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98篇文章
< 1 2 8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951~2002年中国平均最高、最低气温及日较差变化 被引量:226
1
作者 唐红玉 翟盘茂 王振宇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728-735,共8页
利用1951~2002年全国733个台站的月平均最高、最低气温资料,对我国年、季平均最高、最低气温变化趋势的空间分布状况和时间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52年来,我国平均最高气温的变化特征呈现北方增暖明显、南方变化不明显或呈弱... 利用1951~2002年全国733个台站的月平均最高、最低气温资料,对我国年、季平均最高、最低气温变化趋势的空间分布状况和时间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52年来,我国平均最高气温的变化特征呈现北方增暖明显、南方变化不明显或呈弱降温趋势;年平均最低气温全国各地基本一致,呈明显的变暖趋势;无论是年还是季,平均最低气温的增暖幅度明显大于平均最高气温的增幅;我国年平均日较差多呈下降趋势,并在我国北方地区尤为明显,各季平均日较差亦均呈下降趋势,并以冬季的下降幅度为最大;年平均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的变化在年代际变化上基本呈现较为一致的步伐,即52年来主要的变暖均是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均在90年代后期达到了近52年来的历史新高,近年来又略有回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高气温 最低气温 气温变化
下载PDF
中国西北地区近43年气候变化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被引量:176
2
作者 刘德祥 董安祥 陆登荣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95-201,共7页
选取西北地区171个地面测站1961~2003年历年月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降水量,≥0℃、≥10℃积温和<0℃负积温等指标,分析近43年气候变化特征。月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0℃、≥10℃积温,1987~2003年比1961~198... 选取西北地区171个地面测站1961~2003年历年月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降水量,≥0℃、≥10℃积温和<0℃负积温等指标,分析近43年气候变化特征。月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0℃、≥10℃积温,1987~2003年比1961~1986年的平均值明显增高(多),尤以最低气温增幅最大,冬季升温幅度大于夏季,西北地区气候变暖主要来自于最低气温的贡献;<0℃负积温明显减少;降水量西部增多、东部减少,分界线与黄河走向基本一致。西北地区西部呈暖湿变化趋势,东部呈暖干变化趋势,喜温作物面积扩大,越冬作物种植区北界向北扩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低气温 最高气温 负积温 月平均气温 气候变化 降水量 中国西北地区 冬作 越冬 农业生产
下载PDF
中国大陆1956~2008年极端气温事件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168
3
作者 周雅清 任国玉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05-417,共13页
利用446个国家级气象站1956~2008年共53年的日最高、最低气温资料,分析了我国大陆地区气温极端事件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中国大陆地区霜冻日数和结冰日数明显减少,减少显著的区域集中在北方,夏季日数和炎热夜数明显增多,增多显著的区... 利用446个国家级气象站1956~2008年共53年的日最高、最低气温资料,分析了我国大陆地区气温极端事件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中国大陆地区霜冻日数和结冰日数明显减少,减少显著的区域集中在北方,夏季日数和炎热夜数明显增多,增多显著的区域主要在中东部。日最高(低)气温的极大(小)值整体都有上升趋势,最高(低)气温的极大值在北方上升较明显,而在长江中下游和西南地区有下降的趋势;最高(低)气温的极小值则在全国范围都呈明显上升,极端最低气温上升尤为显著,在北方大部分地区升温速率达1.0℃·(10a)-1以上。冷夜(昼)日数普遍明显减少,53年中减少趋势为7.9d·(10a)-1[2.8d·(10a)-1];暖夜(昼)日数明显增加,增加趋势为7.0d·(10a)-1[4.1d·(10a)-1]。冷夜(昼)日数减少主要发生在冬季,其次是春、秋季,而暖昼和暖夜日数增加最显著的季节分别出现在秋季和夏季。从转折时间上看,绝对指数和极值指数的冷指数是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显著减少的,暖指数显著增加的时间则推迟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但相对指数的冷指和暖指都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显著变化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气温指数 最高气温 最低气温 气候变化 中国大陆
下载PDF
城市化对华北地区最高、最低气温和日较差变化趋势的影响 被引量:103
4
作者 周雅清 任国玉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158-1166,共9页
利用华北地区255个一般站和国家基本、基准站1961—2000年的实测资料,经过质量检验和均一性订正后,将所有台站根据人口和台站地理位置分为5个类别,分析了这5个类别台站和国家基本、基准站地面平均气温、最高、最低气温的年和季节变化趋... 利用华北地区255个一般站和国家基本、基准站1961—2000年的实测资料,经过质量检验和均一性订正后,将所有台站根据人口和台站地理位置分为5个类别,分析了这5个类别台站和国家基本、基准站地面平均气温、最高、最低气温的年和季节变化趋势以及城市化影响。结果表明:华北全部台站的年平均气温、最高、最低气温均呈增加趋势,且以最低气温上升最为明显,导致年平均日较差呈现明显下降。就城市化影响而言,平均气温、最低气温变化趋势中城市热岛效应加强因素的影响明显,但城市化对最高气温趋势影响微弱,个别台站和季节甚至可能造成降温。在国家基本、基准站观测的年平均气温和年平均最低气温上升趋势中,城市化造成的增温分别为0.11℃.(10a)-1和0.20℃.(10a)-1,对全部增温的贡献率分别达39.3%和52.6%。各类台站的四季平均气温和最低气温序列中城市化影响均造成增温。城市化增温以冬季为最大,夏季最小。城市化还导致乡村站以外的各类台站日较差减小,近40年华北地区国家基本、基准站年平均和秋、冬季平均气温日较差明显下降均由城市化影响造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 地面气温 气候变化 城市热岛效应 最高气温 最低气温 气温日较差
下载PDF
东北地区近46年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58
5
作者 贾建英 郭建平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09-115,共7页
利用东北三省70个基本气象站1961-2006年逐日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降水量,日照时数资料,分析了东北地区近46年的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全区近46年平均气温线性增温速率为0.36℃/10 a,其中冬季增温最显著,其次为春季,秋季,夏季... 利用东北三省70个基本气象站1961-2006年逐日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降水量,日照时数资料,分析了东北地区近46年的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全区近46年平均气温线性增温速率为0.36℃/10 a,其中冬季增温最显著,其次为春季,秋季,夏季,地域特征表现为黑龙江省气温升高幅度最大,其次为吉林省,辽宁省。以1987年为界划为两个时期,此前为冷期,此后为暖期,1980年代末发生了显著升温过程,此后一直为持续升温。全区最低气温增温速率为0.51℃/10a,最高气温为0.24℃/10a,最低气温的增温速率是最高气温增温速率的2倍左右。降水量变化不明显,整体上有减少的趋势,日照时数整体呈现出逐渐减少趋势,减少速率为0.11h/10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地区 气候变化 平均气温 最高气温 最低气温 降水量 日照时数
原文传递
我国西北地区地面最高和最低气温变化及分布的特征 被引量:56
6
作者 马鹏里 王若升 +1 位作者 王宝灵 杨小利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09-513,共5页
通过对西北地区 70个代表站 196 1— 1990年最高、最低气温距平值的计算和分析 ,认为我国西北地区温度变化主要以冬季夜间变暖为主 ,变暖的趋势和全球基本一致。另外还发现西北地区最高最低气温的变化在高海拔地区较为显著 ,新疆乌鲁木... 通过对西北地区 70个代表站 196 1— 1990年最高、最低气温距平值的计算和分析 ,认为我国西北地区温度变化主要以冬季夜间变暖为主 ,变暖的趋势和全球基本一致。另外还发现西北地区最高最低气温的变化在高海拔地区较为显著 ,新疆乌鲁木齐及青海省德令哈两地的最高、最低气温变化是我国西北地区近 30年来的最显著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地区 最低气温 变化特点 分布特征 最高气温 中国
下载PDF
东北地区最高、最低温度非对称变化的季节演变特征 被引量:44
7
作者 孙凤华 袁健 关颖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32-536,共5页
选用东北地区剔除迁站次数较多的观测站后的74个代表站1959~2002年44年的月平均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观测数据,建立了东北地区近44年来的年、四季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序列。在所建序列基础上,分析了东北地区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的年和季... 选用东北地区剔除迁站次数较多的观测站后的74个代表站1959~2002年44年的月平均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观测数据,建立了东北地区近44年来的年、四季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序列。在所建序列基础上,分析了东北地区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的年和季节变化规律;采用Mann-Kendall和Yamamoto方法对经过滑动平均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序列进行了突变分析。计算了所有测站的年和各个季节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的趋势系数,分析增温趋势在各季节的地域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近44年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均表现为明显的增温趋势,最低气温的增温趋势明显高于最高气温,前者的年气候倾向率为后者的2倍;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都表现为冬季增温最强,春季次之,秋季最弱;在研究区域的中心部位,即内蒙古、吉林和黑龙江三省交界处有一范围较大且稳定的最低气温强增温区;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的突变点发生时段基本一致,强突变发生在80年代后期,较弱的一次发生在70年代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地区 最高气温 最低气温 时空变化
下载PDF
现代青藏高原气候变化的几个特征 被引量:45
8
作者 朱文琴 陈隆勋 周自江 《中国科学(D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B12期327-334,共8页
收集了1951~1998年青藏高原及其邻近地区217个地面测站的逐月气温,最高、最低气温以及降水等要素的观测值,探讨现代青藏高原的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青藏高原自20世纪50年代变冷至60年代,之后又开始变暖直至90年代.始于1935年的拉... 收集了1951~1998年青藏高原及其邻近地区217个地面测站的逐月气温,最高、最低气温以及降水等要素的观测值,探讨现代青藏高原的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青藏高原自20世纪50年代变冷至60年代,之后又开始变暖直至90年代.始于1935年的拉萨资料表明此站以40年代气温为最暖,之后变冷到60年代,60年代以后又开始增暖直到90年代,拉萨90年代仍未达到40年代暖期气温.(2)20世纪60年代以来青藏高原东侧和东南侧在3000 m以下存在一个变冷带,85°~95°E间自南到北存在一个强变暖带.变冷带和变暖带之间十分不连续,存在着正、负交替的变化,因而增暖不是随高度呈线性增加的.(3)20世纪60年代以来,高原自西南向东北以及3000 m以下东南地区存在一个降水减少带,高原中心地区及3000 m以上西部为变暖而降水减少,北部及南部为变暖而降水增加,3000 m以下东南地区为变冷而降水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气候变化 温度 降水 最高气温 最低气温 年平均气温距平 青藏高原
原文传递
SRES B2情景下中国区域最高、最低气温及日较差变化分布特征初步分析 被引量:44
9
作者 张勇 许吟隆 +1 位作者 董文杰 曹丽娟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714-723,共10页
本文利用Hadley气候预测与研究中心的区域气候模式系统PRECIS进行中国区域气候基准时段(1961-1990年)和SRESB2情景下2071—2100年(2080s)最高、最低气温及日较差变化响应的分析.气候基准时段的模拟结果与观测资料的对比分析表明:P... 本文利用Hadley气候预测与研究中心的区域气候模式系统PRECIS进行中国区域气候基准时段(1961-1990年)和SRESB2情景下2071—2100年(2080s)最高、最低气温及日较差变化响应的分析.气候基准时段的模拟结果与观测资料的对比分析表明:PRECIS具有对中国区域最高、最低气温及日较差的模拟能力,能够模拟出中国区域最高、最低气温及日较差的局地分布特征.对SRESB2情景下相对于气候基准时段的最高、最低气温及日较差变化响应分析表明:中国区域2080s时段年、冬季和夏季平均最高、最低气温变化均呈一致增加的趋势,北方地区增温幅度普遍大于南方地区.夏季东北地区极端高温事件发生的频率将会增加,而冬季华北地区极端冷害事件发生频率将会减少.未来中国区域年平均日较差将出现北方地区减小而南方地区增加的趋势.冬季长江中下游以南地区日较差呈增加趋势,而夏季华东地区、西北地区及内蒙古中部日较差将呈减小趋势,其中在青藏高原北部地区存在一个较强的低值中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ECIS 最高气温 最低气温 日较差 SRES 132情景
下载PDF
北京气温日变化特征的城郊差异及其季节变化分析 被引量:43
10
作者 杨萍 肖子牛 刘伟东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01-112,共12页
本文利用北京地区近4年67个自动气象站的逐小时气温观测资料,基于北京地区气温的日变化特征,通过分析日最高、最低气温出现时间的概率分布,研究了城区、郊区气温的日变化差异及季节特征。此外,进一步分析研究了不同单位时间间隔变温的... 本文利用北京地区近4年67个自动气象站的逐小时气温观测资料,基于北京地区气温的日变化特征,通过分析日最高、最低气温出现时间的概率分布,研究了城区、郊区气温的日变化差异及季节特征。此外,进一步分析研究了不同单位时间间隔变温的日变化特征,及最大变温出现时间的概率分布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平均而言,城区最高温度出现的时间偏晚,而最低温度出现的时间城区偏早于郊区,与郊区相比,北京城区站点温度的日变化特征更为一致,最高(低)温度出现的时间更加集中;温度日变化的特征随季节有明显的变化,最高温度出现时间在秋、冬两季最为集中,在春季和夏季较为分散;而最低温度出现时间在春、夏两季最为集中,在秋季和冬季最为分散。一天中正、负变温过程具有非对称特征,正变温是比较急剧的过程,负变温相对比较缓慢,北京城区站点的变温幅度小于郊区,春、秋和冬季变温幅度较大,夏季变温幅度最小。不同单位时间内变温速率的分析表明,最强的变温过程一般在3小时以内;最大变温出现时间的概率分布分析表明,最大正变温出现时间在冬季最为集中,夏季最为分散;而最大负变温在秋季最为集中,在春季最为分散。最高(低)温度、变温的城、郊特征差异主要是由于城市热容量比郊区大,且具有更多变化的复杂性而形成的。温度日变化的特征和其区域、季节差异性的揭示,不仅有助于更好地认识和理解区域气候特征和城市化对气温的影响,也可以为做好精细化的天气预报提供气候背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变化 最高气温 最低气温 变温 城郊差异
下载PDF
近百余年来上海两次增暖期的特征对比及其成因 被引量:39
11
作者 徐家良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501-506,共6页
利用上海 1 873~ 1 999年的气温等实测资料及 1 961~ 1 999年郊区的资料 ,在基本剔除城市化热岛效应对气候变化趋势的可能影响之后 ,研究上海近百余年来两次明显的增暖时期(1 937~ 1 953年和 1 987~ 1 999年 )气温结构分布特征 ,进... 利用上海 1 873~ 1 999年的气温等实测资料及 1 961~ 1 999年郊区的资料 ,在基本剔除城市化热岛效应对气候变化趋势的可能影响之后 ,研究上海近百余年来两次明显的增暖时期(1 937~ 1 953年和 1 987~ 1 999年 )气温结构分布特征 ,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 :1第一次增暖期的增温主要在白天 ,最高气温上升明显 ,季节中以夏季最突出 ;第二次增温期的增温主要是夜间气温升高引起的 ,最低气温具有显著增暖趋势 ,最高气温呈降温趋势 ,也以夏季最明显。这种变化使得气温日较差表现出明显的减小趋势。 2最高最低气温的变化是与太阳直接辐射的减少、散射辐射的增加以及 CO2 等温室气体导致的气候变暖造成大气水汽含量的增加相关联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暖期 最高气温 最低气温 差异 气候变化
下载PDF
21世纪黄河流域上中游地区气候变化趋势分析 被引量:38
12
作者 刘绿柳 刘兆飞 徐宗学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2008年第3期167-172,共6页
气候变化预估常用的全球气候模式(GCM)难以提供区域或更小尺度上可靠的逐日气候要素序列,针对这一问题,应用统计降尺度模型(statistical downscaling model,SDSM)将HadCM3的模拟数据(包括A2、B2两种情景)处理为具有较高可信度的逐日站... 气候变化预估常用的全球气候模式(GCM)难以提供区域或更小尺度上可靠的逐日气候要素序列,针对这一问题,应用统计降尺度模型(statistical downscaling model,SDSM)将HadCM3的模拟数据(包括A2、B2两种情景)处理为具有较高可信度的逐日站点序列。以1961—1990年为基准期,分析了21世纪黄河流域上中游地区未来最高气温、最低气温与年降水量的变化。在A2、B2两种气候变化情景下,日最高气温、日最低气温均呈升高趋势;但A2的变化较显著,日最高气温的升高趋势在景泰站最明显,日最低气温的升高趋势在河曲站最显著。流域平均的年降水量变化范围为-18.2%~13.3%。A2情景下降水量增加和减少的面积基本相等,宝鸡站降水量增加最多;B2情景下大部分区域降水减少,西峰镇降水量减少最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流域 统计降尺度 最高气温 最低气温 降水量
下载PDF
城市化对华北地区极端气温事件频率的影响 被引量:38
13
作者 周雅清 任国玉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589-1598,共10页
通过分析和对比华北区域(33°N-43°N,108°E-120°E)国家站和乡村站1961-2008年极端气温指数的变化趋势发现,近48年与最低气温相关的指数的时间序列变化趋势国家站较乡村站明显,与最高气温相关的指数两者时间演变基本... 通过分析和对比华北区域(33°N-43°N,108°E-120°E)国家站和乡村站1961-2008年极端气温指数的变化趋势发现,近48年与最低气温相关的指数的时间序列变化趋势国家站较乡村站明显,与最高气温相关的指数两者时间演变基本一致。气温指数中冷指数突变一般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末,暖指数突变要晚一些,出现在90年代中后期。城市化加剧了冷指数日数的减少和暖指数日数的增加,同时也使最低气温的极值明显升高。与最低气温相关的指数城市化影响比与最高气温相关的更显著,两者城市化影响贡献率都在50%以上。极值指数和冷夜日数城市化增温效应一般在春、冬季更明显,而冷(暖)昼日数和暖夜日数则是夏季受城市化影响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气温指数 城市化影响 最高气温 最低气温
下载PDF
武汉市城市热岛强度非对称性变化 被引量:34
14
作者 陈正洪 王海军 任国玉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2007年第5期282-286,共5页
利用武汉市区气象站及其周边4个县气象站1960-2005年的气温资料,计算了46a及分时段的季节和年平均气温、平均最高和最低气温倾向率,城市热岛强度倾向率及其贡献率。结果表明:46a来,城区和郊区的平均气温均以上升趋势为主,最低气温增幅最... 利用武汉市区气象站及其周边4个县气象站1960-2005年的气温资料,计算了46a及分时段的季节和年平均气温、平均最高和最低气温倾向率,城市热岛强度倾向率及其贡献率。结果表明:46a来,城区和郊区的平均气温均以上升趋势为主,最低气温增幅最大,最高气温增幅最小,甚至下降;冬季增幅最快,夏季增幅最慢,甚至下降,这是第一类非对称性。城市热岛效应也存在增强趋势,以年平均、最低和最高气温表示的城市热岛强度倾向率分别为0.235℃/10a、0.425℃/10a和0.034℃/10a,热岛效应贡献率分别达到60.4%、67.7%和21.8%,这是第二类非对称性。46a来的增温和城市热岛强度加强主要是最近23a快速增温所致,进入本世纪增温进一步加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热岛强度 最高气温 最低气温 非对称性变化
下载PDF
近50a青海西宁气温变化特征 被引量:37
15
作者 梅朵 高原 +1 位作者 马艳 韩辉福 《干旱气象》 2013年第1期100-106,共7页
利用西宁市1961~2010年年平均温度、平均最高最低温度、极端最高最低温度,研究西宁气温变化的气候特征。结果表明,近50 a来西宁市4季和全年的平均气温都呈上升趋势,近些年来略有回落,其中冬季增温最明显。西宁市最高最低气温变化在线... 利用西宁市1961~2010年年平均温度、平均最高最低温度、极端最高最低温度,研究西宁气温变化的气候特征。结果表明,近50 a来西宁市4季和全年的平均气温都呈上升趋势,近些年来略有回落,其中冬季增温最明显。西宁市最高最低气温变化在线性增温趋势的稳定性、倾向率和突变现象均有明显的非对称性特征:各季节的平均最高气温的线性趋势均稳定,平均最低气温在冬季和夏季线性增温趋势稳定,最高气温的倾向率在各个季节或年平均上比最低气温的倾向率大得多,冷季的线性倾向率明显大于暖季;极端最高气温线性趋势呈上升态势,极端最低则为弱的下降趋势;极端最低和年平均最低气温突变发生较早,在1963年附近,极端最高和年平均最高气温突变时间大体一致发生在1990年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温变化 最高气温 最低气温 非对称变化 突变
下载PDF
三江平原气候变暖的进一步认识:最高和最低气温的变化 被引量:35
16
作者 闫敏华 陈泮勤 +1 位作者 邓伟 梁丽乔 《生态环境》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51-156,共6页
利用三江平原17个站1951-2000年的平均最高、最低气温和气温日较差资料,采用线性倾向估计和几种突变检测方法,定量研究了最高、最低气温和气温日较差变化趋势的空间分布,比较了最高、最低气温变化特征的差异性。结合前期的相关研究结果... 利用三江平原17个站1951-2000年的平均最高、最低气温和气温日较差资料,采用线性倾向估计和几种突变检测方法,定量研究了最高、最低气温和气温日较差变化趋势的空间分布,比较了最高、最低气温变化特征的差异性。结合前期的相关研究结果,对研究区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的三江平原气候变暖过程和成因有了进一步的认识。1975-2000年的变暖时期主要由两个阶段构成:1975-1987年为第一阶段,以夜间升温为主要特征,相对应的是气温日较差明显减小,超过一定面积的湿地开垦是该阶段气候变暖的主要驱动力之一;1987-2000年为第二阶段,以白天和夜间同时升温且幅度相当,气温日较差没有明显的变化趋势为特点,这一阶段的升温是对全球气候变暖同步的区域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暖 三江平原 最高气温 最低气温 湿地开垦
下载PDF
全球变暖环境下朝阳北部地区气温变化趋势分析 被引量:37
17
作者 张国林 宗英飞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4期11647-11648,11674,共3页
[目的]在气候观测站周边环境相对不变的情况下,研究气候变暖的趋势和程度,为当地农业调整提供气候依据。[方法]应用常规数理统计方法,一元线性拟合渐近线在Escel程序中解析出气温增减幅度。[结果]在没有城市热岛效应影响下,朝阳北部地... [目的]在气候观测站周边环境相对不变的情况下,研究气候变暖的趋势和程度,为当地农业调整提供气候依据。[方法]应用常规数理统计方法,一元线性拟合渐近线在Escel程序中解析出气温增减幅度。[结果]在没有城市热岛效应影响下,朝阳北部地区年平均最高气温增加1.3℃;年平均最低气温变化趋势平稳;年平均气温增加0.6℃;日极端最高气温≥30℃的日数,在近年增加约50%。[结论]在朝阳北部地区,气候增暖的主体是最高气温,最大贡献在冬季。在最低气温相对不变的情况下,最高气温的提升,加大了日较差,也使热量资源增加。最低气温的不变,就存在霜期的相对稳定,所以在农业作物调整过程中要慎重使用增加的热量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高气温 最低气温 变化趋势 朝阳北部
下载PDF
1961—2004年宁夏极端气温变化趋势分析 被引量:34
18
作者 陈晓光 Declan Conway +1 位作者 郑广芬 陈晓娟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2008年第2期73-77,共5页
利用1961—2004年宁夏逐日最高、最低气温资料,分析了宁夏44a来最高、最低气温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宁夏的最高、最低气温表现出了明显的变化趋势,最高气温<0℃的日数减少,>30℃的日数增加;在年平均最低气温升高的同时,极冷日数... 利用1961—2004年宁夏逐日最高、最低气温资料,分析了宁夏44a来最高、最低气温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宁夏的最高、最低气温表现出了明显的变化趋势,最高气温<0℃的日数减少,>30℃的日数增加;在年平均最低气温升高的同时,极冷日数也在增加,相对于1961—1990年的平均值,20世纪90年代和21世纪最初的4a年极冷日数分别增加了1.1d和0.7d,距平百分率分别达350%和2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频率 最高气温 最低气温 宁夏
下载PDF
青藏高原春季植被变化特征及其对夏季气温的影响 被引量:33
19
作者 李洪权 范广洲 +3 位作者 周定文 华维 刘雅勤 李学敏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59-265,共7页
分析1982~2001年NDVI和青藏高原地区台站气温资料,得到结论:近20年来春季高原植被总体呈明显的增加趋势,其中以高原北部、西北部和南部日喀则附近地区的植被增加最明显。高原NDVI与季节同期和滞后的气温以正相关为主。春季NDVI与滞后0... 分析1982~2001年NDVI和青藏高原地区台站气温资料,得到结论:近20年来春季高原植被总体呈明显的增加趋势,其中以高原北部、西北部和南部日喀则附近地区的植被增加最明显。高原NDVI与季节同期和滞后的气温以正相关为主。春季NDVI与滞后0~3季气温都表现为正相关,尤以高原春季NDVI与夏季气温的相关更为显著。高原春季NDVI如果处于异常偏小(或偏大)状态,同时高原的北部和中西部是较明显的NDVI负距平(或正距平)分布时,则高原地区夏季气温具有整体上(或大部分地区)偏低(或偏高)的倾向,平均气温和最高气温在高原西部和北部表现明显,对最低气温的影响的关键区位于高原的中南部和东南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NDVI 平均气温 最高气温 最低气温
下载PDF
华南地区寒害概率分布模型研究 被引量:31
20
作者 杜尧东 毛慧琴 刘锦銮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03-107,共5页
利用华南地区 1 0 9个站 1 95 1~ 2 0 0 1年的寒害过程降温幅度和最低气温资料 ,分别用正态分布、指数分布、伽玛分布、瑞利分布、威布尔分布和耿贝尔 -Ⅰ分布函数进行拟合 ,并按柯尔莫哥洛夫和ω2 检验方法进行了拟合优度检验。结果表... 利用华南地区 1 0 9个站 1 95 1~ 2 0 0 1年的寒害过程降温幅度和最低气温资料 ,分别用正态分布、指数分布、伽玛分布、瑞利分布、威布尔分布和耿贝尔 -Ⅰ分布函数进行拟合 ,并按柯尔莫哥洛夫和ω2 检验方法进行了拟合优度检验。结果表明 ,华南地区寒害过程降温幅度有 5 1个站服从正态分布、2 9个站服从伽玛分布、2 0个站服从耿贝尔 -Ⅰ分布、9个站服从威布尔分布 ;过程最低气温有 1 2个站服从正态分布、97个站服从耿贝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南地区 寒害 概率分布模型 正态分布 指数分布 伽玛分布 瑞利分布 检验方法 最低气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