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临床保存的酸性氧化电位水消毒效果稳定性观察 被引量:4
1
作者 王玉军 胡可纯 +2 位作者 陈艳芳 王宁 董菁 《空军总医院学报》 2010年第4期227-228,共2页
酸性氧化电位水(electrolyed-oxidizing water,EOW)是一种具有高氧化还原电位、低pH值和一定氧化能力及杀菌能力的电解水。从1996年引入我国后,已广泛应用于医疗、食品、公共卫生等领域。但它的性质不稳定,接触空气、光、
关键词 电位测定法 杀菌/方法
下载PDF
不同试验方法对弱酸性电解水生成器杀菌效能评价结果的影响
2
作者 蔡冉 陆龙喜 +5 位作者 陆烨 林军明 魏兰芬 潘协商 朱一凡 许激 《中国消毒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719-721,共3页
目的了解一种弱酸性电解水生成器的杀菌效能,研究不同消毒学方法对试验结果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2002年版《消毒技术规范》和GB 28234-2011《酸性氧化电位水生成器安全与卫生标准》中杀菌试验方法,对某弱酸性电解水生成器的杀菌效能进... 目的了解一种弱酸性电解水生成器的杀菌效能,研究不同消毒学方法对试验结果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2002年版《消毒技术规范》和GB 28234-2011《酸性氧化电位水生成器安全与卫生标准》中杀菌试验方法,对某弱酸性电解水生成器的杀菌效能进行检测。结果依据2002年版《消毒技术规范》,该生成器制备的酸性电解水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念珠菌作用3.0 min,杀灭对数均值分别为1.97、1.81和0.49;依据GB 28234-2011《酸性氧化电位水生成器安全与卫生标准》,该生成器的酸性电解水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念珠菌作用3.0 min,杀灭对数值均>5.00。结论不同的试验方法对结果能够产生较大的影响,消毒体系中消毒因子的浓度、试验菌的浓度以及有机干扰物的浓度等都是差异产生的重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解水生成器 氧化还原电位 有机干扰物 杀菌试验方法
原文传递
热杀菌与非热杀菌特性与方法 被引量:16
3
作者 李汴生 《粮油加工与食品机械》 2001年第7期14-15,共2页
简要介绍了食品加工中所涉及的杀菌方法。
关键词 杀菌 非热杀菌 食品加工 杀菌方法
下载PDF
一种臭氧消毒机的杀菌方法及杀菌效果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陈惠珍 林锦炎 黄美卿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02年第5期538-539,共2页
该机臭氧产生量为1.62mg/min;开机作用4min,对水中的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悬液的杀灭率分别为100%和99.99%,用该机对2L水通入臭氧气体30min后制成的臭氧水作为消毒剂进行悬液定量杀菌试验,作用4min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杀... 该机臭氧产生量为1.62mg/min;开机作用4min,对水中的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悬液的杀灭率分别为100%和99.99%,用该机对2L水通入臭氧气体30min后制成的臭氧水作为消毒剂进行悬液定量杀菌试验,作用4min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杀灭率分别为25.80%和16.88%。用玻片具备为载体浸泡于水中,开机作用10min,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杀灭率均为99.99%;用布片作为载体浸泡于水中,开机作用10min,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杀灭率分别为87.74%和77.5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消毒机 大杨杆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悬液 载体 定量杀菌试验 杀菌方法 杀菌效果
下载PDF
杀灭芽孢杆菌的方法及机理的研究综述 被引量:9
5
作者 刘仁杰 梁珊 +1 位作者 李哲 朴春红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3期257-261,共5页
芽孢杆菌在不利条件下产生内生芽孢,芽孢壁厚且对外界环境有较强抵抗力,常规杀菌方法不易将其杀灭。芽孢在食品中萌发形成营养细胞,严重降低食品安全性,威胁消费者健康。文章从芽孢杆菌在食品中产生的危害出发,对热杀菌、高压杀菌、气... 芽孢杆菌在不利条件下产生内生芽孢,芽孢壁厚且对外界环境有较强抵抗力,常规杀菌方法不易将其杀灭。芽孢在食品中萌发形成营养细胞,严重降低食品安全性,威胁消费者健康。文章从芽孢杆菌在食品中产生的危害出发,对热杀菌、高压杀菌、气体杀菌、化学杀菌以及促萌发杀菌等方法进行分析,比较其杀灭芽孢杆菌的效果以及优缺点。并对其杀菌机理进行探讨,指出膜受体、离子通道、核蛋白以及酶类对芽孢杆菌的影响。以期为芽孢杆菌的研究和控制提供理论参考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芽孢杆菌 杀菌方法 杀菌机理
下载PDF
果汁饮料生产中的冷杀菌技术 被引量:7
6
作者 焦宇知 《中国食品工业》 2005年第5期36-37,共2页
果汁的变质一般是由微生物的代谢活动所引起,因此杀菌是果汁饮料生产中的关键技术之一.食品工业中采用的杀菌方法主要有加热杀菌和冷杀菌两大类.与传统的热杀菌比较,冷杀菌是指不用热能来杀死微生物,因此又称为非加热杀菌.冷杀菌技术不... 果汁的变质一般是由微生物的代谢活动所引起,因此杀菌是果汁饮料生产中的关键技术之一.食品工业中采用的杀菌方法主要有加热杀菌和冷杀菌两大类.与传统的热杀菌比较,冷杀菌是指不用热能来杀死微生物,因此又称为非加热杀菌.冷杀菌技术不仅能保证食品在微生物方面的安全,而且能较好地保持果汁的固有营养成分、质构、色泽和新鲜程度,符合消费者对果汁的营养和原汁原味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杀菌技术 饮料生产 果汁 非加热杀菌 微生物 代谢活动 关键技术 杀菌方法 食品工业 营养成分 新鲜程度 消费者 质构 色泽 原味 原汁
下载PDF
果蔬汁饮料的安全控制 被引量:6
7
作者 张俭波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2003年第2期143-149,共7页
为给我国果蔬汁饮料的安全控制提供借鉴 ,对目前国内外通用的果蔬汁饮料安全控制的几种主要方法进行了综述。主要涉及到杀菌方法、警示标签制度、制定果蔬汁饮料中污染物限量标准、制定良好生产规范、卫生标准操作程序、建立实施HACCP... 为给我国果蔬汁饮料的安全控制提供借鉴 ,对目前国内外通用的果蔬汁饮料安全控制的几种主要方法进行了综述。主要涉及到杀菌方法、警示标签制度、制定果蔬汁饮料中污染物限量标准、制定良好生产规范、卫生标准操作程序、建立实施HACCP体系等。对每种控制体系或方法的概念、内容及要求、适用范围、国内外应用现状、优缺点等内容进行了概括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标签 参考标准 HACCP 杀菌方法 果蔬汁饮料 安全控制
下载PDF
甘薯汁饮料的研制 被引量:6
8
作者 张旭林 马俊超 曹梦霞 《粮食与食品工业》 2004年第1期35-36,39,共3页
探讨了甘薯汁饮料的生产工艺 ,确定了最佳工艺流程与生产条件。
关键词 甘薯汁饮料 生产工艺 营养成分 稳定剂 品质 杀菌方法 产品质量标准
下载PDF
^(60)Co-r射线辐照对几种植物提取物有效成份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邓钢桥 李文革 +2 位作者 王芊 彭玲 邵赛 《激光生物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5期334-337,共4页
以贯叶连翘、银杏、枳实、红车轴草、当归、灵芝、茶提取物为研究对象 ,采用 6 0 Co- r辐照新技术 ,研究了10 k Gy辐照剂量对它们有效成份的影响。结果表明 :辐照对贯叶连翘、银杏、枳实、红车轴草、当归、灵芝几种提取物的有效成份无... 以贯叶连翘、银杏、枳实、红车轴草、当归、灵芝、茶提取物为研究对象 ,采用 6 0 Co- r辐照新技术 ,研究了10 k Gy辐照剂量对它们有效成份的影响。结果表明 :辐照对贯叶连翘、银杏、枳实、红车轴草、当归、灵芝几种提取物的有效成份无明显影响 ;辐照后绿茶提取物中儿茶素含量较对照下降 5 .2 9% ,普洱茶提取物中茶多酚含量较对照增加 9.4 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0Co-r射线辐照 植物提取物 有效成份 杀菌方法
下载PDF
液中脉冲放电与食品杀菌 被引量:5
10
作者 李儒荀 曹伟明 +1 位作者 石秀东 王跃进 《冷饮与速冻食品工业》 1997年第4期16-17,19,共3页
液中脉冲放电与食品杀菌李儒荀曹伟明石秀东王跃进(无锡轻工大学机械工程系,无锡214036)1液中脉冲放电所谓液中脉冲放电,就是以液体作为电介质,在其中插入两个电极而建立电场(图1),当两电极之间的电压升高至两极间电介... 液中脉冲放电与食品杀菌李儒荀曹伟明石秀东王跃进(无锡轻工大学机械工程系,无锡214036)1液中脉冲放电所谓液中脉冲放电,就是以液体作为电介质,在其中插入两个电极而建立电场(图1),当两电极之间的电压升高至两极间电介质的击穿电压时,极间放电间隙被击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放电 食品 杀菌方法
下载PDF
物理杀菌方法进展 被引量:3
11
作者 史苏佳 曹栋 《山西食品工业》 2004年第3期7-8,共2页
介绍了食品工业中除传统加热杀菌以外的其他几种新的杀菌方法、原理及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
关键词 杀菌方法 加热杀菌 食品加工 食品工业
下载PDF
超高压杀菌技术在乳品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2
作者 Nigel Little 潘瑶 《中国乳业》 2007年第5期28-29,共2页
超高压杀菌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商业应用已经有20多年的历史,而第一次在乳品中应用的实验可追溯至1899年.该项技术和其它的杀菌方法一样,通常用于杀死食品中的致病菌和腐败菌.恒天然公司经过多年的研究改进了该技术,在杀死大部分或全部... 超高压杀菌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商业应用已经有20多年的历史,而第一次在乳品中应用的实验可追溯至1899年.该项技术和其它的杀菌方法一样,通常用于杀死食品中的致病菌和腐败菌.恒天然公司经过多年的研究改进了该技术,在杀死大部分或全部有害微生物的同时,使食品中的营养成分成功地得以保留下来,以此创造崭新的功能性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压杀菌技术 商业应用 乳品 食品加工 有害微生物 功能性产品 杀菌方法 营养成分
下载PDF
浅谈无菌包装技术 被引量:5
13
作者 刘方菁 张璇 +1 位作者 汪美凤 宁娜 《饮料工业》 2011年第3期12-16,共5页
无菌包装技术是指产品、包装容器、材料或包装辅助器材经灭菌后,在无菌的环境中进行充填和封口的一种包装方法。就无菌包装的材料、杀菌方法、技术和设备及发展方向做了简单探讨。
关键词 无菌包装 杀菌方法 技术设备 发展方向
下载PDF
超高压杀菌技术在乳品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4
作者 Nigel Little 潘瑶 《中国食品工业》 2007年第4期48-49,共2页
超高压杀菌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商业应用已经有20多年的历史,而第一次在乳品中应用的实验可追溯至1899年。该项技术和其他的杀菌方法一样通常用于杀死食品中的致病菌和腐败菌。恒天然公司经过多年的研究改进了该技术,在杀死大部分或全... 超高压杀菌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商业应用已经有20多年的历史,而第一次在乳品中应用的实验可追溯至1899年。该项技术和其他的杀菌方法一样通常用于杀死食品中的致病菌和腐败菌。恒天然公司经过多年的研究改进了该技术,在杀死大部分或全部的有害微生物的同时使食品中的营养成分得以成功地保留下来,以此创造崭新的功能性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压杀菌技术 商业应用 乳品 食品加工 有害微生物 功能性产品 杀菌方法 营养成分
下载PDF
柑橘汁杀菌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5
作者 田瑾 罗潇潇 +2 位作者 马嫄 刘晓翠 黄林华 《西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1年第4期72-79,共8页
在柑橘汁的加工过程中,杀菌环节是影响其品质好坏的关键工序。本文综述了热杀菌方法和非热杀菌方法在柑橘汁生产过程中的应用及其对柑橘汁品质的影响。研究发现:热杀菌是目前柑橘汁加工中最常用的有效杀菌方式,但对柑橘汁的品质保持效... 在柑橘汁的加工过程中,杀菌环节是影响其品质好坏的关键工序。本文综述了热杀菌方法和非热杀菌方法在柑橘汁生产过程中的应用及其对柑橘汁品质的影响。研究发现:热杀菌是目前柑橘汁加工中最常用的有效杀菌方式,但对柑橘汁的品质保持效果不如非热杀菌;多种杀菌技术的联用是柑橘汁杀菌技术提升的一个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汁 杀菌 非热杀菌 杀菌方法
下载PDF
软饮料的分类及工艺卫生管理 被引量:4
16
作者 孔凡真 《江苏食品与发酵》 2005年第1期13-18,共6页
介绍了我国软饮料的分类情况及软饮料生产中原辅材料卫生状况、水处理方法、杀菌方法、包装材料分类及卫生处理方法等。
关键词 软饮料 杀菌方法 原辅材料 包装材料 卫生处理 水处理方法 卫生状况 卫生管理 生产中 中国
下载PDF
冻干速溶绿茶辐照灭菌技术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尹军峰 汤玉平 +2 位作者 谭俊峰 蒋文莉 陈建新 《中国茶叶》 2005年第2期20-21,共2页
近十多年来,随着现代社会生活方式的变化,新型方便快捷的各类茶饮料层出不穷地涌现,特别是罐装茶饮料发展迅速,为速溶茶的开发和生产提供了极大的市场机遇.我国地域广阔,非产茶地区较多,因此采用速溶茶来配制茶饮料是一种经济、简便的方... 近十多年来,随着现代社会生活方式的变化,新型方便快捷的各类茶饮料层出不穷地涌现,特别是罐装茶饮料发展迅速,为速溶茶的开发和生产提供了极大的市场机遇.我国地域广阔,非产茶地区较多,因此采用速溶茶来配制茶饮料是一种经济、简便的方法.但速溶茶特别是冻干速溶茶在加工和包装过程中易发生微生物污染,用常规的加热杀菌方法不仅加工不便,而且影响产品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灭菌技术 速溶绿茶 冻干 辐照 罐装茶饮料 微生物污染 速溶茶 生活方式 现代社会 市场机遇 包装过程 杀菌方法 产品质量 极大的 加工 简便
下载PDF
水体净化可用甲壳素复合泡腾片
18
作者 吴金轩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 2024年第7期27-30,共4页
我喜欢在家饲养观赏鱼,可即便经常换水,也会遇到鱼被养死的情况。原因是,观赏鱼产生的粪便、多投喂的饵料等容易滋生细菌,随着水体自然蒸发,钙、镁离子浓度也会升高,不利于观赏鱼的生存。现有的水体杀菌方法对观赏鱼有一定的毒性。
关键词 观赏鱼 杀菌方法 自然蒸发 水体净化 镁离子浓度 泡腾片 甲壳素
下载PDF
对明串珠菌及其他细菌的抑制效果 被引量:3
19
作者 Georgina Michelena Aidin Martinez +8 位作者 Graciela Cerutti Monica Coronel Antonio Bell Emilia Carrera Agustin Lopez-Murguia Roberto Portuondo Lazaro Mergarejo Frost M Steele 李宜海 《广西轻工业》 2006年第4期23-26,共4页
在从压榨间直到蔗汁澄清的蔗糖生产过程中,蔗汁中微生物活动是破坏蔗糖品质的一个重要因素。蔗糖损失和葡聚糖的形成通常与蔗汁中微生物引起的变质有关。多年来,这一直成为糖厂试图改善蔗糖品质时所面临的问题。本文以直接影响得糖率的... 在从压榨间直到蔗汁澄清的蔗糖生产过程中,蔗汁中微生物活动是破坏蔗糖品质的一个重要因素。蔗糖损失和葡聚糖的形成通常与蔗汁中微生物引起的变质有关。多年来,这一直成为糖厂试图改善蔗糖品质时所面临的问题。本文以直接影响得糖率的微生物减少和相对纯度为指标,研究了不同杀菌方法在蔗汁中的效果。浓度为0.007%的S抑制剂显示了对某糖厂初压汁和混合汁中的微生物菌群的抗菌效应。在对照组中,12h后观察到4.8单位的纯度降低。加入S抑制剂后,只降低2个单位。且蔗汁的稳定性在3个样品中几乎完全一致。以S抑制剂处理的蔗汁保持深褐色和清新的气味,且pH与初始相比无显著变化,而未处理的蔗汁变浅褐色,产生很强的酒味,pH和纯度显著降低。这种稳定效应尚未被其他常用的糖用杀菌剂所报导。同样,本文证明了有可能通过使用S抑制剂来稳定混合汁。经S抑制剂处理后,游离的还原物质和多聚糖比不经处理的样品低6倍。这些结果表明,形成的葡聚糖以及随之形成的游离果糖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制效果 明串珠菌 微生物活动 细菌 微生物菌群 抑制剂 糖用杀菌 生产过程 杀菌方法 抗菌效应
下载PDF
紫外光照射杀灭硫酸盐还原菌效果初步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范力敏 陈晓湘 +1 位作者 孙炳德 陈小可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92-94,共3页
紫外光照射对硫酸盐还原茵有杀菌作用,杀菌效果与化学杀菌剂1227和 WG-85相同,对油田配水间的注入水和浊度36、含油4ppm、呈棕褐色的污水中的硫酸盐还原菌也有杀菌作用。
关键词 硫酸盐还原菌 紫外光照射 浊度 配水间 试验研究 杀菌方法 杀菌试验 集中处理站 悬浮物含量 化学杀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