄翔鹏
机构
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
出处
《音乐学习与研究》
1985年第3期2-4,共3页
文摘
1984年2月25日,中国音乐界震惊地获悉:国际知名的中国民族音乐学家、音乐史家、乐律学家、八十四岁高龄的杨荫浏先生因病逝世了。先生对于当代的民族音乐学,既是一位博大精深、见识卓著、享有盛名的学者;在本门学术史上更是一位继往开来、影响深远的桥梁武人物;他亲手开拓的许多新的研究领域,在我国当代民族音乐理论中,也正处在方兴未艾的时候。“五四”以来的民族音乐人物中,并驾齐驱。
关键词
民族音乐学
杨
荫
浏
先生
乐律学家
八十四
中国音乐史
当代民族
中国音乐文化
王光祈
音乐实践
天韵社
分类号
J6 [艺术—音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杨荫浏与中国民族器乐研究(下)——乐器篇
5
作者
王英睿
机构
不详
出处
《乐器》
2023年第8期72-74,共3页
文摘
(接上期)杨荫浏先生说过,笼统的国乐,可以用声乐和器乐来涵盖。中国民族器乐演奏形式主要表现为器乐独奏、器乐合奏和用器乐伴奏声乐,从古至今概莫能外。先生对于中国民族器乐的研究同样是建立在扎实的实践基础之上的。一、参与器乐合奏合奏是中国民族器乐学习中的重要环节。杨荫浏先生自幼年学习乐器时起就有着与道士们合奏的习惯。用他自己的话讲:“每天晚上都同他们泡在一起”。
关键词
杨
荫
浏
先生
中国民族器乐
器乐伴奏
器乐合奏
器乐独奏
民族器乐演奏
学习乐器
声乐
分类号
J632 [艺术—音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也谈河南方言及其对河南筝流派艺术风格的影响
6
作者
吴泽洪
陈文革
机构
河南大学音乐学院
河南大学中国传统音乐研究所
出处
《音乐生活》
2023年第11期10-14,共5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黄河流域音乐文化多元一体格局研究》(21ZD18)子课题《黄河流域戏曲与说唱音乐多元一体格局研究》
河南省社科规划项目《隋唐燕乐的创新性转换与创造性发展》(2022BYS010)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20世纪80年代初,周青青最早就河南方言对河南筝曲风格的影响发表文章[1],该文是改革开放之后最早运用杨荫浏先生的语言音乐学理论讨论中国传统音乐的文献之一,也是较早运用音乐形态学方法研究中国传统音乐结构的重要文献之一。该文从方言音韵与音调发生的关系入手讨论了河南方言音韵对于河南地方音乐、河南筝曲曲调进而对河南筝曲风格的影响,是河南筝曲风格研究的突破性成果,对河南筝曲的演奏产生了积极的作用。笔者作为一名从事河南筝曲演奏多年的学习者,也从周青青的论文中获得很多教益。
关键词
杨
荫
浏
先生
河南方言
突破性成果
音乐形态学
中国传统音乐
20世纪80年代初
语言音乐学
分类号
J632.32 [艺术—音乐]
H172.1 [语言文字—汉语]
原文传递
题名
也谈王朴律——兼与陈应时同志商榷
被引量:
4
7
作者
王子初
出处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1987年第1期20-27,共8页
文摘
关于王朴律,五十余年来已凝聚了不少学者的心血,不尽相同的研究角度与方法,得出不同的结论。王光祈、吴南薰等说它近于纯律;缪天瑞先生认为近于12平均律;杨荫浏先生则说它更近于三分(损益)律。不久前陈应时同志发表了《王朴律究竞是一种什么律?》一文(以下简称陈文),对上述各家之说作了进一步研究。他列表将三种律制(三分律、纯律、12平均律)用简明的音分数与王朴律作了比较,从而证实了杨先生的意见是较为正确的。这对于王朴律研究的深入,做了很好的工作。不过,《陈文》释王朴的“84调”为“84宫”,还否定了杨荫浏先生认为王朴律计算具一定随意性的说法。我以为,尚有讨论的余地和必要。本文拟以此为出发点,发表一些粗浅的看法,向陈应时同志请教。
关键词
王朴律
陈应时
三分律
杨
荫
浏
先生
王光祈
平均律
三分损益
南吕
七宫
律准
分类号
G6 [文化科学—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对《勃拾细哩》考释的若干质疑
被引量:
4
8
作者
桑德诺瓦
出处
《民族艺术研究》
1992年第2期17-24,共8页
文摘
一、研究现状综述 《勃拾细哩》(后文简称《勃乐》)是迄今仍保留和传承于云南丽江纳西族民间的一部大型器乐、歌舞组曲。 建国以来,音乐工作者曾对其进行过实地调查和初步考证,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就文学史学界而言,早在一个世纪前就有人试图予其“正本清源”、概括诸研究,结果为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元人遗音”(蒙古族音乐);“创自民间”(纳西族音乐)。
关键词
蒙古族音乐
音乐工作者
白沙细乐
遗音
火不思
别时谢礼
音乐形态
初步考证
苏古笃
杨
荫
浏
先生
分类号
J021 [艺术—艺术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杨荫浏与中国民族器乐研究(上)——乐器篇
9
作者
王英睿
机构
不详
出处
《乐器》
2023年第7期71-73,共3页
文摘
作为20世纪音乐界学贯中西的一代宗师,杨荫浏先生的研究所涉极为广泛。先生在中国民族器乐方面的演奏实践、研究方法,以及取得的相关成就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器乐首先离不开乐器,乐器是音乐的载体,是始终贯穿于整个音乐历史发展过程中为数不多的音乐要素之一;器乐的发展与乐器的创制、吸收与改革紧密联系,由此可见其重要性。
关键词
中国民族器乐
杨
荫
浏
先生
演奏实践
20世纪音乐
音乐要素
一代宗师
乐器
学贯中西
分类号
J632 [艺术—音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应该如何评论《敦煌曲谱研究》——与毛继增同志商榷
被引量:
3
10
作者
陈应时
出处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1982年第4期41-49,共9页
文摘
自从叶栋同志的学术论文《敦煌曲谱研究》(以下简称《叶文》)发表以后,引起了国内两种绝然不同的反响。从今年六月以前新闻界(包括部分报纸、电台、电视台)发表的报道来看,他们对《叶文》基本上取肯定的态度,认为《叶文》对敦煌曲谱“破译成功”。
关键词
敦煌曲谱
唐代音乐
叶栋
二十谱字
燕乐
林谦三
杨
荫
浏
先生
中国音乐史
绝然不同
学术论文
分类号
J6 [艺术—音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阿炳与广东音乐的关系诱发的驰想
被引量:
3
11
作者
余其伟
出处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1987年第3期42-44,17,共4页
文摘
杨荫浏先生在《阿炳技艺的渊源》一文记载:“1950年秋天,有一个晚上,中央音乐学院民间管弦乐组的教师和同学们,在第一次听了阿炳‘二泉映月’的录音以后,曾有人提出疑问:‘阿炳有没有受广东音乐的影响,因为在这曲中间,偶然也会给人感到有些广东音乐的气息’”。事后,我们调查的结果,知道亚炳曾跟无锡一位业余演奏者学过粤曲‘三谭印月’,但除此之外,他并未学过别的粤曲。中央音院那位同行,应是建国后最先提出阿炳与广东音乐有关系的人之一。以后,在陆续出现的研究文章里,也看到这种提问或简略的印证材料,但一般都未超出阿炳只学过‘三谭印月’这个范围。
关键词
阿炳
粤曲
杨
荫
浏
先生
刘天华
吕文成
二泉映月
中央音乐学院
陈振铎
奚琴
病中吟
分类号
J6 [艺术—音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唐宋·古乐·遣踪——《寒鸦戏水》试析
被引量:
3
12
作者
陈安华
出处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19-25,共7页
文摘
驰名遐迩的《寒鸦戏水》,是潮州音乐十大套曲中流行最广的一套,向来深受人们的喜爱,是民间音乐聚会时常奏的曲目,知其音、会其意、懂其律、和其乐者甚众。它雄踞潮乐乐坛,长盛不衰,可谓是“曲高和众,雅俗共赏”。《寒鸦戏水》有以下三大特点: 首先,它音调清逸秀丽,风韵古朴典雅,意境舒展宽畅,格调欢欣活跃;其次,乐曲结构严谨,分句鲜明,起承转合,宛如诗词,耐人寻味;第三,其“曲速三变”的独特演奏手法,使乐曲情绪跌宕起伏,出神入化,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和向上振奋的力量。
关键词
寒鸦戏水
民间音乐
乐曲结构
古朴典雅
杨
荫
浏
先生
转句
演奏手法
中国古代音乐史
曲式结构
八板
分类号
J6 [艺术—音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古代音乐史编写方法的思考
被引量:
2
13
作者
王誉声
出处
《音乐学习与研究》
1991年第2期23-28,共6页
文摘
在中国古代音乐史的教学中,我试用一种新的教材编写方法,我暂时称它为以专题史为主的专题与断代相结合的方法。在探索这种方法时,我进行了多方面的思考。现在,我将几个主要方面作一简要叙述,希望能得到同志们的指正。同时,也希望起个抛砖引玉的作用,引起同志们对编史方法的探讨和争鸣。
关键词
中国古代音乐史
教材编写
编史
杨
荫
浏
先生
钟子期
六代乐舞
乐纂
康昆仑
王光祈
吴钊
分类号
J6 [艺术—音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应用律学的概念和律在音乐实践中的性状
被引量:
2
14
作者
陈天国
出处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1987年第3期18-21,共4页
文摘
音乐是自然的物理因素、人的生理因素和心理因素三者的综合体。音律既是音乐里面的一项内容,它也不能不受这三种因素的制约。可是历来研究音律的人,很多人都偏重于律的自然的物理属性和数理的研究,而几乎置其他因素和音乐实践于不顾。于是,出现了这样一种怪现象:研究律的,自己在从事律的案头研究和计算,不一定从事音乐实践;而从事音乐实践的绝大多数人,则自己搞其音乐实践,却不一定去理会你的律学,不知律为何物事。这是长期以来律学研究中一种不正常的现象。我认为律学的研究,由于研究目的和方法等的不尽相同。
关键词
音乐实践
律学
事律
学堂歌曲
音乐院校
西洋音乐
乐器制作
杨
荫
浏
先生
演奏实践
异律
分类号
J6 [艺术—音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礼修乐明,多士燕蒸——从丁丙致蔚也、云庄信札看同治杭州孔庙礼乐器制作
被引量:
1
15
作者
徐颖
机构
杭州博物馆[杭州博物院(筹)]
出处
《南方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91-300,共10页
基金
浙江省文物保护科技项目。
文摘
清代关于祭孔释奠体系成熟完善,所留文献和实物较前代多样,现在学界已有不少对其研究的成果。杨荫浏先生于1958年撰写《孔庙丁祭音乐的初步研究》一文,可以说是新中国成立后对祭孔礼乐研究之发端,经20世纪80年代,开启了清代祭孔研究的新思路,至今已呈现了多维度的视角和丰富的研究方式。视角一,以音乐作为切入点,通过对中国古代乐器、古代乐谱、舞蹈动作的解读。
关键词
杨
荫
浏
先生
乐器制作
祭孔
舞蹈动作
丁丙
多维度
分类号
TS953.2 [轻工技术与工程]
原文传递
题名
昆明圆通寺佛教音乐调查
被引量:
2
16
作者
梅佳
出处
《民族艺术研究》
1993年第1期32-34,共3页
文摘
宗教仪式与音乐艺术相伴,是一种普遍的文化现象。人类初期就将宗教及音乐的认识紧密联系在一起了。杨荫浏先生说:“正因为音乐艺术有强大的感染力,所以古人常将音乐的起源归之于神明的作为,视音乐的效果,为有巫术的作用。”佛教仪式中的音乐,也具有这种人类的共性心理,起源很早。“梵呗”即是古代印度宗教的曲调。现在中国佛寺中流行的佛乐,是从古代印度的“梵呗”经过漫长的演进,吸收并融合了中国古代乐曲及民间音乐形成的。浙江的天台山,是我国佛教教派天台宗的发源地,现今昆明各大佛寺都有的一本流通物《音声佛事》即是由天台山的国清寺印行的,其中有篇佛史的文章中说:“梵呗”传入中国后,最早新创“梵呗”之人是三国时期的曹植,此后历代都有人仿其声而另创……自从元代南北曲盛行以后,佛教的歌赞全采用了南北曲调。
关键词
昆明圆通寺
佛教音乐
佛教教派
宗教仪式
天台宗
天台山
三国时期
杨
荫
浏
先生
释迦牟尼佛
古代印度
分类号
J021 [艺术—艺术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为长安“古乐”研究廓清道路——长安“古乐”开元五年抄本真伪辨
17
作者
雨田
出处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1986年第4期10-13,共4页
文摘
杨荫浏先生在《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一书中,谈到《西安鼓乐》时说:“我们于1952年和1953年曾对陕西《鼓乐》作过两次采访。当时曾见到民间私人抄藏的乐谱,有七十几本之多。其中署明抄写年份的,有十六本;除何家营的一本其署作‘唐开元五年六月十五日立’,不大可信,可以不计外,余下抄写年代最早的是雍正九年(1731)。”(着重点是笔者所加)。此后杨老对这册“不大可信”的抄本。
关键词
西安鼓乐
杨
荫
浏
先生
何家营
唐开元
曲破
秦王破阵乐
倾杯乐
敦煌曲谱
李石根
宋遗
分类号
J6 [艺术—音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唐教坊曲子的曲调考证研究
被引量:
1
18
作者
高兴
机构
山西大学
出处
《中国音乐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40-142,共3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 编号:2008BD24
文摘
一、研究背景 在中国古代音乐史的研究中,古谱学历来是难度较大的前沿性课题。众所周知,在世界音乐文化发展史中,中国古代音乐居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曾两度达辉煌的顶峰,一次是以编钟乐舞为代表的先秦音乐,另一次是以唐俗乐大曲为代表的唐代宫廷燕乐。由于时代的久远与曲谱资料奇缺,音乐学术界一向为“古乐沦亡”而惋惜。
关键词
中国古代音乐史
唐教坊
世界音乐文化
俗乐
燕乐
考证研究
二十八调
黄翔鹏
杨
荫
浏
先生
前沿性课题
分类号
J609.2 [艺术—音乐]
原文传递
题名
唐宋拍论——兼与王凤桐、张林先生商榷
被引量:
1
19
作者
庄永平
出处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1993年第Z2期8-14,59,共8页
文摘
关于唐宋拍实质的争论已久矣。一方面由于流传下来的古谱很少,尤其是节拍方面的标点很不明确,形成解释上的分歧。另一方面大都文献资料理论一鳞半爪、过于简略,引起诸多猜测与别解。但是今天来论及唐宋拍的实质,仍离不开这两方面所提供的依据。如果能在前人基础上再深入一步,结合古代的乐谱文献以及今天的音乐实践,力求能予以贯通,那是今人应尽的义务。对于唐宋节拍的研究工作,笔者认为首先应围绕古谱的译解工作展开,以避免前人从文献到文献。理论到理论所产生的弊病。
关键词
音乐实践
杨
荫
浏
先生
敦煌乐谱
王凤桐
法曲
张林
谱字
《词源》
倾杯乐
句中韵
分类号
J613 [艺术—音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胡琴起源辩证
钟清明
《音乐学习与研究》
1989
1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黄锺正律”析——兼议律管频率公式中的物理量
陈正生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1989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从《弦索备考》想到的一些事
李玫
《人民音乐》
北大核心
2024
1
原文传递
4
杨荫浏先生和中国的民族音乐学
黄翔鹏
《音乐学习与研究》
1985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杨荫浏与中国民族器乐研究(下)——乐器篇
王英睿
《乐器》
202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也谈河南方言及其对河南筝流派艺术风格的影响
吴泽洪
陈文革
《音乐生活》
2023
0
原文传递
7
也谈王朴律——兼与陈应时同志商榷
王子初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1987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对《勃拾细哩》考释的若干质疑
桑德诺瓦
《民族艺术研究》
1992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杨荫浏与中国民族器乐研究(上)——乐器篇
王英睿
《乐器》
202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应该如何评论《敦煌曲谱研究》——与毛继增同志商榷
陈应时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1982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从阿炳与广东音乐的关系诱发的驰想
余其伟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1987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唐宋·古乐·遣踪——《寒鸦戏水》试析
陈安华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1989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中国古代音乐史编写方法的思考
王誉声
《音乐学习与研究》
1991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应用律学的概念和律在音乐实践中的性状
陈天国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1987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礼修乐明,多士燕蒸——从丁丙致蔚也、云庄信札看同治杭州孔庙礼乐器制作
徐颖
《南方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22
1
原文传递
16
昆明圆通寺佛教音乐调查
梅佳
《民族艺术研究》
1993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为长安“古乐”研究廓清道路——长安“古乐”开元五年抄本真伪辨
雨田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1986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唐教坊曲子的曲调考证研究
高兴
《中国音乐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
1
原文传递
19
唐宋拍论——兼与王凤桐、张林先生商榷
庄永平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1993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