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蝶烯衍生的双氮杂双氧杂杯芳烃的合成与结构 被引量:7
1
作者 薛敏 胡树振 陈传峰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6期1697-1703,共7页
2,7-二氨基三蝶烯、2,7-二羟基三蝶烯与杂环化合物如三聚氰氯、1,5-二氟-2,4-二硝基苯和2,6-二氯-3,5-二氰基吡啶等通过两步芳香亲核取代反应得到系列双氮杂双氧杂杯芳烃大环分子.通过核磁谱以及X射线单晶衍射研究其在溶液中及固态下的... 2,7-二氨基三蝶烯、2,7-二羟基三蝶烯与杂环化合物如三聚氰氯、1,5-二氟-2,4-二硝基苯和2,6-二氯-3,5-二氰基吡啶等通过两步芳香亲核取代反应得到系列双氮杂双氧杂杯芳烃大环分子.通过核磁谱以及X射线单晶衍射研究其在溶液中及固态下的结构以及组装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蝶烯 芳烃 合成与结构 分子组装 双氮双氧芳烃
原文传递
新型大环超分子化学:从杂杯芳烃到冠芳烃——纪念黄志镗先生诞辰90周年 被引量:5
2
作者 王梅祥 《化学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63-475,共13页
本文介绍了杂杯芳烃和冠芳烃的研究起源,总结了杂杯芳烃和冠芳烃的设计与合成、构象和大环空腔结构特征,展示了杂杯芳烃和冠芳烃的分子识别和组装性质,概述了杂杯芳烃和冠芳烃在功能材料的制备中的应用,展望了大环超分子化学未来的发展... 本文介绍了杂杯芳烃和冠芳烃的研究起源,总结了杂杯芳烃和冠芳烃的设计与合成、构象和大环空腔结构特征,展示了杂杯芳烃和冠芳烃的分子识别和组装性质,概述了杂杯芳烃和冠芳烃在功能材料的制备中的应用,展望了大环超分子化学未来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芳烃 芳烃 大环化学 分子识别 超分子化学
原文传递
历经不同高价芳基铜中间体的芳香碳氢键三氟甲基化反应
3
作者 王飞 张乾 +1 位作者 佟硕 王梅祥 《中国科学: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22-528,共7页
在温和的铜盐促进反应条件下,四氮杂杯[1]芳烃[3]吡啶化合物发生高效、高选择性芳香碳氢键三氟甲基化反应,高产率地生成了一系列三氟甲基官能化的大环分子.基于结构明确的芳基二价铜和芳基三价铜的三氟甲基化反应的结果,铜促进的芳香碳... 在温和的铜盐促进反应条件下,四氮杂杯[1]芳烃[3]吡啶化合物发生高效、高选择性芳香碳氢键三氟甲基化反应,高产率地生成了一系列三氟甲基官能化的大环分子.基于结构明确的芳基二价铜和芳基三价铜的三氟甲基化反应的结果,铜促进的芳香碳氢键三氟甲基化反应依据三氟甲基化试剂的性质经历了两条完全不同的途径.当使用亲核性的Ruppert-Prakash试剂时,芳基三价铜与三氟甲基阴离子生成[ArCu(Ⅲ)CF_(3)]^(+)配合物及发生还原消除是反应的关键步,而当使用亲电性的Umemoto试剂时,反应经历了芳基二价铜与三氟甲基自由基的直接偶联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价芳基铜化学 三氟甲基化反应 芳香碳氢键活化 自由基偶联 芳烃
原文传递
硫杂杯芳烃——一类新型的分子受体化合物 被引量:10
4
作者 胡晓钧 王丽 +1 位作者 任杰 施宪法 《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90-95,共6页
综述了近年来一类新型分子受体化合物——硫杂杯芳烃及其衍生物的合成、受体化学以及应用方面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芳烃 分子受体化合物 衍生物 合成 受体化学性质
原文传递
固载硫杂杯芳烃树脂分离富集-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痕量银 被引量:11
5
作者 黄荣辉 周方钦 +2 位作者 刘正华 罗友云 杨柳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99-102,共4页
报道了色谱301固载硫杂杯芳烃树脂分离预富集-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痕量银的新方法。探讨了固载硫杂杯芳烃树脂对银的吸附原理与最佳条件。将含Ag^+试液在pH=10、温度为23±2℃的条件下恒温震荡10min,静置10min,Ag^+可被树脂... 报道了色谱301固载硫杂杯芳烃树脂分离预富集-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痕量银的新方法。探讨了固载硫杂杯芳烃树脂对银的吸附原理与最佳条件。将含Ag^+试液在pH=10、温度为23±2℃的条件下恒温震荡10min,静置10min,Ag^+可被树脂定量富集被吸附的Ag^+可用5mL酸性硫脲(0.15mol/L HCl+0.15mol/L硫脲)完全洗脱,洗脱液中的银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该法对银的检出限为0.17μg/L(3σ,n=11);线性范围为0.006—3mg/L。对0.18mg/L的Ag^+标液进行7次测定,RSD=1.53%。回收率在99.9%-105.0%之间。用于“二次资源”锌矿渣和环境水样中痕量银的测定,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芳烃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 分离富集
下载PDF
氧化石墨烯/硫杂杯芳烃复合材料富集分离-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痕量铊 被引量:10
6
作者 周乐舟 付胜 +2 位作者 余克平 高寿泉 贺国文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242-1246,共5页
自制了一种新型氧化石墨烯/硫杂杯芳烃复合材料,用扫描电镜、红外光谱、元素分析、热分析对合成产品进行表征,用于痕量铊的富集,提出了氧化石墨烯/硫杂杯芳烃复合材料分离预富集,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痕量铊的一种新方法,探讨了溶... 自制了一种新型氧化石墨烯/硫杂杯芳烃复合材料,用扫描电镜、红外光谱、元素分析、热分析对合成产品进行表征,用于痕量铊的富集,提出了氧化石墨烯/硫杂杯芳烃复合材料分离预富集,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痕量铊的一种新方法,探讨了溶液pH值、温度、洗脱条件及干扰离子对痕量铊分离富集的影响,结果发现该材料对Tl3+具有较大吸附量.在pH 8.0,温度为(23±1)℃条件下,铊可被该材料定量吸附,其吸附容量为73.1 mg/g.吸附的铊可被5.0 mL酸性硫脲(0.5 mol/L HCl+ 1.0 mol/L硫脲)完全洗脱,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012~15 μg/L,检出限(3σ)为0.008 μg/L,对0.50μg/L T13+工作液测定的RSD(n =7)为2.3%,加标回收率为93.6%~104.1%.此法用于生物样品和环境水样中痕量铊的测定,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石墨烯 芳烃复合材料 分离富集 石墨炉原子吸收法
下载PDF
四氮杂杯[2]芳烃[4]三嗪的合成和表征 被引量:4
7
作者 戈蔓 花成文 +2 位作者 苟小锋 赵军龙 白银娟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28-230,共3页
目的探索四氮杂杯芳烃的结构。方法通过4,4′-二氨基二苯甲烷和三聚氰氯的亲核取代反应进行合成,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对其结构进行表征。结果合成两种新型的化合物4,4′-二(间二氯三嗪基)氨基二苯甲烷和四氮杂杯[2]芳烃... 目的探索四氮杂杯芳烃的结构。方法通过4,4′-二氨基二苯甲烷和三聚氰氯的亲核取代反应进行合成,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对其结构进行表征。结果合成两种新型的化合物4,4′-二(间二氯三嗪基)氨基二苯甲烷和四氮杂杯[2]芳烃[4]三嗪。结论该构型提供了很大的空腔结构,为分子识别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氮芳烃 合成 结构表征 4 4′-二氨基二苯甲烷 三聚氰氯
下载PDF
含有杯芳烃的树枝状分子 被引量:3
8
作者 卜建华 刘军民 +1 位作者 麦健航 江焕峰 《化学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716-1725,共10页
杯芳烃与树枝状大分子是超分子化学中两类极为重要的主体分子,将这两种主体分子结合在一起所得到的含有杯芳烃的树枝状大分子,不仅能够将两者的优点集中到一个分子之中,同时还有可能产生一些新颖的性能,成为新型的智能材料、分子器件或... 杯芳烃与树枝状大分子是超分子化学中两类极为重要的主体分子,将这两种主体分子结合在一起所得到的含有杯芳烃的树枝状大分子,不仅能够将两者的优点集中到一个分子之中,同时还有可能产生一些新颖的性能,成为新型的智能材料、分子器件或是纳米材料。本文按照杯芳烃的类型及其在树枝状大分子中的位置,综述了到目前为止有关这一新型主体分子的研究成果,展望了它未来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芳烃 间苯二酚芳烃 芳烃 树枝状分子 超分子化学
下载PDF
含硫杂杯芳烃的高聚物的合成、表征及对Pb^(2+)的传输作用 被引量:2
9
作者 顾金英 李延军 +1 位作者 施宪法 计亮年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80-83,共4页
用自行合成的带有可聚合活性基团的硫杂杯芳烃衍生物,分别与苯乙烯和甲基丙烯酸甲酯聚合,得到不同组成配比的两类七种新共聚物。用红外、元素分析和GPC等方法对共聚产物进行了表征,并用液膜传输的方法对共聚物传输铅离子的能力进行了初... 用自行合成的带有可聚合活性基团的硫杂杯芳烃衍生物,分别与苯乙烯和甲基丙烯酸甲酯聚合,得到不同组成配比的两类七种新共聚物。用红外、元素分析和GPC等方法对共聚产物进行了表征,并用液膜传输的方法对共聚物传输铅离子的能力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硫杂杯芳烃衍生物与苯乙烯或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共聚物均具有较强的铅离子传输能力,是一种新型的功能高分子材料,有望在许多方面得到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硫芳烃的高聚物 溶液聚合 支撑液膜 传输铅离子
下载PDF
铜离子参与的硫杂杯芳烃朗格缪膜的电化学性质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郑浩 董慧民 +1 位作者 张书胜 冶保献 《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627-630,共4页
运用朗格缪膜技术制备了硫杂杯芳烃膜修饰电极,并成功地将Cu2+导入该膜中。利用多种电化学手段研究了该膜修饰电极的电化学性质,求得了电极过程动力学参数,并根据朗格缪膜中的分子平均占有面积和膜修饰电极的电活性物质的表面覆盖量计... 运用朗格缪膜技术制备了硫杂杯芳烃膜修饰电极,并成功地将Cu2+导入该膜中。利用多种电化学手段研究了该膜修饰电极的电化学性质,求得了电极过程动力学参数,并根据朗格缪膜中的分子平均占有面积和膜修饰电极的电活性物质的表面覆盖量计算出了硫杂杯芳烃和Cu2+的配位数。本文通过探索金属离子和朗格缪膜的作用,为用电化学方法研究模拟生物膜中的电子传输,阐明生命过程中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关系提供了可能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芳烃 朗格缪膜 电化学 动力学参数
原文传递
负载硫杂杯芳烃树脂微柱分离富集-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痕量金 被引量:2
11
作者 黄荣辉 艾秋红 周方钦 《分析试验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8-71,共4页
建立了大孔径树脂D101负载硫杂杯芳烃树脂微柱分离富集-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痕量金的新方法。探讨了负载硫杂杯芳烃树脂对金的吸附原理与最佳条件。该法对金的检出限为0.23ng/mL(3σ,n=11),线性范围为0.01~1μg/mL。对0.2μ... 建立了大孔径树脂D101负载硫杂杯芳烃树脂微柱分离富集-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痕量金的新方法。探讨了负载硫杂杯芳烃树脂对金的吸附原理与最佳条件。该法对金的检出限为0.23ng/mL(3σ,n=11),线性范围为0.01~1μg/mL。对0.2μg/mL的Au^+标液进行5次测定,RSD=2.1%,加标回收率在98.4%~103.3%之间。方法用于矿渣样中痕量金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芳烃 分离富集 火焰原子吸收法
下载PDF
硫杂杯芳烃-金属离子的新型配位化合物 被引量:1
12
作者 程衔锟 熊延杭 +3 位作者 侯雪 赵卓 徐亮 田勇攀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59-272,共14页
选择性分离贵金属、放射金属、碱金属等金属离子是重要研究方向之一。硫杂杯芳烃是一类由硫原子桥链苯酚单元构成的大环化合物。作为第三代超分子材料,硫杂杯芳烃反应位点丰富,上边缘、下边缘以及桥链的硫原子上都有进行功能化的可能性... 选择性分离贵金属、放射金属、碱金属等金属离子是重要研究方向之一。硫杂杯芳烃是一类由硫原子桥链苯酚单元构成的大环化合物。作为第三代超分子材料,硫杂杯芳烃反应位点丰富,上边缘、下边缘以及桥链的硫原子上都有进行功能化的可能性,而功能化后硫杂杯芳烃能够表现出与金属离子优异的配位性能,从而达到选择性分离金属离子的目的。本文介绍了硫杂杯芳烃的合成历史、自身结构特点以及配位机理。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在硫杂杯芳烃的上缘、下缘引入酯基、酰胺、亚胺/胺等官能团后与碱金属、碱土金属、放射金属、贵金属离子等的配位情况,总结了硫杂杯芳烃自身构型、杯环的大小、溶剂类型等对其配位性能的影响,并深入分析了与金属离子的不同配位机理。本文可以为开发高效选择性分离提取各种金属离子的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芳烃 配位机理 配合物 溶剂 选择性
下载PDF
新型铜离子胶束自组装荧光化学传感器 被引量:1
13
作者 胡晓钧 张智 《沈阳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5年第2期87-92,共6页
基于动态猝灭原理制成了一种新型的"ON—OFF"型铜离子胶束自组装荧光化学传感器,该传感器由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DTAB)、硫杂杯[4]芳烃(TCA)、苝三组分在水溶液以胶束自组装形式制成.通过考察TCA用量、表面活性剂DTAB浓度、... 基于动态猝灭原理制成了一种新型的"ON—OFF"型铜离子胶束自组装荧光化学传感器,该传感器由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DTAB)、硫杂杯[4]芳烃(TCA)、苝三组分在水溶液以胶束自组装形式制成.通过考察TCA用量、表面活性剂DTAB浓度、溶液pH值、Cu2+离子浓度和共存离子等影响因素,系统研究了该荧光化学传感器对水中铜离子的检测性能.结果表明,当TCA与苝的摩尔浓度比达到1 200∶1,表面活性剂DTAB浓度大于600mmol/L,pH大于5时,该荧光化学传感器对水中铜离子具有较好的选择检测性能,且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铜离子浓度与荧光化学传感器的荧光猝灭率呈线性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芳烃 荧光 化学传感器 自组装 铜(Ⅱ)
下载PDF
硫杂杯芳烃基胶束自组装荧光化学传感器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胡晓钧 张智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567-570,共4页
以对叔丁基硫杂杯[4]芳烃(TCA)为受体、苝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分别为荧光体和自组装模板剂,通过在水中的胶束自组装作用制备得到一种新型的"ON–OFF"型Cu^(2+)荧光化学传感器。论文选用荧光猝灭率为考察指标,详细考察了... 以对叔丁基硫杂杯[4]芳烃(TCA)为受体、苝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分别为荧光体和自组装模板剂,通过在水中的胶束自组装作用制备得到一种新型的"ON–OFF"型Cu^(2+)荧光化学传感器。论文选用荧光猝灭率为考察指标,详细考察了受体TCA用量、自组装模板剂SDBS浓度、Cu^(2+)浓度和共存金属离子等影响因素对胶束自组装荧光化学传感器Cu^(2+)检测性能的影响情况。实验结果表明,当受体TCA与荧光体苝的摩尔浓度比值达到1 000,自组装模板剂SDBS浓度为50mmol·L^(-1),该荧光化学传感器对水中铜离子具有较好的检测能力,待测Cu^(2+)浓度在一定浓度范围内与荧光猝灭率呈线性相关。此外,荧光化学传感器的Cu^(2+)检测性能基本不受Pb^(2+),Cd^(2+),Mn^(2+),Na^+,K^+,Ca^(2+),Mg^(2+),Al ^(3+),Ni ^(2+),Zn^(2^+)等共存金属离子干扰。该胶束自组装荧光化学传感器对Cu^(2+)的选择性检测性能主要归因于胶束表面活性剂分子层中TCA受体对Cu^(2+)的识别作用,而传感器荧光猝灭主要基于胶束内部的电荷转移或能量转移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芳烃 荧光化学传感器 胶束自组装 Cu^(2+)
下载PDF
含氟硫杂杯芳烃衍生物的合成及其对铅离子的荧光传感性质研究
15
作者 王珊 胡继文 +3 位作者 马瑾 张丽娜 施宪法 杨勇 《有机氟工业》 CAS 2012年第4期5-7,共3页
合成了5-全氟正己基-硫杂杯[4]芳烃R1,并用1H NMR核磁共振和19F NMR核磁共振进行了初步表征。荧光光谱实验研究了R1对Ca2+、Fe3+、Eu3+和Pb2+等金属离子的荧光传感行为。结果表明,R1对Pb2+离子表现出很好的荧光响应和良好的选择性。
关键词 芳烃 Pb2+离子 荧光传感器
下载PDF
含荧光基团的氮杂杯芳烃的合成
16
作者 蒋忠良 周思伟 段辉 《精细与专用化学品》 CAS 2014年第5期24-26,共3页
从对叔丁基杯〔4〕芳烃出发,通过对其下沿的酚羟基进行修饰,引入了一种荧光基团,使其衍生物具有良好的离子识别能力。详细的介绍了这种新型杯〔4〕芳烃衍生物的合成方法。
关键词 芳烃 合成 荧光
原文传递
四氮杂杯[2]芳烃[2]三嗪衍生物在Au(111)表面的自组装结构的电化学STM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陈婷 严会娟 +3 位作者 潘革波 万立骏 王其强 王梅祥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13-116,共4页
利用电化学扫描隧道显微镜和循环伏安法研究了一种新型的杂杯杂芳烃四氮杂杯[2]芳烃[2]三嗪衍生物在Au(111)表面的自组装结构.高分辨的STM图像表明,该杂杯杂芳烃可以在Au(111)表面形成长程有序的单层膜.此外,分子以1,3-交替构象吸附,两... 利用电化学扫描隧道显微镜和循环伏安法研究了一种新型的杂杯杂芳烃四氮杂杯[2]芳烃[2]三嗪衍生物在Au(111)表面的自组装结构.高分辨的STM图像表明,该杂杯杂芳烃可以在Au(111)表面形成长程有序的单层膜.此外,分子以1,3-交替构象吸附,两个三嗪环平躺在表面,而苯环倾斜吸附在基底上,这是分子间与分子-基底间相互作用平衡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扫描隧道显微术 循环伏安法 芳烃 自组装
下载PDF
四氮杂杯[2]芳烃[2]三嗪叠氮化衍生物的合成及其与RDX的配合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晶 曹端林 +1 位作者 胡志勇 张文艳 《天津化工》 CAS 2009年第3期16-18,共3页
本文合成了氮原子桥连杯[2]芳烃[2]三嗪化合物。室温下,以碳酸钾为缚酸剂,利用三聚氯氰和间苯二胺的亲核取代反应合成主体,并将其叠氮化,反应温度为40℃。产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氢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并采用XRD对氮杂杯[4]芳烃... 本文合成了氮原子桥连杯[2]芳烃[2]三嗪化合物。室温下,以碳酸钾为缚酸剂,利用三聚氯氰和间苯二胺的亲核取代反应合成主体,并将其叠氮化,反应温度为40℃。产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氢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并采用XRD对氮杂杯[4]芳烃及其衍生物与黑索今的配合性能进行了表征分析,结果表明主客体之间发生了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分子化学 原子芳烃 三聚氯氰 合成
下载PDF
氮杂杯[6]芳烃及其叠氮衍生物与RDX、HMX的配合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韩豪 曹端林 +1 位作者 胡志勇 李永祥 《山东化工》 CAS 2010年第2期4-7,共4页
研究了氮原子桥连杯[3]芳烃[3]三嗪化合物(简称氮杂杯[6]芳烃)与黑索今、奥克托今的配合能力。通过紫外光谱和X射线衍射(XRD)对氮杂杯[6]芳烃及其叠氮衍生物与黑索今、奥克托今的配合性能进行了表征分析。结果表明主客体之间发生了相互... 研究了氮原子桥连杯[3]芳烃[3]三嗪化合物(简称氮杂杯[6]芳烃)与黑索今、奥克托今的配合能力。通过紫外光谱和X射线衍射(XRD)对氮杂杯[6]芳烃及其叠氮衍生物与黑索今、奥克托今的配合性能进行了表征分析。结果表明主客体之间发生了相互作用,为超分子炸药的制备提供了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分子炸药 原子芳烃 配合
下载PDF
四氮杂杯[2]芳烃[2]三嗪的合成及其叠氮化 被引量:1
20
作者 郑林娟 曹端林 +1 位作者 胡志勇 邵徽旺 《化学研究》 CAS 2008年第2期28-30,共3页
以简单易得的原料、在温和的条件下高产率地合成了氮原子桥连杯[2]芳烃[2]三嗪化合物.室温下,碳酸钾为缚酸剂,利用三聚氯氰和对苯二胺的亲核取代反应合成主体,并首次将其叠氮化,反应温度为40℃.产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氢谱对其结... 以简单易得的原料、在温和的条件下高产率地合成了氮原子桥连杯[2]芳烃[2]三嗪化合物.室温下,碳酸钾为缚酸剂,利用三聚氯氰和对苯二胺的亲核取代反应合成主体,并首次将其叠氮化,反应温度为40℃.产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氢谱对其结构进行表征.从而验证了合成路线的可行性,并得出了较佳的工艺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分子化学 原子芳烃 三聚氯氰 合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