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39篇文章
< 1 2 7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5味中药抑制幽门螺杆菌的体外实验 被引量:82
1
作者 姜成 鄢春锦 +1 位作者 刘蔚雯 张学敏 《福建中医学院学报》 2003年第6期30-32,共3页
探讨 1 5味中药对幽门螺杆菌的抑制作用。采用打孔法测定抑菌圈直径 ,琼脂稀释法测定每味中药的最小抑菌浓度 ( MIC)值。结果表明 1 5味中药中 5味抑菌直径大于 2 0 mm,4味 1 0~ 2 0 mm,5味小于 1 0 mm,一味无抑菌作用 ;MIC值与抑菌圈... 探讨 1 5味中药对幽门螺杆菌的抑制作用。采用打孔法测定抑菌圈直径 ,琼脂稀释法测定每味中药的最小抑菌浓度 ( MIC)值。结果表明 1 5味中药中 5味抑菌直径大于 2 0 mm,4味 1 0~ 2 0 mm,5味小于 1 0 mm,一味无抑菌作用 ;MIC值与抑菌圈的走势基本相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体外实验 中医药疗法 琼脂稀释法 最小抑菌浓度
下载PDF
纳他霉素的抑菌谱及最小抑菌浓度 被引量:62
2
作者 李东 杜连祥 +3 位作者 路福平 亓珊 陈婕 李颖辉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143-144,共2页
主要介绍和研究了一种新型生物食品防腐剂——纳他霉素的使用范围和最小抑菌浓度,为纳他霉素的应用实验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纳他霉素 最小抑菌浓度 抑菌
下载PDF
不同中药提取物对幽门螺杆菌耐药菌株体外抗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62
3
作者 李江 成虹 +1 位作者 高文 胡伏莲 《现代中医临床》 2015年第2期21-23,28,共4页
目的探索不同中药提取物对幽门螺杆菌(helicobter pylori,H.pylori)耐药菌株是否具有体外抗菌活性,为中药治疗H.pylori耐药菌株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琼脂稀释法分别检测不同中药乙醇提取物对H.pylori标准菌株和临床耐药菌株的最小抑菌浓度... 目的探索不同中药提取物对幽门螺杆菌(helicobter pylori,H.pylori)耐药菌株是否具有体外抗菌活性,为中药治疗H.pylori耐药菌株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琼脂稀释法分别检测不同中药乙醇提取物对H.pylori标准菌株和临床耐药菌株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分别计算其MIC50和MIC90。结果中药提取物大黄、黄连、黄芩、败酱草、延胡索的MIC50和MIC90分别为:32,64,32,64,128,256,>512,>512,>512,>512 mg/L。结论大黄及黄连提取物对H.pylori临床耐药菌株具有较明显的体外抑菌作用;黄芩提取物对H.pylori临床耐药菌株具较弱的体外抑菌作用;败酱草、延胡索提取物对于H.pylori临床耐药菌株无明显体外抑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中药 最小抑菌浓度
原文传递
无机抗菌粉体中银价态与抗菌性能研究 被引量:51
4
作者 杨辉 王可 +2 位作者 丁新更 周贯宇 葛曼珍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85-588,共4页
以SiO2 为基体 ,Ag+ 作为主要抗菌成分的无机抗菌剂粉体 ,控制银离子的含量为n(Ag)∶n(Si) =0 .0 2 86时 ,在无机抗菌剂中分别引入摩尔分数约 3 0 %的Al3+ 或 60 %的Zn2 + ,用于稳定无机抗菌剂中银价态 ,制备出不变色的无机抗菌粉末。利... 以SiO2 为基体 ,Ag+ 作为主要抗菌成分的无机抗菌剂粉体 ,控制银离子的含量为n(Ag)∶n(Si) =0 .0 2 86时 ,在无机抗菌剂中分别引入摩尔分数约 3 0 %的Al3+ 或 60 %的Zn2 + ,用于稳定无机抗菌剂中银价态 ,制备出不变色的无机抗菌粉末。利用XPS技术分析和抗菌性能测试 ,研究不同温度下抗菌粉体的抗菌性能和银价态关系 ,揭示含银无机抗菌剂银价态和抗菌性能关系及其机制。研究发现 :银离子的价态对粉体的抗菌性能影响很大 ,当银离子以AgO状态存在时 ,粉体的抗菌性能较好 ,若为银单质存在 ,则抗菌性能下降。Zn2 + 的加入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机抗菌粉体 价态 抗菌性能 研究 氧化银 二氧化硅 最小抑菌浓度 无机抗菌剂
下载PDF
12种中草药对嗜水气单胞菌杀伤能力的研究 被引量:51
5
作者 张海宾 杨桂芳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6-18,共3页
用琼脂扩散法和二倍稀释法测定了嗜水气单胞菌(AB98037)菌株对12种中草药的敏感性。结果表明:五倍子、大黄、乌梅、黄连的抑菌作用明显,最小抑菌浓度(MIC)〈50μg/ml;地榆、黄柏、野菊有一定的抑菌作用,MIC为50~100μg/ml;... 用琼脂扩散法和二倍稀释法测定了嗜水气单胞菌(AB98037)菌株对12种中草药的敏感性。结果表明:五倍子、大黄、乌梅、黄连的抑菌作用明显,最小抑菌浓度(MIC)〈50μg/ml;地榆、黄柏、野菊有一定的抑菌作用,MIC为50~100μg/ml;而白头翁、山豆根、贯众的抑菌作用不明显,MIC均〈500μ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草药 嗜水气单胞菌 抑菌 最小抑菌浓度 最小杀菌浓度
下载PDF
山苍子油抗念珠菌的敏感性及作用机理的电镜研究 被引量:40
6
作者 方芳 吕昭萍 +2 位作者 王正文 黄云莉 李红宾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49-351,共3页
目的应用美国国家临床试验标准化委员会(NCCLS)推荐的微量法测定山苍子油(Liseacubebaoil)对5种医学重要念珠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并在电镜下观察山苍子油作用后,耐唑类药物的克柔念珠菌(Candidakrusei)超微结构的改变,探讨其作用机制,从... 目的应用美国国家临床试验标准化委员会(NCCLS)推荐的微量法测定山苍子油(Liseacubebaoil)对5种医学重要念珠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并在电镜下观察山苍子油作用后,耐唑类药物的克柔念珠菌(Candidakrusei)超微结构的改变,探讨其作用机制,从而为耐唑类药物的抗念珠菌中药开发提供依据。方法参照NCCLS(NCCLS-M27-T文件)推荐的抗真菌药物敏感试验方案微量稀释法检测5种念珠菌标准菌株,并以氟康唑作为质控药物。电镜下观察山苍子油作用前后克柔念珠菌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山苍子油对5种标准菌株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分别为:白念珠菌(14.14±3.64)μg/mL,热带念珠菌(23.22±2.85)μg/mL,光滑念珠菌(31.24±2.88)μg/mL,近平滑念珠菌(76.19±4.40)μg/mL,克柔念珠菌(28.30±2.54)μg/mL。电镜观察发现,氟康唑处理组克柔念珠菌结构完整,其细胞壁、细胞膜结构清晰;山苍子油处理组见克柔念珠菌细胞壁溶解破坏,细胞膜连续性破坏,细胞器肿胀溶解乃至坏死溶解。结论山苍子油不仅对白念珠菌有抗菌作用,对其他致病菌种,特别是耐唑类药物的菌种如克柔念珠菌也有着类似的抗菌作用。山苍子油可能通过破坏克柔念珠菌的细胞壁、细胞膜的结构而抗真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苍子油 电镜 荜澄茄 氟康唑 念珠菌感染 微生物敏感性试验 最小抑菌浓度
原文传递
土茯苓体外抗菌活性实验 被引量:40
7
作者 纪莉莲 范怡梅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5期239-241,共3页
目的用改良方法测定土茯苓水煎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等 8种细菌的抗菌活性。方法用K B法 (培养基为MH固体培养基 )测定抗菌活性 ;以液体稀释法及MH固体培养法测定最小抑菌浓度、最小杀菌浓度值及抑菌率。结果土茯苓水煎液对金黄色葡萄球... 目的用改良方法测定土茯苓水煎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等 8种细菌的抗菌活性。方法用K B法 (培养基为MH固体培养基 )测定抗菌活性 ;以液体稀释法及MH固体培养法测定最小抑菌浓度、最小杀菌浓度值及抑菌率。结果土茯苓水煎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福氏痢疾杆菌、白喉杆菌、炭疽杆菌有极强的抑菌活性和很高的抑菌率 ;对大肠杆菌、溶血链球菌、绿浓杆菌、鼠伤寒沙门菌的抑菌活性稍弱。结论土茯苓水煎液具有较强的抗细菌活性及较宽的抗菌谱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茯苓水煎液 抗菌活性 最小抑菌浓度 最小杀菌浓度 抑菌
下载PDF
α-松油醇对大肠杆菌的抑菌作用及其机理研究 被引量:49
8
作者 石超峰 殷中琼 +1 位作者 魏琴 贾仁勇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96-801,共6页
为探究α-松油醇的抑菌作用及其抑菌机理,采用肉汤培养基倍比稀释和沙氏琼脂平板稀释培养计数法测定α-松油醇对大肠杆菌标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ini-mum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 为探究α-松油醇的抑菌作用及其抑菌机理,采用肉汤培养基倍比稀释和沙氏琼脂平板稀释培养计数法测定α-松油醇对大肠杆菌标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ini-mum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MBC);通过细胞壁和细胞膜通透性变化试验、核酸合成抑制试验、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试验和内毒素活性抑制试验研究α-松油醇的抑菌机理。结果显示:α-松油醇对大肠杆菌有明显的抑制效果,MIC和MBC均为0.78μL.mL-1。α-松油醇可引起大肠杆菌胞外碱性磷酸酶和β-半乳糖苷酶活性明显增强;大肠杆菌DNA荧光强度明显减弱、可溶性蛋白谱带变浅。当α-松油醇浓度在2MIC以上时,内毒素分解率超过50%,家兔不呈现典型的热原反应。α-松油醇的抑菌机理是通过细菌细胞壁和细胞膜通透性的变化,抑制细菌核酸的合成和可溶性蛋白的表达以及药物与内毒素的拮抗作用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松油醇 最小抑菌浓度 最小杀菌浓度 抑菌机理 内毒素
下载PDF
茶多酚抗菌作用的研究概况 被引量:32
9
作者 梁文红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04年第S1期26-28,共3页
茶多酚除具有抗氧化、抗突变、抗肿瘤、降脂、护肝、抗衰老、调节免疫等多种药理学作用外,还具有广谱而强效的抗菌作用,为许多感染性疾病的防治研究提供了新的领域,具有广阔的开发应用前景。本文就茶多酚的抗菌作用和抗菌机制及特点进... 茶多酚除具有抗氧化、抗突变、抗肿瘤、降脂、护肝、抗衰老、调节免疫等多种药理学作用外,还具有广谱而强效的抗菌作用,为许多感染性疾病的防治研究提供了新的领域,具有广阔的开发应用前景。本文就茶多酚的抗菌作用和抗菌机制及特点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多酚 细菌 抗菌作用 最小抑菌浓度
下载PDF
广东高要与吴川产广藿香提取物对肠道致病菌抗菌作用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33
10
作者 刘琥琥 罗集鹏 赖沛炼 《中药材》 CAS CSCD 1999年第8期408-411,共4页
采用体外抗菌试验测试了高要和吴川产广藿香水提取物与挥发油对常见肠道致病菌的最小抑菌浓度。结果表明,广藿香水提物和挥发油对沙门菌、大肠杆菌、志贺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常见肠道致病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 采用体外抗菌试验测试了高要和吴川产广藿香水提取物与挥发油对常见肠道致病菌的最小抑菌浓度。结果表明,广藿香水提物和挥发油对沙门菌、大肠杆菌、志贺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常见肠道致病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明显强于肠道杆菌(P<0.01)。而且,高要广藿香水提物对肠道致病菌的抑菌作用明显强于吴川广藿香(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藿香 肠道致病菌 体外抗菌试验 最小抑菌浓度
下载PDF
广藿香水提物的抗菌实验研究 被引量:34
11
作者 罗超坤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700-701,共2页
目的探讨广藿香的水提物抗菌的药效。方法纸片扩散法,通过观察药物对实验菌种的抑菌圈大小,判断药物的抗菌效果;挖沟扩散法,通过观察药物对实验菌种的抑菌带长度,判断药物的抗菌效果;通过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药物对菌种的最小抑菌浓度... 目的探讨广藿香的水提物抗菌的药效。方法纸片扩散法,通过观察药物对实验菌种的抑菌圈大小,判断药物的抗菌效果;挖沟扩散法,通过观察药物对实验菌种的抑菌带长度,判断药物的抗菌效果;通过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药物对菌种的最小抑菌浓度。结果广藿香的水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绿脓杆菌、肠炎球菌、产气杆菌均有作用,其中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作用比较明显,但对大肠杆菌没有作用。结论本研究为广藿香水提物的抗菌效用提供了实验依据,同时也为从广藿香水提物中寻找药效的抗菌成分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藿香 抗菌 抗菌效果 水提物 实验研 金黄色葡萄球菌 试管二倍稀释法 纸片扩散法 实验菌种 最小抑菌浓度
下载PDF
8种中草药对大肠杆菌的体外抑菌试验 被引量:43
12
作者 向双云 周珍辉 +1 位作者 李玉冰 张浩 《黑龙江畜牧兽医(下半月)》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67-169,共3页
为了寻找抗生素的替代品,试验采用琼脂平板打孔法、牛津杯法和试管两倍稀释法检测了黄芩、黄连、黄柏、鱼腥草、穿心莲、五味子、连翘、艾草8种中草药对大肠杆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黄连、鱼腥草、五味子、艾草对大肠杆菌的抑菌效果... 为了寻找抗生素的替代品,试验采用琼脂平板打孔法、牛津杯法和试管两倍稀释法检测了黄芩、黄连、黄柏、鱼腥草、穿心莲、五味子、连翘、艾草8种中草药对大肠杆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黄连、鱼腥草、五味子、艾草对大肠杆菌的抑菌效果为高度敏感,五味子和艾草的最小抑菌浓度(MIC)为62.5 mg/m L,黄连和鱼腥草的MIC为125 mg/m L,大肠杆菌对其他4种中草药均不敏感。说明部分中草药对大肠杆菌具有一定的抗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杆菌 中草药 体外 抑菌试验 最小抑菌浓度
原文传递
双黄连粉针与4种抗生素伍用的体外最小抑菌浓度研究 被引量:32
13
作者 李仲昆 林杉 +2 位作者 李海蜀 宋沧桑 赵云 《中成药》 CAS CSCD 1999年第3期137-139,共3页
双黄连粉针在体外单用时无杀菌活性,但与青霉素、头孢唑啉、头孢噻肟、苯唑青霉素等4种抗生素伍用体外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伍用,可使双黄连对细菌的MIC下降了85~90%,而且这种变化在双黄连与抗生素伍用时,抗生素对上述细菌的... 双黄连粉针在体外单用时无杀菌活性,但与青霉素、头孢唑啉、头孢噻肟、苯唑青霉素等4种抗生素伍用体外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伍用,可使双黄连对细菌的MIC下降了85~90%,而且这种变化在双黄连与抗生素伍用时,抗生素对上述细菌的MIC下降更为显著,为50~99%。双黄连与头孢噻肟合用,比单用头孢肟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敏感度提高2-8倍;与头孢唑啉、苯唑青霉素合用比单用头孢唑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黄连 抗生素 配伍 最小抑菌浓度
下载PDF
中药对痤疮致病菌的体外抑菌活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42
14
作者 江丽 单萍萍 +1 位作者 申国庆 龚春燕 《药学与临床研究》 2014年第4期315-318,共4页
目的:研究中药在体外对痤疮致病菌的抑制作用,筛选用于治疗痤疮的中药。方法:制备20种中药提取物,采用平板法37℃培养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痤疮丙酸杆菌,通过2倍稀释法定量测定20味中药和6种中药单体成分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20种中药... 目的:研究中药在体外对痤疮致病菌的抑制作用,筛选用于治疗痤疮的中药。方法:制备20种中药提取物,采用平板法37℃培养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痤疮丙酸杆菌,通过2倍稀释法定量测定20味中药和6种中药单体成分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20种中药提取物中大黄、黄芩、甘草、牡丹皮、金银花5种中药对两种致病菌均有抑菌作用,其中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分别为6.25 mg·mL^(-1)、6.25 mg·mL^(-1)、12.5 mg·mL^(-1)、12.5 mg·mL^(-1)、12.5 mg·mL^(-1),对痤疮丙酸杆菌的MIC分别为12.5 mg·mL^(-1)、12.5 mg·mL^(-1)、50 mg·mL^(-1)、50 mg·mL^(-1)、50 mg·mL^(-1)。6种中药单体成分中大黄酸、黄芩苷对两种致病菌抑菌作用最佳,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分别为15.625μg·mL^(-1)、7.812μg·mL^(-1),对痤疮丙酸杆菌的MIC分别为31.25μg·mL^(-1)、15.625μg·mL^(-1)。结论:大黄、黄芩、甘草、牡丹皮、金银花和单体成分大黄酸、黄芩苷表现出良好的抑菌效果,在进一步的药物筛选中可进行重点考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金黄色葡萄球菌 痤疮丙酸杆菌 体外抑菌实验 最小抑菌浓度
下载PDF
10种中草药提取物对常见果蔬致腐真菌的抑制作用及有效成分分析 被引量:35
15
作者 蒋志国 施瑞城 《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8-71,共4页
研究了陈皮、肉桂、丁香、五倍子、艾叶、辛夷、姜黄、川芎、虎仗和蜂胶10种中草药提取物对果蔬致腐真菌扩展青霉和黑曲霉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中草药丁香提取物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对扩展青霉和黑曲霉的MIC分别为25%和50%;通过GC-MS从... 研究了陈皮、肉桂、丁香、五倍子、艾叶、辛夷、姜黄、川芎、虎仗和蜂胶10种中草药提取物对果蔬致腐真菌扩展青霉和黑曲霉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中草药丁香提取物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对扩展青霉和黑曲霉的MIC分别为25%和50%;通过GC-MS从丁香挥发油中分离分析出14种化合物,其中丁香酚的相对含量最高,达68%;抑菌试验还表明,丁香挥发油中含有削弱丁香酚抗菌性能的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活性 丁香酚 最小抑菌浓度
原文传递
5种海洋致病弧菌对34种中草药敏感性的测定 被引量:40
16
作者 王玉娥 邢晨光 王国良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221-225,共5页
采用纸片扩散(K-B)法,测试了溶藻弧菌、哈氏弧菌、副溶血弧菌、河流弧菌、麦氏弧菌对34种中草药的敏感性,结果表明:试验菌株对中草药乌梅、黄连、木瓜、五味子、五倍子、马齿苋、白头翁、地榆、公丁香、大黄具有较高的敏感性。采用倍比... 采用纸片扩散(K-B)法,测试了溶藻弧菌、哈氏弧菌、副溶血弧菌、河流弧菌、麦氏弧菌对34种中草药的敏感性,结果表明:试验菌株对中草药乌梅、黄连、木瓜、五味子、五倍子、马齿苋、白头翁、地榆、公丁香、大黄具有较高的敏感性。采用倍比稀释法,测定10种敏感性较好的中草药对5种海洋致病弧菌的抑菌试验,并测定了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结果表明:五倍子抑菌和杀菌能力最强,五倍子对溶藻弧菌、副溶血弧菌、河流弧菌、麦氏弧菌的MIC和MBC均为1.56 mg/ml,对哈氏弧菌的MIC和MBC为3.125 mg/ml;其次是黄连,对溶藻弧菌、河流弧菌、麦氏弧菌的MIC和MBC分别为3.125 mg/ml和6.25 mg/ml,对哈氏弧菌、副溶血弧菌的MIC和MBC分别为6.25 mg/ml和12.5 mg/ml;乌梅对5种弧菌有相同的抑菌和杀菌作用,其MIC和MBC均为12.5 mg/ml。最终确定五倍子和黄连可以作为防治水产养殖动物弧菌病的首选中草药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藻弧菌 哈氏弧菌 副溶血弧菌 河流弧菌 麦氏弧菌 中草药 最小抑菌浓度 最小杀菌浓度
下载PDF
不同溶媒中金莲花提取物体外抑菌作用的比较 被引量:32
17
作者 林晨 沈伟哉 +5 位作者 李药兰 杨宜婷 江振友 岑颖洲 李小兰 袁桂秀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2001年第6期54-55,共2页
目的 :比较中药材金莲花的 3种溶媒提取物对细菌抑菌作用的影响。方法 :采用微量稀释法将金莲花 3种溶媒提取物 (水、质量分数 6 0 %和 95 %乙醇 )倍比稀释分别与不同标准菌株培养 ,测定最小抑菌浓度 (MIC)。结果 :3种金莲花提取物对所... 目的 :比较中药材金莲花的 3种溶媒提取物对细菌抑菌作用的影响。方法 :采用微量稀释法将金莲花 3种溶媒提取物 (水、质量分数 6 0 %和 95 %乙醇 )倍比稀释分别与不同标准菌株培养 ,测定最小抑菌浓度 (MIC)。结果 :3种金莲花提取物对所测细菌具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 ,水和质量分数 6 0 %乙醇溶媒提取物对革兰氏阳性菌抑菌作用明显大于对革兰氏阴性菌的抑菌作用。结论 :金莲花提取物具有较好的抑菌作用 ,但其黄酮成分不是金莲花的唯一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莲花 最小抑菌浓度 黄酮 中药材 抑菌作用
下载PDF
常用中草药对4种病原弧菌体外抗菌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35
18
作者 梁利国 阎斌伦 +2 位作者 张晓君 秦国民 杨家新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14-119,共6页
采用琼脂扩散法(打孔法)测定了五倍子等18种中草药对鳗弧菌、副溶血弧菌、河口弧菌及霍乱弧菌等4种病原弧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五倍子、苏木、地锦草、石榴皮、黄芩、虎杖和山楂等7种中草药对病原弧菌具有较好的抑菌效果,而金银花等1... 采用琼脂扩散法(打孔法)测定了五倍子等18种中草药对鳗弧菌、副溶血弧菌、河口弧菌及霍乱弧菌等4种病原弧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五倍子、苏木、地锦草、石榴皮、黄芩、虎杖和山楂等7种中草药对病原弧菌具有较好的抑菌效果,而金银花等11种中草药抑菌作用较弱;同时采用试管连续稀释法,测定了五倍子等抑菌效果较强的7种中草药对4种病原弧菌的抑菌和杀菌浓度。结果表明,苏木、五倍子、地锦草和石榴皮4种中药具有较好的抑菌和杀菌作用,此4种中药对鳗弧菌、副溶血弧菌、河口弧菌及霍乱弧菌等4种病原弧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为0.78~6.25mg/ml,最小杀菌浓度(MBC)为3.12~12.5m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草药 弧菌 最小抑菌浓度 最小杀菌浓度
下载PDF
6种中草药对4种淡水鱼致病菌体外抑菌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36
19
作者 何爱华 张曦 +1 位作者 陶琳丽 林秋叶 《南方水产科学》 CAS 2011年第2期73-76,共4页
研究了6种中草药对4种淡水鱼致病菌温和气单胞菌(Aerom onas sobria)、嗜水气单胞菌(A.hydrophila)、生物Ⅰ-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 onas fluorescentb iotypeⅠ)和柱状黄杆菌(Flavobacterium columnaris)的体外抑菌作用。以黄连(Coptis ... 研究了6种中草药对4种淡水鱼致病菌温和气单胞菌(Aerom onas sobria)、嗜水气单胞菌(A.hydrophila)、生物Ⅰ-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 onas fluorescentb iotypeⅠ)和柱状黄杆菌(Flavobacterium columnaris)的体外抑菌作用。以黄连(Coptis chinensis)、大黄(Rhem officinale)、连翘(Forsythia suspensa)、鱼腥草(Houttuynia corda-ta)、厚朴(Magnolia officinalis)和大青叶(Folium isatidis)6种中草药的水提物为研究对象,采用滤纸片法检测其对4种致病菌的抑制活性,并分别测定了这6种植物提取物对供试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 IC)。结果表明,黄连水提物对4种淡水鱼致病菌的抑菌效果最好,大黄和连翘水提物次之,而鱼腥草、厚朴和大青叶水提物的抑菌效果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草药 淡水鱼致病菌 抑菌 最小抑菌浓度
下载PDF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细菌学监测和药物敏感性动态分析 被引量:35
20
作者 熊观霞 白晶 +3 位作者 吴旋 江广理 陈锡辉 文卫平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28-234,259,共8页
【目的】对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脓性分泌物的细菌分布及药物敏感性进行动态检测,以了解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致病菌的变化趋势和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取近3年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住院患者的鼓室内脓液行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取得细菌分... 【目的】对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脓性分泌物的细菌分布及药物敏感性进行动态检测,以了解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致病菌的变化趋势和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取近3年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住院患者的鼓室内脓液行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取得细菌分离率的排序,致病菌的药物敏感度、各类抗生素的最小抑菌浓度和相应的抑菌株数,并与本课题组在2002-2005年间同样题材的研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近3年369耳中培养有微生物生长254耳,其中细菌231耳、真菌23耳,1例患耳同时检出细菌和真菌。细菌检出率依次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71耳(占30.74%),铜绿假单胞菌53耳(占22.94%),金黄葡萄球菌44耳(占19.05%),奇异变形杆菌12耳(占5.19%);(2)胆脂瘤型中耳炎以奇异变形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感染为主,非胆脂瘤型中耳炎中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感染为主。绿脓杆菌感染耳中骨质破坏相对较重。(3)铜绿假单胞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他啶、头孢吡肟、环丙沙星、庆大霉素、妥布霉素和亚胺培南敏感;奇异变形杆菌对实验药物的敏感度都很高;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和金黄葡萄球菌对喹努普汀/达福普汀、替考拉宁、万古霉素、莫西沙星、庆大霉素、环丙沙星都敏感。环丙沙星和莫西沙星的浓度在0.5μg/mL时对上述四种细菌有90%以上的抑菌作用。(4)近3年与2002-2005年期间的药物敏感试验相比,4种常见致病菌的药物敏感度基本相似。【结论】近年来慢性中耳炎活动期患者分泌物的致病菌分布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奇异变形杆菌为主;四种常见细菌在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临床分型和骨质破坏中各有特点;药敏实验对临床用药有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细菌培养 药物敏感 最小抑菌浓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