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在经济发展中不断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访中国劳动学会原副会长杨宜勇
1
《中国就业》 2024年第11期4-7,共4页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式发布,对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作出了全面系统的部署。《意见》的发布,彰显了党中...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式发布,对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作出了全面系统的部署。《意见》的发布,彰显了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推动就业、保障民生的坚定决心,为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有力的支持,同时也在全国人社系统掀起了新一轮的学习热潮。围绕《意见》的解读和学习,日前,本刊独家采访了著名经济学家、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高级顾问专家杨宜勇研究员。杨宜勇研究员曾任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中国劳动学会副会长,是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长期从事有关宏观经济、社会发展、人口与就业、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等方面的政策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劳动学会 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 百千万人才工程 高质量充分就业 中国宏观经济 就业优先战略 学习热潮 杨宜
下载PDF
关于“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访著名经济学家、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杨宜勇 被引量:3
2
作者 阿悦 《中国物流与采购》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8-10,共3页
关键词 杨宜 中等收入者 中国 共同富裕 小康社会 收入水平 社会福利 消费结构
原文传递
新常态下经济怎么发展 被引量:1
3
作者 张立群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8-40,共3页
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在新常态下,要实现中国经济中高速增长和迈向中高端水平的"双目标",更要时刻绷住发展这根弦,牢牢把握调速不减势、量增质更优,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新... 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在新常态下,要实现中国经济中高速增长和迈向中高端水平的"双目标",更要时刻绷住发展这根弦,牢牢把握调速不减势、量增质更优,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新常态不仅是经济增长速度的变化,更是结构的优化和动力的转换,是对发展质量和效益的更高要求,更是对发展理念和思路的检验与考验。如何认识新常态下经济的发展潜力,如何推动产业结构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结构调整 发展潜力 国家行政学院 根弦 生态环境保护 程承坪 管理学院教授 杨宜 中国人民大学 孝德
下载PDF
开放导报2004年总目录 被引量:1
4
《开放导报》 2004年第6期109-112,共4页
关键词 区域经济一体化 区域经济横向化 经济圈 脑库 区域发展战略 港口业 政府转型 开放导报 资本市场 金融市场 统筹协调发展 港口行业 分工格局 杨宜 亚洲 转型模式 目录 检索工具
下载PDF
政府应有所为,政府可有所为——专访杨宜勇、蔡定剑教授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平 《中国改革(农村版)》 2004年第9期19-20,共2页
民工工伤与民工荒之间一定存在着某种逻辑关系,当然它们之间的关系决不是简单的正比例或负比例。如果没有对人的生命的关怀,市场规律也好,计划经济规律也好,都将对这些关系的失调起不到应有的修复作用,剩下的,就只是泛滥的物欲和巨大的... 民工工伤与民工荒之间一定存在着某种逻辑关系,当然它们之间的关系决不是简单的正比例或负比例。如果没有对人的生命的关怀,市场规律也好,计划经济规律也好,都将对这些关系的失调起不到应有的修复作用,剩下的,就只是泛滥的物欲和巨大的贫富差距了——当然,那决不是我们想看到的景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宜 蔡定剑 农民工 工伤事故 中国 农村剩余劳动力 劳资关系 政府职能 《劳动法》
下载PDF
新挑战:推动高质量充分就业面临的问题挑战和相关对策——首届聚焦中国就业创业高峰论坛“专题二”精彩回顾(摘要)
6
《中国就业》 2023年第2期16-21,共6页
在中国就业创业高峰论坛上,围绕专题二,即“新挑战——推动高质量充分就业面临的问题挑战和相关对策”单元,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立群、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市场与价格研究所所长杨宜勇、国际劳工组织中国和蒙古局副局长戴晓初、... 在中国就业创业高峰论坛上,围绕专题二,即“新挑战——推动高质量充分就业面临的问题挑战和相关对策”单元,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立群、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市场与价格研究所所长杨宜勇、国际劳工组织中国和蒙古局副局长戴晓初、国民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王小鲁、天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原局长孔长起均进行了精彩发言,本期进行摘要汇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立群 国际劳工组织 中国宏观经济 就业创业 副局长 副所长 高质量充分就业 杨宜
下载PDF
如何看待当前的就业形势——访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杨宜勇博士 被引量:1
7
作者 阎文学 《文明与宣传》 2003年第9期7-9,共3页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就业是民生之本。扩大就业是我国当前和今后长时期重大而艰巨的任务。”虽然计划经济国家在转轨过程中都无一例外地出现了严峻的就业问题,但是没有哪一个国家的就业问题像我们国家这么严重。就业一直是我国一个重...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就业是民生之本。扩大就业是我国当前和今后长时期重大而艰巨的任务。”虽然计划经济国家在转轨过程中都无一例外地出现了严峻的就业问题,但是没有哪一个国家的就业问题像我们国家这么严重。就业一直是我国一个重大的社会经济问题,带着这个问题,本刊记者采访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我国研究就业问题的著名专家杨宜勇博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宜 就业形势 就业问题 经济发展水平 计划经济国家 社会经济问题 不充分就业 国家发改委 劳动关系调整 生之本
原文传递
杨宜勇:激活数据价值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8
作者 戈晶晶 《中国信息界》 2022年第6期12-16,共5页
10月16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为未来五年中国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未来五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主要目标任务是: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突破,科技自立自强能力显著提升,构建新发展格局... 10月16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为未来五年中国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未来五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主要目标任务是: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突破,科技自立自强能力显著提升,构建新发展格局和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取得重大进展。其中,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化经济体系 自立自强 主要目标任务 数据价值 高质量发展 杨宜 未来五年 中国经济发展
下载PDF
十三五规划勾绘全景式战略图谱
9
作者 钟实 《经济》 2015年第11S期8-10,共3页
10月29日,十八届五中全会在北京闭幕,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全会指出,"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 10月29日,十八届五中全会在北京闭幕,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全会指出,"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十三五"规划的公布,引发了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并积极对此进行讨论和解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均衡发展 行政学院教授 共同富裕 公方彬 首席经济师 制造强国 国家行政学院 要素驱动 汪玉凯 杨宜
原文传递
数字
10
《现代人才》 2012年第5期4-5,共2页
【中华民族复兴任务2010年已完成62%】8月3日,国家发改委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杨宜勇称,根据2005年和2010年的数据,2005年中华民族复兴指数为0.4644,即已完成46%的复兴任务;2010年中华民族复兴指数为0.6274,即已完成62%的复兴任务,复兴进... 【中华民族复兴任务2010年已完成62%】8月3日,国家发改委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杨宜勇称,根据2005年和2010年的数据,2005年中华民族复兴指数为0.4644,即已完成46%的复兴任务;2010年中华民族复兴指数为0.6274,即已完成62%的复兴任务,复兴进程明显加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复兴 杨宜 国家发改委 绿色发展 贫富差距拉大 阿尔斯通 国际警戒线 测算结果 西南财经大学
原文传递
解读“十二五”:四大关键词,四场攻坚战
11
《中国建材资讯》 2011年第1期9-10,共2页
十七届五中全会10月18日闭幕,全会的成果之一就是审议通过了"十二五"规划建议。"十二五"期间,有几个关键点格外引人关注,其中包括4个非常重要的关键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关键词 经济发展方式 收入分配改革 区域发展 十七届五中全会 主体功能区 新一轮经济增长 杨宜 发展总体战
原文传递
理顺分配关系与构建和谐社会
12
作者 黄志雄 《中国市场》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2期216-217,共2页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将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一项重大任务,《决定》指出:“要适应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注重激发社会活力,...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将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一项重大任务,《决定》指出:“要适应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注重激发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在200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被确定为2005年的工作任务之一。这充分表明党中央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顺分配关系 分配差异 社会公平 社会活力 杨宜 差距问题 收人分配 市场分配 分配领域 按要素分配
下载PDF
养老金并轨改革“动真格”——国家发改委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杨宜勇访谈录
13
作者 贺海峰 温鹏莉 《决策》 2015年第1期41-43,共3页
没有结构性变化的改革,不是真改革,是增长;没有时间表的改革,难以兑现。以前公务员有优越感,以后的养老金改革就是让每个公民都有优越感,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久遭诟病的养老金"双轨制",将在2015年彻底走向终结。2014年12月23... 没有结构性变化的改革,不是真改革,是增长;没有时间表的改革,难以兑现。以前公务员有优越感,以后的养老金改革就是让每个公民都有优越感,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久遭诟病的养老金"双轨制",将在2015年彻底走向终结。2014年12月23日,国务院副总理马凯在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作报告时透露了这一改革新动向。按照部署,2015年底之前,党政机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老金改革 杨宜 养老保险 马凯 “双轨制” 企业年金 职业年金 国家发改委 养老金制度 结构性变
下载PDF
公正至上:收入分配改革之鹄
14
作者 马玉荣 李实 +1 位作者 苏海南 杨宜勇 《中国经济报告》 2015年第7期32-35,共4页
收入分配存在两个偏低、四个差距大的问题,必须通过改革加以纠正。重要的是建立一个比较完善的市场环境,让各种生产要素能够充分流动,破除制度性壁垒分配关系不合理的主要表现中国经济报告:在5月12日召开的全国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 收入分配存在两个偏低、四个差距大的问题,必须通过改革加以纠正。重要的是建立一个比较完善的市场环境,让各种生产要素能够充分流动,破除制度性壁垒分配关系不合理的主要表现中国经济报告:在5月12日召开的全国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职能转变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李克强总理要求:今年6月底前,各地工资调整一定要落实到位。目前居民收入分配关系不合理的主要表现是什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收入分配改革 中国经济报告 居民收入分配 分配关系 中等收入陷阱 收入分配问题 生产要素 收入调节 杨宜 工资调整
下载PDF
九大目标勾画和谐社会走向
15
作者 张旭东 齐中熙 姜雪丽 《浙江人大》 2006年第11期10-12,共3页
关键词 和谐社会 胡鞍钢 收入差距 周天 人民权益 社会文明程度 杨宜 各尽其能 十六届六中全会 创新型国家 和谐相处
原文传递
六年,我们走了多远?——写于512地震六周年之际
16
作者 唐映红 《现代青年》 2014年第6期32-34,共3页
记得六年前5月12日的下午,2点28分,当时我在成都科华北路的写字楼里。在经历一阵剧烈的摇晃后,排除掉写字楼的摇晃是旁边建筑工地的打桩机在作祟,我们判断恐怕正在经历一次地震。惊魂难定的我们蜂拥着从建筑物逃到科华北路的中央,这时... 记得六年前5月12日的下午,2点28分,当时我在成都科华北路的写字楼里。在经历一阵剧烈的摇晃后,排除掉写字楼的摇晃是旁边建筑工地的打桩机在作祟,我们判断恐怕正在经历一次地震。惊魂难定的我们蜂拥着从建筑物逃到科华北路的中央,这时候街道上已经聚集了很多从各个建筑物逃出的人群,茫然而惊恐地承受着大地像正被抖动的地毯一样一次又一次的颠簸,而周围的高大建筑则仿佛风中摇曳的花。大概3个小时后我才从混乱的资讯中搞清楚,我们遭受的是一次百年来中国最强烈的一次地震灾难,震中就位于成都北面不远的汶川映秀镇。地震发生后十多天,时任总理温家宝到北川中学视察,并在高三(一)班的临时教室给学生们在黑板写下"多难兴邦"四个字。一时间,这四个字就成为抗震救灾的一种精神象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映秀 江浙沪 仰望星空 跳跃式发展 监测评价 工业项目 杨宜 经济发展 土地开发 中国梦
原文传递
中产的门槛,你跨过了没
17
作者 衡洁 《新城乡》 2015年第11期24-26,共3页
究竟要多少资产才敢称自己进入"中产阶层"?标准林林总总,可以比照着一条条"对号入座"。先别着急,中产的衡量体系中,金钱并不是唯一的标准不管你认不认可,中产阶层理应是社会里比较幸福的一群人。他们拥有财富、地... 究竟要多少资产才敢称自己进入"中产阶层"?标准林林总总,可以比照着一条条"对号入座"。先别着急,中产的衡量体系中,金钱并不是唯一的标准不管你认不认可,中产阶层理应是社会里比较幸福的一群人。他们拥有财富、地位、学识——不太多也不太少,刚刚好的稳定。在理想的橄榄形社会结构里,大量的中产阶层是社会稳定的基石。十六大报告提出,未来若干年在我国要大力发展中等收入阶层。随后推出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不论是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橄榄形 社会结构 收入分配改革 中等收入群体 杨宜 社会财富分配 社会学教授 社会阶级 西方国家
原文传递
学者观点摘编 被引量:1
18
《中国老区建设》 2014年第6期21-21,共1页
厉以宁:用道德力量创造社会和谐红利经济学家厉以宁认为,讲效率有两个基础,一个是物质技术基础,一个是道德基础。仅有物质技术基础,只能产生常规效率,超常规效率往往来自道德基础。目前我国市场化发展的阻力中包括缺乏信用体系的建立,... 厉以宁:用道德力量创造社会和谐红利经济学家厉以宁认为,讲效率有两个基础,一个是物质技术基础,一个是道德基础。仅有物质技术基础,只能产生常规效率,超常规效率往往来自道德基础。目前我国市场化发展的阻力中包括缺乏信用体系的建立,就跟道德力量有关系。在创造社会和谐红利这一最大的红利时,应强调道德力量的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所有制改革 红利 法治思维 物质技术基础 物质基础 权力清单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莫于川 杨宜 新型城镇化建设 胡建淼
下载PDF
国家发改委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杨宜勇考察广西
19
《市场论坛》 2013年第9期F0004-F0004,共1页
关键词 杨宜 国家发改委 广西 研究所 所长 领导人员
下载PDF
十七届五中全会对“十二五”的历史定位
20
作者 陈叶军 《党的生活(黑龙江)》 2010年第11期21-21,共1页
10月18日十七届五中全会公报发布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杨宜勇研究员认为,十七届五中全会对'十二五'的历史发展时期有一个定位,那就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 10月18日十七届五中全会公报发布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杨宜勇研究员认为,十七届五中全会对'十二五'的历史发展时期有一个定位,那就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仍然是一个可以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总的来说,这个定位'稳'、'准'、'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七届五中全会 杨宜 居民收人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十二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