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乡村庙会传说与村落生活 被引量:28
1
作者 岳永逸 《宁夏社会科学》 2003年第4期88-93,共6页
本文提出乡村庙会传说这一概念,并将依水建庙传说、庙会组织权属传说、与大历史书写相关的乡村庙会传说等亚类置于生发的生活空间———村落中进行考察,分析了与乡村庙会传说相关联的庙会、村落生活和民众心理之间的关系,指出有着灵迹... 本文提出乡村庙会传说这一概念,并将依水建庙传说、庙会组织权属传说、与大历史书写相关的乡村庙会传说等亚类置于生发的生活空间———村落中进行考察,分析了与乡村庙会传说相关联的庙会、村落生活和民众心理之间的关系,指出有着灵迹贯串的乡村庙会传说隐喻了民众对其生活空间的想象与建构和对其生活空间所有资源分配的机制,是民众对相应村落历史的群体记忆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庙会传说 生活空问 灵迹 村落生活
下载PDF
村落生活中的庙会传说 被引量:15
2
作者 岳永逸 《民族艺术》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43-54,共12页
今天,在中国广漠的乡村,传统乡村庙会仍然是民众生活的常规性事件之一,围绕众多的乡村庙会,有着一系列鲜活的传说。根据众多乡村庙会的调查报告和相关领域已有的研究,本文提出村落庙会传说这一概念,把该类传说分为依水修建的庙宇的传说... 今天,在中国广漠的乡村,传统乡村庙会仍然是民众生活的常规性事件之一,围绕众多的乡村庙会,有着一系列鲜活的传说。根据众多乡村庙会的调查报告和相关领域已有的研究,本文提出村落庙会传说这一概念,把该类传说分为依水修建的庙宇的传说、庙会组织权归属的传说、庙会戒规传说、与大历史书写相关的庙会传说和综合型庙会传说等亚类,并将各亚类放在生发它的生活空间——村落中考察,分析了村落庙会传说与相关联的庙会、村落生活和民众思想之间的关系,指明:村落庙会传说隐喻了民众对其生活空间的想象与建构和对其生活空间所有资源分配的机制,是民众对自己村落历史的群体记忆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落生活 村落庙会传说 生活空间 群体记忆 庙会组织权 庙会戒规 民众思想
原文传递
纠纷解决仪式的象征之维--评维克多·特纳的《象征之林》 被引量:17
3
作者 曾令健 《社会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15-226,共12页
关键词 象征主义 纠纷解决 维克多 仪式 特纳 人类学家 社会控制 村落生活
原文传递
农村男孩偏好的区域差异 被引量:9
4
作者 龚为纲 吴海龙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2-35,共4页
在田野调研中,我们发现农民生育的男孩偏好存在显著区域差异:在东北、江汉平原、川西平原等地区,农民认为生男生女都一样,农民生育观念在国家计划生育意识形态的影响下迅速发生了改变,这些地区计划生育工作很容易开展;在江西、福... 在田野调研中,我们发现农民生育的男孩偏好存在显著区域差异:在东北、江汉平原、川西平原等地区,农民认为生男生女都一样,农民生育观念在国家计划生育意识形态的影响下迅速发生了改变,这些地区计划生育工作很容易开展;在江西、福建、广东等华南地区,以及河南、山东等华北地区,农民不生一个儿子决不罢休,纯女户是村落生活中的边缘户,“绝后的恐惧”往往让这些纯女户在村落生活中抬不起头来,这些地区的计划生育工作难度很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差异 男孩偏好 计划生育工作 农村 村落生活 江汉平原 川西平原 意识形态
下载PDF
庙会重建中的文化生产——以妙峰山传说为分析个案 被引量:4
5
作者 张成福 《民俗研究》 2005年第3期124-141,共18页
在民间传说中,有一部分和民间信仰密切相关,对于这些传说,学者们已经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广泛探讨.安德明指出这类传说首先起到了解释信仰体系的作用,其次,这类传说在解释的基础上又使得信仰观念通过口耳相传而不断传承,并且强化着对神... 在民间传说中,有一部分和民间信仰密切相关,对于这些传说,学者们已经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广泛探讨.安德明指出这类传说首先起到了解释信仰体系的作用,其次,这类传说在解释的基础上又使得信仰观念通过口耳相传而不断传承,并且强化着对神灵的信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传说 庙会 文化生产 妙峰山 个案 村落生活 民间信仰 信仰观念 超自然力量 信仰体系
原文传递
土家族民间信仰的变迁——以拉西峒村为个案 被引量:2
6
作者 陈心林 《涪陵师范学院学报》 2002年第3期47-50,共4页
在实地调查基础上,以一个传统的土家族村落为个案,分析民间信仰在村落生活中的变迁及其原因。较之其过去形态,个案民间信仰的当前状况已大见衰微,现实生活中的信仰事象主要只是一种行为层面上的重演,它已失去了其所以产生的原始观念基... 在实地调查基础上,以一个传统的土家族村落为个案,分析民间信仰在村落生活中的变迁及其原因。较之其过去形态,个案民间信仰的当前状况已大见衰微,现实生活中的信仰事象主要只是一种行为层面上的重演,它已失去了其所以产生的原始观念基础——神圣性和神秘感。造成变迁的原因主要为社会调控作用、外来文化影响、医药知识的普及与进步、经济生活的某些变化以及民间信仰和现实利益的冲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西峒村 土家族 民间信仰 变迁 村落生活 村落文化 社会调控 外来文化
下载PDF
日常生活的隐喻:作为公共领域的村落集体仪式 被引量:5
7
作者 李向振 《世界宗教文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62-68,共7页
社会转型时期,传统乡村生活和秩序观念受现代性等因素冲击而日益呈现出"个体化"特征,与之相悖的是,村落宗教信仰并未完全退居私人生活领域,其在公共领域的作用甚至有所增强。以信仰为核心的集体仪式既为村民制作共享的历史记... 社会转型时期,传统乡村生活和秩序观念受现代性等因素冲击而日益呈现出"个体化"特征,与之相悖的是,村落宗教信仰并未完全退居私人生活领域,其在公共领域的作用甚至有所增强。以信仰为核心的集体仪式既为村民制作共享的历史记忆提供叙事场合,又为村民打破世俗规则挑战世俗权威提供狂欢情境,同时还为村民积累社会资本提供生活场域。本文立足田野作业及日常生活整体研究视角,尝试解读集体仪式生产村落公共精神的过程及具体表现,进而理解集体仪式的社会意义及其存续的内在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体仪式 村落生活 共同历史 公共精神 社会资本
原文传递
祖荫福泽:诺邓村多样信仰文化
8
作者 王宋玲 《炎黄地理》 2023年第10期29-31,共3页
位于云南省大理州云龙县的诺邓村被誉为“千年古村”,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其中包含着丰富的信仰文化。诺邓古村长期存在的儒释道三教合一的文化传统以及多样的民族民间信仰为其自身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文化基底,也推动着诺邓古村不... 位于云南省大理州云龙县的诺邓村被誉为“千年古村”,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其中包含着丰富的信仰文化。诺邓古村长期存在的儒释道三教合一的文化传统以及多样的民族民间信仰为其自身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文化基底,也推动着诺邓古村不断实现新的发展。现对诺邓古村的信仰文化进行归纳梳理,并探讨它们如何滋养村落生活并推动古村各方面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诺邓 村落生活 云南省大理州 儒释道三教 历史文化底蕴 云龙县 归纳梳理 古村
下载PDF
济南马杓湾村的“地方感”建构
9
作者 张清美 《寻根》 2023年第5期121-128,共8页
对于村落中的民众来说,村落是他们经验世界的起始与载体,塑造着他们对于自身与周边世界的看法,凝聚着地方社会的集体认同与自我表达。村落中的民众与地方精英往往会有意识地建构村落历史,塑造村落形象,赋予村落独特的文化符号,彰显村落... 对于村落中的民众来说,村落是他们经验世界的起始与载体,塑造着他们对于自身与周边世界的看法,凝聚着地方社会的集体认同与自我表达。村落中的民众与地方精英往往会有意识地建构村落历史,塑造村落形象,赋予村落独特的文化符号,彰显村落在村际社会重要地位的同时,增强村落内部的认同感与凝聚力。这样的过程往往会形成一套独特的地方话语体系,它们隐于村落生活中,背后蕴含的是某地独有的“地方感”。对这一体系进行挖掘,有助于我们穿透表层,更加了解地方性文化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落生活 集体认同 自我表达 地方精英 文化符号 话语体系 凝聚力 建构
原文传递
琴·人 入林
10
作者 杨岚 《音乐爱好者》 2023年第12期46-48,共3页
曾经,我对生活和文本之间的关系有一种浪漫的设想--过自然的生活,用简单的劳作换取物质--就像书里描绘的那样,因而我对山林生活也有一种不明就里的幻想。十多年前,我偶然得到去浙东一个村落生活的机会,一住就是一年多。我终于明白,自己... 曾经,我对生活和文本之间的关系有一种浪漫的设想--过自然的生活,用简单的劳作换取物质--就像书里描绘的那样,因而我对山林生活也有一种不明就里的幻想。十多年前,我偶然得到去浙东一个村落生活的机会,一住就是一年多。我终于明白,自己对山林的渴望无疑是一种现代人的“叶公好龙”,因为在那里终日与我相伴的仍然是城市文明的产物--空调、电脑、书籍、音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明就里 村落生活 叶公好龙 山林
下载PDF
村庙与众生:清朝代州村庙修缮与村落生活的互动 被引量:4
11
作者 赵新平 王超宇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5-42,共8页
代州处于五台山境域,当地民间信仰结合佛教信仰,类型多样。自清以来,该地神灵信仰发展日盛。村庙作为神灵信仰的物质载体,其修缮活动也日渐增多,成为村落生活中神灵信仰的物化实践。村庙修缮多由民众参与,各阶层民众有着不同的参与动因... 代州处于五台山境域,当地民间信仰结合佛教信仰,类型多样。自清以来,该地神灵信仰发展日盛。村庙作为神灵信仰的物质载体,其修缮活动也日渐增多,成为村落生活中神灵信仰的物化实践。村庙修缮多由民众参与,各阶层民众有着不同的参与动因,且以不同方式参与,产生了良性的社会影响。清朝代州村庙的修缮承载了当地民众的生活期许,民众的村落生活惯习也影响着村庙的修缮,二者形成良性互动。村庙修缮活动源于村落生活,又反映了村落民众的心灵愿景,是村落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众 村落生活 村庙
下载PDF
畲族的宗教仪式与村落生活——以“做福”与“传师学师”仪式的考察为例 被引量:3
12
作者 周慧慧 《宁德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1期15-18,共4页
宗教仪式与村落生活密切相连,它是世俗社会与神圣社会取得联系的途径。宗教仪式分为两类:强化仪式与转换仪式。文章中选择了畲族的强化仪式——"做福"及转换仪式——"传师学师为"为切入点,重点探讨这两种宗教仪式... 宗教仪式与村落生活密切相连,它是世俗社会与神圣社会取得联系的途径。宗教仪式分为两类:强化仪式与转换仪式。文章中选择了畲族的强化仪式——"做福"及转换仪式——"传师学师为"为切入点,重点探讨这两种宗教仪式与畲民村落生活的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做福 传师学师 宗教仪式 村落生活
下载PDF
劳作模式:民俗学关注村落生活的新视角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向振 《民俗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7-24,共8页
社会转型时期,村落生活发生剧烈变迁,传统民俗事象也呈现出式微态势,在此情况下,如何转变研究路径以应对新情况,成为当代民俗学进行理论探讨时不可回避的学术问题。劳作模式是民俗学家刘铁梁在田野基础上,结合自身学术实践提出的探索性... 社会转型时期,村落生活发生剧烈变迁,传统民俗事象也呈现出式微态势,在此情况下,如何转变研究路径以应对新情况,成为当代民俗学进行理论探讨时不可回避的学术问题。劳作模式是民俗学家刘铁梁在田野基础上,结合自身学术实践提出的探索性概念。劳作模式强调村民的身体经验和生活实感,注重村落生活历时性和共时性的统一,因此,在分析村落认同、社会变迁、生活意义等问题时,其能展现出较强的生命力和解释力。同时,将劳作模式作为民俗学关注村落生活的起点,本身也自含了从强调民俗事象的结构性分析向强调村民主体及实践活动转向的学术旨趣。因此,在田野作业中,进一步挖掘和阐释此概念,可以为民俗学村落研究提供一个可行性理论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作模式 民俗学 本土化 村落生活
原文传递
村落生活中的白族甲马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翠霞 《民族艺术研究》 CSSCI 2010年第3期118-125,共8页
甲马在白族民间村落生活中广泛使用,白族甲马作为一种处于民间信仰中的民间艺术与村落的信仰生活息息相关,本文从调查所获得的资料出发,力图呈现村落生活中甲马存在和使用的现状,并通过对村落日常生活中甲马使用仪式的详细分析,探求蕴... 甲马在白族民间村落生活中广泛使用,白族甲马作为一种处于民间信仰中的民间艺术与村落的信仰生活息息相关,本文从调查所获得的资料出发,力图呈现村落生活中甲马存在和使用的现状,并通过对村落日常生活中甲马使用仪式的详细分析,探求蕴含在甲马使用仪式过程中的内在逻辑,以挖掘白族甲马所承载的深层文化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族甲马 村落生活 现存状态 文化阐释
下载PDF
绝后的恐惧 被引量:3
15
作者 杨华 《文化纵横》 2010年第3期101-105,共5页
我在南方农村调查时,听到当地人对没有男嗣后裔的农民的评价,说'他们这辈子就废了'。无论一个人再有能耐,只要他没有儿子或孙子,人们对待他无非是两种交叠的心态,一方面同情他,另一方面看不起他,无论哪种心态,都缘于他是个废人... 我在南方农村调查时,听到当地人对没有男嗣后裔的农民的评价,说'他们这辈子就废了'。无论一个人再有能耐,只要他没有儿子或孙子,人们对待他无非是两种交叠的心态,一方面同情他,另一方面看不起他,无论哪种心态,都缘于他是个废人。农民要体验人生的意义,在村落里实现生命存在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落生活 孙子 老年妇女 青竹 恐惧 老人 人生 乡土中国 农村妇女 老年人
原文传递
国家意志与村落音乐生活的对话——赣南“卫东宣传队”40年变迁之调查与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吴凡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CSSCI 2013年第2期47-56,201,共10页
本文以江西省南部宁都县赖村镇围足村卫东宣传队从创始至今的40年变迁为研究对象,在国家与社会的论述框架中,以"自下而上"的视角,从其生活经历和表演实践出发,试梳理其发展脉络及民间精英人物的"崁合",探寻地方知... 本文以江西省南部宁都县赖村镇围足村卫东宣传队从创始至今的40年变迁为研究对象,在国家与社会的论述框架中,以"自下而上"的视角,从其生活经历和表演实践出发,试梳理其发展脉络及民间精英人物的"崁合",探寻地方知识体系之中的声音观念与平实的生活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东宣传队 国家 社会 村落生活 民间精英
下载PDF
明清五台山境域修庙“善人”群体研究——以繁峙县为例 被引量:1
17
作者 赵新平 王超宇 《五台山研究》 CSSCI 2022年第1期39-46,共8页
五台山境域很早以来村落庙宇众多。繁峙位于五台山佛教道场北麓,当地村落庙宇多为佛教寺庙。明清时期,由于统治者对佛教的推崇,民众也频繁地进行佛教寺庙的修缮。在明清修庙碑刻记载中,凡参与修庙的民众皆被称为“善人”。从“善人”群... 五台山境域很早以来村落庙宇众多。繁峙位于五台山佛教道场北麓,当地村落庙宇多为佛教寺庙。明清时期,由于统治者对佛教的推崇,民众也频繁地进行佛教寺庙的修缮。在明清修庙碑刻记载中,凡参与修庙的民众皆被称为“善人”。从“善人”群体的社会构成及其修庙“善举”可见,对于当地佛教信仰而言,“善人”的称呼是佛教话语对民众修庙行为的认可,更是民众接近佛教的通行证;对于当地村落生活而言,“善人”群体的实质为民众,“善人”是沟通佛教信仰与日常生活的纽带。“善人”称呼的泛化及“善人”的修庙行为,体现了明清五台山境域民间信仰佛教化与佛教信仰生活化的特征,有助于深入分析村落佛教信仰的内在意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善人” 五台山 繁峙 村落生活
下载PDF
村落社会中的花鼓灯——冯嘴子村花鼓灯艺术调查研究
18
作者 鲍晓懿 《黄河之声》 2008年第13期100-101,共2页
冯嘴子村位于安徽省蚌埠市,是我国花鼓灯艺术最耀眼得一盏明灯。清朝末年,冯嘴子村的花鼓灯就红遍江淮大地,奠定了冯嘴子村在淮河流域花鼓灯艺术的轴心地位。在今天的冯嘴子村,上至九十岁的老人,下至三五岁的孩童,人人都是玩花鼓灯的好... 冯嘴子村位于安徽省蚌埠市,是我国花鼓灯艺术最耀眼得一盏明灯。清朝末年,冯嘴子村的花鼓灯就红遍江淮大地,奠定了冯嘴子村在淮河流域花鼓灯艺术的轴心地位。在今天的冯嘴子村,上至九十岁的老人,下至三五岁的孩童,人人都是玩花鼓灯的好手。冯嘴子村相继被文化部确定为中国花鼓灯原生态保护区和命名为"中国花鼓灯第一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鼓灯艺术 村落生活 历史、现状及发展
下载PDF
乡土建构:村落生活中的信仰世界——以山西省原平市史家岗龙王庙传说及祭祀为例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娟 岳谦厚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2期10-17,共8页
民间信仰作为中国历史最悠久、影响最深远的宗教传统,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中国民间社会的现实,学界对其已作出不少科学、客观的认识和有益探索。从相关传说和历史资料中构建山西原平史家岗龙王庙的信仰世界,揭示出村落信仰世界的建构实际... 民间信仰作为中国历史最悠久、影响最深远的宗教传统,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中国民间社会的现实,学界对其已作出不少科学、客观的认识和有益探索。从相关传说和历史资料中构建山西原平史家岗龙王庙的信仰世界,揭示出村落信仰世界的建构实际上是民众对自身生存空间的理想化设计,并初步指出对民间信仰的合理引导、对庙宇象征资源的合理分配,可以使民间祠庙作为建设和谐社会的有效舞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信仰 乡土建构 龙王庙会 村落生活
下载PDF
中国古代理想村落生活空间探究——以仇英的《桃花源图》为例 被引量:1
20
作者 许翔 罗杰威 《国画家》 2019年第2期64-65,共2页
仇英是明代著名院体画家,同沈周、文徵明、唐寅一并被称为'明四家'。仇英在绘画过程中不断吸收文人画的表现内容与创作思想,虽未被后人承认是文人画家,但也跻身于'明四家'之列。明代出现了大批表现人与自然相互动的山... 仇英是明代著名院体画家,同沈周、文徵明、唐寅一并被称为'明四家'。仇英在绘画过程中不断吸收文人画的表现内容与创作思想,虽未被后人承认是文人画家,但也跻身于'明四家'之列。明代出现了大批表现人与自然相互动的山水绘画题材,本文以仇英在《桃花源图》中再现的中国古代理想村落生活空间为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水绘画 绘画作品 桃花源 山水画 村落生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