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稳态压电振动能量采集器的非线性动力学特性及其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谭江平 王光庆 +2 位作者 鞠洋 李颍 赵泽翔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765-774,共10页
为了提高非线性双稳态压电振动能量采集器的输出性能,提出了一种基于磁⁃机⁃压电耦合的非线性多稳态振动能量采集器,通过在双稳态压电振动能量采集器模型基础上增加一对外部磁铁,构造了具有四个稳态的非线性压电振动能量采集器。利用磁... 为了提高非线性双稳态压电振动能量采集器的输出性能,提出了一种基于磁⁃机⁃压电耦合的非线性多稳态振动能量采集器,通过在双稳态压电振动能量采集器模型基础上增加一对外部磁铁,构造了具有四个稳态的非线性压电振动能量采集器。利用磁偶极子理论建立了采集器悬臂梁末端磁铁与外部磁铁之间的非线性磁力模型;利用Hamilton原理和Raleigh⁃Ritz方法建立了四稳态压电振动能量采集系统的分布参数机电耦合动力学模型;仿真分析了磁铁水平间距和外部磁铁间距等参数对系统非线性磁力、非线性分岔特性和动力学特性的影响。制作了四稳态压电振动能量采集器原理样机,搭建了样机性能测试平台,实验结果与仿真结果具有较好的吻合度。研究结果表明四稳态压电振动能量采集器可以在低激励水平作用下显著提高能量收集效率,且具有较宽的工作频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耦合动力学 多稳态压能量采集器 非线性磁力
下载PDF
基于Adams与Matlab联合仿真的摆式列车动力学计算 被引量:4
2
作者 周和超 梁寒冰 《铁道机车车辆》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3-37,共5页
为了研究摆式列车动力学性能,建立了摆式列车机电耦合动力学模型,并运用Adams与Matlab/Simulink联合仿真的技术进行数值计算,研究了多种工况下摆式列车的动力学性能,通过与普通车辆之间的对比表明,摆式列车具有在较小影响其动力学性能... 为了研究摆式列车动力学性能,建立了摆式列车机电耦合动力学模型,并运用Adams与Matlab/Simulink联合仿真的技术进行数值计算,研究了多种工况下摆式列车的动力学性能,通过与普通车辆之间的对比表明,摆式列车具有在较小影响其动力学性能的前提下明显改善旅客乘坐舒适度,并提高列车曲线通过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摆式客车 电耦合动力学 ADAMS MATLAB
下载PDF
机器人智能关节机电耦合系统瞬态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莫帅 周长鹏 +1 位作者 高瀚君 岑国建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31-138,共8页
为分析机器人关节在不同工况下的动态特性,建立了机电耦合动力学方程,利用集中参数法构建了机器人关节机电耦合动力学模型,模型方程考虑了传动系统的时变啮合刚度、驱动电机的电磁特性、齿侧间隙等因素.电机采用转速、电流双闭环比例积... 为分析机器人关节在不同工况下的动态特性,建立了机电耦合动力学方程,利用集中参数法构建了机器人关节机电耦合动力学模型,模型方程考虑了传动系统的时变啮合刚度、驱动电机的电磁特性、齿侧间隙等因素.电机采用转速、电流双闭环比例积分(PI)控制,分析该模型在启动、遭受冲击和机器人关节正反转等非稳态过程下的动态特性.结果表明:机器人关节在启动过程中电机和齿轮传动系统受到冲击载荷,特别是当转速第一次达到设定转速时出现明显反冲现象,在第一级齿轮中啮合力变化最明显,电机按照指令正反转时表现出类似特性;在外部冲击载荷作用下,啮合力在低速级受到冲击影响最大,对于经常遭受冲击的部件应增大其使用安全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器人关节 电耦合动力学 双联齿轮 瞬态动力学 动态特性
原文传递
永磁直驱带式输送机模糊自抗扰偏差耦合多电机控制策略
4
作者 张磊 鲍久圣 +5 位作者 郝建伟 杨小林 阴妍 魏春基 王雷 葛世荣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071-2081,共11页
针对煤矿井下带式输送机传统异步电机驱动系统存在的传动效率低、耗电量高、重载启动性能差以及多电机运行不同步等问题,提出了基于模糊自抗扰偏差耦合控制策略的多电机永磁直驱带式输送机。在此基础上开展了模糊自抗扰偏差耦合控制策... 针对煤矿井下带式输送机传统异步电机驱动系统存在的传动效率低、耗电量高、重载启动性能差以及多电机运行不同步等问题,提出了基于模糊自抗扰偏差耦合控制策略的多电机永磁直驱带式输送机。在此基础上开展了模糊自抗扰偏差耦合控制策略仿真试验与井下运输顺槽带式输送机现场工业性试验,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主从控制,基于模糊PI自抗扰偏差耦合控制策略的带式输送机多电机永磁直驱系统,在额定负载下多台电机之间的最大转速不同步度最小仅为0.04%,同步性能最大可提高99.7%;而在现场动态落煤工况试验中,最大转速不同步度仅为2%,能够满足长距离重载带式输送机的零速重载启动要求,可显著提高带式输送机多电机驱动系统的同步性能与抗干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式输送 永磁直驱 模糊自抗扰 偏差耦合 电耦合动力学
下载PDF
机电集成电磁蜗杆传动系统自由振动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关雪梅 许立忠 郝秀红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17-522,共6页
考虑机电集成电磁蜗杆传动系统中机械系统与电系统之间的电磁耦合作用,推导了电磁耦合刚度的表达式,建立了该机电耦合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及相应的微分方程组,研究了机械系统特有的旋转模态、蜗轮模态和蜗杆模态及其相应的模态特征,给出了... 考虑机电集成电磁蜗杆传动系统中机械系统与电系统之间的电磁耦合作用,推导了电磁耦合刚度的表达式,建立了该机电耦合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及相应的微分方程组,研究了机械系统特有的旋转模态、蜗轮模态和蜗杆模态及其相应的模态特征,给出了电系统中同步、对称、不对称振荡的三种模态及相应的模态特点。最后研究了蜗轮锥顶半角对机械系统固有频率的影响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械学 模态 电耦合动力学 磁蜗杆
下载PDF
外能源转管自动机机电耦合动力学键合图建模及应用 被引量:3
6
作者 李魁武 黄克 +1 位作者 程广伟 王亮宽 《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6-19,共4页
射速及其稳定性是自动机重要性能指标。通过研究自动机连发射击时的机电特性,采用键合图理论,建立了外能源转管自动机机电耦合动力学键合图模型;在验证模型正确性的基础上,对某外能源转管自动机射速未能达到设计指标及射速不稳定现象进... 射速及其稳定性是自动机重要性能指标。通过研究自动机连发射击时的机电特性,采用键合图理论,建立了外能源转管自动机机电耦合动力学键合图模型;在验证模型正确性的基础上,对某外能源转管自动机射速未能达到设计指标及射速不稳定现象进行了仿真分析,提出了减小减速箱传速比和增大电机功率的改进措施。射击试验表明,该模型能较好地指导外能源转管自动机的研究开发,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管自动 电耦合动力学 键合图 建模
下载PDF
数控工作台机电耦合动力学分析与优化 被引量:3
7
作者 刘文芝 武建新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5-58,共4页
以二维数控工作台机电耦合系统为算例,采用能量的方法用拉格朗日-麦克斯韦方程推导建立了包括机构、伺服电机和控制器的系统动力学微分方程组;用稳定性较好的龙格-库塔方法实现了方程组的高效求解;用遗传算法优化了控制参数。计算结果... 以二维数控工作台机电耦合系统为算例,采用能量的方法用拉格朗日-麦克斯韦方程推导建立了包括机构、伺服电机和控制器的系统动力学微分方程组;用稳定性较好的龙格-库塔方法实现了方程组的高效求解;用遗传算法优化了控制参数。计算结果展示了优化后的控制参数对机构速度、位移及伺服电机转矩的优化控制,解决了该系统机电耦合动力学优化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控工作台 电耦合动力学 遗传算法
下载PDF
机器人关节裂纹传动系统机电耦合动态特性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莫帅 周长鹏 +3 位作者 王檑 胡庆森 高瀚君 岑国建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9期57-67,共11页
服务机器人关节采用驱控一体化集成设计,并且传动系统采用小模数变位齿轮。关节频繁运动容易导致齿轮传动系统产生裂纹,裂纹引起刚度变化从而影响整个系统的动态特性。根据变位齿廓建立变位齿轮裂纹刚度计算模型,分别研究变位系数、多... 服务机器人关节采用驱控一体化集成设计,并且传动系统采用小模数变位齿轮。关节频繁运动容易导致齿轮传动系统产生裂纹,裂纹引起刚度变化从而影响整个系统的动态特性。根据变位齿廓建立变位齿轮裂纹刚度计算模型,分别研究变位系数、多种裂纹形式对时变啮合刚度的影响;其次利用集中参数法构建了机器人关节机电耦合平移—扭转动力学模型,并将驱动电机的电磁特性、齿侧间隙等因素考虑入方程中;最后通过统计学分析裂纹对传动系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正变位使刚度增大,负变位反之;双侧裂纹对刚度的影响明显大于单侧;随着裂纹加深,时变啮合刚度加速降低;随着传动系统级数的增加,裂纹对传动系统的影响逐渐减弱。研究结果为变位齿轮传动系统裂纹故障诊断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变啮合刚度 变位齿轮 电耦合动力学 故障诊断
原文传递
机床磁悬浮平台系统机电耦合动力学性能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张钢 吴国庆 +4 位作者 李松生 张建生 成高 吴剑锋 汪希平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1期37-39,共3页
根据磁悬浮支承系统特有的刚度、阻尼特性理论和机床工作平台振动特点建立了主动磁悬浮导轨支承机床工作平台系统的机电耦合动力学模型,并用不同的控制参数对其进行机电耦合动力学性能分析.结果表明:调节控制电参数可以改善磁悬浮导轨... 根据磁悬浮支承系统特有的刚度、阻尼特性理论和机床工作平台振动特点建立了主动磁悬浮导轨支承机床工作平台系统的机电耦合动力学模型,并用不同的控制参数对其进行机电耦合动力学性能分析.结果表明:调节控制电参数可以改善磁悬浮导轨机床工作平台系统的动力学性能.该研究结果为超高速超精密加工机床工作平台的设计包括平台结构、电磁铁设计以及控制器参数设置等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悬浮导轨 床工作平台 电耦合动力学
下载PDF
压电驱动器非线性机电耦合动力学求解与验证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冲 许立忠 邢继春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4期3275-3281,共7页
基于压电非线性效应和位移非线性效应建立了压电驱动器非线性机电耦合动力学方程,应用Linz Ted-Poincaré法对弱非线性自由振动、接近共振时受迫振动及亚谐波振动响应方程进行推导,比较了压电驱动器在非线性及线性条件下响应的区别... 基于压电非线性效应和位移非线性效应建立了压电驱动器非线性机电耦合动力学方程,应用Linz Ted-Poincaré法对弱非线性自由振动、接近共振时受迫振动及亚谐波振动响应方程进行推导,比较了压电驱动器在非线性及线性条件下响应的区别,使用四阶Runge-Kutta数值法和实验对理论推导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在两种非线性效应中,压电非线性对压电驱动器振动响应的影响是主要的;非线性数值解与解析解吻合较好,实验频率更接近非线性共振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驱动器 非线性的 电耦合动力学 Linz Ted-Poincaré法
下载PDF
飞轮储能系统机电耦合非线性动力学分析 被引量:9
11
作者 鞠立华 蒋书运 《中国科学(E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8-83,共16页
对永磁悬浮-机械动压轴承混合支承式飞轮储能系统的机电耦合动力学问题进行了研究.基于机电分析动力学原理,给出了系统各部件的动能、势能、电机气隙磁场能和系统的耗散函数,并由广义Lagrange-Maxwell方程建立了系统的机电耦合动力学微... 对永磁悬浮-机械动压轴承混合支承式飞轮储能系统的机电耦合动力学问题进行了研究.基于机电分析动力学原理,给出了系统各部件的动能、势能、电机气隙磁场能和系统的耗散函数,并由广义Lagrange-Maxwell方程建立了系统的机电耦合动力学微分方程组.推导出了适用二阶多自由度常微分方程组的四阶隐式Runge-Kutta公式,并运用Gauss-Newton法求解了机电耦合动力学非线性代数方程组.完成了储能0.3kW飞轮系统动力学特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上阻尼系数变化对储能飞轮系统的机电耦合共振频率没有明显的影响,但是使系统的共振峰幅值大幅降低.随着下阻尼系数增加,系统的机电耦合共振频率增大,同时系统共振峰幅值下降.随着电机转子稀土永磁体剩余磁感应强度增大,系统的机电耦合共振频率减小,同时系统共振峰幅值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轮储能系统 永磁悬浮-械动压轴承 电耦合动力学Lagrange-Maxwell方程 稀土永磁无刷直流
原文传递
三稳态压电振动能量采集器的动力学建模、仿真与实验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李颍 鞠洋 +2 位作者 谭江平 赵泽翔 王光庆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098-1109,共12页
为探究磁-机-压电耦合型三稳态压电能量采集器的非线性动力学行为,利用磁偶极子点荷方法计算得到了能量采集器末端受到的非线性磁力,基于欧拉-伯努利梁理论和拉格朗日方程建立了三稳态压电振动能量采集器的分布参数机电耦合动力学模型,... 为探究磁-机-压电耦合型三稳态压电能量采集器的非线性动力学行为,利用磁偶极子点荷方法计算得到了能量采集器末端受到的非线性磁力,基于欧拉-伯努利梁理论和拉格朗日方程建立了三稳态压电振动能量采集器的分布参数机电耦合动力学模型,仿真分析了系统参数(d、dg)对能量采集器的势能、磁力以及非线性动力学输出特性的影响。研制了磁-机-压电耦合型三稳态振动能量采集器原理样机,搭建了样机实验平台,实验验证了理论模型与仿真结果的正确性。研究结果表明:适当调整d和dg可使压电振动能量采集器分别作单稳态、双稳态和三稳态运动,其中三稳态运动存在3个势能阱,势能阱的深度和宽度均小于双稳态压电振动能量采集器的势能阱深度和宽度,这有利于提升振动能量采集器的工作频带和采集输出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稳态压振动能量采集器 非线性磁力 分布参数电耦合动力学 实验验证
下载PDF
刮板输送机多永磁电机串联驱动新模式及关键技术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强 刘伟 +4 位作者 王聪 苏金鹏 刘峻铭 顾颉颖 张润鑫 《煤炭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8-252,共15页
装备智能化是煤炭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趋势,伴随着煤矿超大采高、超长工作面的建设,刮板输送机不断朝着重型长运距的方向发展,并且永磁直驱已逐渐取代“异步电机+减速器”成为刮板输送机的主要驱动方式,而传统双驱动刮板输送机存在停... 装备智能化是煤炭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趋势,伴随着煤矿超大采高、超长工作面的建设,刮板输送机不断朝着重型长运距的方向发展,并且永磁直驱已逐渐取代“异步电机+减速器”成为刮板输送机的主要驱动方式,而传统双驱动刮板输送机存在停机率高、煤流分布不均且能耗大、跟踪性能差的问题,尤其长运距下链条张力波动大造成驱动电机电路涌动,已成为制约我国刮板输送机智能化发展的主要难题。根据刮板输送机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发展需求,提出了刮板输送机多永磁电机串联“驱动-传动”输送新模式,并阐述了多永磁电机串联驱动刮板输送机这一研究领域涉及的关键技术研究现状,包括刮板输送机故障诊断与状态识别技术、多电机串联驱动“机-电”耦合动力学特性、多永磁电机同步控制技术、多智能体自适应协同控制,对于多驱动刮板输送机的设计研发具有一定的适应性和借鉴性;针对刮板输送机多永磁电机串联驱动系统研究面临的难题,将该系统分为4项关键科学技术:①多驱动刮板输送机新构型设计;②多驱动刮板输送机非线性机-电耦合动力学建模;③多驱动刮板输送机链条张力脉动与主动控制;④串联驱动刮板输送机主动容错与自适应协同控制;从结构设计与优化、整机运维控制实现刮板输送机多永磁电机串联驱动系统技术攻关,提高刮板输送机的智能化水平,促进煤机高端装备的水平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刮板输送 串联驱动 电耦合动力学模型 主动容错控制 智能调控
下载PDF
大型索网天线机电耦合动力学建模与主动变形控制 被引量:2
14
作者 寻广彬 吴志刚 +2 位作者 彭海军 穆瑞楠 邬树楠 《计算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70-575,共6页
索网天线因其折叠收纳比高、质量轻以及口径大等优点,成为众多空间任务的首选天线形式,但反射面精度较低限制了大型索网天线的在轨性能指标。在索网天线竖向张力索中加入压电陶瓷堆(PZT)作动器,通过主动控制提高反射面的形面精度。首先... 索网天线因其折叠收纳比高、质量轻以及口径大等优点,成为众多空间任务的首选天线形式,但反射面精度较低限制了大型索网天线的在轨性能指标。在索网天线竖向张力索中加入压电陶瓷堆(PZT)作动器,通过主动控制提高反射面的形面精度。首先,将张紧的索网天线分为含有作动器的主动索单元和不含作动器的被动索单元,通过压电本构方程、几何方程和哈密顿原理推导出主动索单元的动力学模型,并与被动索单元一起组装得到索网天线的机电耦合动力学模型。然后,根据天线反射面的初始形面误差和所建立的天线机电耦合动力学模型,基于模型预测控制(MPC)方法计算出各作动器的控制输入电压曲线。最后,以一个10m口径的索网天线为算例,验证本文所建立的模型和控制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索网天线 电耦合动力学模型 主动变形控制 PZT作动器
下载PDF
OCT内窥镜驱动控制用微型压电马达的机电耦合动力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周龙 周铄 +2 位作者 朱强国 郑友成 王光庆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1期254-262,共9页
针对光学相干成像技术(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内窥镜驱动控制应用要求,开发设计了直径1 mm、长度5 mm的微型压电马达。利用铁木辛柯梁模型和模态求和法推导马达定子在外部激励电压下的动态响应,结合Hamilton能量变分原理计... 针对光学相干成像技术(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内窥镜驱动控制应用要求,开发设计了直径1 mm、长度5 mm的微型压电马达。利用铁木辛柯梁模型和模态求和法推导马达定子在外部激励电压下的动态响应,结合Hamilton能量变分原理计算得到定子表面质点的模态振动位移和椭圆运动轨迹;进一步利用定转子接触模型和转子力矩平衡原理建立了微型马达的整体机电耦合动力学模型,仿真分析了不同参数对马达力矩-转速,力矩-效率以及负载特性等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当施加幅值30 V,频率21 kHz的激励电压时,马达转速随负载增加而减小,空载最大转速和力矩分别为400 r/min和2.4 mN·m,满足OCT内窥镜驱动控制应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压马达 电耦合动力学模型 仿真分析 光学相干成像技术(OCT)内窥镜
下载PDF
面向桥壳圆度圆柱度检测装置的并联PID伺服电动机控制器设计 被引量:1
16
作者 高聪 张鹏 +2 位作者 刘鹏博 单东日 刘金良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73-178,共6页
针对重卡桥壳轴头圆度圆柱度在线测量对运动精度、平稳性以及鲁棒性等提出的伺服问题,在伺服运动系统机电耦合动力学建模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位置、转速和电流三闭环调速的并联PID控制方法,并结合相位裕度和主导极点配置法整定控制... 针对重卡桥壳轴头圆度圆柱度在线测量对运动精度、平稳性以及鲁棒性等提出的伺服问题,在伺服运动系统机电耦合动力学建模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位置、转速和电流三闭环调速的并联PID控制方法,并结合相位裕度和主导极点配置法整定控制器参数。基于自行搭建的桥壳在线检测实验装置对控制算法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提出的控制方法可以根据工业现场对速度和位移跟踪性能要求调节权重,有效实现了伺服电动机匀速、平稳的高精度运动控制,并表现出良好的跟随性能和鲁棒性,极大地提高了桥壳检测装置的检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卡桥壳在线检测 伺服运动控制 电耦合动力学建模 并联PID控制器 主导极点配置
下载PDF
基于机电耦合动力学的3K行星轮系裂纹故障电流信号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桑萌 黄康 熊杨寿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1期129-139,共11页
考虑3K行星轮系内部时变啮合刚度、阻尼、齿侧间隙、综合啮合误差等非线性因素和电机-减速器系统内部机-电-磁耦合效应,建立了电驱动3K-Ⅱ型行星传动系统机电耦合动力学模型。并基于该模型,计算了5种裂纹故障情况下各齿轮副随转角变化... 考虑3K行星轮系内部时变啮合刚度、阻尼、齿侧间隙、综合啮合误差等非线性因素和电机-减速器系统内部机-电-磁耦合效应,建立了电驱动3K-Ⅱ型行星传动系统机电耦合动力学模型。并基于该模型,计算了5种裂纹故障情况下各齿轮副随转角变化的时变啮合刚度,得到了不同齿轮裂纹故障情况下的定子电流仿真信号。通过时移叠加去工频频谱和包络解调谱对电流信号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定子电流信号受故障特征的频域调制作用,且出现的边带成分中包含供电频率负值;定子电流信号受故障特征的幅值调制作用,在包络解调谱中,齿轮故障表现为在故障频率及其倍频处出现峰值;太阳轮故障在定子电流频谱边带和包络谱中虽能识别,但相较于其他齿轮故障,表现不够明显。通过机电耦合模型得到的分析结果与通过AM-FM(amplitude modulation-frequency modulation)数学模型分析结果吻合,表明提出的机电耦合模型的合理性,可为研究3K行星轮系各类齿轮故障情况下的电机定子电流信号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K行星轮系 电耦合动力学建模 定子流信号 故障诊断
下载PDF
全永磁驱动带式输送机控制策略及动力学行为 被引量:9
18
作者 张磊 郝建伟 +4 位作者 鲍久圣 刘彤彦 阴妍 戴金昊 牛振勇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1期134-147,共14页
针对传统异步电机驱动和液压绞车张紧带式输送机存在的传动效率低、运行维护困难、张紧响应慢等问题,设计了一种集永磁电机直驱与永磁张紧于一体的全永磁驱动带式输送机,制定了全永磁驱动系统矢量控制策略与机-电耦合动力学模型;利用Mat... 针对传统异步电机驱动和液压绞车张紧带式输送机存在的传动效率低、运行维护困难、张紧响应慢等问题,设计了一种集永磁电机直驱与永磁张紧于一体的全永磁驱动带式输送机,制定了全永磁驱动系统矢量控制策略与机-电耦合动力学模型;利用Matlab/Simulink建模仿真与煤矿井下现场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全永磁驱动带式输送机在空载启动、满载启动、变载运行等工况下的矢量控制策略与机-电耦合动力学行为。结果表明:全永磁驱动带式输送机在多种工况下均能实现转矩与转速的快速响应和动态调节,具有良好的动态特性;多台电机间可维持功率平衡与同步传动,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永磁张紧装置可以实现张紧力动态调节,有利于提高带式输送机驱动效率、张紧响应速度以及整机协调可控性;全永磁驱动系统可实现对带式输送机的智能驱动与动态张紧,在机-电耦合动力学行为仿真试验与现场试验中得到的电机动态特性规律基本一致,表明其可满足煤矿井下带式输送机实际工况需求,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式输送 永磁直驱 永磁张紧 矢量控制 -电耦合动力学
原文传递
路面不平度对遥控武器站伺服性能的影响分析
19
作者 谢馨 张连超 +2 位作者 郑杰基 李宝宇 范大鹏 《中国科学:技术科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37-1148,共12页
随着车载遥控武器站遂行作战任务的不断增加,对遥控武器站行进间射击精度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而车辆在行进过程中由不平整路面引入的基座扰动,会给武器火线稳定精度带来极大的影响.针对路面不平度扰动对遥控武器站稳定性能影响机理不... 随着车载遥控武器站遂行作战任务的不断增加,对遥控武器站行进间射击精度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而车辆在行进过程中由不平整路面引入的基座扰动,会给武器火线稳定精度带来极大的影响.针对路面不平度扰动对遥控武器站稳定性能影响机理不明的问题,本文在分析遥控武器站系统组成、工作原理及关键技术指标基础上,建立了包含驱动、传动、控制以及路面不平度随机扰动的遥控武器站系统机电耦合全局动力学模型,分析不同路面等级、不同车速下路面不平度扰动对系统稳定精度的影响,搭建路面不平度随机扰动模拟测试平台,验证理论分析和数值仿真的有效性.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当车速为18 km/h时,在稳定平台作用下,稳定误差几乎不随路面等级的变化而变化.当车速为36和72 km/h时,随着路面等级提高至E级以上时,系统稳定误差呈近似指数增长,且速度越高,稳定精度恶化得越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控武器站 路面不平度 电耦合全局动力学模型 稳定精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