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如何面对漆器?
1
作者 汪震 庄威 《长江文艺评论》 2024年第4期45-50,共6页
一、漆器工艺的本质要素日本的漆艺家赤木明登以轮岛的木漆器为示范,给出了涂物的三要素(从现象学上讲,这是对漆器之构成的本质描述):木地(胎)相当于骨,下地(布漆、漆灰)是肉,上涂(髹漆)相当于皮肤。赤木所说的贵重的漆器无非是在肉和... 一、漆器工艺的本质要素日本的漆艺家赤木明登以轮岛的木漆器为示范,给出了涂物的三要素(从现象学上讲,这是对漆器之构成的本质描述):木地(胎)相当于骨,下地(布漆、漆灰)是肉,上涂(髹漆)相当于皮肤。赤木所说的贵重的漆器无非是在肉和皮肤上做文章,也许主要在皮肤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漆器 漆器工艺 漆灰 本质要素 三要素
下载PDF
2023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事迹选
2
《快乐青春(简妙作文)(中学生适读)》 2024年第10期67-68,共2页
吴顺清:用神奇药水“复活”千年文物南方地下水位高,饱水状态的木漆器出土之后,就像海绵一样,如果不做脱水处理,很快就会干裂、变形。如何能让木漆器脱水后,还能“驻颜保鲜”,是曾经的文物保护业界的难题。“别人越觉得不可能做到的东西... 吴顺清:用神奇药水“复活”千年文物南方地下水位高,饱水状态的木漆器出土之后,就像海绵一样,如果不做脱水处理,很快就会干裂、变形。如何能让木漆器脱水后,还能“驻颜保鲜”,是曾经的文物保护业界的难题。“别人越觉得不可能做到的东西,我越有好奇心,我就是要做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漆器 脱水处理 文物保护 大国工匠 饱水状态 好奇心
原文传递
襄阳文物考古研究所藏出土饱水木漆器保护与修复 被引量:2
3
作者 李澜 《中国生漆》 2012年第1期9-12,共4页
本文介绍了对襄阳文物考古研究所105件出土饱水木漆器进行脱水保护、修复处理的技术路线及其基本方法,所有文物经脱水保护及修复处理均恢复了原貌。
关键词 漆器 饱水 保护 修复
下载PDF
襄阳文物考古研究所藏出土饱水木漆器保护与修复 被引量:1
4
作者 李澜 《文博》 2012年第3期89-92,共4页
本文介绍了对襄阳文物考古研究所105件出土饱水木漆器进行脱水保护、修复处理的技术路线及其基本方法,所有文物经脱水保护及修复处理均恢复了原貌。
关键词 漆器 饱水 保护 修复
下载PDF
大河口西周墓蚌饰镶嵌漆木豆的复制技术研究
5
作者 吴昊 《中国生漆》 2013年第4期37-39,共3页
蚌饰镶嵌漆木豆复制工作依据实验室考古过程所获得的实物资料以及调查取得的相关信息,结合文献资料,综合考虑了文物原件的主体特点,在材料和工艺技术方面尽可能与出土实物相符合,选择了与文物原件相同或相似的原材料,采用了漆器制作的... 蚌饰镶嵌漆木豆复制工作依据实验室考古过程所获得的实物资料以及调查取得的相关信息,结合文献资料,综合考虑了文物原件的主体特点,在材料和工艺技术方面尽可能与出土实物相符合,选择了与文物原件相同或相似的原材料,采用了漆器制作的传统髹漆工艺。使复制品达到了与原样品"形似、质似、神似"的基本要求,可替代文物原件用于宣传展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髹漆工艺 漆器 复制 西周 镶嵌
下载PDF
湖南马王堆汉墓出土木漆器保护修复 被引量:2
6
作者 雷友英 《江汉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1期182-187,共6页
对湖南马王堆木漆器保存状况进行了分类及病害评估,介绍了清洗、脱水、整形、修复等保护处理过程,并结合器物实例说明了不同的清洗、整形、修复方法。
关键词 马王堆漆器 清洗 整形 修复
原文传递
木漆器创作研发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李冉 《美与时代(创意)(上)》 2017年第2期36-37,共2页
我国用漆传统历史悠久,特别是在实用漆艺方面的艺术成就极高。现代生活的缤纷多彩离不开漆艺术,这种有着悠久历史的艺术形式以某种方式无意识地、自然地融入到人们的生活里,丰富着人们的日常生活。这种既具有艺术性,又具有实用性的木漆... 我国用漆传统历史悠久,特别是在实用漆艺方面的艺术成就极高。现代生活的缤纷多彩离不开漆艺术,这种有着悠久历史的艺术形式以某种方式无意识地、自然地融入到人们的生活里,丰富着人们的日常生活。这种既具有艺术性,又具有实用性的木漆器作品,便可使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享受漆艺、品味漆韵的同时,满足现代人生活中的艺术需求,提高现代人的审美品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漆器创作 研发 可行性 环保
下载PDF
浙江井头山遗址8000多年前的木漆器出土 被引量:4
8
作者 宋瑞雪 《中国生漆》 2021年第2期12-12,共1页
井头山遗址发掘再出新成果。地处浙江省余姚市的井头山遗址是长三角地区发现的第一个贝丘遗址,也是目前中国发现最早、埋藏最深的贝丘遗址,被评为2020年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考古人员在发掘时发现了两件带有人工涂层痕迹的木器,一件是... 井头山遗址发掘再出新成果。地处浙江省余姚市的井头山遗址是长三角地区发现的第一个贝丘遗址,也是目前中国发现最早、埋藏最深的贝丘遗址,被评为2020年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考古人员在发掘时发现了两件带有人工涂层痕迹的木器,一件是带销钉的残木器,一件是带黑色表皮的扁圆体木棍。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浙江大学文物保护材料实验室合作,研究人员采用微区红外光谱、热裂解质谱的方法,对这两件木器表面的黑色涂层进行了分析,基本确定涂层中含有漆酚的特征分子片段甲基苯酚和甲基苯二酚,再通过酶联免疫法研究,发现涂层中含有中国漆抗原蛋白,进一步确认该涂层为人工漆。根据C14测年结果表明,井头山遗址的地层年龄为7800-83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考古新发现 贝丘遗址 漆器 考古人员 酶联免疫法 苯二酚 抗原蛋白 文物保护材料
下载PDF
中国传统图形符号在木漆器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宇恒 《美术教育研究》 2012年第5期63-63,共1页
中国传统图形符号是中华文明历经几千年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地域风貌的民族文化、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同时,中国传统图形符号作为独具魅力的视觉形态,承载着传达信息和文化的重要作用。因此,我们要更深入地挖... 中国传统图形符号是中华文明历经几千年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地域风貌的民族文化、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同时,中国传统图形符号作为独具魅力的视觉形态,承载着传达信息和文化的重要作用。因此,我们要更深入地挖掘、认识、研究中国传统图形符号,使之与木漆器艺术更好地融合、互补,使古老的木漆器在可持续发展中得以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图形符号 漆器 应用研究
下载PDF
变涂技法在木漆器中的运用与表现
10
作者 于欢 《美术教育研究》 2016年第12期23-23,共1页
变涂是中国漆艺发展历史过程中出现的重要技法之一,曾经远播日本,后来经过漆艺爱好者几百年的不断探索、革新,愈加繁复,效果愈加丰富。文章以变涂技法在木漆器中的运用与表现为研究目标,对变涂技法的发展进行概述,通过观察和经验阐述变... 变涂是中国漆艺发展历史过程中出现的重要技法之一,曾经远播日本,后来经过漆艺爱好者几百年的不断探索、革新,愈加繁复,效果愈加丰富。文章以变涂技法在木漆器中的运用与表现为研究目标,对变涂技法的发展进行概述,通过观察和经验阐述变涂在木漆器中的表现,从而得出结论:变涂技法与木漆器融合将创造出一种全新的艺术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涂技法 漆器 运用 表现
下载PDF
图形符号语言在木漆器中的运用研究
11
作者 李冉 李秋阳 田卫平 《美术教育研究》 2012年第8期32-32,共1页
近年来,图形符号理论迅速发展完善,逐渐被艺术家重视。笔者对于图形符号语言的表现力颇感兴趣,便尝试将其与传统木漆器结合,并进行艺术创作。这种现代与传统的结合,不但表现了图形符号语言极丰富的变化及内涵,而且推动了漆艺术的进一步... 近年来,图形符号理论迅速发展完善,逐渐被艺术家重视。笔者对于图形符号语言的表现力颇感兴趣,便尝试将其与传统木漆器结合,并进行艺术创作。这种现代与传统的结合,不但表现了图形符号语言极丰富的变化及内涵,而且推动了漆艺术的进一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形符号 漆艺 漆器
下载PDF
信阳博物馆
12
《河南文史资料》 2022年第3期F0002-F0002,共1页
信阳博物馆坐落于羊山新区,东与百花园相邻,2010年9月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博物馆占地面积51亩,总建筑面积近3万平方米,其中陈展面积近1万平方米。现有青铜器、金银器、玉器、石器、陶瓷器、木漆器、动植物化石等各类藏品4317件套;其中... 信阳博物馆坐落于羊山新区,东与百花园相邻,2010年9月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博物馆占地面积51亩,总建筑面积近3万平方米,其中陈展面积近1万平方米。现有青铜器、金银器、玉器、石器、陶瓷器、木漆器、动植物化石等各类藏品4317件套;其中一级文物71件套,二级文物251件套,三级文物1674件套。馆藏文物中以青铜器最为著名,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级文物 一级文物 漆器 馆藏文物 占地面积 青铜器 陶瓷器 金银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