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9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南方海相优质烃源岩超显微有机岩石学与生排烃潜力 被引量:56
1
作者 秦建中 申宝剑 +2 位作者 付小东 陶国亮 腾格尔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26-837,共12页
通过选取中国南方不同层系优质烃源岩样品,综合运用全岩X-衍射、扫描电镜+能谱及生排烃模拟实验方法,对南方海相优质烃源岩矿物组成特征、有机质与矿物组成关系、有机质赋存形式、成烃生物及生排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海相优质烃... 通过选取中国南方不同层系优质烃源岩样品,综合运用全岩X-衍射、扫描电镜+能谱及生排烃模拟实验方法,对南方海相优质烃源岩矿物组成特征、有机质与矿物组成关系、有机质赋存形式、成烃生物及生排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海相优质烃源岩中石英、方解石、白云石等矿物主要是生物成因或与生物成因有关,烃源岩残余有机碳含量与石英含量具有正相关性,而与粘土矿物含量呈负相关。分析认为,南方海相优质烃源岩有机质主要有3种赋存状态:①有机质多与硅质相伴生,是南方海相优质烃源岩中最重要的赋存形式;②有机质与钙质相伴生,是部分二叠系优质钙质烃源岩的主要赋存形式;③有机质与粘土相伴生或被片状粘土颗粒包裹与硅质及钙质生屑一起共生,有机质赋存主要受沉积环境、沉积相控制。海相优质烃源岩成烃生物主要有藻类、底栖生物和菌类3种,同一烃源岩层位样品中往往含有"多重母质"分布。模拟实验表明,浮游藻类的生烃潜力与Ⅰ型干酪根生烃潜力相当,底栖藻类生烃潜力与Ⅱ型干酪根生烃潜力相当。富有机质硅质或钙质超微薄层容易使早期重质油排出,可以形成巨型重质油藏;而片状粘土之间包裹的有机质很难使早期生成的稠油排出,则形成轻质油气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赋存形式 成烃生物 生排烃 有机岩石学 海相烃源岩 中国南方
下载PDF
油气地球化学新技术新方法 被引量:41
2
作者 秦建中 钱志浩 +1 位作者 曹寅 张美珍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19-528,共10页
我国油气地球化学分析技术自20世纪50~60年代从前苏联引进以来,经历了奠基建立、壮大发展、提高创新3个发展历程.近年形成的比较突出的新技术新方法主要是:油、气、岩轻烃测试技术方法;天然气有机地球化学以及运移、封盖条件测试技术方... 我国油气地球化学分析技术自20世纪50~60年代从前苏联引进以来,经历了奠基建立、壮大发展、提高创新3个发展历程.近年形成的比较突出的新技术新方法主要是:油、气、岩轻烃测试技术方法;天然气有机地球化学以及运移、封盖条件测试技术方法;有机岩石学测试技术方法;油藏地球化学分析技术方法与二次生烃热模拟实验技术方法等.油气地球化学实验测试技术今后的发展趋势是:重视和发展快速定量分析技术及计算机和多机联机分析技术;研究和建立油气水运移地球化学分析技术和聚集评价技术;建立我国南方碳酸盐岩评价实验分析技术及标准;进一步加强完善天然气资源评价及运移、聚集和保存条件等方面的分析技术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 地质实验 轻烃 有机岩石学 高分子量烃 生排烃热模拟
下载PDF
富有机质的黑色页岩和油页岩的有机岩石学特征与生、排烃意义 被引量:35
3
作者 曾庆辉 钱玲 +4 位作者 刘德汉 肖贤明 田辉 申家贵 李贤庆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13-122,共10页
用近代有机岩石学与有机地球化学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比研究了我国四川盆地等下古生界富有机质沉积的海相黑色页岩,和渤海湾盆地下第三系湖相油页岩的显微有机组成特征与热演化生烃、排烃作用的关系。观测分析结果表明:黑色页岩热演... 用近代有机岩石学与有机地球化学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比研究了我国四川盆地等下古生界富有机质沉积的海相黑色页岩,和渤海湾盆地下第三系湖相油页岩的显微有机组成特征与热演化生烃、排烃作用的关系。观测分析结果表明:黑色页岩热演化程度很高,目前热解烃含量很低,但残余有机碳含量达1%-3%,黑色页岩中保存了早期生油阶段由无定型有机质生油作用转化而形成的微粒体有机质,和未排出的石油演变而来的残余沥青,表明其为原始生烃性能很好的烃源岩。根据黑色页岩中微粒体和残余沥青的含量,可用来了解已生-排烃量和再沉降埋深过程中古油藏储层沥青、微粒体和残余沥青再生气对古生界碳酸盐气藏的贡献。富有机质沉积的下第三系湖相油页岩热演化程度不高,游离烃(S1为0.2-1.4mg/g)和热解烃(S2为8-44mg/g),有机碳含量达2.4%-8%,是生油性能很好的烃源岩,油页岩中不仅存在强荧光的藻和无定型有机质,而且油页岩的纹层中广泛存在富有机质的荧光沥青,反映了有利于排烃运移的信息,表明是本区生油贡献最大的烃源岩。富有机质黑色页岩和油页岩的沉积结构构造特征、有机质的赋存形式、热演化中变化过程的对比观察结果表明:其生烃、排烃作用既有很多相似性,又有一定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相黑色页岩 湖相油页岩 有机岩石学 生排烃作用 显微荧光
下载PDF
下古生界高——过成熟烃源岩有机成熟度评价 被引量:26
4
作者 王飞宇 何萍 +1 位作者 程顶胜 郝石生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1994年第6期1-14,共14页
我国下古生界高-过成熟烃源岩有机成熟度评价仍存在许多问题。作为下古生界烃源岩成熟度指标的参数主要包括固体沥青、镜状体、无定形体(微粒体)动物有机体、藻类体反射率、分子有机地球化学参数等。本文评述了这些成熟度指标的可靠性... 我国下古生界高-过成熟烃源岩有机成熟度评价仍存在许多问题。作为下古生界烃源岩成熟度指标的参数主要包括固体沥青、镜状体、无定形体(微粒体)动物有机体、藻类体反射率、分子有机地球化学参数等。本文评述了这些成熟度指标的可靠性、适用性、存在问题和工作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成熟度 烃源岩 有机岩石学 油气藏
下载PDF
早古生代海相烃源岩成熟度的有机岩石学评价方法 被引量:23
5
作者 肖贤明 吴治君 +3 位作者 刘德汉 申家贵 贾蓉芬 赵林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12-119,共8页
本文应用有机岩石化学方法通过对塔里木盆地早古生代典型烃源岩研究,建立起了应用沥青反射率、微粒体反射率、动物壳属体反射率及海相镜质体反射率评价烃岩成熟度的综合标准。
关键词 有机岩石学 成熟度 早古生代 烃源岩 海相
下载PDF
藏北可可西里地区中新世湖相油页岩的生物分子标识及碳同位素异常 被引量:16
6
作者 伊海生 林金辉 +1 位作者 王成善 彭平安 《成都理工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73-480,共8页
对采自藏北可可西里地区中新世湖相油页岩样品进行了有机岩石学和分子地球化学实验分析 ,目的是通过生物分子生态学方法重建古湖泊系统的演化。两个层位油页岩抽提沥青的 GC-MS和 GC-IRMS分析表明 ,剖面下部的油页岩和泥质岩富含β胡萝... 对采自藏北可可西里地区中新世湖相油页岩样品进行了有机岩石学和分子地球化学实验分析 ,目的是通过生物分子生态学方法重建古湖泊系统的演化。两个层位油页岩抽提沥青的 GC-MS和 GC-IRMS分析表明 ,剖面下部的油页岩和泥质岩富含β胡萝卜烷和伽马蜡烷 ,沉积环境是一个水体分层的咸水古湖泊系统。色谱 -质谱分析中检出的短链正构烷烃来自于水生生物 ,而以奇数碳 C2 9为主峰且奇偶优势明显的长链 ( C2 3 ~ C3 1 )正烷烃是 C3 型陆生高等植物输入的。植烷和姥鲛烷被解释为来自生活在透光带上部的藻类和蓝细菌 ,β胡萝卜烷可能与栖居于透光带下部的喜盐性古细菌及光合细菌有关 ,藿烷和莫烷代表生活在氧跃面或缺氧底层水中的甲烷菌和化学自养细菌群落。作者发现上部层位油页岩比下部油页岩明显富集 1 3 C,干酪根 δ1 3 C高达 -1 7.76‰ ,正烷烃单体碳同位素 δ1 3 C平均值为 -2 1 .97‰ ,主峰 n C2 3 的 δ1 3 C值可达 -1 5 .0 1‰。经对比证实 ,这种罕见的 1 3 C异常是 C4型植被或绿藻 Botryococcus突然繁盛引起的 ,这预示着中新世末青藏高原隆升可能达到临界高度 ,古湖泊生态系统随着气候变化发生了转型和更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同位素异常 青藏高原 中新世 油页岩 生物分子标志物 分子地球化 有机岩石学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延安组煤有机岩石学研究 被引量:18
7
作者 姚素平 张景荣 +1 位作者 王可仁 栾琴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291-300,共10页
鄂尔多斯盆地侏罗纪延安组煤系地层可否成为该盆地另一套油源岩的问题,历来存有争议。系统的煤岩和有机岩石学分析表明:煤中倾油性的壳质组分含量低,基质镜质体的类型也不利于生油,因此。
关键词 有机岩石学 鄂尔多斯盆地 煤成油 煤矿 油矿床
下载PDF
湘川地区震旦-寒武系硅岩的有机岩石学研究 被引量:19
8
作者 唐世荣 王东安 李任伟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54-59,共6页
湘川地区包括四川秀山、相西和湘中地区。该地区震-寒武系层状硅岩发育。硅岩有机碳含量较高,变化于0.06~9.00%,平均1.57%。有机碳与某些微量元素(Ba、Zn、Rb、Co、As、U、Th)的线性关系不明显;油浸... 湘川地区包括四川秀山、相西和湘中地区。该地区震-寒武系层状硅岩发育。硅岩有机碳含量较高,变化于0.06~9.00%,平均1.57%。有机碳与某些微量元素(Ba、Zn、Rb、Co、As、U、Th)的线性关系不明显;油浸显微镜下鉴定硅岩中的干酪根组成多为有机质碎片和微粒体,并显示微弱的各向异性。原始母质类型经恢复后基本为腐泥型,属于Ⅰ型无定型干酪根;在干酪根化学元素组成图上(VanKrevelan图),均位于变生作用阶段区,表明有机质成熟度高;干酪酪根稳定碳同位素组成变化于-29.30~-35.84%。上述有机岩石学特征分析表明,生物及其降解产物-有机质对硅岩的形成具有不可忽视的贡献;硅岩形成过程中可能发生过“去杂质”作用;硅岩中的有机质成熟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岩 有机岩石学 形成环境 湘川地区 震旦纪
下载PDF
四川盆地中西部上三叠统煤系地层烃源岩的有机岩石学特征 被引量:18
9
作者 王世谦 罗启后 伍大茂 《矿物岩石》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63-70,共8页
采用反射光与透射光相结合的方法,通过研究区145个烃源岩样品的213块原岩和干酪根光片的显微观察及测定,建立了煤系烃源岩的显微组分分类方案。根据凝胶化指数(GI)和组织保存指数(TPI),对上三叠统陆源有机质的原始形... 采用反射光与透射光相结合的方法,通过研究区145个烃源岩样品的213块原岩和干酪根光片的显微观察及测定,建立了煤系烃源岩的显微组分分类方案。根据凝胶化指数(GI)和组织保存指数(TPI),对上三叠统陆源有机质的原始形成环境进行了分析,并研究了上三叠统烃源岩的有机岩石学区域变化特征。研究表明,上三叠统陆源有机质的凝胶化指数高,而组织保存指数低,主要沉积在湖沼型滞水泥炭沼泽和草沼-低位泥炭沼泽环境中,形成了较多的富氢有机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煤系 烃源岩 有机岩石学 地层
下载PDF
有机岩石学在油气勘探评价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9
10
作者 李贤庆 熊波 +3 位作者 马安来 王飞宇 钟宁宁 王铁冠 《江汉石油学院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5-19,共5页
有机岩石学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新兴边缘学科 ,着重研究沉积有机质的成因、产状、组成、结构和演化等内容 ,目前已发展成为油气勘探评价中的常规分析和研究手段。结合近年来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 ,简要综述了有机岩石学在研究烃源岩显微... 有机岩石学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新兴边缘学科 ,着重研究沉积有机质的成因、产状、组成、结构和演化等内容 ,目前已发展成为油气勘探评价中的常规分析和研究手段。结合近年来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 ,简要综述了有机岩石学在研究烃源岩显微组分成因与分类、有机质热演化、有机质类型、有机质丰度、生烃组分和成烃作用、烃类排出、运移和聚集等方面的应用进展 ,充分展示了有机岩石学在油气勘探评价中良好的应用价值。讨论了烃源岩显微组分分类、有机质成熟度确定、生烃排烃作用、烃源岩生烃潜力定量评价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有机岩石学在今后油气勘探评价中的主要发展趋势和应用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岩石学 油气勘探 应用 进展 显微组 烃源岩 油气生成 勘探评价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北缘侏罗系烃源岩有机岩石学特征 被引量:18
11
作者 焦贵浩 秦建中 +1 位作者 王静 王东良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50-255,259,共7页
柴达木盆地北缘侏罗系烃源岩中分布着各种不同形态、不同类型、不同成因和不同光学特征的有机显微组分,它们具有不同的化学成分和结构、母质类型及生烃潜力。烃源岩中的有机显微组分主要由镜质组、惰质组、壳质组、腐泥组及次生组分和矿... 柴达木盆地北缘侏罗系烃源岩中分布着各种不同形态、不同类型、不同成因和不同光学特征的有机显微组分,它们具有不同的化学成分和结构、母质类型及生烃潜力。烃源岩中的有机显微组分主要由镜质组、惰质组、壳质组、腐泥组及次生组分和矿物-沥青基质所构成,主要生油组分是壳质组和腐泥组,而大量的镜质组(富氢镜质体除外)和惰质组相对来说一般主要是生气。暗色泥岩以矿物为主,煤则以有机组分为主,页岩、油页岩及碳质泥岩介于二者之间。烃源岩中以页岩、油页岩富氢组分最发育,并以腐泥组组分占绝对优势,主要生油组分为沥青质体和矿物-沥青基质,其次是层状藻类体。暗色泥岩中富氢组分含量相对较少,其中腐泥组与壳质组含量相近,主要生油组分为层状藻类体、孢子体、角质体,其次为矿物-沥青基质及壳屑体。煤的主要生油组分为角质体和孢子体,但含量低,其次为树脂体及壳屑体。碳质泥岩的主要生油组分为孢子体、角质体和层状藻类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烃源岩 有机岩石学 侏罗系 柴达木盆地北缘
下载PDF
吉木萨尔凹陷二叠系芦草沟组烃源岩有机岩石学特征及其赋存状态 被引量:19
12
作者 曲长胜 邱隆伟 +5 位作者 操应长 杨勇强 陈程 余宽宏 万敏 杜蕊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0-38,共9页
综合运用岩心观察、薄片鉴定、地球化学参数分析等方法,对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凹陷吉32井二叠系芦草沟组烃源岩开展了有机岩石学精细研究。结果表明:综合反射光、透射光特征,烃源岩有机质赋存形式划分为有形态有机质、无形态有机质和次... 综合运用岩心观察、薄片鉴定、地球化学参数分析等方法,对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凹陷吉32井二叠系芦草沟组烃源岩开展了有机岩石学精细研究。结果表明:综合反射光、透射光特征,烃源岩有机质赋存形式划分为有形态有机质、无形态有机质和次生有机质,有机显微组分划分为5组12组分,以腐泥组无结构藻类体和沥青质体为主,次生组含量普遍较高,镜质组和惰质组含量较低,壳质组含量极少;依据有机质组分荧光性、含量、形态等特征,有机显微组分在岩石矿物中具有5种赋存状态,有机显微组分类型及含量具有显著的非均质性,与所赋存的岩石岩性组分、结构、构造具有明显的对应关系;腐泥组无结构藻类体和无定形体等富氢有机组分与有机碳含量和生烃潜力呈正相关关系,为该区主要的生烃有机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岩石学 显微组分 烃源岩 芦草沟组 吉木萨尔凹陷
下载PDF
有机岩石学研究有机质类型和成熟度的改进 被引量:18
13
作者 陈建渝 郝芳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426-431,共6页
作者对我国两个盆地的43个干酪根和煤包体样品进行了有机岩石学研究。用透射光、反射光和荧光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显微组份定量,测定了荧光光谱和镜质体反射率,并建立了荧光参数与镜质体反射率的关系图版。结果表明,通常所用的类型指数... 作者对我国两个盆地的43个干酪根和煤包体样品进行了有机岩石学研究。用透射光、反射光和荧光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显微组份定量,测定了荧光光谱和镜质体反射率,并建立了荧光参数与镜质体反射率的关系图版。结果表明,通常所用的类型指数划分干酪根类型的方法存在很大的缺陷。无定形为主的干酪根可以属于任何一种化学类型,它的富氢程度取决于其来源及沉积和早期成岩环境,荧光方法可以有效地区分富氢和贫氢无定形,建立干酪根的光学分类与元素分析的关系;另外一些干酪根样品的镜质体反射率异常低(系吸附效应的结果),不能反映有机质成熟度,荧光参数可以弥补R°的不足,建立荧光参数与R°的关系图版,用荧光参数推测镜质体反射率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岩石学 有机 类型 成熟度
下载PDF
汤原断陷煤成油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13
14
作者 冯子辉 汪振英 王雪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1-3,共3页
汤原断陷下第三系地层近几年天然气勘探中发现了煤成油显示 ,展示该断陷具有煤成烃的勘探前景。应用有机地球化学和有机岩石学分析技术 ,结合地质研究认识 ,探讨了汤原断陷下第三系煤系烃源岩的发育特征及生烃条件 ,研究了煤成油的有机... 汤原断陷下第三系地层近几年天然气勘探中发现了煤成油显示 ,展示该断陷具有煤成烃的勘探前景。应用有机地球化学和有机岩石学分析技术 ,结合地质研究认识 ,探讨了汤原断陷下第三系煤系烃源岩的发育特征及生烃条件 ,研究了煤成油的有机地球化学性质和生源特征 ,建立了煤成油和油源岩的关系 ,对指导汤原断陷下步煤成烃勘探有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成油 有机地球化 有机岩石学 断陷沉积
下载PDF
湘西牛蹄塘组黑色岩系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油气地质意义 被引量:17
15
作者 李苗春 姚素平 +3 位作者 丁海 吴浩 汤中一 胡凯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857-863,共7页
通过湘西三岔地区牛蹄塘组黑色岩系的地球化学和有机岩石学的综合研究,讨论了湘西牛蹄塘组沉积时期氧化还原条件变化特征及其油气地质意义。结果表明:①V/(V+Ni)比值为0.42~0.92,平均0.71;V/Cr比值为0.53~44.50,平均5.34;Ni/Co比值... 通过湘西三岔地区牛蹄塘组黑色岩系的地球化学和有机岩石学的综合研究,讨论了湘西牛蹄塘组沉积时期氧化还原条件变化特征及其油气地质意义。结果表明:①V/(V+Ni)比值为0.42~0.92,平均0.71;V/Cr比值为0.53~44.50,平均5.34;Ni/Co比值为1.92~23.30,平均7.80;U/Th比值为0.16~15.73,平均4.98;δU比值为0.64~1.99,平均1.50。δCe呈负异常。微量元素在剖面中的分布特征反映牛蹄塘组沉积早期在海侵引起的大范围缺氧还原条件下发生了短暂充氧事件,使得海水的氧化还原条件不断变化。牛蹄塘组沉积早期主要为缺氧还原环境,中期受充氧事件的影响,多表现为贫氧环境,后期随着海平面下降,多为氧化环境。②牛蹄塘组黑色岩系烃源岩的成烃生物母质主要为浮游藻类、底栖宏观藻类、浮游动物、底栖海绵等,有机质类型有I型和II型之分;I型分布区间广,主要分布在还原环境中,而II型主要出现于含氧环境中。③黑色岩系TOC含量平均达6.04%,120 m以下的岩石中均〉2%,而110 m以上多小于2%,表明牛蹄塘组还原环境下沉积的页岩生烃潜力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蹄塘组 黑色岩系 地球化 有机岩石学 沉积环境 生烃潜力
下载PDF
吐哈盆地煤成油有机岩石学特征 被引量:16
16
作者 赵长毅 程克明 《石油勘探与开发》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24-27,共4页
吐哈盆地中下佛罗统煤及煤系有机质被确认为该盆地的主力烃源岩。系统的有机岩石学分析表明,煤中具褐色荧光的基质镜质体具有在早期成熟阶段生成大量液态烃的能力,是本区煤成油的主要贡献组分。煤中角质体和木栓质体的光性演化表明其... 吐哈盆地中下佛罗统煤及煤系有机质被确认为该盆地的主力烃源岩。系统的有机岩石学分析表明,煤中具褐色荧光的基质镜质体具有在早期成熟阶段生成大量液态烃的能力,是本区煤成油的主要贡献组分。煤中角质体和木栓质体的光性演化表明其对本区煤成油有一定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吐哈盆地 煤成油 地球化特征 有机岩石学
下载PDF
含油气盆地成藏期分析方法及进展 被引量:14
17
作者 邢卫新 费永涛 +3 位作者 杨永毅 何祖荣 杨铭 唐晓川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06年第6期12-15,共4页
传统的成藏期分析方法是通过盆地的构造发育史、圈闭形成史、烃源岩生排烃史的研究根据油源岩的主生油期、圈闭形成期、油藏饱和压力来分析油气藏形成期,属于间接确定油气的成藏期的方法。近些年来随着地球化学科学和有机岩石学的发展,... 传统的成藏期分析方法是通过盆地的构造发育史、圈闭形成史、烃源岩生排烃史的研究根据油源岩的主生油期、圈闭形成期、油藏饱和压力来分析油气藏形成期,属于间接确定油气的成藏期的方法。近些年来随着地球化学科学和有机岩石学的发展,各种依靠成藏化石记录的地球化学和岩石学分析方法应用到油气成藏期研究中,提供了油气成藏期研究的多种手段,主要包括:储层成岩作用与烃类流体充注序次、自生矿物同位素地质年代学、流体包裹体、储层磁性矿物古地磁学、生烃期精确分析等,并讨论了这些方法目前实际应用和存在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藏期 成岩化石记录 油气充注 地球化 有机岩石学
下载PDF
煤和陆源有机质烃源岩特点和有机组分分类术 被引量:15
18
作者 王飞宇 傅家谟 刘德汉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3期2164-2168,共5页
煤和陆源有机质烃源岩是我国重要的烃源岩类型,自从吐鲁番-哈密盆地石油、天然气勘探取得重大突破后,煤和陆源有机质作为生油岩在我国进一步受到重视,本文采用反光、透光、荧光和透射电镜相结合的有机岩石学分析方法,通过对我国八个地区... 煤和陆源有机质烃源岩是我国重要的烃源岩类型,自从吐鲁番-哈密盆地石油、天然气勘探取得重大突破后,煤和陆源有机质作为生油岩在我国进一步受到重视,本文采用反光、透光、荧光和透射电镜相结合的有机岩石学分析方法,通过对我国八个地区(南华北、吐哈、长广、准噶尔、莺琼、大民屯、珠江口、伊通)五百多块煤和陆源有机质烃源岩全岩和干酪根样品的详细分析,讨论了煤和陆源有机质烃源岩的特色、有机组分分类和有机岩石学评价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岩石学 陆相生油
原文传递
有机岩石学及其在油气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19
作者 肖贤明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1992年第2期39-44,共6页
简要介绍了有机岩石学研究方法的发展与特点,系统的论述了这门新兴学科用于确定烃源岩成熟度、有机质类型,研究油气生成、运移与聚集等方面所取得的进展。
关键词 有机岩石学 烃源岩 石油 天然气
下载PDF
海相优质烃源岩的超显微有机岩石学特征与岩石学组分分类 被引量:13
20
作者 秦建中 腾格尔 +3 位作者 申宝剑 陶国亮 卢龙飞 仰云峰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71-680,共10页
为研究海相优质烃源岩的超显微结构特征,对我国南方海相优质烃源岩层系开展了岩石学和有机岩石学综合分析。通过扫描电镜与能谱进行矿物组成和有机质类型与赋存特征分析,发现有机质主要以硅质生屑颗粒、钙质生屑颗粒、黏土颗粒和有机颗... 为研究海相优质烃源岩的超显微结构特征,对我国南方海相优质烃源岩层系开展了岩石学和有机岩石学综合分析。通过扫描电镜与能谱进行矿物组成和有机质类型与赋存特征分析,发现有机质主要以硅质生屑颗粒、钙质生屑颗粒、黏土颗粒和有机颗粒4种方式赋存,进而对海相优质烃源岩提出了按生物类型、生物分子结构组成及其生烃特征和沉积成岩变化的成因分类方案,包括生物骨壳碎屑(包括生物矿物)、成烃生物碎屑、沥青组、自生矿物(或原生矿物)、次生矿物(包括表生矿物)和他生黏土矿物等6大类。这对海相优质烃源岩的有机岩石学和岩相学研究具有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显微特征 有机岩石学 岩石学 海相优质烃源岩 中国南方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