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荀子》杨倞注与王先谦注之训诂比较
- 1
-
-
作者
余淼淼
-
机构
南阳师范学院文学院
-
出处
《芒种(下半月)》
2015年第4期65-66,共2页
-
基金
南阳师范学院专项项目(项目编号:[2013]70612)
-
文摘
本文从训诂学的角度切入,比较了首位为《荀子》做注解的学者杨惊与为《荀子》做集解的王先谦的训诂方法的不同之处,杨惊旨在晓畅文义,方法多用义训。王先谦在做注时,更注重文字的考证和版本的校勘。
-
关键词
《荀子》
杨倞注
王先谦注
训诂
比较
-
分类号
H13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读《荀子》札记(二)——《儒效》至《君道》五篇
- 2
-
-
作者
魏代富
-
机构
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
-
出处
《邯郸学院学报》
2015年第1期79-90,共12页
-
文摘
以王先谦《荀子集解》为底本,以南宋淳熙八年台州公使库本(简称"台州本")、南宋孝宗年间坊刻巾箱本(简称"巾箱本")、南宋光宗绍熙年间关中刘旦校刻巾箱本(简称"刘本")、南宋坊间元明递修本(简称"递修本")、《古逸丛书》影南宋淳熙年间浙北翻刻熙宁刻本(简称"浙北本")等为主要参校本,参以杨倞、刘台珙、卢文弨、郝懿行、王念孙、王引之、俞樾、王先谦及日人朝川鼎、冢田虎、久保爱等诸家注文、校勘,对原文及注文中一些值得商榷之处进行疏证,同时对前人观点未尽之处进行补说。
-
关键词
荀子
杨倞注
校勘
疏解
补说
-
分类号
B222.6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
题名读《荀子》札记(一)——《劝学》至《仲尼》七篇
- 3
-
-
作者
魏代富
-
机构
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
-
出处
《邯郸学院学报》
2014年第4期51-61,共11页
-
文摘
以王先谦《荀子集解》为底本,以南宋淳熙八年台州公使库本(简称"台州本")、南宋孝宗年间坊刻巾箱本(简称"巾箱本")、南宋光宗绍熙年间关中刘旦校刻巾箱本(简称"刘本")、南宋坊间元明递修本(简称"递修本")、《古逸丛书》影南宋淳熙年间浙北翻刻熙宁刻本(简称"浙北本")等为主要参校本,参以杨倞、刘台珙、卢文弨、郝懿行、王念孙、王引之、俞樾、王先谦及日人朝川鼎、冢田虎、久保爱等诸家注文、校勘,对原文及注文中一些值得商榷之处进行疏证,同时对前人观点未尽之处进行补说。
-
关键词
荀子
杨倞注
校勘
疏解
补说
-
分类号
K222.6
[历史地理—历史学]
-
-
题名《荀子》杨倞注的名词释义方法研究
- 4
-
-
作者
王红
罗晨
-
机构
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
出处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3期119-120,122,共3页
-
文摘
唐代中期杨倞的《荀子注》是随文释义的注释书,其注文取得了相当高的成就。杨倞的注文在解释各种名词时,主要采用了同义相训、增字足意、表明义界和描述比况等注疏方法。
-
关键词
《荀子》
杨倞注
名词
注疏方法
-
分类号
B222.6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
题名读《荀子》札记(三)——《臣道》至《礼论》六篇
- 5
-
-
作者
魏代富
-
机构
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
-
出处
《邯郸学院学报》
2015年第2期68-78,共11页
-
文摘
以王先谦《荀子集解》为底本,以南宋淳熙八年台州公使库本(简称"台州本")、南宋孝宗年间坊刻巾箱本(简称"巾箱本")、南宋光宗绍熙年间关中刘旦校刻巾箱本(简称"刘本")、南宋坊间元明递修本(简称"递修本")、《古逸丛书》影南宋淳熙年间浙北翻刻熙宁刻本(简称"浙北本")等为主要参校本,参以杨倞、刘台珙、卢文弨、郝懿行、王念孙、王引之、俞樾、王先谦及日人朝川鼎、冢田虎、久保爱等诸家注文、校勘,对原文及注文中一些值得商榷之处进行疏证,同时对前人观点未尽之处进行补说。
-
关键词
荀子
杨倞注
校勘
疏解
补说
-
分类号
B222.6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
题名《荀子》杨倞注商榷
- 6
-
-
作者
陈敏祥
-
机构
云南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
出处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5年第11期193-194,共2页
-
文摘
本文商榷了《荀子》杨倞注中的"绝""暴""振""挈""伐""安""锋""称""道""属""墐""辨"十二个词的意义,以期更深入推进《荀子》的研究。
-
关键词
《荀子》
杨倞注
商榷
-
Keywords
" Xunzi"
Yang Liang
discussion
-
分类号
I206
[文学—中国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