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上海马戏城铝钛合金网壳结构施工技术研究
被引量:5
- 1
-
-
作者
王铃春
-
机构
上海市第四建筑有限公司
-
出处
《建筑施工》
2000年第4期47-49,共3页
-
文摘
在高28m、半径25.30m的铝钛合金网壳安装中,由于采用了一系列新工艺和新技术,解决了预埋件埋设精度、网壳杆件安装误差积累,以及球体骨架与面板结合处压条的防渗和钢丝绳紧张度均衡问题,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
关键词
杂技场
铝钛合金网壳
结点设计
防渗压条
施工
-
分类号
TU330.4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TU758.13
-
-
题名上海马戏城杂技场铝钛合金网壳施工技术
被引量:1
- 2
-
-
作者
邱锡宏
-
机构
上海市第四建筑有限公司
-
出处
《上海建设科技》
2000年第2期20-22,共3页
-
文摘
介绍了上海马戏城杂技场铝钛合金网壳的施工安装技术关键。
-
关键词
铝钛合金
网架
杂技场
马道
安装技术
马戏城
-
Keywords
aluminium-titanium alloy reticulated shell acrobatic hall horse way joint installation
-
分类号
TU758
[建筑科学—建筑技术科学]
-
-
题名蹦床运动的起源和发展
被引量:1
- 3
-
-
作者
陈美高
-
机构
上海体育学院体操系
-
出处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94-95,共2页
-
文摘
一、蹦床运动的起源中世纪,法国杂技演员特朗鲍林(Trampoline)偶然发现演员在表演“空中飞人”时失手跌下,架设在杂技场上的安全保护网不仅使演员安然无恙,而且由于网的弹力将演员高高地弹起,有的演员借势在室中施展出有趣的滑稽动作,如人体旋转、各种姿势的空翻等。于是特朗鲍林设想利用安全保护网的弹性来表演空中“翻跟头”的技艺。他把安全保护网缩制成一张“床”,杂技演员能借助“床”的弹力,尽情施展跟头、旋转和转体动作。这便是蹦床运动的由来。
-
关键词
杂技场
蹦床运动
安全保护网
蹦床比赛
杂技演员
运动员
美国人
起源
中世纪
翻腾动作
-
分类号
G807.4
[文化科学—体育训练]
-
-
题名共产主义教育是我们的主要目的
- 4
-
-
作者
朱锡琳
-
出处
《俄罗斯研究》
1984年第1期65-67,共3页
-
文摘
这是《苏联文化报》1983年3月5日刊登的一篇文章谈苏联文艺界的一些情况,摘译如下:去年一年的统计数字明显地表明我们有巨大的活动条件:每年在610座戏院102座杂技场大约有观众两亿人次;
-
关键词
俄罗斯联邦
共和国
共产主义教育
苏联音乐
杂技场
统计数字
思想影响
历史阶段
音乐会
各民族
-
分类号
D751.2
[政治法律—政治学]
-
-
题名演出形式与午台设计——国外情况简介
- 5
-
-
作者
劳浩
-
出处
《戏剧艺术》
1978年第2期129-137,共9页
-
文摘
午台美术是戏剧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和戏剧的演出是不可分割的,也可以说,午台美术工作者主要是对午台上的整体视觉形象效果负责的。近代的戏剧演出形式基本上可以分为三个大类:(一)文学类。
-
关键词
演出形式
美术工作者
戏剧演出
观众席
杂技场
设计构思
视觉形象
表演区
戏剧形式
演员
-
分类号
J80
[艺术—戏剧戏曲]
-
-
题名黑老鼠和白老鼠
- 6
-
-
作者
胡鹏南
-
机构
上海
-
出处
《早期教育(幼教·教育教学)》
1995年第2期18-19,共2页
-
文摘
黑老鼠约白老鼠去偷东西,走进白老鼠家,见白老鼠满头大汗,正在练走钢丝。走钢丝很难练,稍不小心就会摔下来。黑老鼠劝白老鼠:“别练了,跌得鼻青眼肿,何苦呢,快跟我去偷东西吧。要鱼有鱼,要肉有肉,吃香喝甜,又省力又实惠……”
-
关键词
走钢丝
杂技场
表演节目
电视机
眼肿
出洞
水果
雄猫
气伤
脚蹬
-
分类号
I287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美哉“中国马戏第一城”——上海马戏城印象记
- 7
-
-
作者
雨辰
-
出处
《今日上海》
2000年第7期28-29,共2页
-
-
关键词
上海马戏城
文化事业
杂技场
杂技艺术
标志性建筑
-
分类号
J828
[艺术—戏剧戏曲]
-
-
题名杂技·歌剧·音乐学院——重访苏联杂记
- 8
-
-
作者
郑兴丽
-
出处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1985年第1期68-69,共2页
-
文摘
从本期起,本刊将独家报道声乐家、上海音乐学院郑兴丽副教授担任中国音乐艺术团团长访问苏联、保加利亚、捷克斯洛伐克、葡萄牙等国的一组生动的访问观感,以飨谈者。
-
关键词
杂技场
苏联
普希金
歌剧
中国音乐艺术
杂技表演
格林卡
上海音乐学院
访问
演出
-
分类号
J6
[艺术—音乐]
-
-
题名吊刑(米什卡生活中的一页)
- 9
-
-
作者
陆琰
-
出处
《当代外国文学》
1981年第3期21-25,共5页
-
文摘
……一个节日的夜晚,他站在杂技场的楼廊上,胸脯紧贴着木栏杆,因为注意力过分集中,脸色变得苍白。他双眼入迷地瞧着舞台,舞台上有一个杂技观众的宠儿,衣着鲜艳的小丑正在翻筋斗。小丑穿着带有蓬松褶子、粉、黄二色的缎料服装,身躯象蛇那样柔软,在舞台昏暗的背景上时隐时现,做出各种各样的姿势:时而轻盈优美,时而出乖露丑,逗人发笑,他象皮球一样在空中蹦跳,在那儿灵巧地翻着筋斗,一落到场地的沙土上,便就地打滚。随后,小丑跳起身来,大胆而又得意,快活地瞧着观众,等待他们的掌声。观众也很慷慨,一致鼓励他的技艺,有的哈哈大笑,有的高声喊叫,有的露出赞赏的欢颜。
-
关键词
杂技场
观众
生活中
舞台
服装
褶子
杂技演员
师傅
节日
椅子
-
分类号
I106
[文学—世界文学]
-
-
题名地球上最有力量的人——俄罗斯“参孙”的传奇故事
- 10
-
-
作者
王嘎
-
出处
《世界博览》
1999年第3期26-28,共3页
-
文摘
“光荣属于俄罗斯的参孙” 1938年的一天,在英国谢菲尔德市,一辆满载着煤炭的大卡车在众目睽睽之下朝一个平躺在鹅卵石路面上的人身上猛地碾去。目睹这可怕的一幕,围观者无不失声惊叫。突然,人群中爆发出一阵惊天动地的欢呼:“光荣属于俄罗斯的参孙(参孙是《圣经》中具有超人之力的古犹太领袖之一,曾徒手击毙狮子,并用驴腮骨杀伤一个敌人)!”
-
关键词
俄罗斯人
亚历山大
大力士
传奇
表演
地球
马蹄铁
力量
杂技场
英国
-
分类号
K835.12
[历史地理—历史学]
-
-
题名新时期杂技的走向
- 11
-
-
作者
王峰
-
出处
《杂技与魔术》
1997年第4期6-8,共3页
-
文摘
我觉得现在杂技界(马戏界)有两种现象值得注意:一个是国际上太阳马戏团的"太阳现象";一个是国内战士杂技团的"战杂现象"。研究这两种现象,对发展中国的杂技艺术是很有意义的。先讲讲"太阳现象"。我们放眼看一下今天的国际马戏界,一颗非常耀眼的明星就是太阳马戏团。这个团是八十年代初,由一些街头艺人志同道合组织到一起的。1984年的时候,他们只有70来人,现在这个团已经发展到700多人,可以同时演出三台大型晚会。他们的这个发展速度,与古老而又有些迟暮的欧洲马戏比起来,是非常惊人的。它给我们的启示,就是以一种全新的面貌,对国际马戏的晚会结构和场地结构,产生了具有历史意义的突破。
-
关键词
马戏团
杂技场
太阳
历史意义
节目表
八十年代
晚会
杂技艺术
走向
现象
-
分类号
J828
[艺术—戏剧戏曲]
-
-
题名改革奋斗铸辉煌
- 12
-
-
作者
献义
冀艺
-
出处
《大舞台》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67-69,共3页
-
文摘
这是令人难以置信的技巧。一个演员肩驮二人形成人梯后,最上一节演员头顶l-2只高脚杯叠成的玻璃塔,底座演员凭着自己的力量负重100余公斤,在无依无靠的梯子上保持稳定,还要手提10几公斤重的梯子一阶一阶地蹦向2尺高的桌面,咚,咚……,这个节目沉重,坚定,有力,显示了中华民族刚毅。
-
关键词
女演员
杂技场
顶塔
吴桥
杂技艺术
高脚杯
底座
观众
杂技团
公斤重
-
分类号
J827
[艺术—戏剧戏曲]
-
-
题名世界著名的歌剧院
- 13
-
-
作者
黄莉
-
出处
《音乐世界》
1996年第2期36-36,共1页
-
文摘
维也纳国家歌院:设立于世界“音乐之者”奥地利维也纳,以演奏第一流的歌剧和举办最隆重的礼节盛会而闻名于世。巴黎国立歌剧院:位于巴黎奥斯曼大街上,剧场长172米,宽101米,有2167个座位,面积为世界之最,占地11万平方米。演出舞剧、抒情歌剧交响乐。米兰斯卡拉歌剧院:座落于世界大港悉尼,由十多幢扬帆式建筑物。院内有音乐厅、歌剧剧场、杂技场、
-
关键词
歌剧院
世界之最
抒情歌
杂技场
世界著名
建筑物
音乐厅
交响乐
演奏
平方米
-
分类号
J891
[艺术—戏剧戏曲]
-
-
题名世界马戏场设施集萃
- 14
-
-
作者
吴士铮
-
出处
《杂技与魔术》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23-23,共1页
-
文摘
德隆滕市杂技娱乐服务中心素有世界低地之称的荷兰有一座设计新颖、别致,而又非常实用和深受荷兰人民所喜爱的杂技娱乐服务中心,它是德隆滕市综合文化建筑群中最具特色的一座。它的外观与内部装饰融传统的荷兰艺术装饰与现代建筑技术为一体,是举办杂技、魔术、马戏表演的理想场所,观众容量为350至700人之间。舞台上空装有可供表演高空节目的栅栏天顶及工作天桥、飞行机械设备,圆形舞台和阶梯式的观众席可迅速拆卸与安装。
-
关键词
杂技场
服务中心
现代建筑技术
理想场
文化建筑
机械设备
马戏
戏场
艺术装饰
表演
-
分类号
J891
[艺术—戏剧戏曲]
-
-
题名不要误解“空穴来风”
- 15
-
-
作者
吴勇前
-
出处
《语文月刊》
1998年第9期16-16,共1页
-
文摘
对"空穴来风"这个成语,人们常常用错,先看下面三个摘自有关报刊的句子。①所以学校完全没有必要去搞那些空穴来风的信息交流会,自己干扰自己。②近代读经思潮的滥觞,并非空穴来风。它和清末新式教育兴起很难截然分开。③所说仙乐斯广场上的上海杂技场要拆迁批租了,无法核准这"情报"的确切性,但相信这决非空穴来风。
-
关键词
仙乐斯广场
新式教育
信息交流
杂技场
确切性
成语词典
句子
清末
干扰
报刊
-
分类号
G634.3
[文化科学—教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