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52例杜氏肌营养不良症患儿机体功能锻炼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曾丽娟 刘永凤 +1 位作者 胡章芹 金艳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20年第8期47-50,共4页
目的探讨机体功能锻炼对杜氏肌营养不良症患儿肌力及智力的影响并验证其是否具有实践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8年4月收治的52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6例。在临床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皆给予常规护理... 目的探讨机体功能锻炼对杜氏肌营养不良症患儿肌力及智力的影响并验证其是否具有实践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8年4月收治的52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6例。在临床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皆给予常规护理,而观察组经常规护理后再实施机体功能锻炼及随访工作。同时,在护理干预前后分别对患儿进行肌力测试以及韦氏儿童智力量表评分,并对所得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及比较。结果干预后患儿的下肢肌群肌力出现好转,随着干预时间的延长,肌力处于上升趋势且一直高于对照组,其中前3个月的干预对患儿下肢肌力的提升幅度最大,随后幅度逐渐下降。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的髋屈曲、髋伸展、髋外展、膝屈曲、膝伸展、足跖屈、足背屈肌力值分别为(6.7±2.0)kg、(8.0±3.2)kg、(7.6±1.9)kg、(7.3±4.1)kg、(6.1±2.7)kg、(11.7±3.3)kg及(5.8±2.9)kg,高于对照组的(6.4±2.4)kg、(7.1±3.6)kg、(6.5±3.2)kg、(6.2±2.8)kg、(5.8±3.1)kg、(10.8±4.8)kg及(5.5±2.4)kg;同时,干预12个月后对患儿智力进行测试发现,观察组的FSIQ、VIQ及PIQ评分分别为(98.56±16.53)分、(97.61±15.44)分、(99.58±16.12)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0.36±15.36)分、(89.28±16.42)分、(93.37±14.97)分,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功能锻炼后,患儿的下肢肌力与智力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因此运动锻炼可以控制病情发展,延缓患儿肌肉萎缩速度;同时,也从侧面验证了机体功能的状态与患儿的智力存在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氏肌营养不良症 机体功能锻炼 常规护理 下肢肌群肌力 智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