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几种机械表面处理方法对6013铝合金接头胶接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5
1
作者 胡伟 蔡如琳 +2 位作者 谭利敏 马新刚 肖成龙 《粘接》 CAS 2014年第1期45-49,共5页
采用砂纸打磨、湿喷砂、纳米化等3种机械处理方法对6013铝合金表面进行处理,测试其粘接剪切强度,并与P2化学表面处理方法的结果进行对比。利用SEM、AFM、接触角测量仪等技术对铝合金表面处理前后的表面微观结构、微观粗糙度、润湿性等... 采用砂纸打磨、湿喷砂、纳米化等3种机械处理方法对6013铝合金表面进行处理,测试其粘接剪切强度,并与P2化学表面处理方法的结果进行对比。利用SEM、AFM、接触角测量仪等技术对铝合金表面处理前后的表面微观结构、微观粗糙度、润湿性等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表面处理方法对铝合金接头的胶接性能影响不同。湿喷砂和砂纸打磨方法处理后铝合金接头的胶接性能与P2化学法表处的效果接近。纳米化方法不利于铝合金胶接性能的提高。微观粗糙度对铝合金的粘接性能具有重要影响,粗糙度越大,铝板胶接性能越好。润湿性不是影响胶接性能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接 机械表处理 铝合金 粗糙度 润湿性
下载PDF
机械表面处理铝合金粘接用环氧胶黏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陈泽明 王文博 +4 位作者 曹先启 李博弘 关悦瑜 李永河 王超 《化学与粘合》 CAS 2019年第3期178-181,共4页
采用聚酯丙烯酸酯树脂增韧改性E-51型环氧树脂,以600#聚酰胺树脂为固化剂,合成了一种可室温固化的环氧树脂胶黏剂。研究了增韧剂用量对改性环氧树脂的固化温度、粘接性能以及固化物断裂表面形貌的影响,并通过XPS分析了铝合金粘接界面表... 采用聚酯丙烯酸酯树脂增韧改性E-51型环氧树脂,以600#聚酰胺树脂为固化剂,合成了一种可室温固化的环氧树脂胶黏剂。研究了增韧剂用量对改性环氧树脂的固化温度、粘接性能以及固化物断裂表面形貌的影响,并通过XPS分析了铝合金粘接界面表面化学键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当增韧剂含量为15份时,这种环氧树脂胶黏剂对机械表面处理铝合金的粘接性能最好,剥离强度达到6.96N/cm,剪切强度为17.55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环氧树脂 机械表处理 铝合金粘接
原文传递
机械表面处理对冷轧Cu/Al复合板结合过程和结合强度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牛辉 锅渺 +3 位作者 贾燚 韩建超 郭继保 王涛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4-21,共8页
研究了机械表面处理(钢丝刷)对冷轧Cu/Al复合板结合过程和结合性能的影响。在冷轧复合工艺之前,对铜板和铝板的原始表面进行不同打磨方向的机械表面处理,分别为平行轧制方向打磨、垂直轧制方向打磨和90°交叉打磨。通过形貌观察,发... 研究了机械表面处理(钢丝刷)对冷轧Cu/Al复合板结合过程和结合性能的影响。在冷轧复合工艺之前,对铜板和铝板的原始表面进行不同打磨方向的机械表面处理,分别为平行轧制方向打磨、垂直轧制方向打磨和90°交叉打磨。通过形貌观察,发现机械打磨后的铝板和铜板表面形成条带状脆性/硬化层,其方向与打磨方向一致。平行轧制方向打磨后铜板的表面粗糙度最高,表面形貌和粗糙度是影响复合板结合强度的重要因素。通过轧卡试验研究了冷轧Cu/Al复合板的结合过程,对比分析了复合板的结合性能。结果表明,平行轧制方向打磨制得的复合板剪切强度最高,打磨方向与轧制方向一致对复合板的结合有促进作用,粗糙度越高,复合板结合强度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Al复合板 机械表处理 结合过程 结合强度
下载PDF
机械表面处理对液-固铸轧1070A/7075复合板结合性能的影响
4
作者 田双永 李玉涛 +2 位作者 孙玉崇 徐振 陈泽夫 《铝加工》 CAS 2024年第6期28-32,共5页
通过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LSCM)、扫描电镜(SEM)、能谱仪(EDS)等检测仪器及拉剪试验,研究了机械表面处理方向对7075铝合金板材形貌及1070A/7075复合板结合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平行于铸轧方向对固态基板进行机械打磨,其板材粗糙度... 通过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LSCM)、扫描电镜(SEM)、能谱仪(EDS)等检测仪器及拉剪试验,研究了机械表面处理方向对7075铝合金板材形貌及1070A/7075复合板结合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平行于铸轧方向对固态基板进行机械打磨,其板材粗糙度(9.3μm)高于垂直铸轧方向打磨的板材(8.5μm),且复合板界面处未发现氧化物,复合板结合强度为54.7 MPa。在液-固铸轧制备复合板时,应选择平行于铸轧方向对固态基板进行机械打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070A/7075复合板 机械表处理 液-固铸轧
下载PDF
机械表面处理铜合金研究现状 被引量:3
5
作者 徐敬 管博 +3 位作者 胡强 邹晋 余辉辉 刘文政 《铜业工程》 CAS 2023年第3期1-14,共14页
铜合金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进一步提升铜合金力学性能可扩展其应用领域。通过机械表面处理在铜合金内构筑梯度纳米晶结构能在无合金元素添加的条件下,大幅提升铜合金强度-塑性匹配、抗疲劳等性能,具有工程应用潜力。本文首先综述... 铜合金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进一步提升铜合金力学性能可扩展其应用领域。通过机械表面处理在铜合金内构筑梯度纳米晶结构能在无合金元素添加的条件下,大幅提升铜合金强度-塑性匹配、抗疲劳等性能,具有工程应用潜力。本文首先综述了国内外制备梯度纳米晶结构铜合金常用的机械表面处理技术;其次,分析了机械表面处理对铜合金强度-塑性匹配性、疲劳性能和耐腐蚀性能的影响,并系统阐述了梯度纳米晶结构铜合金组织稳定性的调控方法;最后,总结了机械表面处理铜合金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及面临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表处理 强韧性 疲劳 耐腐蚀性 纳米晶热稳定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