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灯盏细辛注射液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肾脏有效血浆流量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尹智功 肖敬 +2 位作者 蒋耀平 关建国 黄玲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90-391,共2页
目的观察灯盏细辛注射液对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疗效及对肾脏有效血浆流量的改善情况。方法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应用灯盏细辛注射液,观察用药前后对肾功能、肾脏有效血浆流量的变化。结果灯盏细辛注射液能提高肾脏有效血浆流量、改善微循环... 目的观察灯盏细辛注射液对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疗效及对肾脏有效血浆流量的改善情况。方法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应用灯盏细辛注射液,观察用药前后对肾功能、肾脏有效血浆流量的变化。结果灯盏细辛注射液能提高肾脏有效血浆流量、改善微循环,保护肾功能。结论中药灯盏细辛注射液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有一定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功能衰竭 有效血浆流量 灯盏细辛注射液
下载PDF
妊娠合并蛋白尿的病因及临床病理特征 被引量:1
2
作者 谢希 张威 +1 位作者 李保春 何金兰 《临床肾脏病杂志》 2006年第2期94-95,共2页
妇女妊娠时由于体内激素水平改变,导致。肾血管扩张,肾脏体积和重量增加,肾脏有效血浆流量和。肾小球滤过率增加,肾小球处于高灌注高滤过状态,加之孕期脊柱前凸,肝脏压迫。肾静脉,且增大的子宫亦直接压迫。肾静脉均导致。肾静脉... 妇女妊娠时由于体内激素水平改变,导致。肾血管扩张,肾脏体积和重量增加,肾脏有效血浆流量和。肾小球滤过率增加,肾小球处于高灌注高滤过状态,加之孕期脊柱前凸,肝脏压迫。肾静脉,且增大的子宫亦直接压迫。肾静脉均导致。肾静脉压升高,蛋白的滤出因此较正常人高。正常妇女尿蛋白的排泄应低于150mg/24h,而正常妊娠时尿蛋白排泄上限定为300mg/24h。妊娠期出现蛋白尿,首先应进行24h尿蛋白定量检查以确定是否为病理性蛋白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合并 蛋白尿 临床病理特征 肾小球滤过率 24h尿蛋白 尿蛋白排泄 肾脏体积 病因 有效血浆流量 肝脏压迫
下载PDF
流行性出血热患者肾有效血浆流量的初步观察
3
作者 郑煜煌 张雪梅 《中华传染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232-233,共2页
关键词 流行性出血热 有效血浆流量
原文传递
^(131)I-OIH肾图计算机处理计算分肾ERPF
4
作者 孟宪文 赵周社 +3 位作者 冉宏德 肖江 孙立平 张瑞芬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3年第1期57-59,71,共4页
采用核多功能仪及相应软件,在进行^(131)I—OIH肾图时直接计算分肾ERPF,并与心前区法所测总肾ERPF值对照分析。结果表明。在肾炎、泌尿系结石等疾患时,两种方法计算的总肾ERPF值基本一致,无明显差异(P>0.5)。肾图法计算分肾ERPF,简... 采用核多功能仪及相应软件,在进行^(131)I—OIH肾图时直接计算分肾ERPF,并与心前区法所测总肾ERPF值对照分析。结果表明。在肾炎、泌尿系结石等疾患时,两种方法计算的总肾ERPF值基本一致,无明显差异(P>0.5)。肾图法计算分肾ERPF,简便、经济、不用抽血,并能在功能仪上一次完成常规肾图、总肾和分肾ERPF检测,易于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效血浆流量 肾图 计算机
下载PDF
丹参注射液对痛风早期肾损害有效血浆流量的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赵先锋 李良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5期56-57,共2页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饮食结构改变,特别是南方沿海一带,地处湿热,喜食海鲜等高嘌呤饮食,痛风发病率逐年上升。有文献报道,长期痛风而有显著性肾损害者占41%;据欧美移植中心报道,终末期肾衰竭由痛风引起者占0.6%~1.0%”...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饮食结构改变,特别是南方沿海一带,地处湿热,喜食海鲜等高嘌呤饮食,痛风发病率逐年上升。有文献报道,长期痛风而有显著性肾损害者占41%;据欧美移植中心报道,终末期肾衰竭由痛风引起者占0.6%~1.0%”。由于该病进展缓慢,早期多以关节疼痛为主要症状,肾脏损害的症状不典型,表现隐匿,一旦发展为尿毒症,则无特效的治疗药物与方法。因此,如何防治痛风早期肾损害、延缓其病情进展、降低痛风导致的肾病的发生率,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自2007年开始,笔者采用丹参注射液治疗痛风早期肾损害患者30例,观察其对肾有效血浆流量的影响,现总结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注射液 痛风 早期肾损害 有效血浆流量
下载PDF
^(99)Tc^m-DTPA肾动态显像与β_2-MG及mAlb联合检测对糖尿病患者早期肾功能损害诊断价值的探讨 被引量:5
6
作者 李香玲 郭振涛 +3 位作者 刘晓霞 张喜燕 肖青 谢海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8年第12期1079-1080,共2页
目的:探讨99Tcm-DTPA肾动态显像与β2-微球蛋白(β2-MG)、尿微量白蛋白(mAlb)联合检测对糖尿病患者早期肾功能损害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糖尿病患者60例,正常对照20例。肾动态显像分别测定肾小球滤过率(GFR)和肾有效血浆流量(ER... 目的:探讨99Tcm-DTPA肾动态显像与β2-微球蛋白(β2-MG)、尿微量白蛋白(mAlb)联合检测对糖尿病患者早期肾功能损害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糖尿病患者60例,正常对照20例。肾动态显像分别测定肾小球滤过率(GFR)和肾有效血浆流量(ERPF)及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尿β2-MG与尿mAlb。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病程<5年的糖尿病患者血、尿β2-MG与尿mAlb增加;且GFR、ERPF也上升;与病程5年~10年和>10年者比较,而GFR、ERPF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99Tcm-DTPA肾动态显像测定GFR、ERPF与β2-MG、mAlb联合检测对判断糖尿病患者早期肾功能损害程度的诊断及临床分期、治疗、预后评估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肾动态显像 Β2-微球蛋白 尿微量白蛋白 肾小球滤过率 有效血浆流量
下载PDF
肾脏滤过分数对单侧肾动脉狭窄腔内治疗选择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冯琦琛 李选 +2 位作者 栾景源 王昌明 李天润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1-54,共4页
目的探讨肾脏滤过分数(filtration fraction,FF)对单侧肾动脉狭窄腔内治疗的影响。方法 2014年5月~2015年11月我们对31例单侧肾动脉狭窄行经皮肾动脉成形支架植入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renal angioplasty and stent,PTRAS),分... 目的探讨肾脏滤过分数(filtration fraction,FF)对单侧肾动脉狭窄腔内治疗的影响。方法 2014年5月~2015年11月我们对31例单侧肾动脉狭窄行经皮肾动脉成形支架植入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renal angioplasty and stent,PTRAS),分析患者术前与术后健侧肾脏、患侧肾脏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肾有效血浆流量(effective renal plasma flow,ERPF)、FF变化,观察患者血压(收缩压)和服用降压药种类的变化。结果 31例PTRAS均成功。术前患侧GFR(28.79±12.88)ml/min,明显低于健侧(41.72±14.23)ml/min(t=-3.749,P=0.000);术前患侧ERPF(124.55±49.36)ml/min,明显低于健侧(186.92±43.22)ml/min(t=-5.293,P=0.000)。术后患侧肾脏GFR(30.40±12.85)ml/min,明显高于术前(28.79±12.88)ml/min(t=-2.236,P=0.003);术后患侧肾脏ERPF(137.46±47.00)ml/min,明显高于术前(124.55±49.36)ml/min(t=-5.017,P=0.000);术后患侧FF(22.24±5.52)%较术前(24.93±8.68)%明显降低(更趋近于正常值)(t=2.577,P=0.015)。术后患侧GFR(30.39±12.84)ml/min,仍明显低于健侧(40.31±13.87)ml/min(t=-2.920,P=0.005);术后患侧ERPF(137.46±47.00)ml/min,明显低于健侧(178.25±42.25)ml/min(t=-3.593,P=0.001)。术后患侧FF(22.24±5.52)%与健侧FF(22.52±5.73)%无统计学差异(t=-0.195,P=0.846)。术前FF相对正常的患肾,术后FF(21.45±3.35)%较术前FF(21.77±3.26)%变化较小(t=0.847,P=0.407);术前FF明显升高的患肾,术后FF(27.21±5.34)%较术前FF(36.88±6.00)%明显降低(趋向正常值)(t=3.495,P=0.010)。术前肌酐(96.97±25.81)μmol/L与术后(94.39±22.45)μmol/L无统计学差异(t=0.420,P=0.676)。术后收缩压(144.4±11.1)mm Hg较术前(158.5±13.7)mm Hg明显下降(t=7.804,P=0.000);服用降压药物种类术后(2.6±0.6)种,较术前(3.0±0.5)种明显减少(t=4.655,P=0.000)。结论对于肾动脉狭窄患者,分肾FF是了解肾脏缺血病理生理进程的有益指标。对于单侧肾动脉狭窄患者,术前FF显著增高或FF相对正常,应视为肾动脉支架植入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侧肾动脉狭窄 经皮肾动脉成形支架植入术 肾小球滤过率 有效血浆流量 滤过分数
下载PDF
肾小管及肾小球标志物在2型糖尿病患者不同肾损伤阶段诊断价值的研究
8
作者 张琳 谢荣荣 +5 位作者 杨芳远 李眉 罗莎 万晓华 田玮 杨金奎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29-437,共9页
目的探讨肾小管及肾小球相关标志物在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不同肾损伤阶段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于2018年4月1日至2019年10月31日入住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内分泌科的T2DM患者272例,完善临床生化指标及... 目的探讨肾小管及肾小球相关标志物在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不同肾损伤阶段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于2018年4月1日至2019年10月31日入住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内分泌科的T2DM患者272例,完善临床生化指标及尿蛋白四项:尿微量白蛋白/肌酐(urinary albumin to creatinine ratio,ACR)、α1-微球蛋白/肌酐(urinary α1-microglobulin to creatinine ratio,UA1CR)、免疫球蛋白G/肌酐(urinary immunoglobulin G to creatinine ratio,UIGG)、转铁蛋白/肌酐(urinary transferrin to creatinine ratio,UTRF);进行眼底照相、核医学99mTc-EC检测肾有效血浆流量(effective renal plasma flow,ERPF)和99mTc-DTPA检测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根据ACR和眼底检查结果分为4组:正常蛋白尿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132例,即对照组(ACR≤30 mg/g);正常蛋白尿合并DR 32例,为糖尿病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前期组;微量蛋白尿组78例(30<ACR≤300 mg/g)和大量蛋白尿组30例(ACR>300 mg/g)。比较四组间尿蛋白四项和ERPF、GFR的水平,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价上述各指标在不同肾损伤阶段的诊断价值。结果尿蛋白四项和ERPF、GFR的水平在不同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尿蛋白正常组中,DR组中肾小管功能标志物UA1CR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肾小球功能标志物ACR、UTRF和GFR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R组UIGG较对照组升高(P<0.01)。在微量蛋白尿组和大量蛋白尿组,尿蛋白四项随肾损伤程度增加而增加,而ERPF和GFR随肾损伤程度增加而降低。ROC曲线分析显示,在尿蛋白排出正常的T2DM患者中合并DR组中肾小管功能标志物UA1CR和ERPF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分别为68.2%(P<0.01)和60.5%(P<0.05),而肾小球功能标志物ACR和GFR的AUC均小于6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尿蛋白四项及GFR在微量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肾小管标志物 Α1-微球蛋白 有效血浆流量 ROC曲线下面积
下载PDF
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慢性肾衰竭临床疗效及对有效血浆流量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尹智功 赵先锋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12期84-85,共2页
慢性肾衰竭(CRF)是多种慢性肾脏疾病引起的肾功能进行性损害的结果,长期以来缺乏特效的治疗手段,临床治疗的主要目的在于延缓CRF的进展,保护残余肾功能。通过观察肾有效血浆流量(ERPF),可以了解。肾脏的血流量情况。改善肾脏的... 慢性肾衰竭(CRF)是多种慢性肾脏疾病引起的肾功能进行性损害的结果,长期以来缺乏特效的治疗手段,临床治疗的主要目的在于延缓CRF的进展,保护残余肾功能。通过观察肾有效血浆流量(ERPF),可以了解。肾脏的血流量情况。改善肾脏的血流量,有助于CRF的治疗。灯盏细辛注射液具有活血化瘀、改善微循环等作用,笔者观察了其治疗CRF的临床效果及其对ERPF的影响。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灯盏细辛注射液 慢性肾衰竭 有效血浆流量
下载PDF
^(131)I-O IH测定肾有效血浆流量在肾脏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10
作者 郭忠 常淑玲 《中国厂矿医学》 1999年第6期411-412,共2页
通过用示踪剂131I- OIH 对50 例健康人及80 例肾脏疾病患者的肾有效血浆流量测定,发现肾有效血浆流量在肾脏疾病的诊断上具有早期、灵敏特点,在急慢性肾小球肾炎、泌尿系结石、急慢性肾功能衰竭及肾结核等疾病的诊断上具... 通过用示踪剂131I- OIH 对50 例健康人及80 例肾脏疾病患者的肾有效血浆流量测定,发现肾有效血浆流量在肾脏疾病的诊断上具有早期、灵敏特点,在急慢性肾小球肾炎、泌尿系结石、急慢性肾功能衰竭及肾结核等疾病的诊断上具有特殊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效血浆流量 碘131 OIH 肾疾病 诊断
下载PDF
新型肾功能显像剂^(99M)Tc-MAG3与^(131)I=OIH的对比研究
11
作者 许泽青 林增桃 《中华肾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S1期51-52,共2页
新型肾功能显像剂 ̄(99M)Tc-MAG3与 ̄(131)I=OIH的对比研究许泽青,林增桃(99M)Tc-MAG是一种新型肾小管功能显像剂,其生物学特性类似于(131)I-OIH,被认为是其理想替化物,为此我们同时应... 新型肾功能显像剂 ̄(99M)Tc-MAG3与 ̄(131)I=OIH的对比研究许泽青,林增桃(99M)Tc-MAG是一种新型肾小管功能显像剂,其生物学特性类似于(131)I-OIH,被认为是其理想替化物,为此我们同时应用(99M)Tc-MAG3及(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31I 肾功能 显像剂 对比研究 肾小管功能 MAG3 高峰时间 肾脏指数 生物学特性 有效血浆流量
原文传递
肾有效血浆流量测定在肾脏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12
作者 郭忠 常淑玲 张维奇 《吉林医学》 CAS 1999年第1期12-13,共2页
肾有效血浆流量测定是近期肾脏核医学检查中又一新的临床指标;在急慢性肾小球肾炎、泌尿系结石、急慢性肾功能衰竭及肾结核等疾病的诊断上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通过用示踪剂131I—OIH对50例健康人及80例肾脏疾病患者的... 肾有效血浆流量测定是近期肾脏核医学检查中又一新的临床指标;在急慢性肾小球肾炎、泌尿系结石、急慢性肾功能衰竭及肾结核等疾病的诊断上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通过用示踪剂131I—OIH对50例健康人及80例肾脏疾病患者的肾有效血浆流量测定,探讨肾有效血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脏疾病 诊断 有效血浆流量 测定
下载PDF
雷公藤多甙对肾性蛋白尿患者肾血管阻力的影响
13
作者 董兴刚 《中华腹部疾病杂志》 2005年第8期551-552,550,共3页
目的 探讨雷公藤多甙对肾性蛋白尿患者肾血管阻力的影响。方法 肾有效血浆流量(ERPF)用^131I-邻碘马尿酸清除率测定,雷公藤多甙1mg·kg^-1·d^-1,分3次口服。初发病人或停药2周以上的肾性蛋白尿患者30例,雷公藤多甙组和消炎... 目的 探讨雷公藤多甙对肾性蛋白尿患者肾血管阻力的影响。方法 肾有效血浆流量(ERPF)用^131I-邻碘马尿酸清除率测定,雷公藤多甙1mg·kg^-1·d^-1,分3次口服。初发病人或停药2周以上的肾性蛋白尿患者30例,雷公藤多甙组和消炎痛治疗对照组,各15例两组病人疗程均为14d,于治疗前后分别检测患者的肾血管阻力。结果 消炎痛治疗对照组可见病人治疗前后RVR有显著性升高(P<0.05);雷公藤多甙治疗组病人治疗前后RVR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雷公藤多甙对肾性蛋白尿患者肾血管阻力无明显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效血浆流量 肾血管阻力 雷公藤多甙 肾血流动力学 蛋白尿
下载PDF
微机肾图仪测定肾有效血浆流量(ERPF)的临床应用
14
作者 吴成秀 张涛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1995年第4期48-49,共2页
利用微机肾图仪进行人体ERPF测定是一种简单、方便、病人无痛苦的肾功能检查方法。此方法,可一次性获得肾图和总ERPF以及分ERPF多项指标,对肾功能的判断有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微机肾图仪 有效血浆流量
下载PDF
肾有效血浆流量测定及其临床应用价值
15
作者 马庆杰 赵杰 +2 位作者 高风桐 杨恩涛 刘淑兰 《吉林医学》 CAS 1995年第2期82-83,共2页
肾有效血浆流量测定及其临床应用价值马庆杰,赵杰,高风桐(白求恩医科大学第三临床学院核医学科130021)杨恩涛,刘淑兰(吉林油田职工医院核医学科131100)肾有效血浆流量(ERPF)是反映肾脏功能及肾脏血流灌注的灵... 肾有效血浆流量测定及其临床应用价值马庆杰,赵杰,高风桐(白求恩医科大学第三临床学院核医学科130021)杨恩涛,刘淑兰(吉林油田职工医院核医学科131100)肾有效血浆流量(ERPF)是反映肾脏功能及肾脏血流灌注的灵敏指标。近年来,应用核医学的γ相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效血浆流量 肾图 临床应用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肾动态显像的研究
16
作者 张庆峰 邹金海 +3 位作者 李雪 黄清霞 鲍晶 王建春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1年第2期144-146,共3页
目的通过肾动态显像探讨不同阶段2型糖尿病(DM)患者肾脏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及肾功能受损情况。方法 69例2型DM患者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DM1组、DM2组、DM3组,进行SPECT肾动态显像观察,并与30例正常对照(Nc)组比较。结果 DM1组肾... 目的通过肾动态显像探讨不同阶段2型糖尿病(DM)患者肾脏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及肾功能受损情况。方法 69例2型DM患者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DM1组、DM2组、DM3组,进行SPECT肾动态显像观察,并与30例正常对照(Nc)组比较。结果 DM1组肾小球滤过率(GFR)及肾有效血浆流量(ERPF)明显高于Nc组。DM2组GFR、ERPF与Nc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但其肾功能曲线半排时间(t1/2)延长,20 m in残留率(C20)增高。DM3组GFR、ERPF明显下降,肾功能曲线峰时(tp)后延,t1/2明显延缓,C20显著增高。结论核素肾动态显像可早期了解2型DM各时相肾脏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及肾功能受损程度,为临床DM治疗和随访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动态显像 2型糖尿病 有效血浆流量 肾小球滤过率 肾功能曲线
下载PDF
^(131)Ⅰ测定肾有效血浆流量在肾病综合征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17
作者 张中英 宋春玲 孙淑娟 《吉林医学》 CAS 1999年第6期335-336,共2页
关键词 碘131 测定 肾病综合征 诊断 有效血浆流量
下载PDF
^(99)Tc^m-DTPA与^(131)I-OIH双核素肾动态显像对肾功能的评价 被引量:16
18
作者 林伟 邬恒夫 +4 位作者 叶广春 魏学立 欧阳智 武兆忠 邓力平 《中华核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21-222,共2页
目的 探讨双核素肾动态显像对肾功能的评价。方法 对 96例受检者行99Tcm DTPA与1 31 I 邻碘马尿酸 (OIH)双核素肾动态显像 ,并测定肾小球滤过率 (GFR)与有效肾血浆流量 (ERPF)。结果 正常对照组GFR为 (130 .35± 18.71)mL min ,E... 目的 探讨双核素肾动态显像对肾功能的评价。方法 对 96例受检者行99Tcm DTPA与1 31 I 邻碘马尿酸 (OIH)双核素肾动态显像 ,并测定肾小球滤过率 (GFR)与有效肾血浆流量 (ERPF)。结果 正常对照组GFR为 (130 .35± 18.71)mL min ,ERPF为 (6 0 0 .86± 12 3.4 4 )mL min ,GFR ERPF为0 .2 2 5 7± 0 .0 5 5 ;双肾病变组GFR为 (49.71± 32 .79)mL min ,ERPF为 (2 14 .34± 14 5 .2 5 )mL min ,GFR ERPF为 0 .2 4 81± 0 .0 95 ;左肾病变组GFR为 (98.76± 2 1.19)mL min ,ERPF为 (433.4 5± 16 8.10 )mL min ,GFR ERPF为 0 .2 5 77± 0 .10 93;右肾病变组GFR为 (10 7.5 5± 2 3.6 1)mL min ,ERPF为 (418.4 5±12 1.79)mL min ,GFR ERPF为 0 .2 6 6 8± 0 .0 5 0 ;肾移植组GFR为 (46 .4 5± 2 8.0 1)mL min ,ERPF为(15 6 77± 6 7.2 7)mL min ,GFR ERPF为 0 .2 82 3± 0 .115 4。结论 双核素肾动态显像可同时测定GFR与ERPF ,评价肾脏功能客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疾病 放射性核素显像 DTPA OIH 肾功能试验 肾小球滤过率 有效血浆流量
下载PDF
不同本底感兴趣区对显像法测定肾小球滤过率的影响 被引量:10
19
作者 尚玉琨 孔令山 潘文舟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10-112,共3页
采用 99m Tc- DTPA和 1 31 I- OIH作显像剂 ,对 132例患者行肾动态显像和肾小球滤过率 (GFR)及有效肾血浆流量(ERPF)测定。 GFR测定时 ,选用 2种本底感兴趣区 (ROI) ,即常规双肾外下方 (下本底 )和双肾内上方 (上本底 )。结果发现选用... 采用 99m Tc- DTPA和 1 31 I- OIH作显像剂 ,对 132例患者行肾动态显像和肾小球滤过率 (GFR)及有效肾血浆流量(ERPF)测定。 GFR测定时 ,选用 2种本底感兴趣区 (ROI) ,即常规双肾外下方 (下本底 )和双肾内上方 (上本底 )。结果发现选用常规下本底 ROI测得肾功能较差肾的相对肾功能值能明显高于 ERPF所测 ;而选用上本底 ROI所测值更接近 ERPF所测。结果提示 99m Tc- DTPA作显像剂时 ,常规本底减除方法可能高估功能受损肾的 GFR,而采用内上方本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核素显像 肾小球滤过率 有效血浆流量 本底感兴趣区
下载PDF
肾显像早期诊断原发性高血压肾损害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7
20
作者 向莉 向莉 《河北医学》 CAS 2004年第3期207-209,共3页
目的 :探讨放射性核素肾显像测定有效肾血浆流量 (ERPF)对高血压肾损害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 :对 3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99mTc -Ec肾动态显像并测定ERPF ,同时测定尿中β2 -微球蛋白 (β2 -MG)及N -乙酰 - β -D -氨基葡萄糖苷酶 (NA... 目的 :探讨放射性核素肾显像测定有效肾血浆流量 (ERPF)对高血压肾损害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 :对 3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99mTc -Ec肾动态显像并测定ERPF ,同时测定尿中β2 -微球蛋白 (β2 -MG)及N -乙酰 - β -D -氨基葡萄糖苷酶 (NAG) ,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ERPF与尿β -MG、NAG均有高度相关性。尿微量白蛋白阳性组与尿微量白蛋白 (MA)阴性组ERPF无显著差异。结论 :ERPF可较好地反映高血压病早期肾小管损害 ,利用放射性核素肾显像可早期诊断高血压肾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核素肾显像 有效血浆流量 高血压肾损害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