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97
篇文章
<
1
2
…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俗语的性质和范围——俗语论之一
被引量:
16
1
作者
王勤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0年第4期107-111,共5页
构成汉语词汇材料最高级次的单位是熟语。熟语是由数个大于词的不同类型的成员组成的大集体。关于这个问题我在另文中已论及,不赘。但构成熟语的成员有哪些?它们各自的性质、范围、功用怎样?它们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对这些问题人们的看...
构成汉语词汇材料最高级次的单位是熟语。熟语是由数个大于词的不同类型的成员组成的大集体。关于这个问题我在另文中已论及,不赘。但构成熟语的成员有哪些?它们各自的性质、范围、功用怎样?它们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对这些问题人们的看法颇不一致。然而无论为了准确地揭示词汇系统的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俗语
歇后语
熟语
谚语
成语
惯用语
外在形态
使用词汇
词汇单位
杂言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先唐杂言诗的节奏特征和发展趋向--兼论六言和杂言的关系
被引量:
9
2
作者
葛晓音
《文学遗产》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17,共14页
本文探讨了杂言诗的形成原因、与乐府的关系,以及唐以前两大类杂言诗的节奏特征,认为无主导节奏的杂言到晋宋之后基本消失,与六言的介入有关,但六言诗也正出自这类杂言。同时分析了分别以三言四言五言七言为主导节奏的各类杂言的发展趋...
本文探讨了杂言诗的形成原因、与乐府的关系,以及唐以前两大类杂言诗的节奏特征,认为无主导节奏的杂言到晋宋之后基本消失,与六言的介入有关,但六言诗也正出自这类杂言。同时分析了分别以三言四言五言七言为主导节奏的各类杂言的发展趋势,指出其最后走向以七言为主导的原因,并论述了不同类型杂言诗的表现感觉和艺术极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言
六言
节奏特征表现感觉
发展趋势
原文传递
从古乐谱看乐调和曲辞的关系
被引量:
9
3
作者
葛晓音
户仓英美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47-167,共16页
本文在中日学者关于词乐关系和古谱译解的研究基础上,结合保存在日本的雅乐和唐代乐谱等资料,对唐代齐言曲辞和杂言曲辞与乐调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并在声辞配合的规则、齐言和杂言曲辞的音乐根源。
关键词
《倾杯乐》
古乐谱
曲辞
谱字
半逗律
杂言
拍号
节奏
声辞配合
敦煌
原文传递
义净诗二首探微
被引量:
8
4
作者
戴伟华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3年第3期40-45,共6页
初唐义净在印度的第十三年创作《杂言》和《一三五七九言》诗 ,《杂言》的辞式结构和乐府、歌行形成呼应而又别具特点 ,《一三五七九言》成为“宝塔诗”之祖。
关键词
义净
《
杂言
》
《一三五七九言》
辞式
宝塔诗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荀子《成相》与诗歌的“三三七言”
被引量:
7
5
作者
支菊生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3年第3期131-135,144,共6页
请成相,世之殃。愚(门吉)愚(门吉)堕贤良,人主无贤,如瞽无相,何怅怅! 这是战国后期大思想家荀子所著《成相》的首章。《成相》三篇,共五十六章,其内容主要是讲为君治国之道。同样的内容。
关键词
七言
成相
荀子
诗歌形式
凤阳
“兮”
童谣
花鼓
杂言
韵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善良是一种选择
6
作者
许雪婷
《作文新天地(小学版)》
2024年第9期50-51,共2页
大慈山之阳,有拱木,上有二鹊各巢而生子者。其一母为鸷所搏,二子失母,其鸣啁啁;其一方哺子,若见而怜之,赴而救之,即衔置一处哺之,若其子然。噫!鹊,禽属也,非有人性也,乃能义如此,何以人而不如鸟乎?——[宋]林昉《田间书·杂言》注释...
大慈山之阳,有拱木,上有二鹊各巢而生子者。其一母为鸷所搏,二子失母,其鸣啁啁;其一方哺子,若见而怜之,赴而救之,即衔置一处哺之,若其子然。噫!鹊,禽属也,非有人性也,乃能义如此,何以人而不如鸟乎?——[宋]林昉《田间书·杂言》注释:【阳】山南水北谓之阳,意为大慈山的南面。【拱木】径围大如两臂合围的树。泛指大树。【鸷】是指凶猛的鸟,如鹰、雕、枭等。【啁啁】鸟鸣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言
大慈山
鸟鸣声
山南水北
拱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节奏与中国古代诗歌体式的演变
被引量:
3
7
作者
刘焕阳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4年第3期25-31,共7页
节奏与中国古代诗歌体式的演变刘焕阳中国古代诗歌以产生的时间为先后,基本上是按照《诗经》、楚辞、古诗、律诗、词、曲这样一个顺序排列的,从构成各种不同诗歌体式的句型音节来考察,则呈现为这样的一个序列:四言、杂言、五言古、...
节奏与中国古代诗歌体式的演变刘焕阳中国古代诗歌以产生的时间为先后,基本上是按照《诗经》、楚辞、古诗、律诗、词、曲这样一个顺序排列的,从构成各种不同诗歌体式的句型音节来考察,则呈现为这样的一个序列:四言、杂言、五言古、七言古、五言律、七言律、长短句。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诗歌
五言
七言
杂言
诗歌形式
《国风》
柏梁
《小雅》
节奏美
终风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浅谈汉乐府民歌的艺术成就
被引量:
3
8
作者
庞国太
《内蒙古电大学刊》
2007年第1期41-42,共2页
汉乐府民歌继承了《诗经》的现实主义艺术传统,发展了《诗经》叙事成分;突破四言格式,以杂言为主,趋向五言;继承发展了《诗经》赋、比、兴手法。
关键词
汉乐府民歌
现实主义艺术传统
叙事
杂言
赋比兴手法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词的起源及其它
被引量:
2
9
作者
王昆吾
《中国韵文学刊》
1987年第1期107-111,共5页
人们常把历史研究的问题归结为掌握史料的问题,其实并不尽然。这里的情况很复杂。如果回顾一下学术史,我们倒可以发现:很多认识障碍是人为设置的。 我们不妨拿词的起源问题来作譬。 词的起源问题可以说是中国文学史上的“老大难”了。...
人们常把历史研究的问题归结为掌握史料的问题,其实并不尽然。这里的情况很复杂。如果回顾一下学术史,我们倒可以发现:很多认识障碍是人为设置的。 我们不妨拿词的起源问题来作譬。 词的起源问题可以说是中国文学史上的“老大难”了。说它“老”,是因为自有所谓“词”,就有人在讨论它的起源,这段历史已近一千年。说它“大”,是因为就此立说者家数繁多。宋代有朱熹等人的填实和声泛声而成之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学史
泛声
音乐文学
声诗
词学
文人词
认识障碍
云谣集
燕乐
杂言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魏禧美学思想探微
被引量:
1
10
作者
万陆
《江西社会科学》
1984年第3期95-98,105,共5页
我国清初著名作家魏禧,在散文的创作和理论研究上,有较大的贡献。然而,在他给后世留下的近百篇精湛文论中,特别是在《初蓉阁诗序》、《听鹂轩诗序》等诗论及《日录》中,对美学中的许多重大问题,如美的客观性,审美过程中的主客体关系,以...
我国清初著名作家魏禧,在散文的创作和理论研究上,有较大的贡献。然而,在他给后世留下的近百篇精湛文论中,特别是在《初蓉阁诗序》、《听鹂轩诗序》等诗论及《日录》中,对美学中的许多重大问题,如美的客观性,审美过程中的主客体关系,以及心与物、情与意、诚与辞等方面,对前人的认识都有所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禧
美学思想
诗序
杂言
生活积累
心与物
内极才情
真善美
外周物理
审美过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两汉谣谚兴盛探源
被引量:
2
11
作者
王轶
《古籍研究》
2015年第2期10-19,共10页
在中国谣谚史上,汉代是中国古代谣谚的兴盛时期和发展的重要时期。两汉谣谚数量众多,种类齐备。据笔者统计,两汉共有谣谚420余首,包括生活经验、哲理类117首,人物品评类126首,谶谣49首,政治评判类83首,神仙信仰类13首,地理风貌、风土民...
在中国谣谚史上,汉代是中国古代谣谚的兴盛时期和发展的重要时期。两汉谣谚数量众多,种类齐备。据笔者统计,两汉共有谣谚420余首,包括生活经验、哲理类117首,人物品评类126首,谶谣49首,政治评判类83首,神仙信仰类13首,地理风貌、风土民情类21首,志怪类10首、农家谣谚13首等。就形式而言,有两言、三言、四言、五言、六言、九言、杂言,最长的谣谚有14句,最短的仅1句。在汉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物品评
神仙信仰
谶谣
地理风貌
五言
三言
举谣言
杂言
五行志
阴阳五行
原文传递
论雅乐对《诗经》文本形式的影响
被引量:
2
12
作者
周苇风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72-175,共4页
《诗经》时代的歌诗应该是齐杂言并存的,整齐的四言诗不应该占据主导地位。今本《诗经》整齐的四言诗却占据着绝对优势,在《雅》、《颂》部分,这一特点尤为突出。《诗经》以四言为主、整齐形式的特点和其音乐风格的雅化有密切关系。
关键词
杂言
齐言
歌诗
雅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健笔凌云 意气纵横——略谈庾信的七言歌行
13
作者
王则远
李实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4年第5期42-46,共5页
七言诗虽起源很早,但是发展缓慢,直到唐代方蔚为大国。自魏文《燕歌行》之后,数百年间,略无所闻。至江南刘宋,谢灵运欲稍进之,然近摹拟;鲍照虽大成其体,然多为杂言,且少长篇。至梁陈间,作者倍出,君臣唱和,间或有作;然率咏闺愁,更无新意...
七言诗虽起源很早,但是发展缓慢,直到唐代方蔚为大国。自魏文《燕歌行》之后,数百年间,略无所闻。至江南刘宋,谢灵运欲稍进之,然近摹拟;鲍照虽大成其体,然多为杂言,且少长篇。至梁陈间,作者倍出,君臣唱和,间或有作;然率咏闺愁,更无新意。当此之时,应信以俊尚之才,沉郁之思,创作七言歌行,虽然仅有两篇,但是以其篇制宏伟,音节顿挫,意绪流转,韵和情高,实超越往代,开启唐音,为后世法。清人刘熙载《艺概·诗概》云:“庾子山《燕歌行》开唐初七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言歌行
燕歌行
庾子山
唐音
诗概
艺概
杂言
杨柳歌
熙载
创作思维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七言诗体的形成和发展
被引量:
2
14
作者
徐青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1985年第1期26-32,共7页
诗歌是我国古代文学中的一种重要的文学形式,它的体式很多,有四言体、五言体、七言体、杂言体等等.其中,五言体和七言体则在整个古代诗歌中占着主导地位,产生过许多优秀的作品,发挥过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对这两种诗体如何产生和发展的...
诗歌是我国古代文学中的一种重要的文学形式,它的体式很多,有四言体、五言体、七言体、杂言体等等.其中,五言体和七言体则在整个古代诗歌中占着主导地位,产生过许多优秀的作品,发挥过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对这两种诗体如何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探讨得还是不够充分的.一般的文学史著作重在论述诗歌的思想内容,对诗体形式,特别是七言诗体,极少专门论述.因此,我们拟在本文中以古代诗歌作品为材料,对七言诗体的产生和形成及其诗体形式上的特点作一概括的叙述,以供学术工作者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言
诗体形式
古代诗歌
五言体
四言体
四愁诗
用韵
杂言
古代文学
燕歌行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岑参游河朔考辨
15
作者
孙映逵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2年第2期83-87,共5页
(一) 游河朔的时间岑参《送郭又杂言》诗云:“去年四月初,我正在河朔”。河朔指黄河以北,当与“河北道”之河北同义。《新书》卷五《兵志》云:“始时为朝廷患者,号‘河朔三镇’”,即指盘踞于河北道的三个藩镇。岑参曾在河朔地区漫游,这...
(一) 游河朔的时间岑参《送郭又杂言》诗云:“去年四月初,我正在河朔”。河朔指黄河以北,当与“河北道”之河北同义。《新书》卷五《兵志》云:“始时为朝廷患者,号‘河朔三镇’”,即指盘踞于河北道的三个藩镇。岑参曾在河朔地区漫游,这是他前期生活中的一次重要游历。岑参游河朔时所作的《敬酬杜毕淇上见赠兼呈熊曜》诗中有“忆昨癸未岁”之句,可以据此定斯游之年。癸未岁是天宝二年,则河朔之游在天宝三年。这与他游河朔时所作诗也是相符的,他在《至大梁却寄匡城主人》诗中说:“一从弃鱼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岑参
河北道
大梁
河南道
河南省
地理志
系年
长安
杂言
河朔三镇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司马相如对李白的性格浸润及创作滋养
被引量:
1
16
作者
杨观
杨凡
《巴蜀史志》
2020年第5期104-113,共10页
同期和后世对李白评价颇多,且多有将李白与司马相如相提并论。苏颋以“可与相如比肩”称赞李白,任华在《杂言寄李白》中以“嗤长卿,笑子云,班张所作琐细不入耳,未知卿、云得在嗤笑限否?”a 认为相如不值李白一笑。司马相如对于李白来说...
同期和后世对李白评价颇多,且多有将李白与司马相如相提并论。苏颋以“可与相如比肩”称赞李白,任华在《杂言寄李白》中以“嗤长卿,笑子云,班张所作琐细不入耳,未知卿、云得在嗤笑限否?”a 认为相如不值李白一笑。司马相如对于李白来说究竟如何?本文从性格与创作两个维度来分析解读司马相如与李白二者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司马相如对李白起到的影响作用,及李白对司马相如的接受,以期能对李白进行更深一层次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马相如
杂言
苏颋
李白
分析解读
性格
琐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诗经·国风》中杂言句式的作用
被引量:
1
17
作者
王晓哲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4期75-78,共4页
《诗经·国风》中不少地方用到了杂言句式,这些杂言句式保留了原创时的真实,灵活自如,极具节奏感,富有韵律美,环环相扣,层层推进,同时引进大量意象,场面丰富,诗作充满了想像力。从《国风》中遴选出的这些代表性的诗篇,句子的形式和...
《诗经·国风》中不少地方用到了杂言句式,这些杂言句式保留了原创时的真实,灵活自如,极具节奏感,富有韵律美,环环相扣,层层推进,同时引进大量意象,场面丰富,诗作充满了想像力。从《国风》中遴选出的这些代表性的诗篇,句子的形式和诗章内容都颇具特色,挖掘其内在的特质,有利于我们探究杂言句式的根源。这些诗作中的杂言句,应是后世杂言诗的滥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经
杂言
节奏
气势
想像力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黄河长江的礼赞——说李白《西岳云台歌》《庐山谣》
被引量:
1
18
作者
葛晓音
《文史知识》
2016年第1期28-35,共8页
李白一生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山水名篇。其中最有特色的是那些描写名山大川的七言和杂言歌行。这些诗气势豪放纵逸,想象丰富奇特,用仙境和幻境构成了壮丽奇谲的理想世界,寄托了诗人超然世外的高情逸志。《西岳云台歌》和《庐山谣》就...
李白一生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山水名篇。其中最有特色的是那些描写名山大川的七言和杂言歌行。这些诗气势豪放纵逸,想象丰富奇特,用仙境和幻境构成了壮丽奇谲的理想世界,寄托了诗人超然世外的高情逸志。《西岳云台歌》和《庐山谣》就是其中的代表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丘生
云台
元丹丘
歌行
七言
杂言
明星玉女
华岳仙掌
呼子先
石镜峰
原文传递
重论韩愈“以文为诗”
被引量:
1
19
作者
刘泰廷
《东岳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78-86,共9页
概念的泛用与缺少诗艺谱系的回溯比较是目前关于韩愈"以文为诗"的研究中存在的两个重要问题。如果还原此概念内涵的建构过程会发现混淆评介宋人与韩愈"以文为诗"的话语拥有悠久的传统,"以议论为诗"即是...
概念的泛用与缺少诗艺谱系的回溯比较是目前关于韩愈"以文为诗"的研究中存在的两个重要问题。如果还原此概念内涵的建构过程会发现混淆评介宋人与韩愈"以文为诗"的话语拥有悠久的传统,"以议论为诗"即是一个在这种历史语境中"被发明"出的维度。以散句入诗的艺术手段代有传之,具体程式上则有着显豁的区别,考察韩愈采取何种模式创作杂言有助于揭橥其独特的书写策略与匠心,为沉湎于抽绎特点——对应举证式的研究提供被淹没的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文为诗
韩愈
议论
散句
杂言
原文传递
藏族拉伊浅谈
被引量:
1
20
作者
尕藏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0年第1期85-106,共22页
拉伊的“拉”()字有“山”之意,“伊”()字有“歌”之意,两个字连在一起,就是“山歌”的意思。它如同流传在河湟地区的“花儿”一样,是以不同的唱腔广泛流传于藏族安多地区民间的一种情歌。 这种体裁也和其它民歌一样,是在劳动中产生的...
拉伊的“拉”()字有“山”之意,“伊”()字有“歌”之意,两个字连在一起,就是“山歌”的意思。它如同流传在河湟地区的“花儿”一样,是以不同的唱腔广泛流传于藏族安多地区民间的一种情歌。 这种体裁也和其它民歌一样,是在劳动中产生的。牧人们为了适应放牧时和恋人们咏唱,共同创作了自由的节奏及悠扬的旋律。拉伊的歌词中充满了渴望自由恋爱,想往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所有这些,与当时反动统治阶级的旨意是格格不入的,因而遭到贵族老爷们的扼杀和禁锢。宗教禁欲主义者不准人们歌唱表达男女情感的拉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伊
安多
河湟地区
青年男女
时咏
反动统治
比兴手法
七言
民族民间文学
杂言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俗语的性质和范围——俗语论之一
被引量:
16
1
作者
王勤
出处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0年第4期107-111,共5页
文摘
构成汉语词汇材料最高级次的单位是熟语。熟语是由数个大于词的不同类型的成员组成的大集体。关于这个问题我在另文中已论及,不赘。但构成熟语的成员有哪些?它们各自的性质、范围、功用怎样?它们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对这些问题人们的看法颇不一致。然而无论为了准确地揭示词汇系统的构成。
关键词
俗语
歇后语
熟语
谚语
成语
惯用语
外在形态
使用词汇
词汇单位
杂言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先唐杂言诗的节奏特征和发展趋向--兼论六言和杂言的关系
被引量:
9
2
作者
葛晓音
机构
香港浸会大学中文系讲座教授
出处
《文学遗产》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17,共14页
文摘
本文探讨了杂言诗的形成原因、与乐府的关系,以及唐以前两大类杂言诗的节奏特征,认为无主导节奏的杂言到晋宋之后基本消失,与六言的介入有关,但六言诗也正出自这类杂言。同时分析了分别以三言四言五言七言为主导节奏的各类杂言的发展趋势,指出其最后走向以七言为主导的原因,并论述了不同类型杂言诗的表现感觉和艺术极则。
关键词
杂言
六言
节奏特征表现感觉
发展趋势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从古乐谱看乐调和曲辞的关系
被引量:
9
3
作者
葛晓音
户仓英美
机构
北京大学中文系
日本东京大学文学部
出处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47-167,共16页
文摘
本文在中日学者关于词乐关系和古谱译解的研究基础上,结合保存在日本的雅乐和唐代乐谱等资料,对唐代齐言曲辞和杂言曲辞与乐调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并在声辞配合的规则、齐言和杂言曲辞的音乐根源。
关键词
《倾杯乐》
古乐谱
曲辞
谱字
半逗律
杂言
拍号
节奏
声辞配合
敦煌
分类号
J613.4 [艺术—音乐]
原文传递
题名
义净诗二首探微
被引量:
8
4
作者
戴伟华
机构
华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出处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3年第3期40-45,共6页
文摘
初唐义净在印度的第十三年创作《杂言》和《一三五七九言》诗 ,《杂言》的辞式结构和乐府、歌行形成呼应而又别具特点 ,《一三五七九言》成为“宝塔诗”之祖。
关键词
义净
《
杂言
》
《一三五七九言》
辞式
宝塔诗
Keywords
Yi Jing
Za Yan
Yi San Wu Qi Jiu Yan
word modality
pagoda poem
分类号
I222 [文学—中国文学]
I20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荀子《成相》与诗歌的“三三七言”
被引量:
7
5
作者
支菊生
出处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3年第3期131-135,144,共6页
文摘
请成相,世之殃。愚(门吉)愚(门吉)堕贤良,人主无贤,如瞽无相,何怅怅! 这是战国后期大思想家荀子所著《成相》的首章。《成相》三篇,共五十六章,其内容主要是讲为君治国之道。同样的内容。
关键词
七言
成相
荀子
诗歌形式
凤阳
“兮”
童谣
花鼓
杂言
韵语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善良是一种选择
6
作者
许雪婷
机构
不详
出处
《作文新天地(小学版)》
2024年第9期50-51,共2页
文摘
大慈山之阳,有拱木,上有二鹊各巢而生子者。其一母为鸷所搏,二子失母,其鸣啁啁;其一方哺子,若见而怜之,赴而救之,即衔置一处哺之,若其子然。噫!鹊,禽属也,非有人性也,乃能义如此,何以人而不如鸟乎?——[宋]林昉《田间书·杂言》注释:【阳】山南水北谓之阳,意为大慈山的南面。【拱木】径围大如两臂合围的树。泛指大树。【鸷】是指凶猛的鸟,如鹰、雕、枭等。【啁啁】鸟鸣声。
关键词
杂言
大慈山
鸟鸣声
山南水北
拱木
分类号
I26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节奏与中国古代诗歌体式的演变
被引量:
3
7
作者
刘焕阳
出处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4年第3期25-31,共7页
文摘
节奏与中国古代诗歌体式的演变刘焕阳中国古代诗歌以产生的时间为先后,基本上是按照《诗经》、楚辞、古诗、律诗、词、曲这样一个顺序排列的,从构成各种不同诗歌体式的句型音节来考察,则呈现为这样的一个序列:四言、杂言、五言古、七言古、五言律、七言律、长短句。但...
关键词
中国古代诗歌
五言
七言
杂言
诗歌形式
《国风》
柏梁
《小雅》
节奏美
终风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浅谈汉乐府民歌的艺术成就
被引量:
3
8
作者
庞国太
机构
运城学院稷山师范分院
出处
《内蒙古电大学刊》
2007年第1期41-42,共2页
文摘
汉乐府民歌继承了《诗经》的现实主义艺术传统,发展了《诗经》叙事成分;突破四言格式,以杂言为主,趋向五言;继承发展了《诗经》赋、比、兴手法。
关键词
汉乐府民歌
现实主义艺术传统
叙事
杂言
赋比兴手法
分类号
I207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词的起源及其它
被引量:
2
9
作者
王昆吾
出处
《中国韵文学刊》
1987年第1期107-111,共5页
文摘
人们常把历史研究的问题归结为掌握史料的问题,其实并不尽然。这里的情况很复杂。如果回顾一下学术史,我们倒可以发现:很多认识障碍是人为设置的。 我们不妨拿词的起源问题来作譬。 词的起源问题可以说是中国文学史上的“老大难”了。说它“老”,是因为自有所谓“词”,就有人在讨论它的起源,这段历史已近一千年。说它“大”,是因为就此立说者家数繁多。宋代有朱熹等人的填实和声泛声而成之说。
关键词
中国文学史
泛声
音乐文学
声诗
词学
文人词
认识障碍
云谣集
燕乐
杂言
分类号
I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魏禧美学思想探微
被引量:
1
10
作者
万陆
出处
《江西社会科学》
1984年第3期95-98,105,共5页
文摘
我国清初著名作家魏禧,在散文的创作和理论研究上,有较大的贡献。然而,在他给后世留下的近百篇精湛文论中,特别是在《初蓉阁诗序》、《听鹂轩诗序》等诗论及《日录》中,对美学中的许多重大问题,如美的客观性,审美过程中的主客体关系,以及心与物、情与意、诚与辞等方面,对前人的认识都有所突破。
关键词
魏禧
美学思想
诗序
杂言
生活积累
心与物
内极才情
真善美
外周物理
审美过程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两汉谣谚兴盛探源
被引量:
2
11
作者
王轶
机构
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古籍研究》
2015年第2期10-19,共10页
基金
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优秀青年人才基金项目(2012SQRW020)
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点项目(SK2013A078)
安徽师范大学博士科研启动资金资助项目
文摘
在中国谣谚史上,汉代是中国古代谣谚的兴盛时期和发展的重要时期。两汉谣谚数量众多,种类齐备。据笔者统计,两汉共有谣谚420余首,包括生活经验、哲理类117首,人物品评类126首,谶谣49首,政治评判类83首,神仙信仰类13首,地理风貌、风土民情类21首,志怪类10首、农家谣谚13首等。就形式而言,有两言、三言、四言、五言、六言、九言、杂言,最长的谣谚有14句,最短的仅1句。在汉代。
关键词
人物品评
神仙信仰
谶谣
地理风貌
五言
三言
举谣言
杂言
五行志
阴阳五行
分类号
I207.7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论雅乐对《诗经》文本形式的影响
被引量:
2
12
作者
周苇风
机构
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出处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72-175,共4页
文摘
《诗经》时代的歌诗应该是齐杂言并存的,整齐的四言诗不应该占据主导地位。今本《诗经》整齐的四言诗却占据着绝对优势,在《雅》、《颂》部分,这一特点尤为突出。《诗经》以四言为主、整齐形式的特点和其音乐风格的雅化有密切关系。
关键词
杂言
齐言
歌诗
雅化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健笔凌云 意气纵横——略谈庾信的七言歌行
13
作者
王则远
李实
出处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4年第5期42-46,共5页
文摘
七言诗虽起源很早,但是发展缓慢,直到唐代方蔚为大国。自魏文《燕歌行》之后,数百年间,略无所闻。至江南刘宋,谢灵运欲稍进之,然近摹拟;鲍照虽大成其体,然多为杂言,且少长篇。至梁陈间,作者倍出,君臣唱和,间或有作;然率咏闺愁,更无新意。当此之时,应信以俊尚之才,沉郁之思,创作七言歌行,虽然仅有两篇,但是以其篇制宏伟,音节顿挫,意绪流转,韵和情高,实超越往代,开启唐音,为后世法。清人刘熙载《艺概·诗概》云:“庾子山《燕歌行》开唐初七古”。
关键词
七言歌行
燕歌行
庾子山
唐音
诗概
艺概
杂言
杨柳歌
熙载
创作思维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七言诗体的形成和发展
被引量:
2
14
作者
徐青
出处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1985年第1期26-32,共7页
文摘
诗歌是我国古代文学中的一种重要的文学形式,它的体式很多,有四言体、五言体、七言体、杂言体等等.其中,五言体和七言体则在整个古代诗歌中占着主导地位,产生过许多优秀的作品,发挥过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对这两种诗体如何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探讨得还是不够充分的.一般的文学史著作重在论述诗歌的思想内容,对诗体形式,特别是七言诗体,极少专门论述.因此,我们拟在本文中以古代诗歌作品为材料,对七言诗体的产生和形成及其诗体形式上的特点作一概括的叙述,以供学术工作者讨论.
关键词
七言
诗体形式
古代诗歌
五言体
四言体
四愁诗
用韵
杂言
古代文学
燕歌行
分类号
I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岑参游河朔考辨
15
作者
孙映逵
出处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2年第2期83-87,共5页
文摘
(一) 游河朔的时间岑参《送郭又杂言》诗云:“去年四月初,我正在河朔”。河朔指黄河以北,当与“河北道”之河北同义。《新书》卷五《兵志》云:“始时为朝廷患者,号‘河朔三镇’”,即指盘踞于河北道的三个藩镇。岑参曾在河朔地区漫游,这是他前期生活中的一次重要游历。岑参游河朔时所作的《敬酬杜毕淇上见赠兼呈熊曜》诗中有“忆昨癸未岁”之句,可以据此定斯游之年。癸未岁是天宝二年,则河朔之游在天宝三年。这与他游河朔时所作诗也是相符的,他在《至大梁却寄匡城主人》诗中说:“一从弃鱼钩。
关键词
岑参
河北道
大梁
河南道
河南省
地理志
系年
长安
杂言
河朔三镇
分类号
G65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司马相如对李白的性格浸润及创作滋养
被引量:
1
16
作者
杨观
杨凡
机构
绵阳师范学院
四川李白文化研究中心
出处
《巴蜀史志》
2020年第5期104-113,共10页
文摘
同期和后世对李白评价颇多,且多有将李白与司马相如相提并论。苏颋以“可与相如比肩”称赞李白,任华在《杂言寄李白》中以“嗤长卿,笑子云,班张所作琐细不入耳,未知卿、云得在嗤笑限否?”a 认为相如不值李白一笑。司马相如对于李白来说究竟如何?本文从性格与创作两个维度来分析解读司马相如与李白二者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司马相如对李白起到的影响作用,及李白对司马相如的接受,以期能对李白进行更深一层次的研究。
关键词
司马相如
杂言
苏颋
李白
分析解读
性格
琐细
分类号
I20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诗经·国风》中杂言句式的作用
被引量:
1
17
作者
王晓哲
机构
西藏民族学院人文学院
出处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4期75-78,共4页
文摘
《诗经·国风》中不少地方用到了杂言句式,这些杂言句式保留了原创时的真实,灵活自如,极具节奏感,富有韵律美,环环相扣,层层推进,同时引进大量意象,场面丰富,诗作充满了想像力。从《国风》中遴选出的这些代表性的诗篇,句子的形式和诗章内容都颇具特色,挖掘其内在的特质,有利于我们探究杂言句式的根源。这些诗作中的杂言句,应是后世杂言诗的滥觞。
关键词
诗经
杂言
节奏
气势
想像力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黄河长江的礼赞——说李白《西岳云台歌》《庐山谣》
被引量:
1
18
作者
葛晓音
机构
北京大学中文系
出处
《文史知识》
2016年第1期28-35,共8页
文摘
李白一生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山水名篇。其中最有特色的是那些描写名山大川的七言和杂言歌行。这些诗气势豪放纵逸,想象丰富奇特,用仙境和幻境构成了壮丽奇谲的理想世界,寄托了诗人超然世外的高情逸志。《西岳云台歌》和《庐山谣》就是其中的代表作。
关键词
丹丘生
云台
元丹丘
歌行
七言
杂言
明星玉女
华岳仙掌
呼子先
石镜峰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重论韩愈“以文为诗”
被引量:
1
19
作者
刘泰廷
机构
南京大学文学院
出处
《东岳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78-86,共9页
文摘
概念的泛用与缺少诗艺谱系的回溯比较是目前关于韩愈"以文为诗"的研究中存在的两个重要问题。如果还原此概念内涵的建构过程会发现混淆评介宋人与韩愈"以文为诗"的话语拥有悠久的传统,"以议论为诗"即是一个在这种历史语境中"被发明"出的维度。以散句入诗的艺术手段代有传之,具体程式上则有着显豁的区别,考察韩愈采取何种模式创作杂言有助于揭橥其独特的书写策略与匠心,为沉湎于抽绎特点——对应举证式的研究提供被淹没的环节。
关键词
以文为诗
韩愈
议论
散句
杂言
分类号
I206.42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藏族拉伊浅谈
被引量:
1
20
作者
尕藏
出处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0年第1期85-106,共22页
文摘
拉伊的“拉”()字有“山”之意,“伊”()字有“歌”之意,两个字连在一起,就是“山歌”的意思。它如同流传在河湟地区的“花儿”一样,是以不同的唱腔广泛流传于藏族安多地区民间的一种情歌。 这种体裁也和其它民歌一样,是在劳动中产生的。牧人们为了适应放牧时和恋人们咏唱,共同创作了自由的节奏及悠扬的旋律。拉伊的歌词中充满了渴望自由恋爱,想往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所有这些,与当时反动统治阶级的旨意是格格不入的,因而遭到贵族老爷们的扼杀和禁锢。宗教禁欲主义者不准人们歌唱表达男女情感的拉伊。
关键词
拉伊
安多
河湟地区
青年男女
时咏
反动统治
比兴手法
七言
民族民间文学
杂言
分类号
G6 [文化科学—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俗语的性质和范围——俗语论之一
王勤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0
1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先唐杂言诗的节奏特征和发展趋向--兼论六言和杂言的关系
葛晓音
《文学遗产》
CSSCI
北大核心
2008
9
原文传递
3
从古乐谱看乐调和曲辞的关系
葛晓音
户仓英美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9
9
原文传递
4
义净诗二首探微
戴伟华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3
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荀子《成相》与诗歌的“三三七言”
支菊生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3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善良是一种选择
许雪婷
《作文新天地(小学版)》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节奏与中国古代诗歌体式的演变
刘焕阳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4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浅谈汉乐府民歌的艺术成就
庞国太
《内蒙古电大学刊》
2007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词的起源及其它
王昆吾
《中国韵文学刊》
1987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魏禧美学思想探微
万陆
《江西社会科学》
1984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两汉谣谚兴盛探源
王轶
《古籍研究》
2015
2
原文传递
12
论雅乐对《诗经》文本形式的影响
周苇风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健笔凌云 意气纵横——略谈庾信的七言歌行
王则远
李实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论七言诗体的形成和发展
徐青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1985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岑参游河朔考辨
孙映逵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司马相如对李白的性格浸润及创作滋养
杨观
杨凡
《巴蜀史志》
2020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诗经·国风》中杂言句式的作用
王晓哲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黄河长江的礼赞——说李白《西岳云台歌》《庐山谣》
葛晓音
《文史知识》
2016
1
原文传递
19
重论韩愈“以文为诗”
刘泰廷
《东岳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
1
原文传递
20
藏族拉伊浅谈
尕藏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0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
10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