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94篇文章
< 1 2 5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大范围雾霾期间大气污染特征分析 被引量:111
1
作者 吕效谱 成海容 +1 位作者 王祖武 张帆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04-110,共7页
为分析我国2013年1月份大范围雾霾成因及特点,在收集相关污染物与气象数据的基础上,运用主成分及相关性分析,对雾霾期间我国8个重点城市大气细颗粒物(PM2.5)浓度、粒径分布,时空变化规律,雾霾与气象因素的关系以及雾霾期间各城市大气污... 为分析我国2013年1月份大范围雾霾成因及特点,在收集相关污染物与气象数据的基础上,运用主成分及相关性分析,对雾霾期间我国8个重点城市大气细颗粒物(PM2.5)浓度、粒径分布,时空变化规律,雾霾与气象因素的关系以及雾霾期间各城市大气污染指标的主成分及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雾霾期间8个城市PM2.5平均超标2.34倍,11~14号超标最为严重,PM2.5/PM10浓度比值平均为0.72,高湿、逆温、低压、静风等气象条件有利于雾霾的形成,PM2.5与SO2,NO2等表现出较好的相关性,主成分分析表明多数城市表现出明显的复合污染特征.此次雾霾是以特殊气象条件为主导的机动车尾气及煤烟型复合污染引起的大范围污染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雾霾 PM2 5 气象条件 机动车尾气 复合污染
原文传递
北京市大气挥发性有机物的关键活性组分及其来源 被引量:93
2
作者 邵敏 付琳琳 +3 位作者 刘莹 陆思华 张远航 唐孝炎 《中国科学(D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A01期123-130,共8页
大气中挥发性有机物(VOCs)是城市大气化学过程中的关键前体物.北京市大气中挥发性有机物(VOCs)总体上化学活性非常强.以大气中VOCs与OH自由基的反应速率为基础,比较分析北京市各类VOCs组分的化学活性.结果显示,在大气VOCs的混合比中大... 大气中挥发性有机物(VOCs)是城市大气化学过程中的关键前体物.北京市大气中挥发性有机物(VOCs)总体上化学活性非常强.以大气中VOCs与OH自由基的反应速率为基础,比较分析北京市各类VOCs组分的化学活性.结果显示,在大气VOCs的混合比中大约仅占15%的烯烃化合物提供了大约75%的大气化学活性,其中尤以C4和C5的烯烃组分最为重要.大气VOCs各类排放源的成分谱研究表明,北京市大气中的烯烃主要来源于机动车尾气的排放和汽油挥发.对这两类源中的烯烃组分进行削减,将是控制北京市大气光化学烟雾污染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烯烃 自由基 机动车尾气 汽油挥发
原文传递
我国机动车尾气污染及其健康影响研究进展 被引量:57
3
作者 邓芙蓉 郭新彪 《环境与健康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74-176,共3页
近几十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城市机动车数量以每年约13%的速度急剧增长,城市机动车尾气污染日益严重,机动车尾气已经成为我国城市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部分大城市的污染类型已经从煤烟型污染转变为机动车尾气型污染... 近几十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城市机动车数量以每年约13%的速度急剧增长,城市机动车尾气污染日益严重,机动车尾气已经成为我国城市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部分大城市的污染类型已经从煤烟型污染转变为机动车尾气型污染;机动车尾气污染使得人类生存环境负担日益严重,并严重危害人群健康。该文综述了近年来我国机动车尾气污染现状及其健康影响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污染 机动车 机动车尾气 健康影响
下载PDF
机动车VOCs排放特征和排放因子的隧道测试研究 被引量:47
4
作者 付琳琳 邵敏 +3 位作者 刘源 刘莹 陆思华 汤大钢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879-885,共7页
为了得到真实道路交通状态下的城市机动车排放因子,选取广州珠江隧道,进行了机动车VOCs排放特征和排放因子的隧道实验.实验得到隧道机动车平均排放因子为(0.52±0.07)g·km-1·辆-1,其中轻型车排放因子为(0.32±0.14)g&... 为了得到真实道路交通状态下的城市机动车排放因子,选取广州珠江隧道,进行了机动车VOCs排放特征和排放因子的隧道实验.实验得到隧道机动车平均排放因子为(0.52±0.07)g·km-1·辆-1,其中轻型车排放因子为(0.32±0.14)g·km-1·辆-1,重型车排放因子为(0.26±0.33)g·km-1·辆-1,摩托车排放因子为(1.16±0.26)g·km-1·辆-1.机动车排放的VOCs中烷烃占39.7%,烯烃和炔烃占35.3%,芳香烃占25.0%.排放物质居前三位的排放因子分别为乙烯(52.9±7.4)mg·km-1·辆-1、异戊烷(41.5±7.0)mg·km-1·辆-1和甲苯(31.7±5.5)mg·km-1·辆-1.隧道实验得到的排放因子与机动车台架实验的结果基本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实验 大气挥发性有机物 机动车尾气 排放因子
下载PDF
北京市机动车尾气排放因子研究 被引量:49
5
作者 樊守彬 田灵娣 +1 位作者 张东旭 曲松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2374-2380,共7页
通过调研北京市机动车车型构成、车辆行驶工况、环境温度、油品品质等基础数据,利用COPERTⅣ模型计算了机动车尾气中CO、NOx、HC和PM的排放因子.应用车载测试系统对典型轻型汽油客车和柴油货车的实际道路排放因子进行测量,并将测量结果... 通过调研北京市机动车车型构成、车辆行驶工况、环境温度、油品品质等基础数据,利用COPERTⅣ模型计算了机动车尾气中CO、NOx、HC和PM的排放因子.应用车载测试系统对典型轻型汽油客车和柴油货车的实际道路排放因子进行测量,并将测量结果与模型计算结果对比,结果发现国Ⅳ标准下,轻型汽油客车的CO排放因子的实测数据是模型数据的0.96倍,NOx的实测数据是模型数据的0.64倍,HC的实测数据是模型数据的4.89倍.对于国Ⅲ排放标准的柴油货车,轻型、中型和重型货车的CO排放因子,实测数据分别是模型数据的1.61、1.07和1.76倍,NOx排放因子的实测数据是模型数据的1.04、1.21和1.18倍,HC排放因子的实测数据是模型数据的3.75、1.84和1.47倍,PM排放因子则为模型数据是实测数据的1.31、3.42和6.42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动车尾气 排放因子 COPERT模型 车载测试系统 北京
原文传递
上海市机动车尾气VOCs组成及其化学反应活性 被引量:46
6
作者 鲁君 王红丽 +4 位作者 陈长虹 黄成 李莉 程真 刘娟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9-26,共8页
采用钢罐采样-气相色谱/质谱法,采集并分析了上海市主要交通干道和隧道废气样品中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污染水平。分析结果表明,交通干道和隧道废气样品的总挥发性有机污染物(TVOC)质量浓度分别为(227.1±40.9)、(2209.9±1228... 采用钢罐采样-气相色谱/质谱法,采集并分析了上海市主要交通干道和隧道废气样品中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污染水平。分析结果表明,交通干道和隧道废气样品的总挥发性有机污染物(TVOC)质量浓度分别为(227.1±40.9)、(2209.9±1228.0)μg/m3;隧道废气样品中的TVOC浓度是交通干道平均浓度的4.3~15.2倍;交通干道废气样品中VOCs主要组分与隧道废气样品中VOCs主要组分非常类似,说明交通干道废气样品中VOCs主要来源于机动车尾气排放。交通干道废气样品中TVOC的.OH消耗速率为(17.21±4.49)s-1,延安东路隧道和打浦路隧道废气样品中TVOC的.OH消耗速率分别为(300.37±120.78)、(138.09±25.30)s-1,烯烃对TVOC的.OH消耗速率贡献最大,其对废气化学反应活性贡献率在70%以上。交通干道和隧道废气样品中关键活性组分是C2~C5的烯烃组分,这些组分也是机动车尾气中的特征污染物,因此可以判断机动车尾气是上海市大气化学反应活性的最大贡献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挥发性有机物 ·OH消耗速率 机动车尾气
下载PDF
基于实际道路交通流信息的北京市机动车排放特征 被引量:42
7
作者 樊守彬 田灵娣 +1 位作者 张东旭 曲松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2750-2757,共8页
通过模型模拟和调查统计方法获取了北京路网的车流量、车型构成和车速基础数据.基于具有时空分布特征的实际道路交通流信息和排放因子,以Arc GIS为平台构建了北京市机动车尾气排放清单,并分析实际道路排放特征及污染物排放的空间分布特... 通过模型模拟和调查统计方法获取了北京路网的车流量、车型构成和车速基础数据.基于具有时空分布特征的实际道路交通流信息和排放因子,以Arc GIS为平台构建了北京市机动车尾气排放清单,并分析实际道路排放特征及污染物排放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北京市城区各类型道路上小客车比例均在89%以上,郊区道路也为小客车比例最高,但小货车、中货车、大货车、大客车、拖拉机和摩托车均占一定比例.污染物排放强度与车流量呈正相关性,污染物排放强度总体上呈现白天高夜间底的趋势,但是郊区道路PM排放昼夜变化趋势不明显,高速路的PM排放强度夜间大于白天.污染物排放的空间分布为城区、南部、东南以及东北部接近城区的区域排放强度较高,西部山区及北部山区由于路网密度较小排放强度较低,城区环路和郊区高速公路附近由于车流量大,排放强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际道路 机动车尾气 排放清单 空间分布 交通流信息
原文传递
机动车尾气对土壤铅累积的影响及分布格局 被引量:30
8
作者 李湘洲 《中南林学院学报》 CSCD 2001年第4期36-39,共4页
为研究株洲地区公路交通尾气排放对路边土壤铅累积的影响 ,以株洲地区周围的 3条公路为研究样区 ,对公路旁土壤中重金属铅采用原子吸收光谱进行了测定 .研究表明 :路边土壤中重金属铅有显著的累积 ,与株洲地区全区背景均值相比 ,三研究... 为研究株洲地区公路交通尾气排放对路边土壤铅累积的影响 ,以株洲地区周围的 3条公路为研究样区 ,对公路旁土壤中重金属铅采用原子吸收光谱进行了测定 .研究表明 :路边土壤中重金属铅有显著的累积 ,与株洲地区全区背景均值相比 ,三研究样区路边土壤表土总铅含量均严重超标 ,说明土壤正受到铅污染 ,污染源主要为汽车尾气 ;土壤表土总铅含量分布格局是 :同一公路地带 ,先随距公路的垂直距离的增加而增加 ,达到最高后随距离呈渐减趋势 ;土壤铅累积程度与车流量有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尾气 土壤 累积 分布格局 机动车尾气
下载PDF
广州市机动车尾气排放特征研究 被引量:38
9
作者 廖瀚博 余志 +4 位作者 周兵 刘永红 毕索阳 蔡铭 罗威力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34-138,163,共6页
文章利用COPERT IV模型计算广州市机动车尾气排放因子,结合机动车保有量和构成,获得2008年广州市机动车尾气排放总量并对排放因子的速度敏感性,以及不同车型、不同排放标准、不同燃料类型机动车排放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08年广... 文章利用COPERT IV模型计算广州市机动车尾气排放因子,结合机动车保有量和构成,获得2008年广州市机动车尾气排放总量并对排放因子的速度敏感性,以及不同车型、不同排放标准、不同燃料类型机动车排放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08年广州市机动车CO、NOX、VOC和PM的排放总量分别为138 772.42 t、80 868.69 t、24 907.26 t和3 171.97 t。摩托车和小客车是CO和VOC的主要贡献车型,贡献率总和分别达到78.31%和70.52%;而作为NOX和PM的主要贡献车型,大客车和重型货车的贡献率总和分别达到78.94%和83.72%。国0标准机动车排放水平高于其他排放标准的车型,CO和VOC的排放分担率接近于保有量比例的2倍。汽油车是CO和VOC的主要贡献车型,其排放贡献率超过80%;而PM排放主要以柴油车为主;柴油车的NOX排放总量高,接近于汽油车的2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动车尾气 排放特征 COPERTIV模型 排放因子 贡献率
下载PDF
武汉市大气VOCs污染特征及其对臭氧生成的影响 被引量:34
10
作者 曾沛 郭海 +6 位作者 梁胜文 胡柯 黄振 胡艳琦 王祖武 成海容 吕效谱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17-124,共8页
于2014年1-12月在武汉市城区对大气中105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进行在线监测,以便研究武汉市区VOCs的组成特征及变化规律。同时评估大气VOCs对武汉市臭氧(O_3)生成的影响,并探讨关键VOCs活性物种及来源。结果表明,武汉市2014年大气... 于2014年1-12月在武汉市城区对大气中105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进行在线监测,以便研究武汉市区VOCs的组成特征及变化规律。同时评估大气VOCs对武汉市臭氧(O_3)生成的影响,并探讨关键VOCs活性物种及来源。结果表明,武汉市2014年大气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s)年平均浓度为(92.88±1.06)μg/cm^3,乙烷、丙烷、乙烯、正丁烷、甲苯是浓度最大的5个物种。大气TVOCs的浓度在冬季最高夏季最低,昼夜变化表现为明显的早晚双高峰特征。在非甲烷碳氢化合物(NMHCs)中,烯炔烃的臭氧生成潜势最大,其次为芳香烃和烷烃。武汉市臭氧生成潜势最大的5个物种分别为乙烯、间/对-二甲苯、丙烯、甲苯和异丁烯。机动车排放是武汉市大气VOCs的重要来源,控制机动车VOCs排放有助于削减大气VOCs活性较大的组分,从而减少臭氧的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臭氧 机动车尾气 最大增量反应性
下载PDF
基于GIS城市机动车尾气扩散迁移研究 被引量:20
11
作者 吴必军 李利新 王伟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40-242,共3页
中国城市大气污染日趋严重 ,汽车尾气污染所占比重越来越大。交通、道路、管制及气候条件等是影响城市机动车尾气排放的主要因素。本文根据机动车尾气研究的实际 ,研究了专题 G IS数据库结构 ,并以广州为例 ,建立了基于 GIS的城市机动... 中国城市大气污染日趋严重 ,汽车尾气污染所占比重越来越大。交通、道路、管制及气候条件等是影响城市机动车尾气排放的主要因素。本文根据机动车尾气研究的实际 ,研究了专题 G IS数据库结构 ,并以广州为例 ,建立了基于 GIS的城市机动车尾气扩散迁移预报系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 扩散迁移研究 机动车尾气 GIS 大气污染
下载PDF
机动车尾气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被引量:29
12
作者 范武波 陈军辉 +1 位作者 钱骏 叶宏 《中国环境管理》 2016年第1期110-113,共4页
随着城市机动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机动车尾气已经成为影响我国城市大气环境的主要问题之一。本文以儿童和交通警察两类人群为例,分析了机动车尾气污染给人体呼吸系统、免疫系统、心脑血管系统等造成的危害。结果表明,由于儿童的呼吸带... 随着城市机动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机动车尾气已经成为影响我国城市大气环境的主要问题之一。本文以儿童和交通警察两类人群为例,分析了机动车尾气污染给人体呼吸系统、免疫系统、心脑血管系统等造成的危害。结果表明,由于儿童的呼吸带与机动车尾气排放带非常接近,交警在机动车尾气环境中暴露事件太长,导致这两类人群的呼吸系统极易遭到破坏,发生支气管炎等疾病的概率大大增加;而免疫球蛋白水平和血压发生改变导致了抵抗能力的下降。最后建议通过采取发展公共交通、加强城市交通管理、完善检查维修制度等有效措施加强机动车尾气治理,减少对人体健康产生的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动车尾气 健康危害 儿童 交警
下载PDF
我国城市机动车尾气污染防治策略 被引量:24
13
作者 孙强 赵丽 孙德岭 《环境保护》 CAS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43-45,共3页
关键词 中国 城市 机动车尾气 大气污染 防治策略
下载PDF
机动车尾气污染及其减排措施 被引量:28
14
作者 赵靓 《环境科学与管理》 CAS 2008年第5期87-88,107,共3页
机动车的尾气排放已经对城市环境空气质量造成严重影响,成为城市大气主要污染源。中国城镇人口每年不断增加,直接导致中国机动车保有量的迅速加大,造成了机动车尾气污染的日益加剧,机动车尾气的治理已迫在眉睫。尾气成分复杂,污染物有... 机动车的尾气排放已经对城市环境空气质量造成严重影响,成为城市大气主要污染源。中国城镇人口每年不断增加,直接导致中国机动车保有量的迅速加大,造成了机动车尾气污染的日益加剧,机动车尾气的治理已迫在眉睫。尾气成分复杂,污染物有百种以上,排放后再治理很困难,并直接伤害人体健康,因而,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减少小汽车的使用率,提高机动车尾气的排放标准,借鉴发达国家管理制度等管理措施;加强机动车能源的清洁化,使用氢燃料、乙醇汽油等燃料结构的改变;提高人们环保意识和养成良好的驾驶习惯等公众素质的提高,都是治理机动车尾气污染和改善城市环境质量的有效捷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动车尾气 城市公交 节能减排
下载PDF
典型排放源黑碳的稳定碳同位素组成研究 被引量:28
15
作者 陈颖军 蔡伟伟 +2 位作者 黄国培 李军 张干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673-678,共6页
采集了我国主要的黑碳排放源(生物质燃烧、民用燃煤和机动车尾气)的烟尘样品,分析烟尘中黑碳(BC)和总碳(TC)与原始燃料的稳定碳同位素组成(δ13C),对比各种δ13C值之间的关联性,评估运用δ13C技术进行BC源解析的潜力.结果表明:①3种典... 采集了我国主要的黑碳排放源(生物质燃烧、民用燃煤和机动车尾气)的烟尘样品,分析烟尘中黑碳(BC)和总碳(TC)与原始燃料的稳定碳同位素组成(δ13C),对比各种δ13C值之间的关联性,评估运用δ13C技术进行BC源解析的潜力.结果表明:①3种典型排放源烟尘样品的δ13CBC与燃料有较好的一致性,且不同排放源的δ13CBC变化范围之间有比较明显的差别:生物质燃料除玉米秸(C4植物,δ13CBC为-13.62‰)显著不同外,C3植物的δ13CBC平均值为-26.49‰±1.17‰;烟煤的平均值为-23.46‰±0.37‰;机动车尾气(包括柴油车和汽油车)的平均值为-25.17‰±0.40‰.②各种排放源的BC形成过程存在程度各异的碳同位素分馏,C4植物(玉米秸)燃烧过程分馏作用较明显(BC的δ13C相对燃料负偏1.62‰),而C3植物和民用煤燃烧过程的分馏较小(分别正偏0.63‰和0.52‰).③BC的纯化手段(CTO-375方法)对生物质烟尘的δ13C有一定的影响(BC和TC的δ13C相差约为0.50‰),对化石燃料烟尘没有影响.上述典型排放源的δ13C数据库可为BC源解析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碳 稳定碳同位素 生物质燃烧 民用燃煤 机动车尾气
原文传递
重庆市机动车尾气对大气环境的影响分析及减缓措施 被引量:21
16
作者 刘成伦 杜娴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523-526,共4页
在对重庆市机动车保有量、主城区交通状况进行深入调查的基础上,对机动车尾气排放对大气环境的影响进行了细致的分析与评估。阐述了机动车尾气是造成重庆市大气污染的重要因素。同时结合国内外一些先进的预防、控制和处理汽车尾气污染... 在对重庆市机动车保有量、主城区交通状况进行深入调查的基础上,对机动车尾气排放对大气环境的影响进行了细致的分析与评估。阐述了机动车尾气是造成重庆市大气污染的重要因素。同时结合国内外一些先进的预防、控制和处理汽车尾气污染的方法,及近年来的观察、研究和试验,提出了合理减缓、控制机动车尾气污染的措施,以防止机动车尾气污染进一步蔓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庆市 机动车尾气 大气污染 减缓措施 机动车尾气污染 大气环境 机动车保有量 汽车尾气污染 交通状况 主城区
下载PDF
基于情景分析的杭州市机动车尾气排放控制协同效应研究 被引量:25
17
作者 唐伟 郑思伟 +6 位作者 何平 徐海岚 谷雨 闫兰玲 杨强 黄成 沈杨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2033-2042,共10页
为了研究杭州市机动车尾气排放控制措施对大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的协同减排效应,本文以2015年为基准年,估算2020年杭州市机动车常规大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排放量,通过设置8种控制措施情景,测算大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的减排量,运用弹性系数... 为了研究杭州市机动车尾气排放控制措施对大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的协同减排效应,本文以2015年为基准年,估算2020年杭州市机动车常规大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排放量,通过设置8种控制措施情景,测算大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的减排量,运用弹性系数法和协同效应坐标系法分析了大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的协同效应.结果表明,在各种控制情景下,杭州市机动车大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排放量均有削减,且具有正向的协同减排效应.单一控制措施中淘汰高排放老旧车对大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减排效果最明显,协同效应突出,淘汰国Ⅲ柴油货车和推广新能源车的减排效果和协同效应次之,这3种措施是杭州市交通领域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和应对气候变化综合管理的关键措施.采取综合性措施或者结构性措施,无疑可以最大幅度削减杭州市机动车大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排放,为实现杭州市大气环境质量限期达标和碳排放达峰协同“双达”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效应 机动车尾气 大气污染物 温室气体
原文传递
珠三角地区机动车排放清单建立与来源分析 被引量:24
18
作者 刘永红 姚达文 黄建彰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458-463,共6页
文章建立了珠三角地区2012年10种污染物的机动车排放清单,并分不同车辆类型、不同排放标准以及不同城市分析了各污染物排放特征。结果表明:(1)不同车型的机动车排放贡献率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其中轻型客车、摩托车和大型客车所占排放比例... 文章建立了珠三角地区2012年10种污染物的机动车排放清单,并分不同车辆类型、不同排放标准以及不同城市分析了各污染物排放特征。结果表明:(1)不同车型的机动车排放贡献率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其中轻型客车、摩托车和大型客车所占排放比例较高;(2)CO、VOC、CH4、NMVOC主要来源于轻型客车和摩托车,NOx、PM2.5、EC、OM主要来源于大型客车,NH3主要来源于轻型客车,SO2主要来源于大型客车和轻型客车;(3)国0和国Ⅰ标准机动车是主要排放贡献源;(4)广州、深圳排放量所占珠三角整体排放量比重较大,其次为佛山、东莞、江门,珠海、中山、肇庆、惠州所占排放比例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动车尾气 排放清单 COPERTⅣ模型 排放特征 贡献率
下载PDF
机动车尾气CO和CO_2非分光红外遥测技术研究 被引量:19
19
作者 丁蕾 刘文清 +4 位作者 张玉钧 司福祺 高闽光 齐锋 王亚平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59-464,共6页
利用分子红外光波段的吸收光谱特性,本文研究了机动车尾气CO和CO_2的快速响应非分光红外(non-dispersion infrared)遥测技术,系统采用单个红外探测器测量CO、CO_2和背景,微弱信号的检测采用光斩波器与锁相放大器的组合以及接收和发射一... 利用分子红外光波段的吸收光谱特性,本文研究了机动车尾气CO和CO_2的快速响应非分光红外(non-dispersion infrared)遥测技术,系统采用单个红外探测器测量CO、CO_2和背景,微弱信号的检测采用光斩波器与锁相放大器的组合以及接收和发射一体的系统结构,克服了传统技术检测精度低、无法检测行进中机动车排放的尾气等缺点.本文还研究了静态条件下气体浓度和测量信号之间的关系,动态测量表明该技术可以完全非接触在线自动监测机动车行驶过程中排放的尾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动车尾气 CO CO2 非分光红外遥测技术 一氧化碳 二氧化碳 吸收光谱 微弱信号检测 光斩波器
下载PDF
行驶速度对机动车尾气排放的影响 被引量:22
20
作者 田灵娣 樊守彬 +3 位作者 张东旭 林雅妮 郭津津 王军玲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6541-6548,共8页
利用COPERTIV模型计算和车载尾气测量系统实测得到不同行驶速度下的机动车尾气排放因子,并分析不同车型不同排放标准等级车辆的行驶速度对排放的影响。调查研究北京市城区路网早高峰、平峰、晚高峰和夜间的车流量、车型构成、行驶速度,... 利用COPERTIV模型计算和车载尾气测量系统实测得到不同行驶速度下的机动车尾气排放因子,并分析不同车型不同排放标准等级车辆的行驶速度对排放的影响。调查研究北京市城区路网早高峰、平峰、晚高峰和夜间的车流量、车型构成、行驶速度,基于Arc GIS建立平均车速和行驶里程的网格分布数据库,并对比车速修正前后不同道路类型不同污染物的排放强度。结果表明,基于COPERT IV模型和车载测量系统计算的小客车NOx和HC排放因子随车速的变化趋势类似,均随车速的增加呈现U型分布;柴油公交车与柴油卡车NOx和HC排放因子随着车速的升高而减小。4个时间段平均车速大小排序为:夜间(44 km·h^(-1))>晚高峰(34 km·h^(-1))>平峰(32 km·h^(-1))>早高峰(28 km·h^(-1))。车速修正后CO和HC的排放量上升,上升幅度分别为10.6%~11.8%和8.8%~9.2%,NOx和PM排放量下降,下降幅度分别为22.1%~23.3%和12.7%~1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PERT模型 车载测量系统 车速 机动车尾气 排放因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5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