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7篇文章
< 1 2 3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藏高原大湖期 被引量:134
1
作者 李炳元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74-182,共9页
青藏高原湖盆中古湖岸线分布广泛 ,从最高湖岸线的分布确定的大湖期湖泊面积 ,一般比现代湖泊面积大数倍至十多倍。据高原不同地区的十多个湖泊沉积测年数据分析 ,大湖期的年代大致相近 ,在 40~ 2 5ka BP居多 ,有的可能延续至 2 0 ka ... 青藏高原湖盆中古湖岸线分布广泛 ,从最高湖岸线的分布确定的大湖期湖泊面积 ,一般比现代湖泊面积大数倍至十多倍。据高原不同地区的十多个湖泊沉积测年数据分析 ,大湖期的年代大致相近 ,在 40~ 2 5ka BP居多 ,有的可能延续至 2 0 ka BP,与深海氧同位素 3阶段、末次冰期间冰段相当。该时期高原环境特别湿润。大湖期的形成与该时期亚洲夏季风特别强盛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大湖期 冰期 古季风 古环境
下载PDF
青藏高原末次冰期最盛时的冰川与环境 被引量:93
2
作者 施雅风 郑本兴 姚檀栋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97-113,共17页
在16~32kaBP的末次冰期最盛时,青藏高原较现代降温7℃左右,降水为现代的30%~70%。极地型冰川广泛分布,高原内部平衡线较现代下降值减至500~300m以内,高原东部、南缘及西缘可能以亚极地型冰川为主,并有小... 在16~32kaBP的末次冰期最盛时,青藏高原较现代降温7℃左右,降水为现代的30%~70%。极地型冰川广泛分布,高原内部平衡线较现代下降值减至500~300m以内,高原东部、南缘及西缘可能以亚极地型冰川为主,并有小部分温冰川,平衡线下降800m以至1000~1200m。初步统计,包括周围高山在内冰川面积在35×104km2左右,为现代冰川的7.5倍,冰储量相当于全球海平面变化24.2cm。其时,多年冻土分布范围亦大为发展,面积达220×104km2。海拔较低处季风降水量影响强烈的湖泊出现低水位或接近于干枯,海拔较高处季风影响微弱的高原中西部湖泊呈现低于间冰段、高于冰后期的次高水位,湖水含盐量普遍增加,柴达木出现多层石盐沉积。荒漠草原扩大,占领了高原大部分地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期 冰川 平衡线 湖泊 多年冻土 青藏高原
下载PDF
末次间冰期以来黄土高原南部植被演替的植物硅酸体记录 被引量:77
3
作者 吕厚远 刘东生 +2 位作者 吴乃琴 韩家 郭正堂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36-349,共14页
对于本次间冰期以来黄土高原是否存在大面积森林植被的问题一直存在争议,本文通过对渭南、宝鸡和兰州剖面的植物硅酸体记录研究表明,末次间冰期以来,在黄土高原南部,主要发育草原和森林草原的植被类型,只有在气候最适宜期年降水量... 对于本次间冰期以来黄土高原是否存在大面积森林植被的问题一直存在争议,本文通过对渭南、宝鸡和兰州剖面的植物硅酸体记录研究表明,末次间冰期以来,在黄土高原南部,主要发育草原和森林草原的植被类型,只有在气候最适宜期年降水量超过800mm以上,才可能有短期的森林植被发育。在黄土高原源区发育森林植被所需要的降水量要比基岩山地高250mm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 植被演替 植物硅酸体 冰期 古植物
下载PDF
末次冰期南京石笋高分辨率气候记录与GRIP冰芯对比 被引量:64
4
作者 汪永进 吴江滢 +3 位作者 吴金全 穆西南 许汉奎 陈骏 《中国科学(D辑)》 CSCD 2000年第5期533-539,共7页
对采自南京汤山洞穴一支长400余mm的石笋进行了高精度TIMS-U系定年和氧碳同位素测试, 建立了末次冰期中晚期(54 000~19 000aBP)中国东部高分辨率的古气候变化时间序列. 从石笋氧同位素变化曲线中, 不仅检出东亚夏季风降水史中的Heinric... 对采自南京汤山洞穴一支长400余mm的石笋进行了高精度TIMS-U系定年和氧碳同位素测试, 建立了末次冰期中晚期(54 000~19 000aBP)中国东部高分辨率的古气候变化时间序列. 从石笋氧同位素变化曲线中, 不仅检出东亚夏季风降水史中的Heinrich事件, 而且首次发现了末次冰期东亚夏季风活动区气候变化同样存在着Dansgaard-Oeschger旋回, 与极地GRIP冰芯记录有良好的对比关系. 但明显的差别主要有: (1) 中国东部气候变化的干冷化趋势十分明显, 由石笋氧同位素曲线构成的连续4个Bond旋回, 迭覆在末次冰期长期变冷的气候背景上, 可能与青藏高原MIS3阶段特强夏季风事件有关; (2) 石笋气候曲线反映的干冷事件与GRIP冰芯中的对应事件存在1000~2000 a的相位差, 似有必要考虑不同测年方法相互校正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笋 冰期 东亚夏季风 GRIP冰芯 古气候记录
原文传递
末次冰期以来中国季风区西北边缘沙漠演化研究 被引量:59
5
作者 高尚玉 王贵勇 +1 位作者 哈斯 苏志珠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66-71,共6页
我国季风区西北边缘的沙漠是全球中纬度敏感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选取区内的毛乌素沙地、共和沙地和腾格里沙漠,通过对末次冰期以来地层年代学、沉积相和地层空间分布的研究,重点探讨了末次冰期和全新世时期两个特征时段的沙漠演化... 我国季风区西北边缘的沙漠是全球中纬度敏感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选取区内的毛乌素沙地、共和沙地和腾格里沙漠,通过对末次冰期以来地层年代学、沉积相和地层空间分布的研究,重点探讨了末次冰期和全新世时期两个特征时段的沙漠演化。其中末次冰期是沙漠的持续发展、扩张期,奠定了沙漠的空间格局;全新世早期沙漠总体趋于固定、缩小,中期沙漠大部处于固定、缩小状态,晚期沙漠有所扩大,但未达到末次冰期的最大规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期 全新世 沙漠演化 中国 季风区 西北地区
下载PDF
黄土高原西部地区末次冰期和全新世有机碳同位素变化与C_3/C_4植被类型转换研究 被引量:57
6
作者 饶志国 陈发虎 +2 位作者 曹洁 张平中 张平宇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07-114,共8页
文章利用黄土高原西缘代表性的塬堡剖面有机碳同位素数据,估算了末次冰期以来地表植被中C3/C4植 物的相对丰度,指示出研究区域末次冰期几乎为纯粹的C3植物,而全新世为C3植物占优势的C3和C4混合植被类 型。温度是控制中国黄土高原C4... 文章利用黄土高原西缘代表性的塬堡剖面有机碳同位素数据,估算了末次冰期以来地表植被中C3/C4植 物的相对丰度,指示出研究区域末次冰期几乎为纯粹的C3植物,而全新世为C3植物占优势的C3和C4混合植被类 型。温度是控制中国黄土高原C4植物是否发生的关键性气候因素,末次冰期向全新世转化过程中存在的某“阈值 温度”控制了两种植被类型的存在。全新世土壤有机碳同位素偏正于末次冰期,符合前人研究得到的认识。末次 冰期间冰段(MIS3)至盛冰期,土壤有机碳同位素为偏正变化趋势,符合现代C3植物本身随气候条件改变的碳同位 素组成变化。研究表明,利用黄土-古土壤有机碳同位素进行古气候变化研究,不能只将有机碳同位素简单的解 释为C3/C4植物相对丰度的变化,在单一植被类型下,还需要考虑植物本身碳同位素组成随气候条件的变化;另外, 研究还说明,我国黄土高原不同地区同时段土壤有机碳同位素值可以不同,其变化可以不具有相同的趋势,因此, 简单将有机碳同位素偏正归因于夏季风增强是值得商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西部 土壤有机碳同位素 C3/C4植物 全新世 冰期
下载PDF
云南鹤庆盆地30ka以来的古气候与环境变迁 被引量:44
7
作者 蒋雪中 王苏民 羊向东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1998年第2期10-16,共7页
通过云南鹤庆钻孔(HQ孔)顶部8.11m岩芯剖面样品的多项环境指标的综合分析,重建了云南鹤庆盆地30kaBP以来的古气候环境演化历史.研究表明.该区气候在千年时间尺度上表现为冷湿与暖于组合交替的特点.本次冰盛期.为明显的冷湿环境... 通过云南鹤庆钻孔(HQ孔)顶部8.11m岩芯剖面样品的多项环境指标的综合分析,重建了云南鹤庆盆地30kaBP以来的古气候环境演化历史.研究表明.该区气候在千年时间尺度上表现为冷湿与暖于组合交替的特点.本次冰盛期.为明显的冷湿环境.表现为最高潮面;盆地于晚冰期,约14.2kaBP始被切开.造成环境指标的大变化;进入全新世后,则以温干环境为主导,出现数次冷事件,后者是与东南季风区进行比较研究的桥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变迁 古季风 冰期 鹤庆盆地 古气候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东部末次冰期最盛期气候的花粉证据 被引量:47
8
作者 唐领余 沈才明 +2 位作者 孔昭宸 王富葆 廖淦标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33-140,共8页
青藏高原许多湖泊钻孔、泥炭剖面等所揭示的花粉记录为重建当时的古气候提供了可靠的证据.应用这些资料探讨青藏高原东部末次最大盛冰期植被和气候.大约25~15kaBP前后西藏东南部、川西若尔盖及青海柴达木和可可西里地区,气... 青藏高原许多湖泊钻孔、泥炭剖面等所揭示的花粉记录为重建当时的古气候提供了可靠的证据.应用这些资料探讨青藏高原东部末次最大盛冰期植被和气候.大约25~15kaBP前后西藏东南部、川西若尔盖及青海柴达木和可可西里地区,气候寒冷干燥,年均气温比现今低6℃左右,植被以荒漠草原为主;在青海湖地区森林退缩演变为草原植被;甘肃临夏气候冷湿,年均温比现在低5~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冰期 盛期气候 花粉 古气候 植被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东北缘黄土粒度记录的末次冰期千年尺度气候变化 被引量:44
9
作者 吕连清 方小敏 +4 位作者 鹿化煜 韩永翔 杨胜利 李吉均 安芷生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091-1098,共8页
末次冰期以来,北半球高纬地区气候变化是否对青藏高原地区高原季风产生影响以及高原季风本身的变化规律是仍未解决的重要科学问题.22m厚的青藏高原东北部合作盆地黄土.古土壤剖面高分辨率的粒度记录表明,末次冰期以来青藏高原冬季... 末次冰期以来,北半球高纬地区气候变化是否对青藏高原地区高原季风产生影响以及高原季风本身的变化规律是仍未解决的重要科学问题.22m厚的青藏高原东北部合作盆地黄土.古土壤剖面高分辨率的粒度记录表明,末次冰期以来青藏高原冬季风存在明显的可与北半球高纬地区相对比的千年尺度变化,但对冷事件(Heinrich事件)的响应明显强于对暖事件(Dansgarrd-Oeschger事件)的响应,表明北半球高纬地区气候对青藏高原冬季风和高空西风同样产生了深刻影响.在万年尺度上,高原冬季风存在两个明显不同于北半球高纬地区气候记录的变化,一是在36 kaBP附近(H4事件)发生了一次明显的突变增强;二是在43-36 kaBP期间,高原冬季风显著减弱,可能指示了高原冬季风在万年尺度上除了受到北半球高纬地区气候系统影响外,还受到其他因子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冰期 粒度 高原冬季风 千年尺度不稳定性 黄土粒度记录 气候变化
原文传递
南海北部最近37ka以来天然火与气候 被引量:41
10
作者 孙湘君 李逊 陈怀成 《中国科学(D辑)》 CSCD 2000年第2期163-168,共6页
通过南海北部陆坡 17940站(20°07′N, 117°23′E,水深 1727 m)沉积柱状样的炭屑数量统计,结合有关花粉资料研究了 37 ka以来天然火的历史及其与气候的关系.研究表明,该站在冰期时炭屑浓度以... 通过南海北部陆坡 17940站(20°07′N, 117°23′E,水深 1727 m)沉积柱状样的炭屑数量统计,结合有关花粉资料研究了 37 ka以来天然火的历史及其与气候的关系.研究表明,该站在冰期时炭屑浓度以及炭屑与陆生植物花粉浓度比值都明显超过全新世,说明冰期时天然火发生的强度及频率都较全新世高,而干旱气候是引起天然火的主要原因之一.粗、中粒炭屑浓度在末次冰期时明显增加,可能表明它们主要来源于出露的大陆架上发生的天然火.冰期时细粒炭屑浓度的峰值几乎均与反映干旱气候的蒿届花粉峰值相对应,而粗粒炭屑的浓度峰值却往往滞后于蒿属峰值,与反映相对冷湿气候的山地针叶树花粉峰值一致.这表明细粒炭屑可能来源于相对干旱条件下大陆上的天然火,由强大的冬季风带入南海;而粗粒炭屑则可能是当气候相对湿润时,由于降水的增加将在干旱阶段出露的大陆架上所积累的炭屑冲刷到研究区并沉积下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北部 炭屑 天然火 气候 古气候 冰期
原文传递
Chinese deserts and sand fields in Last Glacial Maximum and Holocene Optimum 被引量:43
11
作者 LU HuaYu YI ShuangWen +16 位作者 XU ZhiWei ZHOU YaLi ZENG Lin ZHU FangYing FENG Han DONG LiNa ZHUO HaiXin YU KaiFeng MASON Joseph WANG XiaoYong CHEN YingYong LU Qi WU Bo DONG ZhiBao QU JianJun WANG XunMing GUO ZhengTang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2013年第23期2775-2783,共9页
The Last Glacial Maximum (LGM, c. 26-16 ka) and the Holocene Optimum (HO, c. 9-5 ka) were characterized by cold-dry and warm-wet climates respectively in the recently geological Earth. How Chinese deserts and sand fie... The Last Glacial Maximum (LGM, c. 26-16 ka) and the Holocene Optimum (HO, c. 9-5 ka) were characterized by cold-dry and warm-wet climates respectively in the recently geological Earth. How Chinese deserts and sand fields responded to these distinctive climatic changes is still not clear, however. To reconstruct environments of the deserts and sand fields during the LGM and HO is helpful to understand the forcing mechanisms of environment change in this arid region, and to test paleoclimatic modeling results. Through our long-term field and laboratory investigations, 400 optically stimulated luminescence (OSL) ages and more than 100 depositional records in the Chinese deserts and sand fields were obtained; on the basis of these data, we reconstruct spatial distributions of the deserts and sand fields during the LGM and HO. Our results show that the sand fields of Mu Us, Hunshandake, Horqin and Hulun Buir in northern and northeastern China had expanded 25%, 37%, 38% and 270%, respectively, during the LGM; the sand fields of Gonghe in the northeastern Qinghai-Tibetan Plateau had expanded 20%, and the deserts of Badain Jaran, Tengger in central northern China had expanded 39% and 29% separately during the LGM; the deserts of Taklimakan, Gurbantünggüt and Kumtag in northwestern China had expanded 10%-20% respectively, compared to their modern areas. On the other hand, all of the sand fields were nearly completely covered by vegetation during the HO; the deserts in northwestern and central northern China were reduced by around 5%-20% in area during this time. Lakes in this arid region were probably expanded during the HO but this conclusion needs more investigation. Compared with the geological distributions of deserts and sand fields, human activity has clearly changed (expanded) the area of active sand dunes at the present time. Our observations show that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of Chinese deserts and sand fields are controlled by regional climate together with human activ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漠环境 中国北部 适宜期 全新世 冰期 冰期 库姆塔格沙漠 干旱地区
原文传递
末次冰期以来湛江湖光岩玛珥湖孢粉记录及古环境变化 被引量:39
12
作者 吕厚远 刘嘉麒 +4 位作者 储国强 顾兆炎 Negendank J Schettler G Mingram J 《古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84-291,共8页
通过对湛江湖光岩玛珥湖钻孔孢粉记录的研究认为 ,末次冰期以来 ,该区植被类型从早期的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依次演替为 ,中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林→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中亚热带常绿 落叶阔叶 针叶混交林 (湖边草地 )→热带... 通过对湛江湖光岩玛珥湖钻孔孢粉记录的研究认为 ,末次冰期以来 ,该区植被类型从早期的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依次演替为 ,中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林→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中亚热带常绿 落叶阔叶 针叶混交林 (湖边草地 )→热带季雨林→半常绿季雨林。气候最寒冷的时期温度比目前至少降低了 4— 6°C以上。全新世早期相对干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植被变化 广东湛江 冰期 湖光岩玛珥湖 孢粉记录 古环境
下载PDF
南京葫芦洞石笋生长速率及其气候意义讨论 被引量:35
13
作者 邵晓华 汪永进 +1 位作者 孔兴功 吴江滢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04-309,共6页
一支连续发育 4 0 0 0年纹层的末次盛冰期葫芦洞石笋的年际生长速率与高分辨率δ1 8O曲线对比分析表明 ,年际生长速率在不同时间尺度上对年均温和地表有效湿度的变化有着复杂的响应关系。对该洞内持续发育 3~ 4万年的两支单体石笋实测... 一支连续发育 4 0 0 0年纹层的末次盛冰期葫芦洞石笋的年际生长速率与高分辨率δ1 8O曲线对比分析表明 ,年际生长速率在不同时间尺度上对年均温和地表有效湿度的变化有着复杂的响应关系。对该洞内持续发育 3~ 4万年的两支单体石笋实测了 33个2 30 Th年龄 ,其生长曲线显示MIS 2比MIS 3阶段平均生长速率增大了 4 0 %以上。以 5 0 0 0年为步长的同一洞穴 17支石笋生长频率支持平均生长速率的研究结果 ,说明在轨道尺度上较大的石笋生长速率并不完全指示较暖湿的气候条件。作者认为 ,年际尺度的连续生长速率是决定石笋平均生长速率的关键因素。盛冰期条件下本区洞穴内外的温差效应导致了 2 4~ 14kaB .P .年际尺度的石笋连续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笋 生长速率 温差效应 冰期 葫芦洞
下载PDF
兰州约60ka以来夏季风千年尺度不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25
14
作者 方小敏 潘保田 +4 位作者 管东红 李吉均 小野有五 福泽仁之 大井圭一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436-439,共4页
28m厚的兰州沙金坪黄土剖面高分辨率记录了末次冰期早期以来亚洲气候变化的历史 .土壤磁化率、CaCO3 含量和颜色夏季风指标变化表明 ,约 6 0ka以来夏季风在千年尺度上表现为急剧的跨时约 1~ 2ka的一系列脉冲式增强变化 ,并在低频上呈... 28m厚的兰州沙金坪黄土剖面高分辨率记录了末次冰期早期以来亚洲气候变化的历史 .土壤磁化率、CaCO3 含量和颜色夏季风指标变化表明 ,约 6 0ka以来夏季风在千年尺度上表现为急剧的跨时约 1~ 2ka的一系列脉冲式增强变化 ,并在低频上呈现先强后弱的准万年尺度波动 ;土壤发育以颜色加深、有机质积累、生物孔道增多和一定的碳酸盐淋溶为特征 ,其强度与夏季风上述增强变化基本对应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期 夏季风 不稳定性 兰州市 季风
原文传递
新疆伊犁地区末次冰期气候的不稳定性 被引量:31
15
作者 叶玮 董光荣 +1 位作者 袁玉江 马英杰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641-646,共6页
常年受西风控制的新疆伊犁地区厚约20 m的黄土剖面中记录有丰富的末次冰期气候变化信息.剖面粒度分析表明,与极地和北大西洋地区类似,末次冰期该区气候具有高度不稳定性.与寒冷的Heinrich事件相对应,伊犁地区黄土沉积... 常年受西风控制的新疆伊犁地区厚约20 m的黄土剖面中记录有丰富的末次冰期气候变化信息.剖面粒度分析表明,与极地和北大西洋地区类似,末次冰期该区气候具有高度不稳定性.与寒冷的Heinrich事件相对应,伊犁地区黄土沉积中小于10μm颗粒含量减少,表明西风风力增强;而相对温暖的间冰阶,小于10 μm颗粒含量增加,标志着西风风力减弱.由此可见,末次冰期气候的不稳定性可能具有全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犁地区 冰期 不稳定性 气候 新疆
原文传递
末次冰期以来柴达木盆地沙漠形成与演化 被引量:33
16
作者 曾永年 冯兆东 曹广超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452-457,共6页
通过热释光测年,结合剖面岩性岩相特征、粒度等环境指标的综合分析,对柴达木盆地各地形面上古风成砂剖面进行了详细分析研究。将柴达木盆地沙漠形成与演化划分为3个阶段:21~15 kaBP的末次盛冰期是柴达木盆地大规模沙漠活动时期;15~10 ... 通过热释光测年,结合剖面岩性岩相特征、粒度等环境指标的综合分析,对柴达木盆地各地形面上古风成砂剖面进行了详细分析研究。将柴达木盆地沙漠形成与演化划分为3个阶段:21~15 kaBP的末次盛冰期是柴达木盆地大规模沙漠活动时期;15~10 kaBP的晚冰期柴达木盆地沙漠经历了多次扩展和固定缩小的波动演化;10 kaBP以来的全新世盆地沙漠经历了固定缩小和再次扩张的演化过程。自21 kaBP末次盛冰期以来,随着全球气候的波动变化,盆地沙漠虽经历了多次扩展与固定缩小的两相组合式波动演化过程,但流沙活动至今尚未完全停止过。现今盆地流沙活动是末次盛冰期以来沙漠演化过程中新近经历的又一阶段,是末次盛冰期流沙活动的承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期 沙漠形成 演化 柴达木盆地
下载PDF
末次间冰期以来地球气候系统的突变 被引量:20
17
作者 秦蕴珊 李铁刚 苍树溪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2000年第3期243-250,共8页
:地球气候系统的突然变化是近年来地学研究的热点。取自极地冰芯、海洋沉积物和陆地的古气候记录表明 ,末次间冰期以来全球经历了一系列数百年—千年时间尺度的气候突变事件 ,证明了在末次冰期—间冰期旋回大尺度气候变化背景下 ,全球... :地球气候系统的突然变化是近年来地学研究的热点。取自极地冰芯、海洋沉积物和陆地的古气候记录表明 ,末次间冰期以来全球经历了一系列数百年—千年时间尺度的气候突变事件 ,证明了在末次冰期—间冰期旋回大尺度气候变化背景下 ,全球气候存在较大不稳定性这一基本事实。尽管末次间冰期以来这些数百年—千年时间尺度气候突变事件的成因和影响范围还存在明显的不确定性 ,但已从诸如末次间冰期 ( MIS5e)中期的干冷事件、末次冰期的 Dansgaard- Oeschger旋回、Heinrich事件和 Younger Dryas事件以及发生在全新世冰后期的一些降温事件的研究中 ,获得对过去 1 30 ka来气候变化过程总体上的认识和理解。综述了近年来的主要研究成果 ,介绍了有关末次间冰期以来全球气候突变事件发生的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突变 冰期 冰期 全新世 古气候
下载PDF
中国西部末次冰期一次强烈的侵蚀事件 被引量:27
18
作者 王运生 黄润秋 +1 位作者 段海澎 韦猛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3-76,共4页
越来越多的勘探资料显示中国西部主要的江河均不同程度地发育深厚覆盖层。覆盖层剖面从下往上可以分为三层。下部为冲积和冰水漂卵砾石层;中部为多成因的块(漂)卵(碎)石层,往往夹有粉细砂层或砂层透镜体;上部为冲积卵砾石层。年... 越来越多的勘探资料显示中国西部主要的江河均不同程度地发育深厚覆盖层。覆盖层剖面从下往上可以分为三层。下部为冲积和冰水漂卵砾石层;中部为多成因的块(漂)卵(碎)石层,往往夹有粉细砂层或砂层透镜体;上部为冲积卵砾石层。年龄测定资料显示,谷底堆积物年龄一般在20-25ka,中部堆积物的年龄在16-19ka,均老于沿河分布的二级阶地。这说明,在距今25ka前,现今存在的河床基覆界面就巳形成,谷底25ka前切割如此之深应是河流强烈侵蚀的结果,这一侵蚀期正好与末次冰期内部的问冰段对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期 强烈侵蚀 深厚覆盖层 中国西部
下载PDF
冰碛物ESR测年与天山乌鲁木齐河源末次冰期系列 被引量:29
19
作者 易朝路 易朝路 +3 位作者 焦克勤 刘克新 李玲 业渝光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89-393,共5页
采用ESR方法 ,对天山乌鲁木齐河源末次冰期的冰碛石英砂进行了测年 .下望峰组冰碛层的年代与前人推测的年代不同 ,是 5 0~ 70kaBP末次冰期早阶段形成的 ,分布下限可达海拔 2 30 0m左右的红五月桥附近 .与AMS的测年结果相比 ,末次冰期... 采用ESR方法 ,对天山乌鲁木齐河源末次冰期的冰碛石英砂进行了测年 .下望峰组冰碛层的年代与前人推测的年代不同 ,是 5 0~ 70kaBP末次冰期早阶段形成的 ,分布下限可达海拔 2 30 0m左右的红五月桥附近 .与AMS的测年结果相比 ,末次冰期晚阶段底碛的ESR年代与AMS的年代相当 ,而冰上融出碛ESR年代与AMS的年代相差较大 .认为冰下的压碎和磨蚀作用可能导致冰碛中石英砂的ESR信号归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碛物ESR测年 冰期 天山 乌鲁木山 石英砂 压碎作用 古冰川 磨蚀作用
下载PDF
对末次间冰期南黄海古冷水团沉积的探讨 被引量:25
20
作者 杨子赓 林和茂 +1 位作者 王圣洁 李绍全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47-58,T001,共13页
末次间冰期高海面时期(75~128kaB.P.),在南黄海QC2孔发现了介形类化石群中“环北极种”为其优势种,组合中数量最多的是Sarsicytherideabradi,其现代分布范围在我国浅海区十分狭窄,集中在北黄... 末次间冰期高海面时期(75~128kaB.P.),在南黄海QC2孔发现了介形类化石群中“环北极种”为其优势种,组合中数量最多的是Sarsicytherideabradi,其现代分布范围在我国浅海区十分狭窄,集中在北黄海冷水团控制区,冷水种在整个间冰期化石组合中占79%以上;有孔虫组合在70%以上的沉积层段中其优势种和主要成分以凉水种和喜凉种为主,如Buccelafrigida,Protelphidiumtuberculatum,Nonionelastela,Elphidiummagelanicum等,它们是北黄海现代有孔虫组合中的主要成分,Buccelafrigida含量超过10%的分布范围亦仅限于北黄海地区。现代北黄海冷水团中心底层水夏季多年平均温度仅5.81℃,据此可推测末次间冰期南黄海存在着稳定的冷水团,其中心位于34°18′N,122°10′E,较现代冷水团偏西南约150km。在这个古冷水团中心,由于黄海环流的轴辐聚效应,形成了厚达17m的连续的浅海相“涡旋泥质沉积层”,与现代冷水团中心的“涡旋泥质沉积”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冷水团 涡旋泥质沉积 冰期 黄海 海洋沉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