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ngioJet血栓抽吸术与置管溶栓术治疗深静脉血栓形成对比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胡国富 王维慈 胡可 《临床外科杂志》 2021年第8期770-773,共4页
目的比较机械血栓抽吸术和置管溶栓术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血管外科2018年2月~2019年2月的下肢深静脉血栓病人80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机械血栓抽吸组和置管溶栓组。分析两组静脉通畅率、D-二聚体、... 目的比较机械血栓抽吸术和置管溶栓术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血管外科2018年2月~2019年2月的下肢深静脉血栓病人80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机械血栓抽吸组和置管溶栓组。分析两组静脉通畅率、D-二聚体、并发症、尿激酶总使用量以及住院时间。结果机械血栓抽吸组和置管溶栓组的术后静脉通畅评分分别为(1.90±1.02)和(2.16±1.10),静脉通畅率分别为(85.84±11.48)%和(84.40±14.71)%,住院总时间分别为(13.57±4.76)天和(12.98±4.55)天,治疗期间均出现少量不同程度各类并发症(包括出血、感染、过敏等),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D-二聚体降至正常值时间分别为(6.30±1.23)天和(8.2±1.59)天,尿激酶总使用量分别为(22.6±3.4)万单位和(278.4±103.5)万单位,住院总费用分别为(9.4±3.1)万和(4.7±2.3)万,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机械血栓抽吸术及置管溶栓术在围术期均体现出良好的安全性,均能短时间内有效清除血栓,机械血栓抽吸术组住院时间短、溶栓药物使用更少、D-二聚体下降更快,但费用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静脉血栓形成 机械血栓抽吸 置管溶栓
下载PDF
AngioJet机械吸栓联合腔内成形术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4
2
作者 尹孝亮 郎德海 +4 位作者 胡明 王迪 胡松杰 林作栋 杨磊波 《中华血管外科杂志》 2018年第3期164-167,共4页
目的 评估应用AngioJet机械吸栓联合腔内成形术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至2017年9月宁波市第二医院血管外科采用AngioJet机械吸栓联合腔内成形术治疗68例下肢DVT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Angio... 目的 评估应用AngioJet机械吸栓联合腔内成形术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至2017年9月宁波市第二医院血管外科采用AngioJet机械吸栓联合腔内成形术治疗68例下肢DVT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AngioJet机械吸栓与腔内成形术的联合应用围术期并发症情况,并观察早中期治疗结果.结果 经AngioJet机械吸栓联合置管溶栓后,血栓Ⅲ级消除63例(92.6%),Ⅱ级消除5例(7.4%).患者术前术后双下肢膝上15 cm周径差[(9.0±3.4)cm比(3.6±1.5)cm]及胫骨结节下10 cm处周径差[(4.2±1.6)cm比(1.9±0.6)cm]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支架植入后髂静脉狭窄均解除.术前术后血红蛋白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4±40)g/L比(112±36)g/L,P〉0.05];出现一过性肉眼血尿62例(91.2%),经处理后血尿消失.平均住院时间为10.5 d.随访3~24个月,随访期间再发下肢肿胀、支架内血栓形成4例,经置管溶栓治疗血栓消除,管腔获得再通.结论 AngioJet机械吸栓联合腔内成形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急性下肢DVT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血栓抽吸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支架植入
原文传递
AngioJet机械吸栓装置在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应用 被引量:3
3
作者 刘月球 万圣云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20年第11期1133-1137,共5页
目的通过对比分析导管接触性溶栓(CDT)与AngioJet机械吸栓术在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01~2019-11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血管外科收治的34例经介入手术治疗的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资料,其... 目的通过对比分析导管接触性溶栓(CDT)与AngioJet机械吸栓术在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01~2019-11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血管外科收治的34例经介入手术治疗的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8例行CDT治疗(CDT组),16例行AngioJet机械吸栓治疗(AngioJet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D-二聚体(D-D)峰值及纤维蛋白原值、术后下肢消肿率及血栓清除率。结果34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CDT组即刻血栓清除率、消肿率均低于AngioJe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CDT组的D-D峰值及尿激酶用量均高于AngioJe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ngioJet机械吸栓装置在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治疗中具有更高的血栓清除率及安全性,对指导临床应用有一定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AngioJet机械血栓抽吸 导管接触性溶栓
下载PDF
经皮机械性血栓清除术同期联合髂静脉支架置入治疗髂静脉压迫综合征并发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被引量:19
4
作者 赵辉 胡红耀 +7 位作者 饶珉 吴振中 任权 吴晶晶 王英 冯军伟 李忠 刘健伟 《临床放射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806-810,共5页
目的探讨经皮机械性血栓清除术(PMT)同期联合髂静脉支架置入治疗髂静脉压迫综合征(IVCS)并发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可行性、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对15例IVCS并发急性DVT患者,应用Aspirex装置PMT治疗DVT,同期球囊扩张和髂静脉支... 目的探讨经皮机械性血栓清除术(PMT)同期联合髂静脉支架置入治疗髂静脉压迫综合征(IVCS)并发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可行性、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对15例IVCS并发急性DVT患者,应用Aspirex装置PMT治疗DVT,同期球囊扩张和髂静脉支架置入治疗IVCS,有残留血栓的患者经导管进行辅助的溶栓治疗。患者治疗前均置入下腔静脉滤器,治疗后取出。观察治疗前后不良反应、并发症及症状改善情况。术后1、3、6、12个月随访评估深静脉及支架内血流情况。结果患者均成功同期完成手术,手术时间55~100 min,平均(79.7±13.6)min。6例患者血栓清除Ⅲ级(完全清除);其余9例为血栓清除Ⅱ级(部分清除),置管溶栓1~3天后清除残留血栓。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均缓解,无肺栓塞、急性肾功能衰竭、严重出血等并发症。随访期间,1例患者术后1个月时外伤引起脑出血停止抗凝治疗后血栓复发;其余14例术后随访均无血栓复发,髂静脉支架均通畅。结论 PMT同期联合髂静脉支架置入治疗IVCS并发急性DVT安全可行,初步临床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髂静脉压迫综合征 深静脉血栓形成 经皮机械血栓抽吸 支架置入
原文传递
AngioJet机械性血栓抽吸术治疗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
5
作者 姜鹏 孙建锋 梅菲 《巴楚医学》 2024年第3期19-22,共4页
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PTE)起病隐匿、发病急、症状重、死亡率高,在全球致死性心血管疾病中高居第3位。目前急性PTE的治疗方式主要包括抗凝、溶栓、经皮腔内吸栓和手术取栓等。血流动力学稳定的PTE首选抗凝治疗,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PTE推... 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PTE)起病隐匿、发病急、症状重、死亡率高,在全球致死性心血管疾病中高居第3位。目前急性PTE的治疗方式主要包括抗凝、溶栓、经皮腔内吸栓和手术取栓等。血流动力学稳定的PTE首选抗凝治疗,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PTE推荐抗凝联合全身溶栓治疗,但是出血风险高,溶栓效果有限,因此逐渐被经皮腔内吸栓治疗所取代。AngioJet机械性血栓抽吸术可迅速清除血栓、降低肺动脉压、改善右心功能以及纠正低氧血症,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存活率。本文通过介绍AngioJet机械性血栓抽吸术治疗PTE的手术操作过程,探讨术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血栓栓塞 AngioJet机械血栓抽吸 深静脉血栓形成
下载PDF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行CDT联合ART治疗前后监测超声弹性成像参数变化对疗效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2
6
作者 潘江皓 孙健铭 +3 位作者 宋家明 付广印 雷勇 张晓洁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8期2362-2367,共6页
目的 分析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患者行导管接触性溶栓(CDT)联合AngioJet机械性血栓抽吸术(ART)治疗前后监测超声弹性成像参数变化对疗效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择2021年8月至2022年8月衡水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DVT患者,所有患者均接... 目的 分析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患者行导管接触性溶栓(CDT)联合AngioJet机械性血栓抽吸术(ART)治疗前后监测超声弹性成像参数变化对疗效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择2021年8月至2022年8月衡水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DVT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CDT联合ART治疗,术后接受药物治疗,共治疗10 d。观察患者治疗前、治疗10 d后患肢肿胀情况、超声弹性成像参数。根据疗效不同将患者分为无效组和有效组,比较两组基线资料及治疗前超声弹性成像参数;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检验超声弹性成像参数对DVT患者治疗无效的预测价值;采用双相关变量Spearman分析超声弹性成像参数与DVT患者治疗无效相关性。结果 100例DVT患者经CDT联合ART治疗后,显效34例(34.00%),有效53例(53.00%),无效13例(13.00%);DVT患者治疗后的患健侧大腿周径差、患健侧小腿周径差相比治疗前小,超声弹性成像评分、应变值、杨氏模量值相比治疗前低(P <0.05);无效组治疗前超声弹性成像评分、应变值、杨氏模量值相比有效组高(P <0.05);绘制ROC曲线结果显示,超声弹性成像评分、应变值、杨氏模量值水平及联合检测预测DVT患者临床疗效有一定预测价值(AUC=0.803、0.793、0.771),其中联合检测最高(AUC=0.946);采用双相关变量Spearman分析,结果显示,超声弹性成像评分、应变值、杨氏模量值与DVT患者治疗无效呈正相关(r> 0,P <0.05)。结论 超声弹性成像参数能够有效预测DVT患者CDT联合ART治疗后临床疗效,超声弹性成像参数变化与治疗无效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 导管接触性溶栓 AngioJet机械血栓抽吸 超声弹性成像参数 临床疗效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