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166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略论对弱势群体的法律保护 被引量:84
1
作者 覃有土 韩桂君 《法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60-64,共5页
“弱势群体”是对在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生理健康等方面处于弱势地位的人群的总称 ,其缺乏组织资源、经济资源和文化资源的占有能力。弱势群体的成因既有先天因素 ,亦有后天社会因素。现有法律不足以保护其利益 ,故需探求新的保护机制... “弱势群体”是对在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生理健康等方面处于弱势地位的人群的总称 ,其缺乏组织资源、经济资源和文化资源的占有能力。弱势群体的成因既有先天因素 ,亦有后天社会因素。现有法律不足以保护其利益 ,故需探求新的保护机制和方式。在法律理念更新的基础上 ,采取多方位、多层次的保护措施 ,完善保护弱势群体的法律体系 ,方能实现社会的实质公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势群体 法律保护 中国 未成年人 残疾 自我保护意识
原文传递
《民法总则》制定与我国监护制度之完善 被引量:110
2
作者 杨立新 《法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95-104,178,共10页
由《民法通则》《未成年人保护法》和《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有关规定构成的我国现行监护制度,存在混淆亲权与监护权的界限、成年监护制度不完善、缺少监护监督制度和监护财产关系规则等缺陷,应当在编纂民法典、制定《民法总则》中予以... 由《民法通则》《未成年人保护法》和《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有关规定构成的我国现行监护制度,存在混淆亲权与监护权的界限、成年监护制度不完善、缺少监护监督制度和监护财产关系规则等缺陷,应当在编纂民法典、制定《民法总则》中予以完善。立法目标是,构建以未成年人的亲权保护、丧失亲权保护的未成年人与丧失或者部分丧失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的监护保护,以及身心障碍人的照管保护,即"亲权+监护+照管"三位一体的监护制度,保护好被监护人的合法权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成年人 亲权 成年监护 监护监督 民法总则
原文传递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弹性研究 被引量:84
3
作者 李永鑫 骆鹏程 谭亚梅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3-18,共6页
主持人语:改革开放以来,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在中国特有的城乡二元结构体制的限制下,许多进城务工的农民不得不把子女留在家乡农村,托付给他人代为照看,因此也就产生了大量的农村留守儿童。留守儿童的出现是中国城乡文明一体... 主持人语:改革开放以来,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在中国特有的城乡二元结构体制的限制下,许多进城务工的农民不得不把子女留在家乡农村,托付给他人代为照看,因此也就产生了大量的农村留守儿童。留守儿童的出现是中国城乡文明一体化这一社会转型过程中的必然结果,也是一个在较长时期内必然存在的问题,它将成为人类历史上一次重大的"自然实验"。留守儿童现象的出现对于我们探讨家庭功能缺失对儿童发展的影响,以及探讨儿童在家庭功能缺失环境中的适应过程具有重要意义。近几年来,特别是在2002年以后,研究者从不同的学科背景出发对留守儿童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相关研究。但遗憾的是,很多研究明显的带有先入为主的倾向,同时研究方案的设计、资料的收集、数据的处理和分析等各个阶段,更关注与留守儿童有关的负面问题,而对留守儿童内部存在的个体适应差异以及积极适应的个体方面却不曾涉足。基于上述认识,我们特意组织了本次"影响留守儿童心理发展因素"的研究专题。本期专题的五篇文章,主要从社会支持、生活适应和心理弹性等积极心理学的视角对留守儿童问题进行考察。与以往的研究相比,本期专题对影响留守儿童良好适应的保护性因素的探讨,更有助于实现提高留守儿童适应能力、促进其积极适应生活,进而实现社会和谐发展的目的。我们这次对"影响留守儿童心理发展因素"的研究包括了理论探索和实证研究两个层面。在理论探索中,既有对现有研究的批判和反思(《留守儿童的心理发展:对环境作用的再思考》),又有新理论和新观点的引入(《家庭自我认同意识理论:留守儿童问题研究的新视角》);在实证研究中,既有传统心理学量化研究方法的运用(《不同来源社会支持对农村留守儿童孤独感的影响》、《农村留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留守儿童 心理弹性 第五次全国口普查 不稳定因素 外出务工 未成年人 数据显示 儿童问题
下载PDF
未成年人刑事责任年龄起点不宜降低 被引量:87
4
作者 林清红 《青少年犯罪问题》 2016年第1期28-34,共7页
近年来,14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实施犯罪行为的事例越来越多地曝光于公众面前,社会各界对于降低未成年人刑事责任年龄起点的呼声也越来越高。但事实上,当前青少年的心理并没有比以往更为成熟,其实施犯罪行为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仅仅降低... 近年来,14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实施犯罪行为的事例越来越多地曝光于公众面前,社会各界对于降低未成年人刑事责任年龄起点的呼声也越来越高。但事实上,当前青少年的心理并没有比以往更为成熟,其实施犯罪行为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仅仅降低刑事责任年龄起点是治标不治本。刑罚对14周岁以下的青少年而言并不具有多大的效用,只会适得其反,对其成长极为不利。同时,降低刑事责任年龄起点也不利于保障刑法的稳定性和统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成年人 刑事责任年龄 刑罚
下载PDF
恶意补足年龄规则本土化适用论 被引量:80
5
作者 张颖鸿 李振林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41-48,共8页
未达刑事责任年龄未成年人恶性犯罪案件已经成为目前社会治理的一大难题。英美法系国家通过运用恶意补足年龄规则应对此类未成年人犯罪取得了一定成效,并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体系,值得借鉴。因此,有必要对该规则进行全面研究,分析将其作为... 未达刑事责任年龄未成年人恶性犯罪案件已经成为目前社会治理的一大难题。英美法系国家通过运用恶意补足年龄规则应对此类未成年人犯罪取得了一定成效,并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体系,值得借鉴。因此,有必要对该规则进行全面研究,分析将其作为我国刑事责任年龄制度的补充规则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在合理吸收该规则的基础上做出本土化改造,满足未达刑事责任年龄未成年人恶性案件多发态势的治理需求,以期丰富未成年人犯罪治理理论,为少年司法体制改革贡献智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责任年龄 恶意补足年龄 未成年人 少年司法 少年刑法
下载PDF
应对未成年人犯罪低龄化问题之制度建构与完善 被引量:78
6
作者 张寒玉 王英 《青少年犯罪问题》 2016年第1期13-27,共15页
近年来,校园暴力事件及低龄未成年人恶性犯罪增多,而我国现行法律却不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对此,学界存在赞成和反对降低刑事责任年龄起点两种观点。应当看到,通过降低刑事责任年龄起点来制裁未成年人犯罪有转嫁责任之嫌,降低刑事责... 近年来,校园暴力事件及低龄未成年人恶性犯罪增多,而我国现行法律却不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对此,学界存在赞成和反对降低刑事责任年龄起点两种观点。应当看到,通过降低刑事责任年龄起点来制裁未成年人犯罪有转嫁责任之嫌,降低刑事责任年龄起点并不能有效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将14周岁作为刑事责任年龄的起点符合当代刑法的通例和历史发展趋势。因此,尽快构建"宽容而不纵容"的少年司法制度而非简单降低刑事责任年龄起点,才是当前应对未成年人犯罪低龄化问题的正确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责任年龄 未成年人 宽容而不纵容 少年司法制度
下载PDF
建设创新型国家与创新人才的培养 被引量:70
7
作者 林崇德 罗良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9-34,共6页
创新型国家要由创新人才来创造,因此创新型国家的基础是创新人才。培养和造就创新人才也一直是发达国家尤其是创新型发达国家科技界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要培养创新人才,一个重要前提便是对创新人才的心理特点、发展规律、培养途径有深... 创新型国家要由创新人才来创造,因此创新型国家的基础是创新人才。培养和造就创新人才也一直是发达国家尤其是创新型发达国家科技界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要培养创新人才,一个重要前提便是对创新人才的心理特点、发展规律、培养途径有深入的认识与了解。心理学研究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探索,揭示了创新人才的心理特征及影响因素,认为实施创新教育、培养未成年人的创新能力是多出科学创新人才的基础,是突破建设创新型国家“瓶颈制约”的一条关键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型国家 创新 创新教育 未成年人
下载PDF
留守儿童的定义检讨与规模估算 被引量:70
8
作者 刘志军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9-55,共7页
对当今学术界在定义"留守儿童"方面存在的年龄区间、地域范围、父母外出情况及原因、留守时间等分歧做出了梳理和评析。认为应将"留守儿童"界定为不能随外出务工、经商或从事其他活动的父母一起生活而留在家乡由代... 对当今学术界在定义"留守儿童"方面存在的年龄区间、地域范围、父母外出情况及原因、留守时间等分歧做出了梳理和评析。认为应将"留守儿童"界定为不能随外出务工、经商或从事其他活动的父母一起生活而留在家乡由代理监护人教养或自我照顾的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然后依照这一定义并参照前人的研究成果,运用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以及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的相关数据,推算2005年末中国留守儿童的大致规模为1450万~1850万人,其中农村留守儿童约为1250万~1600万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留守儿童 未成年人 农民工
下载PDF
民族精神意涵:国家意识、文化认同、公民人格 被引量:61
9
作者 于海 《思想.理论.教育》 2004年第12期3-9,共7页
近十年来,党和政府非常重视民族精神教育,先后发了《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1994)、《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2001)以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三个重要文件,将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 近十年来,党和政府非常重视民族精神教育,先后发了《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1994)、《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2001)以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三个重要文件,将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作为公民道德建设和未成年人道德建设的核心内容。文件将弘扬民族精神视为提高全民族素质的一项基本工程,并提升到民族振兴的高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精神教育 未成年人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民族振兴 爱国主义教育 弘扬 思想道德建设 加强和改进 国家意识 民族素质
原文传递
材料性质与内隐攻击性启动效应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5
10
作者 叶茂林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18-421,共4页
使用表示攻击和被攻击相互作用的动词为实验材料 ,随机抽取 6 0名初一学生 ,采用 3种加工类型×2种测验方式的混合设计来考察未成年人攻击性的某些内隐社会认知特征。结果表明 :(1)验证了先前有关攻击性内隐社会认知特征的研究 ;(2 ... 使用表示攻击和被攻击相互作用的动词为实验材料 ,随机抽取 6 0名初一学生 ,采用 3种加工类型×2种测验方式的混合设计来考察未成年人攻击性的某些内隐社会认知特征。结果表明 :(1)验证了先前有关攻击性内隐社会认知特征的研究 ;(2 )汉字材料也能产生内隐攻击性的启动效应 ;(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攻击性 内隐社会认知 未成年人 实验材料 初一学生 特征 测验 启动效应 存在 形式
下载PDF
“亲亲尊尊”与亲属相犯:中外刑法的暗合 被引量:41
11
作者 范忠信 《法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116-137,共16页
“亲亲尊尊”与亲属相犯:中外刑法的暗合范忠信对于亲属之间的侵害案件,在确定法律责任时,奉行“亲亲尊尊”原则:亲属间人身侵犯,罪重于非亲属间人身侵犯;对尊亲属的人身侵犯,罪重于对卑亲属的人身侵犯;亲属间的财产侵犯,罪... “亲亲尊尊”与亲属相犯:中外刑法的暗合范忠信对于亲属之间的侵害案件,在确定法律责任时,奉行“亲亲尊尊”原则:亲属间人身侵犯,罪重于非亲属间人身侵犯;对尊亲属的人身侵犯,罪重于对卑亲属的人身侵犯;亲属间的财产侵犯,罪轻于非亲属之间的财产侵犯……,等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尊亲属 亲属相盗 卑亲属 被监护 刑法典 西班牙刑法 未成年人 加重处罚 犯罪 告诉乃论
原文传递
当前学校德育面临的十大矛盾 被引量:42
12
作者 杜时忠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 2004年第12期47-50,共4页
关键词 学校德育 德育实效 教育部 中小学 思想道德建设 课题 未成年人 加强和改进 承担 问题研究
下载PDF
未成年人内隐攻击性特征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1
13
作者 朱婵媚 宫火良 郑希付 《心理学探新》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48-50,共3页
以不同性质的词组为实验材料,以偏好组词为测量方法,随机抽取136名初一学生,采用被试内设计来探讨内隐状态下未成年人在不同攻击类型倾向性上的差异及其与性别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偏好组词法测量内隐攻击性的有效性;未成年人同样存在明... 以不同性质的词组为实验材料,以偏好组词为测量方法,随机抽取136名初一学生,采用被试内设计来探讨内隐状态下未成年人在不同攻击类型倾向性上的差异及其与性别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偏好组词法测量内隐攻击性的有效性;未成年人同样存在明显的内隐攻击性;在内隐状态下,个体的身体攻击倾向性显著高于语言攻击倾向性并且具有较高的性别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成年人 内隐攻击性 身体攻击性 语言攻击性 偏好组词法
下载PDF
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 被引量:49
14
作者 俞国良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4-70,共7页
开展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 ,对国家和个人发展有重要意义。国外十分重视在实践和体验中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强调心理辅导者的资格认定和专业发展 ;我国幼儿心理行为问题开始受到关注 ,中小学和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教... 开展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 ,对国家和个人发展有重要意义。国外十分重视在实践和体验中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强调心理辅导者的资格认定和专业发展 ;我国幼儿心理行为问题开始受到关注 ,中小学和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教育模式和教师培训正在探索 ,但也存在着学科化、形式化、表面化和孤立化等倾向 ;因此 ,应该结合国际上综合化和整合化、专业化和精细化的发展方向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成年人 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辅导者
下载PDF
关于建立未成年人刑事污点消灭制度的思考 被引量:31
15
作者 刘凌梅 《青少年犯罪问题》 2003年第1期38-41,共4页
本文在论述我国以立法形式建立未成年人刑事污点消灭制度具有非常积极意义的基础上,建议参照和借鉴世界上发达国家的立法经验,使该制度应当分别在刑法和刑事诉讼法,或者在将来专门制定的未成年人法中予以规定。并对该制度的主要内容,如... 本文在论述我国以立法形式建立未成年人刑事污点消灭制度具有非常积极意义的基础上,建议参照和借鉴世界上发达国家的立法经验,使该制度应当分别在刑法和刑事诉讼法,或者在将来专门制定的未成年人法中予以规定。并对该制度的主要内容,如未成年人刑事污点消灭的条件、效力以及消灭程序等进行了较为深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诉讼法 未成年人 消灭 制度 效力 立法形式 发达国家 世界 借鉴
下载PDF
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审前调查制度探讨 被引量:39
16
作者 冯卫国 《青少年犯罪问题》 2007年第1期45-50,共6页
审前调查是在法院判决前,由专门机构对行为人的个人情况、犯罪背景等进行专门调查,并对其人身危险性进行系统的评估,然后将调查与评估报告提交法院,供法院在量刑时参考的一种制度。审前调查制度有利于促进刑罚效益的最优实现,被认为是... 审前调查是在法院判决前,由专门机构对行为人的个人情况、犯罪背景等进行专门调查,并对其人身危险性进行系统的评估,然后将调查与评估报告提交法院,供法院在量刑时参考的一种制度。审前调查制度有利于促进刑罚效益的最优实现,被认为是量刑科学化、合理化的体现,是犯罪人处遇个别化的出发点。在未成年刑事案件的处理中,这一制度更具有特殊的意义,已成为当今各国少年刑法中的通行制度。但就我国现状而言,审前调查制度在立法中尚属空白。本文就我国未成年刑事案件处理中引入该制度的相关问题略作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成年人 审前调查 探索
下载PDF
加拿大未成年人媒介素养教育初探 被引量:31
17
作者 张毅 张志安 《新闻记者》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50-52,共3页
关键词 媒介素养教育 麦克卢汉 传播学 未成年人 加拿大 初探 美国 大象 保持 学者
下载PDF
2010—2012年中国15岁及以上居民饮酒状况 被引量:45
18
作者 许晓丽 赵丽云 +5 位作者 房红芸 郭齐雅 王寻 于文涛 房玥晖 于冬梅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34-537,567,共5页
目的分析中国15岁及以上城乡居民的饮酒现状。方法使用2010—201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调查"个人健康情况调查问卷"中的饮酒情况数据,对145 263名15岁及以上居民的饮酒情况进行分析。结果中国15岁及以上居民的饮酒率为34.3%,... 目的分析中国15岁及以上城乡居民的饮酒现状。方法使用2010—201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调查"个人健康情况调查问卷"中的饮酒情况数据,对145 263名15岁及以上居民的饮酒情况进行分析。结果中国15岁及以上居民的饮酒率为34.3%,男性(54.6%)高于女性(13.3%),45-59岁人群饮酒率最高(38.6%);饮酒者饮用最多的是啤酒(64.6%),其次为高度白酒(38.7%)和低度白酒(29.7%);饮酒者日均酒精摄入量为28.1 g,男性(32.8 g)高于女性(8.0 g),45-59岁人群酒精摄入量最高(38.5 g);饮酒人群中过量饮酒率为30.4%,男性(34.8%)高于女性(11.7%);饮酒人群中危险饮酒率为13.9%,男性(16.0%)高于女性(4.7%),45-59岁人群的过量饮酒率(41.1%)和危险饮酒率(20.1%)最高。结论中国15岁以上居民饮酒现象比较普遍,存在性别和年龄的差异。应加强过量饮酒危害的宣传,尤其注重45-59岁年龄段的男性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酒 酒精 未成年人
原文传递
校园暴力低龄化防控的刑法学省思——以“恶意补足年龄”规则为切入点 被引量:44
19
作者 陈伟 熊波 《中国青年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93-101,共9页
随着校园暴力事件中未成年人犯罪低龄化趋势的加剧,僵化、单一的刑事责任年龄认定已然不能较好地管控该现象的发生。英美法系国家应对校园暴力事件中未成年人犯罪低龄化现象时,"恶意补足年龄"规则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并且... 随着校园暴力事件中未成年人犯罪低龄化趋势的加剧,僵化、单一的刑事责任年龄认定已然不能较好地管控该现象的发生。英美法系国家应对校园暴力事件中未成年人犯罪低龄化现象时,"恶意补足年龄"规则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并且已具备完善的体系构造。因此,我国有必要在全面研究该制度的同时,认清校园暴力低龄化犯罪治理的严峻态势,将其作为未成年人犯罪年龄认定的补充规则,以满足校园暴力低龄化防范的现实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园暴力 低龄化犯罪 恶意补足年龄 未成年人
下载PDF
未成年人犯罪的刑事责任问题研究(三) 被引量:25
20
作者 赵秉志 《山东警察学院学报》 2001年第4期7-12,共6页
关键词 未成年被告 非刑罚处理方法 未成年人 刑罚处罚 犯罪分子 免予刑事处分 刑法典 刑事责任问题 未成年罪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