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浙江B型与非B型(China-ZHJ-1)烟粉虱种群共生细菌的检测及系统发育分析 被引量:15
1
作者 阮永明 刘树生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859-865,共7页
烟粉虱体内存在共生细菌,包括初生共生细菌(primary endosymbiont)和次生共生细菌(secondary endosymbiont)。本项研究应用PCR技术检测了烟粉虱浙江B型和非B型China_ZHJ_1种群中共生细菌的分布。结果表明,烟粉虱B型和非B型体内均存在初... 烟粉虱体内存在共生细菌,包括初生共生细菌(primary endosymbiont)和次生共生细菌(secondary endosymbiont)。本项研究应用PCR技术检测了烟粉虱浙江B型和非B型China_ZHJ_1种群中共生细菌的分布。结果表明,烟粉虱B型和非B型体内均存在初生共生细菌,而两者次生共生细菌的组成存在差异。一种肠杆菌科次生共生细菌仅在B型烟粉虱中发现,而另两种次生共生细菌Wolbachia和杀雄菌Arsenophonus仅在非B型中发现。初生共生细菌的系统发育分析表明,B型是入侵生物型,而浙江非B型是本地生物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粉虱 共生细 WOLBACHIA 系统发育 16S RDNA 23S RDNA
下载PDF
水稻褐飞虱内生共生细菌Arsenophonus的鉴定和系统分析 被引量:18
2
作者 王渭霞 罗举 +1 位作者 赖凤香 傅强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47-654,共8页
利用16SrDNA通用引物扩增了水稻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Stal)体内共生细菌的序列,经克隆、测序和NCBI数据库比对,发现褐飞虱体内存在杀雄菌属Arsenophonus类共生细菌,系统发育上与粉虱科和木虱科体内的Arsenophonus属亲源关系较近。... 利用16SrDNA通用引物扩增了水稻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Stal)体内共生细菌的序列,经克隆、测序和NCBI数据库比对,发现褐飞虱体内存在杀雄菌属Arsenophonus类共生细菌,系统发育上与粉虱科和木虱科体内的Arsenophonus属亲源关系较近。在褐飞虱体内该共生细菌具有两种长度不同的16SrDNA序列,分别为1504bp和547bp,其中后者为前者中间缺失了957bp,其余序列相同。通过重新设计两对引物进行扩增,进一步确认不同褐飞虱地理种群及寄主种群均存在两种片段。Arsenophonus特异的23SrDNA引物的扩增结果表明,Arsenophonus存在于所有检测的褐飞虱种群中,但不存在于水稻寄主中。荧光定量PCR检测发现3个褐飞虱室内寄主种群Arsenophonus属共生细菌含量不同,其中TN1种群明显高于Mudgo种群和ASD7种群。此为水稻褐飞虱体内存在Arsenophonus属共生细菌的首次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飞虱 共生 16S RDNA 系统发育
下载PDF
白蜡虫体内杀雄菌属(Arsenophonus)共生菌的分子检测 被引量:10
3
作者 刘魏魏 杨璞 +3 位作者 阮永明 陈晓鸣 徐冬丽 李燕飞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002-1010,共9页
【目的】研究白蜡虫体内杀雄菌属(Arsenophonus)共生菌的含量与白蜡虫性比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16S rDNA文库的方法对白蜡虫雄虫体内的共生菌进行分析,利用杀雄菌属特异的2条16S rDNA引物以及23S rDNA引物进行PCR检测。对昭通、昆... 【目的】研究白蜡虫体内杀雄菌属(Arsenophonus)共生菌的含量与白蜡虫性比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16S rDNA文库的方法对白蜡虫雄虫体内的共生菌进行分析,利用杀雄菌属特异的2条16S rDNA引物以及23S rDNA引物进行PCR检测。对昭通、昆明、金口河、杭州、长春、江华6个不同地理种群白蜡虫体内的杀雄菌属共生菌进行半定量分析,并采用荧光定量PCR对昭通、昆明、金口河白蜡虫体内的杀雄菌属共生菌进行绝对定量分析。【结果】在白蜡虫体内首次发现杀雄菌属共生菌。在白蜡虫雌雄虫体内均扩增出杀雄菌属的两条不同长度的16S rDNA序列,分别为445bp和1462bp,并扩增得到长度为582bp的23S rDNA序列。杭州和江华地理种群白蜡虫的一些个体不含杀雄菌属共生菌。昭通地理群的杀雄菌属共生菌含量显著高于金口河和昆明,而昆明和金口河白蜡虫的杀雄菌属含量无显著差异。【结论】白蜡虫体内杀雄菌属共生菌的含量与白蜡虫性比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蜡虫 属共生 16S RDNA 性比 绝对定量
原文传递
一株褐飞虱内共生菌的分离鉴定 被引量:2
4
作者 陈鹏宇 梁靖皎 +1 位作者 裴亚贺 王小兰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59-164,共6页
为了解水稻褐飞虱中肠内共生菌的种类,用高氏1号和马铃薯葡萄糖琼脂两种培养基对褐飞虱肠道进行分离培养,对分离纯化后的菌株用菌类16S rDNA的通用引物进行PCR扩增鉴定,测序结果经BLAST比对分析,发现其与粉虱科的杀雄菌属内共生菌(Arsen... 为了解水稻褐飞虱中肠内共生菌的种类,用高氏1号和马铃薯葡萄糖琼脂两种培养基对褐飞虱肠道进行分离培养,对分离纯化后的菌株用菌类16S rDNA的通用引物进行PCR扩增鉴定,测序结果经BLAST比对分析,发现其与粉虱科的杀雄菌属内共生菌(Arsenophonus sp.)相似度达99%,说明所分离得到的为杀雄菌属的菌株。将所得这条序列与7条来自粉虱科不同种及来自褐飞虱的杀雄菌属内共生菌的16S rDNA序列用邻接法构建进化关系树,发现其与来自褐飞虱杀雄菌属内共生菌的16S rDNA(GU124505)距离较近,初步推断为同一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飞虱 内共生
下载PDF
蚜虫共生细菌多重PCR检测体系的建立
5
作者 李彤 蒋月丽 +4 位作者 连红梅 武予清 苗进 巩中军 段云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58-163,共6页
蚜虫中具有多种共生菌,使用常规PCR对它们进行检测,耗时耗力,而多重PCR可以更加高效地进行多种细菌的检测。沃尔巴克氏菌Wolbachia pipientis、杀雄菌属共生菌Arsenophonus和蚜虫U型共生菌Regiella insecticola是蚜虫中常见的3种共生菌... 蚜虫中具有多种共生菌,使用常规PCR对它们进行检测,耗时耗力,而多重PCR可以更加高效地进行多种细菌的检测。沃尔巴克氏菌Wolbachia pipientis、杀雄菌属共生菌Arsenophonus和蚜虫U型共生菌Regiella insecticola是蚜虫中常见的3种共生菌。本研究针对沃尔巴克氏菌、杀雄菌属共生菌和蚜虫U型共生菌,分别选择以wsp基因、yaeT基因和gltA基因作为靶标,进行了多重PCR引物的设计和扩增体系的优化。结果显示,本研究建立的多重PCR体系在检测3种蚜虫常见共生菌时,具有较高的扩增特异性、准确性和直观性及较高的检测灵敏度,共生菌的最低检测浓度为104拷贝/μL,远低于共生菌在蚜虫1龄若虫总DNA中的浓度(108拷贝/μL),可以完全满足蚜虫共生菌检测工作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沃尔巴克氏 属共生 蚜虫U型共生 多重PCR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