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NA探针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病原学检测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1
作者 樊慧珍 于化鹏 +1 位作者 黄文杰 邓火金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06年第8期1014-1016,共3页
目的建立一种早期、快速检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致病菌的分子生物学方法。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合成铜绿假单胞菌、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肺炎克雷伯杆菌和流感嗜血杆菌这5种细菌的特异DNA探针和细菌16SrRNA的通用探针,... 目的建立一种早期、快速检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致病菌的分子生物学方法。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合成铜绿假单胞菌、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肺炎克雷伯杆菌和流感嗜血杆菌这5种细菌的特异DNA探针和细菌16SrRNA的通用探针,分别与生物素标记的细菌、病毒和真菌DNA杂交。杂交法和培养法同时检测100份痰液标本。结果所合成的DNA探针具有高度特异性,与其他细菌、病毒、真菌间无交叉反应。该方法可检测出1 ng细菌DNA。杂交法阳性率显著高于培养法。结论所合成的DNA探针敏感性高,特异性强,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应用于临床标本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病因学/微生物学 通气 副作用 DNA探针
原文传递
P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病原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曹建设 肖政辉 +1 位作者 胥志跃 祝益民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09年第5期698-699,共2页
目的探讨PICU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病原菌的流行分布及耐药特点。方法对本院重症监护病房(PICU)实施机械通气〉48h的212例患儿,临床诊断49例VAP,并行下呼吸道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及抗菌药物敏感性分析。结果发生VAP36例,发生率为73... 目的探讨PICU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病原菌的流行分布及耐药特点。方法对本院重症监护病房(PICU)实施机械通气〉48h的212例患儿,临床诊断49例VAP,并行下呼吸道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及抗菌药物敏感性分析。结果发生VAP36例,发生率为73.5%;49例VAP患者下呼吸道分泌物培养出病原菌41株。其中革兰阳性球菌12株(29.3%),革兰阴性杆菌22株(53.7%),白色念珠菌7株(17.0%)。各类病原菌混合感染者68.3%,病原菌药敏试验结果,革兰阴性杆菌对亚胺培南总敏感性最高,其次为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环丙沙星、阿米卡星。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现象严重,对青霉素的耐药率分别达100.0%,但对万古霉素、利福平敏感。结论VAP的主要病原菌为革兰阴性杆菌且存在较严重的耐药现象,混合感染现象严重,应引起临床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病因学/微生物学 通气 副作用 重症监护病房
原文传递
不同年龄大鼠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肺组织β-防御素-2表达水平的实验研究
3
作者 王立奎 武庆平 姚尚龙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06年第2期192-194,共3页
目的本研究观察老年和成年大鼠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模型中肺组织β-防御素-2(βD-2)的基因和蛋白质表达水平。方法58只健康清洁级雄性SD大鼠被随机分成老年组和成年组。每只大鼠机械通气24 h后,从气管导管中注入铜绿假单胞菌0.2 m l复... 目的本研究观察老年和成年大鼠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模型中肺组织β-防御素-2(βD-2)的基因和蛋白质表达水平。方法58只健康清洁级雄性SD大鼠被随机分成老年组和成年组。每只大鼠机械通气24 h后,从气管导管中注入铜绿假单胞菌0.2 m l复制VAP模型。采用RT-RNA和W estern b lot技术测定实验βD-2 mRNA和蛋白质表达的变化。结果老年组重度肺组织病理变化明显高于成年组;老年组中βD-2基因和蛋白质的表达上调的水平在3 h后时段显著低于成年组(P<0.05)。结论老年较成年大鼠在VAP中β-防御素-2基因表达上调水平的下降更明显,可能是老年易发生VAP的重要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防御素 肺炎/病因学 通气 副作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