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384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杂文中作者的介入 被引量:34
1
作者 王振华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 2002年第1期58-64,共7页
本文以“评价系统”理论中介入次系统为视角,以语篇和句式为基础,分析杂文作者的介入方式,及介入的主、客观性。文章认为“评价系统”是目前批判研究文本的便于操作、较为理想的理论框架。
关键词 杂文 评价系统 介入 语言学 篇章 句式
下载PDF
当代中国散文:从中兴走向末路——关于散文命运的思考 被引量:30
2
作者 黄浩 《文艺评论》 1988年第1期73-81,共9页
散文,在江河日下之中 大约谁都不会否认这样一个事实,即:当代文学在这实际上尚不足十年的短暂时间里,确实已经发生了极其巨大的变化(尽管这个变化在许多时候并不尽如人意。
关键词 中国散文 报告文学 当代文学 文学形式 杂文 文学样式 小说 形散神不散 文学体裁 文章学
下载PDF
鲁迅的《破恶声论》及其现代性 被引量:18
3
作者 乐黛云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37-48,共12页
关键词 鲁迅 <<破恶声论>> 现代性 杂文
下载PDF
“胡适之体”和“鲁迅风” 被引量:16
4
作者 郜元宝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63-72,共10页
本文从语言角度入手,剖析了“鲁迅风”和“胡适之体”的文体特征、风格和语言的深层结构,揭示了胡适、鲁迅对现代中国文学语言的独特贡献和深远影响。
关键词 胡适之体 《鲁迅全集》 汉语语言学 鲁迅风 杂文 文体风格 历史继承 汉文学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章太炎
原文传递
关于散文、游记和杂文的思考 被引量:15
5
作者 林非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CSSCI 2000年第1期35-43,共9页
本文通过对散文、游记和杂文的分析,对它们的创作意义和社会作用分别进行了论述。对如何不露痕迹并出神入化地将往昔文学史上各种优美的艺术技巧创造性地融合于创作之中,作者也进行了阐述;并认为文学创作的实质是在于挥发着情感和理... 本文通过对散文、游记和杂文的分析,对它们的创作意义和社会作用分别进行了论述。对如何不露痕迹并出神入化地将往昔文学史上各种优美的艺术技巧创造性地融合于创作之中,作者也进行了阐述;并认为文学创作的实质是在于挥发着情感和理性,描摹与揭示出人们的心理与灵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文 游记 杂文 文学创作 情感 理性 艺术技巧
全文增补中
来自铁屋子的声音 被引量:14
6
作者 李欧梵 尹慧珉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1990年第10期21-26,共6页
《来自铁屋子的声音》是美国著名中国学家李欧梵的近作。此书对鲁迅作了较全面的研究,有许多新的见解,并有许多论点是针对中国学术界的,指明要与某人某书商榷。作为他山之石,对此书作较详尽的译介是有益的。全书共三部分。第一部分题为... 《来自铁屋子的声音》是美国著名中国学家李欧梵的近作。此书对鲁迅作了较全面的研究,有许多新的见解,并有许多论点是针对中国学术界的,指明要与某人某书商榷。作为他山之石,对此书作较详尽的译介是有益的。全书共三部分。第一部分题为“一个作家的产生”,写鲁迅的家庭、教育以及他和中国文化传统的关系。第二部分是“创作”,分别研究鲁迅的短篇小说、散文诗和杂文。其中杂文部分已于1989年第8、9期《鲁迅研究动态》刊出。第三部分:“文学和革命”,主要论述鲁迅的文学观、他对文学与革命的关系的看法以及他对中国文学的影响。本期刊出的是作者序言和该书的第四章的节译。此外,关于《野草》和“文学与革命的关系”的部分亦准备以后陆续刊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研究 铁屋子 《野草》 短篇小说 散文诗 杂文 文学观 作家 中国文化传统 中国文学
下载PDF
试论鲁迅“多疑”的思维方式 被引量:13
7
作者 尾崎文昭 孙歌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1993年第1期19-26,共8页
1 在日中关系日益险恶的一九三六年,鲁迅用日语为日本人写了题为《我要骗人》(收入《且介亭杂文末编》)的文章。这是他辞世半年之前的事,该文以预感日中全面战争的悲惨语句“临末,用血写添几句个人的豫感,算是一个答礼罢”作结语。在文... 1 在日中关系日益险恶的一九三六年,鲁迅用日语为日本人写了题为《我要骗人》(收入《且介亭杂文末编》)的文章。这是他辞世半年之前的事,该文以预感日中全面战争的悲惨语句“临末,用血写添几句个人的豫感,算是一个答礼罢”作结语。在文中,有如下一段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维方式 鲁迅 日语 日中关系 杂文 全面战争 《故事新编》 日本 鲁迅研究 鲁迅小说
下载PDF
生产者的诗学——鲁迅杂文一解 被引量:13
8
作者 李国华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19,共14页
鲁迅为杂文的文学性辩护时,表现出一种以生产者自喻的姿态。其杂文作为中国现代社会败落的诗史,有着突破现代知识伦理的生产性和乌托邦面向,而且与消费社会深刻纠缠,并非真正的生产者的艺术。生产者的诗学是诠解鲁迅杂文的有限的、尝试... 鲁迅为杂文的文学性辩护时,表现出一种以生产者自喻的姿态。其杂文作为中国现代社会败落的诗史,有着突破现代知识伦理的生产性和乌托邦面向,而且与消费社会深刻纠缠,并非真正的生产者的艺术。生产者的诗学是诠解鲁迅杂文的有限的、尝试性的范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杂文 “生产者的艺术” 文学性
原文传递
上海的摩登与怀旧 被引量:11
9
作者 李欧梵 《中国图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75-79,共5页
在1990年代的中国文化市场上,怀旧是一种时髦,它试图通过回到过去,创造一种物质文化气氛,从而克服幻想和影像的虚幻世界中的失落,追寻和重现上海曾有的崇高。然而,作为一种彻底的后现代和后革命现象,它对历史时代的经历和表现的... 在1990年代的中国文化市场上,怀旧是一种时髦,它试图通过回到过去,创造一种物质文化气氛,从而克服幻想和影像的虚幻世界中的失落,追寻和重现上海曾有的崇高。然而,作为一种彻底的后现代和后革命现象,它对历史时代的经历和表现的意识形态与政治斗争漠视,被1992年之后中国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市场原教旨主义乌托邦所加强。(张旭东,《批评的踪迹》,三联书店,2003:3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的摩登与怀旧》 中国 当代文学 杂文
下载PDF
关于“酷评” 被引量:13
10
作者 李建军 《文学自由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82-86,共5页
本文李作者原在西安做事,据说为人平和,不大显山露水。调离家乡之后,却一反常态,翻脸不认人,对文坛陕军说三道四,出言凶狠,一时颇引众多乡党侧目。就陕西以外而言,他则收获到毁誉参半的果子。这篇文章土征洋引,将韩石山等人扯来说事儿,... 本文李作者原在西安做事,据说为人平和,不大显山露水。调离家乡之后,却一反常态,翻脸不认人,对文坛陕军说三道四,出言凶狠,一时颇引众多乡党侧目。就陕西以外而言,他则收获到毁誉参半的果子。这篇文章土征洋引,将韩石山等人扯来说事儿,明眼人一读便知,李作者是企图借他人酒杯,浇自家胸中块垒。如此惺惺相惜之憨态,甚为有趣耳。·责编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于“酷评”》 中国 当代 杂文 李建军
原文传递
《语丝》:现代散文文体自觉的代码 被引量:8
11
作者 丁晓原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92-98,共7页
《语丝》作为一份自由知识分子操持的文化周刊,成为中国现代散文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的生长点。指认《语丝》为现代散文文体自觉的代码,这不仅在于《语丝》作家禀具自觉的散文文体意识,其创作展呈了主体自主自由的现代性的精神内质,而且... 《语丝》作为一份自由知识分子操持的文化周刊,成为中国现代散文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的生长点。指认《语丝》为现代散文文体自觉的代码,这不仅在于《语丝》作家禀具自觉的散文文体意识,其创作展呈了主体自主自由的现代性的精神内质,而且也因为《语丝》完整地建构了现代散文的格局——杂文与美文的写作表示着现代散文作家精神存在的两种不同的向度与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丝》 杂文 美文 文体自觉
下载PDF
鲁迅杂文文体考辨 被引量:8
12
作者 陈方竞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1-35,共15页
鲁迅是在"短评"基础上产生"杂感",又是在"杂感"基础上产生"杂文"的,梳理"杂文"的这一形成过程,可见其有"短评"和"杂感"不具备的特征。这种情况更主要体现在鲁... 鲁迅是在"短评"基础上产生"杂感",又是在"杂感"基础上产生"杂文"的,梳理"杂文"的这一形成过程,可见其有"短评"和"杂感"不具备的特征。这种情况更主要体现在鲁迅前期创作中,后期虽有所延续,但三种不同文体各自的特色在他的杂文中又常常融为一体得到表现,这在他1933年杂文文体创造中表现得尤为突出。鲁迅30年代中期为"杂文"正名,与瞿秋白《〈鲁迅杂感选集〉序言》存在认识上的差异,针对的又是其时京、海派联手在文坛上掀起的"小品热",由此而有他对杂文功能和作用更为确切的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评” “杂感” 杂文 1933年杂文 杂文”正名 《(鲁迅杂感选集)序言》 “小品热”
下载PDF
周作人与清儒笔记 被引量:9
13
作者 葛飞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40-54,共15页
关键词 周作人 清儒笔记 明朝晚期 小品 儒家思想 杂文 “文抄” 《夜读抄》 隐士思想
下载PDF
“文体越界”与“反文体”写作——《故事新编》的文体特征 被引量:7
14
作者 郑家建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28-33,共6页
关键词 《故事新编》 鲁迅 文体创造 杂文 散文 《野草》 文体特征 写作 意义 联系
下载PDF
王小波:传统文化的批判者和国民灵魂的拷问者 被引量:7
15
作者 王岩森 《宁夏社会科学》 2002年第6期123-126,共4页
作为一名传统文化的批判者和国民灵魂的拷问者 ,王小波在自己的杂文创作中始终坚持以理性精神和态度 ,对传统文化与国民心态进行严肃、无情的解剖和批判 ,并对隐含于各种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背后的文化背景与心理根源作刨根究底式的探寻... 作为一名传统文化的批判者和国民灵魂的拷问者 ,王小波在自己的杂文创作中始终坚持以理性精神和态度 ,对传统文化与国民心态进行严肃、无情的解剖和批判 ,并对隐含于各种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背后的文化背景与心理根源作刨根究底式的探寻、追问 ;始终以开放的眼光和心态 ,超越自身的历史文化背景 ,将对象置于更为广阔的世界人文背景 ,特别是现代西方人文背景中加以横向观照 ,从而以更为客观和理性的视角来反观我们的现实、历史与文化 ;始终将自己的杂文创作视作是提升自我灵魂的重要方式与途径 ,其作品的解剖与批判 ,常常是从严厉而清醒的自我解剖和自我批判开始的 ,显示出清醒而可贵的自省、自审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小波 传统文化 文化批判 理性精神 自审意识 文学评论 小说 杂文 文学创作
下载PDF
浅谈德格印经院及其印版 被引量:8
16
作者 噶玛降村 《西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131-142,共12页
关键词 德格印经院 《甘珠尔》 《丹珠尔》 大藏经 西藏 印版 文集 雕版印刷 杂文 执政期间
下载PDF
大匠之门——序魏明伦 被引量:9
17
作者 余秋雨 《四川戏剧》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4-7,共4页
大匠之门———序魏明伦余秋雨我是直到80年代中后期开始,才关注我国当代的艺术实践的。这之前整整10年时间,都埋首于东、西方艺术文化史的钻研和著述之中。在30岁到40岁的年龄段上,居然可以不问世事、杜门谢客,完全是因为... 大匠之门———序魏明伦余秋雨我是直到80年代中后期开始,才关注我国当代的艺术实践的。这之前整整10年时间,都埋首于东、西方艺术文化史的钻研和著述之中。在30岁到40岁的年龄段上,居然可以不问世事、杜门谢客,完全是因为被一种无法割断的高华气韵所裹卷。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明伦 艺术家 杂文 《潘金莲》 大匠 戏剧观 中国文化 四川好人 中国公主 作品
下载PDF
鲁迅与墨侠精神 被引量:7
18
作者 汤晨光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23-29,共7页
鲁迅与墨侠精神●汤晨光即使是激烈的反传统者,不管其为思想家还是艺术家,都不可避免地属于传统,在传统中白手起家是不可能的,一个民族的文化遗留物总是决定、至少是影响和提示着后来者。这一矛盾可以从传统的构成中得到解释。传统... 鲁迅与墨侠精神●汤晨光即使是激烈的反传统者,不管其为思想家还是艺术家,都不可避免地属于传统,在传统中白手起家是不可能的,一个民族的文化遗留物总是决定、至少是影响和提示着后来者。这一矛盾可以从传统的构成中得到解释。传统是复杂的,可分解的,是多种思想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墨家 鲁迅先生 新文学大系 “五四”新文化运动 墨子 上层文化 杂文 许寿裳 下层文化
下载PDF
从“美文”到“杂文”(下) 周作人散文论述诸概念辨析 被引量:7
19
作者 郜元宝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8-53,共16页
关键词 概念辨析 杂文 《美文》 周作人 文论 小品散文 结尾部分 文学
下载PDF
观看与疑惑:“上海经验”和鲁迅的杂文生产——重读《阿金》 被引量:9
20
作者 薛羽 《现代中文学刊》 2011年第3期32-40,共9页
《阿金》是鲁迅“上海经验”的一次独特呈现。一方面,其受审查、删改、发表的经历不啻1930年代政治和文化语境下鲁迅杂文生产的一个缩影,创作与编集的过程亦凸显出他杂文意识的高度自觉;另一方面,文本内部设立的叙述基调、观察视角... 《阿金》是鲁迅“上海经验”的一次独特呈现。一方面,其受审查、删改、发表的经历不啻1930年代政治和文化语境下鲁迅杂文生产的一个缩影,创作与编集的过程亦凸显出他杂文意识的高度自觉;另一方面,文本内部设立的叙述基调、观察视角和议论位置,构建起了叙述者和阿金之间的张力想象,表征着鲁迅在观看与疑惑中对于上海俗世、市民大众等的微妙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杂文 上海 阿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