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降低双氯芬酸钾片杂质的工艺研究
1
作者 王娟 李静 +1 位作者 刘阿钻 吴晓静 《安徽化工》 CAS 2018年第5期63-65,69,共4页
双氯芬酸钾片的常规生产工艺是将原辅料按照工艺处方配比混合,制粒后进行压片、包衣。在储存过程中,发现按照该工艺生产的双氯芬酸钾片中杂质Ⅲ [2-(2, 6-二氯苯氨基)苯甲醛]的含量会随着储存时间的延长显著升高。通过改变生产过程中工... 双氯芬酸钾片的常规生产工艺是将原辅料按照工艺处方配比混合,制粒后进行压片、包衣。在储存过程中,发现按照该工艺生产的双氯芬酸钾片中杂质Ⅲ [2-(2, 6-二氯苯氨基)苯甲醛]的含量会随着储存时间的延长显著升高。通过改变生产过程中工艺参数及制粒方式,并对各个环节的生产条件进行优化,将生产中的辅料制粒烘干后与原料混合压片,避免制粒过程中双氯芬酸钾与水和乙醇接触,能有效降低双氯芬酸钾片的杂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氯芬酸 杂质 生产工艺
下载PDF
HPLC-MS/MS法分析兰索拉唑中潜在基因毒性杂质 被引量:1
2
作者 吴莉 仲艳 《中国药师》 CAS 2022年第2期378-381,共4页
目的:建立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兰索拉唑中潜在基因毒性杂质的含量。方法:采用Agilent XDB-C_(18)色谱柱(50 mm×4.6 mm,1.8μm),以0.005 mol·L^(-1)乙酸铵缓冲液(A)∶乙腈(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0.5 ml·min^(-1),... 目的:建立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兰索拉唑中潜在基因毒性杂质的含量。方法:采用Agilent XDB-C_(18)色谱柱(50 mm×4.6 mm,1.8μm),以0.005 mol·L^(-1)乙酸铵缓冲液(A)∶乙腈(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0.5 ml·min^(-1),柱温30℃;采用ESI离子源,正离子模式下MRM采集,监测离子对m/z 386.6→119.1、m/z 402.1→119.1、m/z 370.1→320.5进行测定。结果:潜在基因毒性杂质Ⅰ、杂质Ⅱ、杂质Ⅲ在6~120 ng·ml^(-1)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分别为0.9997,0.9985,0.9914),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5.5%,94.9%,97.8%,RSD分别为6.9%,2.9%,5.8%(n=9);定量限分别为4.6,0.003,0.003 ng·ml^(-1)。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可靠,可用于兰索拉唑药物中潜在基因毒性杂质含量的同时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索拉唑 潜在基因毒性杂质 杂质Ⅰ、杂质Ⅱ、杂质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下载PDF
盐酸氟西汀有关物质的制备工艺优化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刘博 王腾 +2 位作者 吴迪 逄瑜 宋永吉 《中国药物警戒》 2016年第12期730-732,共3页
目的通过对盐酸氟西汀的有关物质制备工艺的系统优化,建立一种能够快速高效制备盐酸氟西汀有关物质Ⅲ的方法。方法通过对多因素的化学反应条件(包括反应温度、反应浓度、反应体系酸碱性等)进行考察,借助核磁共振氢谱与高分辨质谱对最终... 目的通过对盐酸氟西汀的有关物质制备工艺的系统优化,建立一种能够快速高效制备盐酸氟西汀有关物质Ⅲ的方法。方法通过对多因素的化学反应条件(包括反应温度、反应浓度、反应体系酸碱性等)进行考察,借助核磁共振氢谱与高分辨质谱对最终产物结构进行确证,最终得到最优工艺条件。结果经优化得到的盐酸氟西汀有关物质Ⅲ盐酸盐的工艺为连续一釜制备方法,总收率为82.05%。结论建立了一种快速高效制备《中国药典》2015版盐酸氟西汀有关物质项下杂质Ⅲ(N-甲基-3-苯丙胺)盐酸盐的工艺路线,为盐酸氟西汀的毒理机制研究、质量标准提高以及降低不良反应等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氟西汀 盐酸氟西汀杂质 工艺优化 有关物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