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术后手术部位感染因素分析 被引量:29
1
作者 王买全 张松涛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5,共5页
目的分析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将240例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手术治疗患者纳入研究,统计术后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肿瘤分布部位,根据是否发生感染分为感染组和非感染组;将术前血清... 目的分析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将240例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手术治疗患者纳入研究,统计术后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肿瘤分布部位,根据是否发生感染分为感染组和非感染组;将术前血清白蛋白水平、术前牙结石情况、手术方式、术中是否使用抗生素、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长、置管时长、住院时长、术后放置引流管情况及转入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时长考虑为可能影响术后术区感染的因素,对比感染组与非感染组患者上述指标,进行单因素分析。将单因素分析发现可能相关的因素(P<0.05)纳入logistic回归分析,找出独立危险因素。结果舌癌患者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率最高,其次为颊癌、唇癌、牙龈癌,而腭癌无感染发生,P <0.05。通过对比非感染组和感染组单因素分析发现感染组患者术前血清白蛋白≤35g/L、术前牙周结石Ⅲ度、术式Ⅲ(扩大切除+颈淋巴结清扫+皮瓣修复术)、术中使用抗生素、置管时间≤24h、住院时间>18d、术后放置引流管的百分率均较非感染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长、转入ICU时长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导致患者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术前牙周结石Ⅲ度(OR=7.149,P=0.014)、术前血清白蛋白≤35g/L(OR=0.059,P=0.034)、术式Ⅲ(OR=4.135,P=0.024)、住院时间>18d(OR=24.845,P=0.009)。结论研究发现术前牙周结石Ⅲ度、术前血清白蛋白值≤35g/L、术式Ⅲ、住院时间>18d是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且感染多发生在舌癌患者中,应针对具备上述特征的患者重点预防术后术区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颌面部 恶性肿瘤 感染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术后术区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7
2
作者 田忠奇 刘慧 +2 位作者 胡露露 王冰 龚忠诚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7年第4期67-70,共4页
目的:分析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术后术区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05年1月-2014年12月在笔者科室进行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发生术后术区感染的可能因素,采用SPSS18.0进行数据统计。计量资料统计分析采用均数&... 目的:分析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术后术区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05年1月-2014年12月在笔者科室进行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发生术后术区感染的可能因素,采用SPSS18.0进行数据统计。计量资料统计分析采用均数±标准差,计数资料采χ~2检验。结果:218例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发生术后术区感染者24例(11.0%)。分析结果显示,术前白蛋白值、口腔卫生、术后置管时间、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围手术期用药及手术方式是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发生术后术区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术前加强患者营养以改善患者术前白蛋白值,尽可能缩短手术时间,改善手术方式,减少术中出血,加强术后护理,减少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是降低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术后创口感染的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颌面部 恶性肿瘤 感染 危险因素
下载PDF
腹股沟疝患者无张力疝修补术后术区感染的相关因素探析 被引量:12
3
作者 林栓琴 赵亚笙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20年第14期1854-1856,共3页
腹股沟疝(IH)是腹腔脏器通过腹股沟薄弱或缺损区突向体表所致,常见于老年人与婴幼儿,是外科常见病,占疝疾病90%左右,男性发病率高达30%[1]。无张力疝修补术是运用各种材质的补片加强腹壁薄弱区,从而降低IH复发率,但实施无张力疝修补术... 腹股沟疝(IH)是腹腔脏器通过腹股沟薄弱或缺损区突向体表所致,常见于老年人与婴幼儿,是外科常见病,占疝疾病90%左右,男性发病率高达30%[1]。无张力疝修补术是运用各种材质的补片加强腹壁薄弱区,从而降低IH复发率,但实施无张力疝修补术后也不可避免的存在并发症风险,术区感染(SSI)是该手术常见并发症之一[2]。一旦发生SSI,极可能需进行二次手术,不仅影响预后,亦增加了患者的经济及心理负担,因此预防无张力疝修补术后SSI意义重大[3]。鉴于此,本研究选取348例IH患者,探究无张力疝修补术后SSI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张力疝修补 男性发病率 缺损 常见并发症 感染 腹腔脏器 二次手 腹股沟疝
下载PDF
胸腰椎骨折患者后路内固定术后早期术区感染的影响因素分析及护理方案制定 被引量:9
4
作者 周玲 刘敏 杨笑宇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20年第14期1920-1922,共3页
胸腰椎骨折后常行后路内固定治疗,因其具有手术切口小、损伤椎骨附近肌群较少、出血量少、恢复较快等特点,已广泛用于脊柱损伤领域[1]。脊柱骨折、椎体滑脱、结核、肿瘤、脊柱畸形均可用该内固定方式治疗,其不仅具有支撑和加压作用,同... 胸腰椎骨折后常行后路内固定治疗,因其具有手术切口小、损伤椎骨附近肌群较少、出血量少、恢复较快等特点,已广泛用于脊柱损伤领域[1]。脊柱骨折、椎体滑脱、结核、肿瘤、脊柱畸形均可用该内固定方式治疗,其不仅具有支撑和加压作用,同时可多节段固定,使患者恢复更快[2]。术区感染是后路内固定术后常见并发症,一旦术区发生感染,可致使内固定失败,影响手术效果甚至导致败血症发生。如何降低胸腰椎后路内固定术后术区感染风险是近年来的热议话题,相关数据显示发生感染率接近7%[3]。鉴于此,本研究选取162例胸腰椎骨折患者,探究其后路内固定术后早期术区感染的影响因素,并针对危险因素制定护理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压作用 脊柱骨折 脊柱损伤 脊柱畸形 胸腰椎骨折 切口 感染 内固定方式
下载PDF
预防性经皮胃造瘘对口腔癌切除并同期修复重建术后术区感染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帕热克江·帕塔尔 李晨曦 +3 位作者 克热木·阿巴司 胡露露 方昌 龚忠诚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9-34,共6页
目的:探究不同肠内营养方式对口腔癌根治性切除术并同期行修复重建术后术区感染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3年1月就诊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口腔颌面肿瘤外科接受口腔癌根治性切除术并同期行修复重建的患者的临床资料,... 目的:探究不同肠内营养方式对口腔癌根治性切除术并同期行修复重建术后术区感染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3年1月就诊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口腔颌面肿瘤外科接受口腔癌根治性切除术并同期行修复重建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给予的不同肠内营养方式,将纳入病例分为预防性经皮胃造瘘组(n=26)、鼻饲管组(n=54)及经口进食组(n=33)。比较3组患者手术治疗后术区感染率、皮瓣坏死率情况。结果:预防性经皮胃造瘘组患者术区感染率显著低于鼻饲管组和经口进食组(P<0.05);3组间皮瓣坏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周患者体重指数、总蛋白、白蛋白、肌酐、红细胞压积值与入院时测量的差值在3组间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1)。结论:预防性经皮胃造瘘可以有效降低口腔癌根治性切除术并同期行修复重建术后皮瓣感染率,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癌 修复重建 感染 预防性经皮胃造瘘
下载PDF
中晚期口腔癌组织瓣移植术区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及Nomogram预测模型构建
6
作者 马腾 李德龙 冯芝恩 《北京口腔医学》 CAS 2024年第4期257-260,共4页
目的分析中晚期口腔癌患者手术同期组织瓣移植术区感染危险因素,并构建列线图Nomogram预测模型。方法收集2015年3月至2020年3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口腔医院住院接受游离组织瓣移植手术的中晚期口腔癌患者,建立研究队列,收集患者基线... 目的分析中晚期口腔癌患者手术同期组织瓣移植术区感染危险因素,并构建列线图Nomogram预测模型。方法收集2015年3月至2020年3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口腔医院住院接受游离组织瓣移植手术的中晚期口腔癌患者,建立研究队列,收集患者基线和临床资料。观察术区感染发生率,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术区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并基于回归分析结果,建立Nomogram预测模型,以模型一致性指数和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验证模型的预测区分度;绘制校准曲线并进行Hosmer-Lemeshow验证模型的概率一致性;通过决策曲线分析(decision curve analysis,DCA)验证预测模型的临床效益。结果所有纳入研究患者中83例(23.1%)发生术区感染。Logistic回归分析证实,糖尿病、肿瘤部位(非上颌区域)、T4b分期、手术时间≥8 h及气管切开术是术区感染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构建的Nomogram预测模型,经内部验证,C指数为0.682,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P=0.974,证实模型具有较好的区分度和模型概率一致性。临床决策曲线显示,在0.1-0.55阈值范围内,模型能够提供临床净收益。结论本研究通过临床分析,获得中晚期口腔癌患者接受同期游离组织瓣移植术后术区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并构建了Nomogram预测模型,模型具有较好的临床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晚期口腔癌 组织瓣移植 感染 风险预测模型 列线图
下载PDF
SAA、HBP、PCT联合检测在四肢开放性骨折术后感染辅助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7
作者 孙程程 黄丹 +1 位作者 何清 姜里航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24年第6期671-672,共2页
目的观察血清淀粉样蛋白(Serum amyloid A,SAA)、肝素结合蛋白(Heparin-binding protein,HBP)以及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联合检测在四肢开放性骨折术后感染辅助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2018-01-2020-12治疗的275例四肢开放性骨... 目的观察血清淀粉样蛋白(Serum amyloid A,SAA)、肝素结合蛋白(Heparin-binding protein,HBP)以及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联合检测在四肢开放性骨折术后感染辅助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2018-01-2020-12治疗的275例四肢开放性骨折,其中125例术后出现手术部位感染(感染组),150例未发生术后感染(非感染组)。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量两组血清中的SAA、PCT含量,双位点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测量两组血浆HBP水平。结果感染组SAA、HBP、PCT水平均显著高于非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的SAA、HBP、PCT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15、0.731、0.629。SAA的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为79.52%和73.22%;HBP的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为78.13%和75.12%;PCT的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为82.27%和69.64%。另外,在综合使用SSA、HBP、PCT诊断躯干开放性骨折手术部位的细菌感染时,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可达到89.35%和91.82%。结论联合检测SAA、HBP、PCT可以有效初步诊断四肢开放性骨折术后是否存在细菌感染,相较于单独检测SAA、HBP和PCT这些感染标志物,综合评估的诊断效果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 A型血清淀粉蛋白 降钙素前体 肝素结合蛋白
原文传递
骨折内固定植入术后术区感染致病菌分布及危险因素分析
8
作者 彭希 李毅 施李辉 《中国消毒学杂志》 CAS 2024年第7期521-523,共3页
目的探讨胫腓骨骨折内固定植入术后术区感染的致病菌及危险因素。方法通过医院感染监测和细菌分离鉴定方法,对某医院因胫腓骨骨折行内固定植入的患者术后术区感染及致病菌分布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共调查胫腓骨骨折内固定植入术患者598... 目的探讨胫腓骨骨折内固定植入术后术区感染的致病菌及危险因素。方法通过医院感染监测和细菌分离鉴定方法,对某医院因胫腓骨骨折行内固定植入的患者术后术区感染及致病菌分布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共调查胫腓骨骨折内固定植入术患者598例,发生术区感染41例,感染发生率为6.86%。从患者术区感染标本中共检出病原菌61株,其中革兰阴性菌和革兰阳性菌分别为34株和27株,构成比分别为55.74%和44.26%。年龄≥60岁、开放性骨折、术后引流不通畅、合并糖尿病及GustiloⅢ型骨折等因素构成胫腓骨骨折内固定植入术后术区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胫腓骨骨折内固定植入术后术区感染的发生率较高,革兰阴性菌为主要致病菌,术区感染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应采取针对性防控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腓骨骨折 内固定植入 感染 致病菌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三维钛网颅骨修补术区感染原因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夏明 邵珠平 +3 位作者 李文化 于效良 鲍波 王军成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0年第1期74-76,共3页
目的分析三维钛网颅骨修补术区感染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江苏省徐州市肿瘤医院收治57例做三维钛网颅骨修补术的患者的临床资料,13例患者(24.6%)术中在去骨瓣减压时做颞肌及筋膜切除术,分析术区感染的发生... 目的分析三维钛网颅骨修补术区感染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江苏省徐州市肿瘤医院收治57例做三维钛网颅骨修补术的患者的临床资料,13例患者(24.6%)术中在去骨瓣减压时做颞肌及筋膜切除术,分析术区感染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结果 57例患者中,7例发生了术区感染。术区感染患者在年龄、性别、是否长期吸烟、是否伴有糖尿病及颅骨缺损修补手术时间与无术区感染患者的差异无显著性;但两者颅骨缺损时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颞肌及筋膜切除差异有显著性(P<0.05)。单因素变量分析显示:颅骨缺损时间(OR=0.926,95%CI:0.868~0.989,P=0.022),颞肌及筋膜切除(OR=6.074,95%CI:1.153~32.001,P=0.033),两者在术区感染方面关系密切。多因素变量分析显示:颅骨缺损时间(OR=0.901,95%CI:0.826~0.982,P=0.018),颞肌及筋膜切除(OR=11.607,95%CI:1.155~116.590,P=0.037),两者呈独立相关。结论早期颞肌切除会增加在后期三维钛网颅骨修补术区感染的风险,颞肌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肌保护 感染 三维钛网 颅骨修补
下载PDF
肝癌射频消融术后即刻术区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处理:附七例报道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鑫 刘烨磊 +2 位作者 黄静 陆才德 房炯泽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377-379,共3页
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20年6月在浙江萧山医院和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接受肝癌射频消融治疗后1周内出现即刻术区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总结此类病例的特点。结果表明,射频治疗后术后共有7例发生即刻术区感染,发生率为0.65%(7/107... 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20年6月在浙江萧山医院和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接受肝癌射频消融治疗后1周内出现即刻术区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总结此类病例的特点。结果表明,射频治疗后术后共有7例发生即刻术区感染,发生率为0.65%(7/1075),其中3例存在胆肠吻合手术病史,3例为肝移植术后,3例合并糖尿病,B超影像表现为术区积气。该类患者常规抗生素治疗无效,穿刺引流难度较高,然而穿刺成功后发热症状可明显改善。由此可见,射频消融治疗后即刻术区感染发生率极低,尽早识别并进行病灶穿刺引流是治疗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刺引流 感染 常规抗生素 射频消融治疗 肝移植 射频治疗 发热症状 穿刺成功
原文传递
围手术期术区不剃毛备皮法在巨型黑色素毛痣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小林 王红霞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5年第3期61-63,共3页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术区不剃毛备皮在巨型黑色素毛痣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本科60例巨型黑色素毛痣切除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围手术期术区不剃毛备皮,对照组围手术期术区常规剃毛备皮,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区感染及术...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术区不剃毛备皮在巨型黑色素毛痣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本科60例巨型黑色素毛痣切除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围手术期术区不剃毛备皮,对照组围手术期术区常规剃毛备皮,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区感染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区感染略大于对照组,术区恢复情况等同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进行巨型黑色素毛痣切除术时围手术期术区可不进行剃毛备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色素毛痣 剃毛备皮 感染 恢复情况
下载PDF
影响胫腓骨开放骨折患者术后发生术区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
12
作者 唐犁春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1年第22期107-109,共3页
目的探究影响胫腓骨开放骨折患者术后发生术区感染的相关因素,为临床预防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0月至2020年12月乌兰察布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收治的650例胫腓骨开放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其术后是否发生术区感染,分为... 目的探究影响胫腓骨开放骨折患者术后发生术区感染的相关因素,为临床预防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0月至2020年12月乌兰察布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收治的650例胫腓骨开放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其术后是否发生术区感染,分为感染组(50例)和非感染组(60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微创钢板接骨术联合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并于术后接受病原菌检测。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将单因素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影响胫腓骨开放骨折患者术后发生术区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感染组中年龄≥60岁、合并基础疾病≥3种、术后持续引流、Gustilo分型为Ⅲ型、住院时间≥3周的患者占比均显著高于非感染组,且受伤至手术时间显著长于非感染组(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术后持续引流、合并基础疾病≥3种、住院时间≥3周、受伤至手术时间长、Gustilo分型为Ⅲ型均为影响胫腓骨开放骨折患者术后发生术区感染的危险因素(OR=2.475、2.067、2.333、1.856、1.193、1.746,均P<0.05)。结论年龄≥60岁、术后持续引流、合并基础疾病≥3种、住院时间≥3周、受伤至手术时间长、Gustilo分型为Ⅲ型均为胫腓骨开放骨折患者术后发生术区感染的危险因素,因此,临床可采取相应措施预防患者术后术区感染,提高预后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腓骨开放型骨折 感染 危险因素
下载PDF
术中综合保温护理对老年结肠癌患者围术期低体温及术后术区感染的影响 被引量:9
13
作者 刘欣娜 《慢性病学杂志》 2018年第9期1290-1292,共3页
目的探讨术中综合保温护理对老年结肠癌患者围术期低体温和术后术区感染的影响。方法选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2015年7月—2017年10月行开腹手术治疗的184例老年结肠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92例。其中,对照组采用... 目的探讨术中综合保温护理对老年结肠癌患者围术期低体温和术后术区感染的影响。方法选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2015年7月—2017年10月行开腹手术治疗的184例老年结肠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92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全麻、开腹手术操作,并行常规保温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综合保温护理,包括输液加温等。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的体温情况、低体温的发生率和术后术区感染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前、术中及手术结束时体温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术中、术后体温显著低于术前体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1 h、手术结束时体温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1 h、术后低体温发生率及术区感染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中综合保温护理可预防老年结肠癌患者围术期体温低的发生,降低术后术区感染的发生率,提高手术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腹手 老年患者 结肠癌 低体温 保温措施 感染
原文传递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股动脉区感染因素及护理对策
14
作者 刘红宇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6年第10期1296-1297,共2页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股动脉区感染的因素及对策。方法分析通过股动脉进行的心导管介入治疗病例500例,总结介入治疗后感染并发症的发生,分析原因并制定整改相关措施。结果制定与落实介入治疗感染控制措施,避免医院感染的发生。...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股动脉区感染的因素及对策。方法分析通过股动脉进行的心导管介入治疗病例500例,总结介入治疗后感染并发症的发生,分析原因并制定整改相关措施。结果制定与落实介入治疗感染控制措施,避免医院感染的发生。结论采取有效的环节感控措施,达到预防为主的目的,可减少冠状动脉介入术后股动脉术区感染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介入 股动脉感染 护理体会
下载PDF
气囊肛管在脊髓栓系综合征患儿术后预防术区感染中的应用
15
作者 杜英 马燕 程立欣 《护理学报》 2008年第1期52-52,共1页
脊髓栓系综合征(tethered cord syndrome,TCS)是由于各种先天或后天原因导致脊髓圆锥受牵拉,使圆锥位置处于低位并发生病理改变,产生如大小便失禁、下肢运动感觉障碍、足部畸形和神经功能障碍等一系列临床症状。TCS是常见的脊椎脊... 脊髓栓系综合征(tethered cord syndrome,TCS)是由于各种先天或后天原因导致脊髓圆锥受牵拉,使圆锥位置处于低位并发生病理改变,产生如大小便失禁、下肢运动感觉障碍、足部畸形和神经功能障碍等一系列临床症状。TCS是常见的脊椎脊髓先天性畸形之一,手术是治疗TCS唯一手段。由于手术部位为骶尾部,距离肛门和会阴部较近,术后排尿、排便极易污染术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 脊髓栓系综合征 气囊肛管 感染 护理
下载PDF
腰椎后路内固定融合术后深部感染内固定移除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张帮可 蒋家耀 +4 位作者 王亮 王海滨 郭群峰 倪斌 卢旭华 《颈腰痛杂志》 2016年第3期165-170,共6页
目的回顺分析腰椎后路内固定融合术后深部感染的治疗,探讨其内固定移除的影响因素。方法2008—01-2013-12病区共收治腰椎后路内固定融合术后术区深部感染35例,根据末次随访内固定是否移除分为内固定移除组(13例)和内固定保留组(22... 目的回顺分析腰椎后路内固定融合术后深部感染的治疗,探讨其内固定移除的影响因素。方法2008—01-2013-12病区共收治腰椎后路内固定融合术后术区深部感染35例,根据末次随访内固定是否移除分为内固定移除组(13例)和内固定保留组(22例),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乒gistic回归分析内固定移除的影响因素。结果金黄色葡萄球菌及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为腰椎后路内固定融合术后深部感染最常见病原菌,占40%。单因素分析发现迟发型感染、术中异体输血、清创次数≥3次与内固定移除有关(P〈0.05)。多吲素Logistic同归分析显示迟发型感染(OR=17.458,95%CH.639~185.919)、清创次数≥3次(OR=53.154,95%CI=2.591~1090.417)是腰椎后路内固定融合术后深部感染内固定移除最重要的影响因素。结论腰椎后路内固定融合术后深部感染的治疗,对于迟发型感染及清创次数达到3次时应考虑移除内固定,以利于有效的控制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后路内固定融合 深部感染内固定移除 因素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