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颈椎管单开门扩大成形术后轴性痛并发症原因分析 被引量:14
1
作者 巩腾 苏学涛 +1 位作者 夏群 王景贵 《中国骨伤》 CAS 2018年第1期23-29,共7页
目的:探讨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实施颈椎管单开门扩大成形联合Centerpiece微型板钉固定系统术后发生轴性痛(PAP)并发症的原因。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采用单开门扩大成形辅助Centerpiece微型板钉固定治疗的79例脊髓型颈椎病患... 目的:探讨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实施颈椎管单开门扩大成形联合Centerpiece微型板钉固定系统术后发生轴性痛(PAP)并发症的原因。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采用单开门扩大成形辅助Centerpiece微型板钉固定治疗的79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男45例,女34例;年龄48~75(58.7±4.4)岁;病程2.1~3.9(3.0±0.4)年;减压节段C_3-C_6者31例,C_3-C_7者9例,C_4-C_7者39例;其中42例合并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记录术后发生PAP并发症情况,比较PAP和非PAP两组患者术前颈椎曲度、颈椎前凸指数、合并颈椎不稳比例和屈伸活动度间差异,多元逻辑回归分析上述指标与PAP发生的关联性,通过术前、PAP首发时和术后6个月JOA评分,末次随访时JOA评分改善率和Odom标准评价手术疗效。结果 :79例患者获得随访,时间26~44(36±9)个月。术后12例发生PAP,均接受保守治疗。PAP组术前合并颈椎不稳比例高于非PAP组(P<0.05)。术前颈椎不稳系预测PAP发作的独立危险因素。两组间术前颈椎曲度、颈椎前凸指数和屈伸活动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神经功能提高和疗效改善幅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合并颈椎不稳,更易因单开门扩大成形术后各椎间活动度紊乱和应力再分配不均衡而继发PAP,正确处理术前颈椎不稳系预防颈椎管扩大成形术后PAP发生关键因素,PAP预后不会显著影响远期神经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型颈椎病 术后 椎管成形术 后纵韧带骨化症
下载PDF
椎管成形辅助不同内固定术治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术后轴性痛对比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巩腾 苏学涛 +1 位作者 夏群 王景贵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2018年第1期45-51,共7页
目的 探讨术前颈椎不稳和术中不同内固定对多节段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PLL)患者行颈椎管后路单开门扩大成形减压术后并发轴性痛(PAP)特征和门轴侧骨槽融合率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4年4月武警部队后勤学院附属医院和天... 目的 探讨术前颈椎不稳和术中不同内固定对多节段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PLL)患者行颈椎管后路单开门扩大成形减压术后并发轴性痛(PAP)特征和门轴侧骨槽融合率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4年4月武警部队后勤学院附属医院和天津医院脊柱外科106例OPLL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82例,女24例;年龄51~68岁,平均58.7岁;均行颈椎管后路单开门扩大成形减压术.按照患者术前合并颈椎不稳与否,分为颈椎不稳组(36例)和颈椎稳定组(70例);再按照辅助内固定装置类型,将颈椎不稳组36例分为连续节段Centerpiece微型钛板固定组(14例)和椎弓根钉棒固定组(22例),颈椎稳定组70例分为椎弓根钉棒固定组(17例)和微型钛板固定(53例).所有患者术后均随访3年以上,比较两组患者PAP发生率,以及组内实施不同内固定术式的两亚组间术后3个月门轴侧骨槽融合率、PAP发生率、首发时间、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结果术后颈椎不稳组PAP发生率高于颈椎稳定组,两组分别为27.78%(10/36)和11.43%(8/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16,P〈0.05).颈椎稳定组患者,椎弓根钉棒固定术后3个月门轴侧骨槽融合率高于Centerpiece微型钛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95,P〈0.05);椎弓根置钉术后PAP持续时间短于Centerpiece微型钛板固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450,P〈0.05);两亚组PAP发生率、首发时间和严重程度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术前颈椎不稳组患者,椎弓根固定组术后PAP发生率低于微型钛板固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841,P〈0.05);两亚组PAP首发时间、严重程度、持续时间和术后3个月门轴侧骨槽融合率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术前颈椎不稳患者更易继发PAP,其辅助椎弓根较微型钛板固定者可在一定程度减少PAP发生率.术前颈椎稳定患者行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术后 单开门扩大成形 颈椎不稳 后路减压 椎弓根钉棒 微型钛板 后柱韧带复合体
原文传递
不同内固定物联合植骨对颈椎管成形后轴性痛并发症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巩腾 苏学涛 +2 位作者 夏群 王景贵 阚世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493-1498,共6页
背景:临床为预防颈椎管后路单开门扩大成形后轴性痛的发生,多选择门轴侧开槽处诱导植骨联合不同内固定装置,以恢复术后持续颈椎序列动态稳定。目的:探讨颈椎管后路单开门扩大成形辅助两种不同内固定治疗中,门轴侧骨槽植骨对术后轴性痛... 背景:临床为预防颈椎管后路单开门扩大成形后轴性痛的发生,多选择门轴侧开槽处诱导植骨联合不同内固定装置,以恢复术后持续颈椎序列动态稳定。目的:探讨颈椎管后路单开门扩大成形辅助两种不同内固定治疗中,门轴侧骨槽植骨对术后轴性痛发作的影响。方法:选择行颈椎管后路单开门扩大成形治疗的多节段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患者106例,其中52例进行椎弓根钉棒内固定,54例进行微型板钉内固定,两种内固定中均有行门轴侧骨槽植骨患者,治疗后通过影像学判定门轴侧骨槽融合率及轴性痛发生情况和临床疗效。结果与结论:(1)106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2-5.9年,未发生内固定断裂或松动、门轴侧骨槽处内层骨皮质折断等并发症;(2)52例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患者中,植骨24例,未植骨28例;54例微型板钉内固定患者中,植骨37例,未植骨17例;(3)106例患者中19例出现轴性痛,包括椎弓根钉棒内固定组9例(植骨4例、未植骨5例)、微型板钉内固定组10例(植骨3例、未植骨7例);(4)在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治疗后,植骨组与未植骨组治疗后3个月门轴侧骨槽融合率和末次随访JOA评分改善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在微型板钉内固定治疗后,植骨组治疗后3个月门轴侧骨槽融合率高于未植骨组(P<0.05),两组末次随访JOA评分改善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5)在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治疗后,植骨组与未植骨组轴性痛发生率、首发时间、首发疼痛程度、持续时间及疼痛改善程度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6)在微型板钉内固定治疗后,植骨组轴性痛持续时间、疼痛改善程度优于未植骨组(P<0.05),其余指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7)结果表明,椎弓根钉棒内固定联合门轴侧骨槽植骨,不影响轴性痛发作特点;微型板钉内固定联合门轴侧骨槽植骨,有助于缩短轴性痛病程,提高其预后效果,促进植骨融合,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材料 椎弓根钉棒 微型钛板 术后 单开门扩大成形 骨槽植骨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 骨形态发生蛋白质类 微球体 药物释放系统 组织工程 内固定器 骨移植 脊柱融合术 组织工程
下载PDF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单开门成形术后轴性痛相关诱发因素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巩腾 苏学涛 +1 位作者 夏群 王景贵 《实用骨科杂志》 2017年第11期961-965,共5页
目的探讨多节段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mutiple ossification of posterior longtiudinal ligament,MOPLL)患者行单开门椎板成形术后轴性痛发生特征、病理机制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行单开门椎板成形和连续节段Centerpiece... 目的探讨多节段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mutiple ossification of posterior longtiudinal ligament,MOPLL)患者行单开门椎板成形术后轴性痛发生特征、病理机制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行单开门椎板成形和连续节段Centerpiece开门侧钉板系统固定,治疗颈椎管MOPLL患者共计79例,其中术后轴性痛发生者12例,减压范围均不低于4个节段,比较术后轴性痛和非轴性痛患者C_(2~7)节段整体、C_(3~4)和C_(5~6)椎间屈伸术前活动度和术后矫正值,评估术后轴性痛和非轴性痛者间C_(2~7)椎体中心间距和侧块关节最大间距术后矫正值差异。结果颈肩轴性痛发作者,术后C_(2~7)屈伸运动范围下降幅度大于非轴性痛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轴性痛者C_(5~6)术前屈伸度大于非轴性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轴性痛者术后C_(3~4)椎间活动度矫正值大于非轴性痛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椎体中心和侧块关节最大间距术后矫正值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术前如合并颈椎失稳,易致减压范围内各椎间屈伸度变化程度失衡和周围软组织应力动态失衡,继发术后轴性痛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 单开门扩大成形 椎间活动度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
下载PDF
颈椎管单开门扩大成形术后轴性痛病程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巩腾 夏群 王景贵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18年第5期18-23,共6页
目的探讨影响颈椎管后路单开门扩大成形术后颈肩轴性痛病程长短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2010年2月至2013年8月因椎间关节硬化型颈椎病或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分别在我院行颈椎管后路单开门扩大成形非融合减压,辅助开门单侧Centerpiece微型板... 目的探讨影响颈椎管后路单开门扩大成形术后颈肩轴性痛病程长短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2010年2月至2013年8月因椎间关节硬化型颈椎病或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分别在我院行颈椎管后路单开门扩大成形非融合减压,辅助开门单侧Centerpiece微型板钉系统固定术后发生颈肩轴性痛(PAP)患者32例的治疗和随访资料,根据术后PAP病程长短,将患者分为两组,即:≤3个月改善者17例和>3个月改善者15例,比较两组术后影像学资料矫正值,包括:术后3个月门轴侧骨槽融合率、颈椎弧弦距、颈椎曲率指数、颈椎曲度角、椎板开门角和门轴侧骨槽位置,多元逻辑回归分析上述指标对PAP持续时间的影响。结果共收集到32例术后早期发生PAP患者的资料,经保守治疗后均有基本缓解,均获得随访时间19~40个月,中位数27个月,PAP≤3个月改善患者术后3个月门轴侧融合率高于PAP术后病程>3个月后改善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18,P=0.040)。术后3个月门轴侧融合率是影响单开门成形术后PAP持续时间长短的独立易感高危因素(OR=4.962,P=0.047)。结论有效提高术后早期椎板门轴侧骨槽融合率,是缩短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后路单开门扩大成形术后PAP持续时间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 单开门扩大成形 侧骨槽融合率 持续时间 影响因素分析
下载PDF
CSM颈椎后路单开门扩大成形术后轴性痛预后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巩腾 苏学涛 +1 位作者 夏群 王景贵 《武警医学》 CAS 2017年第11期1147-1150,1154,共5页
目的探讨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cervical stenotic myelopathy,CSM)患者行颈椎管后路单开门扩大成形术后,影响术后颈肩轴性痛(postoperative axial pain,PAP)病程长短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02至2010-02,武警后勤学院附属医... 目的探讨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cervical stenotic myelopathy,CSM)患者行颈椎管后路单开门扩大成形术后,影响术后颈肩轴性痛(postoperative axial pain,PAP)病程长短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02至2010-02,武警后勤学院附属医院和天津市天津医院因颈椎管狭窄行后路单开门扩大成形减压,联合连续节段开门侧Centerpiece微型板钉固定患者344例,其中出现32例PAP患者,平均随访3年以上,根据PAP持续时间,将患者分为2~5个月较快和6~16个月内较慢恢复组,比较PAP两组术后6个月门轴侧骨槽融合率,日本矫形骨科学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JOA)增长率、末次随访较首发PAP疼痛(visual analogue score,VAS)和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矫正值,术后即刻较术前颈椎屈伸度、曲度和椎管矢径矫正值,多元逻辑回归分析患者术前颈椎曲度、椎管矢径、颈椎屈伸度和术后门轴侧骨槽融合率对PAP持续时间的影响。结果 32例PAP患者均经非手术治疗,其中21例PAP术后2.8~4.8个月缓解,11例PAP术后6.9~15.5个月恢复,PAP较快改善组骨槽融合率高于较慢恢复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18,P=0.04),门轴侧骨槽融合率系预测PAP病程长短的危险因素(OR=4.9619,P=0.0465)。结论门轴侧骨槽愈合率显著提高并获尽早确切融合,有助于缩短颈椎管后路单开门扩大成形术后PAP恢复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 单开门成形 脊髓型颈椎病 侧骨槽融合率 持续时间 棘突韧带复合体
下载PDF
颈椎管单开门扩大成形辅助椎弓根钉棒固定术后轴性痛诱因探讨 被引量:3
7
作者 巩腾 苏学涛 +1 位作者 夏群 王景贵 《武警医学》 CAS 2018年第2期113-116,共4页
目的探讨多节段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cervical ossification of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OPLL)患者,行颈椎管后路单开门扩大成形辅助椎弓根钉棒系统固定术后轴性痛(postoperative axial pain,PAP)发作诱因,以及对短期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多节段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cervical ossification of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OPLL)患者,行颈椎管后路单开门扩大成形辅助椎弓根钉棒系统固定术后轴性痛(postoperative axial pain,PAP)发作诱因,以及对短期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01至2010-06,于武警后勤学院附属医院因多节段OPLL行后路单开门扩大成形减压,联合连续节段双侧椎弓根钉棒固定患者106例,至少随访3年,比较PAP组和非PAP组间术前合并颈椎不稳比例、术后较术前椎管正中矢径、椎板开门角、Pavlov比值、硬膜囊横截面积、颈椎生理曲度、颈髓后移距离、术后3个月JOA评分矫正值差异。结果 19例PAP患者首发时VAS2分者10例,2.5分5例,3分3例,3.5分1例,经非手术治疗后于术后3.7~10.9个月缓解,PAP组术前合并颈椎短节段不稳比例高于非P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9,P=0.04);PAP和非PAP两组间术后3个月较术前JOA评分矫正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7.20,P=0.22),其他观测参数亦均无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多节段OPLL患者术前合并颈椎单节段不稳时更易诱发PAP发生,未对术后早期疗效和神经功能改善程度造成负面持续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 单开门扩大成形 颈椎不稳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 椎弓根固定
下载PDF
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单开门减压术后轴性痛因素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巩腾 苏学涛 +2 位作者 夏群 王景贵 阚世廉 《临床骨科杂志》 2018年第3期257-262,共6页
目的探讨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MCDM)患者行单开门扩大成形联合开门侧Centrepiece微型板钉固定术后轴性痛(PAP)临床特点、病理机制及危险因素。方法对79例MCDM患者行单开门扩大成形联合开门侧Centrepiece微型板钉固定,手术节段均≥4个。... 目的探讨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MCDM)患者行单开门扩大成形联合开门侧Centrepiece微型板钉固定术后轴性痛(PAP)临床特点、病理机制及危险因素。方法对79例MCDM患者行单开门扩大成形联合开门侧Centrepiece微型板钉固定,手术节段均≥4个。根据是否发生PAP分为两组,PAP组(12例)和非PAP组(67例)患者,比较手术前后颈椎曲度、颈椎前凸指数、颈椎屈伸、侧弯和侧旋活动度差异,评估术前C_(2~7)节段颈椎曲度类型、大小及术前合并颈椎不稳与PAP发作的关系。结果 PAP组均接受非手术治疗,末次随访时基本改善。PAP组术前合并颈椎不稳比例高于非P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AP组术后颈椎屈伸活动度下降幅度大于非P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合并颈椎不稳的MCDM患者行单开门扩大成形联合开门侧Centrepiece微型板钉固定,术后更易继发颈椎屈伸活动度的下降和颈肩PA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 单开门扩大成形 颈椎不稳 微型板钉 后柱韧带复合体
下载PDF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单开门成形术后轴性痛发作风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巩腾 夏群 +1 位作者 王景贵 阚世廉 《临床骨科杂志》 2018年第6期641-646,共6页
目的探讨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PLL)患者行颈椎管单开门扩大成形术后轴性痛(PAS)发生机制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行单开门扩大成形减压联合连续开门侧Centerpiece微型钛板固定治疗79例OPLL患者,12例术后发生PAS。比较PAS和非PAS患者术中指... 目的探讨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PLL)患者行颈椎管单开门扩大成形术后轴性痛(PAS)发生机制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行单开门扩大成形减压联合连续开门侧Centerpiece微型钛板固定治疗79例OPLL患者,12例术后发生PAS。比较PAS和非PAS患者术中指标:减压节段数量,椎板开门角,C_2和C_7棘突处理方式;手术前后参数:合并颈椎不稳比例,C_(2~7)节段Cobb角,颈椎前凸指数,矢状垂直轴线,K线类型,C_(4~6)部分节段占C_(2~7)整体屈伸活动度比例。多元逻辑回归分析术前OPLL最狭窄处骨化物形态、病理分型、术前颈椎不稳及术中C_2或C_7棘突处理方式对PAS发作的影响。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术后颈椎屈伸度变化幅度与PAS严重度和发生率间存在关联性。结果 PAS患者术前合并颈椎不稳比例、术前C_(4~6)椎间占C_(2~7)活动度比例、术后C_(2~7)屈伸度矫正值均高于非PAS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颈椎不稳系预测PAS发作的独立易感因素,术后C_(2~7)屈伸度显著下降与PAS发生密切相关。结论颈椎不稳是单开门扩大成形术后继发PAS独立风险因素。术后发生PAS患者颈椎屈伸度下降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 单开门扩大成形术 术前颈椎不稳 微型钛板固定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
下载PDF
脊髓型颈椎病单开门扩大成形术后轴性痛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昊 巩腾 《武警医学》 CAS 2020年第2期127-131,135,共6页
目的探讨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行单开门扩大成形术后轴性痛发生特点、病理机制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01至2015-01武警特色医学中心骨科行单开门扩大成形联合开门侧微型钛板固定治疗的79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随访时间均在24个月以上... 目的探讨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行单开门扩大成形术后轴性痛发生特点、病理机制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01至2015-01武警特色医学中心骨科行单开门扩大成形联合开门侧微型钛板固定治疗的79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随访时间均在24个月以上,减压范围不低于4个节段。比较术后轴性痛组和非轴性痛两组患者间,术前合并颈椎失稳与否、术后颈椎曲度、前凸指数、屈伸活动度、椎管正中矢径、Pavlov比值、椎板开门角、硬膜囊面积不同变化幅度内病例分布构成比,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上述指标对PAP发作的影响程度,选取初筛P<0.10的参数,再经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进一步验证与PAP发作的相关性。评估术前已合并和未合并颈椎失稳两组间,术后屈伸度不同矫正范围内患者所占比例。结果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示术前有颈椎失稳、椎板开门角大小、术后屈伸度和颈椎前凸指数变化程度均与术后轴性痛发生相关(P<0.10)。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示术后屈伸度明显下降和术前有颈椎失稳系预测术后轴性痛发作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术后轴性痛患者术前合并颈椎失稳比例高于非轴性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轴性痛患者颈椎屈伸活动度显著下降比例高于非轴性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有颈椎失稳患者,其术后屈伸度显著下降比例高于术前无失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如术前合并颈椎失稳,更易因后路单开门扩大成形术后屈伸度显著下降而继发轴性痛。建议微型钛板仅用于固定非失稳节段,而术前失稳节段可选择侧块或椎弓根钉棒固定,以减少继发术后失稳和轴性痛发生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 单开门扩大成形 术前颈椎失稳 颈椎活动度 脊髓型颈椎病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