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2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的原因分析 被引量:32
1
作者 王贤 陈罡 +1 位作者 葛志强 时飞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15年第1期66-68,共3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的原因及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8月-2012年8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的7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X2检验对各原因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术后2周内46例患者发生再出血,再出血率...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的原因及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8月-2012年8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的7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X2检验对各原因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术后2周内46例患者发生再出血,再出血率为6.46%,其中87%的患者术后再次出血发生在术后48 h内。凝血功能异常、高血压病程大于10年、血肿位于小脑、超早期手术及术后血压剧烈波动是术后再出血危险因素。结论积极纠正凝血异常患者凝血指标,掌握合适手术时机,术中严密止血,术后加强监护,维持血压平稳是控制术后再出血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术后出血 危险因素
下载PDF
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 被引量:26
2
作者 裴志文 陈文忠 《现代医药卫生》 2005年第9期1048-1049,共2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适应证、手术时机及疗效评价。方法根据出血部位、出血量、意识状况及术后再出血,对比高血压脑出血超早期手术、早期手术和延迟手术的疗效的差异。结果早期手术组与延迟手术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适应证、手术时机及疗效评价。方法根据出血部位、出血量、意识状况及术后再出血,对比高血压脑出血超早期手术、早期手术和延迟手术的疗效的差异。结果早期手术组与延迟手术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手术的最佳时机是7~12小时,选择好手术适应证能够提高手术的治愈率,降低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外科治疗 手术适应证 延迟手术 术后出血 超早期手术 降低死亡率 疗效评价 手术时机 出血部位 意识状况 最佳时机 出血 显著性 治愈率
下载PDF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7
3
作者 沈华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6年第6期366-367,共2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HICH)术后再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5年9月手术治疗的50例HICH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CT检查判断再出血。结果术后发生再出血14例,发生率为28.0%。单因素分析显示,再出血患者中,高血压病史〉...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HICH)术后再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5年9月手术治疗的50例HICH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CT检查判断再出血。结果术后发生再出血14例,发生率为28.0%。单因素分析显示,再出血患者中,高血压病史〉5年比例、术后躁动比例和术后血压波动比例均明显高于术后未出血患者(P〈0.05),而术中发现责任动脉比例却明显低于术后未出血患者(P〈0.05)。多因素Loge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后血压波动(OR=14.692;95%CI为1.220~176.890;P=0.034)是术后发生再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而术中发现责任动脉(OR=0.056;95%CI为0.005~0.652;P=0.021)却可以显著减少术后再出血发生率。结论术中加强责任动脉的电凝止血、术后控制血压平稳有助于避免和减少HICH术后再出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显微手术 术后出血 危险因素
下载PDF
神经内镜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早期再出血的原因与对策 被引量:23
4
作者 许小兵 林发牧 +3 位作者 李子坚 骆实 彭永东 陈建民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2期3462-3465,共4页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早期(24 h内)再出血的原因和预防措施。方法应用神经内镜手术治疗高血压性壳核脑出血术后患者69例,于术后6、24 h复查头颅CT。术后病情恶化的患者立即复查。分为术后再出血组和无再出血组,对比...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早期(24 h内)再出血的原因和预防措施。方法应用神经内镜手术治疗高血压性壳核脑出血术后患者69例,于术后6、24 h复查头颅CT。术后病情恶化的患者立即复查。分为术后再出血组和无再出血组,对比分析两组在年龄、长期饮酒、服用抗血小板和抗凝药物、术中止血情况、术后血压波动情况等5个方面的差异,结合手术经过分析预防措施。结果本组患者术中血肿清除程度均〉90%。术后24 h内发生再出血9例,再出血率为13.0%。超早期手术者在再出血组中占77.8%,在无再出血组中占2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术后血压波动在再出血组中占66.7%,在无再出血组中占1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被认定术中止血欠确切者在再出血组中占55.6%,在无再出血组中占11.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入院前GCS评分11-13分者在再出血组中占88.9%,在无出血组中占4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结论虽然神经内镜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早期再出血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但是其中超早期手术、止血欠确切、术后血压波动与术后再出血密切相关。选择正确的手术时机、术中确切止血、加强术后血压管理是防止术后早期再出血的最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发性脑出血 高血压脑出血 微侵袭手术 神经内镜 术后出血 预防
下载PDF
阿司匹林与脑出血术后再出血相关性和不同血小板制剂治疗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3
5
作者 李晓卫 孙昭胜 +6 位作者 叶艳巧 陈建超 李永谦 赵金恋 宋德余 赵旺淼 毛建辉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47-349,共3页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与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术后再出血的相关性和新鲜血小板、冰冻血小板的疗效。方法开颅手术治疗脑出血816例,未应用阿司匹林的为对照组(A组),应用阿司匹林的随机分为三组:B组常规治疗,c组加用冰冻血小板,D组加...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与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术后再出血的相关性和新鲜血小板、冰冻血小板的疗效。方法开颅手术治疗脑出血816例,未应用阿司匹林的为对照组(A组),应用阿司匹林的随机分为三组:B组常规治疗,c组加用冰冻血小板,D组加用新鲜血小板。排除术中止血不彻底患者(共27例)后,A组315例、B组154例、C组160例、D组160例。结果再出血量、死亡率及ADL评分:B组与A、C、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C、D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阿司匹林可增加脑出血术后再出血机会,增加致残率及死亡率;新鲜血小板及冰冻血小板疗效明显,且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司匹林 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 术后出血 新鲜血小板 冰冻血小板
原文传递
术中门静脉压力决定手术方式的评价(附112例病例分析) 被引量:21
6
作者 王维民 杨尹默 +1 位作者 万远廉 黄莛庭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2期811-813,共3页
目的分析了门静脉高压症术中门静脉压力与术后再出血的关系,探讨在规范实施断流术的前提下,何时应加做分流手术。方法回顾性调查了1996~1999年间我院外科门静脉高压症断流术的病例112例。选择肝功能分级、断流前后门静脉压力、再出血... 目的分析了门静脉高压症术中门静脉压力与术后再出血的关系,探讨在规范实施断流术的前提下,何时应加做分流手术。方法回顾性调查了1996~1999年间我院外科门静脉高压症断流术的病例112例。选择肝功能分级、断流前后门静脉压力、再出血的程度(黑便/呕血)作为指标进行观察。结果(1)开腹后,门静脉压力<35cmH2O的例数为29例,>35cmH2O的为83例;断流后,门静脉压力<35cmH2O的例数为39例,>35cmH2O的为73例。(2)肝功能分级A、B级术后再出血率明显低于肝功能C级的病例,且后者的再出血的发生时间明显短于前者,程度多以呕血为主。(3)断流前门静脉压力低于与高于35cmH2O的病例,术后再出血的发生率、再出血发生时间及程度没有明显差别。(4)断流后门静脉压力>35cmH2O的病例术后再出血率明显高于压力<35cmH2O的病例,且再出血的发生时间明显缩短,出血的程度亦加重。结论断流术后测定的门静脉压力的数值与术后再出血在发生率、发生时间以及程度上均有关系,如果断流术后门静脉压力仍>35cmH2O,应该加做分流手术,即采用分断流联合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静脉压力 术后出血 术中 分流手术 肝功能分级 呕血 断流术后 病例 门静脉高压症 发生率
原文传递
不同手术方式和手术时机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1
7
作者 官春城 郭铭 +4 位作者 龙潮新 梁晓华 冯金福 李平安 余英教 《海南医学》 CAS 2019年第14期1810-1813,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式和手术时机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粤北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8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开颅组(开颅血肿清除术,n=100)和穿刺组...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式和手术时机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粤北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8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开颅组(开颅血肿清除术,n=100)和穿刺组(穿刺引流术,n=82);按照发病至手术时间将患者分为三组:超早期组(≤7 h,n=68)、早期组(7~24 h,n=62),晚期组(>24 h,n=52)。记录并比较各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4 d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以及术后再出血情况,术后3个月,比较各组患者的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的优良率。结果术后,开颅组与穿刺组患者的GCS评分分别为(10.38±3.18)分、(9.29±2.79)分,NIHSS评分分别为(12.84±3.37)分、(13.29±4.18)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开颅组与穿刺组术后再出血发生率(12.00%和12.20%)及预后优良率(60.00%和52.44%)比较差异也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早期组患者术后再出血发生率为20.59%,明显高于早期组的8.06%及晚期组的5.77%,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3个月时,超早期组患者与早期组预后优良率分别为61.76%和62.90%,明显高于晚期组的42.3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超早期组与早期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颅血肿清除术及穿刺引流术均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有效方法,但是早期手术即发病7~24 h内进行手术是较佳的手术时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开颅血肿清除术 穿刺引流术 手术时机 术后出血 预后
下载PDF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原因分析及防治对策 被引量:20
8
作者 苏亿年 赵丁丁 +2 位作者 吴秋涛 陈弼政 罗富华 《当代医学》 2013年第18期73-74,共2页
目的研究分析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的原因及防治对策。方法选取收治的210例已进行手术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将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的患者设为M组,与术后未出血康复的患者设为N组,比较分析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的... 目的研究分析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的原因及防治对策。方法选取收治的210例已进行手术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将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的患者设为M组,与术后未出血康复的患者设为N组,比较分析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的原因及防治对策。结果 M组中48例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患者的凝血功能异常、术中出血量、出血后凝块形状和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及脑出血后多长时间进行手术与术后再出血的发生有关,其中脑出血后多长时间进行手术与术后再出血的发生关系密切,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出血后多长时间进行手术与术后再出血的发生率有重要关系,其中脑出血后7~20h进行手术治疗可以降低术后再出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术后出血 原因分析 防治对策
下载PDF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再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0
9
作者 朱敏 于如同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3期65-66,共2页
目的分析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再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45例,根据术后是否再次出血分为再出血组22例、未出血组123例,收集两组术后再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并进行单因素分析及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 目的分析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再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45例,根据术后是否再次出血分为再出血组22例、未出血组123例,收集两组术后再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并进行单因素分析及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入院时收缩压≥200 mm Hg、发病距手术时间≤6 h、凝血机制异常、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再出血有关(P均<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院时收缩压≥200 mm Hg、发病距手术时间≤6 h、凝血机制异常是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再出血的危险因素(OR分别为4.318、12.698、5.840,95%CI分别为1.144~16.299、3.227~49.965、1.231~27.703,P均<0.05)。结论入院时收缩压较高、发病后6 h内手术及凝血机制异常的脑出血患者易发生术后再出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出血 高血压性 术后出血 危险因素
下载PDF
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对肝功能的影响及术后再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0
10
作者 王芬 步光奎 +2 位作者 沈守荣 唐五良 徐灿霞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21-525,共5页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实施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EVL)对肝功能的影响并分析术后再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37例行EVL的肝硬化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术前的肝功能Child-Pugh分级将患者分为A级、B级、C级三组,分别收集患者术前及术...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实施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EVL)对肝功能的影响并分析术后再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37例行EVL的肝硬化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术前的肝功能Child-Pugh分级将患者分为A级、B级、C级三组,分别收集患者术前及术后1周的肝功能结果,比较肝功能的变化;再根据患者术后是否发生再出血将患者分为出血组与未出血组,分析影响术后再出血的危险因素。结果:A级、B级、C级三组患者套扎后肝功能中的ALT,AST,T-Bil,D-Bil较前无显著变化(P>0.05)。共有13例患者EVL后出血,出血率为9.49%,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病程、肝功能分级、凝血酶原时间、腹水量为影响术后再出血的危险因素。结论:EVL对肝功能无明显影响,肝硬化患者的病程、肝功能分级、凝血酶原时间、腹水量为EVL后再出血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 肝功能 术后出血 危险因素
下载PDF
门静脉高压症术后再出血问题 被引量:17
11
作者 谭毓铨 王贵民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4期219-221,共3页
关键词 门静脉高压症 术后出血 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大出血 非手术疗法 治疗效果 肝脏移植 手术止血 出血 断流术后 手术治疗 不满意 终末期 经内镜 术后 病人
原文传递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9
12
作者 杨雪 潘金玉 +2 位作者 魏利 张学应 鲜继淑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18年第10期711-714,共4页
目的分析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发生再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预防术后再出血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413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搜集术后再出血可能存在关联性的相关因素,总结高危因素。结果经... 目的分析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发生再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预防术后再出血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413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搜集术后再出血可能存在关联性的相关因素,总结高危因素。结果经单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收缩压、GCS评分、出血量、是否存在凝血功能障碍以及是否使用镇静镇痛药物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再出血存在显著的相关性(P <0. 05);经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收缩压、GCS评分、出血量以及是否存在凝血功能障碍是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再出血的危险因素(P <0. 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再出血存在诸多的影响因素;围手术期收缩压较高、意识障碍程度较深、出血量较多、凝血功能障碍是术后发生再出血的独立影响因素,在临床工作中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术后出血 去骨瓣减压术 微创穿刺引流术 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
下载PDF
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时机与术后再出血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7
13
作者 谢振都 《当代医学》 2012年第14期85-86,共2页
目的对于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时机的选择对术后再出血的影响进行分析与研究。方法分析近3年来收治的52例高血压脑出血(HICH)患者手术病例,并且根据患者术后再出血的情况,对不同的手术时机的选择与术后再出血的关联性进行回顾性分析与总结... 目的对于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时机的选择对术后再出血的影响进行分析与研究。方法分析近3年来收治的52例高血压脑出血(HICH)患者手术病例,并且根据患者术后再出血的情况,对不同的手术时机的选择与术后再出血的关联性进行回顾性分析与总结。结果本组患者52例,术后再出血共9例,再出血的发生率为17.3%。该9例术后再出血患者中,发生在超早期手术(7h以内)的患者为5例,发生在8~24h内手术的患者3例,发生在24h以上手术的患者1例。该结果显示出不同的手术时机对于术后再出血的影响不同,且超早期手术对于术后再出血的影响最为显著。结论高血压脑出血经过超早期手术后发生术后再出血的几率比后期手术患者高很多,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情况。提高手术的技巧与随机应变的能力,发挥高血压脑出血超早期手术的特点,对于降低手术的危险性和致死率有着极为关键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手术时机 术后出血 相关性研究
下载PDF
微创穿刺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时机选择 被引量:15
14
作者 熊海洋 吴中亚 张家良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1年第2期154-159,共6页
目的探讨微创穿刺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HICH)的最佳时间窗口。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10—2019-10信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287例HICH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发病至手术时间<6 h的患者纳入A组,将发病至手术时间6~24 h的患者纳入B组,将发病至手术时... 目的探讨微创穿刺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HICH)的最佳时间窗口。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10—2019-10信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287例HICH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发病至手术时间<6 h的患者纳入A组,将发病至手术时间6~24 h的患者纳入B组,将发病至手术时间>24 h的患者纳入C组。对比各组近期疗效、远期疗效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A组和C组及B组和C组近期疗效优良率比较(73.86%vs 67.69%,83.58%vs 67.6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再出血发生率12.50%,远高于B组(5.22%)和C组(3.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远期疗效优良率高于B组和C组(70.45%vs 53.73%,55.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后6~24 h行微创穿刺术对于符合条件的患者是更为理想的手术时间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预后 微创穿刺术 并发症 术后出血 手术时机
下载PDF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5
15
作者 魏宜功 王诚 刘窗溪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9年第19期2141-2146,共6页
目的分析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2013-01-2018-01贵州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988例,其中术后再出血41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41例再出血病例临床资料并判断影响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 目的分析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2013-01-2018-01贵州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988例,其中术后再出血41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41例再出血病例临床资料并判断影响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的相关因素。结果患者的年龄、性别、高血压病程、基础疾病、发病至手术时间、术前GCS评分、术中血压等因素与术后再出血无明显相关性(P>0.05),而出血量、显微手术技巧、使用止血材料、术后血压管理等因素与术后再出血密切相关(P<0.05)。结论影响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的因素较多,术中显微镜下精细操作及术后保持血压正常平稳等对预防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术后出血 相关因素 显微手术 血压管理
下载PDF
丙泊酚镇静对颅脑外伤患者术后再出血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5
16
作者 罗孝全 何家全 +3 位作者 陈兵 付安辉 冯浩 唐辉 《西部医学》 2018年第6期847-850,共4页
目的探讨丙泊酚镇静对颅脑外伤患者术后再出血及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2015年2月~2017年1月收治的颅脑外伤患者131例,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62例)和观察组(69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照组术后予以常规治疗,观... 目的探讨丙泊酚镇静对颅脑外伤患者术后再出血及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2015年2月~2017年1月收治的颅脑外伤患者131例,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62例)和观察组(69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照组术后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丙泊酚镇静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术后Riker镇静躁动评分(Sedation-Agitation Scale,SAS)、颅内压(Intracranial pressure,ICP)、心率(Heart rate,HR)、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血氧饱和度(SpO2)等指标,行组间差异性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再出血率、病死率及术后6个月时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lasgow Outcome Scale,GOS)。结果观察组患者SAS、ICP在术后1、2、4、8h各个时间点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HR、SBP、DBP在术后1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术后2、4、8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再出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死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六个月时格拉斯哥预后评分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脑外伤患者术后使用丙泊酚镇静能避免剧烈躁动,减少再出血发生率,改善患者远期预后,提高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外伤 丙泊酚镇静 术后出血 预后
下载PDF
阿司匹林与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的相关性 被引量:14
17
作者 李晓卫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63-464,共2页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Asp)与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的相关性。方法开颅手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612例,按发病前长期应用Asp与否分为未应用Asp(A)组和应用Asp(B)组。比较两组术后再出血率、再出血量、死亡率及随访6个月时日常生活活动能...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Asp)与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的相关性。方法开颅手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612例,按发病前长期应用Asp与否分为未应用Asp(A)组和应用Asp(B)组。比较两组术后再出血率、再出血量、死亡率及随访6个月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分级。结果术后再出血率A组为12.1%,B组为39.7%;再出血量A组为(41.3±20.6)ml,B组为(53.2±20.1)ml;死亡率A组为13.4%,B组为38.4%;6个月后ADL评分A组为(67.05±26.2)分,B组为(55.17±29.4)分;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长期服用Asp增加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再出血机会,增加致残率及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司匹林 高血压脑出血 开颅术 术后出血
下载PDF
锁孔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 被引量:13
18
作者 陈高 张建民 吴群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11期931-933,共3页
目的探讨锁孔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及适应证。方法观察34例经锁孔及显微镜或内镜下血肿清除术(锁孔组)患者的再出血率、术后病死率(术后48h内)和远期(术后6个月)随访结果,与40例传统开颅血肿清除术(传统组)患者相比较。... 目的探讨锁孔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及适应证。方法观察34例经锁孔及显微镜或内镜下血肿清除术(锁孔组)患者的再出血率、术后病死率(术后48h内)和远期(术后6个月)随访结果,与40例传统开颅血肿清除术(传统组)患者相比较。结果锁孔组患者术后再出血发生率较传统组显著降低,手术病死率两组相似。锁孔术组病情Ⅱ、Ⅲ级患者远期预后优于传统组,差异有显著性。Ⅳ、Ⅴ级患者远期预后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显微镜或内镜辅助下锁孔血肿清除术有助于降低术后再出血发生率,手术创伤小,能更好地保护神经功能,在轻症患者(病情分级Ⅱ、Ⅲ)能获得较好的预后,有良好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锁孔 微侵袭显微外科 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 手术治疗 锁孔术 开颅血肿清除术 术后病死率 术后出血 远期预后 病情分级 传统组
原文传递
血小板抑制剂类药物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再出血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4
19
作者 危兆胜 袁冠前 +6 位作者 谭俊 孙卫进 丁绍峰 季文伟 高丹丹 王振 梁国标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86-289,共4页
目的分析血小板抑制剂类药物对行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术后再出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纳入2013年1月至2016年6月沈阳军区总医院神经外科采用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的153例原发性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其中25例有口服阿司匹林... 目的分析血小板抑制剂类药物对行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术后再出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纳入2013年1月至2016年6月沈阳军区总医院神经外科采用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的153例原发性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其中25例有口服阿司匹林史(阿司匹林组),128例无应用血小板抑制类药物史(对照组)。对比两组临床资料,分析血小板抑制剂类药物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术后再出血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血压、出血位置及出血量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复查头颅CT,25例阿司匹林组患者中,2例(8.0%)发生再出血,其中1例为症状性再出血,再次行开颅血肿清除术好转;另1例为无症状性再出血,保守治疗后好转。128例对照组患者中,8例(6.3%)发生再出血,其中2例为无症状性再出血,未行手术;6例为症状性再出血,家属放弃治疗。两组再出血比例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14,P〉0.05)。结论使用血小板抑制类药物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开颅血肿清除术后再出血率较未使用者未明显增加。对此类有手术指征的患者若积极手术,可能会降低术后不良后果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出血 高血压性 阿司匹林 影响因素分析 术后出血
原文传递
比较立体定向置管血肿引流术与微创锥颅血肿碎吸术对脑出血患者术后再出血的影响 被引量:13
20
作者 梁伟 张学军 +1 位作者 王东挺 蔡文黎 《血栓与止血学》 2017年第6期958-960,共3页
目的比较立体定向置管血肿引流术与微创锥颅血肿碎吸术对脑出血患者术后再出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0月于我院就诊的12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立体定向置管血肿引流术组(A组)和微创锥颅血肿... 目的比较立体定向置管血肿引流术与微创锥颅血肿碎吸术对脑出血患者术后再出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0月于我院就诊的12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立体定向置管血肿引流术组(A组)和微创锥颅血肿碎吸术组(B组),每组60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再出血的发生率、以及血小板、凝血功能指标水平的变化。结果术后再出血发生率、A组vs B组为6.67%vs 13.33%(P<0.05)。与B组相比,A组患者Fbg、PLT水平较高(P<0.05);与B组相比,A组患者PT、a PTT、TT、PDW、MPV水平降低(P<0.05)。结论立体定向置管血肿引流术治疗脑出血时更能降低术后再出血的发生率,同时不影响血小板与凝血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血 立体定向置管血肿引流术 微创锥颅血肿碎吸术 术后出血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