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肠造口术前定位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1
1
作者 赵辉 《结直肠肛门外科》 2007年第4期249-250,共2页
目的:观察直肠癌根治术乙状结肠造口术术前定位对患者术后造口并发症的发生及护理的影响。方法:对11例直肠癌根治术乙状结肠单腔造口术患者进行术前定位,术后随访。结果:造口内陷狭窄2例,造口旁疝1例,造口皮炎1例。结论:术前造口定位使... 目的:观察直肠癌根治术乙状结肠造口术术前定位对患者术后造口并发症的发生及护理的影响。方法:对11例直肠癌根治术乙状结肠单腔造口术患者进行术前定位,术后随访。结果:造口内陷狭窄2例,造口旁疝1例,造口皮炎1例。结论:术前造口定位使实际造口位置适宜,便于患者术后的正常生活及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外科医师应该而且能够做到的是制作一个位置适当,没有任何并发症的造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前定位 并发症
下载PDF
术前造口定位用于低位直肠癌Miles手术的护理观察 被引量:12
2
作者 霍蕊 徐凌忠 +1 位作者 张明洁 焦文芹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10期1451-1453,共3页
目的:探讨低位直肠癌Miles手术中减少造口并发症及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有效造口定位方法.方法:将低位直肠癌需Miles手术的患者3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8例.观察组术前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造口定位,对照组由手术医生术中随机... 目的:探讨低位直肠癌Miles手术中减少造口并发症及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有效造口定位方法.方法:将低位直肠癌需Miles手术的患者3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8例.观察组术前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造口定位,对照组由手术医生术中随机进行造口定位.比较2组造口周围刺激性皮炎、皮肤黏膜分离、造口脱垂、造口回缩、造口狭窄、造口旁疝、造口处肿瘤复发、造口自我护理能力和平均每个造口袋使用时间.结果:2组患者皮肤黏膜分离、造口狭窄和造口处肿瘤复发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88~P=1.000).观察组患者造口周围皮炎、造口脱垂和造口旁疝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41~P=0.018).观察组患者造口自我护理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每天护理时间则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低位直肠癌Miles手术患者术前造口定位有助于减少术后造口相关并发症,方便患者的自我护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术前定位 MILES手术 护理
下载PDF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膀胱全切输尿管腹壁造口术前定位方法及其效果 被引量:10
3
作者 陈慧 王良梅 +1 位作者 吴玲 傅巧美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7期2789-2791,共3页
对27例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膀胱全切输尿管腹壁造口病人术前定位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前由管床医生、造口治疗师和病人共同参与造口定位,术中行双侧输尿管腹壁造口22例,左侧输尿管腹壁造口4例,右侧输尿管腹壁造口1例。20例病人预期造口... 对27例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膀胱全切输尿管腹壁造口病人术前定位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前由管床医生、造口治疗师和病人共同参与造口定位,术中行双侧输尿管腹壁造口22例,左侧输尿管腹壁造口4例,右侧输尿管腹壁造口1例。20例病人预期造口位置与实际造口位置一致,3例不一致,4例造口位置需调整,调整后一致。术前造口定位增加了病人的治疗信心,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癌 腹壁 术前定位 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 腹腔镜 根治性膀胱切除 尿流改道
下载PDF
术前定位联合归因训练对结直肠癌永久性造口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7
4
作者 袁琛烨 朱静波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3年第4期644-648,共5页
目的探讨术前定位联合归因训练应用于结直肠癌永久性造口患者对并发症及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12月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结直肠癌永久性造口患者9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9例。对照组实施术中造口定位联合归... 目的探讨术前定位联合归因训练应用于结直肠癌永久性造口患者对并发症及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12月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结直肠癌永久性造口患者9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9例。对照组实施术中造口定位联合归因训练干预,观察组实施术前造口定位联合归因训练干预。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和自我护理能力。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主观幸福感各维度评分、自我护理能力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造口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术前定位联合归因训练应用于结直肠癌永久性造口患者可改明显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生活质量,从而提升主观幸福感及自我护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前定位 归因训练 结直肠癌 永久性 并发症 自我护理能力 主观幸福感
原文传递
肠造口术前定位管理模式的探讨 被引量:7
5
作者 周茹珍 徐洪莲 +3 位作者 陈晓丽 董金玲 严霄燕 邱群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8年第10期786-789,共4页
目的培养肛肠外科专科护士对拟行肠造口术的患者进行术前造口定位,以提高肠造口术前定位率及培养肛肠外科专科护士的术前造口定位能力。方法调查2016年7—10月拟行肠造口术的148例患者术前造口定位率,并对未进行术前造口定位的原因进... 目的培养肛肠外科专科护士对拟行肠造口术的患者进行术前造口定位,以提高肠造口术前定位率及培养肛肠外科专科护士的术前造口定位能力。方法调查2016年7—10月拟行肠造口术的148例患者术前造口定位率,并对未进行术前造口定位的原因进行分析。改变传统的肠造口术前定位由造口治疗师和医生共同定位的模式,对19名责任护士进行肠造口术前定位的培训。南经培训合格的护士对2016年11月至2017年2月拟行肠造口术156例患者进行术前造口定位。比较改变模式前后术前造口定位率、定位准确率、护士造口定位知识掌握率。结果转变模式前术前造口定位率为91.89%(136/148),转变模式后为98.72%(154/1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06,P〈0.05),其中未定位原因为造口治疗师不足,对周末手术、晚夜间急诊手术的患者无法进行定位。转变模式前肠造口术前定位准确率为94.12%(127/136),转变模式后为92.86%(143/15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3,P〉0.05)。护士造口定位知识掌握率由转变模式前的8/19提高至转变模式后的18/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18,P〈0.01)。结论肠造口术前定位由造口治疗师和医生共同定位转变为由培训后的护士进行定位后再由造口治疗师进行位置把关,此模式的转变提高了拟行肠造口患者术前定位率,且对定位准确率无明显影响,并培养了一批具有肠造口术前定位能力的专科护士,提高了科室整体专业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前定位 定位 管理模式
原文传递
开展品管圈术前肠造口定位的准确率 被引量:6
6
作者 周茹珍 厉坤鹏 +5 位作者 陈静 董金玲 潘李丹 徐洪莲 钱火红 邱群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2017年第8期763-766,共4页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结直肠癌患者肠造口定位准确率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建立品管圈小组,在品管圈实施前对行肠造口术的255名患者术前造口定位不准确原因进行分析,制定相对应的措施,并对258名行肠造口术患者...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结直肠癌患者肠造口定位准确率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建立品管圈小组,在品管圈实施前对行肠造口术的255名患者术前造口定位不准确原因进行分析,制定相对应的措施,并对258名行肠造口术患者术前造口定位进行品管圈管理,比较品管圈实施前后术前造口定位准确率。结果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术前造口定位准确率由61.96%提高至94.57%,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术前造口定位准确率及护理人员的综合能力和参与临床管理工作的积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管圈 结直肠癌 术前定位
下载PDF
术前造口定位对肠造口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影响的Meta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杨索 谌永毅 +3 位作者 刘华云 朱小妹 刘阳 龚有文 《上海护理》 2024年第1期42-52,共11页
目的评价术前造口定位对肠造口患者造口相关并发症的影响,为临床实践提供循证依据。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Cochrane Library、CINAHL、Embase、Ovid Emcare、British Nursing Ind... 目的评价术前造口定位对肠造口患者造口相关并发症的影响,为临床实践提供循证依据。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Cochrane Library、CINAHL、Embase、Ovid Emcare、British Nursing Index,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2年6月15日。由2名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32篇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术前造口定位可有效降低造口相关并发症总发生率[RR=0.38,95%CI(0.28,0.53),P<0.01]、造口周围皮肤并发症发生率[RR=0.47,95%CI(0.29,0.75),P<0.01]、造口渗漏发生率[RR=0.20,95%CI(0.09,0.45),P<0.01]、皮肤黏膜分离发生率[RR=0.28,95%CI(0.13,0.61),P<0.01]、造口回缩发生率[RR=0.50,95%CI(0.27,0.92),P=0.03]、造口狭窄发生率[RR=0.27,95%CI(0.10,0.72),P<0.01]、造口旁疝发生率[RR=0.23,95%CI(0.14,0.36),P<0.01]、造口脱垂发生率[RR=0.38,95%CI(0.19,0.76),P<0.01]及造口出血发生率[RR=0.26,95%CI(0.08,0.78),P=0.02],但不能显著降低造口缺血发生率[RR=0.45,95%CI(0.15,1.38),P=0.16]及造口水肿发生率。结论术前造口定位能有效降低肠造口患者造口相关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以及造口及造口周围皮肤并发症、造口旁疝、造口脱垂、造口出血的发生率,但对于降低造口缺血及造口水肿发生率的证据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前定位 相关并发症 META分析
下载PDF
术前造口定位对膀胱癌尿流改道腹壁造口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乔菲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13年第12期2009-2010,共2页
目的探讨术前造口定位对膀胱癌尿流改道腹壁造口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拟行尿流改道腹壁造口的膀胱癌患者2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4例,观察组实施术前定位,对照组实施术中定位,对比观察二组躯体、心理、社会功能等方面的... 目的探讨术前造口定位对膀胱癌尿流改道腹壁造口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拟行尿流改道腹壁造口的膀胱癌患者2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4例,观察组实施术前定位,对照组实施术中定位,对比观察二组躯体、心理、社会功能等方面的生活质量情况。结果腹壁造口对于膀胱癌患者均带来或多或少的影响,其中观察组中无一例重度影响,对生活质量的影响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膀胱癌尿流改道腹壁造口患者实施术前造口定位,有利于患者生理、社会心理等各方面的恢复,从而提升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前定位 膀胱癌 尿流改道 生活质量
原文传递
患者参与术前造口定位对术后造口相关并发症及其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马玲玲 《中国肛肠病杂志》 2023年第2期56-58,共3页
目的:探讨患者参与术前造口定位对术后造口相关并发症及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2021年2月至2022年6月于我院择期行直肠癌手术治疗并永久性肠造口的66例患者资料,根据术前患者是否参与造口定位分组,即参与定位组(36例)和未参与定位... 目的:探讨患者参与术前造口定位对术后造口相关并发症及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2021年2月至2022年6月于我院择期行直肠癌手术治疗并永久性肠造口的66例患者资料,根据术前患者是否参与造口定位分组,即参与定位组(36例)和未参与定位组(30例)。比较2组术后造口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心理状态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结果:参与定位组患者术后造口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未参与定位组,SAS、SDS评分明显低于未参与定位组,P<0.05;而且参与定位组患者肠造口后生活质量明显优于未参与定位组,P<0.05。结论:患者参与术前造口定位可降低术后造口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有利于消除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改善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前定位 患者参与 并发症 心理状态 生活质量
原文传递
术前造口定位对肠造口并发症及肠造口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10
作者 李红 侯晓琳 +1 位作者 李桂香 张洁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8期87-89,共3页
评估肠造口患者实施术前造口定位对肠造口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研究选取2021年12月至2022年12月所纳入肠部行造口处置患者,其数量是70例,随机加以均分2组,各自35例,分别对其实施常规护理、术前造口定位,分析其差异性。结果 (1... 评估肠造口患者实施术前造口定位对肠造口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研究选取2021年12月至2022年12月所纳入肠部行造口处置患者,其数量是70例,随机加以均分2组,各自35例,分别对其实施常规护理、术前造口定位,分析其差异性。结果 (1)肠部行造口处置患者干预前生活质量P>0.05,其统计学组间数据未可见差异性。试验组肠部行造口处置患者干预后生理角度呈现出机能、情感层面的主要职能、一般程度上的健康水平、精神领域展现出的状态分值高于常规组患者P<0.05,其统计学组间数据可见差异性。(2)肠造口患者干预前自我护理分值对比结果显示为P值>0.05,不具备显著的二组差异性。试验组肠造口患者干预后自我护理技能、自我概念、健康知识、责任感分值高于常规组患者P<0.05,其统计学组间数据可见差异性。(3)试验组(94.29%)的肠部行造口处置患者满意度与常规组(74.29%)加以比对,发现较高P<0.05,其统计学组间数据可见差异性。(4)试验组(8.57%)的肠造口患者狭窄、皮炎、回缩、脱垂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31.43%)的患者,其结果呈现为P<0.05,具有显著差异。结论 肠造口患者行术前造口定位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与自我护理水平,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相对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前定位 并发症 生活质量
下载PDF
术前造口定位对结直肠癌患者生活质量的临床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苏苹 马婧 王玲琴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9年第9期136-137,共2页
目的:研究探讨术前造口定位对结直肠癌病患生活质量的临床影响。方法:从2017年1月到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结直肠癌病患(57例)进行研究,将其分为对照组(27例,手术中进行造口定位)和实验组(30例,手术前进行造口定位),对比两组治疗的效果、... 目的:研究探讨术前造口定位对结直肠癌病患生活质量的临床影响。方法:从2017年1月到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结直肠癌病患(57例)进行研究,将其分为对照组(27例,手术中进行造口定位)和实验组(30例,手术前进行造口定位),对比两组治疗的效果、生活质量水平以及并发症发生的概率。结果:在治疗效果对比上,和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疗效相对较好(P<0.05);在生活质量水平的对比上,实验组的水平相对较高(P<0.05);在并发症发生概率的对比上,实验组的发生概率相对较低(P<0.05)。结论:在对结直肠病患进行治疗的过程中,使用术前造口定位的方法在手术后能够有效的提高病患的生活质量,值得进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前定位 结直肠癌 生活质量
下载PDF
低位直肠癌乙状结肠造口术前造口定位的方法及实施效果分析
12
作者 张妍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9期49-49,51,共2页
探究低位直肠癌乙状结肠造口术前造口定位的方法及实施效果。方法:[研究时间段]:2019年03月~2020年12月,[研究对象]:在本院接受治疗的90例低位直肠癌患者,随机分组,各组45例,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造口治疗、实验组实施乙状结肠造口术前造... 探究低位直肠癌乙状结肠造口术前造口定位的方法及实施效果。方法:[研究时间段]:2019年03月~2020年12月,[研究对象]:在本院接受治疗的90例低位直肠癌患者,随机分组,各组45例,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造口治疗、实验组实施乙状结肠造口术前造口定位治疗,探究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心理功能、生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造口并发症发生率(造口回缩、造口狭窄、造口脱垂、肠管坏死、造口旁疝、造口周围皮炎),在不同造口术下的不同。结果:在对低位直肠癌患者实施乙状结肠造口术前造口定位治疗后,实验组患者心理功能、生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造口并发症发生率,均较对照组有显著改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低位直肠癌患者实施乙状结肠造口术前造口定位治疗后,能够有效减少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以及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位直肠癌 乙状结肠 术前定位 方法 实施效果
下载PDF
术前造口定位对于提高造口人术后生活质量的观察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袁春艳 宋慧敏 +1 位作者 周瑶 何小翠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A01期345-345,共1页
目的探讨术前造口定位对于提高造口人术后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选取 2015 年 1 月-2015 年 12 月我院收治的肠造口患者 90 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同研究组各 45例,对照组患者使用术中造口定位,研究组患者使用术前造口定位,对比两组患者的生... 目的探讨术前造口定位对于提高造口人术后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选取 2015 年 1 月-2015 年 12 月我院收治的肠造口患者 90 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同研究组各 45例,对照组患者使用术中造口定位,研究组患者使用术前造口定位,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在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方面,研究组患者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造口定位能提高造口人术后的生活质量,临床上应当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前定位 术中定位 患者 生活质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