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053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被引量:80
1
作者 胡锦涛 《中国人大》 2007年第20期10-24,共15页
同志们:现在,我代表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同志们:现在,我代表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三大法宝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政治体制改革 旗帜 全国代表大会 胜利
原文传递
政治文明:历史发展与中国特色 被引量:46
2
作者 金太军 《政治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3-39,共7页
政治文明是人类改造社会所获得的政治成果的总和 ,是人类政治智慧的结晶和政治发展程度的标志。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政治文明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整个社会、国家的文明水平 ,影响或制约着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乃至整个人类文明的... 政治文明是人类改造社会所获得的政治成果的总和 ,是人类政治智慧的结晶和政治发展程度的标志。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政治文明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整个社会、国家的文明水平 ,影响或制约着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乃至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从宏观上看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 ,政治文明的程度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作为一种更高类型的政治文明 ,是对以往政治文明的扬弃和质的飞跃。在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过程中 ,我们既要吸收和借鉴体现人类政治文明发展共性的优秀成果 ,更应始终立足于中国国情 ,积极稳妥地推进和深化政治体制改革 ,发展和完善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等为核心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 ,从而实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国的有机结合和辩证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人民当家作主 共产党领导 政治协商制度 多党合作 总和 反映 扬弃
原文传递
法律监督机关设置的价值合理性 被引量:29
3
作者 张智辉 《法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12,共10页
我国宪法第一百二十九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这个规定,以根本大法的形式确认了检察机关作为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的宪法地位,赋予检察机关法律监督权。正确认识检察机关的宪法地位,对于在新的历... 我国宪法第一百二十九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这个规定,以根本大法的形式确认了检察机关作为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的宪法地位,赋予检察机关法律监督权。正确认识检察机关的宪法地位,对于在新的历史时期更好地发挥检察机关的作用,对于推进检察改革使检察事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察机关 法律监督机关 宪法地位 法律监督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根本大法 检察改革 确认 国家 推进
原文传递
毫不动摇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学习党的十七大报告的体会 被引量:33
4
作者 刘云山 《求是》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14,共12页
胡锦涛总书记在这次新进中央委员会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的重要讲话。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伟大旗帜 科学发展观 改革开放新时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十七大报告
原文传递
关于党内民主的意义和范畴的思考 被引量:25
5
作者 胡伟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71-74,52,共5页
江泽民同志"七一"讲话发表后,发展党内民主成为一种主流观念,这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必然要求,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必然选择.面向21世纪的中国共产党,... 江泽民同志"七一"讲话发表后,发展党内民主成为一种主流观念,这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必然要求,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必然选择.面向21世纪的中国共产党,要保持自身的生机活力并进一步推进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必须采取切实措施大力进行党内民主的建设,并通过发展党内民主积极推动人民民主的发展.为此,着力加强对党内民主问题的研究,深入探讨并努力揭示发展党内民主的意义、动力、内涵、界限和途径,是我国理论研究的一个重大课题.本文旨在对此作一些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内民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伟大工程 民主政治 建设 中国共产党 江泽民同志 推进 必然选择 发展
原文传递
中国融入世界市场是否意味着“中国模式”的必然终结? 被引量:22
6
作者 托尼·安德烈阿尼 赵越 《国外理论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7-75,共9页
法国加布里埃.佩里基金会于2006—2007年组织了一系列以"市场与民主"为主题的研讨会,并于2007年夏将研究成果收录在《市场与民主》论文集中正式出版,本文即选自该论文集。西方许多分析家认为,受到世贸组织和新自由主义的影响... 法国加布里埃.佩里基金会于2006—2007年组织了一系列以"市场与民主"为主题的研讨会,并于2007年夏将研究成果收录在《市场与民主》论文集中正式出版,本文即选自该论文集。西方许多分析家认为,受到世贸组织和新自由主义的影响,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必然会终结。而法国著名左翼学者托尼.安德烈阿尼则通过对中国融入世界市场的好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特点以及面对全球化的威胁中国政府采取的应对措施进行深入的分析与客观的评价,得出结论:中国经济与"中国模式"是不可分离的。文章主要内容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人民共和国 市场经济 经济体制 世界市场 国际市场 企业 企业管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世贸组织 中国模式”
下载PDF
陈独秀、李大钊和毛泽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早期心路历程 被引量:20
7
作者 张允熠 郝良华 《安徽史学》 2000年第4期70-74,共5页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中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共产主义 首先 马克思主义 邓小平理论 陈独秀 真理 奋斗 现实
全文增补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之源——兼谈“西柏坡精神” 被引量:22
8
作者 石仲泉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3-10,67,共9页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起点的本意和广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起点在哪里?在学习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过程中,特别是《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出版后,理论界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广泛而热烈的探讨。1993年6月,中宣...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起点的本意和广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起点在哪里?在学习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过程中,特别是《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出版后,理论界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广泛而热烈的探讨。1993年6月,中宣部在上海召开的第一次全国学习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讨会就提出了这个问题。1994年底,中宣部牵头在北京召开的第二次全国学习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讨会,也谈到了这个问题。其他层次的这类讨论会对这个问题谈得更多。但如何认识这条道路的起点,迄今仍有不同意见。作为一个学术问题,可以继续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西柏坡精神 毛泽东 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七届二中全会 “周期率” 新民主主义 一届三中全会 历史起点
下载PDF
关于理想信念问题的三点思考 被引量:15
9
作者 刘宁 《马克思主义研究》 CSSCI 2000年第4期5-8,共4页
关键词 共产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当代中国共产党 严重后果 党员干部 共产党员 江泽民同志 奋斗 市场经济 改革开放
全文增补中
“判例法”质疑 被引量:15
10
作者 张庆旭 《比较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09-113,共5页
理论界对把判例法制度引入我国,并把判例作为我国法律渊源(法源)之一的讨论已有十余年,[1]几乎所有的讨论者都是持肯定的态度,建议中国建立以成文法为主、判例法为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尤其是在我国的刑法典确定了罪刑... 理论界对把判例法制度引入我国,并把判例作为我国法律渊源(法源)之一的讨论已有十余年,[1]几乎所有的讨论者都是持肯定的态度,建议中国建立以成文法为主、判例法为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尤其是在我国的刑法典确定了罪刑法定原则之后,怎样弥补刑法的漏洞又成为一个重要的话题.此时,很多的学者都又将目光投向了判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判例法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成文法 法律渊源 国法 刑法典 罪刑法定原则 中国 法律体系 法源
原文传递
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被引量:11
11
作者 朱勤军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8,共6页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作为一个社会历史范畴,实现了人类政治文明演进中的革命性变革,是现代政治文明发展的先进形态。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具有丰富的内涵,从国家形态看,高度民主的政治制度和体制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本质和核心;从公民形态看,...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作为一个社会历史范畴,实现了人类政治文明演进中的革命性变革,是现代政治文明发展的先进形态。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具有丰富的内涵,从国家形态看,高度民主的政治制度和体制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本质和核心;从公民形态看,绝大多数人享有政治权利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本质内容;从文化价值形态看,先进的政治文化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底蕴和精神内核:从政治生态看,和谐的政治生态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内在要求;从发展态势看,体现时代先进性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发展的主导力量和根本保证。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具有社会主义的性质和现代文明的属性,它吸收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具有开放性;代表着人类发展前进的方向,体现了时代的进步性。加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政治生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政党 现代政治文明 重要目标 领导 先进性 代表 根本保证
下载PDF
论司法改革观念的定位 被引量:11
12
作者 孙万胜 《人民司法》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22-24,共3页
关键词 改革观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司法改革 科学定位 中国国情 审判机制 定位问题 改革实践 才能
原文传递
论唐代的反贪立法 被引量:6
13
作者 毕连芳 《法学杂志》 2002年第1期60-62,共3页
唐朝的法律是中国古代法律的典范 ,其内容博大精深 ,值得探索和研究 ,尤其是唐代的反贪立法 ,内涵丰富 ,特色鲜明 ,在唐初整顿吏治方面卓有成效。总结唐代反贪立法的经验 ,不仅有助于了解唐代法制的精髓 ,也有利于我们在总结历史经验的... 唐朝的法律是中国古代法律的典范 ,其内容博大精深 ,值得探索和研究 ,尤其是唐代的反贪立法 ,内涵丰富 ,特色鲜明 ,在唐初整顿吏治方面卓有成效。总结唐代反贪立法的经验 ,不仅有助于了解唐代法制的精髓 ,也有利于我们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健全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反贪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贪 立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历史经验 健全 法制 精髓 内涵 法律 成效
原文传递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性与文本解读 被引量:14
14
作者 陈先达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8-24,共7页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学风问题 中国社会科学》 北京师范大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人民大学
原文传递
“唯物史观视域中的现代性问题”笔谈 被引量:14
15
作者 孙利天 韩庆祥 乔瑞金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9,共6页
随着中国的崛起,学术界对于现代性问题的阐释已经不可避免地与中国道路结合了起来,这是时代的进步也是哲学的进步。对于处在发展中的中国来说,现代性的建构必须克服一种文化的障碍,确立起重新发现中国的历史尺度和价值尺度。这就意... 随着中国的崛起,学术界对于现代性问题的阐释已经不可避免地与中国道路结合了起来,这是时代的进步也是哲学的进步。对于处在发展中的中国来说,现代性的建构必须克服一种文化的障碍,确立起重新发现中国的历史尺度和价值尺度。这就意味着,在当今多元化世界,我们必须在超越决定论和依附性的前提下,确立中国现代化道路探索的自主性及其主体性的实现方式,并寻找更加广阔的思想空间和发展空间。这正是我们讨论现代性的中国内涵或中国现代性问题的理论动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介入性和在场性正在于为中国现代性概念的生成和体系建构提供思想基础和价值导引。基于上述思考,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主办了“唯物史观视域中的现代性问题”学术研讨会。本组笔谈精选了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三篇论文,以期推动学术界对此问题的研究。吉林大学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心教授孙利天认为,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传统中,包含着现代性诊断、批判和超越的理论框架和思维方式。在现代性的经历中内在的超越现代性,不仅要吸取西方现代性理论中代表一般人类文明进程的优秀成果—-_希腊理性精神,也要继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德性精神。中共中央党校哲学教研部教授韩庆祥提出,“现代性”是由西方学者提出、用来在总体性上反思一定历史发展阶段(即现代社会)生产方式、交往方式、生存方式和思维方式及其蕴含的思想观念。要进一步深化对现代性问题尤其是中国现代性问题研究,需要运用“社会结构转型”的分析框架,揭示现代性的起源、本质、矛盾及其时空的表现形态。山西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所教授乔瑞金强调,对现代性的讨伐和废弃与全球性的现代化运动,构成了当今世界的基本情势,这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性问题 唯物史观 中国现代化道路 内在超越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马克思主义哲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社会科学
原文传递
村民自治: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基层民主 被引量:4
16
作者 吴大英 杨小苗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1999年第6期21-23,共3页
“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体制解体以后,村民自治组织在农村获得广泛而深入的发展,几乎所有的中国农民开始在这种崭新的社会组织中劳动和生活。农民自己创造的这一组织形式也给学术界提出了具有重要意义的理论课题,譬如,如何看待村民... “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体制解体以后,村民自治组织在农村获得广泛而深入的发展,几乎所有的中国农民开始在这种崭新的社会组织中劳动和生活。农民自己创造的这一组织形式也给学术界提出了具有重要意义的理论课题,譬如,如何看待村民自治组织的“自治”性质?如何定位官和国家政权组织以及党的农村基层组织的关系?村民自治组织对国家的民主政治进程将会产生怎样的影响?等等。本刊所编发的这一组稿件,从不同方面对以上问题作了有益的探讨。我们也期待着更多的理论工作者关注并积极参与改革实践,创造出真正具有时代精神的、富有生命力的理论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民自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民主 村民自治制度 村委会 基层民主 民主权利 民主决策 《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村民自治组织
下载PDF
对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基本认识 被引量:12
17
作者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部课题组 陈佳贵 黄群慧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5-37,共3页
一、我国工业化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我国经济国情已经从农业经济大国转变为工业经济大国 新中国成立以后,古老的中国开始了自己的以工业化为核心的新的现代化征程。新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可以划分为两个大的重要时期,一是1949年到1978年... 一、我国工业化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我国经济国情已经从农业经济大国转变为工业经济大国 新中国成立以后,古老的中国开始了自己的以工业化为核心的新的现代化征程。新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可以划分为两个大的重要时期,一是1949年到1978年.为传统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时期.二是1979年至今,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时期。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这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化进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成立 工业化道路 经济大国 现代化 国情
原文传递
论村民自治的实践和理论意义 被引量:4
18
作者 何泽中 《湖南社会科学》 2000年第6期17-21,共5页
关键词 村民自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理论思想 现代化建设 中国共产党领导 实践意义 理论启示 农民 农村社会 发展
全文增补中
论人民政协的民意机关化与法制化 被引量:12
19
作者 范忠信 王亦白 《法商研究(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3-15,共13页
人民政协制度是我国政治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制度的维系 ,目前主要是依靠政党的政策、政治惯例、政协的内部章程 ,没有纳入国家法律体系并构成国家正式法律渊源的成文法律加以保障。这种情形对于充分保障人民政协的“多党合作的统... 人民政协制度是我国政治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制度的维系 ,目前主要是依靠政党的政策、政治惯例、政协的内部章程 ,没有纳入国家法律体系并构成国家正式法律渊源的成文法律加以保障。这种情形对于充分保障人民政协的“多党合作的统一战线”地位和充分发挥它代表各方面人民意见的作用而言 ,是相当不利的 ,也是不符合依法治国原则的。人民政协应当民意机关化和法制化 ,这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关键工程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政协 民意 机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成文法 法律渊源 多党合作 应当 符合 意见
原文传递
地域文化与校园精神 被引量:9
20
作者 韩承敏 《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 1999年第2期48-50,共3页
地域文化与校园精神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它们之间相互作用,协调发展。高校作为社会的一个独特组成部分,素以文化殿堂著称,但它根植于地域土壤中,从其建立、建设发展无不打上了地域文化之烙印,是在地域文化熏陶下成长的。
关键词 地域文化 校园精神 高校校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高校教育 校园文化整合 地域文化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价值认同 历史变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