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古代祀杜活动的空间建构:一种文学经典化的实现路径
1
作者 王星 《文学遗产》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0-143,共14页
杜甫祭祀是晚唐五代开始兴起的一种祭祀类型。为满足祭祀活动的需要,杜祠得以创立。自唐至清,杜祠的时空演变与杜诗学的发展历程基本吻合,整体上呈现出扩张态势。杜祠的在地化和日常化运作,为杜诗经典化提供了物质空间基础。以杜祠为中... 杜甫祭祀是晚唐五代开始兴起的一种祭祀类型。为满足祭祀活动的需要,杜祠得以创立。自唐至清,杜祠的时空演变与杜诗学的发展历程基本吻合,整体上呈现出扩张态势。杜祠的在地化和日常化运作,为杜诗经典化提供了物质空间基础。以杜祠为中心而进行的文人交游和文人祭祀活动,则为杜诗经典的“下沉”奠定了广泛的群众基础。此外,祭祀过程中的寻诗、作诗、品诗、论诗等活动,又为杜诗经典化积累了丰富的文学史料和批评资源。杜甫祭祀是中国古代文人祭祀群体的一个缩影,中唐以后,文人祭祀活动使得文学建构与社会建构深度嵌和,将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化导向了更为广阔的社会层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甫祠堂 杜甫祭祀 文学专门空间 杜诗经典
原文传递
唐人选唐诗背后权要与士人的博弈
2
作者 任文京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90-93,99,共4页
唐诗选本是唐诗传播与经典化的重要途径。自唐代以来,历代文人通过编选、评点、注释唐诗选本,开展诗歌教育,传播个人文学情趣或某一文学团体或派别的文学观。至明清两代,诗坛出现了宗唐与宗宋之争,唐诗选本便成为各派张扬其主张的重要载... 唐诗选本是唐诗传播与经典化的重要途径。自唐代以来,历代文人通过编选、评点、注释唐诗选本,开展诗歌教育,传播个人文学情趣或某一文学团体或派别的文学观。至明清两代,诗坛出现了宗唐与宗宋之争,唐诗选本便成为各派张扬其主张的重要载体,编选刊印者甚多。孙琴安《唐诗选本提要》和陈伯海、朱易安《唐诗书录》是目前梳理唐诗选本文献比较详尽的著作。其中,《唐诗选本提要》收录唐诗选本659种,其中存世唐诗选本348种;《唐诗书录》收录唐诗选本392种,著录存世者237种。陈伯海、朱易安二位学者2015年出版的《唐诗书目总录》收录唐诗选本460余种,著录存世选本362种。这个结论显然不够准确,据我们不完全统计,历代编写的唐诗选本不下700种,存世唐诗选本超过460种,这些唐诗选本是研究唐诗传播、唐诗经典化及历代诗学的重要文献。由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立项的重大招标项目《历代唐诗选本整理与研究》,立足于唐诗选本的文献搜集与整理,撰写选本提要,影印汇刊历代唐诗选本,精选点校部分有诗学价值的选本;并在此基础之上,开展唐宋金元、明代和清代三个阶段的综合研究。此次刊发的三篇文章系这项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诗选本 唐诗传播 杜诗经典 《才调集》
下载PDF
元稹《唐故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并序》考论
3
作者 徐海容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CSSCI 2017年第2期23-27,共5页
元和八年,元稹为杜甫作《唐故工部员外郎杜君墓係铭并序》。其记载准确,资料详实,成为研究杜甫生平的重要文献。全文旁征博引,重在论诗,对杜甫的诗歌创作予以高度评价。文中崇扬杜甫,有着强烈的历史和现实意义,为杜诗经典化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元稹 杜甫墓系铭 杜诗经典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