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氧水分解危险特性的定量研究 被引量:14
1
作者 石宁 谢传欣 +4 位作者 于丽明 孙峰 黄飞 徐伟 张海峰 《大氮肥》 CAS 2010年第1期53-55,共3页
使用微量量热仪C80对27.5%双氧水的分解过程进行定量研究,利用AKTS软件模拟计算不同恒温条件下双氧水的分解率,给出双氧水在绝热条件下到达最大反应速率时间随初始温度的变化情况,在此基础上提出双氧水储存使用的建议及防护措施。
关键词 双氧水 微量量热仪 分解 最大反应速率
下载PDF
酶动力学模块软件求解米氏常数和最大反应速率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李丽 施展 钱春香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年第4期1-3,15,共4页
当前仍多用作图法求解酶动力学米氏方程中米氏常数和最大反应速率。本文介绍采用酶动力学模块求解米氏常数和最大反应速率的办法。该模块是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中一项专门针对酶动力学数据分析的软件。通过对比双倒数作图法和酶动力学模... 当前仍多用作图法求解酶动力学米氏方程中米氏常数和最大反应速率。本文介绍采用酶动力学模块求解米氏常数和最大反应速率的办法。该模块是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中一项专门针对酶动力学数据分析的软件。通过对比双倒数作图法和酶动力学模块法求解出的米氏常数和最大反应速率,发现虽然二者的结果非常接近,但后者比前者需要的步骤少,时间少,人工少。故将酶动力学分析模块推荐给科研工作者,以供快速处理大量酶动力学实验数据时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酶动力学模块 米氏常数 最大反应速率 米氏方程 双倒数方程
下载PDF
龙葵碱对HepG2人肝癌细胞NAT酶动力学常数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季宇彬 高世勇 +1 位作者 汲晨锋 邹翔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187-1191,共5页
目的探讨龙葵碱对HepG2细胞NAT酶米氏常数Km及最大反应速率Vmax的影响。方法MTT法测定龙葵碱对消化系统SGC-7901人胃癌、HepG2人肝癌、Ls-174人大肠癌3种肿瘤细胞株的细胞毒作用,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以2-AF为底物,以2-AF的浓度为... 目的探讨龙葵碱对HepG2细胞NAT酶米氏常数Km及最大反应速率Vmax的影响。方法MTT法测定龙葵碱对消化系统SGC-7901人胃癌、HepG2人肝癌、Ls-174人大肠癌3种肿瘤细胞株的细胞毒作用,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以2-AF为底物,以2-AF的浓度为底物浓度,在以HepG2完整细胞及细胞质内2-AF被NAT酶乙酰化为2-AAF的速度为NAT酶的反应速率,采用双倒数作图法,以底物2-AF浓度的倒数1/S对NAT反应速率的倒数1/V作直线,得出回归方程,计算Km和Vmax。结果MTT法测定表明龙葵碱对HepG2人肝癌细胞比较敏感,酶动力学研究表明,以2-AF为底物,对于HepG2完整细胞,阴性对照组的Km和Vmax分别为(2.37×10-3±8.37×10-5)mmol.L-1、(9.16×10-4±7.54×10-5)nmol.106cells-1,龙葵碱组的Km和Vmax分别为(2.22×10-3±9.05×10-5)mmol.L-1和(5.14×10-4±3.72×10-5)nmol.106cells-1。对于HepG2细胞质,阴性对照组的Km和Vmax分别为(8.95×10-3±2.61×10-4)mmol.L-1、(2.55×10-6±1.92×10-8)μmol.min-1g-1Pro,龙葵碱组的Km和Vmax分别为(9.48×10-3±3.63×10-4)mmol.L-1和(2.43×10-6±1.32×10-8)μmol.min-1g-1Pro,统计学表明对于HepG2完整细胞和细胞质,阴性对照组和龙葵碱组的Km没有差异,而Vmax差异有显著性(完整细胞P<0.01,细胞质P<0.05)。结论龙葵碱是HepG2人肝癌细胞NAT酶2-AF底物的非竞争性抑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葵碱 HEPG2人肝癌细胞 NAT酶 米氏常数 最大反应速率
下载PDF
龙葵碱对HepG2细胞NAT1酶活性及动力学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高世勇 苏怡君 季宇彬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589-594,共6页
目的探讨龙葵碱诱导HepG2细胞凋亡的芳香胺N-乙酰化转移酶(NAT)1的影响。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以对氨基苯甲酸(PABA)为底物,以PABA被NAT1乙酰化为乙酰对氨基苯甲酸(Ac-PABA)的量反应NAT1酶的活性。观察不同浓度、不同时间龙葵... 目的探讨龙葵碱诱导HepG2细胞凋亡的芳香胺N-乙酰化转移酶(NAT)1的影响。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以对氨基苯甲酸(PABA)为底物,以PABA被NAT1乙酰化为乙酰对氨基苯甲酸(Ac-PABA)的量反应NAT1酶的活性。观察不同浓度、不同时间龙葵碱对完整HepG2细胞NAT1酶活性的影响;龙葵碱对HepG2细胞细胞质中NAT1酶活性的影响;通过改变底物PABA浓度,采用双倒数作图法,以底物PABA浓度的倒数(1/S)对NAT1反应速率的倒数(1/V)作直线,得出回归方程,计算Km和Vmax。结果在NAT1酶活性测定中,龙葵碱能显著降低HepG2完整细胞NAT1的活性;龙葵碱能够降低HepG2细胞质内NAT1的活性;随着作用时间的增加Ac-PABA生成的量逐渐增加,但在相同作用时间段龙葵碱能显著降低Ac-PABA生成的量。动力学研究表明,以PABA为底物,对于HepG2完整细胞,阴性对照组的Km和Vmax分别为(1.04×10-3±8.36×10-5)mmol.L-1、(1.64×10-4±9.57×10-6)nmol.106cells-1,龙葵碱组的Km和Vmax分别为(1.06×10-3±6.97×10-5)mmol.L-1和(1.48×10-4±4.28×10-6)nmol.106cells-1.h-1。对于HepG2细胞质,阴性对照组的Km和Vmax分别为(3.32×10-1±2.35×10-4)mmol.L-1、(2.60×10-3±6.79×10-6)nmol.h-1.mg pro-1,龙葵碱组的Km和Vmax分别为(3.35×10-1±1.66×10-4)mmol.L-1和(2.22×10-3±8.12×10-6)nmol.h-1.mg(Pro)-1,经统计学处理表明,对于HepG2完整细胞和细胞质,阴性对照组和龙葵碱组的Km没有差异,而Vmax差异显著。结论龙葵碱是HepG2细胞NAT1酶的非竞争性抑制剂。龙葵碱通过作用于NAT1与PABA结合位点以外的其他位点抑制NAT1酶的活性而诱导HepG2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葵碱 HEPG2人肝癌细胞 N-乙酰化转移酶 米氏常数 最大反应速率
原文传递
酸性纤维素酶解硫化染色棉织物动力学研究
5
作者 姚继明 窦春晓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86-91,共6页
选用酸性纤维素酶处理未染色和经过C.I.硫化黑1染料染色的纯棉针织物,通过测定处理后织物的毛羽去除率、质量损失率、织物上的酶吸附量及处理残液中的还原糖含量,分析纤维素酶与织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并建立动力学方程。结果表明:织物上染... 选用酸性纤维素酶处理未染色和经过C.I.硫化黑1染料染色的纯棉针织物,通过测定处理后织物的毛羽去除率、质量损失率、织物上的酶吸附量及处理残液中的还原糖含量,分析纤维素酶与织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并建立动力学方程。结果表明:织物上染料的存在对纤维素酶的吸附具有促进作用,但降低了毛羽去除率;纤维素酶处理染色织物与未染色织物具有相近的米氏常数,分别为51.81和49.97,但未染色织物的最大反应速率约为染色织物的10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性纤维素酶 硫化染料 纯棉针织物 酶处理 米氏常数 最大反应速率
下载PDF
CuO负载石墨烯复合材料类过氧化氢酶催化性质的研究
6
作者 曾艳 黄坤桃 +2 位作者 吕早生 王玉华 梁峰 《分析试验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439-1442,共4页
采用原位生长法,通过控制石墨烯和CuO的质量比率,一步合成了3种不同形貌的CuO负载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并通过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对材料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该材料具有类似过氧化氢酶的催化性能,催化反应与pH,反应温度以及H... 采用原位生长法,通过控制石墨烯和CuO的质量比率,一步合成了3种不同形貌的CuO负载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并通过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对材料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该材料具有类似过氧化氢酶的催化性能,催化反应与pH,反应温度以及H2O2的浓度有关,采用双倒数图解法测定了米氏常数(Km)和最大反应速率(Vmax),与辣根酶相比具有较好的催化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O负载石墨烯 过氧化氢酶 米氏常数 最大反应速率
原文传递
太湖水体中碱性磷酸酶的空间分布及生态意义 被引量:15
7
作者 路娜 胡维平 +3 位作者 邓建才 翟淑华 陈效民 周小平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2898-2903,共6页
在对太湖生态湖区进行分区的基础上,监测各湖区水体碱性磷酸酶活性、动力学参数以及常规水环境化学指标,探讨水体碱性磷酸酶活性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环境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太湖水体碱性磷酸酶活性(APA)、最大反应速率(Vmax)值及碱性磷... 在对太湖生态湖区进行分区的基础上,监测各湖区水体碱性磷酸酶活性、动力学参数以及常规水环境化学指标,探讨水体碱性磷酸酶活性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环境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太湖水体碱性磷酸酶活性(APA)、最大反应速率(Vmax)值及碱性磷酸酶反应米氏常数(Km)值分布均呈空间异质性;APA与Vmax值具有相似性的空间分布规律,即西岸河口区水体中APA值与Vmax值最大,分别为(9.43±5.30)nmol.(L.min)-1和(13.70±7.42)nmol.(L.min)-1,在其他湖区依次为湖心区>草型湖区>梅梁湾区>竺山湖区>贡湖区;草型湖区Km值(20.50±11.30)μmol.L-1>贡湖区>竺山湖区>梅梁湾区>湖心区>西岸河口区(9.17±3.46)μmol.L-1.太湖水体中Vmax与pH、总磷(TP)、叶绿素a(Chla)之间均存在显著的线性正相关,其相关系数分别为rpH=0.651 2**(p<0.01)、rTP=0.488 5**(p<0.01)、rChla=0.765 6**(p<0.01),但与水温、溶解性总磷(DTP)、正磷酸盐(PO43--P)无显著的相关性;Km值与TP浓度间呈显著的线性负相关性,相关系数为rTP=-0.383 4*(p=0.048),与水温、pH、DTP、PO43--P以及Chla浓度的相关性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湖 碱性磷酸酶活性(APA) 最大反应速率Vmax 米氏常数Km 空间分布特征
原文传递
加强精细化工反应安全评估 切实提高企业本质安全水平 被引量:9
8
作者 路念明 《精细与专用化学品》 CAS 2019年第8期1-10,共10页
今天(编者注:2019年6月27日)我们在历史悠久、地杰人灵的山东省高密市,召开精细化工反应安全评估技术交流会。本次会议得到了应急管理部孙华山副部长、王浩水总工程师的重视和关心,得到了山东省应急厅、潍坊市应急局、高密市委市政府的... 今天(编者注:2019年6月27日)我们在历史悠久、地杰人灵的山东省高密市,召开精细化工反应安全评估技术交流会。本次会议得到了应急管理部孙华山副部长、王浩水总工程师的重视和关心,得到了山东省应急厅、潍坊市应急局、高密市委市政府的指导和支持,得到了豪迈集团、天津大学、沈阳化工研究院、中国石化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等单位的大力支持。昨天,孙华山副部长在潍坊市开展主题教育调研活动,调研了豪迈集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细化工 安全风险评估 绝热温升 最大反应速率到达时间 安全评估 本质安全
原文传递
醋酸乙烯聚合体系热失控风险评估及失控抑制 被引量:9
9
作者 金满平 朱云峰 +3 位作者 张婧 孙峰 徐伟 石宁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04-109,共6页
为实现对醋酸乙烯(VAC)聚合反应热失控行为的风险评估及紧急抑制,采用VSP2绝热量热仪对醋酸乙烯聚合反应体系在不同危险场景条件下的热失控过程和失控抑制进行试验模拟。依据苏黎世危险性分析法(ZHA)中的失控反应严重度评估判据,评估醋... 为实现对醋酸乙烯(VAC)聚合反应热失控行为的风险评估及紧急抑制,采用VSP2绝热量热仪对醋酸乙烯聚合反应体系在不同危险场景条件下的热失控过程和失控抑制进行试验模拟。依据苏黎世危险性分析法(ZHA)中的失控反应严重度评估判据,评估醋酸乙烯聚合反应的热失控风险程度,提出紧急情况下抑制剂的加入时间及加入量。结果表明,醋酸乙烯聚合反应失控后绝热温升(ΔT_(ad))超过100℃,最大反应速率到达时间(TMRad)约为10 min,其热失控风险程度仅次于不可接受水平。聚合体系温度不高于73℃时,通过加入不低于参与聚合反应的醋酸乙烯质量20%的常温溶剂,可有效阻止失控反应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醋酸乙烯(VAC) 聚合体系 热失控 风险评估 绝热温升(ΔTad) 最大反应速率到达时间(TMRad)
下载PDF
一种计算最大反应速率到达时间的新方法 被引量:7
10
作者 郭子超 郝琳 卫宏远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1期22-27,共6页
最大反应速率到达时间(TMRad)是物质热危险评价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常用于评估绝热条件下物质或混合物发生分解反应的可能性。传统的TMRad计算方法需要计算物质或混合物的分解动力学参数和热力学参数,如指前因子、活化能、反应级数和... 最大反应速率到达时间(TMRad)是物质热危险评价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常用于评估绝热条件下物质或混合物发生分解反应的可能性。传统的TMRad计算方法需要计算物质或混合物的分解动力学参数和热力学参数,如指前因子、活化能、反应级数和分解反应热。为了使用绝热加速量热仪(ARC)计算TMRad,需要用测得物质或混合物完整的放热曲线来计算动力学参数。然而,在实际的测量中,由于放热机理复杂或实验安全的考虑,常常难以得到完整的放热曲线,即没有放热终点。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TMRad计算方法就失效了。因此,提出一种可以适用于这种情况计算TMRad的新方法。实验验证结果表明这种方法亦可以用于计算拥有完整放热曲线的TMRa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次分解反应 热力学 安全 稳定性 最大反应速率到达时间 绝热加速量热仪
下载PDF
基于头峰的多步分解反应过程热失控特征参数计算方法研究
11
作者 乔德乾 翁仕春 +1 位作者 郭子超 饶国宁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80-288,共9页
目前微通道反应器在含能材料合成领域广泛应用,极大提高了合成过程的安全性,但是仍然需要关注物料的热稳定性。绝热条件下最大反应速率到达时间(TMR_(ad))与TMR_(ad)为24 h所对应的引发温度(T_(D24))是两个表征危险化学品及含能材料热... 目前微通道反应器在含能材料合成领域广泛应用,极大提高了合成过程的安全性,但是仍然需要关注物料的热稳定性。绝热条件下最大反应速率到达时间(TMR_(ad))与TMR_(ad)为24 h所对应的引发温度(T_(D24))是两个表征危险化学品及含能材料热分解危险性的重要特征参数,这两个参数的传统计算方法为单步N级法和数值计算法,存在分析过程费时费力的缺点。为此,根据差示扫描量热仪动态升温测试曲线,提出了基于头峰(即多峰曲线分峰后的第一个峰)的热分解失控特征参数计算方法,采用穷举法比较了该方法与模型计算法的T_(D24)偏差,进行了数值模拟验证,并基于文献实验计算了1,8-二硝基蒽醌、改性硝基胍(M-NQ)、1,5-二硝基蒽醌和3,4-二硝基呋咱基氧化呋咱(DNTF)4种物质的热失控特征参数。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对于两步和三步连续反应,T_(D24)的最大偏差百分比分别为2.88%和6.9%,最大偏差为6.41℃;对于三步连续反应,T_(D24)最大偏差为5.39℃。结果表明,4种含能材料的T_(D24)计算偏差分别为-4.55,0.71,3.16℃和-0.84℃,与模型计算法得到的T_(D24)相比,偏差百分比的绝对值均小于2%,证实了T_(D24)计算方法的有效性,计算T_(D24)时偏差较小,计算简便,能够较为准确地获得其热分解失控特征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通道 多步分解反应 最大反应速率到达时间 头峰 热分析动力学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引江济太对太湖水体碱性磷酸酶动力学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6
12
作者 路娜 胡维平 +3 位作者 邓建才 翟淑华 周小平 陈效民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13-420,共8页
采用野外定点采样、室内同步分析水体碱性磷酸酶活性及水化学指标的方法,研究引江济太调水对太湖各湖区水体碱性磷酸酶最大反应速率(vmax)、米氏常数(Km)值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引江济太调水试验期间,各湖区水体中vmax及Km值时空分布存... 采用野外定点采样、室内同步分析水体碱性磷酸酶活性及水化学指标的方法,研究引江济太调水对太湖各湖区水体碱性磷酸酶最大反应速率(vmax)、米氏常数(Km)值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引江济太调水试验期间,各湖区水体中vmax及Km值时空分布存在差异性。调水稀释了各湖区蓝藻浓度,抑制了水体碱性磷酸酶vmax;贡湖区、西岸河口区及湖心区水体中Km值与入湖累积水量之间有显著的二次函数关系(p=0.007)。梅梁湖、竺山湖、贡湖及西岸河口区水体碱性磷酸酶vmax/Km随着总磷浓度升高而增加,但竺山湖、贡湖、草型湖、湖心及西岸河口区水体vmax/K随生物可利用磷(PO3--P)浓度增加而下降。除草型湖区外,其它湖区水体v/K随叶绿素a浓度升高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湖 调水 碱性磷酸酶 最大反应速率vmax 米氏常数Km
下载PDF
偶氮二异丁酸二甲酯热危险性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汪维俊 华敏 +2 位作者 潘旭海 徐启铭 蒋军成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16-121,共6页
为规避偶氮二异丁酸二甲酯(AIBME)的潜在热危险,使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研究其热分解过程,并利用Kissinger法初步计算活化能;通过热安全软件(TSS)进行数据拟合,得到AIBME的活化能及相关动力学参数,与Kissinger法所得活化能进行比较;利... 为规避偶氮二异丁酸二甲酯(AIBME)的潜在热危险,使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研究其热分解过程,并利用Kissinger法初步计算活化能;通过热安全软件(TSS)进行数据拟合,得到AIBME的活化能及相关动力学参数,与Kissinger法所得活化能进行比较;利用所得动力学参数建立热动力学模型,推算AIBME的自加速分解温度(SADT)和最大反应速率到达时间(TMRad)。研究结果表明:TSS进行分步式热分解分析所得AIBME的活化能比Kissinger法所得活化能更准确,所得第一阶段分解所需活化能为88.44 k J/mol,第二阶段为113.87 k J/mol;AIBME的SADT为30℃,在常温下可分解,故在生产、运输和储存过程中应加强温度的监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偶氮二异丁酸二甲酯(AIBME) 差示扫描量热仪(DSC) 热安全软件(TSS) 自加速分解温度(SADT) 最大反应速率到达时间(TMRad)
下载PDF
基于数值计算方法计算最大反应速率到达时间 被引量:3
14
作者 朱益 王浩 +3 位作者 陈利平 郭子超 何中其 陈网桦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79-387,共9页
最大反应速率到达时间(TMRad)是化工工艺热风险评估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参数。一般计算TMRad的方法是基于N级模型的分析。但对于复杂的反应过程统一采用N级模型分析计算可能会引起较大偏差甚至得到错误的评估。因此,提出运用基于反应类型... 最大反应速率到达时间(TMRad)是化工工艺热风险评估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参数。一般计算TMRad的方法是基于N级模型的分析。但对于复杂的反应过程统一采用N级模型分析计算可能会引起较大偏差甚至得到错误的评估。因此,提出运用基于反应类型的数值计算方法进行TMRad和TD24的评估,通过分别代表N级反应和自催化反应的20%DTBP甲苯溶液和CHP的ARC测试分析表明:对于N级反应,该方法能可靠地用于TMRad和TD24的求取;而对于自催化反应,尽管拟合效果很好,原有方法计算偏差很大,原因是不同模型下动力学参数不同,还进行偏差大小分析。由此可知该数值计算方法有广泛的适用性,对于放热曲线,需在了解其反应类型的基础上利用该方法进行TMRad和TD24的评估,由此评估的结果更为可靠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力学 热分解反应 稳定性 安全 最大反应速率到达时间 N级 自催化
下载PDF
过氧乙酸叔丁酯热解特性分析及相容性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沈赛丽 蒋军成 +2 位作者 张文兴 倪磊 邹梦雅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33-138,共6页
为分析过氧乙酸叔丁酯(TBPA)的热解危险性,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绝热量热仪(Phi-TEC II)和气质联用仪(GC/MS),试验研究TBPA的热解特性以及酸碱与TBPA的相容性,分析TBPA热解产物,并推测可能的热解路径;根据Starink法和速率... 为分析过氧乙酸叔丁酯(TBPA)的热解危险性,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绝热量热仪(Phi-TEC II)和气质联用仪(GC/MS),试验研究TBPA的热解特性以及酸碱与TBPA的相容性,分析TBPA热解产物,并推测可能的热解路径;根据Starink法和速率常数法确定热解反应动力学参数,推算绝热条件下最大反应速率到达时间(TMRad)为24 h时所对应的温度θd24结果显示,绝热条件下TBPA起始放热温度为83.0℃,绝热温升为214.5℃,θd24为63.46℃。研究表明:TBPA混合H2SO4溶液后,混合物热解起始放热温度降低,反应更为剧烈,而NaOH溶液对TBPA的热解危险程度影响不大,必须严格控制生产工艺温度及储运温度,并应在合成工艺中优先选择NaOH作为反应物,尤其需要注意酸性物质对TBPA热解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氧乙酸叔丁酯(TBPA) 热解特性 动力学参数 相容性 热解路径 最大反应速率达到时间(TMRad)
下载PDF
葎草酮抑制人胃癌细胞SGC-7901 N-乙酰基转移酶1活性的酶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高世勇 郎朗 +6 位作者 邹翔 汲晨锋 季宇彬 马强 岳磊 曲中原 尚明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931-934,共4页
目的探讨葎草酮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N-乙酰基转移酶1(NAT1)酶动力学常数的影响。方法采用HPLC法,以NAT1酶特异性底物对氨基苯甲酸(PABA)为底物,以SGC-7901完整细胞及细胞质内PABA被NAT1乙酰化为Ac-PABA的速度为NAT1酶的反应速率,采用... 目的探讨葎草酮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N-乙酰基转移酶1(NAT1)酶动力学常数的影响。方法采用HPLC法,以NAT1酶特异性底物对氨基苯甲酸(PABA)为底物,以SGC-7901完整细胞及细胞质内PABA被NAT1乙酰化为Ac-PABA的速度为NAT1酶的反应速率,采用双倒数作图法,以底物PABA浓度的倒数对NAT1反应速率的倒数进行直线回归,得出回归方程,计算米氏常数(Km)和最大反应速率(Vmax)。结果酶动力学研究表明,以PABA为底物,对于SGC-7901完整细胞,阴性对照组的Km和Vmax分别为(3.910±0.087)μmol/L、(0.306 0±0.006 7)pmol(1×106个细胞),葎草酮组的Km和Vmax分别为(3.830±0.123)μmol/L、(0.275 0±0.005 8)pmol(1×106个细胞),对于SGC-7901细胞质,阴性对照组的Km和Vmax分别为(760.2±210.2)μmol/L、(0.191 0±0.043 7)pmol/(mg.min),葎草酮组的Km和Vmax分别为(449.0±72.9)μmol/L和(0.094 0±0.010 4)pmol/(mg.min),数据经统计学处理表明对SGC-7901完整细胞或细胞质中的NAT1酶,阴性对照组和葎草酮组的Km没有统计学差异,而Vmax有显著差异。结论葎草酮是SGC-7901人胃癌细胞NAT1酶PABA底物的非竞争性抑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葎草酮 人胃癌细胞SGC-7901 N-乙酰基转移酶1(NAT1) 米氏常数Km 最大反应速率Vmax
原文传递
间氯过氧化苯甲酸热分解动力学及危险性 被引量:2
17
作者 江佳佳 杨建洲 +2 位作者 蒋军成 潘勇 潘旭海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10-114,共5页
为研究固态间氯过氧化苯甲酸(m-CPBA)在非等温和绝热条件下的热分解过程及其危险性,分别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和绝热加速量热仪(ARC)试验研究m-CPBA的热分解特征。通过热重分析仪(TG)测量m-CPBA的初始分解温度,用Kissinger法、Ozawa... 为研究固态间氯过氧化苯甲酸(m-CPBA)在非等温和绝热条件下的热分解过程及其危险性,分别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和绝热加速量热仪(ARC)试验研究m-CPBA的热分解特征。通过热重分析仪(TG)测量m-CPBA的初始分解温度,用Kissinger法、Ozawa法和速率常数法计算活化能、指前因子和反应级数等热分解反应动力学参数,并根据绝热试验结果推算最大反应速率到达时间(TMR_(ad))。结果表明:m-CPBA的初始分解温度为94℃,且在熔融相变的同时发生热分解放热反应;其绝热温升为41.69℃,TMRad在8和24 h所对应的绝热温度分别为54.7℃和50.9℃;因此,m-CPBA在贮存、运输和使用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氯过氧化苯甲酸(m-CPBA) 热分解 热危险性 动力学参数最大反应速率到达时间(TMRad)
下载PDF
自选酿酒酵母(KDLYS9-3)产β-D-葡萄糖苷酶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艳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3期165-170,共6页
自选高产β-D-葡萄糖苷酶的酿酒酵母(KDLYS9-3)在葡萄酒酿造过程中具有增强香气的效果。依据菌体生长和产酶试验,利用Logistic方程、Dose Resp方程和Nelder方程建立了菌体生长和产酶,以及菌体生长速率与酶生成速率之间关系的动力学模型... 自选高产β-D-葡萄糖苷酶的酿酒酵母(KDLYS9-3)在葡萄酒酿造过程中具有增强香气的效果。依据菌体生长和产酶试验,利用Logistic方程、Dose Resp方程和Nelder方程建立了菌体生长和产酶,以及菌体生长速率与酶生成速率之间关系的动力学模型,通过Origin8.0软件进行非线性拟合,并利用Lineweaver-Burk法作图测定了该菌所产β-D-葡萄糖苷酶的动力学参数K_m值和V_(max)值。结果显示:自选酿酒酵母KDLYS9-3的菌体生长与产酶的相关性为部分偶联型,动力学模型与试验值吻合度好,方程能够反映菌体生长与产酶的变化规律。菌体生长8 h后开始产酶,菌体进入对数生长期时酶大量生成,到39 h菌体生长进入稳定期,随着菌体生长进入衰亡期后酶也随之停止产生;利用Lineweaver-Burk法求得酶动力学参数K_m=8.492 579 mmol/L,V_(max)=1.030 715(μmol/L)/min。研究结果为该菌株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选酿酒酵母(KDLYS9-3) β-D-葡萄糖苷酶 动力学方程 米氏常数(Km) 最大反应速率(Vmax)
下载PDF
一种制造过程典型含能物料热危险性分级新方法
19
作者 黄蒙 丁黎 +2 位作者 常海 周静 禄旭 《固体火箭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850-856,共7页
绝热条件下最大反应速率到达时间(TMR_(ad))是评价物料热危险性的重要参数。针对目前制造过程含能物料热危险性难以定量分级的问题,为定量获取物料热危险性分级,基于重大危险源定量评估方法(BZA⁃1法)中热危险性分级方法,结合“苏黎世”... 绝热条件下最大反应速率到达时间(TMR_(ad))是评价物料热危险性的重要参数。针对目前制造过程含能物料热危险性难以定量分级的问题,为定量获取物料热危险性分级,基于重大危险源定量评估方法(BZA⁃1法)中热危险性分级方法,结合“苏黎世”危险分析法,以TMR_(ad)为标准划分热危险性等级,提出一种制造过程含能物料热危险性分级新方法。新方法结合物料自身分解特性、工艺操作温度及操作时间对物料热危险性进行分级评价。以典型火炸药物料为研究对象,采用绝热加速量热法进行实验,对热危险性分级新方法进行了应用研究。结果表明,含硝酸酯类推进剂物料QW、GS⁃1、GS⁃2热危险等级为3~6级,复合推进剂物料FH为1级,发射药物料SF⁃1、SF⁃2、SG及混合炸药物料HZ⁃1、HZ⁃2均为1级。热危险性分级与实际工艺情况相符,新方法适用于制造过程物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危险性分级 最大反应速率到达时间 绝热加速量热法
下载PDF
3-甲基吡啶-N-氧化物热稳定性分析
20
作者 方佳静 余文翟 +3 位作者 潘旭海 华敏 陈发明 蒋军成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47-50,共4页
为了评估反应体系发生热失控时引发3-甲基吡啶-N-氧化物分解的可能性,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 Q20)对3-甲基吡啶-N-氧化物在不同升温速率下的催化分解过程进行了试验研究。采用Kissinger法和Starink法计算热分解反应的活化能和指前... 为了评估反应体系发生热失控时引发3-甲基吡啶-N-氧化物分解的可能性,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 Q20)对3-甲基吡啶-N-氧化物在不同升温速率下的催化分解过程进行了试验研究。采用Kissinger法和Starink法计算热分解反应的活化能和指前因子。根据得到的活化能,计算3-甲基吡啶-N-氧化物在不同温度下到达最大反应速率所需要的时间(TMR ad ),结合可能性评估判据进行评估。结果表明:3-甲基吡啶-N-氧化物的分解由两部分组成;两种方法计算得到的活化能较为接近;当冷却失效,反应体系热失控温度达到448 K时,3-甲基吡啶-N-氧化物发生分解的可能性为高级,当温度为433~443 K时,可能性为中级,而当温度低于428 K时,可能性为低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3-甲基吡啶-N-氧化物 差示扫描热分析仪 热分解 非等温动力学 达到最大反应速率时间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