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信任和收入对农户参与村域环境治理的影响 被引量:29
1
作者 汪红梅 惠涛 张倩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94-103,共10页
农户是农村环境问题的制造者,同时也是直接的利益相关者,农户参与农村环境治理有天然的合理性和必要性,信任和收入是影响农户参与意愿和参与方式的重要因素。利用对陕西省474户农户的入户调研的微观数据,采用Heckprobit模型,实证分析了... 农户是农村环境问题的制造者,同时也是直接的利益相关者,农户参与农村环境治理有天然的合理性和必要性,信任和收入是影响农户参与意愿和参与方式的重要因素。利用对陕西省474户农户的入户调研的微观数据,采用Heckprobit模型,实证分析了信任与收入对农户参与村域环境治理的影响。研究发现,信任对农户环境治理参与意愿有显著的积极作用,即信任水平越高,参与意愿越高,但对参与方式没有显著作用;农户人均年收入对参与方式有显著的积极作用,收入越高,越倾向于以投资的方式参与供给;信任与收入水平对参与意愿和参与方式的交互影响均不显著;家庭人口对参与意愿有显著的积极影响,而对参与方式有显著的消极影响;年龄对参与意愿有显著的消极影响,而对参与方式没有显著影响;环境认知水平对参与环境治理意愿有显著的积极影响。为此提出,政府在农村公共环境管理制度制定过程中,应更重视农户的主体作用;继续引导农民创收,提高农民收入水平;重视农村社区以信任为代表的社会资本的培育,以提升农户的信任水平和对环境治理的参与意愿及贡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治理 环境 农户参与意愿 Heckprobit模型
下载PDF
精品乡村民宿的生态系统营建研究 被引量:17
2
作者 翟健 王竹 《建筑与文化》 2016年第8期77-79,共3页
文章根据当下民宿的发展诠释精品乡村民宿的定义,并借鉴生态系统的理论,提出提升村域环境和链接乡村产业的民宿生态系统营建策略,试图探索近年来精品乡村民宿因为缺乏对外环境建设的思考而产生问题的解决之道。
关键词 精品乡民宿 生态系统 环境 产业
下载PDF
村域环境、家庭禀赋与农户林业再投入意愿——以全国集体林权改革试点福建省为例 被引量:14
3
作者 于艳丽 李桦 +1 位作者 姚顺波 黄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19-126,共8页
我国2003年起在全国14个省陆续展开的集体林权改革,极大地激励了农户经营林地的积极性。但近年来农户林业再投入意愿有所下降。基于福建省7个样本县商品林种植农户的微观抽样调查数据,运用Heckman两步法模型深入分析了村域环境、家庭禀... 我国2003年起在全国14个省陆续展开的集体林权改革,极大地激励了农户经营林地的积极性。但近年来农户林业再投入意愿有所下降。基于福建省7个样本县商品林种植农户的微观抽样调查数据,运用Heckman两步法模型深入分析了村域环境、家庭禀赋对农户林业再投入意愿以及再投入强度的影响。研究表明:在再投入意愿中,林地流转价格、木材市场价格、本村是否有木材收购商、是否在林业相关部门任职以及村林地面积对农户再投入意愿有显著影响;家庭年送礼金额对其有正向显著影响,户主年龄、户主是否有干部经历对农户是否愿意增加林地投入有负向显著影响。在再投入强度中,本村是否有木材收购商、本村到县城距离对再投入强度有显著影响;户主年龄、户主是否有干部经历、户主是否有经商经历、家庭年送礼金额、是否有林权证以及流入林地占比对再投入强度均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 环境 家庭禀赋 再投入意愿 Heckman模型
下载PDF
历史文化古村落“迤沙拉”震后村域环境文化恢复与保护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宋来福 《装饰》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06-107,共2页
迤沙拉村具有两千年的悠久历史,属于我国聚居人口最多的里颇彝族自然村,具有悠久的历史、繁荣兴旺的村落景象和村落建筑规模。其独特的文化和特殊的地理位置成为了解里颇彝族传统习俗,研究其村寨发生、发展史的建筑实体和空间样本。
关键词 灾后重建 环境
原文传递
浅谈震后村域环境文化恢复与保护——以“云朵上的天街——萝卜寨”为例 被引量:1
5
作者 彭锦 李开勇 《技术与市场》 2010年第11期121-122,共2页
"云朵上的天街——萝卜寨"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世界上最大、最古老的黄泥羌寨,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习俗,为保持萝卜寨的村落建筑特色和羌族传统文化氛围,在震后恢复重建中应充分尊重萝卜寨村的历史文脉,保护传统的文化习... "云朵上的天街——萝卜寨"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世界上最大、最古老的黄泥羌寨,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习俗,为保持萝卜寨的村落建筑特色和羌族传统文化氛围,在震后恢复重建中应充分尊重萝卜寨村的历史文脉,保护传统的文化习俗、生活方式和住宅建造风格,建成一个融入羌民族文化并具有现代风貌的新萝卜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 震后重建 规划 保护
下载PDF
环境规制如何影响农户村域环境治理参与意愿 被引量:40
6
作者 唐林 罗小锋 张俊飚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64-74,共11页
农村经济取得快速发展的同时,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已给农民的生产和生活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环境规制在农村环境治理中具有重要作用,研究环境规制如何影响农户意愿和行为是值得探讨的重要命题。基于内外部影响的视角,以畜禽粪便沼气化... 农村经济取得快速发展的同时,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已给农民的生产和生活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环境规制在农村环境治理中具有重要作用,研究环境规制如何影响农户意愿和行为是值得探讨的重要命题。基于内外部影响的视角,以畜禽粪便沼气化利用为例,探讨政府的环境规制和农户的环境认知对农户环境治理参与意愿的影响,并针对不同类型规制措施和环境认知的影响差异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环境规制和环境认知对农户村域环境治理参与意愿产生影响的内在逻辑和路径,最后利用湖北省4市32镇(区)78村1084户农户调查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①环境规制对农户村域环境治理参与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其中,宣传规制、激励规制可促使农户积极参与农村环境治理,而约束规制对农户村域环境治理参与意愿并未产生直接的影响,且激励规制相较于宣传和约束规制对农户环境治理参与意愿的影响更大。②环境认知对农户村域环境治理参与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表明环境知识和环境感知对农户村域环境治理亦有积极作用,但环境感知比环境知识对农户村域环境治理参与意愿的影响更大。③环境认知在环境规制和农户村域环境治理参与意愿之间起着中介作用,即环境规制可以通过提高农户环境认知来影响农户环境治理参与意愿。为此,进一步加强环境规制对农户的约束,循序渐进地加强环境规制的力度,要结合实际情况灵活有效地调整环境规制的方向和力度,这将是推进农村环境治理的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规制 环境认知 环境治理 畜禽粪便沼气化利用
下载PDF
主动参与还是被动选择:农户村域环境治理参与行为及效果差异分析 被引量:28
7
作者 唐林 罗小锋 +2 位作者 黄炎忠 余威震 张俊飚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747-1756,共10页
基于湖北省的调研数据,分析农户参与村域环境治理的行为及行为效果,并运用Heckman两阶段模型加以实证检验。结果发现:是否为村干部、家庭总人口、家庭年收入、家庭耕地面积、行为认知、环境状况评价、气候变化感知以及政府激励是农户参... 基于湖北省的调研数据,分析农户参与村域环境治理的行为及行为效果,并运用Heckman两阶段模型加以实证检验。结果发现:是否为村干部、家庭总人口、家庭年收入、家庭耕地面积、行为认知、环境状况评价、气候变化感知以及政府激励是农户参与村域环境治理的关键因素。受教育年限、环境容忍度、行为认知、环境状况评价以及气候变化感知则对农户环境治理参与行为效果有显著影响。在此基础上,从农户参与环境治理的行为动机出发,并借助Oaxaca-Blinder反事实分解方法,探讨主动参与和被动参与两种行为的效果差异及产生差异的原因。结果显示,禀赋差异和禀赋回报率差异均致使主动参与者的行为效果均值(3.729)显著高于被动参与者的行为效果均值(3.027)。其中,受教育年限、行为认知和气候变化感知的差异是主动参与者和被动参与者行为效果存在差异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参与 被动选择 环境治理 Heckman模型 Oaxaca-Blinder反事实分解
原文传递
归属感对农户参与村域环境治理的影响分析——基于湖北省1007个农户调研数据 被引量:25
8
作者 李芬妮 张俊飚 +1 位作者 何可 畅华仪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027-1039,共13页
基于湖北省1 007份农户调研数据,运用Ordered Logit模型,从主人翁意识、村庄认同、村庄喜爱、事务关心和村庄依恋5个维度,探讨了农户的村庄归属感对其参与村域环境治理的影响。研究发现:(1)98.42%的农户参与了环境治理,但参与2种或以上... 基于湖北省1 007份农户调研数据,运用Ordered Logit模型,从主人翁意识、村庄认同、村庄喜爱、事务关心和村庄依恋5个维度,探讨了农户的村庄归属感对其参与村域环境治理的影响。研究发现:(1)98.42%的农户参与了环境治理,但参与2种或以上环境治理行为的农户仅占29.60%,参与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2)当前农户的村庄归属感普遍较高,但仍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3)村庄归属感对农户环境治理行为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其中,主人翁意识越强、对村庄的认同感越高、对村庄的喜爱程度越深、对村庄事务越关心、对村庄的依恋程度越高的农户,参与村域环境治理的可能性越大;(4)农户个体特质能够调节村庄归属感对农户环境治理行为的影响,当农户为女性、年老、高学历、居住时间长及大姓时,村庄归属感对其环境治理行为的作用更大。据此,除了继续优化常规经济、制度手段外,还应注重培育与强化归属感这一内在的激励机制,以推动农户环境治理行动,进而实现生态宜居农村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归属感 农户参与 环境治理 农户特质
原文传递
资本禀赋、归属感对农户参与村域环境治理的影响 被引量:17
9
作者 李芬妮 张俊飚 何可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00-107,182,183,共10页
利用湖北省985份农户调研数据,构建Poisson模型,阐释资本禀赋、村庄归属感对农户参与村域环境治理的影响。结果发现:资本禀赋、村庄归属感均能有效推动农户投身于村域环境治理;具体来说,人力资本中的健康程度与文化程度、经济资本中的... 利用湖北省985份农户调研数据,构建Poisson模型,阐释资本禀赋、村庄归属感对农户参与村域环境治理的影响。结果发现:资本禀赋、村庄归属感均能有效推动农户投身于村域环境治理;具体来说,人力资本中的健康程度与文化程度、经济资本中的家庭总收入以及社会资本中的社会网络、人际信任、制度信任显著促进了农户村域环境治理参与行为的发生,村庄归属感中的主人翁意识、对村庄的喜爱程度、对村庄事务的关心程度、对村庄的认同感与对村庄的依恋程度显著提高了农户参与村域环境治理的可能性。村庄归属感在资本禀赋影响农户村域环境治理参与行为中起到正向调节作用,农户的村庄归属感愈强,资本禀赋推动农户参与村域环境治理的作用力愈强。基于此,从综合提升资本禀赋水平与强化村庄归属感两方面提出改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禀赋 庄归属感 参与动机 参与条件 环境治理
下载PDF
资源禀赋、家乡认同与农户村域环境治理参与方式选择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雨柯 罗小锋 唐林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430-1440,共11页
明晰农村居民环境治理参与方式的选择偏好,对进一步提高农户环境治理参与率,加快生态宜居和美丽乡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湖北省1168份微观调研数据,采用双变量Probit模型实证方法分析资源禀赋、家乡认同与农户村域环境治理参与方式... 明晰农村居民环境治理参与方式的选择偏好,对进一步提高农户环境治理参与率,加快生态宜居和美丽乡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湖北省1168份微观调研数据,采用双变量Probit模型实证方法分析资源禀赋、家乡认同与农户村域环境治理参与方式选择之间的内在作用关系。结果表明:(1)农户村域环境治理参与方式选择存在差异,1070%的农户倾向于仅出钱参与村域环境治理,3836%的农户倾向于仅出力参与,1952%的农户倾向于既出钱又出力参与。(2)受教育水平、务工收入占比越高的农户越偏好于出钱参与村域环境治理;家庭总收入、务工收入占比越低,社会网络越宽泛的农户越偏好于出力参与;家庭总收入、社会信任和社会声望水平越高的农户,越偏好于又出钱又出力的方式参与。(3)家乡认同在家庭总收入影响农户“是否愿意出钱”和劳动力数量影响农户“是否愿意出力”参与村域环境治理过程中存在正向调节作用,即家乡认同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推动有能力出钱或出力参与却未参与村域环境治理的农户群体参与。对此,从提高农户家庭资源禀赋水平、培育和加强农户家乡认同感、加快农村经济发展以及制定群体差异化治理策略等方面提出推动农户参与环境治理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治理 资源禀赋 参与方式 家乡认同
下载PDF
村域地理环境对农户贫困持续性的影响——来自湖北农村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12
11
作者 霍增辉 吴海涛 +1 位作者 丁士军 刘家鹏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11,158,共9页
村域地理环境通过影响农户面临的风险冲击和收入能力进而影响农户贫困持续性,本文利用2005-2010年湖北农户数据,采用生存分析方法,考察农户贫困持续性。结果表明,民族村农户退出贫困的概率显著低于非民族村农户,山区村农户退出贫困的概... 村域地理环境通过影响农户面临的风险冲击和收入能力进而影响农户贫困持续性,本文利用2005-2010年湖北农户数据,采用生存分析方法,考察农户贫困持续性。结果表明,民族村农户退出贫困的概率显著低于非民族村农户,山区村农户退出贫困的概率显著低于平原和丘陵村农户,距离乡镇5-10 km农户退出贫困的概率显著低于其他农户;非农业劳动时间对民族村、山区村和距离乡镇5-10 km农户退出贫困的影响效应显著减弱;村人均耕地面积与农业劳动时间的交叉作用对农户退出贫困有显著正向影响。因此,本文建议扶贫政策应向民族村、山区村及距离乡镇5-10 km村的农户倾斜。一方面,通过适度扩大耕地规模和加大农业补贴力度,提高农户农业创收能力;另一方面,通过改善这些地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缩小农户在获取非农就业机会方面的差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环境 劳动时间 COX比例风险模型 农户贫困 贫困持续性
下载PDF
乡村振兴视角下基于熵权法的村域人居环境评价 被引量:7
12
作者 王秋兵 吴佳倩 边振兴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6-37,共2页
人居环境是乡村振兴战略实现的关键环节,村域人居环境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落脚点。目前对村域人居环境评价研究较少,本文以村域的尺度从生态、生产、生活三生空间的角度入手,选取以乡村旅游型、特色农产品型和均衡发展型村域各一个研究... 人居环境是乡村振兴战略实现的关键环节,村域人居环境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落脚点。目前对村域人居环境评价研究较少,本文以村域的尺度从生态、生产、生活三生空间的角度入手,选取以乡村旅游型、特色农产品型和均衡发展型村域各一个研究区,构建由目标层、系统层和指标层组成的村域人居环境质量评价体系,运用熵权法对开原市的乡村人居环境质量进行评价,为相同类型村域的人居环境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兴 熵权法 人居环境
下载PDF
干群关系、收入水平与农户村域河湖环境治理意愿 被引量:9
13
作者 潘子纯 朱玉春 马林燕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51-160,共10页
为探究干群关系、收入水平对农户村域河湖环境治理意愿的影响,基于902份农户调研数据,利用双栏模型(Double Hurdle Model)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农户村域河湖环境治理参与意愿较高;(2)干群关系、收入水平对农户村域河湖环境治理参... 为探究干群关系、收入水平对农户村域河湖环境治理意愿的影响,基于902份农户调研数据,利用双栏模型(Double Hurdle Model)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农户村域河湖环境治理参与意愿较高;(2)干群关系、收入水平对农户村域河湖环境治理参与意愿、支付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3)收入水平在干群关系对农户村域河湖环境治理意愿的影响中发挥正向调节作用。因此建议在政策层面,应通过重视干群关系培养、提升农户收入水平和完善政策瞄准精度促进农户参与村域河湖环境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群关系 收入水平 河湖环境治理 双栏模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