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7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清代武威县进士李于锴家族及其联姻关系研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赵婉婷
赵大泰
《今古文创》
2023年第36期63-65,共3页
在甘肃武威凉州城南有“李铭汉故居”,李铭汉是清代道光年间的著名学者。其子李于锴是光绪年间的进士,翰林院庶吉士。李于锴之子李鼎超、李鼎文也是近现代著名学者,李氏三代人书香传承,成为武威科举家族的典范,也是武威文风鼎盛的明证...
在甘肃武威凉州城南有“李铭汉故居”,李铭汉是清代道光年间的著名学者。其子李于锴是光绪年间的进士,翰林院庶吉士。李于锴之子李鼎超、李鼎文也是近现代著名学者,李氏三代人书香传承,成为武威科举家族的典范,也是武威文风鼎盛的明证。本文综合多种史料,可以理清李氏家族的脉络,也可以了解李氏家族与其他科举家族如刘开第、张铣、权尚忠等家族的联姻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铭汉
李于
锴
刘开第
张铣
权尚忠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武威李氏三代学人的学术述评
被引量:
2
2
作者
伏俊琏
张存良
《图书与情报》
CSSCI
2006年第3期118-120,共3页
李铭汉、李于锴、李鼎超、李鼎文是甘肃著名学者,他们在传统史学、文学、语言学诸方面都取得了重要成果;他们一生关心国事民瘼,并把学术研究与理想追求、人格修养做了完美的结合。
关键词
李铭汉
李于
锴
李鼎超
李鼎文
学术成就
学者
文史成就
学术述评
甘肃
人格修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雪山雄姿 赤子情怀——李于锴《雪山歌》赏析
3
作者
龚喜平
《丝绸之路》
1993年第2期50-51,共2页
李于锴(1863-1923),字叔坚,甘肃武威人。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官至山东沂州府知府,“政绩卓然。斐声远迩”(王树楠《味檗斋遗稿序》)。他是甘肃近代著名的爱国志士、学者和作家,通经史,工诗文,尤长于文。在京会...
李于锴(1863-1923),字叔坚,甘肃武威人。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官至山东沂州府知府,“政绩卓然。斐声远迩”(王树楠《味檗斋遗稿序》)。他是甘肃近代著名的爱国志士、学者和作家,通经史,工诗文,尤长于文。在京会试期间,参加“公车上书”运动,会同甘肃举人61人署名康有为具草之请愿书,又联合76人,领衔起草《甘肃举人星请政府废除马关条约文》。“甘陇间近代学者,当推凉州李云章铭汉及其子叔坚于锴”(汪辟疆《李云章父子学术》)。著有《李于锴遗稿辑存》,“其文品盖在同里张介候之上,西方学者莫能或之逮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于
锴
赤子情怀
味檗斋遗稿
树楠
公车上书
翰林院庶吉士
光绪二十一年
近代学者
子叔
同里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李于锴诗歌中的“悲”感与“豪”气——从《写经楼诗草》看李于锴青年时期的诗歌创作
4
作者
周日蓉
《地方文化研究辑刊》
2017年第2期212-218,共7页
李于锴青年时期所创作的诗歌,内容上,既有感叹生活际遇、悯时念乱之作,也有描绘武威古迹名胜和抒发建功立业抱负之篇。风格上,既有悲凉苦闷的一面,亦有豪迈奔放的一面。这是其特殊的生活际遇、家世传统以及其所处的时代背景、地域环境...
李于锴青年时期所创作的诗歌,内容上,既有感叹生活际遇、悯时念乱之作,也有描绘武威古迹名胜和抒发建功立业抱负之篇。风格上,既有悲凉苦闷的一面,亦有豪迈奔放的一面。这是其特殊的生活际遇、家世传统以及其所处的时代背景、地域环境共同影响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于
锴
写经楼诗草
悲凉苦闷
豪迈奔放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李鼎文教授与中国古典文学教学和研究
5
作者
赵茂林
《社科纵横》
1992年第5期2-69,共2页
李鼎文先生,1919年5月出生于甘肃武威一个书香世家。祖父李铭汉为清道光年间副贡生,以研究经学和史学著名。父亲李于锴为清光绪年间进士、翰林,曾在北京参加过“公车上书”运动。李鼎文先生于1933年考入武威师范,1942年考入西北师范学...
李鼎文先生,1919年5月出生于甘肃武威一个书香世家。祖父李铭汉为清道光年间副贡生,以研究经学和史学著名。父亲李于锴为清光绪年间进士、翰林,曾在北京参加过“公车上书”运动。李鼎文先生于1933年考入武威师范,1942年考入西北师范学院国文科,受黎锦熙、李嘉言、叶鼎彝诸位师长的教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鼎文
李于
锴
公车上书
甘肃武威
叶鼎彝
黎锦熙
甘肃人民出版社
清道光
书香世家
光绪年间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凉州文史一千卷 陇坂耕耘七十年——李鼎文教授的学术成就和故乡情怀
6
作者
伏俊琏
朱利华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52-255,共4页
李鼎文(1919—2014年),字献甫,甘肃武威人。祖父李铭汉(1809—1891年)、父亲李于锴(1863—1923年)、长兄李鼎超(1894—1931年)都是著名学者,有《续通鉴纪事本末》《陇右方言》等著作存世。李鼎文从小在其长兄李鼎超的指导下读...
李鼎文(1919—2014年),字献甫,甘肃武威人。祖父李铭汉(1809—1891年)、父亲李于锴(1863—1923年)、长兄李鼎超(1894—1931年)都是著名学者,有《续通鉴纪事本末》《陇右方言》等著作存世。李鼎文从小在其长兄李鼎超的指导下读经、史、子、集四部典籍,1942年考入西北师范学院国文科,受教于黎锦熙、李嘉言、何士骥、王汝弼、冯国瑞诸位名师,学业大进。毕业后到武威师范任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鼎文
续通鉴纪事本末
李于
锴
何士骥
陇右
汝弼
黎锦熙
李嘉
杜甫诗选注
古代文学作品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河西走廊的璀璨明珠清代“凉州四大书院”一瞥
7
作者
张国才
柴多茂
《中国民族》
2023年第7期49-49,共1页
“武威莫道是边城,文物前贤起后生”。在清代,地处河西走廊的凉州府武威县(今甘肃武威市)先后创建了成章书院、天梯书院、北溟书院、雍凉书院,后称“凉州四大书院”。这些书院学风蔚然、人才济济,走出了张美如、张澍、潘挹奎、李于锴等...
“武威莫道是边城,文物前贤起后生”。在清代,地处河西走廊的凉州府武威县(今甘肃武威市)先后创建了成章书院、天梯书院、北溟书院、雍凉书院,后称“凉州四大书院”。这些书院学风蔚然、人才济济,走出了张美如、张澍、潘挹奎、李于锴等一批颇具影响力的学者,在甘肃颇负盛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武威
河西走廊
颇负盛名
四大书院
武威县
凉州
李于
锴
原文传递
题名
清代武威县进士李于锴家族及其联姻关系研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赵婉婷
赵大泰
机构
西北师范大学
武威市凉州文化研究院
出处
《今古文创》
2023年第36期63-65,共3页
基金
2022年武威市市级科技计划项目《武威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的建设与运营研究》(WW2201MSS031)
武威祭孔大典分项研究的成果。
文摘
在甘肃武威凉州城南有“李铭汉故居”,李铭汉是清代道光年间的著名学者。其子李于锴是光绪年间的进士,翰林院庶吉士。李于锴之子李鼎超、李鼎文也是近现代著名学者,李氏三代人书香传承,成为武威科举家族的典范,也是武威文风鼎盛的明证。本文综合多种史料,可以理清李氏家族的脉络,也可以了解李氏家族与其他科举家族如刘开第、张铣、权尚忠等家族的联姻关系。
关键词
李铭汉
李于
锴
刘开第
张铣
权尚忠
分类号
K25 [历史地理—历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武威李氏三代学人的学术述评
被引量:
2
2
作者
伏俊琏
张存良
机构
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图书与情报》
CSSCI
2006年第3期118-120,共3页
文摘
李铭汉、李于锴、李鼎超、李鼎文是甘肃著名学者,他们在传统史学、文学、语言学诸方面都取得了重要成果;他们一生关心国事民瘼,并把学术研究与理想追求、人格修养做了完美的结合。
关键词
李铭汉
李于
锴
李鼎超
李鼎文
学术成就
学者
文史成就
学术述评
甘肃
人格修养
Keywords
Li Minghan
Li Yukai
Li Dingchao
Li Dingwen
achievement of literature and history
分类号
G259.2 [文化科学—图书馆学]
K825 [历史地理—历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雪山雄姿 赤子情怀——李于锴《雪山歌》赏析
3
作者
龚喜平
出处
《丝绸之路》
1993年第2期50-51,共2页
文摘
李于锴(1863-1923),字叔坚,甘肃武威人。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官至山东沂州府知府,“政绩卓然。斐声远迩”(王树楠《味檗斋遗稿序》)。他是甘肃近代著名的爱国志士、学者和作家,通经史,工诗文,尤长于文。在京会试期间,参加“公车上书”运动,会同甘肃举人61人署名康有为具草之请愿书,又联合76人,领衔起草《甘肃举人星请政府废除马关条约文》。“甘陇间近代学者,当推凉州李云章铭汉及其子叔坚于锴”(汪辟疆《李云章父子学术》)。著有《李于锴遗稿辑存》,“其文品盖在同里张介候之上,西方学者莫能或之逮也”
关键词
李于
锴
赤子情怀
味檗斋遗稿
树楠
公车上书
翰林院庶吉士
光绪二十一年
近代学者
子叔
同里
分类号
K928.6 [历史地理—人文地理学]
K20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李于锴诗歌中的“悲”感与“豪”气——从《写经楼诗草》看李于锴青年时期的诗歌创作
4
作者
周日蓉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古籍研究所
出处
《地方文化研究辑刊》
2017年第2期212-218,共7页
文摘
李于锴青年时期所创作的诗歌,内容上,既有感叹生活际遇、悯时念乱之作,也有描绘武威古迹名胜和抒发建功立业抱负之篇。风格上,既有悲凉苦闷的一面,亦有豪迈奔放的一面。这是其特殊的生活际遇、家世传统以及其所处的时代背景、地域环境共同影响的结果。
关键词
李于
锴
写经楼诗草
悲凉苦闷
豪迈奔放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李鼎文教授与中国古典文学教学和研究
5
作者
赵茂林
出处
《社科纵横》
1992年第5期2-69,共2页
文摘
李鼎文先生,1919年5月出生于甘肃武威一个书香世家。祖父李铭汉为清道光年间副贡生,以研究经学和史学著名。父亲李于锴为清光绪年间进士、翰林,曾在北京参加过“公车上书”运动。李鼎文先生于1933年考入武威师范,1942年考入西北师范学院国文科,受黎锦熙、李嘉言、叶鼎彝诸位师长的教导。
关键词
李鼎文
李于
锴
公车上书
甘肃武威
叶鼎彝
黎锦熙
甘肃人民出版社
清道光
书香世家
光绪年间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凉州文史一千卷 陇坂耕耘七十年——李鼎文教授的学术成就和故乡情怀
6
作者
伏俊琏
朱利华
机构
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
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52-255,共4页
文摘
李鼎文(1919—2014年),字献甫,甘肃武威人。祖父李铭汉(1809—1891年)、父亲李于锴(1863—1923年)、长兄李鼎超(1894—1931年)都是著名学者,有《续通鉴纪事本末》《陇右方言》等著作存世。李鼎文从小在其长兄李鼎超的指导下读经、史、子、集四部典籍,1942年考入西北师范学院国文科,受教于黎锦熙、李嘉言、何士骥、王汝弼、冯国瑞诸位名师,学业大进。毕业后到武威师范任教。
关键词
李鼎文
续通鉴纪事本末
李于
锴
何士骥
陇右
汝弼
黎锦熙
李嘉
杜甫诗选注
古代文学作品
分类号
K207 [历史地理—历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河西走廊的璀璨明珠清代“凉州四大书院”一瞥
7
作者
张国才
柴多茂
机构
武威市凉州文化研究院
出处
《中国民族》
2023年第7期49-49,共1页
基金
柴多茂,武威市凉州文化研究院副研究员。
文摘
“武威莫道是边城,文物前贤起后生”。在清代,地处河西走廊的凉州府武威县(今甘肃武威市)先后创建了成章书院、天梯书院、北溟书院、雍凉书院,后称“凉州四大书院”。这些书院学风蔚然、人才济济,走出了张美如、张澍、潘挹奎、李于锴等一批颇具影响力的学者,在甘肃颇负盛名。
关键词
甘肃武威
河西走廊
颇负盛名
四大书院
武威县
凉州
李于
锴
分类号
G64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清代武威县进士李于锴家族及其联姻关系研究
赵婉婷
赵大泰
《今古文创》
2023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武威李氏三代学人的学术述评
伏俊琏
张存良
《图书与情报》
CSSCI
2006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雪山雄姿 赤子情怀——李于锴《雪山歌》赏析
龚喜平
《丝绸之路》
199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李于锴诗歌中的“悲”感与“豪”气——从《写经楼诗草》看李于锴青年时期的诗歌创作
周日蓉
《地方文化研究辑刊》
2017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李鼎文教授与中国古典文学教学和研究
赵茂林
《社科纵横》
199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凉州文史一千卷 陇坂耕耘七十年——李鼎文教授的学术成就和故乡情怀
伏俊琏
朱利华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河西走廊的璀璨明珠清代“凉州四大书院”一瞥
张国才
柴多茂
《中国民族》
2023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