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西北太平洋柔鱼产卵场时空分布及最适水温范围的推测
被引量:5
- 1
-
-
作者
王易帆
陈新军
-
机构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
农业农村部大洋渔业开发重点实验室
国家远洋渔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大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开发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农业农村部大洋渔业资源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
-
出处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48-455,共8页
-
基金
国家海洋局公益性行业专项(20155014)
上海市科技创新计划(15DZ1202200)
-
文摘
西北太平洋柔鱼种群生命周期短、且对中尺度气候变化和产卵场环境条件变化敏感是其资源量年际波动的主要原因。因此,研究西北太平洋柔鱼产卵场环境条件有助于识别、量化其中的重要参数,进而有利于深入资源量补充机制调控因素的研究。在稳定的中尺度气候模态下,根据柔鱼产卵场最适温度的产卵场面积和产卵场总面积的比值(P_S)与其资源丰度存在正相关性这一科学结论,对1996—2007年西北太平洋柔鱼资源丰度(以年均单船产量,CPUE)和1—4月假设产卵场的P_S进行回归分析,筛选出CPUE和P_S在统计学上呈显著相关的产卵季节、产卵场和产卵场最适SST范围。研究认为:1996—2007年间,柔鱼的产卵盛期为1—3月;最适产卵场范围为136.5°E~167°E、20.5°N~27.5°N,最适SST范围为22.5~26℃。这一研究结果有助于对柔鱼生活史过程的认识,以及对其资源补充量预测,为柔鱼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和科学管理提供依据。
-
关键词
柔鱼
资源丰度
产卵季节
产卵场范围
最适sst范围
-
Keywords
neon flying squid
resource abundance
spawning season
spawning ground range
optimal sst range
-
分类号
S932.4
[农业科学—渔业资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