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注射用头孢他啶杂质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孙雪奇 王野 +4 位作者 刘峥 刘华 罗慧萍 袁军 胡昌勤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234-2239,共6页
目的:对国产注射用头孢他啶与原研厂产品的杂质进行分析,对其中的主要杂质进行初步研究。方法:HPLC法,采用菲罗门Gemini C18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A为磷酸盐缓冲液(磷酸氢二钠3.6 g与磷酸二氢钾1.4 g加水至1000mL,用10%磷... 目的:对国产注射用头孢他啶与原研厂产品的杂质进行分析,对其中的主要杂质进行初步研究。方法:HPLC法,采用菲罗门Gemini C18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A为磷酸盐缓冲液(磷酸氢二钠3.6 g与磷酸二氢钾1.4 g加水至1000mL,用10%磷酸调pH 3.4),流动相B为乙腈,梯度洗脱,流速:1.3 mL.min-1,柱温:40℃,紫外检测器:检测波长254 nm;TOF质谱检测器。结果:国产样品共检出37个杂质,其中,杂质2、12、24(即BP中的杂质F、A、H)是主要杂质,平均含量分别为0.23%,0.17%,0.48%;来自合成的杂质24为85%,属样品中的最大杂质;杂质总量平均为1.43%。原研产品主要含杂质2、12,含量分别为0.20%和0.18%;最大杂质为杂质2;杂质总量为0.85%。原研产品与国产头孢他啶杂质谱不同;两者可能具有不同合成路线。结论:国产注射用头孢他啶中杂质24含量高,应优化生产工艺,控制其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孢他啶 有关物质 高效液相色谱 TOF LC MS 杂质F 杂质A 杂质h
原文传递
HPLC法测定阿托伐他汀钙片中的有关物质 被引量:4
2
作者 张学燕 田晓彤 张轶华 《中国药房》 CAS CSCD 2014年第28期2673-2675,共3页
目的:建立测定阿托伐他汀钙片中有关物质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Diamonsil C18,流动相为0.05 mol/L柠檬酸缓冲液(氨水调节pH至4.0)-乙腈-四氢呋喃(50∶30∶20,V/V/V),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44 nm,柱温... 目的:建立测定阿托伐他汀钙片中有关物质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Diamonsil C18,流动相为0.05 mol/L柠檬酸缓冲液(氨水调节pH至4.0)-乙腈-四氢呋喃(50∶30∶20,V/V/V),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44 nm,柱温为30℃,进样量为20μl。结果:已知杂质H和未知杂质均能与阿托伐他汀钙片中的主要成分完全分离。已知杂质H的检测质量浓度在0.002~0.05 m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检测限为0.2 ng,定量限为0.6 ng。结论:该方法操作简单,重复性好,专属性强,可用于阿托伐他汀片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托伐他汀 高效液相色谱法 杂质h 有关物质
原文传递
LC-MS/MS法测定噻托溴铵中的杂质G和杂质H
3
作者 郜继东 王立萍 +1 位作者 李洁 刘英 《中国药品标准》 CAS 2022年第6期624-628,共5页
目的:采用LC-MS/MS法测定噻托溴铵中的杂质G和杂质H。方法:采用Agilent ZORBAX 300-SCX(3.0 mm×50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0.05 mol·L^(-1)乙酸铵溶液(用冰醋酸调pH至4.0)-乙腈(10∶90),用电喷雾离子化四极杆串联质谱,以多... 目的:采用LC-MS/MS法测定噻托溴铵中的杂质G和杂质H。方法:采用Agilent ZORBAX 300-SCX(3.0 mm×50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0.05 mol·L^(-1)乙酸铵溶液(用冰醋酸调pH至4.0)-乙腈(10∶90),用电喷雾离子化四极杆串联质谱,以多反应监测方式进行正离子扫描检测。结果:杂质G在0.1711~0.8554μg·mL^(-1)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8;在低、中、高浓度下的加样回收率均值为102.0%,RSD为2.7%(n=9);杂质H在0.1555~0.7777μg·mL^(-1)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6;在低、中、高浓度下的加样回收率均值为103.7%,RSD为4.6%(n=9)。按S/N=10计算,杂质G定量限为1.4×10^(-3) ng,杂质H定量限为1.2×10^(-3) ng。3批次样品均未检出杂质G和杂质H。结论:本法可用于噻托溴铵中杂质G和杂质H的定量检测,并为噻托溴铵质量标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噻托溴铵 M受体拮抗剂 杂质G 杂质h LC-MS/MS
下载PDF
降低替米考星杂质H的工艺研究
4
作者 臧亮朋 郭佳 +1 位作者 锁嘉伟 王祎萌 《化工管理》 2022年第31期165-168,共4页
该研究为优化替米考星淋洗工艺,提升其质量标准,通过筛选淋洗溶液,酸洗pH及酸溶液加量的最佳条件,采用USP(出口)有关物质检测方法检测替米考星有关物质,结果显示以弱酸溶液淋洗的效果明显优于水溶液淋洗,且弱酸溶液的最适加量为9 mL,酸... 该研究为优化替米考星淋洗工艺,提升其质量标准,通过筛选淋洗溶液,酸洗pH及酸溶液加量的最佳条件,采用USP(出口)有关物质检测方法检测替米考星有关物质,结果显示以弱酸溶液淋洗的效果明显优于水溶液淋洗,且弱酸溶液的最适加量为9 mL,酸洗pH最佳值为5.0,酸洗过程最适宜温度为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米考星 杂质h 酸洗 水洗
下载PDF
氟康唑杂质H国家标准物质的研制 被引量:6
5
作者 冯艳春 王晨 +4 位作者 田冶 常祎卓 马步芳 姚尚辰 胡昌勤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7期1516-1522,共7页
目的以氟康唑杂质H为例,介绍氟康唑系列杂质标准物质研制过程,同时揭示杂质标准物质研制过程中的一些特殊问题。方法第一采用质谱、红外和核磁方法对该杂质进行结构确证,第二采用《欧洲药典》8. 0版和《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氟康唑有... 目的以氟康唑杂质H为例,介绍氟康唑系列杂质标准物质研制过程,同时揭示杂质标准物质研制过程中的一些特殊问题。方法第一采用质谱、红外和核磁方法对该杂质进行结构确证,第二采用《欧洲药典》8. 0版和《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氟康唑有关物质检查方法测定原料的纯度,采用LC-MS等方法对2个液相色谱系统产生的主要杂质进行分析,并测定了氟康唑杂质H的水分和炽灼残渣,第三采用核磁定量方法确定了氟康唑杂质的含量。结果氟康唑杂质H与《欧洲药典》8. 0版中规定的结构一致。水分含量0. 05%,无机杂质含量0. 04%,HPLC有关物质测定过程中发现氟康唑杂质H在水溶液中会部分降解为杂质G,有关物质不能准确测定。核磁方法测定氟康唑杂质H含量为99. 5%。结论由于氟康唑杂质H本身结构的特点,使得常规的质量平衡法不适合为该杂质赋值,定量核磁共振法成为为标准物质定值的有力补充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标准物质 氟康唑杂质 氟康唑杂质h 有关物质
原文传递
头孢他啶杂质H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孙雪奇 张姮婕 +2 位作者 袁军 胡昌勤 王野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605-1610,共6页
目的:对国产头孢他啶中共有的杂质H进行研究。方法:制备液相色谱采用Phenomenex Luna C18柱(150 mm×21.2 mm,5μm),流动相A为醋酸盐缓冲液(20 mmol·L-1醋酸铵,用醋酸调节pH为4.0),流动相B为乙腈,梯度洗脱,流速15 mL·min... 目的:对国产头孢他啶中共有的杂质H进行研究。方法:制备液相色谱采用Phenomenex Luna C18柱(150 mm×21.2 mm,5μm),流动相A为醋酸盐缓冲液(20 mmol·L-1醋酸铵,用醋酸调节pH为4.0),流动相B为乙腈,梯度洗脱,流速15 mL·min-1,柱温为室温。收集目标物冻干后利用紫外光谱、红外光谱、质谱、核磁共振对头孢他啶杂质H进行结构确认;并利用斑马鱼模式生物比较头孢他啶及其杂质H的胚胎发育毒性。结果:通过实验证实头孢他啶杂质H的结构为(6R,7R)-7-[[(2-氨基-1,3,4-噻唑-4-基)-2-(1-甲氧基2-甲基-1-氧代内烷-2-基)氧亚氨乙酰]氨基]-8-氧代-3-(吡啶-1-鎓-1-基-甲基)-5-硫杂-1-氮杂双环[4.2.0]辛-2-烯-2-甲酸;头孢他啶杂质H在斑马鱼胚胎毒性实验中的致畸作用是头孢他啶的25倍、致死作用是头孢他啶的8倍。结论:头孢他啶杂质H应予以严格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孢他啶 杂质h鉴定 制备液相色谱 紫外光谱 红外光谱 核磁共振 质谱 斑马鱼胚胎毒性实验 致畸作用
原文传递
阿托伐他汀钙片溶出度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蔡垠 朱金莲 +3 位作者 武利 周志亮 苗艳 戴林东 《中国药物警戒》 2014年第9期531-535,共5页
目的建立阿托伐他汀钙片溶出度研究方法。方法色谱柱:Agilent TC-C18(4.6×250 mm,5μm);以乙腈:四氢呋喃:0.05 M柠檬酸铵缓冲液(p H 4.0)=27:20:53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44 nm;流速:1.5 m L·min-1;以阿托伐他汀钙与阿托伐他汀... 目的建立阿托伐他汀钙片溶出度研究方法。方法色谱柱:Agilent TC-C18(4.6×250 mm,5μm);以乙腈:四氢呋喃:0.05 M柠檬酸铵缓冲液(p H 4.0)=27:20:53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44 nm;流速:1.5 m L·min-1;以阿托伐他汀钙与阿托伐他汀钙杂质H峰面积之和计算累积溶出量(%);结果阿托伐他汀钙在p H 1.0盐酸溶液、醋酸-醋酸铵缓冲液(p H 4.5)中不稳定,降解生成阿托伐他汀钙杂质H,阿托伐他汀钙片在p H 1.0盐酸溶液中溶出速率最慢;结论阿托伐他汀钙在p H 1.0盐酸溶液中溶出曲线可作为处方筛选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托伐他汀钙 阿托伐他汀钙杂质h 溶出度 累积溶出量(%) 校正因子
下载PDF
ZnO中若干p型杂质与氢相互作用行为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何海燕 胡军 潘必才 《中国科学:物理学、力学、天文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124-1134,共11页
本文综述了我们对ZnO中几种重要的p型受主杂质与H原子相互作用行为的理论研究结果.我们的研究表明,ZnO中H原子可以通过不同的路径迁移到受主杂质(N,Li和Ag)附近,形成稳定的NO-H,LiZn-H和AgZn-H复合体.我们进一步发现在这些复合体形成的... 本文综述了我们对ZnO中几种重要的p型受主杂质与H原子相互作用行为的理论研究结果.我们的研究表明,ZnO中H原子可以通过不同的路径迁移到受主杂质(N,Li和Ag)附近,形成稳定的NO-H,LiZn-H和AgZn-H复合体.我们进一步发现在这些复合体形成的过成中,H原子所需克服的能量势垒几乎不超过0.5eV,但NO-H,LiZn-H和AgZn-H复合体的离解所需要的激活能却分别为1.25-1.48eV,1.10-1.35eV,1.10-1.30eV.这表明ZnO中H原子和p型受主杂质形成的复合体在室温下能稳定存在.此外,我们也介绍了这些复合体的电子结构和振动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泛函理论计算 ZNO p型杂质与h的复合体 迁移 电子结构 振动性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