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8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宋朝野人士对西夏的看法 被引量:7
1
作者 李华瑞 《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4期93-100,共8页
西夏是我国西北党项族建立的一个地方政权,对北宋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北宋统治集团和一般文人对西夏形成了三种基本的看法:1.视西夏为蕃臣属国,对它的乍叛乍服感到激愤;2.正视西夏的军事力量和国防压力,试图改变自身... 西夏是我国西北党项族建立的一个地方政权,对北宋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北宋统治集团和一般文人对西夏形成了三种基本的看法:1.视西夏为蕃臣属国,对它的乍叛乍服感到激愤;2.正视西夏的军事力量和国防压力,试图改变自身的弱点,克敌制胜;3.视西夏为弱小的“夷狄”,在文化、外交上歧视之。基于这三种看法,北宋朝野产生两种对西夏的态度:一是作为宗主大国、礼仪之邦不应与弱小叛臣或夷狄争一时之长短;二是西夏竟敢以蕞尔小国屡屡羞辱大宋,造成严重边患,故要求惩治的呼声很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宋 朝野 西夏 蕃国属臣 军事威胁 歧视 认同
下载PDF
《朝野佥载》“被”字句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曹小云 《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0年第4期431-436,共6页
1·1 《朝野佥载》,六卷,张?撰.?字文成,深州陆泽(今河北深县)人,唐武后、中宗、睿宗三朝及玄宗前期在世.此书至迟作于公元720年,基本上用当时黄河流域语言写成,属唐前期著述,是古代汉语向近代汉语演变过程中一部重要的文献.1·... 1·1 《朝野佥载》,六卷,张?撰.?字文成,深州陆泽(今河北深县)人,唐武后、中宗、睿宗三朝及玄宗前期在世.此书至迟作于公元720年,基本上用当时黄河流域语言写成,属唐前期著述,是古代汉语向近代汉语演变过程中一部重要的文献.1·2 汉语被字句的研究,时贤有所论述.唐钰明先生从纵的方面对"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字句 黄河流域 唐前期 祖堂集 敦煌变文 施事者 朝野 单音动词 近代汉语 百喻经
下载PDF
戎马一生却谥号为“文”明成祖为何要编《永乐大典》?
3
作者 流惜子 《国家人文历史》 2023年第21期20-27,共8页
作为中国历史上最优秀的骑兵指挥官之一,以血腥内战夺得帝位、并屡次御驾亲征的明成祖朱棣,其谥号居然为“文”,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他在朝野之中被明人称为“太宗文皇帝”。朱之所以能得到这一看起来与其人设不太相称的谥号。
关键词 《永乐大典》 明成祖 谥号 戎马一生 内战 指挥官 朝野 帝位
原文传递
震惊北宋朝野的行骗大案,谁才是罪魁祸首?
4
作者 山柏 《公民与法(综合版)》 2023年第5期37-39,共3页
北宋太宗时期,有个骗子自称是皇帝钦差特使,仅凭一人一马,差点夺了大宋的边关重镇秦州(今甘肃天水)。这起震惊朝野的大案让宋太宗勃然大怒,不但涉案官员被绞杀,两个家族被满门抄斩,还有一些与案件无关的人也受到牵连。一个骗子行骗为何... 北宋太宗时期,有个骗子自称是皇帝钦差特使,仅凭一人一马,差点夺了大宋的边关重镇秦州(今甘肃天水)。这起震惊朝野的大案让宋太宗勃然大怒,不但涉案官员被绞杀,两个家族被满门抄斩,还有一些与案件无关的人也受到牵连。一个骗子行骗为何让皇帝大动肝火?此案在当时又引发了哪些反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天水 北宋太宗 罪魁祸首 大案 朝野
原文传递
韩国朝野对抗再度趋于激烈
5
作者 李成日 《世界知识》 2023年第20期28-30,共3页
9月21日,韩国国会表决通过了两项议案,一个是韩国共同民主党发起的关于罢免总理韩德洙议案,另一个是检方提出的对共同民主党代表李在明的同意拘留案。这导致韩国的朝野争斗变得更加白热化,尤其是围绕即将在2024年4月举行的国会选举,双... 9月21日,韩国国会表决通过了两项议案,一个是韩国共同民主党发起的关于罢免总理韩德洙议案,另一个是检方提出的对共同民主党代表李在明的同意拘留案。这导致韩国的朝野争斗变得更加白热化,尤其是围绕即将在2024年4月举行的国会选举,双方互相激烈攻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会选举 议案 民主党 罢免 韩国 朝野
原文传递
《朝野僉載》史源爲開元唐國史考
6
作者 趙庶洋 《古典文献研究》 2023年第1期292-303,共12页
張鷟所撰《朝野僉載》(以下簡稱“《僉載》”)一書廣泛記載南北朝、隋至唐各種朝野事件,一直被認爲出於張鷟本人“耳目所接”(《四庫全書總目》語),是現存唐人筆記中非常有價值的一種。然而,此書也因語言多有誇飾及“媟語”(洪邁《容齋... 張鷟所撰《朝野僉載》(以下簡稱“《僉載》”)一書廣泛記載南北朝、隋至唐各種朝野事件,一直被認爲出於張鷟本人“耳目所接”(《四庫全書總目》語),是現存唐人筆記中非常有價值的一種。然而,此書也因語言多有誇飾及“媟語”(洪邁《容齋隨筆》語)受到較多批評,故學者對此書記載的真實性持有戒心。這兩種看似矛盾的態度均源自對張鷟本人及《僉載》的傳統認識,直到現在仍影響着很多學者對此書的評價與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邁 筆記 朝野 批評 南北朝
原文传递
徽宗朝大觀後元祐群體的京城活動及其文學史意義——兼論徽宗朝朝野離立現象
7
作者 劉雨晴 《新宋学》 2023年第1期217-230,共14页
學者在談及徽宗朝時,往往注意到朝野離立的現象。因爲徽宗朝絶大多數時間是新黨主政,實行紹述政策,對舊黨實行嚴厲的黨禁政策,舊黨及其子弟、後學則被排擠到地方,閒居或輾轉於州縣低級官職間,以“師友淵源”爲媒介組成交游圈,并吸引了... 學者在談及徽宗朝時,往往注意到朝野離立的現象。因爲徽宗朝絶大多數時間是新黨主政,實行紹述政策,對舊黨實行嚴厲的黨禁政策,舊黨及其子弟、後學則被排擠到地方,閒居或輾轉於州縣低級官職間,以“師友淵源”爲媒介組成交游圈,并吸引了一批士子追隨,在地方上隱秘地傳承元祐學術,由此徽宗朝的“朝”“野”兩大空間,形成顯著的對立態勢。2然而,徽宗朝京城和地方的對立并非一直不變,崇寧年間固然嚴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徽宗 交游圈 朝野 元祐學術 空間 京城 政策
原文传递
民间信仰之宗教渊源 被引量:3
8
作者 张琪亚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6期48-52,共5页
民间信仰发端于原始先民对自然、祖先的崇拜,祭祀活动于西周之后分化为宫廷祭典和民间礼神二途,中国宗法性传统宗教及佛教、道教等对民间信仰长期的互浸互染,致使中国宗法性传统宗教及佛、道等宗教的某些神与民间信仰中的对象产生了种... 民间信仰发端于原始先民对自然、祖先的崇拜,祭祀活动于西周之后分化为宫廷祭典和民间礼神二途,中国宗法性传统宗教及佛教、道教等对民间信仰长期的互浸互染,致使中国宗法性传统宗教及佛、道等宗教的某些神与民间信仰中的对象产生了种种复杂纷繁的交叉、重叠和转换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信仰 崇拜 朝野 宗教渊源
下载PDF
清季报刊中的朝野筹藏观 被引量:2
9
作者 卢祥亮 《西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4-24,共11页
清末,随着近代中文报刊的兴办,朝野筹藏观逐渐趋于成熟,对中央政府的西藏施政也起着指引和参谋作用。但国内舆论低估了改革中可能遇到的困难,使国人对西藏新政带有盲目乐观和自大的倾向,对政府改革走入误区有一定影响。
关键词 清季 报刊 朝野 筹藏观
下载PDF
北宋前期朝野对联蕃制夏策略的非议及其原因 被引量:2
10
作者 祁琛云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7年第1期32-35,共4页
所谓联蕃制夏,即指北宋联合散处在西北边地的少数民族政权共同抗击西夏军事进攻的一种策略。这一策略存在于北宋真宗、仁宗、英宗三朝,宋神宗熙宁间发动熙河战争,收复吐蕃所居之河湟地区,联蕃制夏的策略被弃用。笔者拟就北宋朝野对联蕃... 所谓联蕃制夏,即指北宋联合散处在西北边地的少数民族政权共同抗击西夏军事进攻的一种策略。这一策略存在于北宋真宗、仁宗、英宗三朝,宋神宗熙宁间发动熙河战争,收复吐蕃所居之河湟地区,联蕃制夏的策略被弃用。笔者拟就北宋朝野对联蕃制夏策略的非议及其原因略加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宋前期 朝野 联蕃制夏 非议 原因
下载PDF
社会儒学——儒学的现代转型与复兴之路 被引量:1
11
作者 韩星 《中国儒学》 2013年第1期386-420,共35页
一明清以来儒学的衰颓与遭遇明清以来的儒学发展表现为两个不同的历史过程,一是明清经世实学思潮。明王朝的覆亡,朝野志士在痛苦的反思中,清醒地认识到'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空疏、教条本质是王朝覆灭的重要祸根,救... 一明清以来儒学的衰颓与遭遇明清以来的儒学发展表现为两个不同的历史过程,一是明清经世实学思潮。明王朝的覆亡,朝野志士在痛苦的反思中,清醒地认识到'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空疏、教条本质是王朝覆灭的重要祸根,救弊之道在'实学'而不在'空言'。明清之际士大夫中的一批优秀分子面对当时国危民艰的局面,为了救亡图存、济世救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疏 儒学 过程 空言 优秀分子 朝野 经世实
原文传递
明代朝野对科举制度的评论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熹 《明史研究》 2001年第1期156-163,共8页
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封建政府通过开科考试选任官吏的重要制度和途径之一,它始于隋,盛于唐,完备于宋代。宋代以降,科举考试的内容均以儒家经义为主。因此,可以从某种意义上说,科举制度的实施,不仅是封建政府选拔任用官员的重要途径与常... 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封建政府通过开科考试选任官吏的重要制度和途径之一,它始于隋,盛于唐,完备于宋代。宋代以降,科举考试的内容均以儒家经义为主。因此,可以从某种意义上说,科举制度的实施,不仅是封建政府选拔任用官员的重要途径与常规手段,而且还是封建制度及其政治思想文化得以延续的支柱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义 内容 文化 评论 科举考试 朝野 科举制度 政府
原文传递
初唐文士入蜀现象的诗坛反响论略 被引量:1
13
作者 林静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1期65-73,共9页
入蜀是初唐时期渐成规模的文士区域性游历现象,包括知名诗人、文坛盟主在内的众多文士出入蜀地,创作出大量入蜀题材的诗歌,引发一系列诗坛反响。其一,初唐诗坛呈现诗分朝野的格局,入蜀诗人的蜀中诗作呈现特有风貌,加剧了朝、野两路的格... 入蜀是初唐时期渐成规模的文士区域性游历现象,包括知名诗人、文坛盟主在内的众多文士出入蜀地,创作出大量入蜀题材的诗歌,引发一系列诗坛反响。其一,初唐诗坛呈现诗分朝野的格局,入蜀诗人的蜀中诗作呈现特有风貌,加剧了朝、野两路的格局表征。其二,蜀中形成了若干文人群体,宴集交游唱和活动是其沟通情感、切磋诗艺的重要平台,诗风相互影响。其三,入蜀朝官游走在宫廷与蜀地之间,使朝野诗坛形成沟通互动,对初唐诗坛摆脱宫体诗风的阴影,产生突破性进展有一定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唐 文士 入蜀 诗坛 四杰 朝野
下载PDF
乌台诗案新探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裕民 《宋代文化研究》 2009年第2期269-285,共17页
元丰二年(1079),宋朝发生了一起震惊朝野的文字狱,旷世奇才苏轼等多人涉案,世称乌台诗案。有关这一案件的资料并不少,有朋九万抄自原始档案的《乌台诗案》,还有散见于史书、笔记、文集等的记载,事情经过大体清楚,但有些真相显然被有意... 元丰二年(1079),宋朝发生了一起震惊朝野的文字狱,旷世奇才苏轼等多人涉案,世称乌台诗案。有关这一案件的资料并不少,有朋九万抄自原始档案的《乌台诗案》,还有散见于史书、笔记、文集等的记载,事情经过大体清楚,但有些真相显然被有意识地掩蓋,甚至被扭曲了,一些重大问题并没有弄清楚,如宋神宗到底在这一案件中扮演了什么角色?李定等人为什么要整苏轼?在审案过程中,整人者和被整者是怎样较量的?沈括诬告了苏轼吗?本文试图做一点新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称 整人 有关 新探 案件 朝野 笔记 整者
原文传递
“立宪而后中国可兴”与“欲速则不达”——与关晓红教授商榷 被引量:1
15
作者 熊元彬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18-127,325,共10页
对于政局动荡不堪、财政极为匮乏、人才不济的清末而言,在朝野速行立宪的大力倡导和革命四起的严峻形势下,清廷不得不递减预备立宪年限,继而使暂行内阁被催生,其阁制也被草创。这种速度不但令国人吃惊,而且即使是西方立宪之国,也感到非... 对于政局动荡不堪、财政极为匮乏、人才不济的清末而言,在朝野速行立宪的大力倡导和革命四起的严峻形势下,清廷不得不递减预备立宪年限,继而使暂行内阁被催生,其阁制也被草创。这种速度不但令国人吃惊,而且即使是西方立宪之国,也感到非常诧异,但这并非一定是关晓红教授所谓的"急于求成的清廷决策者未予重视",亦并非就是清廷"甚少采取相应的对策及时调整以偏救弊",而是时代发展的产物,是国人致富图强的急躁心理不容清廷再作跬步式变革,以及朝野各种矛盾在清廷各项决策中的集中反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宪而后中国可兴” “欲速则不达” 预备立宪 朝野
下载PDF
纳兰词到《红楼梦》——满汉文化融合的“青萍之争” 被引量:1
16
作者 胡小伟 《明清论丛》 1999年第1期80-98,共19页
旧说有以康熙大学士明珠及其子性德为《红楼梦》贾氏父子原型者。赵烈文《能静居笔记》云:曹雪芹《红楼梦》。高庙(按指乾隆)末年,和坤以呈上,然不知其所指。高庙阅而然之,日:“此盖为明珠家事作也”。后遂以此书为珠遗事。据赵说,他是... 旧说有以康熙大学士明珠及其子性德为《红楼梦》贾氏父子原型者。赵烈文《能静居笔记》云:曹雪芹《红楼梦》。高庙(按指乾隆)末年,和坤以呈上,然不知其所指。高庙阅而然之,日:“此盖为明珠家事作也”。后遂以此书为珠遗事。据赵说,他是于咸丰时闻之于“宋丈翔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闻 性德 高庙 朝野 名动 融合 父子
原文传递
兴献王子女考 被引量:1
17
作者 侯书云 《明史研究》 2010年第1期296-299,共4页
明朝中期,受封湖广安陆州(今湖北省钟祥市)的太祖七世孙——兴献王朱祐杬究竟有几个子女,就史而论并不重要,因为事涉孝宗皇帝子女,事涉《明史》的正确与否,才成为一个不得不说的话题。兴献王之子明嘉靖皇帝朱厚熜进京登基承统后,称其父... 明朝中期,受封湖广安陆州(今湖北省钟祥市)的太祖七世孙——兴献王朱祐杬究竟有几个子女,就史而论并不重要,因为事涉孝宗皇帝子女,事涉《明史》的正确与否,才成为一个不得不说的话题。兴献王之子明嘉靖皇帝朱厚熜进京登基承统后,称其父为兴献王,还是称兴献皇帝,是嘉靖初政时面临的一大难题,并因此掀起了震动朝野的'大礼议'之争。'大礼议'之争的核心是继统与继嗣的“皇考之争”,即称孝宗为皇考,还是称兴献王为皇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政 湖北省 兴献 震动 朝野 子女 皇帝 大礼议
原文传递
告诫与警示:严复对中国近代改革的几点思考
18
作者 郝晏荣 《社会科学论坛》 2019年第6期200-204,共5页
19世纪40年代后的清政府,由于越来越严重的内外危机,朝野开始出现改革的呼吁;很多学人和当政人士,都把改革视为实现国家转危为安的主要途径。于是,从思考到议论到行动,从个人到地方到中央,改革终于从观念变为现实,而且范围越来越大,声... 19世纪40年代后的清政府,由于越来越严重的内外危机,朝野开始出现改革的呼吁;很多学人和当政人士,都把改革视为实现国家转危为安的主要途径。于是,从思考到议论到行动,从个人到地方到中央,改革终于从观念变为现实,而且范围越来越大,声势也越来越高,并在根本性质上改变了中国历史的方向,但这系列行为,没能挽救清政府的命运。伴随改革而来的革命洪流,把清王朝也送进了历史的垃圾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场 清政府 清王朝 转危为安 19世纪40年代 朝野
下载PDF
李莲英戏弄李鸿章
19
作者 吕麦 《龙门阵》 2009年第10期92-94,共3页
清朝时,内宫太监李莲英仗着主子慈禧的宠爱,权倾朝野,飞扬跋扈。人人都像敬神似的,对他又敬又畏。而身居高位的李鸿章,却对这个阉人不感冒,时不时地还对李大总管冷嘲热讽一番。因此,虽然李总管和李中堂300年前是一家。
关键词 李鸿章 太监 慈禧 太后 阉人 感冒 敬神 总管 朝野 皇帝
原文传递
中国岂能不保护耕地?
20
作者 李成贵 《中国乡村发现》 2009年第1期117-119,共3页
我国自古就有'农为邦本,食为政首'的说法,视仓廪盈实为盛世景象。即使在今天,粮食问题仍然是一个朝野都高度关注的问题,在政府决策中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
关键词 景象 问题 中国 仓廪 耕地 朝野 明确指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