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韩诗臆说》的真正作者为李宪乔 被引量:13
1
作者 郭隽杰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5年第3期54-57,共4页
《韩诗臆说》的真正作者为李宪乔郭隽杰《韩诗臆说》是本颇有影响的著作,虽仅两万余字,薄薄一小册,而研究韩愈诗歌的人,大都拿来作参考。该书为上海商务印书馆1934年11月初版,翌年2月再版,列为王云王主编的“国学小丛书”... 《韩诗臆说》的真正作者为李宪乔郭隽杰《韩诗臆说》是本颇有影响的著作,虽仅两万余字,薄薄一小册,而研究韩愈诗歌的人,大都拿来作参考。该书为上海商务印书馆1934年11月初版,翌年2月再版,列为王云王主编的“国学小丛书”之一,著作者署名程学恂。但此书全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宪 韩诗 过录本 臆说 李秉礼 桂林 诗集编年 人民文学出版社 乾隆 广西壮族自治区
下载PDF
从袁枚佚札佚文看《随园诗话》版本及刻书时间 被引量:9
2
作者 包云志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2004年第1期94-96,F003,共4页
本文介绍了袁枚致山东著名诗人李宪乔的两通佚札(其中一通为亲笔手迹原件)和袁枚佚文《星湖诗集序》。两佚札和佚文对研究袁枚生平、著述、交友诸方面颇有价值。我们据此考证,确定了《随园诗话》的最早版本,弄清了《随园诗话》两个重要... 本文介绍了袁枚致山东著名诗人李宪乔的两通佚札(其中一通为亲笔手迹原件)和袁枚佚文《星湖诗集序》。两佚札和佚文对研究袁枚生平、著述、交友诸方面颇有价值。我们据此考证,确定了《随园诗话》的最早版本,弄清了《随园诗话》两个重要版本的刊刻时间,纠正了过去的模糊认识,解开了《随园诗话》版本问题的百年之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袁枚 李宪 《随园诗话》
下载PDF
再论《韩诗臆说》作者问题 被引量:6
3
作者 丁俊丽 《文艺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26-130,共5页
陈迩冬先生收藏过一部过录有李宪乔(1747-1797年)批语的方世举《韩昌黎诗集编年笺注》,郭隽杰先生考证此本是嘉庆十七年(1812)依据李宪乔友人李秉礼所藏其手批韩诗的原本过录,过录者已不可知①。郭隽杰先生在协助陈迩冬整理其《韩... 陈迩冬先生收藏过一部过录有李宪乔(1747-1797年)批语的方世举《韩昌黎诗集编年笺注》,郭隽杰先生考证此本是嘉庆十七年(1812)依据李宪乔友人李秉礼所藏其手批韩诗的原本过录,过录者已不可知①。郭隽杰先生在协助陈迩冬整理其《韩愈诗选》时,发现《韩诗臆说》与李宪乔韩诗批语相似,并借此为依据,考证出《韩诗臆说》实际上是程学恂抄袭李宪乔批韩诗原本中评语。细读《韩诗臆说》,研究李宪乔的诗学思想,可在郭隽杰先生考证的基础上作进一步补充证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诗 作者问题 李宪 诗学思想 韩昌黎 考证 批语 原本
下载PDF
袁枚、刘墉、周永年、吴大澂未刊信札四通考释 被引量:4
4
作者 包云志 《中国典籍与文化》 2005年第2期74-78,共5页
袁枚致李宪乔的信为《随园诗话》最早版本的刊刻时间提供了有力佐证;刘墉致刘墫的信是了解清代科举制度的第一手资料;周永年致李宪暠的信对研究山东高密诗派的交游情况有帮助;吴大徵致祁世长的信是当时清流派人物的处境和心态的真实反映。
关键词 周永年 袁枚 刘墉 吴大澂 考释 四通 信札 《随园诗话》 科举制度 李宪 清流派 交游 诗派 人物
原文传递
清代高密诗人李宪乔寓桂诗歌中的广西书写
5
作者 杨璐 《河池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17-24,共8页
李宪乔是清代乾嘉时期重要诗派高密派的代表性诗人。李宪乔强调“诗言志”的诗歌创作理论,坚决反对并极力纠正当时盛行的脱离现实、空洞颓糜的习气,写下了大量优秀的现实主义诗作。李宪乔仕宦广西十余年,留下了不少关涉广西山水形胜、... 李宪乔是清代乾嘉时期重要诗派高密派的代表性诗人。李宪乔强调“诗言志”的诗歌创作理论,坚决反对并极力纠正当时盛行的脱离现实、空洞颓糜的习气,写下了大量优秀的现实主义诗作。李宪乔仕宦广西十余年,留下了不少关涉广西山水形胜、人文古迹、气候物产、风土习俗等方面的诗作。这些诗作记录了李宪乔在广西的政事政绩、文化传播、交游采风和情感心理,对研究广西古代诗人诗歌创作、广西历史、文化、政治以及风土民俗都有重要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宪 诗歌 广西
下载PDF
《韩昌黎诗集编年笺注》李宪乔批校在粤地的流传 被引量:4
6
作者 李福标 《文献》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27-135,共9页
《韩昌黎诗集编年笺注》,清方世举撰。方世举(1675-1759),字扶南,号息翁,桐城人。据其《兰丛诗话》自叙云,从朱彝尊游之时,见友人顾嗣立新出之《昌黎先生诗集注》收宋人之说虽备,而于昌黎身世多不合,故撰此书。此书合并李汉... 《韩昌黎诗集编年笺注》,清方世举撰。方世举(1675-1759),字扶南,号息翁,桐城人。据其《兰丛诗话》自叙云,从朱彝尊游之时,见友人顾嗣立新出之《昌黎先生诗集注》收宋人之说虽备,而于昌黎身世多不合,故撰此书。此书合并李汉辑《正集》、《外集》、《补遗》之诗计411首,包括后附辨伪诗5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昌黎 诗集 笺注 编年 李宪 流传 朱彝尊 诗话
原文传递
“高密诗派”传衍广西考述 被引量:3
7
作者 刘汉忠 《广西地方志》 2003年第4期39-42,45,共5页
关键词 清代 “高密诗派” 李宪 广西 “仙弈诗社”
下载PDF
高密诗派“三李”兄弟出入广西路线考
8
作者 赵宝靖 朱梦琦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第5期90-95,共6页
高密诗派于乾隆年间兴起于山东高密,其核心人物是李氏三兄弟——李宪噩、李宪暠、李宪乔,时有"三李"之称。高密诗派"三李"兄弟皆曾南游广西,并有诗作传世。本文即拟按照兄弟三人的行第,逐一从他们的诗作中考察他们... 高密诗派于乾隆年间兴起于山东高密,其核心人物是李氏三兄弟——李宪噩、李宪暠、李宪乔,时有"三李"之称。高密诗派"三李"兄弟皆曾南游广西,并有诗作传世。本文即拟按照兄弟三人的行第,逐一从他们的诗作中考察他们出入广西的路线,以期全面认识他们的诗歌作品,并且希望对当时沿线的地理状况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宪 李宪 李宪 广西 路线
下载PDF
从袁枚佚札看《随园诗话》版本 被引量:2
9
作者 包云志 《图书馆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74-75,73,共3页
本文介绍了袁枚致山东著名诗人李宪乔的两通佚札(其中一通为亲笔手迹原件)。两佚札对研究袁枚生平、著述、交友诸方面颇有价值。据此考证,确定了《随园诗话》的最早版本,解开了《随园诗话》版本问题的百年之谜。
关键词 袁枚 李宪 佚札 《随园诗话》 版本问题
下载PDF
从《偶论四名家诗》看清高密诗派对王士的评价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恒柱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55-59,共5页
 李宪乔是高密诗派代表人物,选辑清初诗坛四大家诗辑成《偶论四名家诗》,以辨明诗道。宪乔认为,渔洋诗"清远为尚",神韵为宗,诗学王、韦,能得唐人诗意。肯定其"怨逸伤远"的才情韵致,"典远谐则"的自然本...  李宪乔是高密诗派代表人物,选辑清初诗坛四大家诗辑成《偶论四名家诗》,以辨明诗道。宪乔认为,渔洋诗"清远为尚",神韵为宗,诗学王、韦,能得唐人诗意。肯定其"怨逸伤远"的才情韵致,"典远谐则"的自然本色。同时指出,渔洋诗追求清淡雅洁,有时情景志兴落不到实处。认为渔洋诗长于"明靓轻圆",与杜甫郁勃沉着的风格相反,所以其学韩学杜诸作,虽极为排宕以取古拙,终不能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宪 王士稹 偶论四名家诗 高密诗派
下载PDF
“高密二李”与高密诗派诗学观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皓潼 《东岳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33-39,191,共8页
李怀民与李宪乔昆季是清代高密诗派领袖,其诗论构成高密诗学主体,其创作主导了高密诗风。面对诗坛长久以来笼罩的春温气氛,李氏昆季希望以寒士真声撼动诗坛风气。在诗学上,主张尊崇古意,力避时俗;并将"诗中有人,发抒真情"的... 李怀民与李宪乔昆季是清代高密诗派领袖,其诗论构成高密诗学主体,其创作主导了高密诗风。面对诗坛长久以来笼罩的春温气氛,李氏昆季希望以寒士真声撼动诗坛风气。在诗学上,主张尊崇古意,力避时俗;并将"诗中有人,发抒真情"的诗学观贯彻到诗歌创作中,使主体之情融于客观景物描写之中,在情与景的感发之中生发出言外思致,于平淡处见深厚至味。从"高密二李"诗歌理论与创作中,可窥见清代诗歌由初期推崇清远到中后期崇尚沉实之风的转捩,而隐藏在这一现象背后的真正意义,是诗心对文化一统更大程度的挣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诗派 诗学观 李怀民 李宪
原文传递
李宪乔诗歌雨意象评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漆福刚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3期27-29,共3页
李宪乔喜写雨诗,所写雨既有愁雨、苦雨,亦有诗雨、美雨、禅雨。其雨诗笼罩着阴郁的基调和迷离的朦胧美。
关键词 李宪 诗歌 雨意象 阴郁 朦胧美
下载PDF
李宪乔(少鹤)诗歌的意象分析
13
作者 赵黎明 朱晓梅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6期70-77,共8页
李宪乔是清代高密诗派的代表作家 ,其孤冷高淡的艺术风格可从诗人独特的意象选择得到充分体现。雨意象、月亮意象、灯烛意象和黄昏意象的频频出现 ,展示了诗人乡愁、孤怨、禅思等不同层次的情愫 。
关键词 李宪 诗歌 意象 清朝
下载PDF
清代高密诗派的诗学突围
14
作者 王皓潼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04-110,共7页
李宪乔是高密诗派领袖,与其兄李宪噩、其弟李宪暠等人一起推动了乾嘉诗坛宗中晚唐风气的发展。他深受韩孟诗派影响,在诗学上宗法韩愈、孟郊,在诗歌创作上尤宗贾岛。这使其诗风与当时诗坛所笼罩的盛世之音区别开来,并对之后以韩孟诗派为... 李宪乔是高密诗派领袖,与其兄李宪噩、其弟李宪暠等人一起推动了乾嘉诗坛宗中晚唐风气的发展。他深受韩孟诗派影响,在诗学上宗法韩愈、孟郊,在诗歌创作上尤宗贾岛。这使其诗风与当时诗坛所笼罩的盛世之音区别开来,并对之后以韩孟诗派为宗的宋诗派、同光体产生影响。李宪乔及高密诗派对韩孟诗派"寒瘦清真"诗歌风格的重视,不仅反映出清代诗坛审美趣味的新动向,更是对清中期盛世诗学的一次重大突围,其堪称清诗物华反素、势大将收风格转变的关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宪 高密诗派 韩愈 贾岛 意象
原文传递
试论李宪乔在广西诗坛的地位
15
作者 张维 唐洁 《阅读与写作》 2000年第12期6-7,共2页
清代乾隆年间,诗歌创作进入繁荣时期,各种诗歌流派一时兴起。如王士祯的“神韵说”、沈德潜的“格调说”、袁枚的“性灵说”等成为这一时期创作的主要代表。广西虽然偏于一隅,然而随着一批旅桂诗人的到来,如李宪乔、李秉礼等,诗歌创作... 清代乾隆年间,诗歌创作进入繁荣时期,各种诗歌流派一时兴起。如王士祯的“神韵说”、沈德潜的“格调说”、袁枚的“性灵说”等成为这一时期创作的主要代表。广西虽然偏于一隅,然而随着一批旅桂诗人的到来,如李宪乔、李秉礼等,诗歌创作日益繁荣,并逐渐形成良好的传统:“吾桂僻处南服,风气醇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灵说 李宪
下载PDF
李宪乔(少鹤)的诗学思想评析
16
作者 赵黎明 漆福刚 《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3年第1期44-49,共6页
李宪乔是清代高密诗派的代表性作家。其诗学思想兼取唐、宋派的优点 ,而又不失自我 ,表现出了一定的超越精神。一方面 ,他强调诗言志为诗人安身立命之处 ,另一方面 ,又重视性情 ,反对诗分唐宋、四唐。在对待传统的问题上 ,他主张转益多... 李宪乔是清代高密诗派的代表性作家。其诗学思想兼取唐、宋派的优点 ,而又不失自我 ,表现出了一定的超越精神。一方面 ,他强调诗言志为诗人安身立命之处 ,另一方面 ,又重视性情 ,反对诗分唐宋、四唐。在对待传统的问题上 ,他主张转益多师 ,“舍皮得骨”。此外 ,他还继承了辨味理论 ,推崇“不著一字 ,尽得风流”的诗歌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宪 清代 高密诗派 诗学思想 诗歌创作 文学评论 诗言志 情感
下载PDF
李宪乔评点韩愈诗歌之成就新论
17
作者 丁俊丽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6期5-9,共5页
清中期李宪乔评点方世举《韩昌黎诗集编年笺注》是韩集文献中较有价值的评点本。李宪乔评点韩诗运用传统的诗歌批评方法,并融以自己的诗学思想,揭示韩诗政治理想与生活性情并存之"志"以及蕴藉含蓄又不失《诗经》遗意之美,还... 清中期李宪乔评点方世举《韩昌黎诗集编年笺注》是韩集文献中较有价值的评点本。李宪乔评点韩诗运用传统的诗歌批评方法,并融以自己的诗学思想,揭示韩诗政治理想与生活性情并存之"志"以及蕴藉含蓄又不失《诗经》遗意之美,还溯源出韩愈咏雪诗开宋白战体先河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宪 韩诗 评点
下载PDF
汪为霖与袁枚
18
作者 梁扬 戎霞 《阅读与写作》 2005年第11期6-8,共3页
关键词 袁枚 言传身教 诗人 李宪 靖西县 德保县 广西 乾隆 心向
下载PDF
论清代高密派诗人李宪乔对韩愈的接受
19
作者 王皓潼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25-129,共5页
李宪乔是清代高密诗派领袖。在诗学上,宗奉韩愈,有专评韩诗的《韩诗臆说》,鲜明地体现了他对韩愈回归风雅传统的重视;在古体诗创作上,受南行途中壮美奇险景致的感染,唤醒了其早年的学韩记忆,呈现出雄奇恣肆的风貌;在对外部世界的感知上... 李宪乔是清代高密诗派领袖。在诗学上,宗奉韩愈,有专评韩诗的《韩诗臆说》,鲜明地体现了他对韩愈回归风雅传统的重视;在古体诗创作上,受南行途中壮美奇险景致的感染,唤醒了其早年的学韩记忆,呈现出雄奇恣肆的风貌;在对外部世界的感知上,李宪乔对韩愈善从生理层面表现自己身体对外部世界体验的感物机制有所发现,在创作实践中加以摹写,且能做到自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诗派 李宪 韩愈 接受
下载PDF
李宪乔诗学评析
20
作者 漆福刚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3期27-31,共5页
李宪乔是清代高密诗派的代表,其诗学不受清前期唐宋诗争的影响,兼取唐、宋派,又不失自我,表现出一定的超越精神:强调诗言志为诗人安身立命之处,重视性情,反对诗分唐宋、四唐,主张转益多师,继承辨味理论,推崇“不著一字,尽得风流”的诗... 李宪乔是清代高密诗派的代表,其诗学不受清前期唐宋诗争的影响,兼取唐、宋派,又不失自我,表现出一定的超越精神:强调诗言志为诗人安身立命之处,重视性情,反对诗分唐宋、四唐,主张转益多师,继承辨味理论,推崇“不著一字,尽得风流”的诗歌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宪 诗学 诗言志 性情 辨味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