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65篇文章
< 1 2 5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汤显祖与莎士比亚 被引量:20
1
作者 徐朔方 《社会科学战线》 1978年第2期208-216,共9页
日本学者青木正儿在他的《中国近世戏曲史》里第一次以汤显祖和莎士比亚相提并论。他们是同时代人,同在一六一六年逝世,但是远隔重洋,当时两个民族之间很少有文化交流的可能。事实只能如此。
关键词 莎士比亚 汤显祖 罗密欧与朱丽叶 牡丹亭 杜丽娘 文学语言 传奇 中国文学 中国古典戏曲 作家
原文传递
清代的戏曲服饰史料 被引量:18
2
作者 朱家溍 《故宫博物院院刊》 1979年第4期26-32,98-99,共9页
故宫博物院藏有清代管理内廷演戏及奏乐机构南府的档案,《穿戴题纲》是其中之一,共两大本,封面上都写着;“《穿戴题纲》,廿五年吉日新立”(图一)。这是管箱人的档册,即管理服装道具人员的工作手册。第一册封面上横写“节令开场:弋腔,
关键词 舞台 戏台 衣服 戏曲人物画 清代 士兵 故宫博物院 杜丽娘 工作手册 角色
原文传递
至“情”的化身——析《牡丹亭》中杜丽娘的艺术形象 被引量:11
3
作者 洪艳 《景德镇高专学报》 2005年第1期38-40,共3页
汤显祖在其名剧《牡丹亭》中以遒劲的笔墨塑造出一个生动独特而又丰满的“至情者”的形象———杜丽娘。在中国文化史上第一次在审美领域里把“生可以死,死可以生”的至情激扬到超越传统意识的高度。表现了人类对爱情幸福的渴望与追求。
关键词 杜丽娘 《牡丹亭》 至情 独特 中国文化史 艺术形象 追求 生动 超越传统 塑造
下载PDF
牡丹亭 被引量:9
4
作者 汤显祖 吕建华 《文化艺术研究》 1995年第6期12-22,共11页
关键词 柳梦梅 牡丹亭 杜丽娘 陈最良 石道 花园里 南安府 灯暗 梅花观 寻梦
下载PDF
一个有关牡丹亭传奇的话本 被引量:10
5
作者 姜志雄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63年第6期69-70,共2页
湯显祖撰《牡丹亭》,前人多未詳其所本。近譚正璧先生在《传奇【牡丹亭】和話本【杜丽娘記】》一文中,會提出“《牡丹亭》也有蓝本,和其他三剧一样,它的本事內容也不是湯显祖的創作”的論点。并认为湯氏《牡丹亭题辞》中所謂的“传杜太... 湯显祖撰《牡丹亭》,前人多未詳其所本。近譚正璧先生在《传奇【牡丹亭】和話本【杜丽娘記】》一文中,會提出“《牡丹亭》也有蓝本,和其他三剧一样,它的本事內容也不是湯显祖的創作”的論点。并认为湯氏《牡丹亭题辞》中所謂的“传杜太守事者”,“乃是指另外有人写文章(也許是口头)传說杜太守的故事,决非湯氏自己在《牡丹亭》传奇中传杜太守的事,而且这传說必还产生在《牡丹亭》之先。……”譚先生在文中还提及孙楷第先生的《日本东京所見小說书目》。查孙先生《书目》卷六附录“通俗类书”中,曾著录:《燕居笔記》两种:一种是明季刊本(即何大掄本),在卷九下栏有《杜丽娘慕色还魂》一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丹亭 嘉靖前期 杜丽娘 东京 传奇 孙楷第 话本 二十年 书目 下栏
原文传递
《游园惊梦》从舞台到银幕 被引量:8
6
作者 梅兰芳 《中国戏剧》 1961年第6期-,共4页
几天后到北影放映室看一、二、三次试装的样片,北影的领导干部、摄制组有关方面的人员都参加了审片的工作。看来一、二次都不错,第三次大家认为面部失之呆板。姚玉芙赞成第一次,因未粘睫毛,接近舞台化装。但大多数人以为第二次较好,所... 几天后到北影放映室看一、二、三次试装的样片,北影的领导干部、摄制组有关方面的人员都参加了审片的工作。看来一、二次都不错,第三次大家认为面部失之呆板。姚玉芙赞成第一次,因未粘睫毛,接近舞台化装。但大多数人以为第二次较好,所以最后还是决定以第二次为基础进行加工。我觉得头面插戴倒是第三次较好,美工秦威主张鬓边不戴红花,露发处多适宜于电影的装饰。服装的颜色,新做的比旧的合适,与我那天的估计相反,我只提出水袖应改米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舞台 杜丽娘 惊梦 柳梦梅 身段 银幕 放映幕
原文传递
杜丽娘的东方女子忧郁情结——《牡丹亭》译后感之一 被引量:6
7
作者 汪榕培 《外语与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0期51-54,64,共5页
关键词 《牡丹亭》 忧郁情结 杜丽娘 汤显祖 《罗密欧与朱丽叶》 莎士比亚研究 青年女子 白朗宁夫人 人文主义思想 中国文化
下载PDF
《牡丹亭》中情爱女性潜意识描写探微 被引量:6
8
作者 陈阳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77-179,共3页
在弗洛伊德“潜意识”结构理论的烛照下,汤显祖剧作《牡丹亭》中女主人公杜丽娘的心理发展,基本上可以归就为一种受制于情爱欲望驱遣的年轻女性情感历程。通过深入的潜意识心理描写,作家将“情”宣泄到极致。这与作家本身“言情”的文... 在弗洛伊德“潜意识”结构理论的烛照下,汤显祖剧作《牡丹亭》中女主人公杜丽娘的心理发展,基本上可以归就为一种受制于情爱欲望驱遣的年轻女性情感历程。通过深入的潜意识心理描写,作家将“情”宣泄到极致。这与作家本身“言情”的文艺思想观点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同时也大大增强了戏剧的表现力,真实地再现了人物的心灵世界,从而使杜丽娘这一人物形象也愈加丰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丹亭》 情爱女性 潜意识 人物形象 杜丽娘 心理描写 汤显祖 戏剧 中国
下载PDF
打破空间的桎梏——《游园·皂罗袍》解读
9
作者 代燕玲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24年第3期152-155,共4页
《牡丹亭》是明代汤显祖的代表作,《游园·皂罗袍》被选入统编高中教材。该段所叙的是杜丽娘违背父母、塾师训诫,走出深闺追求自由,青春意识开始觉醒的第一步,也是剧作的高潮之处。本文拟从空间理论切入,分析杜丽娘形象“叛”在何处... 《牡丹亭》是明代汤显祖的代表作,《游园·皂罗袍》被选入统编高中教材。该段所叙的是杜丽娘违背父母、塾师训诫,走出深闺追求自由,青春意识开始觉醒的第一步,也是剧作的高潮之处。本文拟从空间理论切入,分析杜丽娘形象“叛”在何处:从宅院构成与空间等级的关系中,得出丽娘走进花园是不断跨越社会等级的体现;花园中的良辰美景也触发着她的生命本真。但“锦屏人”的处境让她回到现实,心绪退回闺阁,心理历程为压抑——解放——回到压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汤显祖 《牡丹亭》 杜丽娘 空间
下载PDF
《牡丹亭·冥判》和判官戏 被引量:5
10
作者 徐燕琳 《民族艺术》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82-90,共9页
通过考察了判官的来历,判官与钟馗的关系以及戏曲中跳(舞)判官(钟馗)的情况,认为判官在戏曲(包括傩戏)中出现,具有镇台驱邪、还愿、送福呈祥等作用。《牡丹亭·冥判》中的胡判官,兼具这些职能。尤其是帮助杜丽娘与柳梦梅的结合,实现... 通过考察了判官的来历,判官与钟馗的关系以及戏曲中跳(舞)判官(钟馗)的情况,认为判官在戏曲(包括傩戏)中出现,具有镇台驱邪、还愿、送福呈祥等作用。《牡丹亭·冥判》中的胡判官,兼具这些职能。尤其是帮助杜丽娘与柳梦梅的结合,实现她"花花草草由人恋,生生死死随人愿"的意愿,则是他最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丹亭 杜丽娘 钟馗 戏曲
原文传递
春香闹学
11
作者 金典 王微(图) 《红蜻蜓》 2024年第1期72-77,共6页
昆曲《牡丹亭》为明代汤显祖所作的传奇剧本,讲述了杜丽娘和柳梦梅超越生死的爱情故事。《春香闹学》便是其中之一折戏,讲的是老师陈最良给杜丽娘上课……
关键词 杜丽娘 《牡丹亭》 陈最良 柳梦梅 春香闹学 汤显祖 传奇剧本 爱情故事
原文传递
《牡丹亭》中“至情”的起源及现实探究
12
作者 李子涵 《艺术科技》 2024年第13期19-23,共5页
目的:《牡丹亭》的问世将当时社会人们羞于启齿的“情”搬上了台面,成就了中国古典文学的经典。后世学者在围绕其“至情”思想内核进行解构与建构时,却鲜少回答开篇题词“情不知所起”的问题。文章探究宋明理学占据主流意识形态的晚明时... 目的:《牡丹亭》的问世将当时社会人们羞于启齿的“情”搬上了台面,成就了中国古典文学的经典。后世学者在围绕其“至情”思想内核进行解构与建构时,却鲜少回答开篇题词“情不知所起”的问题。文章探究宋明理学占据主流意识形态的晚明时期,杜柳二人的“情”究竟起于何处。方法:通过阅读《牡丹亭》原文及后世学者所作的批注,以及与宋明理学有关的文献和书籍,了解汤显祖所接触的思想及个人生平经历。结果:研究发现,《牡丹亭》对情可抗礼、情可越生死的抒写,有其思想来源和现实基础。结论:“情”起于杜丽娘作为人的“天性”,兴于柳梦梅“欲”的“诚挚”,根植于汤显祖个人的“气”,内含其对人性、欲望以及道德观念等方面的诸多思考。将《牡丹亭》置于个性解放与封建礼教碰撞的晚明现实背景下,并进一步剖析“情”的离经叛道色彩和“情”与“理”的对立统一关系,对理解《牡丹亭》的跨时代意义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丹亭》 杜丽娘 汤显祖 “至情”
下载PDF
杜丽娘的婚姻追求与明清女性情爱教育 被引量:6
13
作者 谢雍君 《戏剧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65-73,共9页
杜丽娘能够为情而死、为情而生,归根结底是为了实现"从一而终"的爱情理想,从"因情感梦"到"从一而终"。在阅读与观赏《牡丹亭》的过程中,明清女性体悟到,要在现实生活中实现理想情爱,必须要能"守&quo... 杜丽娘能够为情而死、为情而生,归根结底是为了实现"从一而终"的爱情理想,从"因情感梦"到"从一而终"。在阅读与观赏《牡丹亭》的过程中,明清女性体悟到,要在现实生活中实现理想情爱,必须要能"守",会"守"。以《牡丹亭》为代表的这种"始若不正,卒归于正"的艺术表现方式,体现出明清戏曲独具的"情教"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丽娘 婚姻追求 女性情爱教育 “从一而终”
原文传递
我和敫桂英的心灵交流--浅谈人物塑造对当代昆曲表演的意义
14
作者 徐超 《剧影月报》 2024年第3期61-62,共2页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六百年水磨腔声声慢,四百载《牡丹亭》绵绵长,昆曲,这一古老的戏曲艺术,历经数百年朝迁市变依然芬芳。我一个土生土长的苏州小娘鱼,从小就生活在粉墙黛瓦小街小巷,甜糯悠长的昆曲就如悠...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六百年水磨腔声声慢,四百载《牡丹亭》绵绵长,昆曲,这一古老的戏曲艺术,历经数百年朝迁市变依然芬芳。我一个土生土长的苏州小娘鱼,从小就生活在粉墙黛瓦小街小巷,甜糯悠长的昆曲就如悠长的河水滋润了我,让我对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小时候的我甚至在弄堂里咿咿呀呀模仿着唱起来,大人们戏称我是弄堂“杜丽娘”。就这样小娘鱼渐渐长大,在我的软磨硬泡下父母才同意我去学昆曲,从此真正走上昆曲表演之路。在昆曲学校,我总是练功最积极的那一个,因为我知道昆曲对演员的基本功要求很高,要想成为优秀的昆曲演员,必须在唱腔、念白、形体、身段上下苦功,只有这样才能支撑起舞台表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曲表演 舞台表演 粉墙黛瓦 《牡丹亭》 声声慢 杜丽娘 心灵交流 念白
下载PDF
《牡丹亭》主题与明中叶美学嬗变 被引量:6
15
作者 叶树发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1998年第8期46-50,共5页
汤显祖在他的代表作《牡丹亭》中塑造了杜丽娘的动人形象,但对于《牡丹亭》的主题,自其问世以来,直至今日,仍是众说纷纭。其中又以下面两种说法最具代表性:一、反对包办婚姻。二、以死来追求爱情。我们认为,如果只是这样,杜丽娘... 汤显祖在他的代表作《牡丹亭》中塑造了杜丽娘的动人形象,但对于《牡丹亭》的主题,自其问世以来,直至今日,仍是众说纷纭。其中又以下面两种说法最具代表性:一、反对包办婚姻。二、以死来追求爱情。我们认为,如果只是这样,杜丽娘的形象也就体现不出时代的新特点。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丹亭》 杜丽娘 汤显祖 美学嬗变 程朱理学 明中叶 罗汝芳 以情格理 “情” “理”
下载PDF
芭蕾舞剧《牡丹亭》的舞蹈形象研究
16
作者 高莹 《尚舞》 2024年第8期50-51,共2页
舞蹈形象的塑造是舞蹈作品创作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关键环节,能够让观众直观、清晰地感知到舞蹈作品的艺术主题和风格。舞蹈形象不仅指代舞蹈作品中具体的人物形象,还涵盖了作品中的任何动态形象。芭蕾舞剧《牡丹亭》改编于我国著名戏... 舞蹈形象的塑造是舞蹈作品创作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关键环节,能够让观众直观、清晰地感知到舞蹈作品的艺术主题和风格。舞蹈形象不仅指代舞蹈作品中具体的人物形象,还涵盖了作品中的任何动态形象。芭蕾舞剧《牡丹亭》改编于我国著名戏曲家汤显祖的同名作品,以西方芭蕾舞蹈艺术表现形式向观众展现出了我国传统文学的艺术魅力,成功塑造了“杜丽娘”这一核心人物形象,并有效串联起了杜丽娘与柳梦梅之间情比金坚的爱情故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丹亭》 杜丽娘 柳梦梅 戏曲家 芭蕾舞剧 汤显祖 舞蹈形象 艺术主题
原文传递
那些花儿
17
作者 刘三平 《金融博览》 2024年第9期80-81,共2页
“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如果说春天的后花园,让杜丽娘获得了青春的觉醒;那么是不是也可以说,每一个春天,都是大家审美觉醒的时候。花儿,四处绽放,从一枝枝出墙的红杏,到姹紫嫣红开遍的园林,吸引着无数看花的人们。在吹面不寒的杨柳... “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如果说春天的后花园,让杜丽娘获得了青春的觉醒;那么是不是也可以说,每一个春天,都是大家审美觉醒的时候。花儿,四处绽放,从一枝枝出墙的红杏,到姹紫嫣红开遍的园林,吸引着无数看花的人们。在吹面不寒的杨柳风中,每一双眼睛都在与花的四目相视中捕捉春天,感受春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丽娘 杨柳风 花儿 后花园 园林 审美觉醒 春天 绽放
原文传递
《牡丹亭》蓝本问题辨疑——兼与向志柱先生商榷 被引量:6
18
作者 伏涤修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47-55,共9页
对何大抡本《燕居笔记》所收各篇小说成书时间情况进行考察,可以推知话本《杜丽娘慕色还魂》成篇早于《牡丹亭》的可能性远远大于其晚于《牡丹亭》的可能性;对《宝文堂书目》著录的《杜丽娘记》前后连续排列、题名类型相同的十二种作品... 对何大抡本《燕居笔记》所收各篇小说成书时间情况进行考察,可以推知话本《杜丽娘慕色还魂》成篇早于《牡丹亭》的可能性远远大于其晚于《牡丹亭》的可能性;对《宝文堂书目》著录的《杜丽娘记》前后连续排列、题名类型相同的十二种作品进行考察,可以推知《宝文堂书目》所著录的《杜丽娘记》应为话本体裁;对杜丽娘还魂题材三种小说与《牡丹亭》进行文本比对,可以确知话本《杜丽娘慕色还魂》既是传奇《杜丽娘记》、《杜丽娘传》的渊源所自,也是《牡丹亭》的创作蓝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丹亭》 蓝本 杜丽娘 成书时间 可能性 话本 小说 著录
原文传递
牡丹亭中的几个人物形象 被引量:5
19
作者 梅溪 《文史哲》 1957年第7期56-61,共6页
牡丹亭为湯顯祖的代表作,也是明傳奇中的杰作之一。前人往往認为牡丹亭可与西廂記嫓美,它們確是我國戲曲史上不同階段的兩朶瑰丽的花朶。但就剧作的思想性、战斗性來說,前者比后者似更顯得深刻、强烈,所反映的社会面也較廣闊,这是时代... 牡丹亭为湯顯祖的代表作,也是明傳奇中的杰作之一。前人往往認为牡丹亭可与西廂記嫓美,它們確是我國戲曲史上不同階段的兩朶瑰丽的花朶。但就剧作的思想性、战斗性來說,前者比后者似更顯得深刻、强烈,所反映的社会面也較廣闊,这是时代精神和作者的進步思想所賦予的。牡丹亭的社会意义在于作者热情地歌頌了以追求自由幸福生活为中心内容的个性解放的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丹亭 幸福生活 个性解放 杜丽娘 封建礼教 社会意义 封建社会 作者 理想 性格
下载PDF
中国戏曲审美特征的系统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陈国平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4年第1期35-39,共5页
一以往,我们讲中国戏曲审美特征,普通流行的是谈它的歌舞化、虚拟化、程式化等表演形式方面的特证.当然,也有人泛泛提到重教化、重和谐、重表现等中国传统义化的民族特色.甚至还有人只强调某一点,或程式规范(因为无程式规范就不叫中国戏... 一以往,我们讲中国戏曲审美特征,普通流行的是谈它的歌舞化、虚拟化、程式化等表演形式方面的特证.当然,也有人泛泛提到重教化、重和谐、重表现等中国传统义化的民族特色.甚至还有人只强调某一点,或程式规范(因为无程式规范就不叫中国戏曲)、或抒情写意(因为西方话剧最讲摹仿写实)、或歌舞表演(因为中国戏曲是以歌舞演故事),等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戏曲 审美特征 把子功 西方戏剧 抒情达意 文化环境 艺术表现手段 杜丽娘 地方剧种 梅兰芳先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