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云南遮放—宾川和孟连—马龙宽角地震剖面的层析成像研究 被引量:61
1
作者 白志明 王椿镛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57-267,共11页
依据有限差分反演和射线反演的方法 ,利用走时、振幅比和重力布格异常数据对云南地区遮放—宾川和孟连—马龙宽角地震剖面的地壳上地幔结构进行层析成像研究 .遮放—宾川测线地壳厚度为 35~ 4 6km ,孟连—马龙测线地壳厚度 33~ 4 4 .5... 依据有限差分反演和射线反演的方法 ,利用走时、振幅比和重力布格异常数据对云南地区遮放—宾川和孟连—马龙宽角地震剖面的地壳上地幔结构进行层析成像研究 .遮放—宾川测线地壳厚度为 35~ 4 6km ,孟连—马龙测线地壳厚度 33~ 4 4 .5km .局部位置上地幔顶部P波速度值偏低 ,速度值变化范围大 ,反映出云南地区是典型的构造活动区的特点 .地壳上地幔结构存在一定程度的深浅构造一致性 ,意味着浅部物质活动存在深部背景 .遮放—宾川剖面速度结构显示地表怒江断裂东侧存在贯穿地壳的大规模低速异常 ,可能与深部物质上涌活动有关 .遮放—宾川线和孟连—马龙线速度结构显示作为一级构造单元分界线的红河断裂是超壳断裂 ,怒江断裂深及上地幔 .而昌宁—双江断裂显示为低角度铲式断层 ,意味着该断裂切割并不深 .云南地区强震的发生往往与延伸到上地幔的深大断裂有关 ,且一些浅源地震经常位于中上地壳深大断裂与其他断裂的交汇部位、高速块体与低速块体接触带上速度等值线弯曲的位置 .推测这样的位置有利于能量和区域应力的积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差分反演 射线反演 走时 振幅比 重力布格异常 地震剖面
下载PDF
新疆伽师强震群区上部地壳细结构的高分辨折射地震探测研究 被引量:20
2
作者 徐朝繁 张先康 +3 位作者 段永红 杨卓欣 酆少英 胡修奇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0-69,共10页
2004年4月在伽师强震群区完成了一条高分辨折射地震探测剖面.我们采用有限差分反演和哈格多恩原理折射波前成像方法进行了处理,得到了该地区上部地壳细结构图象.结果显示上部地壳结构总体上横向比较均匀,纵向分层明显.该地区地壳顶... 2004年4月在伽师强震群区完成了一条高分辨折射地震探测剖面.我们采用有限差分反演和哈格多恩原理折射波前成像方法进行了处理,得到了该地区上部地壳细结构图象.结果显示上部地壳结构总体上横向比较均匀,纵向分层明显.该地区地壳顶部11km以上可分为4层:顶部约400m以上为浅表盖层,P波速度约1.65~1.8km/s,该层为较松散的风化层;第二层为纵向强梯度层,P波速度在1.8~4.5km/s之间,纵向梯度约1.2km·s^-1/km,其厚度在2.96~3.0km之间,其底界面几乎水平;第三层的厚度有较大变化,其埋深从东北向西南逐渐变深,西南端层厚约6.5km,东北端减薄为5.5km.该层的上部和下部又表现为不同的速度结构特征,其上部速度较均匀,平均P波速度约4.8km/s,下部相对于第二层来说为一弱梯度层,梯度约0.35km·s^-1/km,P波速度在5.1~6.25km/s之间.该层的底界为结晶基底,其结晶基底西南深东北浅,形成一个向天山方向上翘的斜坡,似乎显示出坚硬的塔里木块体在插入天山下时受阻的上部地壳结构特征;第四层比较均匀,速度约为6.3km/s.在4km深度左右有一横向速度异常变化,推断可能与隐伏的麦盖提断裂及下苏洪一麦盖提断裂有关,但未见这些断裂延伸至地表及穿过基底的结构特征.伽师强震群的发震构造至少应位于11km深度以下的中下地壳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伽师强震群区 高分辨折射 有限差分反演 哈格多恩原理 折射波前成像
下载PDF
钦杭-武夷山成矿带上地壳速度结构与基底特征:万载-惠安宽角反射/折射地震剖面约束 被引量:11
3
作者 林吉焱 唐国彬 +6 位作者 徐涛 蔡辉腾 吕庆田 白志明 邓阳凡 黄敏夫 金星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4396-4409,共14页
钦杭成矿带和武夷山成矿带是华南大陆两个重要的成矿带,成矿作用主要发生于中生代陆内造山时期.地质研究表明,基底和地表断裂的特征对成矿过程有重要的控制作用,研究上地壳结构特征对成矿差异性特征的认识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为此,本文基... 钦杭成矿带和武夷山成矿带是华南大陆两个重要的成矿带,成矿作用主要发生于中生代陆内造山时期.地质研究表明,基底和地表断裂的特征对成矿过程有重要的控制作用,研究上地壳结构特征对成矿差异性特征的认识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为此,本文基于跨越钦杭、武夷山成矿带江西万载至福建惠安的NW-SE向深地震测深剖面初至波数据,利用有限差分走时反演方法,获得了钦杭、武夷山成矿带8 km深度范围内的上地壳P波速度结构,其主要特征为:(1)钦杭、武夷山成矿带上地壳P波速度横向非均匀特征明显,以5.8 km·s^-1速度等值线作为基底参考面,发现剖面基底埋深较浅,约1.0~3.0 km;钦杭成矿带的基底埋深总体小于武夷山成矿带,分别为0.5~2.0 km和1.5~3.0 km;(2)P波高速区(速度正异常区)与地表出露的岩浆岩对应较一致,P波低速区(速度负异常区)与主要的断裂位置或沉积盆地对应较一致,绍兴—江山—萍乡断裂和政和—大浦断裂下方的低速特征显示两条断裂至少向深部延伸8 km以上,暗示两条断裂具备深大断裂的性质,推测绍兴—江山—萍乡断裂可能是扬子块体和华夏块体的边界;(3)综合已有的地质、地球物理资料,我们推测钦杭成矿带和武夷山成矿带上地壳P波速度的不同,反映了深部岩浆作用过程的差异,基底深度及断裂性质是造成两个成矿带成矿差异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钦杭成矿带 武夷山成矿带 有限差分走时反演 结晶基底 上地壳速度结构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