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崇敬与悼念——学习齐越著作感言 被引量:7
1
作者 张颂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1993年第6期46-50,共5页
齐越老师溘然长逝,我国新闻界、播音界承受着巨大的损失。党的新闻工作者,正将悲痛化为继承他未竞事业的动力,正将缅怀化为遵循他谆谆教诲的赤诚。他的敬业重业,实实在在地昭示了人生的价值;他的高风亮节,真真切切地塑造了人们心中的典... 齐越老师溘然长逝,我国新闻界、播音界承受着巨大的损失。党的新闻工作者,正将悲痛化为继承他未竞事业的动力,正将缅怀化为遵循他谆谆教诲的赤诚。他的敬业重业,实实在在地昭示了人生的价值;他的高风亮节,真真切切地塑造了人们心中的典范;他的播音创作,到达了有声语言艺术的峰巅,开创了一代新风;他的理论建树,使他进入了学科奠基者的行列,成为一代宗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播音员 播音质量 新闻工作者 播音创作 理论建树 老师 有声语言艺术 发挥创造性 科学界定 一专多能
下载PDF
浅谈图书馆人员语言艺术的运用 被引量:6
2
作者 王久云 《贵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3年第6期80-82,共3页
有声语言和无声语言是社会交往、信息交流、表情达意的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图书馆工作人员在读者服务过程中“有声语言艺术”和“无声语言艺术”的运用 ,是图书馆服务质量好坏的关键。
关键词 有声语言艺术 无声语言艺术
下载PDF
论朗诵艺术在声乐演唱中的作用 被引量:6
3
作者 李欣 《音乐天地》 2013年第9期44-46,共3页
朗诵艺术是一种高级的有声语言艺术,是用优美的语言、清晰的发音、丰富的语气等手段来完整表达作品思想感情的一种语言艺术。声乐演唱则是最古老的一种音乐形式,是人们在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表达情感、相互交流的载体之一。朗诵艺术... 朗诵艺术是一种高级的有声语言艺术,是用优美的语言、清晰的发音、丰富的语气等手段来完整表达作品思想感情的一种语言艺术。声乐演唱则是最古老的一种音乐形式,是人们在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表达情感、相互交流的载体之一。朗诵艺术与声乐演唱都是一种传情的艺术,其目的是表情达意、引起听众的共鸣。二者有其相似和可以相互借鉴的地方,尤其是在声乐演唱练习中,运用朗诵的一些手法和元素进行训练,可以提高演唱者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朗诵艺术 声乐演唱 有声语言艺术 思想感情 音乐形式 社会生活 生产劳动 相互交流
原文传递
有声语言艺术的情感化表达研究
4
作者 刘洋 《文艺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76-181,共6页
美学研究一直致力于对美的本质、美的对象、美的源起、美的形态、美的观念、美的意识、美的经验、美的心理、美的现象、美的范畴、美的规律等问题的深入思考。对于有声语言表达艺术这一具体审美活动的探讨,有助于当下的美学研究重新回... 美学研究一直致力于对美的本质、美的对象、美的源起、美的形态、美的观念、美的意识、美的经验、美的心理、美的现象、美的范畴、美的规律等问题的深入思考。对于有声语言表达艺术这一具体审美活动的探讨,有助于当下的美学研究重新回归到研究对象上来。全球性的美学领域始终处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研讨状态。“国内‘认知神经美学’的起步与发展得益于李志宏此前常年对‘认知美学’的研究,而他也是国内最早对‘认知美学’进行介绍和论述的学者”(1)。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至今的发展过程中,认知神经美学不断提出新的学说,逐渐形成了新兴的学派,其借助科学实证的研究方法,揭示了审美活动的内在机制。以认知神经美学作为理论依托,通过对其逻辑推理及研究成果的运用,将推动有声语言表达艺术研究的开拓与革新,对于形式知觉模式的实践性的对照探究,不仅可以助力于审美眼光的培养及塑造,而且可以助力于艺术作品的全息打造与审美升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声语言表达 有声语言艺术 认知美学 审美眼光 美的本质 美的形态 李志宏 科学实证
原文传递
正确认识“播音腔” 被引量:4
5
作者 岳斌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26-128,共3页
关键词 播音语言 音腔 播音员 正确认识 语言表达 再创作 形成发展 有声语言艺术 语言特色 表现形式
下载PDF
有声语言艺术用“情”联结世界 被引量:4
6
作者 李立宏 《语言战略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0-11,共2页
近些年,有声语言艺术的创作队伍在不断扩大,演讲、朗诵、播音主持、话剧表演、影视配音等等,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与发展。但是,我们关于有声语言艺术的界定,却依然模糊。两千多年前的古希腊,城邦里的哲学家斥责诵诗人,说他们的“艺术... 近些年,有声语言艺术的创作队伍在不断扩大,演讲、朗诵、播音主持、话剧表演、影视配音等等,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与发展。但是,我们关于有声语言艺术的界定,却依然模糊。两千多年前的古希腊,城邦里的哲学家斥责诵诗人,说他们的“艺术”侵蚀了人心。如今,到了互联网时代,有声语言艺术不仅没有走向衰落,反而越发融入生活。我时常会问自己和他人:声音如果只是回旋在耳中的微小振动,为什么却能借助语言,抵达心灵的深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播音主持 创作队伍 有声语言艺术 融入生活 话剧表演 影视配音 互联网时代 微小振动
下载PDF
艺术语言陌生化表达的创作与传播
7
作者 刘禹瑶 《中国民族博览》 2024年第4期229-231,共3页
陌生化艺术语言作为一种审美性的语言表达方式,比传统、纪实的艺术语言更具有超凡的表现力和吸引力,更具有创新性。本文主要从艺术语言的陌生化表达,陌生化语言在有声语言艺术创作中的应用展开发散式研究,从外部特征、深层价值及创新实... 陌生化艺术语言作为一种审美性的语言表达方式,比传统、纪实的艺术语言更具有超凡的表现力和吸引力,更具有创新性。本文主要从艺术语言的陌生化表达,陌生化语言在有声语言艺术创作中的应用展开发散式研究,从外部特征、深层价值及创新实践三个方面阐释陌生化表达。探讨了陌生化语言在有声语言表达领域的更新和发展空间,并提出了创新的要求。本文探讨了追求陌生化语言的意义和价值,认为它对于重新定义艺术语言、推动艺术文化的再发展都具有不可磨灭的贡献,并从宏观到微观的架构,探讨陌生化语言的表现手法和规律。尝试通过案例分析与理论探讨,使读者了解陌生化艺术语言在有声语言艺术表达与创作中的运用与发展,并进一步理解陌生化艺术语言在当代艺术领域中的价值与意义,为艺术语言创作提供思路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陌生化表达 艺术创作 有声语言艺术
下载PDF
二人转语言的特殊修辞策略初探 被引量:3
8
作者 谭宏姣 李轶伟 《戏剧文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40-143,共4页
二人转作为一种有声语言艺术,其富有喜剧元素的东北民间语言无疑增强了它的艺术感染力。王肯先生曾说:“二人转生长在一个语言十分丰富的文化土壤里。二人转的‘唱词’与‘说口’,是从东北民间语言的宝库中采撷来的。生动、形象、火... 二人转作为一种有声语言艺术,其富有喜剧元素的东北民间语言无疑增强了它的艺术感染力。王肯先生曾说:“二人转生长在一个语言十分丰富的文化土壤里。二人转的‘唱词’与‘说口’,是从东北民间语言的宝库中采撷来的。生动、形象、火热、强烈、朴实、俏皮的东北语言及其特有的表述方式。对二人转的喜剧风格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不仅如此,在二人转的语言表现中还运用了大量的特殊修辞策略,即根据特定题旨情景采用特殊的修辞方式来极大地提高它的艺术表现力。本文试图总结几种二人转语言中特殊的修辞方式,以就教于方家学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声语言艺术 修辞策略 二人转 民间语言 喜剧风格 修辞方式 艺术感染力 艺术表现力
原文传递
智媒时代有声语言艺术价值构建 被引量:3
9
作者 曾旺 《声屏世界》 2021年第22期36-37,共2页
近年来,智媒时代的飞速发展,催生了开放多元的媒体格局,亦使传受双方边界意识模糊、传播内容商业化倾向严重。因而,文章从智媒时代的有声语言艺术的发展角度入手发现问题、分析现状,为构建有声语言艺术价值、发展语言艺术提出了一些方法。
关键词 AI 主播 智媒时代 有声语言艺术
下载PDF
有声语言艺术感官性信息传播规律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彪 《西部广播电视》 2016年第20期23-24,共2页
有声语言艺术的魅力绝大多数依赖于其"感性意义"的传播和解读,"感官性意义"作用于受众形成了艺术的体验过程。本文探究感官性意义在被传播时形成的过程和被解读的过程实质,从信息传播的过程来分析"通感"... 有声语言艺术的魅力绝大多数依赖于其"感性意义"的传播和解读,"感官性意义"作用于受众形成了艺术的体验过程。本文探究感官性意义在被传播时形成的过程和被解读的过程实质,从信息传播的过程来分析"通感"这一心理机制对感官性意义传播的影响,以及其内在的共享性原则、个性化原则、介质影响等五种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声语言艺术 感官性信息 通感 传播规律
下载PDF
朗诵艺术美学特征探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刘宇 《新疆艺术(汉文)》 2022年第6期61-69,共9页
朗诵艺术给我们带来了有声语言艺术美的享受,在我国愈加重视语言素养的背景下,朗诵作为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被大众所喜爱,一些专业化的、级别较高的朗诵比赛逐渐普及开来。朗诵逐步成为不分年龄、不分职业、不分国界的人们用来抒发情感... 朗诵艺术给我们带来了有声语言艺术美的享受,在我国愈加重视语言素养的背景下,朗诵作为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被大众所喜爱,一些专业化的、级别较高的朗诵比赛逐渐普及开来。朗诵逐步成为不分年龄、不分职业、不分国界的人们用来抒发情感的重要表现手段,成为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训练路径。在此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疑惑或争议。比如什么是“朗诵”,如何选择朗诵作品,朗诵与朗读有何区别,哪些作品较为适合在舞台上展示,什么是“朗诵腔”,是否需要避免?是进行艺术语言的夸张处理,还是追求生活化语言的朴实自然?表现情感是慷慨激昂、跌宕起伏、恣意爆发、酣畅淋漓更有张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表达能力 生活化语言 朗诵艺术 语言素养 有声语言艺术 训练路径 美的享受 专业化
下载PDF
播音主持创作中的意境美 被引量:2
12
作者 曾志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09-111,共3页
关键词 播音主持 意境美 有声语言艺术 动物世界 思想感情 以情写景 焦裕禄 邓小平 主持人 表达技巧
下载PDF
思想政治课教学艺术十论(四)——教学语言艺术
13
作者 胡兴松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1995年第4期11-13,共3页
教学语言是教师在课堂上为了达到预定的教学目的,依据规定的材料,针对特定的对象,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采用的职业性语言。教学语言是教学最主要的工具。在教学过程中,教学诸因素最终都要通过教学语言这一媒介来发挥作用。教学语言艺术... 教学语言是教师在课堂上为了达到预定的教学目的,依据规定的材料,针对特定的对象,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采用的职业性语言。教学语言是教学最主要的工具。在教学过程中,教学诸因素最终都要通过教学语言这一媒介来发挥作用。教学语言艺术可以说是教学艺术的集中体现。以“舌耕为业”、“雄辩”居称的思想政治课教师,必须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语言艺术,成为教学语言艺术大师。 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语言艺术 思想政治课教师 教学艺术 职业性语言 无声语言艺术 有声语言艺术 教学内容 组织性语言 教学过程 基本要求
下载PDF
中国故事广播有声语言艺术创作思考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媛媛 《出版广角》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83-85,共3页
在中国故事广播中,有声语言的多元化艺术表现形式是其创作的重要途径。有声语言的创作主体在对作品文字进行还原的过程中,要拥有足够专业和扎实的语言文字表达功底,以及丰富的语言感染力和渗透力。为了促进我国故事广播有声语言艺术创... 在中国故事广播中,有声语言的多元化艺术表现形式是其创作的重要途径。有声语言的创作主体在对作品文字进行还原的过程中,要拥有足够专业和扎实的语言文字表达功底,以及丰富的语言感染力和渗透力。为了促进我国故事广播有声语言艺术创作更高质量的发展,我们应创建一个符合新时代现代文化发展特色的有声文化大环境,从演播内容和演播手法两方面进行有效创作,在故事这个客体的基础上实现有声语言艺术创作的多元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故事广播 有声语言艺术 创作现状 思考
下载PDF
有声语言艺术:唇齿间的馥郁芬芳
15
作者 童颖湉 《文化产业》 2023年第14期52-54,共3页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有声语言艺术创作出现了一些新的传播途径和传播平台,这对其自身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有声语言能够实现语言艺术的外在表达,同时实现不同媒介之间的交流和信息传播。在以往的媒体传播过程中,有声语言技...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有声语言艺术创作出现了一些新的传播途径和传播平台,这对其自身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有声语言能够实现语言艺术的外在表达,同时实现不同媒介之间的交流和信息传播。在以往的媒体传播过程中,有声语言技术在传播平台中担当了十分重要的角色。而在全媒化传播视域下,有声语言能够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存在于不同的媒体平台当中,进而承担起信息之间的交流和传播任务。有声语言艺术是播音主持艺术方向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在相关课程建设和教学过程中,相关人员必须不断挖掘有声语言艺术的内容,不断丰富、完善其内涵,只有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激发出全媒化传播视域下有声语言艺术创作的潜力以及预测其今后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播音主持艺术 有声语言艺术 媒体平台 新媒体时代 信息传播 传播平台 媒体传播 传播视域
下载PDF
当代电视新闻有声语言艺术探略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晓良 宋尚琳 《新闻知识》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70-71,共2页
电视语言是由电视画面和有声语言两部分组成的,尽管电视是视觉媒体,画面是电视的主体和基础,是受众接收信息的主渠道。但是有声语言在电视中同样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有声语言最重要的作用是弥补画面的不足。电视画面无论多么完美... 电视语言是由电视画面和有声语言两部分组成的,尽管电视是视觉媒体,画面是电视的主体和基础,是受众接收信息的主渠道。但是有声语言在电视中同样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有声语言最重要的作用是弥补画面的不足。电视画面无论多么完美,它所表达的信息量都是有限的特别是电视新闻,因此它只能借助文字解说、现场解说、同期声来补充画面以外的内容。那么如何让有声语言和画面语言达到最为完美的结合,这就要对有声语言的艺术进行深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声语言艺术 电视新闻 电视画面 现场解说 电视语言 视觉媒体 画面语言 信息量
下载PDF
“配音秀”APP在播音主持艺术专业配音课程中的应用探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包德述 李俊文 《电视技术》 2019年第15期19-22,共4页
“配音秀”APP的出现,影响着影视配音课程师生配音练习、作业完成和考试方式等多个环节。通过教学实践发现,“配音秀”在带给影视配音课程“多”与“快”的同时,配音作品却难以达到不用“配音秀”时的“精”与“好”。在课程中,“配音... “配音秀”APP的出现,影响着影视配音课程师生配音练习、作业完成和考试方式等多个环节。通过教学实践发现,“配音秀”在带给影视配音课程“多”与“快”的同时,配音作品却难以达到不用“配音秀”时的“精”与“好”。在课程中,“配音秀”在服务教学的前提下,师生更应树立正确有声语言创作理念,仔细揣摩配音作品,通过市场去检验与提升配音水平与课程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音秀APP 有声语言艺术 影视配音课程
下载PDF
“虚实相生”:电视纪录片配音的审美特征 被引量:1
18
作者 肖俏 《传媒》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8-50,共3页
"虚实相生"是中国传统美学中的审美情趣之一,自"有无"到"阴阳",自"空灵"到"妙悟",哲学中的"虚实"逐步延伸到文学艺术领域,成为影响中国美学与艺术的重要理论之一。"虚实相生"的文艺创作手法在作为有声语言艺术的电视纪录... "虚实相生"是中国传统美学中的审美情趣之一,自"有无"到"阴阳",自"空灵"到"妙悟",哲学中的"虚实"逐步延伸到文学艺术领域,成为影响中国美学与艺术的重要理论之一。"虚实相生"的文艺创作手法在作为有声语言艺术的电视纪录片配音中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凸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纪录片 虚实相生 审美特征 配音 中国传统美学 有声语言艺术 文学艺术 审美情趣
下载PDF
有声语言艺术协同“三全育人”教学模式的构建与研究
19
作者 张雷雷 陆璐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120-122,共3页
在党建引领下,依托有声语言艺术专业特色,以学科竞赛为依托和主要抓手,构建培养学生业务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思想政治素养的有声语言艺术课程的教学理念。强化学科竞赛和课堂教学融合,将产学研赛紧密结合,打造“五个协同”教学模... 在党建引领下,依托有声语言艺术专业特色,以学科竞赛为依托和主要抓手,构建培养学生业务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思想政治素养的有声语言艺术课程的教学理念。强化学科竞赛和课堂教学融合,将产学研赛紧密结合,打造“五个协同”教学模式、搭建“三个课堂”教学平台,以“三全育人”为导向培养大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提升教师团队教学与研究相结合的能力,探索适合艺术类院校有声语言艺术课程的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建引领 “三全育人” 有声语言艺术 协同教学
下载PDF
谈贵州方言背景下的有声语言艺术教学——汉语普通话语音教学 被引量:1
20
作者 万骐辅 邱晨 《贵州教育》 2021年第16期36-38,共3页
一、从根源上解决问题对于有声语言艺术教师与学习者来说,教授、学习标准的现代汉语普通话是有声语言艺术学习时遇到的第一个难关。为什么说是难关呢?原因如下:贵州话虽然属于北方方言的范畴,在声母方面大多数贵州方言能与汉语普通话对... 一、从根源上解决问题对于有声语言艺术教师与学习者来说,教授、学习标准的现代汉语普通话是有声语言艺术学习时遇到的第一个难关。为什么说是难关呢?原因如下:贵州话虽然属于北方方言的范畴,在声母方面大多数贵州方言能与汉语普通话对应上,但也有例外,如贵州方言中没有舌尖中音n、l的区分,所有的舌尖后音zh、ch、sh都读作舌尖前音z、c、s;在韵母方面,存在的差异性就更大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声语言艺术 贵州方言 汉语普通话 北方方言 舌尖中音 舌尖前音 普通话语音教学 贵州话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