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精准肝切除在肝脏外科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李国兴 张一心 《交通医学》 2012年第5期424-428,共5页
随着微创观念的快速发展使外科医师致力于提高手术的精准性,确保手术的有效性。医学生物学及影像学的不断融合、发展,使肝脏外科进入一个以精准为特征的新时代,精准肝切除术应运而生。现从定义、术前准备、手术技巧、术后管理等几个方... 随着微创观念的快速发展使外科医师致力于提高手术的精准性,确保手术的有效性。医学生物学及影像学的不断融合、发展,使肝脏外科进入一个以精准为特征的新时代,精准肝切除术应运而生。现从定义、术前准备、手术技巧、术后管理等几个方面对精准肝切除的相关技术及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准肝切除 15分钟吲哚氰绿滞留率 CHILD-PUGH分级 半乳糖化血清白蛋白试验 三维立体计算机断层扫描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切除术
下载PDF
混合现实技术联合达芬奇机器人在完全内生型肾肿瘤行肾部分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0
2
作者 武鹏 杨晓剑 +5 位作者 王延柱 孟平 张龙龙 杨波 田春娟 袁建林 《微创泌尿外科杂志》 2018年第4期225-229,共5页
目的:探讨混合现实技术联合达芬奇机器人系统对于完全内生型肾肿瘤行肾部分切除术的临床效果及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4月~2018年3月应用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治疗完全内生型肾肿瘤15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右肾肿瘤6例,左... 目的:探讨混合现实技术联合达芬奇机器人系统对于完全内生型肾肿瘤行肾部分切除术的临床效果及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4月~2018年3月应用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治疗完全内生型肾肿瘤15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右肾肿瘤6例,左肾肿瘤9例。术前利用三维影像工作站建立3D数字模型,规划手术方案,术中将全息虚拟模型与机器人手术影像实时融合辅助导航。结果:1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放及大血管损伤病例。平均手术用时122 min(67~211 min),其中经后腹腔途径10例,经腹腔途径5例,术中行肾盂修补6例。肾动脉平均阻断时间21 min(15~42 min),术中平均出血量78 ml(48~480 ml)。病理回报:透明细胞癌13例,乳头状肾癌1例,囊性肾细胞肿瘤1例。术后无漏尿及切缘阳性病例。平均随访9个月(3~14个月),无局部复发及转移病例。结论:应用混合现实技术联合机器人手术系统治疗完全内生型肾肿瘤,在肿瘤定位及手术安全性方面优势明显,可以明显降低手术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全内生型肾肿瘤 混合现实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
下载PDF
机器人辅助前列腺癌根治术治疗大体积前列腺癌的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15
3
作者 武鹏 秦卫军 +4 位作者 张龙龙 孟平 王延柱 杨晓剑 袁建林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8年第3期409-412,共4页
目的:评估大体积前列腺癌行机器人辅助前列腺癌根治术(RALP)的疗效和安全性,探讨前列腺体积对手术难度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7年3月应用机器人辅助前列腺癌根治术治疗大体积前列腺癌35例患者临床资料(前列腺体积≥100 m... 目的:评估大体积前列腺癌行机器人辅助前列腺癌根治术(RALP)的疗效和安全性,探讨前列腺体积对手术难度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7年3月应用机器人辅助前列腺癌根治术治疗大体积前列腺癌35例患者临床资料(前列腺体积≥100 ml),t PSA水平为6.5~58.5 ng/ml,平均(19.5±8.7)ng/ml,Gleason评分≤6分4例,7分19例(3+4分8例,4+3分11例),8分7例,9~10分5例。3例有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手术史,5例术前行新辅助内分泌治疗。手术方式均采用经腹膜内入路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高危患者同时行扩大盆腔淋巴结清扫并术后辅助内分泌治疗12~18个月。结果:3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放、直肠损伤及输血病例。手术时间为86~191 min,平均(154±19.8)min;术中出血量45~330 ml,平均(132±60.5)ml;住院时间5~9 d,平均(6.5±0.8)d。术后病理切缘阳性3例(8.6%);盆腔淋巴结阳性2例(5.7%)。术后漏尿1例,术后2周停止。1例吻合口狭窄,经尿道扩张后排尿通畅。术后1~12个月复查,无生化复发病例,术后3个月有不同程度尿失禁9例(25.7%),1年内控尿满意33例(94.3%)。结论:大体积前列腺癌手术难度明显增大,需在具备丰富手术经验的前提下完成,采取合理的技术优化可以明显降低手术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前列腺切除术 前列腺癌 大体积
下载PDF
经腹膜后肾段动脉阻断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治疗cT_(1)期肾脏肿瘤的比较 被引量:9
4
作者 周子健 李鹏超 +5 位作者 曹强 杨潇 吴启开 袁宝瑞 冯德翔 吕强 《现代泌尿生殖肿瘤杂志》 2021年第4期199-203,共5页
目的比较经腹膜后入路肾段动脉阻断的两种术式,即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RAPN)和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LPN)治疗T1期肾脏肿瘤的术后肾功能和围手术期结果。方法收集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于我院行肾部分切除术的75例肾癌患者的临床... 目的比较经腹膜后入路肾段动脉阻断的两种术式,即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RAPN)和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LPN)治疗T1期肾脏肿瘤的术后肾功能和围手术期结果。方法收集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于我院行肾部分切除术的75例肾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接受RAPN治疗的肾癌患者33例,接受LPN治疗的肾癌患者42例。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热缺血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手术前后肾小球滤过率(GFR)和肾脏体积等方面的差异。结果RAPN组和LPN组均顺利完成手术,均未转化为开放手术或根治性肾切除术。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和身体质量指数)及肿瘤相关特征(包括肿瘤大小、肿瘤体积和肿瘤分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并发症和术后住院时间等方面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但相对于LPN组,RAPN组的热缺血时间较短(P=0.034)、肾体积丢失率减少(P=0.028)、GFR降低值更少(P=0.021)。结论RAPN组与LPN组患者的多项围手术期结果无明显差异,但是RAPN在保护患者术后肾功能方面比LPN具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 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 肾段动脉阻断 热缺血损伤 肾功能保护
下载PDF
应用于机器人辅助微创外科手术的术前规划方法 被引量:5
5
作者 梁科 王树新 +1 位作者 刘瑞达 李建民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889-899,共11页
机器人辅助微创外科手术(RMIS)技术可帮助外科医生有效克服传统微创外科技术的不足,提高外科医生对手术的执行能力,其所带来的良好的临床效果已被广泛接受.对于机器人来说,术前规划工作相对于传统微创外科手术更为复杂,合理的术前规划... 机器人辅助微创外科手术(RMIS)技术可帮助外科医生有效克服传统微创外科技术的不足,提高外科医生对手术的执行能力,其所带来的良好的临床效果已被广泛接受.对于机器人来说,术前规划工作相对于传统微创外科手术更为复杂,合理的术前规划可以有效避免机器人末端执行器之间的相互干涉,提高机器人辅助微创外科手术的可操作性、可达性和可视性等,这对手术效果至关重要.本文将微创外科手术规划临床经验与机器人操作性能知识相结合,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目标粒子群优化算法(MOPSO)的术前规划方法,从机器人有效工作空间、碰撞干涉检测、机械臂与器械末端运动灵活性及手眼协调性几个方面入手,对机器人进行综合性的定量评价,并以此为依据通过计算求解得出以合理的患者体表手术切口位置与机器人初始设置位置为主要目标的方案.为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以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为实验范例,应用"MicroHand S"手术机器人系统为实验设备,针对同一名病患,将外科医生的经验方案和由算法计算得出的术前规划方案进行比较分析,其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优越性.实验结果表明,由优化算法得到的术前规划方法优势明显,有效地解决了以往仅依靠临床经验进行机器人辅助微创外科手术术前规划所带来的问题,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规划 多目标粒子群优化算法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MicroHand S”系统
下载PDF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患者围术期优化护理策略研究
6
作者 杨媛媛 王会衔 +2 位作者 漆苏媛 陆炳燕 黄媛媛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1期0110-0113,共4页
肾部分切除术患者采用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围术期护理优化策略分析。方法 院内2023.1-2023.12,共性40台机器人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手术会形成切口,因此需要加强围术期护理。本研究将60例患者按照随机分配法进行对比组与实验组的划分,保证... 肾部分切除术患者采用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围术期护理优化策略分析。方法 院内2023.1-2023.12,共性40台机器人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手术会形成切口,因此需要加强围术期护理。本研究将60例患者按照随机分配法进行对比组与实验组的划分,保证两组中均有30名患者可供研究。其中对比组在围术期行常规护理,在对比组基础上为实验组患者提供围手术期优化护理干预,多方面展开护理。护理期间,针对患者疼痛、不良情绪、生活质量与满意度变化进行分析。结果 实验组护理后疼痛缓解更为明显,P<0.05;护理后,实验组患者不良情绪控制得当,P<0.05;实验组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提升更为显著,P<0.05;两组中护理总满意度更高的小组是实验组,P<0.05。结论 对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患者实施围术期优化护理策略的效果较好,可减轻其疼痛,改善患者不良情绪,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患者满意度,存在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 优化护理
下载PDF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中冰水肾脏降温对肾功能的保护效果 被引量:4
7
作者 张宗勤 王正 +2 位作者 刘冰 吴震杰 王林辉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6期3799-3803,共5页
目的对比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RALPN)中应用冰水肾脏降温与传统非降温手术对术后肾功能的影响,探讨其对患肾功能保护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至11月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89例行RALPN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1例术... 目的对比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RALPN)中应用冰水肾脏降温与传统非降温手术对术后肾功能的影响,探讨其对患肾功能保护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至11月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89例行RALPN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1例术中采用肾动脉主干阻断+肾脏降温(降温组);68例单纯采用肾动脉主干阻断+常温(常温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R.E.N.A.L.评分、术中出血量、肾动脉阻断时间、术后肠道恢复时间、切缘阳性率、术前及术后血电解质水平、术前及术后1个月、3个月血肌酐和肾小球滤过率(GFR)等指标。结果89例患者中,男66例,女23例;年龄17~77(51.9±12.6)岁。患者均正常完成手术,无中转开放手术或改普通腔镜手术。术前资料统计降温组与常温组患者在肿瘤直径[7.0(5.5,8.0)比3.8(3.0,5.0)cm]、R.E.N.A.L.评分[8.0(6.5,8.0)比6.0(5.0,8.0)分]和血Cl-[(103.29±2.81)比(104.74±2.58)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术中肾动脉阻断时间[20.0(18.5,27.5)比19.0(15.0,21.0)min]和手术时间[168.0(130.0,182.5)比130.0(110.0,177.5)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术后1个月和术后3个月血肌酐、术后1个月和术后3个月GF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随访3~24个月,两组患者均无肿瘤复发及远处转移,降温组无冰水降温技术所致相关并发症。结论对复杂肾脏肿瘤行RALPN应用冰水肾脏降温技术是安全、有效的,不仅能显著减轻肾实质热缺血损伤,利于患者术后肾功能的恢复;同时可以有效降级手术难度,最大化保护患者肾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肿瘤 肾细胞 降温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 肾功能
原文传递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临床疗效对比的Meta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张建华 陈跃龙 +1 位作者 官润云 刘孝东 《现代泌尿生殖肿瘤杂志》 2015年第5期267-274,共8页
目的比较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robot-assisted laparoscopic partial nephrectomy,RALPN)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laparoscopic partial nephrectomy,LPN)两种手术的临床效果,运用Meta分析方法,对两种术式进行分析。方法收集相... 目的比较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robot-assisted laparoscopic partial nephrectomy,RALPN)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laparoscopic partial nephrectomy,LPN)两种手术的临床效果,运用Meta分析方法,对两种术式进行分析。方法收集相关研究,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经检索相关数据库获取相关文献,运用Revman 5.2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入选10篇回顾性队列研究,共包括1 863例患者,其中行RALPN 1 001例,行LPN 862例。RALPN与LPN在热缺血时间(P=0.04)、中转率(P<0.000 01)、并发症率(P=0.03)、估计失血量(P<0.000 1)方面存在统计学差异,且RALPN在以上方面具有优势;两者在年龄、性别、患肾左右、肿瘤大小、肿瘤良恶性、手术时间、切缘阳性率、住院时间方面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RALPN为患者提供了一个更安全、更有益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 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 META 分析
下载PDF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肝切除术的经验初探 被引量:3
9
作者 肖乐 李建伟 +3 位作者 郭鹏 王小军 别平 郑树国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16年第3期217-221,共5页
目的:总结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肝切除的初步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至2016年1月连续60例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肝切除术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60例中57例完成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肝切除术,3例中转开腹,中转率为5.0%。平均手... 目的:总结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肝切除的初步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至2016年1月连续60例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肝切除术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60例中57例完成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肝切除术,3例中转开腹,中转率为5.0%。平均手术时间(353±121)min,术中失血量(390±287)m L,术中输血率11.7%,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5.0%(15例),其中3b级以上发生率3.3%,术后住院时间(9.1±3.3)d。22例肝胆管结石病病人术中结石清除率95.5%,1例残余结石病人术后经T管窦道胆道镜取出,最终结石清除率100%。围手术期无死亡病例。随访时间(18.8±12.0)(2~50)个月,24例恶性肿瘤中7例复发,4例死亡,3例带瘤生存,其余17例健康生存,无复发转移。22例肝胆管结石病人,其中2例复发,均接受再次手术治疗,2例出现胆管炎症状,接受药物治疗后好转。结论:针对选择性病例,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肝切除术安全可行、疗效确切,并具有微创手术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切除术 肝肿瘤 肝胆管结石病
下载PDF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手术治疗大体积良性前列腺增生3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3
10
作者 栾阳 张军 +3 位作者 徐浩 李恒 管维 王少刚 《微创泌尿外科杂志》 2021年第1期16-21,共6页
目的:探讨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手术治疗大体积前列腺增生的临床可行性和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大体积前列腺增生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治疗过程,综合文献报道并回顾性比较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开放性切除术及腹腔镜手术方式治疗大体积前列腺... 目的:探讨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手术治疗大体积前列腺增生的临床可行性和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大体积前列腺增生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治疗过程,综合文献报道并回顾性比较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开放性切除术及腹腔镜手术方式治疗大体积前列腺增生的优劣。结果:3例男性患者均因下尿路症状入院,影像学检查发现前列腺体积均超过120 mL,PSA均升高且大于20μg/L,术前行前列腺穿刺活检诊断为良性前列腺增生症。3例患者均行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前列腺切除术,术后排尿困难等症状改善效果满意,PSA下降至正常水平,阴茎勃起功能及控尿功能无明显改变,无严重手术并发症。术后病理结果均提示良性前列腺增生。随访12个月远期疗效满意。结论: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前列腺切除术在治疗大体积前列腺增生(>120 mL)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体积前列腺增生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前列腺切除术 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
下载PDF
新辅助联合机器人右半肝切除治疗进展期肝癌:Laennec入路联合背侧入路 被引量:2
11
作者 曹亚娟 张来柱 余德才 《中华腔镜外科杂志(电子版)》 2022年第2期115-116,共2页
肝细胞癌患者(CNLC2019Ⅱa期)接受术前新辅助治疗(mFOLFOX6肝动脉灌注化学药物治疗联合络氨酸激酶抑制药)4个周期后行手术治疗。采用机器人辅助手术系统,二氧化碳人工气腹,上腹部扇形布局5孔,连接机器人手术系统,Laennec入路肝周游离,... 肝细胞癌患者(CNLC2019Ⅱa期)接受术前新辅助治疗(mFOLFOX6肝动脉灌注化学药物治疗联合络氨酸激酶抑制药)4个周期后行手术治疗。采用机器人辅助手术系统,二氧化碳人工气腹,上腹部扇形布局5孔,连接机器人手术系统,Laennec入路肝周游离,切除胆囊,游离肝右动脉并离断,Laennec入路循下腔静脉游离腔静脉旁部直至第二肝门,劈开尾状叶腔静脉旁部,Laennec入路解剖离断右肝蒂,沿腔静脉背侧入路分离肝实质,Laennec入路显露肝中静脉,并循肝中静脉腹侧离断肝实质直至第二肝门,Endo GI离断肝右静脉根部,原位切除右肝。创面止血,上腹正中切口,取物袋取出标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转化化学药物治疗 肝动脉灌注化学药物治疗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切除术
原文传递
CT三维重建辅助下机器人肾上腺切除术治疗肾上腺巨大肿瘤的可行性和安全性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恒 杨俊 +9 位作者 李凡 卢宇超 杨春光 曾星 刘征 王志华 管维 余虓 胡志全 王少刚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897-900,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CT三维重建技术辅助的机器人肾上腺切除术治疗肾上腺巨大肿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同济医院2015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29例肾上腺肿瘤患者的病例资料,男13例,女16例。中位年龄43(25,57)岁。中位体质量指数25.2... 目的探讨基于CT三维重建技术辅助的机器人肾上腺切除术治疗肾上腺巨大肿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同济医院2015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29例肾上腺肿瘤患者的病例资料,男13例,女16例。中位年龄43(25,57)岁。中位体质量指数25.2(20.8,29.8)kg/m^(2)。肿瘤位于左侧18例,右侧11例。中位肿瘤直径12.1(10.3,16.2)cm。患者术前均行CT增强扫描,并根据检查数据重建三维图像。三维图像可分别或同时显示器官、血管和病灶,术者可直观、全面了解肿瘤与周围脏器、大血管的关系,并做出充分的风险评估和制订手术策略。本组29例均全麻下行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术。结果本组29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无大量出血、二次手术、死亡等严重并发症。中位手术时间131(80,245)min,中位术中出血量330(50,2200)ml,9例接受输血。术后病理诊断为嗜铬细胞瘤11例(37.9%),腺癌10例(34.5%),畸胎瘤2例(6.9%),皮质癌6例(20.7%)。术后中位随访30个月,3例失访;2例皮质癌患者术后出现复发或转移,分别于术后16个月和23个月死亡;余24例均存活。结论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可作为治疗肾上腺巨大肿瘤安全、有效的术式。CT三维重建能有效辅助机器人肾上腺切除术的术前规划,减少潜在的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肿瘤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术 肾上腺巨大肿瘤 三维重建
原文传递
不同入路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手术治疗小体积肾上腺腺瘤 被引量:1
13
作者 韩毅力 赵佳晖 +3 位作者 罗勇 李明川 魏德超 姜永光 《中华腔镜外科杂志(电子版)》 2021年第6期359-362,共4页
目的通过经腹腔肾上腺切除术(robot-assisted transperitoneal adrenalectomy,RATA)与腹膜后肾上腺切除术(robot-assisted retroperitoneal adrenalectomy,RARA)两种入路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手术治疗小体积肾上腺腺瘤,并进行比较。方法回... 目的通过经腹腔肾上腺切除术(robot-assisted transperitoneal adrenalectomy,RATA)与腹膜后肾上腺切除术(robot-assisted retroperitoneal adrenalectomy,RARA)两种入路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手术治疗小体积肾上腺腺瘤,并进行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泌尿外科机器人手术治疗肾上腺腺瘤患者的28例临床资料。结果28例患者中,6例行RATA、22例行RARA。所有患者均未中转手术。病理证实均为肾上腺皮质腺瘤。RARA和RATA在术后引流时间方面无明显差异[(2.1±0.5)d比(2.3±0.8)d]。同RATA比较,RARA的手术时间短[(72±19)min比(109±25)min]、术中出血量少[(47±15)ml比(84±26)ml]、术后首次进食时间早[(1.2±0.8)d比(2.4±1.3)d]、术后住院时间短[(4.5±1.6)d比(7.5±1.9)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体积肾上腺腺瘤的治疗上,RARA可能优于RAT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腺瘤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术 腹腔入路 腹膜后入路
原文传递
1例糖尿病孤立肾肾癌行RALPN术的护理
14
作者 何亚男 田景芝 董英 《全科护理》 2016年第8期861-862,共2页
肾癌占原发性肾恶性肿瘤的85%左右,其高发年龄为50岁~70岁,但有30%~50%的肾癌缺乏早期临床表现,多在体检或检查其他疾病时发现。肾癌最主要的治疗方法是根治性肾切除,而对孤立肾病人,肾部分切除术是绝对适应证[1]。
关键词 孤立肾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 护理
下载PDF
机器人辅助与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治疗复杂性肾肿瘤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15
作者 刘润杰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2年第8期25-27,共3页
研究、讨论复杂性肾肿瘤治疗,机器人辅助与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应用其中的价值。方法:2019.04至2022.01,选入复杂性肾肿瘤患者,总计54例。以抽签法进行分组,均为27例。参照组: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治疗。试验组: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部... 研究、讨论复杂性肾肿瘤治疗,机器人辅助与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应用其中的价值。方法:2019.04至2022.01,选入复杂性肾肿瘤患者,总计54例。以抽签法进行分组,均为27例。参照组: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治疗。试验组: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治疗。评析各组手术相关指标、血肌酐、白细胞计数、前白蛋白指标、炎性因子水平、术后病理检查结果。结果:试验组手术相关指标优于参照组,术后肾功能、炎性因子指标波动小,P<0.05。两组术后病理检查结果无差异,P>0.05。结论:复杂性肾肿瘤治疗,采取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临床效果更为理想。除减轻机体应激反应外,还可减少对肾功能的损伤,有利于改善预后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性肾肿瘤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 肾功能
下载PDF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机器人辅助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26
16
作者 胡英娜 《上海护理》 2018年第6期54-56,共3页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fast track surgery,FTS)是指在充分了解围手术期患者病理生理特点的基础上,将多种有循证医学证据的治疗措施应用于围手术期患者的治疗[1]。这一概念于2001年由丹麦外科医师Wilmore和Kettle提出,并在多种手术中验证...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fast track surgery,FTS)是指在充分了解围手术期患者病理生理特点的基础上,将多种有循证医学证据的治疗措施应用于围手术期患者的治疗[1]。这一概念于2001年由丹麦外科医师Wilmore和Kettle提出,并在多种手术中验证其可操作性和优越性,获得了很大的成功。近年来,较多国内学者也引入了FTS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 快速康复外科 围手期护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