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魏华存与《黄庭经》
被引量:3
- 1
-
-
作者
李养正
-
出处
《中国道教》
1988年第1期38-41,共4页
-
文摘
魏华存,字贤安,任城人,晋司徒剧阳文康公魏舒之女。生于魏齐王嘉平三年(公元251年)。幼而好道,静默恭谨。喜读《庄》、《老》,志慕神仙,欲求冲举。常服胡麻散、茯苓丸,吐纳气液,摄生夷静。年二十四,强适太保掾南阳刘文,字幼彦。生二子,长曰璞,次曰瑕。幼彦为修武令。魏夫人心期幽灵,精诚弥笃。二子粗立,乃离隔宇室,斋于别寝。传说“清虚真人”王褒为之师,授《太上宝文》、《八素隐书》、《大洞真经》、《灵书八道》、《紫度炎光》、《石精金马》、《神真虎文》、《高仙羽玄》等经,凡三十卷;“景林真人”又授《黄庭内景经》,
-
关键词
黄庭经
魏华存
胡麻散
内景经
魏夫
杨羲
炼养
魏舒
魏齐
《太平经》
-
分类号
B9
[哲学宗教—宗教学]
-
-
题名论茅山上清派宗师杨羲的道教诗歌
被引量:2
- 2
-
-
作者
曹林娣
梁骥
-
机构
苏州大学文学院
-
出处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3期77-80,共4页
-
文摘
本文探讨了东晋茅山上清派宗师杨羲的道教诗歌特有的意象组合及其浪漫风采,诸如神仙意象群与仙境的意象的创造、旨远义隐的道教词语、色彩斑斓的辞藻等,形象地图解了道教的终极目的:“生存与享乐”。并揭示了道教诗歌与庄骚美学精神的承继关系与不同风格。
-
关键词
杨羲
道教
诗歌
-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杨羲与《上清大洞真经》
- 3
-
-
作者
李养正
-
出处
《中国道教》
1987年第4期50-52,49,共4页
-
文摘
(一) 杨羲生平杨羲,字羲和(《玄品录》卷三《杨羲传》作羲和)。本吴郡人(《真诰》及《仙鉴》中之《杨羲传》均作“似是吴人”),徙家句容(今江苏句容县)。生于晋成帝咸和五年(公元330)。幼而“通灵”,少好学,读书遍涉经史,尤工书画,与王羲之(右军)并名海内。与许迈(远游),许穆(长史,一名谧,字思玄)年龄虽相悬殊,但早结“神明”之交。司马昱(即简文帝)在晋废帝太和元年(公元366)为会稽王,又进位丞相,录尚书事。
-
关键词
杨羲
仙鉴
句容县
羲和
晋成帝
身中神
晋废帝
洞真部
登真隐诀
魏华存
-
分类号
K2
[历史地理—历史学]
-
-
题名杨羲与许谧父子造作上清经考
被引量:1
- 4
-
-
作者
刘琳
-
机构
四川大学中文系
-
出处
《中国文化》
1993年第1期104-110,共7页
-
文摘
东晋后期至南北朝前期,中国道教史上兴起了一次重大的变革潮流,使道教进一步成熟化、定型化、官方化,为尔后千余年的发展奠定了基本格局(参拙著《东晋南北朝道教的变革与发展》,《历史研究》1981年第5期)。此次变革潮流开始于晋哀帝前后道教从杨义与许谧、许翙父子之炮制上清经。
-
关键词
上清经
杨羲
道教史
道藏提要
晋哀帝
《道藏》
洞真部
上清派
魏夫
《历史研究》
-
分类号
G12
[文化科学]
-
-
题名陶弘景《真诰》中所见王羲之资料及其相关考察
被引量:1
- 5
-
-
作者
祁小春
-
机构
广州美术学院
-
出处
《中国书法》
CSSCI
2019年第2期17-23,共7页
-
文摘
由于《世说新语》以及刘孝标注、《晋书》本传等文献没有记载王羲之生卒年,于是后世出现了六种说法,孰是孰非,至今未有定论,以至成为王羲之研究中的悬案之一。然而经过学者们的研究考证,现在学界已经大致认可王羲之太安二年(三〇三)生、升平五年(三六一)卒的说法,而最早记录此说者乃陶弘景所辑《真诰》注。第一,陶弘景十分熟悉王羲之的书法及其生平事迹,在《真诰》注中以王羲之事迹检证他事,这说明他掌握了翔实可信的王羲之资料才能做到。第二,陶弘景是上清派茅山宗的代表人物,他所辑《真诰》资料源主要是这一系的创始者杨羲、二许(许谧、许翙父子)等在降神活动时留下来的原始记录,而许谧的胞兄许迈,又是王羲之的至交密友,关系十分密切。本文通过梳理和论证,揭示了《真诰》中有关王羲之及其相关联的资料源之可靠,作为王羲之研究的早期文献,《真诰》的资料价值十分珍贵。
-
关键词
王羲之生卒年
陶弘景
《真诰》
上清派
杨羲
许谧
-
分类号
J292.1
[艺术—美术]
-
-
题名有关《阴符经》几个疑问的论证
被引量:1
- 6
-
-
作者
李养正
-
出处
《中国道教》
1983年第1期1-21,共21页
-
文摘
自《阴符经》行世后,从唐代至晚清均不乏好事者对它进行研究和作注,但由于《阴符经》既佚作者姓名,又未标明成书年代,加以经文古奥,含意隐晦,使人难于理解,故众说纷纭,存疑颇多。拙文拟就有关《阴符经》的发现、传本、成书时代、作者以及它究属哪家的著作、应当如何评价等问题,试为论证。
-
关键词
阴符经
天道自然
李鉴
盗机
杨羲
集仙传
寇谦之
炼养
道家类
夏元鼎
-
分类号
F27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
-
题名论陶弘景的外丹
被引量:1
- 7
-
-
作者
迈克尔.斯特里克曼
余仲珏
-
出处
《中国道教》
1984年第15期75-102,共28页
-
文摘
一、茅山上清经箓中的外丹 1.概说陶弘景(456-536)在中国的文明、科技和宗教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这一点从来不容置疑。特别是西方学者认为他是临界药物学的创始人、茅山上清道派的天才大师。陶弘景确实可以称得上是道、术兼备的道士之典型代表人物。在西方学者的论著中,他常常被誉为“伟大的炼丹家”。不过亚瑟·韦利(Arthur Waley)却不同意这种提法,早在1930午他就说:陶弘景只不过在自己的著作中涉及到外丹罢了。他卒后,对他的传说很多,终于变成了“
-
关键词
外丹
杨羲
上清经
登真隐诀
九转神丹
丹经
丹法
灵书紫文
冥通记
玉精
-
分类号
G6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由陶弘景《真诰》揣测“三君”真迹之面目
- 8
-
-
作者
梁少膺
-
出处
《书法》
2015年第7期76-79,共4页
-
文摘
陶弘景《真诰》卷一九《真诰叙录》:《真诰》者,真人口授之诰也,犹如佛经皆言佛说。而顾玄平谓《真迹》,当言真人之手迹也,亦可言真人之所行事迹也。若以手书为言,真人不得为隶字。若以事迹为目,则此迹不在真人尔,且书此之时未得称"真"。既于义无旨,故不宜为号。
-
关键词
真诰
玄平
杨羲
黄庭经
叙录
道教史
杨书
云笈七签
采古来能书人名
东观余论
-
分类号
J292.1
[艺术—美术]
-
-
题名论陶弘景的外丹(下)
- 9
-
-
作者
迈克尔.斯特里克曼
余仲珏
-
出处
《中国道教》
1985年第16期64-86,共23页
-
文摘
三、道敎中的外丹 1.从历史和道教定义上考察天师道外丹作为道教的一个组成部份由来已久,这一概念已然成了定论,所以人们也就不感觉这一定论的根据尚有模糊之处。如果要考察其根据,首先得给道教下个定义。虽然英译的有关文献资料有不少错误和混乱,给道教下个定义其实并不像想像中那么困难。我们往往忘记了“前车之鉴,后事之师'的好处,其实历史上的定义都是事后总结归纳出来的。
-
关键词
外丹
道教史
上清经
丹法
杨羲
张道陵
丹经
登真隐诀
存想
师道
-
分类号
B9
[哲学宗教—宗教学]
-
-
题名贞白先生其人其书
- 10
-
-
作者
李养正
-
出处
《中国道教》
1987年第3期42-46,20,共6页
-
文摘
陶弘景自号华阳隐居,谥贞白先生,南北朝时期的著名道教学者,道教茅山宗的开创者。他曾在南朝宋、齐、梁三朝作官;在宗教信仰方面,道、佛兼宗。他一生似宦非宦,似隐非隐。后人对他议论颇多,毁誉不一。本文拟就其生平事绩、著述及思想作全面评述,以拨散云雾,显现其庐山面目。一、生平事迹陶弘景,字通明,丹阳秣陵人(今江苏南京)。出生于南朝土族之家。据其从子陶翊撰《华阳隐居先生本起录》述其家世说:“祖隆,……便鞍马,善骑射,好学读书,善写,兼解药性,常行拯救为务,行参征南中郎军事,侍从宋孝武伐逆有功,封晋安候。……父讳贞宝,字国重。
-
关键词
华阳隐居
贞白先生
道教学者
道教茅山宗
真灵位业图
登真隐诀
子陶
杨羲
南北朝时期
太玄部
-
分类号
I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赵孟頫书法研究二题
- 11
-
-
作者
黄惇
-
出处
《中国书画》
2005年第8期166-168,共3页
-
文摘
一、赵孟頫小楷与东晋杨羲《黄素黄庭内景经》赵盂頫小楷在三十三岁时曾用功于钟繇,在《哀鲜于伯几》诗中称:"我时学钟法,写君先墓石。"今存其为鲜于枢书先君墓石,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大德二年(1298年)
-
关键词
书法研究
赵孟
鲜于枢
钟繇
内景经
元成宗
黄庭
杨羲
戏鸿堂
《过秦论》
-
分类号
J292.1
[艺术—美术]
-
-
题名茅山——道教第一福地第八洞天
- 12
-
-
作者
黎遇航
-
出处
《中国道教》
1981年第1期1-13,共13页
-
文摘
(一)茅山的由来茅山在我国江苏省西南部,是道教名山之一,风景幽美,气候冷暖较为正常,若登高远眺,只见山中树木丛丛,流水潺潺,清风徐来,白云满山,各峰均无险陡峭壁,尽管山势稍有参差。
-
关键词
修真
九老仙都
句曲山
汤志道
流水潺潺
杨羲
刘混康
乾元观
上清经
木丛
-
分类号
I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唐代书仪与王羲之尺牍之关系
- 13
-
-
作者
祁小春
-
出处
《中国书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34-161,共28页
-
文摘
考察王羲之尺牍法帖的文本,就需要了解法帖的载体,尺牍的历史,并且还要了解尺牍的名称、含意、体裁、分类、性质等具体内容,从中寻求出一个较为可行的比较研究方法。当然,最根本的研究方法应从王羲之尺牍本身加以分析归纳,以寻找特征与规律。除此之外,借助于各种旁证资料做比较,也是一个比较重要方法。就目前所掌握的文献史料情况看,可以作旁证资料的主要是与王羲之大约同时代的书简资料,如西晋陆云尺牍、《真诰》所收杨羲、许翽尺牍、西域楼兰所出晋人书简残纸等,另外还有一项重要资料群尤其值得参考,那便是今天我们需要着重讨论的敦煌所出唐人写本书仪。
-
关键词
书仪
许翽
杨羲
比较研究方法
真诰
晋人
经籍志
旧唐书
文献史料
淳化阁帖
-
分类号
J292.1
[艺术—美术]
-
-
题名道教辞典
- 14
-
-
作者
华颐
-
出处
《中国道教》
1988年第4期60-61,共2页
-
文摘
《阴符经》全称《黄帝阴符经》,道教奉为经典。传说达观子李筌至嵩山虎口岩壁中得《阴符》本,又由骊山老母授阴符玄义而作经注。该经成书年代及作者,说法不一,有商末、战国、战国末、晋哀帝时杨羲、北魏寇谦之、唐李筌等。唐初欧阳洵撰《艺文类聚))已引用《阴符经》中语。足见那时已有《阴符经》行世,传本较少,藏之甚秘,自李筌得本作注,始显於世。《新唐书·艺文志》著录一卷。经文有三百多字本或四百多字本,内容相似,主要文句亦一致,两者并传。分三章,第一《神仙抱一演道章》,第二《富国安民演法章》。
-
关键词
阴符经
杨羲
李筌
晋哀帝
寇谦之
骊山老母
道章
艺文类聚
经注
文有
-
分类号
B9
[哲学宗教—宗教学]
-
-
题名茅山道教今昔
- 15
-
-
作者
黎遇航
袁志鸿
-
出处
《中国道教》
1987年第4期28-32,共5页
-
文摘
茅山原名句曲山,在我国江苏省西南部,是道教名山之一。据《道藏·洞天记》载,江东句曲山称谓“第一福地,第八洞天”。传说大禹曾在此朝臣,泰伯曾在此采药,吴王夫差曾在此筑造“梧园宫”,秦始皇曾召李明真人埋白壁一对于该山北陲。西汉景帝四年(公元前153年),陕西咸阳南关的茅盈,来此修真,不久又将二弟茅固和三弟茅衷招来同修,并不辞辛劳,上山采药,炮制提炼,制成丸散膏丹,为民治病,后仙蜕于该山。后代人为感激茅氏兄弟之恩泽,遂将句曲山更名为茅山。此后,葛玄、葛洪涉其尘,杨羲、许穆步其后,陆修静、孙游岳、陶弘景等接踵而至。延至隋、唐,连帝王也以能受茅山之符箓为荣。
-
关键词
茅山道教
句曲山
杨羲
茅固
修真
陆修静
葛玄
道教名山
乾元观
明真
-
分类号
B9
[哲学宗教—宗教学]
-
-
题名七彩灯光醉人眼——夜间摄影的艺术设计
- 16
-
-
作者
罗大万
-
出处
《数字世界》
2006年第Z1期162-165,共4页
-
文摘
夜景摄影主要是利用被摄景物和周围环境的灯光、火光、月光等作为主要光源,对自然景物和建筑物以及车船、人物活动所构成的画面进行拍摄。我觉得要拍好一幅夜景作品,创作的艺术构思设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
关键词
构思设计
周围环境
设计创意
杨羲
多次曝光
涂山
使人
动体
雷雨之夜
后期制作
-
分类号
J41
[艺术—摄影艺术]
-
-
题名培养道教人才 继承道教事业
- 17
-
-
-
机构
道教知识专修班教务处
-
出处
《中国道教》
1987年第1期53-55,共3页
-
文摘
中国道教协会为了培养道教人才,使道教事业后继有人,从一九八二年十一月一日起,举办了道教知识专修班。专修班设在国内外享有盛名的道教全真第一丛林、龙门祖庭北京白云观的后花园内。这里游廊迂回,假山环绕,绿树成荫,仙馆、山房分布其间,景色秀丽,清新幽静。至一九八五年一月,已有两期六十四名学员结业。从一九八六年三月二十二日起举办第三期,招收四十名学员,学期由半年改为一年,至九月底已学习半年。专修班的诞生与教学情况在十年动乱中,道教界受到冲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落实了宗教政策,全国著名宫观陆续恢复开放。但现有常住宫观道众,都年事已高,难以担负宫观管理任务。道教事业面临后继乏人的景况,道教界人士对此十分关注。
-
关键词
道教史
中国道教协会
北京白云观
专修班
道协
宗教政策
学员结业
祖庭
杨世华
杨羲
-
分类号
B9
[哲学宗教—宗教学]
-
-
题名魏晋南北朝天师道的传播与发展——道教史讲义第四章
- 18
-
-
作者
李养正
-
出处
《中国道教》
1986年第19期1-33,共33页
-
文摘
魏晋南北朝(公元220-589年)是天师道在汉末兴起后的再次勃兴时期。它历经了曹魏时期(公元220-265年)对它的制约,而又盛行于大江南北;并且在教团组织形式及教义上均有较大的变革与发展。这是道教发展史上一段十分重要的时期。兹据史籍记载,略述梗概。一、曹魏之制约天师道及天师道之传播曹魏时,太平道随黄巾起义的被镇压而衰微;天师道(即五斗米道)随系师张鲁之归顺曹操与移民北迁,造成组织分散,其势大减。在社会历经黄巾起义之后,魏统治者深知对方士。
-
关键词
道教史
陆修静
上清经
杨羲
老君音诵诫经
三皇文
三皇经
三洞经书目录
寇谦之
真灵位业图
-
分类号
B9
[哲学宗教—宗教学]
-
-
题名道教辞典
- 19
-
-
-
出处
《中国道教》
1988年第1期64-,共1页
-
文摘
道教重要道书。二十卷。南朝梁陶弘景摭括杨羲(330—386)、许谧(303—373)、许翙(341—370)三君遗迹,并据南齐顾欢所整理“真人口授诰”,诠次叙注,并加增补所纂成。因相传为魏华存等众真降授,故名。其一至十六卷,为东晋杨、许托言“真人口授”之作,卷十七、十八为杨、许书疏,卷十九、二十为陶弘景撰述。文体或诗歌,或问答,或喻戒,内容皆“仙真”授受真诀之事,兼及药物、导引,按摩等修炼方术,保存了不少道教与科技史资料。书中也吸取有佛教《四十二章经》中地狱、轮回之说,援佛入道。是研究南北朝宗教史的重要资料。收入《正统道藏》。
-
关键词
魏华存
杨羲
四十二章经
仙真
道书
南朝梁
书疏
科技史
顾欢
宗教史
-
分类号
B9
[哲学宗教—宗教学]
-
-
题名《圣遗诗集》的诗学特征与近代古典诗学主潮
- 20
-
-
作者
郑升
-
机构
福建社会科学院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
重庆工商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
出处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2期106-112,共7页
-
基金
2020年度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近代名士杨钟羲别集整理与研究”(2020YBWX161)
2021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晚清民国新旧体诗话批评文献整理与阐释研究”(21BZW048)。
-
文摘
《圣遗诗集》是清末名士杨钟羲唯一刊布的诗歌别集,其“叙事作诗”之大事与小事、“变风变雅”之沉郁与平静,以及编年体例等特征凸显了诗史传统在近代的通变,与“诗补史”“重倡诗教”等近代古典诗学主潮相关联、相参证,成为时代转型大幕中古典诗学力图自我调适,努力赓续传统并有一定新变的缩影,具有比较重要的认识价值、文献价值和诗史意义。
-
关键词
近代诗学
杨钟羲
《圣遗诗集》
诗史观
通变
-
Keywords
modern poetics
Yang Zhongxi
The Poetry of the Sacred Relics
poetic-historical view
general change
-
分类号
I206.5
[文学—中国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