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安市分粒径大气颗粒物碳质气溶胶特性及析源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薛欢 王婷 +1 位作者 彭慧颖 王跃社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997-1003,共7页
本文采集了西安市冬春两季特征气象条件下分粒径段的大气颗粒物样品,使用热光碳分析仪测量了样品中的有机碳和元素碳,并凭借不同碳组分开展了颗粒物源解析研究。研究表明1.1~2.1μm粒径段的细颗粒是冬季大气污染物的主要组成部分,9~10μ... 本文采集了西安市冬春两季特征气象条件下分粒径段的大气颗粒物样品,使用热光碳分析仪测量了样品中的有机碳和元素碳,并凭借不同碳组分开展了颗粒物源解析研究。研究表明1.1~2.1μm粒径段的细颗粒是冬季大气污染物的主要组成部分,9~10μm处的粗颗粒是春季大气中的重要成分;冬季和春季有机碳质量浓度的最大值均出现在0.7~1.1μm处,元素碳浓度最大值分别出现在1.1~2.1μm和0~0.4μm处;结合前人研究结果,通过不同样品的碳组分即有机碳和元素碳与总碳的比值揭示了生物质燃烧和煤燃烧以及汽车尾气是西安市大气污染物的主要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颗粒物 分粒径 有机/元素 源解析
原文传递
南京市城区PM2.5中化学组分演变特征 被引量:7
2
作者 刘军 陆晓波 +1 位作者 陈新星 孙思思 《环境监控与预警》 2020年第4期40-44,共5页
于2011—2017年在江苏省南京环境监测中心办公楼顶开展PM 2.5监测采样,分析其样品中OC、EC、水溶性离子和20余种无机元素等组分演变特征。结果表明,NO^-3、SO^2-4、NH^+4、OC、EC等是PM2.5的主要组分,且大部分组分值随ρ(PM2.5)降低呈... 于2011—2017年在江苏省南京环境监测中心办公楼顶开展PM 2.5监测采样,分析其样品中OC、EC、水溶性离子和20余种无机元素等组分演变特征。结果表明,NO^-3、SO^2-4、NH^+4、OC、EC等是PM2.5的主要组分,且大部分组分值随ρ(PM2.5)降低呈下降趋势;OC在2016—2017年成为占比最大的组分;ρ(NO^-3)/ρ(SO2-4)由0.9上升至1.3,ρ(OC)/ρ(EC)由3.2上升至3.6,均呈持续上升趋势;机动车污染和有机碳污染明显加重,南京大气污染类型从传统煤烟型污染向煤烟型与氧化型污染共同主导的复合型污染转变;K^-、Cl^-、SO^2-4等水溶性离子和痕量元素K、Al、Ca、Na、Mg等值持续下降,说明工业污染减排、燃煤总量控制和污染治理、扬尘管控和秸秆禁烧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颗粒物 水溶性离子 有机元素 无机元素 南京市
下载PDF
大气气溶胶碳质组分在线分析仪的研制和应用 被引量:7
3
作者 薛瑞 曾立民 +1 位作者 吴宇声 张远航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95-103,共9页
大气气溶胶碳质组分主要包括有机碳(Organic Carbon,OC)和元素碳(Elemental Carbon,EC),是大气细粒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大气环境及人体健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针对目前商品化碳质气溶胶在线分析仪存在的一些问题,研制出大气气溶胶碳质... 大气气溶胶碳质组分主要包括有机碳(Organic Carbon,OC)和元素碳(Elemental Carbon,EC),是大气细粒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大气环境及人体健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针对目前商品化碳质气溶胶在线分析仪存在的一些问题,研制出大气气溶胶碳质组分在线分析仪(PKUOCEC),实现了对OC和EC的小时浓度测量.仪器同时采用热分解-光学透射(Thermo Optical Transmission,TOT)法和热分解-光学反射(Thermo Optical Reflection,TOR)法分离OC和EC,检测限为0.29μg·m-3(以C计)(采样时间40 min,采样流量8 L·min-1),测量范围最大值为211.50μg·m-3(以C计),可以满足不同环境的大气观测要求.于2016年1月23—31日采用该仪器对北京怀柔大气进行监测,并与商品化在线碳质气溶胶分析仪(RT-4 OCEC,Sunset Lab Inc.)和多角度吸收光度计(5012 MAAP,Thermo Scientific)进行比对.结果显示,PKU-OCEC测得的TC(Total Carbon,TC=OC+EC)和OC浓度均与Sunset-OCEC对应结果显著相关(TC:r=0.986,OC:r=0.984;p<0.01),说明两台仪器测量结果具有很好的一致性;Sunset-OCEC测得的EC数据有39.39%低于0.013μg·m-3(以C计),剔除该部分异常值后,其测得的EC数据与PKU-OCEC数据的线性拟合方程由CEC_Sunset=0.9278×CEC_PKU!0.0704(TOT法)和CEC_Sunset=0.9476×CEC_PKU!0.2665(TOR法)变为CE C_Sunset=0.6810×CEC_PKU+1.2842(TOT法)和CEC_Sunset=0.7035×CEC_PKU+1.1179(TOR法),新的方程产生较大正截距,说明Sunset-OCEC的检测限偏高;PKUOCEC测得的EC数据与MAAP测得的BC数据显著相关,其线性拟合度(R2=0.8868(TOT法)、R2=0.8614(TOR法))大于Sunset-OCEC与MAAP的拟合度(R2=0.8047);PKU-OCEC分析仪TOT法和TOR法测得的OC浓度相当(COC_TOR=0.9963×COC_TOT,R2=0.9959).综合结果表明,PKU-OCEC分析仪测量数据可靠,运行稳定且操作简便,可以用于各种环境条件下的大气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溶胶质组分在线分析仪 有机元素分析仪 多角度吸收光度计(MAAP) 监测技术
原文传递
RT-4型有机碳元素碳分析仪的使用与日常维护 被引量:2
4
作者 元洁 《分析仪器》 CAS 2015年第5期85-88,共4页
有机碳元素碳监测值是目前大气科学监测与灰霾研究的重要参数,美国Sunset RT-4型有机碳元素碳分析仪是当前国内外典型的热光法在线观测仪器。本文根据实际使用经验对该仪器的工作原理、仪器结构、工作流程和日常检查与维护等方面进行了... 有机碳元素碳监测值是目前大气科学监测与灰霾研究的重要参数,美国Sunset RT-4型有机碳元素碳分析仪是当前国内外典型的热光法在线观测仪器。本文根据实际使用经验对该仪器的工作原理、仪器结构、工作流程和日常检查与维护等方面进行了介绍和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元素 工作原理 日常维护
下载PDF
2012—2013年北京市大气PM_(2.5)污染成分分析 被引量:8
5
作者 林安国 梁云平 +4 位作者 张战平 孟甜 徐浩 何明 韩建凯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174-1179,共6页
选取北京市近郊区5个不同功能定位的采样点,采用重量法仪器,采集2012年8月—2013年7月的PM_(2.5)环境受体样品,共获取1 200余张滤膜样品,分析颗粒物质量浓度状况和地域间以及季节分布规律,并分析了水溶性离子、有机碳/元素碳等组分。结... 选取北京市近郊区5个不同功能定位的采样点,采用重量法仪器,采集2012年8月—2013年7月的PM_(2.5)环境受体样品,共获取1 200余张滤膜样品,分析颗粒物质量浓度状况和地域间以及季节分布规律,并分析了水溶性离子、有机碳/元素碳等组分。结果表明,北京市全年ρ(PM_(2.5))范围在19.27~894.23μg·m^(-3)之间,日平均ρ(PM_(2.5))为126.38μg·m^(-3),污染水平较高;北京市PM_(2.5)质量浓度以冬季最高,为207.8μg·m^(-3);工业区质量浓度较高但与城区差距不明显,房山和亦庄两个工业区平均ρ(PM_(2.5))为155.4μg·m^(-3),而城区的东四ρ(PM_(2.5))则达到了124.2μg·m^(-3)。有机碳是PM_(2.5)中含量最高的组分,且与元素碳来源基本一致,有机碳的质量浓度范围为3.84~164.1μg·m^(-3),平均质量浓度21.43μg·m^(-3);元素碳的质量范围为0.53~22.07μg·m^(-3),平均质量浓度3.53μg·m^(-3),两者质量浓度相对于国内其他主要城市处于较高水平;OC和EC冬季来源较为明显,为燃煤污染;二次有机碳质量浓度在冬季和工业区相对较高。硝酸盐为水溶性离子中含量最高的组分,主要来自于燃煤锅炉排放和机动车尾气污染;无机金属元素以硅与钙为主,地面扬尘及建筑工地也是PM_(2.5)的重要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颗粒物 化学组分 有机/元素 水溶性离子
下载PDF
有机碳/元素碳分析技术应用研究
6
作者 郭炜 农永光 +1 位作者 赵文峰 于哲 《价值工程》 2014年第28期289-290,共2页
通过分析国内外有机碳/元素碳的分析技术、不同分析的方法比较和国内外分析标准的比对研究,本文探讨了有机碳/元素碳在线监测技术方案,对NDIR检测器进行了线性测试,为有机碳/元素碳在线监测仪研制提供基础。
关键词 有机/元素 连续监测 检测器
下载PDF
南通市一次典型重污染过程成因及特征探究
7
作者 蒋荣 钱震 陈帅 《环境与发展》 2021年第1期83-87,共5页
结合南通市空气自动站、大气超级站、气象台的多种在线仪器设备逐时监测数据,对南通市冬季一次典型重污染过程成因及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外来输入和本地聚集的污染物,在高压控制、大气静稳的天气形势下,难以扩散,导致了本次重污... 结合南通市空气自动站、大气超级站、气象台的多种在线仪器设备逐时监测数据,对南通市冬季一次典型重污染过程成因及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外来输入和本地聚集的污染物,在高压控制、大气静稳的天气形势下,难以扩散,导致了本次重污染过程。本次污染以细小颗粒物为主,粒径小于2.5μm的颗粒物占总和的99.99%。首要污染物PM_(2.5)中总碳(TC)浓度占9%~21%,TC/PM_(2.5)浓度占比与PM_(2.5)浓度变化趋势一致。有机碳/元素碳(OC/EC)的比值表明,此次重污染过程存在二次有机碳污染,污染物主要来源于柴油和汽油车尾气排放以及燃煤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污染 粒径分布 有机/元素 PM_(2.5)
下载PDF
上海市秋季大气VOCs对二次有机气溶胶的生成贡献及来源研究 被引量:131
8
作者 王倩 陈长虹 +9 位作者 王红丽 周敏 楼晟荣 乔利平 黄成 李莉 苏雷燕 牟莹莹 陈宜然 陈明华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424-433,共10页
2011年9月1日~11月21日在上海市城区对大气中颗粒物质量浓度和挥发性有机物体积分数进行了在线连续观测.期间共出现4次大气污染过程:PD1(9月20~23日)、PD2(10月5~9日)、PD3(10月13~18日)、PD4(11月10~14日).本测点大气PM2.5的平均... 2011年9月1日~11月21日在上海市城区对大气中颗粒物质量浓度和挥发性有机物体积分数进行了在线连续观测.期间共出现4次大气污染过程:PD1(9月20~23日)、PD2(10月5~9日)、PD3(10月13~18日)、PD4(11月10~14日).本测点大气PM2.5的平均浓度分别为(45±16)、(76±46)、(57±36)和(122±92)μg·m-3,VOCs的体积分数分别为(30.87±30.77)×10-9、(32.09±30.69)×10-9、(34.04±28.13)×10-9和(44.27±31.58)×10-9;烷烃、烯烃、芳香烃的体积分数分别占TVOC的53.58%、27.89%、10.96%;用OH消耗速率(LOH)和臭氧生成潜势(OFP)评估了VOCs大气化学反应活性.结果表明,烯烃和芳香烃是本测点秋季大气VOCs中对LOH和OFP贡献最大的关键活性组分.利用气溶胶生成系数FAC和OC/EC比值法估算上海市SOA的生成潜势,两种方法得出的SOA浓度值分别为1.43μg·m-3和4.54μg·m-3,比值法明显较高,这主要是本研究测得的SOA前体物偏少所致.其中芳香烃不仅是OFP的关键活性组分,而且也是SOA的重要前体物.应用PMF模型对VOCs进行源解析,确定了秋季上海市大气中VOCs的6个主要的污染来源,分别为汽车尾气(24.30%)、不完全燃烧(17.39%)、燃料挥发(16.01%)、LPG/NG泄露(15.21%)、石油化工(14.00%)、涂料/溶剂的使用(13.09%).汽车尾气和涂料/溶剂等源排放的VOCs中富含OFP关键活性组分和SOA重要前体物,它们对VOCs浓度的贡献占TVOC的37.39%,这些排放源应列入未来上海市大气复合污染控制的优先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挥发性有机 二次有机气溶胶 有机元素 二次有机 来源解析
原文传递
上海市秋季典型大气高污染过程中颗粒物的化学组成变化特征 被引量:50
9
作者 周敏 陈长虹 +8 位作者 王红丽 黄成 苏雷燕 陈宜然 李莉 乔月珍 陈明华 黄海英 张钢锋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81-92,共12页
于2010年10月1日至11月30日在上海市城区对大气中颗粒物质量浓度及细粒子化学组分进行了在线连续观测,获得了秋季大气灰霾和沙尘等典型污染过程中颗粒物质量浓度和化学组成的变化特性.观测结果显示,在大气灰霾污染过程中PM10和PM2.5的... 于2010年10月1日至11月30日在上海市城区对大气中颗粒物质量浓度及细粒子化学组分进行了在线连续观测,获得了秋季大气灰霾和沙尘等典型污染过程中颗粒物质量浓度和化学组成的变化特性.观测结果显示,在大气灰霾污染过程中PM10和PM2.5的日均最高浓度分别达到216~293μg·m-3和130~204μg·m-3,PM2.5/PM10的比值在65%以上,总的可溶性无机离子(TWSII)占PM2.5质量浓度的50%以上,有机碳(OC)和元素碳(EC)的总和占25%~30%.二次可溶性离子(SO24-,NO3-,NH4+)占TWSII的83.3%~87.5%,OC/EC的比值在5左右,表明在灰霾污染过程中二次组分对PM2.5的贡献较大;沙尘天气以粗粒子污染为主,TWSII、OC和EC分别仅占PM2.5质量浓度的27.2%、13.4%和2.0%,二次可溶性离子(SO42-,NO3-,NH4+)占TWSII的55.7%,Ca2+、Mg2+等地壳组分的比例较灰霾天气明显升高.研究结果还显示,SO24-和NO3-等二次离子组分的生成与颗粒物中硫与氮的氧化速率有关,在大气灰霾过程中硫转化率(SOR)和氮转化率(NOR)值较高,分别为0.24±0.10和0.15±0.06,说明SO2通过二次反应生成SO24-的能力较强,在污染的环境下高浓度的NO2更有利于向NO3-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粒子 化学组分 水溶性离子 有机元素
原文传递
成都市中心城区大气PM_1的污染特征及来源解析 被引量:21
10
作者 林瑜 叶芝祥 +2 位作者 杨怀金 张菊 朱羽蒙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3220-3226,共7页
为了解成都市中心城区大气中PM_1污染特征,分别于2015年各季节典型月对中心城区大气PM_1进行膜样品采集,并分析其中的化学组分.结果表明,2015年中心城区PM_1的年均质量浓度为51.97μg/m^3.水溶性离子总量(TWSI)占总PM_1质量浓度的44.56%... 为了解成都市中心城区大气中PM_1污染特征,分别于2015年各季节典型月对中心城区大气PM_1进行膜样品采集,并分析其中的化学组分.结果表明,2015年中心城区PM_1的年均质量浓度为51.97μg/m^3.水溶性离子总量(TWSI)占总PM_1质量浓度的44.56%,是PM_1的主要成分.NO_3^-/SO_4^(2-)年均值为0.66(<1),表明中心城区固定源污染大于移动源的污染.PM_1的硫氧化率(SOR)(0.34)远远大于氮氧化率(NOR)(0.07),说明成都市硫的转化比氮的转化要快很多.有机碳(OC)/元素碳(EC)的相关性分析显示夏季相关性最弱(R^2=0.66),其他各季相关性较好(R^2=0.89),说明夏季OC、EC来源差异较大,其他各季来源相同.源解析结果显示PM_1主要来源有6类:二次硝酸盐、二次硫酸盐、机动车尾气及生物质燃烧源、燃煤尘、扬尘源以及冶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都 PM1 有机元素 水溶性无机离子 无机元素 来源解析
下载PDF
石河子市PM_2.5中有机碳和元素碳的变化特征与来源解析 被引量:11
11
作者 郑晓伍 陈家灯 +3 位作者 刘子龙 李姗蔓 宁建英 鲁建江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15-122,共8页
本研究采集2015年9月至2016年8月石河子市不同类型天气下大气颗粒物样品,根据气象条件进行霾与沙尘分类,使用热光碳分析仪DRI 2001A进行有机碳(organic carbon,OC)与元素碳(elemental carbon,EC)测定,采用最小比值法估算二次有机碳(seco... 本研究采集2015年9月至2016年8月石河子市不同类型天气下大气颗粒物样品,根据气象条件进行霾与沙尘分类,使用热光碳分析仪DRI 2001A进行有机碳(organic carbon,OC)与元素碳(elemental carbon,EC)测定,采用最小比值法估算二次有机碳(second organic carbon,SOC)质量浓度,主成分分析法(principle component analysis,PCA)分析其可能来源.结果表明:中霾天气下OC和EC平均质量浓度达到20.85±5.03、2.75±0.46μg·m^(-3)(沙尘天气18.9±4.4μg·m^(-3),2.6±0.9μg·m^(-3)).二次有机碳SOC在中霾天气下质量浓度为10.62±3.94μg·m^(-3)(沙尘天气9.3±3.7μg·m^(-3)),占OC浓度67%(沙尘天气67%).霾与沙尘天气OC与EC相关系数低于非霾非沙尘天气,表明霾与沙尘天气较非霾非沙尘天气有着复杂的污染源.PCA分析表明,霾与沙尘天气下的碳气溶胶的主要排放源为机动车尾气,固定燃煤源和道路扬尘.本项研究分析了石河子市霾和沙尘天气下的碳气溶胶分布,有望为中国西部城市的霾和沙尘天气治理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元素OC/EC 二次有机SOC 主成分分析 新疆石河子市
下载PDF
中国大气气溶胶中有机碳和元素碳的污染特征综述 被引量:7
12
作者 吴丹 左芬 +5 位作者 夏俊荣 魏莉 刘刚 李凤英 杨孟 曹双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1期23-32,共10页
文章对中国大气气溶胶中有机碳和元素碳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包括有机碳和元素碳的实验室分析方法和来源解析方法;中国含碳气溶胶的排放源,主要为燃煤、机动车尾气和生物质燃烧;气溶胶中有机碳和元素碳的时空分布特征;物理和化学特性;秸秆... 文章对中国大气气溶胶中有机碳和元素碳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包括有机碳和元素碳的实验室分析方法和来源解析方法;中国含碳气溶胶的排放源,主要为燃煤、机动车尾气和生物质燃烧;气溶胶中有机碳和元素碳的时空分布特征;物理和化学特性;秸秆焚烧和灰霾等特殊污染过程对其浓度的影响以及有机碳和元素碳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元素 排放源 时空分布 理化特征 健康效应
下载PDF
华北区域点冬季二次有机气溶胶特征与影响因素 被引量:6
13
作者 吴兴贺 殷耀兵 +6 位作者 谭瑞 王甜甜 许栩楠 祖可欣 陈士意 曾立民 郭松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58-64,共7页
为探明二次有机气溶胶(SOA)的污染特征和影响因素,本研究于2018年11月—2019年1月对华北区域点(德州市郊区点)细颗粒物(PM2.5)的化学组成进行了在线测量,并分析了PM2.5中有机碳(OC)、元素碳(EC)和水溶性离子组分的污染特征及PM2.5与气... 为探明二次有机气溶胶(SOA)的污染特征和影响因素,本研究于2018年11月—2019年1月对华北区域点(德州市郊区点)细颗粒物(PM2.5)的化学组成进行了在线测量,并分析了PM2.5中有机碳(OC)、元素碳(EC)和水溶性离子组分的污染特征及PM2.5与气象要素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观测期间德州PM2.5污染严重,平均质量浓度为(115.6±24.6)μg·m^-3;其中,有机碳和元素碳是PM2.5的主要成分,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8.2±5.8)μg·m^-3和(2.6±2.2)μg·m^-3,占PM2.5总质量的7.1%和2.2%;PM2.5与风速呈负相关,与相对湿度呈正相关,与气温的相关性较差,偏北风对PM2.5浓度影响较大.同时,本研究利用EC示踪OC/EC比值法对PM2.5中的二次有机碳(SOC)进行了估算,通过估算得到的SOC结果表明,华北区域点冬季SOC是OC的重要组成部分,平均浓度为(4.0±2.9)μg·m^-3,占OC的45.7%,SOC在白天占比较高(62.7%),早晚由于有局地生物质燃烧影响,SOC占比降低,约占OC的42.7%.本研究还分析了SOC生成的影响因素,分析了德州市冬季O3、含水量、酸度与SOC的相关性.结果表明,SOC受臭氧浓度影响,但在白天和夜晚表现出不同的相关关系,可能存在不同的生成机制.最后,利用ISORROPIA模型估算了颗粒物的含水量和酸度,发现SOC在高含水量和低含水量下存在不同的关系,高含水量更能促进SOC生成;在高含水量下SOC与H+具有显著相关性,但在低含水量下则不相关,表明颗粒物含水量较高、H+浓度较高情况下液相酸催化反应可能对SOC具有重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2.5 有机元素 二次有机气溶胶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应用元素碳示踪物法解析复杂排放源地区有机碳来源的局限性 被引量:3
14
作者 胡伟伟 胡敏 +2 位作者 胡伟 陈晨 彭剑飞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2121-2130,共10页
元素碳示踪物法(The EC tracer method)因其简单易行被广泛应用于区分有机气溶胶的一次和二次来源.本文以源排放复杂的北京城区(冬夏两季)和山东长岛作为城市和偏远地区的代表,利用气溶胶质谱仪(AMS)和碳黑测定仪等多种仪器的观... 元素碳示踪物法(The EC tracer method)因其简单易行被广泛应用于区分有机气溶胶的一次和二次来源.本文以源排放复杂的北京城区(冬夏两季)和山东长岛作为城市和偏远地区的代表,利用气溶胶质谱仪(AMS)和碳黑测定仪等多种仪器的观测结果,基于元素碳示踪物法估算了在这些地区二次源对有机碳的贡献,并将该结果和同观测受体模型正定矩阵因子分析(PMF)的结果进行比较.探讨了北京地区餐饮源和生物质燃烧源对元素碳示踪物法估算二次有机碳的影响.本研究指明了元素碳示踪物法基本假设在源复杂地区应用的局限性,利用该方法对二次有机气溶胶估算会因存在具有较高OC/EC比值的一次排放源,而有一定偏差(例如本论文10%~40%).该研究对其他的元素示踪物法的估算工作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素示踪物法 源解析 二次有机 一次有机/元素比值
原文传递
DRI-2001A型有机碳/元素碳分析仪日常维护及故障排除 被引量:1
15
作者 叶巡 程晋俊 +4 位作者 郑磊 谈静 米铁 张晖 刘琼玉 《分析仪器》 CAS 2018年第4期184-187,共4页
有机碳(OC)和元素碳(EC)是大气颗粒物的重要碳质组分,DRI-2001A型有机碳/元素碳分析仪则是测定有机碳和元素碳的重要仪器。本文介绍了DRI-2001A型有机碳/元素碳分析仪的工作原理,阐述了该仪器的日常维护方法,详细分析了该仪器的常见故... 有机碳(OC)和元素碳(EC)是大气颗粒物的重要碳质组分,DRI-2001A型有机碳/元素碳分析仪则是测定有机碳和元素碳的重要仪器。本文介绍了DRI-2001A型有机碳/元素碳分析仪的工作原理,阐述了该仪器的日常维护方法,详细分析了该仪器的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为DRI-2001A型有机碳/元素碳分析仪的使用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元素分析仪 日常维护 故障排除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