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户主观获得感测度及影响因素研究--以浙江省16个村为例 被引量:3
1
作者 张玫 霍增辉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36-141,共6页
为厘清农户主观获得感的形成机理,基于农户面临的突出公共服务短板与生计能力视角,运用多指标多原因模型MIMIC和微观调查数据,研究农户主观获得感的现状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样本农户的整体获得感较高;公共服务短板显著抑制了获得感,... 为厘清农户主观获得感的形成机理,基于农户面临的突出公共服务短板与生计能力视角,运用多指标多原因模型MIMIC和微观调查数据,研究农户主观获得感的现状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样本农户的整体获得感较高;公共服务短板显著抑制了获得感,其中教育服务短板的影响效应最大;农业生计策略、婚姻不幸及大病风险冲击等负向生计能力显著降低获得感;经商生计策略、党员身份、教育借款、家庭收入与耕地面积等正向生计能力显著提升获得感。提出健全农村地区公共服务供给的长效机制、改善农村弱势群体的生计策略与生计资本等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获得 服务获得 生计能力 MIMIC模型 浙江省
下载PDF
公共服务质量与公民获得感——基于CFPS面板数据的统计分析 被引量:32
2
作者 廖福崇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2020年第2期115-128,共14页
公共服务如何增进民生福祉是社会科学领域的重要研究议题,获得感可以成为评判公共服务成效的重要标准。综合获得感的时间比较维度和公共服务维度,从劳动就业、基础教育、医疗卫生、住房保障和社会保障5个方面的主观评价界定民生获得感,... 公共服务如何增进民生福祉是社会科学领域的重要研究议题,获得感可以成为评判公共服务成效的重要标准。综合获得感的时间比较维度和公共服务维度,从劳动就业、基础教育、医疗卫生、住房保障和社会保障5个方面的主观评价界定民生获得感,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2012—2016年的面板数据,在省级层面匹配了公共服务统计年鉴,从宏观结构和微观评价互动的角度,探讨公共服务提升民生获得感的内在逻辑。在时间维度上,中国公民的民生获得感不断增强,但是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从省际比较看,经济发展程度较高的省份民众获得感较高,中西部省份民众的获得感相对较低。公共服务财政投入可以显著地增强民生获得感,民众对社会公平的认知对获得感也具有正向的促进作用,这一结论十分稳健。机制分析发现,财政投入直接提高了基本公共服务质量,进而提升了民生获得感。增进民生福祉和提高公民获得感,需要各级政府切实践行新发展理念,坚持协调发展和共享发展,政府进一步加大对公共服务的投入,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进社会公平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公共服务获得 财政投入 均等化
下载PDF
居住空间与公共服务差异化:城市居民公共服务获得感研究 被引量:27
3
作者 李斌 张贵生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99-108,共10页
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日益成为中国政府的执政目标,而城市发展惯性、政府规划、资本选择偏好、新型城镇化战略以及居民自身多元需求等众多要素正在导致中国城市空间多元分化。总体上,以财政在公共教育、医疗卫生、住房保... 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日益成为中国政府的执政目标,而城市发展惯性、政府规划、资本选择偏好、新型城镇化战略以及居民自身多元需求等众多要素正在导致中国城市空间多元分化。总体上,以财政在公共教育、医疗卫生、住房保障和社区事务等方面的支出为核心的公共服务供给能力是左右公共服务获得感高低的重要变量。然而,公共服务获得感日益以居住社区为基准,研究数据显示公共服务生产能力分布曲线基本与居民的获得感大体一致。不过,市场价值等级高的社区,其社区居民的公共服务获得感反而低,社会经济地位高的个人,其公共服务获得感也相对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居住空间 公共服务生产能力 居民公共服务消费能力 居民公共服务获得
下载PDF
公共服务何以影响居民幸福?——基于“收入-幸福”分析框架的实证检验 被引量:19
4
作者 朱春奎 吴昭洋 徐菁媛 《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4-34,共21页
公共服务的改善与居民生活质量的提升密切相关。已有研究大都将公共服务视为一个抽象的概念加总,忽视了公共服务的数量和质量在居民个体生活空间上的异质性。通过构建公共服务获得感这一概念弥补已有研究的不足,建立公共服务与居民幸福... 公共服务的改善与居民生活质量的提升密切相关。已有研究大都将公共服务视为一个抽象的概念加总,忽视了公共服务的数量和质量在居民个体生活空间上的异质性。通过构建公共服务获得感这一概念弥补已有研究的不足,建立公共服务与居民幸福感之间的连接。基于“收入-幸福”分析框架,利用2015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实证检验了公共服务获得感对居民幸福感的直接影响,以及公共服务获得感对收入影响居民幸福感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不同维度的收入与公共服务获得感能够不同程度地影响居民幸福;公共服务获得感能够显著地负向调节绝对收入和主观相对收入的幸福效应,即随着公共服务获得感的提升,给定收入水平的幸福效应逐渐减弱;绝对收入与公共服务获得感的幸福效应在流动人口中并不显著,但公共服务获得感的调节效应在各“户籍-居住地”组别中显著存在。进一步对调节效应的稳健性展开检验,排除了潜在的竞争性中介解释机制,采用不同的公共服务获得感测度方式也能够得到一致的结论。随着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入高质量发展阶段,通过公共服务领域的改革不断提升居民的公共服务获得感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收入 公共服务获得 幸福感 “收入-幸福”分析框架 调节效应
原文传递
公共数字文化服务获得感:内涵、评价体系与提升策略 被引量:13
5
作者 戴艳清 孙一鹤 《图书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10,共9页
研究旨在明晰公共数字文化服务获得感的内涵、在相对剥夺感理论的基础上构建其评价体系,最终为提升用户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获得感提供参考。首先,通过文献调查及对比研究,明晰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内涵;其次,在相对剥夺理论的基础上初步... 研究旨在明晰公共数字文化服务获得感的内涵、在相对剥夺感理论的基础上构建其评价体系,最终为提升用户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获得感提供参考。首先,通过文献调查及对比研究,明晰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内涵;其次,在相对剥夺理论的基础上初步形成公共数字文化服务获得感的评价体系,进而通过问卷调查优化公共数字文化服务获得感维度与指标,形成由5个维度、18个指标组成的评价体系。同时,通过问卷调查,发现被调查者对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知晓性、参与度、易用性及反馈机制等总体评价较低。最终提出引导用户全程参与、提升服务易用性、完善反馈机制等对策,以期提升用户的公共数字文化服务获得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获得 公共数字文化服务获得 相对剥夺理论
原文传递
公共服务支出提升了居民收入差距容忍度吗?——基于公共服务获得感的中介效应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李琦 倪志良 《经济问题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31-42,共12页
本文基于中国收入差距大而居民收入差距容忍度高的反差现象,从公共服务支出的视角切入,利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15)和宏观层面的匹配数据,使用Binary Probit方法,分析公共服务支出在这种反差现象中对居民收入差距容忍度影响的内在... 本文基于中国收入差距大而居民收入差距容忍度高的反差现象,从公共服务支出的视角切入,利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15)和宏观层面的匹配数据,使用Binary Probit方法,分析公共服务支出在这种反差现象中对居民收入差距容忍度影响的内在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公共服务支出显著提升了居民收入差距容忍度,而各项公共服务支出对收入差距容忍度的影响不尽相同,基础教育支出、医疗卫生支出和住房保障支出显著提高了收入差距容忍度,而就业和社会保障支出对收入差距容忍度无显著影响,并对此进行稳健性和内生性检验,该结论仍成立;公共服务支出对收入差距容忍度的效应因地区差异而存在显著异质性。进一步研究表明,公共服务获得感在公共服务支出对收入差距容忍度的效应中发挥中介机制作用,公共服务支出对居民公共服务获得感具有正向影响,提升了收入差距容忍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服务支出 收入差距容忍度 公共服务获得 IV-probit
原文传递
公共服务获得感、社会公平感知对政府信任的影响研究——基于CGSS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龚会莲 李雯钰 《行政科学论坛》 2023年第8期58-64,共7页
政府信任是公众与政府交互关系的重要体现,提升公众对政府的信任水平是实现善治和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着力点。基于CGSS2015调查数据,运用相关回归统计方法,从社会公众对公共服务和社会公平需求两个维度探讨政府信任,分析公共服务获得... 政府信任是公众与政府交互关系的重要体现,提升公众对政府的信任水平是实现善治和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着力点。基于CGSS2015调查数据,运用相关回归统计方法,从社会公众对公共服务和社会公平需求两个维度探讨政府信任,分析公共服务获得感与社会公平感知对政府信任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公共服务获得感、社会公平感知正向影响政府信任,且社会公平感知在公共服务获得感与政府信任之间起着部分中介作用。由此,政府应进一步优化公共服务供给,提升社会环境的公平度,从而增强公众对政府的信任与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信任 公共服务获得 社会公平感知
下载PDF
社区公共参与何以增促居民的公共服务获得感? 被引量:3
8
作者 谢刚 苗红娜 《公共行政评论》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57-173,199,200,共19页
公共服务获得感作为民众对公共服务客观获得的主观积极心理体验,反映了居民对社会治理的认知与评价。在“以人民为中心”的治理体系建设中,居民参与对公共服务获得感具有重要影响。由于居民参与内容及方式的多样性,何种居民参与以及居... 公共服务获得感作为民众对公共服务客观获得的主观积极心理体验,反映了居民对社会治理的认知与评价。在“以人民为中心”的治理体系建设中,居民参与对公共服务获得感具有重要影响。由于居民参与内容及方式的多样性,何种居民参与以及居民如何参与更能提升其获得感值得深入研究。论文将居民社区公共参与内容分为政府主导型参与和公民自发型参与,将公共参与渠道区分为自上而下的信息传递型渠道、自下而上的诉求表达型渠道和互动沟通型渠道。通过分析居民社区参与的6089份调研数据,研究居民社区公共参与内容和方式对个体获得感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自发型参与对公共服务获得感具有正向影响,而政府主导型参与对获得感的影响不具有统计显著性。即时的互动型沟通渠道,对公共服务获得感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公民参与效能感和政治信任发挥着重要的调节作用。论文揭示了不同公民参与类型与获得感的关系,丰富了学界关于公共参与及其作用的研究,拓展了个体获得感生成的研究视角,对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制度、提升公共服务获得感具有实践启示。在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时,要注重扩大公民自发型参与,并增强政府与公民的互动沟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民参与 公共服务获得 参与效能感 政治信任
下载PDF
中医医院癌症患者医疗服务获得感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9
作者 刘秀梅 王江涛 +6 位作者 何伊伊 康焱红 方芳 夏青青 廖诗怡 曾勇 陈偶英 《湖南中医杂志》 2024年第2期106-109,共4页
目的:调查在中医医院就诊的癌症患者医疗服务获得感现状、分析影响因素并探索其提升策略。方法:选取2023年1~7月在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344例癌症患者作为调查对象,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医疗服务获得感评价指标量表进行调查... 目的:调查在中医医院就诊的癌症患者医疗服务获得感现状、分析影响因素并探索其提升策略。方法:选取2023年1~7月在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344例癌症患者作为调查对象,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医疗服务获得感评价指标量表进行调查,了解其医疗服务获得感现状,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相关影响因素。结果:回收有效问卷334份。癌症患者医疗服务获得感评价指标10个条目的平均认可度为95.8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居住地、医保类型、学历、职业、家庭年收入、婚姻状况、疾病分期的中医医院癌症患者医疗服务获得感认可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中医医院癌症患者的医疗服务获得感与就医便捷度、高级专家诊疗便捷度、配药便捷度、就医时间接受度、诊疗有效性等因素呈正相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居住地、医保类型、家庭年收入、疾病分期是中医医院癌症患者医疗服务获得感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中医医院癌症患者医疗服务获得感虽总体处于较高水平,但高级专家诊疗便捷度、医疗费用接受度明显低于平均水平。因此,医护人员需采取措施提高癌症患者医疗服务获得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症 医疗服务获得 中医医院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农业转移人口城市基本公共服务获得感的测度及影响机制--基于长三角41个设区市调查数据的多水平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轩 马海韵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0-64,共15页
提升农业转移人口城市基本公共服务获得感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和加快长三角公共服务一体化建设的内在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指导,基于期望—确认模型和心理所有权理论的整合框架,构建的农业转移人口... 提升农业转移人口城市基本公共服务获得感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和加快长三角公共服务一体化建设的内在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指导,基于期望—确认模型和心理所有权理论的整合框架,构建的农业转移人口城市基本公共服务获得感的测度指标体系,分别从个体和群体水平探析了获得感的影响机制。基于长三角41个设区市2844份有效样本数据的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农业转移人口公共服务获得感包含公共服务客观获得、期望满足感和心理拥有感三个二级指标;市民化努力、权利意识、公共服务信息公开、公共部门回应以及公共服务自主选择对个体公共服务获得感具有正向预测作用,并受到劳动力来源地和市民化发展时期等时空特征的约束;依据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的结果,构成长三角城市高群体获得感的9种资源要素组合可归纳为政府独立供给、政府主导供给以及外部供给三种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三角农业转移人口 公共服务获得 测度 影响机制 多水平分析
下载PDF
公共服务的个体化分布如何影响个体获得感——小城镇与乡下村落样本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余泓波 《深圳社会科学》 2023年第2期99-110,共12页
基于“2019年中国城乡社会治理调查”中3487个小城镇与乡下村落的样本,从个体层面考察其生活场景中公共服务的客观供给状况,通过个体的获得感体验,厘清公共服务供给向获得感转化的具体机制。研究不同于现有文献多以宏观财政或统计资料... 基于“2019年中国城乡社会治理调查”中3487个小城镇与乡下村落的样本,从个体层面考察其生活场景中公共服务的客观供给状况,通过个体的获得感体验,厘清公共服务供给向获得感转化的具体机制。研究不同于现有文献多以宏观财政或统计资料测度公共服务供给水平,而是以访员观察方式记录受访样本个体层面的公共服务客观分布数据;在公共服务内容上侧重于个体较易感知和较常接触的事项,同时兼顾不同区域及不同个体的普遍适用性;公共服务获得感指个体在获取公共服务时的主观感受尤其是对获取便捷性的体验。分析发现:个体层面公共服务供给的东中西差异不大,但小城镇的供给水平却显著高于乡下村落;受访者的公共服务获得感也表现出明显的小城镇优势。分组回归模型则显示,中部地区样本的公共服务体验,具有显著的“镇-村”居住地差异,且受社会服务类(而非基础设施类)供给的显著影响。对小城镇样本而言,客观投入驱动的公共服务获得感提升效应并不显著,但在乡下村落样本中,公共服务客观供给仍能显著提升个体体验。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之下,乡村公共服务的建设与发展既要考虑均等化,也应注重区域与“镇-村”的差异化机制,以此将公共服务的客观供给更为高效地转化为个体的公共服务获得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服务供给 公共服务获得 党的二十大 乡村治理 乡村公共服务
下载PDF
个人发展激励对大学生志愿行为持续性的影响
12
作者 刘辉亚 韩聪慧 +1 位作者 吴一荻 莫翊岚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3年第4期116-123,共8页
大学生志愿服务是“三全育人”背景下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载体,然而,志愿者持续参与意愿低、流动性强等问题制约着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的建立健全。以H市815名大学生志愿者为研究对象,探索个人发展激励对志愿行为持续性的影响及其... 大学生志愿服务是“三全育人”背景下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载体,然而,志愿者持续参与意愿低、流动性强等问题制约着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的建立健全。以H市815名大学生志愿者为研究对象,探索个人发展激励对志愿行为持续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发现志愿服务获得感在影响机制中的中介效应。调查结果显示:(1)大学生志愿行为持续性不强,志愿服务获得感处于中等偏低水平;(2)个人发展激励均显著正向预测志愿行为持续性、志愿服务获得感;(3)志愿服务获得感显著正向预测志愿行为持续性,并在个人发展激励影响志愿行为持续性过程中发挥中介作用。调查表明:要增强志愿行为持续性,应重视个人发展激励的创新应用,重塑志愿服务获得感,以实现志愿服务社会价值与育人价值的充分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志愿服务 个人发展激励 志愿服务获得 志愿行为持续性
下载PDF
家庭金融服务获得性对收入流动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康书生 袁薇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63-72,共10页
伴随普惠金融的发展及金融精准扶贫政策的实施,广大居民家庭参与金融市场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提升,家庭金融服务获得性对居民家庭收入分配影响日益凸显。使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运用收入转移矩阵和有序probit模型,研究家庭金融服... 伴随普惠金融的发展及金融精准扶贫政策的实施,广大居民家庭参与金融市场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提升,家庭金融服务获得性对居民家庭收入分配影响日益凸显。使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运用收入转移矩阵和有序probit模型,研究家庭金融服务获得性对收入流动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家庭金融服务获得性提高对低收入家庭向上流动具有积极影响,对高收入家庭向下流动具有抑制作用。进一步分城乡样本、面板数据等进行稳健性检验,验证实证结果的可靠性。鉴于提高家庭金融服务获得性对于促进微观收入流动性、缓解社会收入阶层固化具有积极作用,政府应继续推进普惠金融发展,降低融资成本;优化金融资源区域配置;加强金融教育,保护弱势金融群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民家庭 金融服务获得 收入流动性 有序probit回归
下载PDF
基本公共服务获得感“逆龄化”分布与资源配置优化--基于社会代际关系差异的视角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蓉 晋晓姝 李明 《经济研究参考》 2022年第12期94-112,共19页
基本公共服务旨在构筑保障全体公民生存和发展基本需求的民生基线,基于不同群体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体系设计,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制度基础。本文从社会代际视角构建结构方程模型量化和评估公众的基本公共服务获得感,实证证明公众的基本公... 基本公共服务旨在构筑保障全体公民生存和发展基本需求的民生基线,基于不同群体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体系设计,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制度基础。本文从社会代际视角构建结构方程模型量化和评估公众的基本公共服务获得感,实证证明公众的基本公共服务获得感呈现“逆龄化”分布的现状,具体是指青年群体的基本公共服务获得感分别比中年群体和老年群体低9.7%和19.3%;基本公共服务获得感的可观测因子:充足性、均衡性、便利性和普惠性也都存在类似分布态势;本文从公众的政府责任认知度和社会安全感两方面诠释了基本公共服务获得感对政府治理效能提升的实现机制以及在不同年龄群体间的差异;异质性分析发现,劳动就业、住房保障和文体服务对青年群体更加显著。以基本公共服务获得感为基础的资源配置优化机制能够提升政府治理效能,鉴于此本文认为,要在供给效率与不同年龄群体需求适配性的基础上,合理有效提供基本公共服务,推动社会和谐有序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公共服务获得 “逆龄化”分布 资源配置 社会安全感
下载PDF
基于扎根理论的在校大学生公共体育服务获得感影响因素模型构建
15
作者 李金鹏 郑旗 《安徽体育科技》 2022年第6期59-64,共6页
基于党的十九大会议精神,改善在校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提升参与公共体育活动的获得感,运用质性研究范式对在校大学生进行深度访谈。运用扎根理论对原始资料进行3级编码,归纳影响在校大学生公共体育服务获得感的影响因素,构建理论模型。... 基于党的十九大会议精神,改善在校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提升参与公共体育活动的获得感,运用质性研究范式对在校大学生进行深度访谈。运用扎根理论对原始资料进行3级编码,归纳影响在校大学生公共体育服务获得感的影响因素,构建理论模型。研究发现:个体差异、校内因素、体育项目、校外因素是影响目前在校大学生公共体育服务获得感的主要因素,并根据影响因素提出相关发展路径及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扎根理论 在校大学生 公共体育服务获得 影响因素 学校体育治理
原文传递
普惠金融生态及其优化 被引量:22
16
作者 孟飞 《上海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8-92,共5页
金融服务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性已广为接受,但对改善贫困的意义还不为人们所熟知。为弱势群体、弱势产业和弱势地区提供金融服务,即普惠金融,在促进贫困群体和地区发展起到了重大作用。但我国普惠金融生态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和不足,受到金融... 金融服务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性已广为接受,但对改善贫困的意义还不为人们所熟知。为弱势群体、弱势产业和弱势地区提供金融服务,即普惠金融,在促进贫困群体和地区发展起到了重大作用。但我国普惠金融生态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和不足,受到金融服务设施缺乏、供给能力薄弱、激励机制不足和法律制度缺失等因素限制。优化普惠金融生态的路径主要有市场准入政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监管制度创新等几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惠金融 金融服务的可获得 金融生态 监管创新
下载PDF
高校隐性知识转移与企业技术许可接受 被引量:12
17
作者 李方 张胜 《科学学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866-877,共12页
通过高校技术许可的知识转移过程分析,基于技术接受模型,引入隐性知识技术服务可获得性感知维度,建立技术许可接受拓展模型,通过问卷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发现,技术服务可获得性对技术许可态度倾向、技术许可实际行为有显著积极影响,企业... 通过高校技术许可的知识转移过程分析,基于技术接受模型,引入隐性知识技术服务可获得性感知维度,建立技术许可接受拓展模型,通过问卷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发现,技术服务可获得性对技术许可态度倾向、技术许可实际行为有显著积极影响,企业技术吸收能力、信任对技术服务可获得性有显著积极影响。因此,高校应建立关注于服务的技术许可转移工作模式,提高技术服务可获得性,促进高校技术许可绩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接受模型 隐性知识转移 技术服务获得 高校技术许可
原文传递
中国老年照料劳动力需求的估计与预测——来自澳大利亚的经验 被引量:8
18
作者 封婷 肖东霞 郑真真 《劳动经济研究》 2016年第4期27-52,共26页
在中国人口老龄化、少子化的背景下,老年照料需求激增,而家庭支持力不断弱化,社会化老年照料服务亟待发展,专业化老年照料劳动力队伍的扩充非常关键。澳大利亚老年照料服务发展成熟,数据资料完备,可供学习和借鉴。本研究考虑到中国老年... 在中国人口老龄化、少子化的背景下,老年照料需求激增,而家庭支持力不断弱化,社会化老年照料服务亟待发展,专业化老年照料劳动力队伍的扩充非常关键。澳大利亚老年照料服务发展成熟,数据资料完备,可供学习和借鉴。本研究考虑到中国老年照料服务从家庭到社会的转变,以及设置正规照料服务的可获得性不断提高且逐步达到澳大利亚2012年的水平,结合7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总量、老年人口性别年龄结构、健康改善情况、家庭养老传统、典型政策目标等因素的变动,设置了5种情境,预测了2015-2050年中国老年照料劳动力需求,并借助敏感性分析揭示了这些影响因素的作用方式。随着未来老年照料劳动力需求大幅增长,中国需要根据长期目标发展相应的老年照料劳动力队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老年照料劳动力需求 老年照料服务获得 劳动力配置强度 澳大利亚老年照料服务
原文传递
农村金融服务可获得性:监管问题与制度创新 被引量:8
19
作者 孟飞 《财经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8-24,共7页
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离不开金融服务的有效支持。金融服务可获得性的实质在于保障农民的金融发展权,而金融监管制度环境在保障金融服务可获得性方面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我国金融监管制度在监管目标、监管原则、监管方法... 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离不开金融服务的有效支持。金融服务可获得性的实质在于保障农民的金融发展权,而金融监管制度环境在保障金融服务可获得性方面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我国金融监管制度在监管目标、监管原则、监管方法和监管内容方面给予变革和创新。在监管目标中,应当纳入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为提高金融机构提高金融供给能力,我国应当实施激励监管、分类监管和风险监管的方法。金融监管还需要在市场准入、审慎监管上给予创新,同时离不开经济政策的支持和金融技术法律的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权益 金融服务获得 普惠金融
原文传递
服务业跨国公司扩张中的利润增值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郑琴琴 李志强 《生产力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87-189,共3页
如今服务业跨国公司已经成为世界经济舞台上的一个重要角色,学者们对于服务业的国际扩张活动的研究也早已开始。作为经济利益体,服务企业的根本目的就是追逐利润。然而先前对于服务业跨国活动的利润增值却研究较少。文章试图通过对服务... 如今服务业跨国公司已经成为世界经济舞台上的一个重要角色,学者们对于服务业的国际扩张活动的研究也早已开始。作为经济利益体,服务企业的根本目的就是追逐利润。然而先前对于服务业跨国活动的利润增值却研究较少。文章试图通过对服务业跨国公司的利润导向行为进行研究,分析为其三个利润增值的因素进行论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务业跨国公司 利润增值 服务获得 服务的一致 资源的共享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