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带血管蒂头状骨移位替代月骨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6
1
作者 路来金 孙玉霞 +2 位作者 姜永冲 王玉发 杨钧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261-264,共4页
目的:设计一种治疗晚期月骨无菌性坏死的手术方法。方法:对50侧上肢标本解剖观测腕部血管的构成、走行、分支和腕骨的血供;对100侧腕头状骨和月骨的外径、关节面的弧高、弧长,进行对比观测,经统计学处理。结果:头状骨和月骨... 目的:设计一种治疗晚期月骨无菌性坏死的手术方法。方法:对50侧上肢标本解剖观测腕部血管的构成、走行、分支和腕骨的血供;对100侧腕头状骨和月骨的外径、关节面的弧高、弧长,进行对比观测,经统计学处理。结果:头状骨和月骨的外径和关节面的弧高、弧长极其相近;头状骨血供以背侧为主,骨间掌侧动脉背侧支通过腕背动脉网可供给其充足的血运。结论:可以骨间掌侧动脉背侧支为蒂设计头状骨移位替代月骨,术式符合腕关节的功能解剖和生物力学传导,是治疗晚期月骨无菌性坏死的一种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状 移位 无菌坏死 解剖学
下载PDF
头状骨移位治疗月骨无菌性坏死 被引量:6
2
作者 陈雪荣 周平 +1 位作者 孙文东 车斌 《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3年第5期301-302,共2页
目的 介绍以骨间前动脉背侧支为蒂的头状骨移位治疗晚期月骨无菌性坏死。方法 对 18例Lichtman分Ⅲ、Ⅳ期月骨无菌性坏死患者采用坏死月骨摘除 ,以骨间前动脉背侧支为蒂的头状骨移位替代坏死月骨。结果 术后随访 1~ 5年 ,平均 32个... 目的 介绍以骨间前动脉背侧支为蒂的头状骨移位治疗晚期月骨无菌性坏死。方法 对 18例Lichtman分Ⅲ、Ⅳ期月骨无菌性坏死患者采用坏死月骨摘除 ,以骨间前动脉背侧支为蒂的头状骨移位替代坏死月骨。结果 术后随访 1~ 5年 ,平均 32个月 ,移位头状骨有可靠血运 ,16例腕痛消失 ,2例仍有轻度腕痛 ,优良率 10 0 %。结论 应用该法替代月骨支撑腕关节 ,符合腕关节功能解剖 ,是治疗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状移位 治疗 无菌坏死 腕关节 重建
下载PDF
晚期月骨无菌性坏死舟骨环形征的解剖学及生物力学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宫旭 路来金 王克利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5期356-359,共4页
目的 明确稳定舟骨近极的韧带及断裂后桡腕关节面应力的改变 ,阐明舟骨环形征的临床意义。 方法 实验分为两部分 ,分别通过 5侧上肢标本的解剖学观察 ,确定稳定舟骨近极的韧带 ;通过桡侧、尺侧屈腕肌腱及桡侧、尺侧伸腕肌腱 ,垂直加... 目的 明确稳定舟骨近极的韧带及断裂后桡腕关节面应力的改变 ,阐明舟骨环形征的临床意义。 方法 实验分为两部分 ,分别通过 5侧上肢标本的解剖学观察 ,确定稳定舟骨近极的韧带 ;通过桡侧、尺侧屈腕肌腱及桡侧、尺侧伸腕肌腱 ,垂直加载 12 kg负荷 5分钟 ,应用压敏薄膜及 FPD- 30 5 E、FPD- 30 6 E系统 ,分别测量腕关节中立、掌屈、背伸、尺偏及桡偏时 ,正常及韧带断裂后舟骨窝、月骨窝应力的变化。 结果 解剖学观察发现 ,稳定舟骨近极的韧带为 :桡舟头韧带、长桡月韧带及舟月骨间韧带 ,其中长桡月韧带和舟月骨间韧带起到限制舟骨近极向背侧移位的作用。生物力学研究结果表明 ,在稳定舟骨近极的韧带断裂后 ,背伸位时 ,舟骨窝桡侧亚区应力 ( 0 .90± 0 .4 3)与正常 ( 0 .85±0 .15 )无差异 ,但掌侧 ( 0 .5 9± 0 .2 0 )、尺侧 ( 0 .5 2± 0 .0 5 )及背侧亚区 ( 0 .5 8± 0 .2 3)应力较正常 (相对应力为 0 .77± 0 .13、0 .75± 0 .0 8、0 .6 8± 0 .0 9)减小 ;中立、掌屈、桡偏及尺偏位时 ,舟骨窝内各亚区应力与正常相比增大或无差异 ;而月骨窝在中立位时 ,各亚区的应力增大 ;掌屈、背伸、桡偏及尺偏位时 ,各亚区的应力减小或无差异。 结论 在月骨无菌性坏死 B期 ,舟骨窝承受的负荷增加 ,在治疗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韧带断裂 无菌坏死 正常 生物力学 肌腱 晚期 标本 发现 垂直
下载PDF
以背侧腕骨间弓为蒂头状骨整体移位治疗月骨无菌性坏死 被引量:5
4
作者 赵永恒 李锐 +2 位作者 琴瀚姣 李炳万 崔树森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42-343,共2页
月骨无菌性坏死。最早是由Peste^[1]在1843年描述,1910年Kienbock^[2]对月骨坏死做了系统性描述.故被称为Kienbsck病,是手外科临床治疗中的难题之一。因其早期临床症状不典型,故诊断时间较晚。我们在头状骨解剖学的基础上,设计了... 月骨无菌性坏死。最早是由Peste^[1]在1843年描述,1910年Kienbock^[2]对月骨坏死做了系统性描述.故被称为Kienbsck病,是手外科临床治疗中的难题之一。因其早期临床症状不典型,故诊断时间较晚。我们在头状骨解剖学的基础上,设计了以背侧腕骨间弓为蒂整个头状骨向近端月骨位置移位治疗月骨无菌性坏死。自2005年2月至2008年10月将此法应用于临床3例患者。术后随访评估手术效果。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菌坏死 临床治疗 头状 移位 背侧 症状不典型
原文传递
带蒂腕豆骨移植治疗月骨无菌性坏死11例初步观察报告 被引量:4
5
作者 朱晓东 王兆林 +1 位作者 高天勤 盛莉莉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79-480,共2页
关键词 无菌坏死 豌豆 腕关节 观察报告 移植治疗 尺侧腕屈肌 带蒂 血管蒂
下载PDF
月骨无菌性坏死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赵潇雄 王鹏飞 +2 位作者 王玮 崔展华 常文凯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2023年第7期486-492,共7页
目的探讨月骨无菌性坏死诱因、临床分期及治疗的研究进展。方法以"月骨""缺血坏死""临床分期""治疗"以及"lunate bone""avascular necrosis""clinical stages"&... 目的探讨月骨无菌性坏死诱因、临床分期及治疗的研究进展。方法以"月骨""缺血坏死""临床分期""治疗"以及"lunate bone""avascular necrosis""clinical stages""treatment"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以及PubMed、SinoMed等中英文数据库中检索2023年1月之前发表的有关月骨无菌性坏死研究的文献共1004篇,剔除重复检索、内容相关性低、无法获得全文、质量较低及创新性差的文献,最终纳入了61篇文献,总结分析月骨无菌性坏死诱因、临床分期及治疗方法。结果月骨无菌性坏死是较常见的骨坏死性疾病,诱发因素有解剖因素和非解剖因素两大类。解剖因素包括月骨血供、月骨形态、月骨生物力学、桡骨解剖学参数、尺骨变异,非解剖因素包括骨折、遗传因素等。对于月骨无菌性坏死的分期,使用最广泛的是Lichtman X线分期,Schmitt MRI分期和Bain关节镜分级目前也用于该疾病的分类;而Lichtman新分类可以更好地指导骨科医师对月骨无菌性坏死患者的治疗。儿童与老年人月骨无菌性坏死以保守治疗为主;成年患者在行手术治疗前应予以3~6个月的制动保守治疗。手术方式的选择:对于关节面完好并且血运预后良好的月骨应行月骨减压术;若月骨出现部分关节面损伤应予以月骨重建术;若月骨已经塌陷,并且没有血运重建的潜力,应予以切除月骨;若桡月关节面或腕中关节面损伤,应予以局限性腕关节融合术;若桡舟关节也损伤,应予以全腕关节融合术。结论月骨无菌性坏死的发生是多种危险因素互相作用的结果,其治疗的关键在于准确判断该疾病的分期,而Lichtman新分类遵循个体化治疗原则,可以精确对该疾病分期。月骨无菌性坏死治疗可分为保守治疗、手术治疗,其中手术治疗应根据患者分期及疾病进展程度来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菌坏死 临床分期 治疗
原文传递
月骨无菌性坏死的治疗进展 被引量:3
7
作者 宫旭 路来金 《国外医学(骨科学分册)》 2005年第5期272-274,共3页
月骨无菌性坏死是一种腕关节疼痛性疾病,多发于青壮年体力劳动者。该文就月骨无菌性坏死的分期、治疗等的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 无菌坏死 治疗 无菌坏死 治疗进展 疼痛疾病 体力劳动者 腕关节 青壮年
下载PDF
桡侧腕短伸肌腱团填塞术治疗月骨坏死远期疗效 被引量:4
8
作者 朱勇 杨英才 王博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430-432,共3页
目的探讨使用桡侧腕短伸肌腱团填塞术治疗月骨无菌性坏死的远期疗效。方法选取我科自2004年8月至2011年8月月骨无菌性坏死住院患者46例,按照Lichtman分期标准分为Ⅲa、Ⅲb、Ⅳ期组,分别行月骨摘除桡侧腕短伸肌腱团填塞术,各组分别进... 目的探讨使用桡侧腕短伸肌腱团填塞术治疗月骨无菌性坏死的远期疗效。方法选取我科自2004年8月至2011年8月月骨无菌性坏死住院患者46例,按照Lichtman分期标准分为Ⅲa、Ⅲb、Ⅳ期组,分别行月骨摘除桡侧腕短伸肌腱团填塞术,各组分别进行术前腕关节功能与术后远期(术后3年)腕关节功能的对比,采用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进行评定。结果术后平均随访时问为66个月(36~96个月)。Ⅲa期组术前患腕掌屈、背伸幅度平均值分别为34.0°、30.0°,术后3年分别为42.0°、47.5°;Ⅲb期组术前患腕掌屈、背伸幅度平均值分别为34.0°、26.0°,术后3年分别为39.0°、45.0°;Ⅳ期组术前患腕掌屈、背伸幅度平均值分别为22.5°、21.5°,术后3年分别为29.5°、35.0°。Ⅲa期组术前患腕功能优良率为46.15%,术后3年为92.30%。Ⅲb期组术前患腕功能优良率为50.00%,术后3年为80.00%。Ⅳ期组术前患腕功能优良率为30.43%,术后3年为43.47%。结论桡侧腕短伸肌腱团填塞术治疗晚期月骨无菌性坏死,手术操作简便,并发症少,是治疗月骨无菌性坏死Ⅲ、Ⅳ期病例的较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菌坏死 肌腱团填塞 远期疗效
原文传递
掌背侧联合入路行月骨摘除肌腱填塞术治疗月骨坏死 被引量:3
9
作者 郭长青 《实用骨科杂志》 2012年第2期183-184,共2页
自2005年1月至2011年1月,我们采用掌背侧联合入路月骨摘除后游离肌腱填塞术的方法治疗10例月骨无菌性坏死患者,其中7例经过6~50个月随访,腕关节活动障碍疼痛明显改善,术后腕关节骨性关节炎发病率明显降低,疗效满意现分析报道如下。
关键词 坏死 联合入路 填塞术 摘除 治疗 肌腱 背侧 无菌坏死
下载PDF
镍钛记忆合金舟大小融合器治疗舟骨旋转性半脱位和月骨无菌性坏死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徐永清 颜翼 +1 位作者 朱跃良 邬江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12年第3期207-211,共5页
目的评价镍钛记忆合金舟大小融合器(NT-STTAC)治疗舟骨旋转性半脱位和月骨无菌性坏死的临床效果。方法对7例舟骨旋转性半脱位和3例月骨无菌性坏死患者入院后均使用镍钛记忆合金舟大小融合器行舟骨、大小多角骨局限性腕骨融合术(scaph... 目的评价镍钛记忆合金舟大小融合器(NT-STTAC)治疗舟骨旋转性半脱位和月骨无菌性坏死的临床效果。方法对7例舟骨旋转性半脱位和3例月骨无菌性坏死患者入院后均使用镍钛记忆合金舟大小融合器行舟骨、大小多角骨局限性腕骨融合术(scapho—trapezio—trapezoeid arthrodesis,STT融合术)。术后平均随访12个月,随访内容包括术后患手握力、腕关节活动范围、腕关节疼痛程度、腕关节X线检查。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s.VAS)评估腕关节疼痛程度;采用Krimmer腕关节评分表对腕关节总体功能进行评价。结果术后平均握力为(32.49±6.21)Kg,恢复至健侧的80.8%:术后腕关节活动范围达到健侧的53%以上:X线检查未见骨不连病例;无伤口感染病例。VAS评分腕关节疼痛值休息状态下:术前为(4.46±1.27)分、术后为(1.31±0.95)分;负重状态下:术前为(7.00±1.41)分、术后为(2.62±1.2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rimmer腕关节评分值为79分。术后优良率为84.6%.结论应用镍钛记忆合金舟大小融合器进行舟大小融合术能保存大部分腕关节功能,是治疗慢性、静态性舟骨旋转性半脱位和月骨无菌性坏死的一种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半脱位 无菌坏死 舟大小融合术
下载PDF
重视和亟待提高腕关节损伤的整体诊治水平 被引量:1
11
作者 路来金 《国外医学(骨科学分册)》 2005年第5期258-260,共3页
腕关节损伤与疾病是手外科、骨科常见病,包括腕骨骨折与脱位、腕关节不稳定及月骨无菌性坏死等,这些疾病已引起临床工作者的重视.我国在腕关节损伤与疾病的研究方面起步较晚,距离国外的水平尚存在一定差距,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努力提高腕... 腕关节损伤与疾病是手外科、骨科常见病,包括腕骨骨折与脱位、腕关节不稳定及月骨无菌性坏死等,这些疾病已引起临床工作者的重视.我国在腕关节损伤与疾病的研究方面起步较晚,距离国外的水平尚存在一定差距,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努力提高腕关节损伤的整体诊断和治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腕关节损伤 诊治水平 无菌坏死 腕关节不稳定 临床工作者 治疗水平 手外科 疾病
下载PDF
月骨无菌性坏死的临床治疗进展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晓南 陈克俊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04年第1期46-48,共3页
关键词 无菌坏死 治疗 Kienbock病 病因 诊断
下载PDF
掌长肌腱填塞治疗月骨缺血性坏死12例报告
13
作者 游朝勇 徐连胜 张振文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04年第1期12-12,18,共2页
关键词 掌长肌腱填塞 治疗 缺血坏死 无菌坏死 生物力学
下载PDF
自体骨膜包绕肌腱与BMP复合体替代月骨的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邵新中 胡成栋 +3 位作者 糜菁熠 姚群 张哲敏 陈燕 《河北医药》 CAS 2003年第1期15-17,共3页
目的 探讨自体骨膜包绕肌腱与骨形态发生蛋白 (BMP)形成复合体替代月骨治疗Kienbock’s病的可能性。方法  42只日本大耳白兔 ,随机分为 2组 :骨膜包绕肌腱与BMP组 (A组 ) ,骨膜包绕肌腱组 (B组 ,对照组 ) ,将复合体置于兔膝关节髌上... 目的 探讨自体骨膜包绕肌腱与骨形态发生蛋白 (BMP)形成复合体替代月骨治疗Kienbock’s病的可能性。方法  42只日本大耳白兔 ,随机分为 2组 :骨膜包绕肌腱与BMP组 (A组 ) ,骨膜包绕肌腱组 (B组 ,对照组 ) ,将复合体置于兔膝关节髌上囊 ,术后 1、2、4、8、12、16、2 4周取标本进行放射学、光镜及电镜检查。结果 复合体 4周即有新生骨出现 ,12周形成表面光滑 ,外周为完整骨包壳 ,中心为骨髓细胞的类圆形骨性团块 ,2 4周复合体无退变吸收。结论 复合体成骨完全 ,并兼有良好的可塑性和成骨时间早等优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菌坏死 形态发生蛋白 肌腱 治疗
下载PDF
腕关节镜下近排腕骨切除治疗月骨无菌性坏死合并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1例报道 被引量:1
15
作者 毕建飞 黄健 +1 位作者 邢国飞 李刚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19年第4期487-488,共2页
1病例资料患者男,65岁,因右腕关节疼痛、活动受限1年入院。1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右腕关节疼痛、活动受限,无麻木症状,不能持重物,活动后疼痛加重,休息后缓解,期间于当地医院给予止痛药物、局部理疗等治疗,症状无明显好转,并进行性加... 1病例资料患者男,65岁,因右腕关节疼痛、活动受限1年入院。1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右腕关节疼痛、活动受限,无麻木症状,不能持重物,活动后疼痛加重,休息后缓解,期间于当地医院给予止痛药物、局部理疗等治疗,症状无明显好转,并进行性加重。入院查体:右腕关节轻度肿胀,关节背侧压痛阳性,未触及包块及波动感。关节活动范围:屈30°、伸30°、内收10。、外展10。,握力较左侧降低,右手各指活动、血运及感觉无异常。X线及CT检查示:右侧月骨囊性变,考虑月骨坏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 无菌坏死 滑膜炎
下载PDF
晚期月骨无菌性坏死的一种新疗法(附3例报告)
16
作者 路来金 王首夫 +2 位作者 尹维田 付忠国 张君 《冶金医药情报》 1989年第6期194-195,共2页
月骨无菌性坏死又称Kienbock氏病,系因慢性损伤而致月骨的缺血坏死,临床病例较少见,治疗也较困难。我们利用腕背侧动脉网,成功地用带血管筋膜蒂头状骨移位治疗晚期月骨无菌性坏死3例,术后随访一年,手术效果较满意,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无菌坏死 治疗 晚期 新疗法 筋膜蒂 缺血坏死 头状移位 术后随访 手术效果 动脉
全文增补中
吻合血管第二跖骨头移植重建月骨的应用解剖
17
作者 丁自海 刘文宽 +1 位作者 张树明 高承文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265-267,共3页
目的:为第Ⅲ、Ⅳ期月骨无菌性坏死的修复提供理想的替代体。方法:解剖观测了22侧成人标本第2跖骨头的血供和神经分布,用万能工具显微镜测量了40侧第2跖骨头关节面和30侧月骨近侧关节面的纵、横截面曲率半径、长度和面积,进... 目的:为第Ⅲ、Ⅳ期月骨无菌性坏死的修复提供理想的替代体。方法:解剖观测了22侧成人标本第2跖骨头的血供和神经分布,用万能工具显微镜测量了40侧第2跖骨头关节面和30侧月骨近侧关节面的纵、横截面曲率半径、长度和面积,进行了二者间的显著性检验。结果:第2跖骨头血管、神经位置恒定,其关节面与月骨近侧关节面的纵、横截面曲率半径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第2跖骨头与月骨形态、体积近似,取材方便,植入后稳固,吻合血管易于成活,为月骨重建的较为理想的替代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菌坏死 第二跖 解剖学
下载PDF
深低温冷冻同种异体月骨移植临床应用6例报告
18
作者 殷铭东 姚天明 康维东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04年第1期84-86,共3页
目的 研究深低温冷冻同种异体月骨移植治疗月骨无菌性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应用深低温冷冻同种异体月骨移植治疗月骨无菌性坏死 6例 ,随访 10年以上。结果  6例患者切口一期愈合 ,术后无明显排异反应及手术并发症。随访 10年以上 ,... 目的 研究深低温冷冻同种异体月骨移植治疗月骨无菌性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应用深低温冷冻同种异体月骨移植治疗月骨无菌性坏死 6例 ,随访 10年以上。结果  6例患者切口一期愈合 ,术后无明显排异反应及手术并发症。随访 10年以上 ,摄X线片显示月骨轮廓清晰 ,大小正常 ,骨小梁排列整齐 ,整个月骨密度均匀一致无明显脱钙 ,腕关节活动无疼痛 ,活动范围屈和 (或 )伸 3 0~ 0~ 2 5°能完成日常劳动 ,病人关节功能恢复满意。结论 深低温冷冻同种异体月骨移植治疗月骨无菌性坏死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低温冷冻 同种异体移植 外科治疗 无菌坏死
下载PDF
老年月骨无菌性坏死病因学分析
19
作者 蓝桂森 张懿 徐中和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581-582,共2页
目的 分析 60岁以上月骨无菌性坏死病人的病因学特点。方法 调查 7例病人的患腕关节 ,腕关节第一次疼痛时间为发病年龄 ,应用Dornan标准评估临床结果。基于放射学结果确定本病的发展进程 (参照Lichtman分级 )、尺骨的变化及腕高比。... 目的 分析 60岁以上月骨无菌性坏死病人的病因学特点。方法 调查 7例病人的患腕关节 ,腕关节第一次疼痛时间为发病年龄 ,应用Dornan标准评估临床结果。基于放射学结果确定本病的发展进程 (参照Lichtman分级 )、尺骨的变化及腕高比。测定血清Ca2 +、P3- 值和进行骨密度检查。结果 本病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 ,最常见于手工业工人的优势手 ,尺骨负向变异率低。所有病人血清Ca2 +、P3- 值与正常同龄人相比无明显差异 (P >0 0 5)。平均骨密度测量结果与同龄正常人相比有显著统计学差异 (P <0 0 1 )。均有腕骨塌陷的放射学表现。结论 老年月骨无菌性坏死的病因学不同于普通的月骨无菌性坏死病人 ,骨质疏松症可能为主要的诱发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病因学 无菌坏死 质疏松
下载PDF
以骨间前动脉背侧支为蒂的桡骨瓣移位治疗月骨无菌性坏死
20
作者 郭铁芳 杨大平 韩雪峰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3年第1期74-75,共2页
目的 探索治疗月骨无菌性坏死的有效方法。方法 对月骨无菌性坏死采用X线片等手段进行早期和晚期诊断 ,并设计以骨间前动脉背侧支为蒂的桡骨瓣移位术 ,替代坏死破裂的月骨。结果 临床应用 8例 ,术后随访 3~ 9个月 ,愈合时间 3~ 5个... 目的 探索治疗月骨无菌性坏死的有效方法。方法 对月骨无菌性坏死采用X线片等手段进行早期和晚期诊断 ,并设计以骨间前动脉背侧支为蒂的桡骨瓣移位术 ,替代坏死破裂的月骨。结果 临床应用 8例 ,术后随访 3~ 9个月 ,愈合时间 3~ 5个月 ,腕关节疼痛消失、功能基本恢复正常。结论 采用骨间前动脉背侧支为蒂的桡骨瓣移位术能够重建月骨血运 ,促使月骨自身恢复。该手术操作简便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菌坏死 Kienbock病 治疗 瓣移位术 关节重建术 间前动脉背侧支 临床疗效 可行 适应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